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烷基,甲基,环糊精,表面活性剂,苯酚,活性炭,乳液。
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论文文献综述
权永兵,黄永辉,徐淼锋,廖力,林伟[1](2019)在《改良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磁珠核酸提取方法及在植物转基因检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一种快速、高效、便捷的植物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并运用于植物转基因检测。方法改良传统的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cetyltrimethylammonium ammonium bromide,CTAB)方法,并结合磁珠吸附基因组DNA,配合核酸自动提取系统提取水稻和加工米粉中的核酸,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Bt63大米转基因成分,并与另外4种提取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评价提取效果。结果 5种不同方法中CTAB-磁珠法提取的样品基因组DNA浓度和质量最佳,荧光PCR检测低浓度Bt63转基因成分(0.01%)的Ct值最小,检测结果最好。结论该方法可高效快速地提取植物核酸,在低含量的转基因成分检测中相比其他几种方法具有绝对优势。(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期刊2019年23期)
朱梦雅,胡冬冬,包磊,赵玲,刘涛[2](2019)在《SiO_2纳米颗粒与十六烷基二甲基乙基溴化铵协同构建CO_2/水乳液及其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SiO_2纳米颗粒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二甲基乙基溴化铵(EHDAB)协同构建CO_2/水乳液,通过破乳时间、Zeta电位、吸附等温线、界面张力以及表观黏度的测试,研究了EHDAB在SiO_2颗粒表面的吸附情况及对所构建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EHDAB/SiO_2构建的乳液,随EHDAB含量的增加,乳液稳定性先增加后降低,然后趋于稳定,且热稳定性较好。EHDAB与SiO_2的质量浓度比为0.1时,所构建乳液的稳定性最高。EHDAB主要用于乳液的形成,SiO_2纳米颗粒则用于增强乳液的稳定性,固体颗粒稳定乳液的机理主要为机械阻隔机理。(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期刊2019年08期)
宁爱民,李伟,王志敏,宛新生[3](2019)在《溶菌酶与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相互作用的可逆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荧光光谱法研究了β-环糊精(β-CD)对溶菌酶(Lyz)与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CTAB)相互作用过程中Lyz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pH=6.5和8.5的情况下,CTAB与Lyz摩尔比分别达到228和286时,Lyz仍可与CTAB在溶液中形成稳定的复合体,Lyz的构象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在Lyz与CTAB形成的稳定复合体的溶液中加入β-CD,当β-CD与CTAB摩尔比达到1.2时,Lyz的荧光强度可以几乎完全恢复。因此,Lyz与CTAB的相互作用具有可逆性的特点。交联壳聚糖固载β-环糊精微球具有与单体β-CD类似的作用,可以代替传统人工伴侣系统中的剥离剂。(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与应用》期刊2019年07期)
李丹阳,杨蕊嘉,罗海艳,刘寿涛,刘玉玲[4](2019)在《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改性生物炭对水中镉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水体重金属污染治理问题,通过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CTAB)对竹炭(BC)、椰壳炭(CSC)进行改性,采用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和热稳定性分析(TGA)对改性前后的材料进行了表征,探究了投加量、pH对2种改性材料吸附去除水中镉离子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动力学方程拟合及等温吸附模型拟合,探讨了CTAB改性前后活性炭吸附水中镉离子的机理。结果表明:2种CTAB改性材料基本结构虽未改变,但提升了竹炭(BC)和椰壳炭(CSC)的吸附性能,改性后材料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2.56 mg·g-1(CTAB-BC)、 10.71 mg·g-1 (CTAB-CSC),较改性前分别提高了111%和92%;同时,CTABBC、CTAB-CSC的吸附量受pH影响较大,对二者的最适pH分别为4~7、6~7;CTAB-BC、CTAB-CSC均能较好地拟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R2CTAB-BC=0.999 9, R2CTAB-CSC=0.993 7)及Langmuir模型(R2CTAB-BC=0.970 3, R2CTAB-CSC=0.9768)。通过分析可知,CTAB-CSC、CTAB-BC 2种材料对含镉废水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舒世立,和芹,王磊,谷建丽[5](2018)在《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改性活性炭的制备及吸附苯酚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CTAB)对颗粒活性炭进行改性。