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质点角动量”学习中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韩振昕[1](2019)在《角动量知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可接受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进行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物理作为重要基础学科,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科技进步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物理课程应当走在国家课程改革的前列。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及《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发布为物理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笔者受此启发,想到角动量相关知识是否可以加入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以体现对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并编制了名为《角动量初探》的章节内容。本论文由七部分组成。绪论介绍了本文课题的由来,分析了当前高中物理教材的国内外研究状况,阐述了研究内容、思路、方法、意义和论文的内容安排。第二章是理论基础,共两节。其一是与高中角动量教学有关的现代课程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其二是与高中生认知发展相关的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通过介绍,论述了《角动量初探》教学讲义与教学反馈试卷的整体设计思路。第三章讨论了高中角动量教学的必要性。通过对我国当前高中物理知识体系进行分析,并结合高中基层物理教师、高中生及大学物理教师关于角动量知识的访谈调查,为后续研究提供指导,同时确定了研究的必要性与价值。第四章进行了《角动量初探》教学讲义的编制。阐述了教学讲义编制的原则、内容取舍等。第五章是《角动量初探》教学反馈试卷的编制,主要包括试卷编制的原则、要求、双向细目表及数据处理方法等。第六章是《角动量初探》的高中教学实践。首先以高中学生为被试进行了《角动量初探》的课堂教学和教学反馈测试。并通过对课堂教学反馈及试卷成绩反馈的分析,发现两班级被试知识接受情况良好,最后对其中反映出的问题做了讨论分析。最后一章是结论与展望。首先对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了高中教学中加入角动量知识是可行且有价值的。最后提出了研究展望。
石红燕[2](2018)在《中学物理与大学物理力学部分的衔接研究》文中认为大学物理作为高等院校理工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其中力学又为大学物理的敲门砖,是大学新生后续学习的基础,因此,力学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但现阶段大学新生在学习大学物理力学时遇到很大困难,如利用高中物理的学习方法学习大学物理的不适用性,大学物理概念、原理的抽象性,教师上课进度快跟不上,等等。笔者认为大学新生在学习大学物理力学时遇到的种种困难,不完全都是大学教育的问题,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在高中阶段缺乏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的衔接教学所造成的。如今,由于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教育衔接不顺造成大学新生学习困难的问题已经彰显,且有愈来愈严重的趋势。本文针对以上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开展研究:(1)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的教学现状分析;(2)大学新生在学习大学物理时遇到的困难;(3)调查高中生物理的学习情况和对大学物理的了解情况,研究衔接的必要性;(4)分析中学物理和大学物理教学内容的异同,寻找衔接点;(5)以高三理科学生为对象的力学衔接教学研究;(6)以大学新生为对象的力学衔接教学研究;(7)对高三理科学生和大学新生力学衔接教学效果分别进行分析。本文利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内容分析法分析了中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力学的异同,并寻找出衔接点进行教学实践研究,最终得出结论:在高中阶段进行中学物理与大学物理中力学部分的衔接,对大学新生提高大学物理力学的学习效果,具有显着作用。
杨鑫淼[3](2017)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文中认为大学物理,是大学理工科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然界物质的结构、性质、相互作用及其运动的基本规律,为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及进一步获取有关知识奠定必要的物理基础。但是,就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大学物理教学现状来看,大学物理仍处于传统教学的状态,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寻找新的教学方法以改变这种现状极为迫切。本文基于大学物理的学科特点及重要地位,引进新兴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实践研究。以期待获得符合中国高校情况且较为稳定的翻转课堂教学流程。本文研究过程共分为调查、设计、实践、效果检验、分析五个步骤进行研究。为了使翻转课堂运用于大学物理教学更有效,文章首先从理论的角度,深入剖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并对该模式进行详细介绍。然后我以助教的身份与授课教师沟通交流,进行了大学物理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包括对教学对象、教材进行分析,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进行设计。在此基础上进行大学物理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在实施之前,对实验班学生的视频学习条件、计算机操作水平、物理学习现状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分析发现实验班已经具备了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条件。在大学物理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分别对学习视频的制作、课前学习单的设计、课堂实施等环节进行研究,探讨了翻转课堂运用于大学物理教学的实施策略,归纳了一些常见问题和解决措施,并根据实验班现状,设计符合实际的翻转课堂流程。该模式将翻转课堂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和“课中”两部分。课前环节,主要是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学生完成自学视频资料和课前学习单,课中环节通过学生复习、质疑、教师解答、课堂作业等环节。整个过程的实施以学习目标达成为核心,以教师分配的任务驱动为手段,将课前知识传递和课中知识内化有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保证了翻转课堂的顺利实施。大学物理翻转课堂实施之后,对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发现该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物理平均成绩效果并不显着,但在转化后进生方面有优势。
