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疲劳累积损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损伤,疲劳,应力,寿命,系数,轴箱,隧道。
疲劳累积损伤论文文献综述
刘聪,彭立敏,雷明锋,刘宁[1](2019)在《重载铁路隧道底部结构疲劳性能及累积损伤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重载铁路隧道底部疲劳关键部位的力学特性,开展双侧限高静载低动载波动疲劳试验,得到重载铁路隧道底部结构试件的最大拉应变及电导的演化规律,通过分析试验数据研究结构的疲劳性能和累积损伤。结果表明:当最大应力水平不高于0.60时,试件最大拉应变呈2阶段发展,未产生疲劳破坏,其最大拉应变幅值、增速始终保持恒定;当最大应力水平超过0.70时,试件最大拉应变呈"倒S"型3阶段发展,产生疲劳破坏,试件的最大拉应变及其增量、幅值、增速在第Ⅰ和第Ⅲ阶段增长较快,在第Ⅱ阶段呈缓慢线性增长;试件的疲劳寿命随静载、动载的增大而缩短,采用多元线性函数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双参数疲劳寿命(S—N)计算公式;同时,基于试件最大拉应变及电导的时变特性,得到隧道底部结构的非线性累积损伤演化曲线及计算公式。(本文来源于《中国铁道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李威[2](2019)在《基于强度退化累积损伤模型的承载结构疲劳寿命预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工程承载结构的疲劳寿命决定设备的安全运行年限,结构件的疲劳寿命分析是装备设计制造与服役维修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然而工程结构件的疲劳分析不同于材料试件疲劳分析,两者的疲劳特性也无法等同,结构的疲劳寿命不仅受服役载荷的影响,还与结构本身特性和其承载能力特性密切相关。为探究更加接近实际情况的结构件疲劳寿命预测方法,本文以CRH5型动车组车下承载结构铸铝横梁为例,考虑结构本身特性和其承载能力变化的影响进行分析,进行了如下研究:(1)对铸铝横梁进行疲劳试验研究,探究结构在实际载荷加载下的应力响应,通过与有限元应力分析对比,校验了铸铝横梁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铸铝横梁应力分析确定了结构的高应力区域和结构的危险位置。(2)构建了包含车下传动系统的CRH5型车中间车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基于京津线轨道不平顺谱和线路进行了不同弯道半径工况仿真,获取铸铝横梁运行载荷,并从时域和频域角度分析了运行载荷。结合有限元瞬态分析,获取了铸铝横梁在运行载荷下的应力-时间历程,通过雨流计数分析编制了八级应力谱。(3)分析计算了铸铝横梁结构特性中的应力集中、尺寸效应和表面加工质量等影响因子,由材料S-N曲线修正得到结构S-N曲线。其中,应力集中系数通过在最危险位置截面定义应力积分路径,求取名义应力得到。尺寸系数通过应力场强法求取,为求取所需的损伤场径,根据得到的应力集中系数和缺口平板试件应力集中系数解析式设计了椭圆形和U形两种缺口平板试件进行分析和结果验证,以铸铝横梁和小缺口试件的场强为中间参量得到尺寸系数。分析发现:应力场强法中的损伤场径与材料特性和应力集中系数有关,而与引起应力集中的缺口形状无关。(4)研究材料剩余强度退化对损伤累积的影响,基于现有考虑剩余强度退化的改进Corten-Dolan模型,将模型中的指数参数d重新定义为与剩余强度退化系数有关的指数函数,以此引入Corten-Dolan模型中进行分析。多级载荷试验数据分析表明:指数参数d考虑剩余强度退化影响后的Corten-Dolan累积损伤模型较原模型的预测精度有一定提高。基于结构S-N曲线和两种累积损伤模型对试验损伤进行等效损伤分析,结果表明:指数参数d考虑剩余强度退化影响后的Corten-Dolan模型较原模型增加考虑了剩余强度退化的影响,预测结果里程数更小,更为保守可靠。(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9-06-01)
