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增敏[1]2003年在《肱骨远端X线测量及生物力学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肱骨远端的X线解剖特征,分析其生物力学意义,并探讨其对于肱骨髁上骨折(SHF)内固定的意义。方法:选择发育成熟(16岁以上)的正常肱骨远端的X线片进行观测,总结其特征并从生物力学角度进行分析其形成原因;记录外髁角(CLA)、内髁角(CMA)、干髁角(CSA)、前倾角(AA)角度,经统计学分析得出参考值范围。选用成人离体肱骨做成SHF模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交叉克氏针固定,实验组按照CLA、CMA角度进针,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进针。进行生物力学测试,观察抗悬臂弯曲及抗拉伸载荷表现,记录位移量为0.5、1.0、1.5、2mm时的载荷值。结果:发育成熟的正常肱骨远端CLA、CMA、CSA数值与年龄、性别、左右侧、职业不相关,AA与年龄、左右侧相关;实验数据经过比较,表明两组有显着差异(P<0.05),实验组固定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肱骨远端的角度测量具有临床意义,对骨折内固定及内固定物的设计具有参考、指导意义。
赵兴伟[2]2005年在《肱骨自锁髓内钉的生物力学测试及临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肱骨自锁髓内钉是在以往髓内钉基础上设计的一种新型髓内钉,分顺行钉和逆行钉两种类型。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对肱骨自锁髓内钉进行生物力学试验,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并对其临床应用进行评价。方法:肱骨自锁髓内钉由主钉、芯柱、锁片(4个)和固定螺母四部分组成。取成人尸体肱骨标本共6根造成人工肱骨干骨折,采用317L不锈钢肱骨自锁髓内钉内固定,对钉骨复合体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并对肱骨自锁髓内钉单锁片和内芯的抗扭性能进行测试。临床应用39例,顺行插钉15例,逆行插钉24例,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肱骨自锁髓内钉抗弯、抗旋及抗拉伸性能均符合生物力学需要。病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3.4个月,肱骨干骨折均愈合良好。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9~24周,平均13周。参照评定标准,本组病例临床疗效:优27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94.9%。肩关节功能评定:优31例,良4例,差4例,优良率89.7%。有5例出现来自肱骨自锁髓内钉近端的肩关节撞击症状。本组逆行插钉24例,肘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肱骨自锁髓内钉将坚强固定与弹性固定有机结合,符合人体生物学固定要求,与肱骨髓腔形态一致,应力遮挡小,利于骨折愈合。肱骨自锁髓内钉具有操作简单、无需X线精确定位、损伤小、疗效好等特点,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有效办法,值得推广。
赵巍[3]2017年在《肱骨干远1/3力学交界区骨折:微创手术治疗及损伤机制与骨折形态的有限元分析》文中提出肱骨干远1/3骨折是临床当中比较多见并且很有特点的一种骨折类型。这种骨折在治疗方式的选择上存在争议,而且它的损伤机制缺乏生物力学方面的论证,也缺少专门的骨折分型。使用功能支具进行保守治疗拥有较高的骨折愈合率,但需要肢体长期制动以及畸形愈合的结果往往令医生与患者产生顾虑。手术治疗方式的报道有很多,采用各种不同手术入路,应用一枚或者两枚钢板都有学者进行使用,但缺乏公认的最佳手术方式。手术治疗能够使患者早期恢复功能,明显减少肢体畸形和关节僵硬的情况出现,但同样存在几方面的难点,包括:远端骨块的固定效果,术中桡神经的处理以及如何减少手术创伤。我们设计了应用前外侧入路进行小切口手术治疗肱骨干远1/3骨折的新手术方式,能够在确保可靠固定效果的同时,减少桡神经干扰,而且能够明显缩短手术瘢痕减少手术创伤。肱骨干远1/3区域在形态学上具有特点,这里是骨干中段至远端的变形区域,所有这里是一种结构学上的薄弱区域,应力在传导过程中会在这个区域形成相对集中的情况。同样这种结构类型导致骨折后的形态具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目前还没有一种专门的分型对这个区域的骨折进行归纳。我们将应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肱骨干远1/3这个力学交界区骨折的损伤受力过程进行模拟,分析骨折的力学成因。然后结合损伤力学的理论对骨骼进行断裂模拟,得到不同工况下所对应的骨折形态,并希望能够结合临床影像学资料归纳总结出一种肱骨干远1/3力学交界部骨折分型系统,讨论其现实临床意义。第一部分 应用前外侧入路的有限切开内固定手术治疗肱骨干力学交界区骨折背景:肱骨干远1/3存在一个力学交界区域,从而成为间接暴力骨折的好发部位。传统切开内固定手术(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ORIF)存在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的风险,而且造成广泛的软组织剥离,遗留很长的手术瘢痕。小切口钢板内固定手术(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MIPO)并不适用于这一区域骨折。因此,我们设计应用前外侧入路有限切开内固定(limited open reduction,LOR)治疗肱骨干远1/3骨折的手术方式,通过回顾性分析病例的临床与影像结果对这种手术治疗方式进行评估。方法:2010年4月至2016年6月,28例肱骨干远1/3骨折应用前外侧LOR手术治疗。记录患者的基本资料,DASH(Disabilities of the Arm,Shoulder and Hand)评分,MEP(Mayo Elbow Performance)评分,肘关节活动度,瘢痕长度,术后并发症,并分析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所有骨折完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3.5个月。