武世艳[4](2016)在《高中物理超常教育研究 ——以“华中师大一附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世界教育改革浪潮汹涌,各国愈来愈重视“英才教育”、“超常教育”或“个性化教育”,表面上看是经济和政治的综合实力的竞争,实质是人才和科技的博弈。自改革开放以来,奥赛班作为超常教育的一种模式,为我国的经济文化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精英。本文将以高中物理为例,在对比分析国内外高中物理超常教育实践的基础上,详细阐述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中物理奥赛班的培养模式,为我国高中物理超常教育教学提供一种可供借鉴的思路。本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内容如下:首先,辨析超常教育有关的一系列概念,重点鉴别本论文超常教育的研究对象——奥赛班,通过对超常儿童、超常教育、高中物理超常教育等概念的分析与鉴定,介绍了高中物理超常教育的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其次,主要介绍了超常教育两大理论基础:一是从多元智能理论的角度来研究我们奥赛班学生智能发展;二是从人本主义出发,研究超常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动机,以自我实现为最高境界;其中结合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进行论述,为下面探讨超常教育的培养模式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第三,主要是国内外高中物理超常教育的现状分析。内容包括当前我国的超常教育发展与现状,以北京八中为例;亚太地区——以新加坡“天才教育”计划为例;发达国家和地区:以美国的超常教育为例;最后对国内外超常教育现状进行了比较,从超常教育的起源、从事超常教育的中学、超常学生三个角度进行了比较与反思,从而为深刻认识和把握我国超常教育发展奠定基础;第四,本部分是本论文的重点,主要介绍了我的实习中学——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中物理奥赛班的培养模式。从对奥赛班学生培养目标、选拔方式、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五个方面详细地介绍了奥赛班的教育模式、教学模式、课程模式,旨在为我国高中物理超常教育培养提供一种可供借鉴的思路。第五,主要是针对上述两个部分内容进行反思与建议。
王贤乾[5](2013)在《《华盛顿协议》签约国与我国大学物理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2010年6月国家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背景下,各个高校都在探索“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方案和方式,各个学科也努力改革自己的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为培养优秀工程人才的目的服务。大学物理作为工科各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如何更加符合工科专业的特色,如何更好的培养工科专业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如何更好的促进工科学生的成长是大学物理教学所要积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论文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背景下,系统分析和比较针对本科阶段的工程师学历教育互认组织《华盛顿协议》签约国与我国工科大学物理的教学情况,从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材建设等方面分析了各自的特点。将《华盛顿协议》签约国知名教材教学内容,教材编排,习题等与我国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会颁布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国内知名大学物理教材的教学内容相比较,将国内高校工科大学物理课程设置与《华盛顿协议》签约国高校大学物理课程设置相比较,分析了《华盛顿协议》签约国与我国的工科大学物理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方面的差异,并结合国内工科大学物理教学对象的基础和国内工科教育的实际情况总结了对比研究对我国工科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启示。论文指出我国工科大学物理教学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中在保留优势基础上,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要体现工科专业特点以及有利于工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更多地体现“人本主义”的特色,更好地促进工程教育,促进工科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为培养卓越优秀的工科人才服务。
许静[6](2007)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内容与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适切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1999年开始,我国进行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改革的力度之大是空前的,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式上发生了根本的变革,是一个全方位整体改革的系统工程。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物理课程也发生了相应的变革。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改革顺应了世界科学教育和物理教育的发展趋势,为了使高中毕业生具有更高的科学素质,以适应二十一世纪技术化社会的需要,在物理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更新,现行的高中物理新课程在内容上体现了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对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是在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基于学生通过高中物理学习对现行大学物理学习的适应性如何的疑问而进行的,即高中物理新课程所提供的知识准备是否充分?