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爱德华阿尔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爱德华,阿尔比,戏剧,美国,荒诞,弗吉尼亚,角色。
爱德华阿尔比论文文献综述
袁家丽[1](2019)在《文化批判与身份探寻——评爱德华·阿尔比剧作《我、我、我》》一文中研究指出阿尔比在最后一部原创剧作《我、我、我》中以荒诞、杂耍式的戏剧风格对"我是谁"的本体论问题发起诘问。在该剧中,剧作家试图通过中国、镜子以及剧场这叁重"异托邦"想象来反思和批判美国文化并构建个体和民族身份认同。但这种身份认同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语言的"能指链"之上,利用话语的"施事性"、语义的"多重性"以及身份的"表演性"来想象和建构的,因而带有无法抹除的乌托邦性。(本文来源于《外国文学动态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朱淑华,付伟杰[2](2018)在《荒诞只是表象绝望只是外衣——浅析爱德华·阿尔比《动物园的故事》的战斗精神》一文中研究指出该作品情节荒诞,人物设置较为单一,但是却蕴含着作者对人性深层次的思考,和对美国社会所存在的问题的担忧,这也是不可将阿尔比与欧洲荒诞主义风格的作品混为一谈的原因。(本文来源于《戏剧文学》期刊2018年07期)
颉艺娟[3](2018)在《探析爱德华·阿尔比荒诞剧中的女性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爱德华·富兰克林·阿尔比(Edward Franklin Albee Ⅲ 1928-2016)是美国戏剧史上继尤金·奥尼尔、田纳西·威廉斯和阿瑟·米勒之后美国戏剧史上重要的荒诞派、先锋派剧作家,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本文选取《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美国梦》、《叁个高个子女人》和《山羊,或谁是西尔维娅?》四部作品,采用文献综述法、定性分析法、归纳法、个案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及女性主义理论,通过对阿尔比早期和晚期荒诞剧中女性形象进行分析与对比,探讨与论述阿尔比荒诞剧中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以及阿尔比对女性身份的构建,进而拓宽阿尔比戏剧研究的广度和视角。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引言,简要介绍阿尔比、他的荒诞剧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介绍国内外对阿尔比荒诞剧的研究现状;第叁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本文的理论框架--女性主义理论,第二部分是女性主义理论在四部作品中的体现;第四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对早期剧作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早期剧作中的女性形象分为两类,分别为老年女性与中青年女性。老一代是善良、贞洁、温柔的传统女性形象,而中青年则是个性强势、邪恶、凶残、淫荡的“恶女性”形象。笔者通过分析早期剧作中的女性形象,结合作者的成长经历,以及当时同性恋的社会环境,探索作者对“恶女性”形象刻画的家庭原因和社会原因,此外,结合女性主义批评理论,论述父权制是玛莎不幸的主要成因之一;本章第二部分分析晚期剧作中的女性形象,她们是独立、乐观、自信积极的,同时结合阿尔比家庭环境,女性主义理论,分析作品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及他对富有魅力女性的创作以及对女性身份的构建;第五章为结论,通过对早期和晚期阿尔比荒诞剧中女性形象的分析与对比,笔者认为阿尔比荒诞剧中的女性形象并非单一的“恶女性”形象,早期剧作中的“恶女性”与善良的老一代善良女性以及晚期剧作中的独立、自信的女性形象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女性美好、独立自信、温柔善良的渴望,而作者对富有魅力的女性形象的创作以及他对女性身份的展现,表明阿尔比的女性角色一直是被误解的--他是一个真正能够对舞台上女性角色表达做出很大贡献的伟大作家。(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8-06-01)
苏巧凤[4](2018)在《从《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中玛莎的恋父情结看爱德华·阿尔比的厌女症》一文中研究指出《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是美国荒诞派戏剧大师爱德华·阿尔比的代表作,多年来,多数的文学评论家都聚焦于剧中乔治的恋母情结,却忽视了女主人公玛莎的恋父情结。笔者则聚焦于玛莎的恋父情结,阐述她恋父情结的表现以及转移恋父之情的方式;并通过玛莎的恋父情结分析出潜藏在阿尔比无意识中的厌女症。(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8年14期)