其中一例出现骨折延迟愈合(3.6%),愈合时间为9个月。没有骨折不愈合,医源性神经损伤或者内定失效等并发症出现。平均DASH评分6.6,所有患者的MEP评分均为优或良。平均瘢痕查长度为6.8cm,其中最短瘢痕为4.5cm。在远端骨块使用2或3枚螺钉并没有对临床结果造成差异。结论:前外侧入路LOR手术治疗肱骨干远1/3骨折会得到可靠的骨折愈合率,更少的医源性神经损伤,更小的创伤和手术瘢痕,良好的术后功能。第二部分 肱骨干力学交界区骨折损伤机制的有限元分析目的:应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模拟肱骨干远1/3力学交界部骨折的发生,讨论力学基础和损伤机制。方法:采集11名健康志愿者肱骨CT数据,使用专业医学图像处理软件AMIRA将二维影像数据进行叁维图形重建和修饰。得到的网格化的肱骨模型后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Marc/Mentat定义材料属性,设置材料参数,设置8种工况分别模拟肱骨远端受力近端约束和近端约束远端受力两组主要受力类型,以及每组4种包括轴向力100N,剪切力100N,扭转力100N以及扭转力200N不同方向大小的受力情况。设计不同受力部位、方向、大小等多种变量模拟肱骨间接暴力损伤的现实受力情况,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分析88种等效von Mises应力云图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在B组工况当中模型的高应力区域分布不一致,而在A组工况当中所有模型的高应力区域都位于肱骨远1/3的形变区。A组工况的高应力区与我们需要研究的骨折发生区域相一致。在相同受力部位的不同方向、大小的受力情况下得到的高应力一致。为了直观表达,设定von Mises最高的10%区域为力学交界区,最终得到其的范围位于整个肱骨长度的74%(SD±2.33)至83%(SD±2.01)的区域,其中最高应力点平均位于整个肱骨长度的79.8%(SD±2.56)。结论:肱骨干远1/3区域存在由于骨骼结构形态改变导致的力学交界区是容易诱发骨折的结构基础。肱骨干远1/3骨折的具体损伤机制是当肱骨远端为相对固定状态,应力由施加在肱骨近端沿干部向下传导,至力学交界区出现相对集中,超出骨骼屈服极限,最终导致骨皮质损伤破裂产生骨折。肱骨干远1/3力学交界区大约位于整个肱骨长度的74%至83%的区域,其中最高应力点平均位于整个肱骨长度的79.8%。第叁部分 肱骨干力学交界区骨折形态的有限元动态模拟和骨折新分型目的:应用显式有限元分析的方法模拟肱骨干远1/3力学交界部骨折断裂的动态过程,结合临床影像资料加以验证,得到基于受力机制的新骨折分型系统。方法:采集1名健康志愿者肱骨CT数据,使用专业医学图像处理软件AMIRA将二维影像数据进行叁维图形重建,通过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和CAD软件3D Max对图形进行修饰和组合。得到的网格化的肱骨模型后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定义失效材料属性,断裂准则,设置相关参数。模拟现实受力损伤,对模型施加6种荷载工况,A:轴向压缩、B:折弯和C:扭转、D:压缩+折弯荷载、E扭转+折弯荷载、F:压缩+扭转荷载。调试结果模拟断裂过程。搜集临床肱骨干远1/3力学交界部骨折影像学资料供205例,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比对。结果:在只有一种载荷情况下,仅有一条与受力方向相近的骨折线出现,叁种骨折形态分别对应A组出现横行骨折,B组出现短斜形骨折,C出现螺旋形骨折。当D、E、F叁种加载两种载荷时,出现长斜形或带有楔形骨折块的骨折形态。当二次暴力后出现复杂粉碎骨折。根据这个结论我们将骨折形态进行分类:Ⅰ型为轴向压缩的引起横行骨折,Ⅱ型为径向折弯的引起的短斜形骨折,Ⅲ型为切向扭转引起的螺旋骨折,Ⅳ型为两种方向复合载荷引起长斜形骨折,Ⅴ型为两种方向复合载荷引起的螺旋楔形骨折,Ⅵ型为两种方向复合载荷引起的折弯楔形骨折,Ⅶ型为二次暴力引起的粉碎骨折。根据这种分型与收集的临床病例205例资料比对分析,得到Ⅰ型骨折30例,Ⅱ型骨折24例,Ⅲ型骨折27例,Ⅳ型骨折22例,Ⅴ型骨折57例,Ⅵ型33例,Ⅶ型12例。能够该包含所有骨折分型。结论:使用显式有限元分析法对于肱骨干远1/3力学交界区骨折的损伤发生和断裂模拟具有可行性和可靠性。结合临床影像学资料得到新的肱骨干远1/3力学交界区骨折分型系统,是一种简单有效地骨折分型系统,能够应用于临床病例的分析,对临床治疗具有参考价值。
张鹏[4]2005年在《改良French内固定术治疗外伤性肘内翻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探讨改良French内固定术治疗肘内翻畸形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本研究共收集了38例资料较完整的肘内翻畸形患者随机分为叁组,一组为改良French内固定方式,一组应用单纯交叉克氏针内固定,一组应用钢板内固定,对叁组患者一般情况、术后半年肘关节伸屈功能和提携角恢复情况进行分析,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改良French内固定组(A组)在术后半年肘关节活动度和提携角的恢复等临床指征方面均优于单纯交叉克氏针组(B组)和钢板内固定组(C组)。结论:改良French内固定治疗肘内翻畸形效果理想,较其它治疗方式有操作简易、局部创伤小、治疗效果好、不需二次手术和少有并发症等多方面的优势
吴军卫[5]2017年在《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解剖学研究及有限元分析》文中提出研究背景肱骨近端骨折是叁大常见骨折之一,发生率仅次于髋部及桡骨远端骨折,居第叁位,占全身骨折的4%-5%。随着社会老龄化,尤其是绝经后妇女的数量有增多的趋势,人群骨质疏松发病率增高,肱骨近端骨折发生率也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在遭受同等能量损伤的情况下,老年人更容易发生肱骨近端骨折,且骨折类型更为复杂。临床工作中,累及肱骨距的复杂及不稳定骨折在所有肱骨近端骨折病例中所占比例较高,目前手术治疗此类骨折仍然具有挑战性。手术内固定肱骨近端骨折的方式很多,如张力带钢丝、接骨板、经皮螺钉、髓内钉及锁定钢板固定等,各种内植入物及手术固定方式都有其相应的优缺点和适应证。