高中物理课程内容的变化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产生怎样的影响?对这些问题的看法,物理教育研究者的意见存在分歧,至今为止,没有清楚的研究,因此我们认为对现行高中和大学物理课程内容进行研究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本研究可使我们真正了解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可以真正了解通过新课程学习的学生,在现行大学物理课程学习中的适应性如何?理清这些问题将有助于促进中学物理新课程改革有序健康地发展,同时也可为大学物理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本研究涉及到以下三项研究:1.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分析我们以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呈现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对于高中物理教材的选取,我们认为现行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统一的课程标准之下、统一编审的前提下,逐步实现了多样化,出现了“一纲多本”的局面,对于每个版本的教材进行分析,显然是不现实的,各版本的教材是遵循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进行编写的,体现了相同的课程理念,所包含的知识内容是基本相同的,不同之处仅在于知识呈现的方式,语言文字的叙述,版面的设计等方面,即教材的深层结构没有什么差别,这也正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所以在此我们选择“司南版”高中物理教材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对于高中物理课程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3个系列)的内容分析,我们主要从知识分析和方法论分析着手。知识分析主要分析教材体系和逻辑结构、教材的重点、难点及其知识应用,方法论分析即教材中所体现的研究物理学所应用的各种基本方法,如: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类比、理想化方法等,通过分析,可以明确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体现出教材如何实现对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以及科学世界观的培养。2.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分析由于专业设置的不同,大学物理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所以我们以大学物理教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呈现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对于大学物理教材的选取,我们通过调研就大学物理教材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统计,调查取样是在全国各省市选取综合性大学、工科院校、师范院校、农林、医学院校进行调查,调查采取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一是向各高校发出信件询问大学物理教材的使用情况(向100所高校发出信件),二是通过电话与高校的物理学院取得联系,三是通过上网,进入各高校的物理学院进行查询(教学计划),或者是通过各高校的精品课程介绍也获取了有价值的信息,最后我们收集到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共105所高校大学物理教材的使用情况,我们经过统计得到使用数量较多、具有代表性的物理教材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共约53本教材)。3.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和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比较和分析在对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和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就高中物理模块课程与大学不同专业物理课程的对应情况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高中物理模块课程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同时,考虑到模块课程的选取问题,我们还要分析不同模块课程的选取对学生后续学习的影响。研究结果认为:1.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1系列同文科大学物理的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它所提供的物理基础知识,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文科大学物理的需要文科大学物理教材对力、热、电、光、原的知识进行了简单的定性讲述,教材内容大部分介绍了物理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如基本粒子、现代宇宙学、熵、混沌、分形、对称性原理等,还探讨了物理学与社会、科技发展有关的问题,主要涉及到航天技术、物理学与材料科学、物理学与能源科学、物理学与生命科学、物理学与环境科学、医学中的物理学、信息技术、激光的应用、微观世界的近代技术应用等。高中物理必修模块讲述了经典力学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初步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电磁学、热学等知识打下了一定的基础。选修1-1讲述了电磁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选修1-2讲述了热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而对于机械振动、机械波、波动光学的基本知识没有涉及到。学生在学习了高中物理共同必修和选修1系列后,能够掌握力学、电磁学、热学、原子物理、相对论和量子物理的基础知识,为学生进入大学后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而对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以及波动光学的知识,虽然在选修1系列中没有涉及到,如果在大学阶段需要进一步的学习这部分知识,那么根据学生高中阶段的物理基础知识,结合文科大学物理自身的特点来讲,学生同样可以较容易地接受。2.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2系列同一般工科大学物理的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它所提供的物理基础知识,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工科大学物理的需要工科大学物理涉及到力学、热学、电磁学、波动与光学、近代物理的内容,是在高中物理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其重点放在讲清物理本质上,讲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应用(通过计算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帮助学生建立鲜明的物理图像。