黔西南卡林型金矿构造—岩浆—热液成矿模式研究

黔西南卡林型金矿构造—岩浆—热液成矿模式研究

论文摘要

黔西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卡林型金矿矿集区,成矿潜力巨大。但研究工作分布不平衡,区域性研究相对较少且存在分歧,严重限制了区域成矿理论的建立以及远景找矿工作的开展。本文在详实的野外调研基础上,选取了三个典型矿床(水银洞金矿、泥堡金矿和丫他金矿),深入研究了矿床地质、矿床地球化学、流体来源和性质、成矿物质来源,建立了区域成矿模型。根据细致的野外观察,揭示了控制区内矿体就位及展布的三类构造样式:层间型构造、复合型构造以及断控型构造,且三类构造所控制矿体的成矿阶段和蚀变矿物组合相似。基于细致的流体包裹体工作,认识到三类构造中流体表现出中-低温、低盐度、含一定气相成分的特征,均属于H2O–CO2–NaCl±CH4、N2系统。不同阶段H-O、C-O、He-Ar同位素结果显示,三类构造中成矿流体初始来源相似,为岩浆水、地层水、变质水的混合来源,在成矿过程中分别经历了岩浆水、有机水以及大气降水+变质水的混入。水岩反应、流体混合以及沸腾作用是矿质沉淀的主要机制,且成矿过程中存在Au、As、W、Hg的大量迁入。泥堡金矿首次发现的辉绿岩锆石U-Pb为213.6Ma,侵位于晚三叠世。高场强元素Nb、Ta、Th亏损及低Tb/Yb比值(1.92.1),指示岩浆来源于软流圈富集地幔75%石榴子石橄榄岩和25%尖晶石橄榄岩物质经历的约为510%的部分熔融。不活动元素与主量元素的相关关系指示岩浆上侵过程中经历了橄榄石和单斜辉石的结晶分异,Sr-Nd同位素以及Lu-Hf同位素指示了中等程度的地壳混染。根据识别出的四类黄铁矿微区元素分析结果可知,Au主要以Au(HS)0或是Au(HS)2-络合物形式在偏酸性的流体中运移,伴随流体中的As取代围岩或成岩期黄铁矿中S的过程中进入成矿期黄铁矿晶格中,且在成矿期黄铁矿中主要以固溶体(Au+)的形式存在。成矿期黄铁矿中常见的Au-As-Cu环带主要是由于流体运移过程中快速减压以及相分离所造成。右江盆地在早泥盆世-晚三叠世经历了较为完整的威尔逊旋回,本次研究认为在晚三叠世由于俯冲板片断离引起深部富集地幔部分熔融,软流圈上涌以及壳幔强烈相互作用,引发研究区的构造-岩浆-热液成矿作用。最后结合全文研究认识,提出了黔西南卡林型金矿构造-岩浆-热液成矿模式。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卡林型金矿研究现状
  •     1.2.2 黔西南卡林型金矿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案
  •   1.4 研究时间与完成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层
  •     2.2.1 浅水碳酸盐岩序列(台地相区)
  •     2.2.2 深水碳酸盐岩-陆源碎屑岩序列(盆地相区)
  •     2.2.3 地层含金性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2.4.1 海西期岩浆活动
  •     2.4.2 印支期岩浆活动
  •     2.4.3 燕山期岩浆活动
  •     2.4.4 岩浆岩的含金性
  •   2.5 区域矿产分布
  • 3 典型金矿床地质
  •   3.1 水银洞金矿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岩浆岩
  •     3.1.4 矿体特征
  •     3.1.5 矿石类型与结构构造
  •     3.1.6 围岩蚀变
  •   3.2 泥堡金矿
  •     3.2.1 地层
  •     3.2.2 构造
  •     3.2.3 岩浆岩
  •     3.2.4 矿体特征
  •     3.2.5 矿石类型与结构构造
  •     3.2.6 围岩蚀变
  •   3.3 丫他金矿
  •     3.3.1 地层
  •     3.3.2 构造
  •     3.3.3 岩浆岩
  •     3.3.4 矿体特征
  •     3.3.5 矿石类型与结构构造
  •     3.3.6 围岩蚀变
  •   3.4 蚀变矿物组合及成矿期次划分
  • 4 实验测试分析方法
  •   4.1 典型矿石全岩化学组分分析
  •     4.1.1 全岩样品碎样
  •     4.1.2 全岩主量元素X荧光光谱仪
  •     4.1.3 全岩微量元素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