甄苗雨[5](2018)在《爱德华·阿尔比早期戏剧消费文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爱德华·阿尔比(1928-2016)是美国最杰出的剧作家之一。他一生创作和改编了叁十多个剧本。在他的戏剧中,美国成为西方文明衰落的表征,中产阶级首当其冲成为其批判的对象。阿尔比的早期剧作,如《动物园故事》、《美国梦》、《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等,都充满了荒诞的元素,这些元素均被其用作社会批判的有力武器。阿尔比的早期戏剧已被学界从多种角度进行了研究,例如性别研究、空间批评、心理分析、自然主义、存在主义、表现主义等等。尽管阿尔比早期创作的主要背景是消费主义盛行的六十年代,但很少有学者从消费主义的角度来研究阿尔比的作品。尽管有些研究提到了阿尔比笔下人物的物质主义和商品拜物教,但他们的关注程度不够深入。为了更好地把握和解码阿尔比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批评,对其早期戏剧中消费文化的深入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基于迈克·费瑟斯通的消费文化理论,研究了阿尔比的《动物园故事》、《美国梦》、《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这些作品中的消费文化。这叁部戏剧体现了叁种不同的消费文化。第一种消费文化体现在《动物园故事》中人们对商品的象征价值的消费,这是后现代消费文化的新趋势。二战之后,美国经济繁荣,对人们来说,日常生活的物质需求不再是问题,商品的象征价值开始被挖掘和利用。消费不仅仅是简单的购买商品的行为,而是对商品符号的消费。主人公彼得的资产所体现的象征价值,被认为是阶级分化的工具。他被动地、无意识地接受社会所灌输的价值观念,但这一切均被杰瑞看穿并推翻。第二种消费文化体现在《美国梦》中,包括消费如何产生以及人们不正当的欲望所造成的可怕后果。人们不再是物质的拥有者,而是消费文化的奴隶、所购买商品的延伸。在《美国梦》中,一对夫妇从巴克夫人那里买了一个婴儿,因对孩子不满意于是不惜夺走孩子的生命,并要求退款。他们买子、杀子等行为宣告了人性的死亡和消费主义的胜利。第叁种消费文化体现在《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一剧中人们对娱乐的消费以及这种消费活动所具有的颠覆性。在一些特定的空间场合,比如夜间聚会等,日常世界被颠倒,禁忌遭到打破,不可能的梦想可以表达出来。在一定的控制和约束下,人们对游戏、艺术以及其他产品的消费可视作消除剩余消费品的行为,这就为生活带来美的愉悦和快感。其结果就是,人们可以经历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以此来丰富生活。主人公玛莎和乔治恣意饮酒、把玩游戏以及肆意辩论,以此来逃避消费社会,这种行为是消极的,对改善生活也无益。但是他们可以通过约束自己,在享乐和理性之间达成生活的平衡,以此来抗衡消费主义的操纵。通过分析阿尔比早期戏剧中的人物性格、戏剧对白和场景设置,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消费文化在这些剧作中的表现,也可以看到阿尔比揭示的后现代社会风貌——物质丰富、消费主义盛行、社会秩序混乱、人们迷失混乱,借此批判美国社会的自满、消费的非理性,以及整体意义上的缺乏自省。与此同时,阿尔比早期戏剧研究可以启发现代人反思,要在生活中保持微妙的平衡,而不是在物质世界中失去自我。(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8-05-10)
颉艺娟[6](2018)在《爱德华阿尔比戏剧艺术及其在中国舞台的展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爱德华·阿尔比是美国伟大的剧作家,其戏剧艺术通过批判现实主义、荒诞派特性在全世界范围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具体分析了爱德华·阿尔比戏剧艺术特征与研究意义,并详细梳理了爱德华·阿尔比戏剧艺术在中国的译介以及其戏剧作品在中国舞台的改编。(本文来源于《青春岁月》期刊2018年09期)
曾华俊[7](2018)在《爱德华·阿尔比早期戏剧的元戏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爱德华·阿尔比可以称得上是美国剧坛二十世纪后半叶最具影响力的剧作家。他创作生涯前期的两部戏剧——《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和《小爱丽丝》—都探讨了幻觉及其本质,携带着明显的元戏剧特征。本论文旨在通过《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和《小爱丽丝》两部戏剧来阐述阿尔比的早期戏剧是如何通过元戏剧来表达他的观点和主题。本论文开头部分为简介,介绍了爱德华·阿尔比本人及其两部早期作品:《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和《小爱丽丝》,梳理了国内外对其作品的文献综述,最后简明扼要地介绍元戏剧理论。第一章研究了“戏中戏”这一形式在其作品中的呈现。《谁害怕》中的游戏就其本质是一种“戏中戏”,并为角色们提供了逃离现实的途径;而《小爱丽丝》呈现了一个精彩的皮兰德罗式的排练式戏中戏,剧中角色们穿梭在不同层面的戏剧中,不断跨越界限,给予了观众一种陌生化的体验。