没有繁琐的公式推导和数学运算,数学仅限于微积分和矢量分析。就教材中涉及到的具体内容而言,光学部分只讲解了波动光学的内容,而没有涉及到几何光学部分,对于物理学在工程技术上应用的内容介绍较少。高中物理选修2系列没有涉及到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动量的知识内容,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不会产生大的影响。此外,高中物理选修2系列突出了物理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将来从事实际应用和操作等方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2系列同农林、医学院校大学物理的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它所提供的物理基础知识,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大学物理的需要农林院校和医学院校的物理课程所涉及到的物理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基本相同,就具体的知识内容而言,力、热、电、原子四部分基本相同,只是在光学部分内容稍微有些差异,农林院校没有讲述几何光学的内容,讲述了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而医学院校则与之相反,在原子物理部分,医学院校则重点讲述了X射线的知识。如果将农林、医学院校的物理课程所涉及到的知识与工科院校相比较,其区别在于流体力学的知识和光学部分,对农林、医学院校来讲,这部分知识都是作为专门的一章来介绍的,涉及到流体力学的主要概念和规律。光学部分工科院校物理课程只讲述了波动光学的知识,而医学院校则讲述了几何光学、波动光学,农林院校讲述了波动光学和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在知识的讲述上,农林、医学院校的讲述方式是简单介绍物理学基本原理,然后就介绍物理理论知识在生物科学、农林科技以及日常科技中的应用、物理学在现代医学方面的应用,较少涉及到公式的推导、数学计算等。由此看来,高中物理选修2系列与农林、医学院校大学物理课程相比,两者在取向上是一致的,都侧重于物理学知识在生产、技术中的应用,它所提供的知识准备也是足够的。4.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3系列同理科大学物理的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它所提供的物理基础知识,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大学物理的需要理科大学物理同样涉及到力、热、电、光、原五部分的内容,但是,同工科院校相比每一部分的内容讲得都比较深入,注重物理学的理论、思想、方法、数学方法的运用、计算量较多。此外,对于某些重点工科院校及相应的专业,其对物理知识的要求较高,对于今后想报考这些学校的高中学生来讲,选择高中物理选修3系列进行学习同样是适合的。5.不同模块课程的选取对学生后续学习的影响通过高中物理共同必修1、共同必修2、选修3-1、选修3-2的学习,学生能够较系统地掌握物理学中力学、电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其中的物理学思想、观念和研究方法,为大学阶段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选修3-1、选修3-2可作为选修3系列中的必选内容。就选修2系列来讲,对于那些今后从事实际应用和工程技术的学生而言,选修2-1是电磁学的基础知识及应用,学生可将这一模块作为选修中的必修,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选修2-2是力学和热学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这一模块涉及到刚体、热机、制冷机等应用性知识,对于将来从事工程技术方面学习的学生可选择这一模块进行学习。选修2-3是波动光学、几何光学和原子物理的基础知识,对于从事农林、医学方面学习的学生可选择这一模块进行学习。就选修1系列而言,选修1-1讲述了电磁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文科学生可将这一模块作为选修中的必修。
施毅敏[7](2006)在《工科物理力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物理学对工程技术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国家的物理学教学水平,关系到这个国家科技人才的科学素质,关系到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关系到这个国家未来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正因如此,工科大学物理教育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力学作为工科学生大学物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对工科物理力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探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全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明了工科物理力学在高等工科院校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然后以自己所在的院校的工科学生为对象对工科物理力学目前的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讨论了目前大学物理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的必要性。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工科物理力学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理论基础: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支持和现代科学教育理论的要求。第三部分对工科物理力学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具体又从三个方面来说明,即知识经济时代的契机、信息技术力量的支持、工科大学生对物理力学教学改革的期待。第四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和重点,首先论述了通过改变工科物理力学与中学物理过于重复的状况、加强工科物理力学与工程技术内容的联系、增加工科物理力学中近代物理内容的比重、适当补充物理(力学)发展前沿相关讲座这四点来改革工科物理力学的教学内容并给出内容改革的一个大纲;然后着重论述了自学指导法在工科物理力学教学方法改革中的应用。第五部分是对本文的总结和本课题研究的展望。指出了本课题研究的不足,以及在今后的研究方向上提出了一些想法,并进行了相关的展望。
