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快速膨胀碎岩方法研究

小行星快速膨胀碎岩方法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深空探测的不断深入,美国、日本等航天大国开展了诸多针对小行星的研究,小行星探测活动已日益成为前沿热点。小行星探测中,接触式探测是人类感知小行星物质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为了充分认识小行星,需要进行较为深层样品的获取和返回。我国正在积极开展小行星探测及采样的研究工作,首选的探测目标为小行星2016HO3,由于该小行星引力十分微弱,表面环境具有不确定性,对采样具有极为苛刻的要求。超声波钻进的反作用力小,可在小行星上有效的作业,但是由于受到功耗的限制使得岩石样品获取量很少,且样品多为粉末,不宜收集。为了获得更多的样品,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碎岩方法——超声波钻进加超临界流体膨胀碎岩法,先用超声波钻在岩石上打几厘米深的孔,再将膨胀碎岩器插入到打好的岩石孔中进行膨胀碎岩,可以在紧迫的资源下快速碎岩,以获取较大量样品。由于超声钻进在国内研究较多,技术较为成熟,而超临界流体膨胀碎岩方法还未有人研究,因此本文主要研究超临界流体膨胀碎岩方法。此方法利用超临界流体具有温度和压力无限性的原理进行碎岩,可破碎不同硬度的岩石。本文选择了超临界水作为膨胀介质,研究了超临界水的热力学特性,得到了超临界水温度、压力和体积的量化关系;本文研究了膨胀碎岩方法中的加热方式,考虑到能够配合钻具在旋转过程中进行快速加热,选择了加热效率高、加热温度易于控制的感应加热方式;本文设计了一种膨胀碎岩器,对其进行了整体结构设计和参数计算,保证了加热时储水压力容器的安全性和碎岩时的膨胀筒的无泄漏性;本文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储水压力容器进行了应力仿真,得到了计算壁厚下储水压力容器的应力值,确保加热时容器的安全性;本文利用有限元软件对膨胀筒进行了超塑变形仿真,实现了强度上的匹配设计。通过在模拟阶段的仿真验证,能够实现人类认知岩石硬度下可靠的碎岩,具有获取样品的能力。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小行星特性分析
  •     1.2.2 小行星探测和采样研究现状
  •     1.2.3 地面碎岩技术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章节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小行星快速膨胀碎岩方法设计
  •   2.1 小行星快速膨胀碎岩方法的总体采样方案设计
  •     2.1.1 超临界流体
  •     2.1.2 膨胀碎岩方法中的加热方式
  •   2.2 小行星快速膨胀碎岩器的结构设计
  •     2.2.1 容器装置的结构设计
  •     2.2.2 进出流体装置的结构设计
  •     2.2.3 爆破装置的结构设计
  •     2.2.4 膨胀装置的结构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小行星快速膨胀碎岩器的参数计算
  •   3.1 超临界水的热力学计算
  •   3.2 储水压力容器的参数计算
  •     3.2.1 储水压力容器的容积计算
  •     3.2.2 储水压力容器的壁厚计算
  •     3.2.3 储水压力容器内单位水吸收的热量的计算
  •   3.3 回转钻具中感应加热装置的参数计算
  •     3.3.1 感应加热的集肤效应
  •     3.3.2 感应加热频率的计算
  •     3.3.3 电流穿透深度的计算
  •     3.3.4 感应线圈的设计
  •     3.3.5 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小行星快速膨胀碎岩器关键部件的有限元仿真
  •   4.1 储水压力容器的应力仿真分析
  •     4.1.1 模型的简化
  •     4.1.2 模型的材料参数
  •     4.1.3 模型边界条件及载荷
  •     4.1.4 模型的网格划分及单元类型
  •     4.1.5 模型的可视化结果
  •   4.2 膨胀筒的弹塑性仿真分析
  •     4.2.1 膨胀筒模型的导入
  •     4.2.2 模型的材料参数
  •     4.2.3 模型的边界条件及载荷
  •     4.2.4 模型的网格划分及单元类型
  •     4.2.5 模型的可视化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冯伟娜

    导师: 杜韧,殷参

    关键词: 小行星采样,小行星碎岩,膨胀碎岩,膨胀碎岩器,超塑变形碎岩

    来源: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Ⅱ辑

    专业: 天文学,航空航天科学与工程

    单位: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分类号: P185.7;V476.4

    总页数: 61

    文件大小: 2854K

    下载量: 92

    相关论文文献

    • [1].煤炭超临界水流化床制氢反应器内颗粒流动及传热特性的数值分析[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20(01)
    • [2].“超临界水分解”新方法将含碳废物变能源[J]. 汽车零部件 2020(02)
    • [3].“超临界水分解”新方法将含碳废物变能源[J]. 浙江化工 2020(02)
    • [4].“超临界水分解”新方法将含碳废物变能源[J]. 机床与液压 2020(04)
    • [5].超临界水中硫酸钠结晶动力学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英文)[J]. 计算物理 2020(02)
    • [6].超富集植物超临界水气化产气特性研究[J]. 环境与发展 2020(07)
    • [7].煤与超临界水煤气一体化的高效发电系统[J]. 信息技术 2019(04)
    • [8].超临界流体萃取与超临界水裂解耦合处理油泥中试[J]. 环境工程 2016(12)
    • [9].简讯[J]. 陕西画报 2016(06)
    • [10].堆内超临界水回路辐照装置物理参数模拟研究[J].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3(12)
    • [11].超临界水堆流动不稳定性研究现状[J]. 科技视界 2015(25)
    • [12].超临界水流化床内煤气化过程建模与仿真(1):数学模型及物理场分布规律[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4(03)
    • [13].有机质亚/超临界水液化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 2014(02)
    • [14].污水治理与白色污染治理新技术——超临界水技术[J]. 化工管理 2014(18)
    • [15].国家973计划超临界水堆研究课题通过评审[J].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1(10)
    • [16].法科学家测出超临界水形成的精确温度[J]. 化学分析计量 2010(03)
    • [17].纤维素在超临界水中糖化的研究进展[J]. 酿酒 2009(01)
    • [18].超临界水堆系统分析程序的改进[J].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09(06)
    • [19].澳大利亚将采用超临界水技术直接煤制油[J]. 能源研究与利用 2009(05)
    • [20].煤炭超临界水气化制氢发电多联产技术进展[J]. 中国基础科学 2018(04)
    • [21].超临界水中二氧化碳扩散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 科技通报 2019(02)
    • [22].超临界水冷快堆给水控制系统改进研究[J]. 核科学与工程 2014(04)
    • [23].超临界水流动不稳定类型及动态特性分析[J]. 核动力工程 2012(S1)
    • [24].超临界水堆子通道分析[J].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09(06)
    • [25].氨在超临界水中氧化的平衡热力学研究[J]. 化学工程 2009(07)
    • [26].超临界水气化生物质催化剂及工艺研究[J]. 现代化工 2009(S2)
    • [27].贴近度在超临界水堆实验关联式选择中的应用[J]. 核动力工程 2009(06)
    • [28].不锈钢与哈氏合金在超临界水中的腐蚀与防护研究[J]. 山东化工 2019(17)
    • [29].超临界水体系中纤维素模型物的高效气化[J].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18(03)
    • [30].氯化铝对脱水污泥超临界水气化产氢的影响[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7(13)

    标签:;  ;  ;  ;  ;  

    小行星快速膨胀碎岩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