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100例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100例

陈宝红(上海交大九院奉城分院老年科201411)

【摘要】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实验前一周内均停用一切对血压有影响的药物。观察组:苯磺酸氨氯地平5mg每日一次,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10mg每日一次,口服。对照组:苯磺酸氨氯地平5mg每日一次,口服。两组均治疗12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82%,观察组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苯磺酸氨氯地平马来酸依那普利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发病率高,在我国高血压患者日益增多,因其并发症死亡人数亦日益增多,控制血压是为了有效减少靶器官的损害,减少心脑血管等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死亡率。本文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老年科2010年6月至2011年8月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100例,诊断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止指南》高血压诊断标准[1],选择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血压140mmHg<=SBP<180mmHg,90mmHg<=DBP<110mmHg,排除肾动脉狭窄,急慢性肾功能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塞,糖尿病及肝肾功能异常等。以上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70~86岁,平均年龄78岁;对照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81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高血压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实验前一周内均停用一切对血压有影响的药物。观察组:苯磺酸氨氯地平5mg每日一次,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10mg每日一次,口服。对照组:苯磺酸氨氯地平5mg每日一次,口服。两组均治疗12周。

1.3观察方法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每天进行一次血压测定,时间为上午8~10点,观察血压变化情况,每日记录。

1.4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mmHg以上;有效:舒张压下降虽未达10mmHg但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mmHg;如为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下降>30mmHg方为有效;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方法卡方检验,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

比较1,2,4,8,12周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评定,见表一:

表一治疗方案

观察组有效率98%,对照组有效率82%,总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不良反应

观察组:颜面潮红1例,下肢浮肿2例,心悸2例。对照组:颜面潮红2例,下肢浮肿1例,心悸3例。对照组不良反应高于观察组。

3.讨论

高血压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易并发心肌梗塞,脑出血,心力衰竭等疾病,最终死于脑血管疾病约占60~80%,在我国,高血压处于上升趋势,尽早有效控制血压有助于降低相关靶器官损害而引起的并发症,降低心脑血管危险时间的发生率[2]。高血压老年患者动脉管壁僵硬度增高,引起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下降,导致脉压增大,使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灌注不足,形成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生理基础,同时脉压增大加重了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事件的发生,形成一个恶性循环[3]。因此,控制血压能有效减少其并发症。目前,联合用药是国际和我国高血压防止指南共同提倡的。苯磺酸氨氯地平为长效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半衰期长,苯磺酸氨氯地平5mg每日一次,口服,作用时间长,血压下降稳定,波动小,有效避免了短效制剂带来的血压波动及反射性心率加快等特点。马来酸依那普利属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降压主要通过抑制周围和组织的ACE,使血管紧张素II生成减少,同时抑制激肽酶使缓激肽降解减少。本实验中,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优于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止指南起草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止指南(实用本).

[2]于会春.浅析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常见致病因素.中国医药指南,2011,9(9):201.

[3]刘素艳,王静,菀杰.老年人分层脉压与其他血压指标特点及分析.谈生物医学进展,2011,10(10):1956-1957.

标签:;  ;  ;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100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