王晶莹[8](2006)在《物理学习困难的归因分析和实践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关于学生学习困难的研究日益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是因为新课程倡导全体学生的教育,而学科的学习困难成为阻碍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因此,为了改变学生学习困难的现状,我们有必要研究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观和客观原因。在本文中,我们主要运用归因理论来进行学习困难的研究,并将学习困难的归因研究应用于物理学科,对普遍存在的物理学习困难进行归因分析和实践研究。 本论文共有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其研究意义;第二章主要综述了学习困难的研究历史及其界定,归因研究的历史进程和最新进展以及当前较有影响的韦纳的成就动机理论、情绪情感归因模型和归因训练研究,同时还简要介绍了物理学科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的特点;第三章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学习困难的“归因作用动态模型”,界定了物理学习困难及其内涵,并分析了影响物理学习困难的因素,进而提出了物理学习困难的归因研究方案,旨在明确教育情境中的归因训练以及提供归因测量的命题载体,从而为物理学习困难实践研究中的归因训练及测量、分析做好理论上的准备;第四章主要进行大学物理力学学习困难归因的实践研究,在教育情境中采取归因训练(即研究影响学习困难的因素,采取有效的教育干预),并对学生的归因情况进行测量,分析归因训练中教育对策的效果;第五章总结了本课题研究的结论,提出教学建议,指出本研究的不足,并对本课题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成鸣飞[9](2005)在《大学物理概念教学的模式探讨》文中提出物理教育是整个科学素质教育的摇篮,在高等教育中,大学物理课程除了是专业课的学习基础外,还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等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和高考科目设置(3+x)的改革,大学物理课程基础知识的教育也期待着进一步的改革,而物理的概念将是统领物理学所有知识的基础,将物理概念的教学和学生能力的培养更好地融为一体才能将大学物理教育推向更广阔的天空。本文首先概述了物理概念教学的有关理论,介绍物理概念的定义、特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及形成的教学程序,提出概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尝试选编了一套概念测试题来配合概念教学的展开;在当代国内外教学理论的指导之下,探索物理概念教学的新理论和一些新的教学模式,然后通过实际教学的不断尝试,吸收学生的反馈意见,并得到其他教师指导和建议,对概念教学的模式进行修改和完善;同时通过网页制作和电子教案改进等多种辅助手段来完成概念教学的优化。通过对大学物理概念教学进行综合改革,实践证明确实能部分地消除高考科目设置改革(如有的学生不选考物理)的负面影响,在大学物理教学中更好地实现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促使学生进入探究活动,从而能动地、创造性地完成大学物理学习任务。
冯光耀[10](2000)在《关于“质点角动量”学习中的几个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关于“质点角动量”学习中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质点角动量”学习中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角动量知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可接受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角动量知识在高中可接受性问题的提出 |
(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的核心精神 |
(二)角动量概念在力学中的地位 |
二、高中角动量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本文的研究内容 |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意义 |
六、论文结构与内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一、高中角动量教学的相关理论 |
(一)我国现代课程观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三)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
二、高中生认知发展的相关理论 |
(一)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
(二)高中学生认知发展情况 |
第三章 高中角动量教学的必要性 |
一、当前我国高中物理力学知识体系 |
二、高中基层物理教师关于角动量教学的访谈调查 |
(一)被试的选取 |
(二)访谈方案 |
(三)访谈结果分析 |
三、高中生关于角动量知识的访谈调查 |
(一)被试的选取 |
(二)访谈方案 |
(三)访谈结果分析 |
四、大学物理教师关于高中角动量教学的访谈调查 |
(一)被试的选取 |
(二)访谈方案 |
(三)访谈结果分析 |
第四章 《角动量初探》教学讲义的编制 |
一、教学讲义的编制原则 |
(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
(二)基础性原则 |
(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四)趣味性原则 |
(五)一致性原则 |
二、角动量相关知识的取舍与修改 |
(一)《角动量初探》内容安排 |
(二)角动量概念的引出 |
(三)右手螺旋定则的处理 |
(四)角动量守恒定律推导的处理 |
(五)“对称与守恒”内容的安排 |
三、教学讲义的编制 |
第五章 《角动量初探》教学反馈试卷的编制 |
一、试题的编制原则 |
(一)科学性原则 |
(二)基础性原则 |
(三)符合学科特点原则 |
(四)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二、试题的编制要求 |
(一)试题内容切合实际 |
(二)试题语言表述严谨 |
(三)注重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
三、试卷双向细目表 |
四、教学反馈试卷的编制 |
五、数据处理方法 |
(一)信度 |
(二)效度 |
(三)难度 |
(四)区分度 |
六、试卷反馈结果的评定及学生接受程度的界定 |
第六章 《角动量初探》的高中教学实践 |
一、研究的设计与被试的选择 |
(一)研究过程设计 |
(二)教学实验被试的选取 |
二、《角动量初探》的课堂教学 |
(一)《第一节力矩与角动量》教学设计 |
(二)《第二节角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
三、《角动量初探》教学效果反馈情况 |
(一)《角动量初探》课堂反馈情况 |
(二)《角动量初探》教学效果反馈测验 |
(三)测验结果统计 |
(四)学生学习掌握情况反馈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一)学生学习结果反馈 |
(二)研究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致谢 |
(2)中学物理与大学物理力学部分的衔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3 研究意义和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衔接概念的界定 |