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氮吸附脱附法对改性活性炭的结构和组成进行表征。用单一变量法研究了CTAB的质量浓度和初始pH值对CTAB活性炭改性的影响,研究了吸附时间、吸附温度、苯酚初始质量浓度、苯酚pH、CTAB改性活性炭投加量等对苯酚去除率的影响,并对吸附过程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得到了最佳吸附条件为:以质量浓度为2g/L的CTAB改性活性炭为吸附剂,CTAB改性活性炭投加量为7g/L、吸附温度为35℃、吸附时间为90min、苯酚初始质量浓度为200mg/L、初始pH=6时,苯酚去除率达到94.76%,CTAB改性活性炭的吸附量为27.07mg/g。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可较好地描述CTAB改性活性炭对水中苯酚的等温吸附过程,通过Langmuir模型计算得到吸附剂对苯酚的最大单位吸附量为72.62mg/g。CTAB改性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本文来源于《化学世界》期刊2018年12期)
张岩,祝新哲,孟琪,田林青,吴国钟[6](2018)在《分子模拟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对石油污染物在粗糙石英砂表面脱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溶剂萃取法广泛应用于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萃取前后土壤微观结构的改变会影响石油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和传递。本文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通过在石英砂表面上构造不同的凹槽代表矿物表面粗糙的结构,研究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CTAB)水溶液萃取石油污染物(正十二烷)的过程。结果表明:(1)脱附过程的主要驱动力为凹槽外的正十二烷和CTAB分子与凹槽内正十二烷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2)凹槽的宽度减小或者凹槽的深度增加,均会增加槽内正十二烷分子的脱附难度,同时还会影响CTAB分子的促进脱附效果;(3)CTAB分子对石油脱附的促进效果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减弱,当持续增加体系中CTAB的含量时(不同模拟体系中的CTAB分子数量分别为0、16、32),会抑制其促进脱附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8年12期)
李焘君,李栋,李平[7](2018)在《荧光探针法测定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临界胶束浓度》一文中研究指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CTAB)是一种具有长链烷基的季铵盐,可用于纳米粒子合成、DNA提取与家庭洗护等。临界胶束浓度(CMC)是表面活性剂溶液性质发生显着变化的分水岭,准确测量其临界胶束浓度有助于更好的发挥该化合物增溶、杀菌等作用。将4H,4'H-2,2'-双色烯-4,4'-二酮(BCDO)作为荧光探针,建立了以荧光探针法测定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的新方法,测定了典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的临界胶束浓度。探针用量8. 70×10~(-6)g的条件下,配制11个浓度分别为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1. 00、1. 10mmol/L的BCDO-CTAB样品溶液,分别测定样品溶液的荧光光谱。由BCDO-CTAB样品荧光强度-浓度曲线可知,曲线出现拐点时对应的浓度为0. 80 mmol/L,此浓度与CTAB临界胶束浓度的文献值一致,表明BCDO作为荧光探针测定CTAB的CMC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化学试剂》期刊2018年11期)
李建波,张彬彬,杨效益,郭朝华,李萍[8](2018)在《壳聚糖硫酸钠的制备及其与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复配体系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壳聚糖为原料,经气体SO_3硫酸化和氢氧化钠中和后得到了壳聚糖硫酸钠(CHS)。采用FT-IR、元素分析及CP-MAS ~(13)C NMR对产品的结构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CHS的硫酸酯基取代度为1.75。通过表面张力、浊度、Zeta电位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研究了其与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CTAB)复配体系的吸附和聚集行为,结果表明CHS/CTAB的复配体系具有很高的表面活性和低临界胶束浓度,其可以在疏水作用和静电引力的共同作用下依次形成球状聚集体、沉淀、囊泡和类球状聚集体。(本文来源于《日用化学品科学》期刊2018年10期)