  •   4.2 典型脉石矿物化学组分分析
  •     4.2.1 流体包裹体
  •     4.2.2 稳定同位素
  •   4.3 典型硫化物化学组分分析
  •     4.3.1 电子探针
  •     4.3.2 黄铁矿氦-氩同位素
  •   4.4 典型岩浆岩化学组分分析
  •     4.4.1 锆石LA-ICP-MS U-Pb年龄
  •     4.4.2 锆石Lu-Hf同位素
  •     4.4.3 岩体全岩Sr-Nd同位素
  • 5 矿床地球化学
  •   5.1 矿石及围岩地球化学
  •     5.1.1 数据处理方法
  •     5.1.2 主量元素
  •     5.1.3 微量元素
  •   5.2 成矿流体地球化学
  •     5.2.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
  •     5.2.2 包裹体激光拉曼
  •     5.2.3 显微测温及盐度
  •     5.2.4 成矿流体密度、成矿压力及成矿深度
  •     5.2.5 成矿流体性质
  •   5.3 同位素地球化学
  •     5.3.1 氢氧同位素
  •     5.3.2 碳氧同位素
  •     5.3.3 氦氩同位素
  •     5.3.4 成矿流体来源
  •   5.4 黄铁矿显微结构与地球化学
  •     5.4.1 黄铁矿显微结构
  •     5.4.2 黄铁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   5.5 岩浆岩地球化学
  •     5.5.1 岩浆岩分布及岩相学
  •     5.5.2 岩石地球化学
  •     5.5.3 岩石成因
  •     5.5.4 构造指示
  • 6 成矿过程及矿床成因探讨
  •   6.1 控矿地质体
  •     6.1.1 构造
  •     6.1.2 地层
  •     6.1.3 岩浆活动
  •   6.2 成矿流体演化过程
  •     6.2.1 同位素组成约束
  •     6.2.2 流体包裹体约束
  •     6.2.3 黄铁矿微区成分约束
  •   6.3 成矿物质来源以及运移沉淀机制
  •     6.3.1 成矿物质来源
  •     6.3.2 金的运移沉淀机制
  •   6.4 成矿动力学背景
  • 1)'>    6.4.1 被动大陆边缘(D1
  • 2-P1)'>    6.4.2 裂谷盆地(D2-P1
  • 1-T3)'>    6.4.3 前陆盆地及陆-陆碰撞(P1-T3
  • 3)'>    6.4.4 前陆盆地消亡及碰撞后伸展(T3
  •   6.5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   6.6 黔西南金矿与美国内华达典型卡林型金矿的异同点
  • 7 结论
  •   7.1 主要认识
  •   7.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文章来源

    类型: 博士论文

    作者: 吴松洋

    导师: 邓军

    关键词: 卡林型金矿,控矿构造,成矿过程,成矿模式,黔西南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地质学,矿业工程

    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项目编号:2015CB452606),中国地质调查局《贵州贞丰金-铀多金属成矿区控矿因素与找矿方法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2120114068101),《老挝,柬埔寨及邻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项目编号:DD201601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41403038)

    分类号: P618.51

    DOI: 10.27493/d.cnki.gzdzy.2019.000049

    总页数: 230

    文件大小: 21133K

    下载量: 269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黔西南卡林型金矿构造—岩浆—热液成矿模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