2.2 教育系统论 |
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4 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
2.5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第三章 高中生物理学习情况和衔接现状调查 |
3.1 调查问卷的编制与实施 |
3.2 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
第四章 高中物理与大学物理力学的衔接 |
4.1 教学内容对比研究 |
4.2 力学的衔接困难 |
4.3 力学的衔接教学实例 |
第五章 以高三学生为对象的衔接教学 |
5.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5.2 衔接教学的实施 |
5.3 衔接教学效果分析 |
第六章 以大学新生为对象的衔接教学 |
6.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6.2 衔接教学的实施 |
6.3 衔接结果检测 |
6.4 衔接教学结果分析 |
第七章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大学物理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改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1.3 时代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翻转课堂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概述 |
2.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 |
2.1.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定义 |
2.1.2 翻转课堂的特征 |
2.1.3 翻转课堂的基本要素 |
2.2 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掌握学习理论 |
2.2.3 混合学习理论 |
2.2.4 先学后教理论 |
第三章 大学物理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 |
3.1 教学对象分析 |
3.2 教学内容及策略分析 |
3.2.1 教学内容分析 |
3.2.2 教学策略分析 |
3.3 教学过程设计 |
3.4 教学评价设计 |
第四章 大学物理翻转课堂的实施 |
4.1 实施前准备阶段 |
4.1.1 翻转课堂实施可行性分析 |
4.1.2 课前学习平台的选择 |
4.2 课前知识传递阶段 |
4.2.1 课前视频的制作 |
4.2.2 课前学习单的设计 |
4.3 课中知识内化吸收拓展阶段 |
4.3.1 课堂实施的基本环节 |
4.3.2 课堂实施的案例 |
4.4 实施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
4.4.1 课前实施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
4.4.2 课堂实施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
第五章 大学物理翻转课堂的实施效果分析 |
5.1 学生物理成绩分析 |
5.1.1 对照班与实验班期末成绩的比较 |
5.1.2 实验班不同参与度学生成绩的比较 |
5.2 翻转课堂实施后访谈分析 |
5.2.1 授课教师访谈实录及分析 |
5.3 影响翻转课堂实施效果因素分析 |
5.3.1 客观因素的影响 |
5.3.2 教师的影响 |
5.3.3 学生的影响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关于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可行性的问卷 |
附录2 翻转课堂实施中课前学习单设计 |
附录3 教学内容分析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高中物理超常教育研究 ——以“华中师大一附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超常儿童 |
1.2.2 超常教育 |
1.2.3 高中物理超常教育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多元智能理论 |
2.1.1 多元智能理论基本内容 |
2.1.2 多元智能理论的发展与现状 |
2.2 人本主义理论 |
2.2.1 人本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 |
2.2.2 人本主义理论的发展与现状 |
第三章 国内外高中物理超常教育试验模式 |
3.1 我国高中物理超常教育现状 |
3.1.1 “奥赛班”超常教育的发展历程 |
3.1.2 高中物理超常教育分类 |
3.2 亚太地区:以新加坡“天才教育计划”为例 |
3.2.1 天才儿童的定义与选拔 |
3.2.2 天才教育课程计划(物理学科)的实施 |
3.3 发达国家和地区:美国超常教育计划—高中物理 |
3.3.1 天才教育运动 |
3.3.2 高中物理超常教育目标 |
3.4 国内外高中物理超常教育培养现状的比较与反思 |
第四章 华师一附中高中物理超常教育培养模式 |
4.1 培养目标 |
4.1.1 培养物理科学领域出类拔萃的领军人才 |
4.1.2 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开发领导潜能 |
4.1.3 培养学生高水平的创造能力 |
4.2 高中物理超常生的选拔 |
4.2.1 “理科实验班”选拔过程 |
4.2.2 物理竞赛组的选拔 |
4.3 课程设置 |
4.3.1 基础课程 |
4.3.2 拓展课程 |
4.3.3 研究课程 |
4.4 教学方法 |
4.4.1 自学指导法 |
4.4.2 实验教学法 |
4.4.3 运用问题教学 |
4.4.4 科研项目教学法 |
4.5 评价方式 |
4.6 对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中物理奥赛班培养模式的思考 |
4.6.1 对奥赛班教学的思考 |
4.6.2 对奥赛班成员的鉴别与选拔的思考 |
4.6.3 奥赛班实施过程的思考 |
第五章 思考与建议 |
5.1 对我国超常教育的思考 |
5.2 对超常教育的一些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
附录 |
致谢 |
(5)《华盛顿协议》签约国与我国大学物理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图表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1.1 比较研究的背景 |
1.1.1 《华盛顿协议》简介 |
1.1.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介 |
1.1.3 我国工科大学物理教学情况的分析基础简介 |
1.2 比较研究的内容与目的 |
1.2.1 工科大学物理教学内容比较研究 |
1.2.2 工科大学物理教材建设比较研究 |
1.2.3 工科大学物理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
1.3 研究的方法 |
1.4 全文结构及主要内容简介 |
第二章 《华盛顿协议》签约国与我国大学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概况概述 |
2.1 我国大学物理教学概况 |
2.1.1 我国工科大学物理教学知识内容概况 |