王卓,郭俊元,张宇,张露,张国俊[9](2018)在《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改性沸石的制备及吸附废水中苯酚的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高效去除废水中的苯酚,制备了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CTMAB)改性沸石(以下简称改性沸石),研究了改性沸石投加量、废水pH、反应时间等对废水中苯酚去除的影响,分析了改性沸石吸附废水中苯酚的动力学过程、等温线过程以及热力学特征,探讨了吸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CTMAB质量分数为1.2%时,改性沸石对苯酚的吸附量达到7.2mg/g,明显高于天然沸石(1.1mg/g);改性沸石投加量6g/L、反应时间40min、pH=10的条件下,废水中苯酚的去除率可达98.4%;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方程能更好地拟合改性沸石吸附废水中苯酚的过程,且吸附是自发、放热、熵增的过程。改性沸石吸附废水中苯酚的作用机制为:CTMAB中的R—N~+(R为基团)与天然沸石表面双电层中的H~+、K~+发生交换后,R—N~+与沸石表面结合,而CTMAB结构中的疏水基则向外(废水相),由此CTMAB在沸石表面形成了有机相,苯酚通过分配作用进入到沸石表面的CTMAB有机相中与R—N+缔合而得以去除。(本文来源于《环境污染与防治》期刊2018年08期)
周平平,刘会娥,陈爽,于文赫,张秀霞[10](2018)在《无机盐对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CTAB)微乳液相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微乳液通常由水、油、盐、表面活性剂及助剂组成,各组分对微乳液体系的相行为及增溶情况都有影响。本文利用Winsor相图和ε-β鱼状相图来研究无机盐种类、浓度对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型微乳液相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无机盐浓度或醇量增加,微乳液都会发生从WinsorⅠ→WinsorⅢ→WinsorⅡ的相转变,但具有不同阳离子或阴离子的无机盐对微乳液体系相行为的影响不同。无机盐在微乳液体系中主要与表面活性剂的反离子发生作用,对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配成的微乳液体系,无机盐阴离子的作用比较强,且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大,对微乳液相态的影响越大。通过对不同无机盐条件下的界面组成及增溶参数分析可知:无机盐种类的改变对鱼头、鱼尾点表面活性剂含量及醇在界面层中的分布影响较小;无机盐中阴离子改变对微乳液增溶能力影响较大,阳离子的改变对微乳液增溶能力影响较小。(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8年08期)
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SiO_2纳米颗粒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二甲基乙基溴化铵(EHDAB)协同构建CO_2/水乳液,通过破乳时间、Zeta电位、吸附等温线、界面张力以及表观黏度的测试,研究了EHDAB在SiO_2颗粒表面的吸附情况及对所构建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EHDAB/SiO_2构建的乳液,随EHDAB含量的增加,乳液稳定性先增加后降低,然后趋于稳定,且热稳定性较好。EHDAB与SiO_2的质量浓度比为0.1时,所构建乳液的稳定性最高。EHDAB主要用于乳液的形成,SiO_2纳米颗粒则用于增强乳液的稳定性,固体颗粒稳定乳液的机理主要为机械阻隔机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论文参考文献
[1].权永兵,黄永辉,徐淼锋,廖力,林伟.改良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磁珠核酸提取方法及在植物转基因检测中的应用[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
[2].朱梦雅,胡冬冬,包磊,赵玲,刘涛.SiO_2纳米颗粒与十六烷基二甲基乙基溴化铵协同构建CO_2/水乳液及其表征[J].石油化工.2019
[3].宁爱民,李伟,王志敏,宛新生.溶菌酶与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相互作用的可逆性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9
[4].李丹阳,杨蕊嘉,罗海艳,刘寿涛,刘玉玲.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改性生物炭对水中镉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J].环境工程学报.2019
[5].舒世立,和芹,王磊,谷建丽.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改性活性炭的制备及吸附苯酚研究[J].化学世界.2018
[6].张岩,祝新哲,孟琪,田林青,吴国钟.分子模拟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对石油污染物在粗糙石英砂表面脱附的影响[J].化工进展.2018
[7].李焘君,李栋,李平.荧光探针法测定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临界胶束浓度[J].化学试剂.2018
[8].李建波,张彬彬,杨效益,郭朝华,李萍.壳聚糖硫酸钠的制备及其与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复配体系的性能研究[J].日用化学品科学.2018
[9].王卓,郭俊元,张宇,张露,张国俊.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改性沸石的制备及吸附废水中苯酚的性能[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8
[10].周平平,刘会娥,陈爽,于文赫,张秀霞.无机盐对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CTAB)微乳液相行为的影响[J].化工进展.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