第二章聚焦于“戏中有演”。在《谁害怕》里,乔治幻化成不同的角色,因而成为一个元戏剧人物。而在《小爱丽丝》中,角色们也扮演着不同的戏剧角色,但他们身份的流动性则表明了他们的存在危机。第叁章阐释元戏剧的核心“感知”在阿尔比戏剧中的体现。这两部戏剧都通过仪式的形式来呈现感知的转变。在《谁害怕》里,驱逐虚构儿子的仪式使得四位角色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净化,而《小爱丽丝》通过朱利安修士的婚礼/牺牲仪式,让他皈依小爱丽丝,摒弃他以自我为中心的对神和世界的感知。爱德华·阿尔比在其早期的作品中植入了多种元戏剧的变体,其戏剧创作手法和主题带有的元戏剧性质挑战了美国传统的戏剧观众。这是阿尔比向美国社会的呐喊,他呼吁人们需要摒弃虚假和幻觉的生活方式。(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8-05-01)
王中伟[8](2018)在《解读爱德华·阿尔比叁部戏剧之生态伦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爱德华·阿尔比是美国着名的戏剧作家,《海景》、《山羊》和《美国梦》是其最重要的叁部戏剧。爱德华·阿尔比在这叁部戏剧中都融入生态关怀,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谐不是单纯指自然和谐与身体和谐,更重要是要注重精神层面和谐。本文对爱德华·阿尔比叁部戏剧之生态伦理进行探讨。(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8年08期)
李琼[9](2017)在《爱德华·阿尔比戏剧作品中的母亲角色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爱德华·阿尔比的戏剧作品的主题是个人应积极塑造社会,而不要把社会标准留给别人去决定。重点研究了阿尔比笔下的母亲角色及其所塑造的荒诞性和现实性,认为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可以分为两种:"真正的母亲"和"臆想或非母亲",而母性或非母性角色的特征都是角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对母亲角色的分析可以看出,阿尔比对20世纪中晚期美国女性所期望的美国梦进行了批判。(本文来源于《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12期)
李琼[10](2017)在《爱德华·阿尔比戏剧作品中的臆想式或非母亲角色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爱德华·阿尔比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美国剧作家之一,以阿尔比笔下的臆想式或非母亲角色为研究重点,其作品的女性形象可以分为两种:真正的母亲(有孩子的女性角色)和臆想式或非母亲(没有孩子的女性角色),而母性或非母性角色的特征都是角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对后者臆想式或非母亲角色的分析可以看出阿尔比对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的美国女性所期望的美国梦进行的批判。(本文来源于《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爱德华阿尔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该作品情节荒诞,人物设置较为单一,但是却蕴含着作者对人性深层次的思考,和对美国社会所存在的问题的担忧,这也是不可将阿尔比与欧洲荒诞主义风格的作品混为一谈的原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爱德华阿尔比论文参考文献
[1].袁家丽.文化批判与身份探寻——评爱德华·阿尔比剧作《我、我、我》[J].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19
[2].朱淑华,付伟杰.荒诞只是表象绝望只是外衣——浅析爱德华·阿尔比《动物园的故事》的战斗精神[J].戏剧文学.2018
[3].颉艺娟.探析爱德华·阿尔比荒诞剧中的女性形象[D].西北大学.2018
[4].苏巧凤.从《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中玛莎的恋父情结看爱德华·阿尔比的厌女症[J].青年文学家.2018
[5].甄苗雨.爱德华·阿尔比早期戏剧消费文化研究[D].南京大学.2018
[6].颉艺娟.爱德华阿尔比戏剧艺术及其在中国舞台的展现[J].青春岁月.2018
[7].曾华俊.爱德华·阿尔比早期戏剧的元戏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
[8].王中伟.解读爱德华·阿尔比叁部戏剧之生态伦理[J].戏剧之家.2018
[9].李琼.爱德华·阿尔比戏剧作品中的母亲角色分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
[10].李琼.爱德华·阿尔比戏剧作品中的臆想式或非母亲角色分析[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