近年来,文献报道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尤其是复杂粉碎的肱骨近端骨折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目前对于复杂不稳定的肱骨近端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ORIF)治疗时,多选择外侧锁定钢板(Lateral Locking Plate,LLP)进行固定。然而,术后以内翻畸形为主的多种并发症,让国内外学者开始对外侧锁定钢板(LLP)固定复杂不稳定的肱骨近端骨折进行重新评估及改进。目前生物力学等研究认为:恢复肱骨距区域内侧皮质(或称内侧柱)的完整性及支撑强度成为外侧锁定钢板(LLP)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成败的关键。对于外侧锁定钢板(LLP)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时如何恢复肱骨近端的内侧柱支撑,很多方式方法被探索及应用。具体包括:在外侧锁定钢板(LLP)上放置肱骨矩锁定螺钉;于内侧骨质缺损处填充磷酸钙与骨水泥;术中重视肱骨距区域的骨折复位;固定同时行异体骨或自体骨的内侧支撑植骨等。各种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优缺点被学者在文献中报道及讨论。有部分学者认为,对于复杂不稳定的肱骨近端骨折,除切开复位内固定外,还可一期行人工肩关节置换治疗。然而,就临床肩关节置换应用而言,目前还尚不如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技术成熟及应用普遍,其存在手术难度大,术后功能欠佳及使用寿命等尚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所以,目前一期人工肩关节置换仅被用于少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仍然是大部分复杂不稳定的肱骨近端骨折的主要治疗手段。目前国内外对于复杂不稳定的肱骨近端骨折治疗的共识: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时尽可能选择外侧锁定钢板(LLP)固定为主,尤其是对于骨折疏松患者,重视对肱骨头血运的保护,强调对内侧柱的完整性及支撑强度的恢复,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如何恢复内侧柱的完整性及支撑强度降低外侧锁定钢板(LLP)固定后内翻畸形的发生风险?我们研究在外侧锁定钢板(LLP)固定时辅以专门设计的肱骨近端内侧锁定钢板(Medial Locking Plate,MLP)同时行内侧复位固定,依靠内外侧双锁定钢板(Lateral locking plate and Medial Locking Plate,L-MLP)的双重支撑,恢复肱骨距区域内侧皮质的完整性及支撑强度,允许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减少术后内翻畸形及内固定失败的风险,促进骨折的顺利愈合。本研究第一部分通过对肱骨近端四项解剖参数的叁维测量为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复位及内侧锁定钢板(MLP)的安放提供应用解剖依据。第二、叁部分的骨科生物力学研究,我们应用有限元分析法,分别对单外侧锁定钢板(LLP)及内外侧双锁定钢板(L-MLP)固定内侧柱不稳定的肱骨近端骨折的叁维模型进行生物力学研究,对比分析各模型在模拟肩关节不同运动状态及载荷下的应力、应变及位移情况,验证内外侧双锁定钢板(L-MLP)固定对恢复肱骨近端内侧柱支撑的有效性,提供生物力学依据。叁部分研究更详细摘要如下:第一部分肱骨近端的叁维测量及内侧锁定钢板固定的应用解剖研究目的通过对30例(男15例,女15例,共60肩)成年人肩关节CT(Computed Tomography)扫描图像经Mimics软件重建而来的叁维肱骨模型进行观察与测量,对测量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为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复位及内侧锁定钢板(MLP)的选择与安放提供应用解剖依据。方法自山东省立医院医学影像科同一 CT工作站,选取30例(男15例,女15例,共60肩)健康成人肩关节CT扫描图像,要求CT扫描层厚为1.0mm,图像数据以DIC0M格式进行保存后由CT工作站导出刻盘备用。应用医学影像交互软件Mimics16.0软件建立数字化叁维可视模型,标定相关解剖及位置标志,测量肱骨头内倾角(Medial inclination angle,MIA)、肱骨头后倾角(Retroinclination angle,RA)、肱骨距上表面距离(Superior surface distance,SSD)、肱骨距下表面距离(Inferior surface distance,ISD)四项解剖参数。结果男性组:肱骨头内倾角(MIA):左侧:134.23±2.36°,右侧:134.44±2.50°;肱骨头后倾角(RA):左侧:27.00±2.26°,右侧:26.73±2.66°;肱骨距上表面距离(SSD):左侧:53.57±1.33 mm,右侧:53.65±1.37mm;肱骨距下表面距离(ISD):左侧:32.82±1.04mm,右侧:32.98±1.01 mm。女性组:肱骨头内倾角(MIA):左侧:133.51±1.86°,右侧:133.72±2.58°;肱骨头后倾角(RA):左侧:25.78±2.31°,右侧:25.88±2.36°;肱骨距上表面距离(SSD):左侧:51.95±1.24mm,右侧:51.79± 1.20mm;肱骨距下表面距离(ISD):左侧:31.62 ±0.84mm;右侧:31.80 ±0.59mm。男女组内,每项参数分别做左右侧的配对t检验,P值均>0.05。同一个体MIA、RA、SSD及ISD四项解剖参数的测量值在左右侧无统计学差别。结论1、CT扫描图像导入Mimics软件重建出的肱骨叁维可视化模型,形态真实,边界清晰,能准确识别肱骨相应的解剖结构,满足相关参数的个体化数字测量,简便、实用。2、同一个体肱骨近端的MIA、RA、SSD及ISD四项参数在左右侧无统计学差别,对于单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可利用对侧的测量数据来指导该侧骨折的复位与固定,临床实用性强。3、内侧入路安放内侧锁定钢板(MLP)以肱骨距上、下层面各自距离小结节后方1/2表面距离的两点连线与内侧锁定钢板(MLP)长轴中心线重合安放合适,经骨骼标本及实际手术应用验证,按该参考值安放内侧锁定钢板(MLP)可行,固定位置满意,后面进一步的有限元分析模型中内侧锁定钢板(MLP)也按此位置装配。