2.1.2 我国工科大学物理教学内容及教材建设现状概况与分析 |
2.1.3 我国工科大学物理课程设置概况 |
2.2 《华盛顿协议》签约国大学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概况 |
2.2.1 《华盛顿协议》签约国大学物理教材与教学课程设置的代表性比较对象的选取和简介 |
2.2.2 教材与教学内容概况分析与研究 |
2.2.3 《华盛顿协议》签约国教材建设概况分析与研究 |
2.2.4 盛顿协议》签约国大学物理课程设置概况分析与研究 |
第三章 《华盛顿协议》签约国与我国大学物理教学知识内容比较 |
3.1 整体知识内容体系比较 |
3.1.1 Fundamentals of Physics(extended)(9th)》(《哈里德大学物理学(第9 版)》)知识内容与篇幅情况 |
3.1.2 《University PHYSICS with Modern Physics(12th)》(《西尔斯大学物理(第12 版)》)知识内容与篇幅情况 |
3.1.3 《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内容安排情况 |
3.1.4 张三慧《大学物理(第三版)》(B 版)知识内容与篇幅情况 |
3.1.5 整体教学内容比较 |
3.2 代表章节具体知识内容介绍与分析 |
3.2.1 《University PHYSICS with Modern Physics(12th)》(《西尔斯大学物理(第12 版)》)章节具体内容及编排介绍 |
3.2.2 张三慧主编《大学物理学(第 3 版)》章节具体内容及编排介绍 |
3.3 教学内容比较小结 |
第四章 《华盛顿协议》签约国与我国大学物理教材编写结构等比较 |
4.1 编写结构特点比较 |
4.1.1 《Fundamentals of Physics(extended)(9th)》(哈里德大学物理学)编写结构 |
4.1.2 《University PHYSICS with Modern Physics(12th)》(西尔斯大学物理)编写结构 |
4.1.3 张三慧编写的《大学物理学(第 3 版)》编写结构 |
4.1.4 编写结构比较小结 |
4.2 教材插图例题习题等细节对比 |
4.2.1 《Fundamentals of Physics(extended)(9th)》插图习题情况统计 |
4.2.2 《University PHYSICS with Modern Physics(12th)》插图习题情况统计 |
4.2.3 张三慧《大学物理学(第 3 版)》插图习题情况统计 |
4.2.4 《华盛顿协议》签约国与我国工科大学物理教材插图例题习题等细节对比 |
4.3 配套教学资源情况对比 |
4.4 教材的更新与传承对比 |
第五章 对比情况总结及对我国工科大学物理教学的启示 |
5.1 各自的特点总结与对比 |
5.1.1 工科大学物理教学情况特点总结 |
5.1.2 《华盛顿协议》签约国工科大学物理教学情况特点总结 |
5.1.3 二者明显的差别所在 |
5.2 对我国工科大学物理教学的启示 |
5.2.1 对我国工科大学物理教学内容的启示 |
5.2.2 对我国工科大学物理教材编排的启示 |
5.2.3 对我国工科大学物理教材建设的启示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普通高中物理课程内容与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适切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物理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研究概述 |
2.1 中学物理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研究概述 |
2.2 大学物理课程研究概述 |
3 知识结构问题的探讨 |
3.1 知识结构理论 |
3.2 教材知识结构的基本内涵 |
3.3 物理教材的知识结构 |
3.4 物理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的关系 |
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4.1 研究内容 |
4.2 研究方法 |
5 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分析 |
5.1 高中物理共同必修模块内容分析 |
5.2 高中物理选修1-1内容分析 |
5.3 高中物理选修1-2内容分析 |
5.4 高中物理选修2-1内容分析 |
5.5 高中物理选修2-2内容分析 |
5.6 高中物理选修2-3内容分析 |
5.7 高中物理选修3-1内容分析 |
5.8 高中物理选修3-2内容分析 |
5.9 高中物理选修3-3内容分析 |
5.10 高中物理选修3-4内容分析 |
5.11 高中物理选修3-5内容分析 |
6 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分析 |
6.1 大学物理教材使用现状的调查与统计结果 |
6.2 文科大学物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和分析 |
6.3 工科大学物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和分析 |
6.4 农林院校大学物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和分析 |
6.5 医学院校大学物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和分析 |
6.6 理科大学物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和分析 |
7 高中物理课程内容与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比较和分析 |
7.1 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1与文科大学物理的比较和分析 |
7.2 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2与工科大学物理的比较和分析 |
7.3 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2与农林、医学院校大学物理的比较和分析 |
7.4 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3与理科大学物理的比较和分析 |
7.5 不同模块课程的选取对学生后续学习的影响分析 |
8 研究结果及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高中物理课程知识点统计表 |
附录二 大学物理教材使用情况调查信函 |
附录三 大学物理教材使用情况统计表 |
附录四 大学物理教材知识内容统计表 |
致谢 |
(7)工科物理力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1 课题的提出 |
2 研究动态 |
3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一章 工科物理力学在高等工科院校教学中的地位及现状 |
1.1 工科物理力学在高等工科院校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
1.2 工科物理力学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第二章 工科物理力学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理论基础 |
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支持 |
2.2 现代科学教育理论的要求 |