王丹丹,刘杰[3](2019)在《基于中值累积损伤法的桥壳疲劳寿命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汽车桥壳的寿命预测精度和效率,在Workbench软件中对桥壳有限元模型进行应力和疲劳寿命分析,在一定恒幅载荷历程作用下运用"中值累积损伤-概率损伤临界值"干涉模型对某电动汽车驱动桥壳进行疲劳寿命预测仿真计算。在桥壳强度与刚度满足标准规定的条件下,应用干涉模型预测桥壳的疲劳寿命得到了较高的计算效率和准确度,验证了所提出桥壳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的有效性,对汽车桥壳等其他复杂结构的疲劳寿命预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内燃机与配件》期刊2019年06期)
冉毅[4](2018)在《基于疲劳累积损伤理论的纳米混凝土冻融损伤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冻融破坏是严寒地区混凝土结构的主要破坏形式之一,几乎所有处于严寒地区的混凝土结构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冻融损伤。对于普通水泥混凝土,由于在冻融循环作用下其抗冻性能相对较差,导致混凝土的使用寿命显着降低,很难满足严寒地区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纳米材料作为21世纪的一种新型材料,具备微集料填充效应、晶核效应、表面效应和界面效应等传统材料所不具有的优异特性。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纳米材料,配置高性能高强度的纳米混凝土,这将显着改善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因此,基于损伤理论和试验研究纳米混凝土的冻融损伤,建立冻融损伤模型以定量分析实际冻融损伤显得十分重要。首先,本文基于疲劳累积损伤理论,采用可测度的宏观变量,即采用相对动弹性模量作为损伤变量来描述混凝土材料在冻融作用下其内部结构的损伤状态及该损伤状态对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耐久性能以及外观等的影响,将材料在微观上的缺陷体现于宏观性能上,从而定量地评价混凝土结构的冻融损伤劣化程度;其次,在已有混凝土疲劳损伤累积模型的基础上,试图建立纳米混凝土冻融损伤模型以量化实际冻融损伤,结合试验数据,采用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回归分析,确定冻融损伤模型参数,进而建立不同纳米材料在不同纳米掺量下的纳米混凝土冻融损伤模型,以此揭示冻融循环作用下纳米混凝土材料内部冻融损伤的劣化规律,并对其冻融损伤进行定量分析;最后,通过试验数据及理论验证对所建的冻融损伤模型进行可靠性验证,以验证所建纳米混凝土冻融损伤模型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并基于冻融损伤模型建立了预测纳米混凝土实际安全服役寿命的一种方法。研究表明:本文所建立的纳米混凝土冻融损伤理论模型所反映的实际冻融损伤特征与实际冻融情况较为吻合,拟合精度较高,且冻融损伤理论值与试验值较为接近。因此,本文所建的冻融损伤模型能较好地表征冻融循环作用下纳米混凝土材料的冻融损伤劣化规律,能有效地定量分析和准确地预测纳米混凝土的冻融损伤,且能确定纳米混凝土的冻融疲劳寿命。(本文来源于《沈阳大学》期刊2018-12-28)
吴佰建,唐一萌,李兆霞[5](2018)在《钢混厂房结构多层次模拟与疲劳损伤累积的循环块更新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钢混厂房结构的疲劳损伤演化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连续损伤力学并且适用于混凝土材料的疲劳损伤累积方法。针对传统疲劳损伤累积方法的不足,考虑了循环块间应力幅更新的影响,并通过钢混厂房的多层次数值仿真模型实现了结构疲劳损伤演化过程的模拟。(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期刊2018年11期)