第二部分外侧锁定钢板固定肱骨近端骨折的叁维有限元分析目的建立外侧锁定钢板(LLP)固定内侧柱不稳定的肱骨近端骨折的叁维模型,对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模型在模拟肩关节不同运动状态及载荷下的应力、应变及位移情况测试,并为进一步内外侧双钢板(L-MLP)固定内侧柱不稳定的肱骨近端骨折的叁维有限元分析提供模型及生物力学特性结果的比较基础。方法本研究进行前获得纳入实验研究者本人的知情同意以及山东省立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同意。对1名健康成年女性,应用螺旋CT对其肱骨进行扫描,设定扫描层厚为1.0mm,获取一系列的连续断层图像,导入Mimics中重建出正常的肱骨叁维模型。于解剖颈下方制造10mm厚度的骨折缺损模拟内侧柱不稳的肱骨近端骨折,经Geomagic Studio软件优化处理后,导入Abaqus中,依据正常骨质与骨质疏松条件下骨的弹性模量不同,对皮质骨与松质骨的弹性模量分别赋值,模拟正常骨质组与骨质疏松组。再将将外侧锁定钢板(LLP)及螺钉的叁维模型按标准手术方式分别装配于模型中。经网格化、处理接触等处理后,建立外侧锁定钢板(LLP)固定后的叁维有限元模型。对模型施加轴向压缩及水平旋转载荷来模拟肩关节的外展、内收、前屈、后伸、轴向压缩、内旋与外旋7种运动。选取骨折间隙远端内侧(a)前方(b)外侧(c)后方(d)四点测量位移变化。通过骨折间隙的位移来评估固定后骨折区域的稳定性。通过模拟试验中测得刚度(stifness)数值评估外侧锁定钢板(LLP)固定后整体构造的稳定性。测量不同肩关节运动及载荷条件下,内植入物的冯米斯应力分布(von Mises stress distribution)及外侧锁定钢板(LLP)上的最大应力值。结果应用外侧锁定钢板(LLP)固定内侧柱不稳定的肱骨近端骨折,正常骨质组的整体构造强度在轴向压缩及旋转载荷下均高于骨质疏松组,在旋转载荷下尤为明显。而外侧锁定钢板(LLP)的最大冯米斯应力(von Mises stress)值,在肩关节外展、内收、前屈、后伸、轴向压缩、内旋及外旋运动时,骨质疏松组均高于正常骨质组。冯米斯应力分布(von Mises stress distribution),在肩关节外展或内收时,应力集中于外侧锁定钢板(LLP)由宽变窄的变形区域中。在肩关节前屈或后伸时,最大应力出现于远近两端的锁定螺钉上。在轴向压缩载荷下,最大应力出现于外侧锁定钢板(LLP)由宽变窄的变形区域以及远近两端的锁定螺钉上。在肩关节内旋或外旋时,外侧锁定钢板(LLP)应力是最小的。在前屈、后伸、轴向压缩3种条件下,骨质疏松组在a、b、c、d四点测得的位移量均大于正常骨质组。整体上,骨质疏松组,应用外侧锁定钢板(LLP]固定后,骨折的稳定性较正常骨质组降低。结论利用肩关节CT平扫重建肱骨近端叁维模型,成功建立外侧锁定钢板(LLP)固定的叁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测试不同载荷条件下的生物力学特性,分析结果显示:应用外侧锁定钢板(LLP)固定内侧柱不稳定的肱骨近端骨折时,内侧柱支撑仅靠LLP及螺钉间接提供,外侧锁定钢板(LLP)存在应力集中的风险。结果与临床观察的表象相符合,模型的有效性得到了验证。进一步的研究中我们将对内外侧双锁定钢板(L-MLP)固定伴有内侧柱不稳的肱骨近端骨折进行有限元分析,两者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第叁部分内外侧双锁定钢板固定肱骨近端骨折的叁维有限元分析目的通过对正常骨质及骨质疏松条件下内侧柱不稳的肱骨近端骨折应用内外侧双锁定钢板(L-MLP)固定后,对模型在不同肩关节功能及载荷条件下的生物力学特性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与单应用外侧锁定钢板(LLP)固定时的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及评价。方法在应用外侧锁定钢板(LLP)固定内侧柱不稳的肱骨近端骨折的叁维有限元分析的实验基础上,在Abaqus中,将内外侧双锁定钢板(L-MLP)及螺钉叁维模型按标准及我们推荐的手术方式装配到模型中,再经赋值、网格化、处理接触等处理后,分别建立正常骨质内外侧双锁定钢板(L-MLP)固定,骨质疏松内外侧双锁定钢板(L-MLP)2组模型。在模拟肩关节外展、内收、前屈、后伸、轴向压缩、内旋与外旋7种运动时,分别对各组模型施加轴向压缩及水平旋转载荷进行测试,具体测试方法同仅应用外侧锁定钢板(LLP)固定时叁维有限元分析中所应用的方法。测量刚度值评估固定后整体构造的稳定性,不同功能及载荷条件下,测量骨折间隙的位移量来评估骨折区域的稳定性,记录内植入物的冯米斯应力分布(vonMises stress distribution)及外侧锁定钢板(LLP)最大应力值。结果分析获取并记录正常骨质及骨质疏松时应用内外侧双锁定钢板(L-MLP)固定模型在不同载荷下:整体构造的刚度(stiffness);内植入物的冯米斯应力分布(vonMises stress distribution)及外侧锁定钢板(LLP)上的最大应力值;a、b、c、d四点的骨折位移量。内外侧双锁定钢板(L-MLP)固定内侧柱不稳的肱骨近端骨折后所测得刚度值,无论是在轴向载荷还是在旋转载荷下,正常骨质组均明显高于骨质疏松组。无论是在正常骨质还是骨质疏松组:内外侧双锁定钢板(L-MLP)固定内侧柱不稳的肱骨近端骨折后整体构造的刚度均大于仅用外侧锁定钢板(LLP)固定,尤其是在旋转载荷下,内外侧双锁定钢板(L-MLP)固定后整体构造的刚度明显高于外侧锁定钢板(LLP)固定。即内外侧双锁定钢板(L-MLP)固定内侧柱不稳的肱骨近端骨折后整体构造的稳定性更好。对比仅用外侧锁定钢板(LLP)固定,内外侧双锁定钢板(L-MLP)固定内侧柱不稳的肱骨近端骨折在不同载荷条件下测得外侧锁定钢板(LLP)的最大冯米斯应力(von Mises stress)减少50%以上。骨质疏松组中应用外侧锁定钢板(LLP)固定较内外侧双锁定钢板(L-MLP)固定内侧柱不稳的肱骨近端骨折时外侧锁定钢板(LLP)的最大冯米斯应力(von Mises stress)明显增加。总体上,内外侧双锁定钢板(L-MLP)固定时较仅外侧锁定钢板(LLP)固定时的骨折位移量明显缩小。但是,骨质疏松组在外展及内收运动中,应用内外侧双锁定钢板(L-MLP)固定内侧柱不稳的肱骨近端骨折时,b,c,d,叁处测得的位移量却增大。骨质疏松组,无论应用外侧锁定钢板(LLP)固定还是应用内外侧双锁定钢板(L-MLP)固定,骨折的稳定性均较正常骨质组降低。结论在正常骨质及骨质疏松情况下,内外侧双锁定钢板(L-MLP)固定内侧柱不稳的肱骨近端骨折均能通过内外侧的双重支撑减少了外侧锁定钢板(LLP)的应力及骨折区域的微动。与此相反,仅应用外侧锁定钢板(LLP)固定时因缺乏对肱骨近端内侧柱的直接支撑而致外侧锁定钢板(LLP)应力增加,长期应力增加易导致内固定失败。在骨质疏松组,外侧锁定钢板(LLP)固定较内外侧双锁定钢板(L-MLP)固定更容易导致手术固定的失败。应用内外侧双锁定钢板(L-MLP)固定内侧柱不稳的肱骨近端骨折可对肱骨近端内侧柱提供更直接充分地支撑,增加了骨折区域的稳定性,降低手术内固定失败的风险。