第三章 工科物理力学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可行性分析 |
3.1 知识经济时代的契机 |
3.2 信息技术力量的支持 |
3.3 工科大学生对物理力学教学改革的期待 |
第四章 工科物理力学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探究 |
4.1 工科物理力学教学内容的改革 |
4.1.1 改变工科物理力学与中学物理过于重复的状况 |
4.1.2 加强工科物理力学与工程技术内容的联系 |
4.1.3 增加工科物理力学中近现代物理内容的比重 |
4.1.4 适当补充物理(力学)发展前沿相关讲座 |
4.1.5 工科物理力学教学内容改革的大纲 |
4.2 工科物理力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
4.2.1 工科物理力学教学方法的现状分析 |
4.2.2 工科物理力学教学中自学指导法的探究 |
4.2.3 工科物理力学教学中自学指导法的实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课题研究的结论 |
5.2 本课题研究的不足 |
5.3 研究之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8)物理学习困难的归因分析和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
1.1.1 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
1.1.2 本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及创新程度 |
1.2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 本论文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第二章 本研究的理论背景和理论基础 |
2.1 学习困难的研究历史和界定 |
2.1.1 学习困难的研究历史 |
2.1.2 学习困难的界定 |
2.2 归因理论的基础 |
2.2.1 归因理论的界定及研究的历史进程 |
2.2.2 国内外关于教育领域的归因研究 |
2.2.3 韦纳的归因理论和模型 |
2.3 物理学及其建构主义学习的特点 |
2.3.1 物理学的基本特点 |
2.3.2 物理建构主义学习的特点 |
第三章 物理学习困难的归因研究 |
3.1 学习困难的“归因作用动态模型” |
3.1.1 有关归因作用模型的思考 |
3.1.2 关于归因作用模型的解释 |
3.1.3 影响个体归因的因素以及归因引起的情绪、认知反应 |
3.1.4 归因作用模型的启示 |
3.2 物理学习困难的研究概况 |
3.2.1 物理学习困难的界定和类型 |
3.2.2 国内外关于物理学习困难的研究 |
3.3 物理学习困难的归因研究 |
3.3.1 影响物理学习的因素 |
3.3.2 物理学习困难的归因研究 |
第四章 大学物理力学学习困难归因的实践研究 |
4.1 大学物理力学学习困难的归因研究 |
4.1.1 物理学习困难的归因训练及研究的流程图 |
4.1.2 力学学习困难的归因研究的步骤 |
4.2 大学物理力学学习困难的归因训练研究 |
4.2.1 力学学习困难的影响因素研究 |
4.2.2 教育干预的实施 |
4.3 力学学习困难的归因测量 |
4.3.1 测查工具 |
4.3.2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本课题研究的结论和展望 |
5.1 本课题研究的结论及教学建议 |
5.1.1 理论研究的结果 |
5.1.2 实践研究的结果 |
5.1.3 对物理教学的建议 |
5.2 本课题研究的展望 |
5.2.1 本研究的不足 |
5.2.2 本课题研究的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1:田野日记节选 |
附录2:听课日记节选 |
附录3:访谈节选 |
附录4:个案研究节选 |
附录5:个人情况综合问卷 |
附录6: Key Terms for Physics物理学的主要术语 |
附录7:英文复习题目 |
附录8:英文考题 |
附录9:首都师范大学力学双语平时考试试卷 |
附录10:专业词汇和习题考察 |
附录11:专业词汇和习题的口语记录 |
附录12:归因训练过程的调查问卷 |
附录13:课堂授课教案展示 |
附录14:专题讲座辅导教案展示 |
附录15:作业内容和得分情况统计 |
附录16:力学认知结构测查 |
附录17:力学知识结构总结 |
附录18:学习困难专题的小组合作 |
附录19:力学双语课程的档案袋及其情况统计 |
附录20:学生关于力学知识学习的总结 |
附录21:学生关于力学习题的总结 |
附录22:力学学习困难归因的初测 |
附录23:力学学习困难归因正式测试 |
(9)大学物理概念教学的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 |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 |
二. 课题研究的内容 |
三. 课题研究的方法 |
第二章 概念教学的理论研究 |
第一节 概念教学的定义和特点 |
第二节 概念教学的教学体系 |
第三节 概念教学的重要性和改革必要性 |
第三章 概念教学的课堂模式探讨 |
第一节 教学模式的含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的探讨 |
第三节 双人教学模式的理论; |
第四节 双人教学模式的实施; |
第五节 教学实例 |
第四章 概念测试题的编写和使用 |
第一节 习题现状和习题改革的必要性 |
第二节 习题编写原则和过程 |
第三节 习题使用策略 |
第五章 概念教学配套措施的制作和使用 |
第一节 概念教学电子教案的制作和使用 |
第二节 可供上网使用的概念测试题页面 |
第三节 教师个人网页的制作和教学的配套使用 |
第六章 总结与思考 |
一. 论文总结 |
二.其他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本人在研究生期间的论文 |
四、关于“质点角动量”学习中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角动量知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可接受性的研究[D]. 韩振昕. 温州大学, 2019(01)
- [2]中学物理与大学物理力学部分的衔接研究[D]. 石红燕.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3]大学物理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D]. 杨鑫淼. 扬州大学, 2017(02)
- [4]高中物理超常教育研究 ——以“华中师大一附中”为例[D]. 武世艳.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5]《华盛顿协议》签约国与我国大学物理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比较研究[D]. 王贤乾. 合肥工业大学, 2013(04)
- [6]普通高中物理课程内容与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适切性研究[D]. 许静. 西南大学, 2007(05)
- [7]工科物理力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探究[D]. 施毅敏. 湖南师范大学, 2006(06)
- [8]物理学习困难的归因分析和实践研究[D]. 王晶莹. 首都师范大学, 2006(12)
- [9]大学物理概念教学的模式探讨[D]. 成鸣飞. 东南大学, 2005(02)
- [10]关于“质点角动量”学习中的几个问题[J]. 冯光耀. 现代物理知识, 2000(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