查浩,任尊松,薛蕊,徐宁[6](2018)在《高速动车组轴箱轴承累积损伤与疲劳寿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轴箱轴承作为列车走行部件中重要核心部件之一,保证其在运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合理预测其寿命对高速动车组线路正常运营及列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轴承部件引入到车辆-轨道耦合模型中,构造更为接近真实运用条件下的轴承动力学模型。基于此模型,根据L-P理论和Palmgren-Miner理论对轴箱轴承进行损伤计算和寿命分析,研究车速、轨道激扰、曲线半径等因素对轴承寿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车速和轨道激扰对轴箱轴承的累积损伤和疲劳寿命影响明显,车速越快,损伤越大,损伤增长速率越大,轴承寿命缩短;轨道激扰越大,损伤越大,损伤增长速率越大,轴承寿命缩短。相较于车速和轨道激扰,曲线半径大小对轴箱轴承的累积损伤和疲劳寿命影响较小。(本文来源于《铁道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王虎,王轲,赵丽茹[7](2018)在《基于非线性累积损伤的随机振动疲劳寿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预测承受随机载荷结构件的疲劳寿命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应用Miner线性损伤准则经常会得出偏于冒险的寿命预测。非线性累积损伤理论考虑了加载顺序对疲劳寿命的影响,精度更高,但计算繁琐,且未能用于频域寿命计算。文中给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累积损伤的随机振动疲劳寿命分析方法,该方法将频域疲劳寿命的预估结果平分为若干段,考虑顺序效应对每一段结果进行修正并迭加,得到修正的振动疲劳寿命结果,通过简单试验件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对于某加筋板结构在动力学准确建模、多轴应力等效的基础上进行寿命估算,结果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工程可用性。(本文来源于《振动.测试与诊断》期刊2018年05期)
周张义,王雨舟,杨欣[8](2018)在《基于不同应力法的焊接构架纵向角接头疲劳累积损伤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焊接构架结构应力计算整体有限元模型基础上,通过考虑接头角焊缝和1 mm焊趾虚拟缺口半径,对转臂定位座板与箱形侧梁下盖板的组焊纵向角接头进行逐步细化,构建热点应力和有效缺口应力计算局部模型.在动态疲劳试验载荷等效的9级载荷谱作用下,分别基于名义、热点及有效缺口叁种不同应力参量,结合IIW建议的疲劳设计S-N曲线进行累积损伤计算.结果表明,有效缺口应力的累积损伤远高于名义和热点应力,极有可能引起评估结果过于保守.为充分发挥有效缺口应力法的优势,需要以更加符合结构实际的缺口几何数据和强度数据作为支撑.(本文来源于《焊接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刘安兵,南丽华,常大伟,程占全[9](2018)在《钻铤涡动模拟和钻铤接头累积疲劳损伤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多数的钻铤接头失效归因于弯曲振动引起的累积疲劳,其中旋转钻铤偏心引起的涡动是最重要的弯曲振动之一。钻铤和井壁之间的接触引起极度有害的反向涡动,甚至是无序涡动。挪威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集中质量模型表示钻铤,采用修正Karnopp摩擦模型模拟BHA的黏滑旋转振动。基于涡动时域响应,使用雨流计数法将连续弯曲应力历史分解为若干个应力范围,计算了相关的循环次数,并采用Miner方法评估了累积疲劳损伤。研究结果表明:增大稳定器间隙可能会引起钻铤侧向振动和动力学模拟的不稳定;如果稳定器间隙超过一定值,钻铤会无序侧向间歇撞击井壁;振动是接头疲劳的重要原因,当考虑黏滑振动时,稳定的正向涡动变为无序侧向振动,甚至在较低钻速下,黏滑振动都可能会引起无序侧向振动;在240 h内,无序侧向振动引起钻铤接头累积损伤达1.9%;虽然每小时损伤率仅为0.008%,但如果考虑其他恶劣井下环境,该值可能更大。研究结果有助于缓解钻铤疲劳损伤。(本文来源于《石油机械》期刊2018年08期)