陈勇[6]2009年在《尺骨鹰嘴骨折内固定方法的系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尺骨鹰嘴骨折是肘部常见损伤,成人多见。直接暴力、间接暴力均可引起尺骨鹰嘴骨折。尺骨鹰嘴骨折意味着伸肘功能的丧失,大多数病例属关节内骨折,需要手术治疗,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目前公认的尺骨鹰嘴骨折的治疗目标为:避免关节的不平整;恢复肘关节力量;恢复关节的稳定性;保持关节的活动度;避免治疗的并发症。其中特别须强调叁个问题:①要求准确复位,恢复光滑的关节面。②固定要有足够的强度,以容许在X线片上尚未证明有完全愈合之前,就能作主动而非粗暴的功能锻炼。③鹰嘴突是肱叁头肌的肌止点,治疗的另一目的是恢复正常的伸肘力量。临床上曾有多种尺骨鹰嘴骨折的内固定方法,包括髓内针、螺钉、克氏针钢丝张力带、钢板等,其中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及解剖钢板的应用最为广泛。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不适用于粉碎性骨折,且文献中常有克氏针退出、针尾皮肤刺激等并发症的报道,有一些学者认为解剖钢板内固定适用于几乎所有类型的尺骨鹰嘴骨折并且优于克氏针张力带固定。然而我们在临床中发现,目前常用的解剖钢板板体较平,不符合尺骨嵴的嵴状解剖形态,在钢板植入过程中只能安放于尺骨嵴的一侧的骨面上,属于偏张力侧固定,这就使得骨折固定后钢板对侧的尺骨抗张强度较低、固定不牢靠,不符合张力带固定原则,不利于骨折的稳定及骨折愈合。另外其头部圆钝,手术中为插入钢板使之与尺骨鹰嘴贴服均需部分切断肱叁头肌肌腱纤维,加之术后功能锻炼钢板头部与肱叁头肌肌腱的反复磨损,造成肱叁头肌腱的持续损伤,干扰伸肘装置的功能,直接阻碍了肘关节伸屈。这不仅造成伸肘力量一定程度的损失,而且由此引发或加重术后疼痛,限制了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不利于术后肘关节功能尤其伸肘功能的恢复。因此我们发展了尺骨鹰嘴中心张力侧固定尖钩钢板,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及临床研究。第一部分肌腱损伤对骨骼肌收缩性能的影响的实验研究肱叁头肌及其肌腱、腱膜是维持肘关节后方稳定性的重要机构,并且是肘关节伸肘活动的最重要的动力装置。肱叁头肌肌腱附着于尺骨鹰嘴,尺骨鹰嘴骨折移位常会引起骨折部位的肱叁头肌肌腱及其两侧肱叁头肌扩张部的损伤和部分断裂。手术植入传统钝头解剖钢板过程中,为使钢板与尺骨鹰嘴帖服需要部分切断肱叁头肌肌腱,从而对肱叁头肌伸肘力量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我们通过动物试验研究了骨骼肌肌腱损伤后其肌肉收缩性能的改变,在此基础上探讨尺骨鹰嘴骨折病人肱叁头肌肌腱损伤对其肘关节伸肘功能的影响。目的:通过动物试验研究骨骼肌肌腱损伤后其肌肉收缩性能的改变,在此基础上探讨尺骨鹰嘴骨折病人肱叁头肌肌腱损伤对其肘关节伸肘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日本大耳白兔为试验对象,制备兔坐骨神经-腓肠肌在体标本,连接试验装置,分别在保持标本肌腱完整、依次横行切断腓肠肌肌腱中央20%、40%、60%、80%时,采用强度3v、频率50Hz的脉冲电流刺激坐骨神经,数显推拉力计测量腓肠肌最大收缩力及平均收缩力数值。将所测得的5组数据用sas v9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two way ANOVA)。结果:共成功制备并测量11具日本大耳白兔坐骨神经-腓肠肌在体标本,5个实验组(腓肠肌肌腱完整组、腓肠肌肌腱中央横行切断20%组、腓肠肌肌腱中央横行切断40%组、腓肠肌肌腱中央横行切断60%组、腓肠肌肌腱中央横行切断80%组)的腓肠肌最大收缩力(Strength_max)和平均收缩力(Strength_mean)不全相等。腓肠肌肌腱完整组最大收缩力为22.19±7.20N、平均收缩力为17.72±6.61N,腓肠肌肌腱中央横行切断20%组最大收缩力为16.98±4.91N、平均收缩力为13.43±3.94N,腓肠肌肌腱中央横行切断40%组最大收缩力为10.94±4.00N、平均收缩力为8.75±2.89N,腓肠肌肌腱中央横行切断60%组最大收缩力为9.72±2.31N、平均收缩力为7.63±2.13N,腓肠肌肌腱中央横行切断80%组最大收缩力为5.94±2.15N、平均收缩力为4.70±1.55N。方差分析显示:日本大耳白兔腓肠肌的最大收缩力和平均收缩力在各实验组之间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除腓肠肌肌腱中央横行切断40%组与腓肠肌肌腱中央横行切断60%组之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无显着性差异外,日本大耳白兔腓肠肌最大收缩力和平均收缩力在其余各组间两两比较结果均显示有显着性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日本大耳白兔腓肠肌最大收缩力力及平均收缩力均与腓肠肌肌腱切断比例(per_cut)之间具有显着的负相关关系(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7833和-0.7649;直线回归分析得出直线回归方程分别为: Strength_max = 21.1073-19.8864per_cut ,Strength_mean=16.8117-15.9141per_cut。结论:骨骼肌肌力与其肌腱切断比例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即随着骨骼肌肌腱切断比例的增高,其肌力有显着的逐步降低的趋势。因此在尺骨鹰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中应尽量避免对肱叁头肌肌腱的损伤,从而有利于术后肘关节功能尤其是伸肘功能的恢复。第二部分中心张力侧固定尖钩钢板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传统尺骨鹰嘴解剖钢板板体较平,不符合尺骨嵴的嵴状解剖形态,在钢板植入过程中多固定于尺骨嵴的一侧的骨面上,属于偏张力侧固定,不符合张力带固定原则。我们发展的尺骨鹰嘴中心张力侧固定尖钩钢板的板体板面为沿板体纵轴的角钢板形状,角度由近端至远端从110 o至80 o渐变,与尺骨嵴的解剖形态相符合,临床应用中可将尺骨鹰嘴中心张力侧固定钢板紧扣、固定于尺骨嵴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张力带固定,且板体角度钢板的结构设计可增强固定钢板的抗弯强度。我们进行了生物力学研究,探讨应用尺骨鹰嘴中心张力侧固定尖钩钢板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生物力学效应,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生物力学依据。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尺骨鹰嘴中心张力侧固定尖钩钢板与传统尺骨鹰嘴解剖钢板固定尺骨鹰嘴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探讨尺骨鹰嘴中心张力侧固定尖钩钢板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生物力学效应,旨在寻求尺骨鹰嘴骨折的理想内固定方式,为临床治疗尺骨鹰嘴骨折选择内固定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6具12侧防腐尸体上肢标本,自臂中段及前臂远段截骨,截取肘关节标本。肉眼及影像学(X线)检查排除有病理改变的标本。剔除皮肤及皮下软组织,保留关节囊、肱叁头肌肌腱、部分肱叁头肌。自制肱骨近端夹具,牢固固定标本的肱骨端于夹具中使标本的肱骨干与实验台相垂直并固定于万能生物力学实验机实验台座上。18号钢丝牢固缝扎肱叁头肌及肌腱,并通过一固定于夹具上的定滑轮向上与万能生物力学实验机的拉力加载装置相连接。夹具上另固定一外固定架,通过调整尺桡骨远段固定于外固定架杆上的高度而使标本肘关节固定于90度。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每具标本均先后采用传统解剖钢板及尺骨鹰嘴中心张力侧固定尖钩钢板固定,对照组为传统解剖钢板固定,试验组为尺骨鹰嘴中心张力侧固定尖钩钢板固定。使用线锯自尺骨鹰嘴滑车切迹中部截骨,以模拟尺骨鹰嘴横行骨折。而后先后予对照组传统尺骨鹰嘴解剖钢板固定及试验组中心张力侧固定尖钩钢板固定,各组先后上生物力学试验机加载测试。CSS-44020生物力学仪加载,通过绕经定滑轮的钢丝向上以20N/秒的速度向标本肱叁头肌肌腱施加拉力至最大载荷200N,保持最大载荷5秒后卸载。于骨折线两侧1cm处安装、连接引伸器,测量并记录两组不同固定方式下骨折线近、远骨折段之间的分离位移。将所测得的12组数据用sas v9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配对t检验)。结果:对照组(传统尺骨鹰嘴解剖钢板固定)骨折端最大分离位移为2.8783±0.9031mm,试验组(尺骨鹰嘴张力侧固定尖钩钢板固定)骨折端最大分离位移为2.1025±0.6701mm。配对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相同载荷下,对照组(传统尺骨鹰嘴解剖钢板固定)与试验组(尺骨鹰嘴中心张力侧固定尖钩钢板固定)的骨折端最大分离位移之间具有显着性差别;传统尺骨鹰嘴解剖钢板固定组骨折端最大分离位移明显大于尺骨鹰嘴中心张力侧固定尖钩钢板固定组(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尺骨鹰嘴解剖钢板,尺骨鹰嘴中心张力侧固定尖钩钢板固定尺骨鹰嘴骨折可以获得更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是一种可靠的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新型内固定器材。第叁部分中心张力侧固定尖钩钢板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临床研究我们发展的尺骨鹰嘴中心张力侧固定尖钩钢板具有固定牢靠、手术损伤小的特点。我们在获得了相应的试验研究证据的基础上,经伦理委员会讨论批准后进行了其临床应用的实验研究,旨在研究中心张力侧固定尖钩钢板做为治疗尺骨鹰嘴骨折内固定器材的临床疗效。目的:大多数尺骨鹰嘴骨折需要手术治疗,我们应用新研制的尺骨鹰嘴中心张力侧固定尖钩钢板做为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内固定器材。本研究通过尺骨鹰嘴中心张力侧固定尖钩钢板的临床应用研究,探讨其做为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新型内固定器材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中共12名尺骨鹰嘴骨折患者接受了治疗并自愿应用尺骨鹰嘴中心张力侧固定尖钩钢板做为内固定器材。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36岁,平均随访时间为6.5个月。所有病例随访拍摄患侧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并采用Broberg & Morrey评分系统进行肘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所有参与本研究的尺骨鹰嘴骨折患者均在手术治疗之后的4个月内获得了骨折的骨性愈合。Broberg & 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90.17±6.25分,其中优3例,良8例,可1例,优良率91.67%,临床效果满意。结论:研究结果显示,应用尺骨鹰嘴中心张力侧固定尖钩钢板做为内固定器材手术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方法安全、有效。尺骨鹰嘴中心张力侧固定尖钩钢板治疗尺骨鹰嘴骨折固定牢靠,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内固定器材。
连鸿凯[7]2005年在《肱骨髁上骨折五种治疗方法的生物力学实验及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 为了解决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法多样性和繁杂性,进行的生物力学测试及临床随访结果分析,从而提出一种新的分型方法,骨折复位标准,最佳治疗方案。 方法 采用经防腐处理的儿章离体上肢10具,制成肱骨髁上骨折模型,钢针张力带,交叉钢针,牵引固定,夹板固定,石膏固定,经纵向及偏轴加载后测出各种固定时骨折的稳定性及内固定物的抗弯及抗旋转强度;同时,总结1984/2003应用保守及手术治疗的肱骨髁上骨折患者648例,分析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 张力带钢针最稳定,承载最大,其次是交叉钢针、牵引、石膏夹板固定最差。在纵向加载(抗弯)能力中,钢针张力带内固定位移最小交叉钢针次之,经统计学检验,P<0.001,在偏轴加载(抗旋转)能力中,交叉钢针优于张力带钢针单明显优于其他固定P<0.001。临床随访病例中张力带钢针优良率最高,达94.3%,其次是交叉钢针、牵引,石膏,央板,此与力学结果相符。肱骨髁上骨折主要并发症肘内翻的发生机制尺倾。尺侧移位和尺侧压缩。根据分类是为了指导治疗的原则,提出肱骨髁上骨折新的分类,中间型尺偏型桡偏型。同时分为Ⅲ度两者结合共有10种分度对中间型肱骨髁上骨折Ⅰa、Ⅰb及尺偏型、桡偏型中的Ⅱa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尺偏型、桡偏型中的Ⅱb采用闭合复位交叉钢针固定,尺偏型、桡偏型中的Ⅲa采用外侧入路手术切开复位外侧张力带固定,尺偏型、桡偏型中的Ⅲb因其易伴随有肌肉、肌腱、血管、神经损伤,采用正中S形切口探察损伤情况,骨折复位后采用外侧张力带固定。Baumann角变异大,