贺鹏飞,刘宇辰,吴艾辉[10](2018)在《梁柱焊接节点考虑损伤累积的疲劳剩余强度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典型梁柱焊接节点低周疲劳实验进行了考虑损伤累积动态演化的有限元模拟,以获得其剩余强度/寿命。模拟从材料层面出发,引入焊材和钢材的考虑损伤演化的动态本构关系,利用ANSYS中的APDL(ANSYS Parametric Design Language)语言编译有限元子程序,实现了应力应变场与损伤累积效应的耦合分析。计算所得的滞回曲线、变形发展以及疲劳寿命等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证明该模型及分析方法在模拟损伤退化和破坏预测方面具有可靠的准确性。通过有限元计算可得到焊接节点中承受低周疲劳载荷后损伤变量的分布,其结果可为震后结构的鉴定和加固提供可靠依据。(本文来源于《结构工程师》期刊2018年03期)
疲劳累积损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工程承载结构的疲劳寿命决定设备的安全运行年限,结构件的疲劳寿命分析是装备设计制造与服役维修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然而工程结构件的疲劳分析不同于材料试件疲劳分析,两者的疲劳特性也无法等同,结构的疲劳寿命不仅受服役载荷的影响,还与结构本身特性和其承载能力特性密切相关。为探究更加接近实际情况的结构件疲劳寿命预测方法,本文以CRH5型动车组车下承载结构铸铝横梁为例,考虑结构本身特性和其承载能力变化的影响进行分析,进行了如下研究:(1)对铸铝横梁进行疲劳试验研究,探究结构在实际载荷加载下的应力响应,通过与有限元应力分析对比,校验了铸铝横梁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铸铝横梁应力分析确定了结构的高应力区域和结构的危险位置。(2)构建了包含车下传动系统的CRH5型车中间车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基于京津线轨道不平顺谱和线路进行了不同弯道半径工况仿真,获取铸铝横梁运行载荷,并从时域和频域角度分析了运行载荷。结合有限元瞬态分析,获取了铸铝横梁在运行载荷下的应力-时间历程,通过雨流计数分析编制了八级应力谱。(3)分析计算了铸铝横梁结构特性中的应力集中、尺寸效应和表面加工质量等影响因子,由材料S-N曲线修正得到结构S-N曲线。其中,应力集中系数通过在最危险位置截面定义应力积分路径,求取名义应力得到。尺寸系数通过应力场强法求取,为求取所需的损伤场径,根据得到的应力集中系数和缺口平板试件应力集中系数解析式设计了椭圆形和U形两种缺口平板试件进行分析和结果验证,以铸铝横梁和小缺口试件的场强为中间参量得到尺寸系数。分析发现:应力场强法中的损伤场径与材料特性和应力集中系数有关,而与引起应力集中的缺口形状无关。(4)研究材料剩余强度退化对损伤累积的影响,基于现有考虑剩余强度退化的改进Corten-Dolan模型,将模型中的指数参数d重新定义为与剩余强度退化系数有关的指数函数,以此引入Corten-Dolan模型中进行分析。多级载荷试验数据分析表明:指数参数d考虑剩余强度退化影响后的Corten-Dolan累积损伤模型较原模型的预测精度有一定提高。基于结构S-N曲线和两种累积损伤模型对试验损伤进行等效损伤分析,结果表明:指数参数d考虑剩余强度退化影响后的Corten-Dolan模型较原模型增加考虑了剩余强度退化的影响,预测结果里程数更小,更为保守可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疲劳累积损伤论文参考文献
[1].刘聪,彭立敏,雷明锋,刘宁.重载铁路隧道底部结构疲劳性能及累积损伤试验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19
[2].李威.基于强度退化累积损伤模型的承载结构疲劳寿命预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
[3].王丹丹,刘杰.基于中值累积损伤法的桥壳疲劳寿命预测[J].内燃机与配件.2019
[4].冉毅.基于疲劳累积损伤理论的纳米混凝土冻融损伤模型研究[D].沈阳大学.2018
[5].吴佰建,唐一萌,李兆霞.钢混厂房结构多层次模拟与疲劳损伤累积的循环块更新算法[J].工业建筑.2018
[6].查浩,任尊松,薛蕊,徐宁.高速动车组轴箱轴承累积损伤与疲劳寿命研究[J].铁道学报.2018
[7].王虎,王轲,赵丽茹.基于非线性累积损伤的随机振动疲劳寿命分析[J].振动.测试与诊断.2018
[8].周张义,王雨舟,杨欣.基于不同应力法的焊接构架纵向角接头疲劳累积损伤评估[J].焊接学报.2018
[9].刘安兵,南丽华,常大伟,程占全.钻铤涡动模拟和钻铤接头累积疲劳损伤评估[J].石油机械.2018
[10].贺鹏飞,刘宇辰,吴艾辉.梁柱焊接节点考虑损伤累积的疲劳剩余强度计算[J].结构工程师.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