陈男[8]2013年在《低剂量X线照射对大鼠肩袖损伤重建术后腱—骨愈合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低剂量X线对大鼠肩袖损伤重建术后腱-骨愈合的组织学观察及生物力学的测定目的:观察低剂量X线照射(LDI)对大鼠肩袖损伤重建术后腱-骨愈合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250-370g)5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27只)和对照组(27只),余2只备用(以备麻醉意外死亡、手术失败、感染使用)。将冈上肌腱于大结节止点处横断后原位缝合(隧道法),建立大鼠冈上肌腱损伤重建模型。实验组术后立即采用医用直线加速器对大鼠肱骨头区进行总量为1Gy的低剂量局部照射,对照组不予照射。两组分别于术后2周、4周、6周各取3只大鼠标本进行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大鼠冈上肌腱-骨结合部组织病理学改变。每组每个时间点各取6只大鼠标本进行生物力学的测试,观察大鼠冈上肌腱-骨结合部的力学性能。结果:组织切片HE染色结果显示:冈上肌腱损伤重建术后2周标本示:腱-骨结合部组织结构连接较为松散,以疏松纤维血管组织填充,局部可见炎症细胞、间充质细胞、成纤维细胞。对照组无明显新骨形成,实验组仅在骨隧道边缘可见少量新骨形成。术后4周腱-骨之间较2周时紧密,炎细胞数目减少,出现了更多新生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及软骨细胞增生,胶原含量增多,但排列不规则。术后6周腱-骨界面连接更为紧密,且由致密结缔组织连接,胶原纤维大量合成,在实验组中,部分区域可见胶原纤维-纤维软骨-钙化软骨-骨的移行带改变,形成类似肌腱韧带直接止点样结构。总体上,实验组腱-骨界面愈合过程较对照组愈合快。生物力学的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点的延长,两组标本的生物力学性能都逐渐提高。相同时间点实验组最大拉力负荷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实验组恢复较对照组迅速。实验组的力学性能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1. SD大鼠是建立动物肩袖损伤重建模型的理想选择。2.低剂量X线照射对SD大鼠冈上肌腱损伤重建模型的腱-骨早期愈合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低剂量X线照射的使用是个新颖的方法,它提供了更早期愈合的潜在可能性。3.低剂量X线照射可以促进腱-骨结合部早期愈合,提高其力学性能。第二部分低剂量X线促进大鼠肩袖损伤重建术后腱-骨愈合的生物学机制目的:探讨低剂量X线照射(LDI)促进SD大鼠肩袖损伤重建术后腱-骨愈合的生物学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250-370g)4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18只)和对照组(18只),余4只备用(以备麻醉意外死亡、手术失败、感染使用)。模型建立及LDI干预方法同第一部分。两组分别于术后2周、4周、6周各取6只大鼠标本,其中的一半(3只)标本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另外一半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观察低剂量X线照射对SD大鼠冈上肌腱损伤重建术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骨钙素(OC)及I型胶原蛋白(Collagen I)表达的影响。结果:实时定量PCR:实验组和对照组的OC及Collagen I的表达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增加。OC在各个时间点的表达量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两组Collagen I的表达量在术后2周时无明显差异,其余时间点实验组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VEGF表达量在术后2周时达到高峰,随后表达逐渐减少,对照组VEGF表达量在术后4周时达到高峰,至术后6周时两组的表达量无明显差异。免疫组织化学:总体趋势与实时定量PCR结果一致。两组VEGF的表达量在2周和4周时较高,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OC和Collagen I表达量于术后4、6周时表达明显增多,与对照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DI可通过调节大鼠冈上肌腱-骨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骨钙素及I型胶原蛋白表达,增强腱-骨结合部血管形成、新骨形成及骨向肌腱内长入的作用,促进大鼠冈上肌腱-骨结合部的早期愈合。
吴银生[9]2005年在《伸肘外翻位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背景:肱骨髁上骨折(Supracondylar fracture of humerus,SFH),是常见的一种儿童骨折,其中伸直型占90%以上。肘内翻是肱骨髁上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长期以来,保守和手术疗法均难以降低肘内翻发生率。近年来,我们针对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内翻的原因,制定了伸肘外翻位石膏固定治疗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 目的:评价伸肘外翻位石膏固定治疗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预防肘内翻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2000~2004年漳州市中医院门诊及住院病人60例,年龄14岁以下,经临床及X线检查明确诊断为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者,按就诊顺序及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伸肘外翻位石膏固定组(简称治疗组)、屈肘位小夹板固定组(简称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各组病例肘内翻发生率、关节功能、B角及C角等方面进行比较,以评价伸肘外翻位石膏固定方法治疗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预防肘内翻的临床疗效。 结果:经过6~51个月随访,治疗组肘内翻发生率13.3%,对照组36.7%,经t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对照组在随访时B角、C角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两组对骨折愈合后远期肘关节功能的影响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伸肘外翻位石膏固定治疗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能有效地预防肘内翻畸形的发生,降低肘内翻发生率。
唐康来[10]2004年在《UNIVERS~(TM)3-D假体对肩关节的解剖适应性及其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现代人工肩关节假体技术经历了叁代技术的发展,通用叁维肩关节假体(UNIVERS~TM 3-D假体)发展了传统的第叁代解剖型假体设计思路,是一种新型的肩关节假体,迄今为止,已有近7年的临床应用,目前尚无相关的基础与临床随访研究报告。本课题拟客观评价UNIVERS~TM 3-D假体的解剖适应性,回顾和总结UNIVERS~TM 3-D假体的临床效果。材料与方法 全文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分析UNIVERS~TM 3-D 假体对肩关节的解剖适应性,包括:肱骨假体参数与解剖参数对比,盂假体参数与解剖参数对比;肱骨假体头-颈-干载荷测试,盂假体固定稳定性力学测试;龛状螺钉固定的盂假体与骨水泥盂假体骨丢失比较。第二部分回顾和总结UNIVERS~TM 3-D假体12到74个月的临床随访效果,包括:退行性骨关节炎91例、创伤后盂肱关节炎54例、盂肱关节不稳性骨关节炎23例、肩袖缺损性关节病12例、原发性肱骨头缺血坏死9例、类风湿关节炎6例。临床随访包括功能评估及X线随访,功能评估采用Constant评分和Constant修正评分标准。术前、术后X线片随访,包括:中立、内旋和外旋前后位,轴线位和 “Y”型位X线片。术前、术后功能评估资料不全,术后随访不满12月的病人, 排除在临床随访范围。术前、术后X线片资料不全和质量较差的X线片, 均排除在X线片随访范围。结果 UNIVERS~TM 3-D 假体对肩关节的解剖适应性研究结果如下:(1) UNIVERS~TM 3-D肱骨近端假体是一种叁维设计,充分考虑了肱骨近端关节面倾斜角、前后扭转角和肱骨头的偏心距叁要素,且肱骨近端假体倾斜角和关节面前后扭转角连续可调。肱骨假体柄大小和长度模型多而全,能满足肱骨近端解剖尺寸的个体适应性。UNIVERS~TM 3-D盂假体的形状、大小完全模拟关节盂的解剖形状、大小。(2) UNIVERS~TM 3-D肱骨近端假体头-颈-干连接部位球面凹-凸自锁螺钉固定是牢固可靠的,倾斜角和关节面前后扭转角的连续可调并不影响肱骨近端假体连接部的稳定性。龛状螺钉抗沉降、抗拔出和循环载荷测试,盂假体组合连结和龛状螺钉固定是牢固可靠的。(3) 龛状螺钉固定的盂假体骨丢失少,全聚乙烯骨水泥盂假体骨丢失为龛状螺钉的7倍。龛状螺钉的盂假体关节盂软骨下骨得到了很好保存,骨小梁和骨的大体结构完整;<WP=13>龛状螺钉中央的骨组织连续性和完整性存在。龛状螺钉与骨的界面不明显,无透亮带存在,骨的嵌合性好。UNIVERS~TM 3-D假体在6种疾病中12到74个月的临床随访结果如下:(1) UNIVERS~TM 3-D假体置换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炎本组病人X线病理特征有典型的退行性骨关节炎临床病理表现,术前肩峰下间距平均为10.91±3.03mm, 较正常间距略小;肱骨头的高度和宽度分别为5.71±4.32mm 和53.34±4.82mm;93.47%的肱骨头周围有骨赘形成,表现在肱骨头下方;36.96%有明显的肱骨头坏死征象;8.69%有明显的肱骨头内囊性变征象;39.13%肩胛盂侧周围有骨赘形成。盂肱关节间距较窄,平均为1.83±1.64mm。UNIVERS~TM 3-D 假体置换治疗OA术后疼痛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范围及肌力评分较术前有明显的提高。术后Constant评分为68.40±16.91,较术前有明显提高,高于2倍。去除年龄和性别差异,功能修正评分术前45.29±19.87%,术后达到92.27±22.53%;术后较术前有明显的提高。本组OA病人的临床效果是非常满意的。本组病例关节盂磨损分型中,A1型绝大多选择全肩关节置换手术,A2、B1和B2型均选择了全肩关节置换手术。68例选择了全肩关节置换手术,23例选择了半肩关节置换手术。两组在疼痛、日常生活、活动范围及肌力评分术后较术前有明显的提高;Constant评分和修正评分较术前有明显的提高。全肩关节与半肩关节置换术后肩关节功能比较:疼痛、日常生活评分全肩关节置换与半肩关节置换相比有显着性差异,前者优于后者;活动范围、肌力评分二者无显着性差异。全肩关节置换Constant评分较半肩明显要高;功能修正评分全肩也较半肩明显要高。全肩关节置换的临床功能效果明显优于半肩关节置换术。盂肱关节间距术前较窄,术后显着增宽,基本恢复到正常范围。术前盂肱关节半脱位得到了有效纠正,未发现盂肱关节间撞击征。术后肩峰下间距与术前相比显着性增宽。术前肱骨头变形、变小,手术重建了肱骨头的高度和原有的解剖宽度。假体头-颈-干斜倾角从126到142度呈连续性变化,增强了假体对解剖结构的适应性。术后肱骨假体头-颈-干角没有发现有明显的改变,也没有头-颈-干假体的分离和脱位。除1例肩胛盂呈上斜倾外,其余均为下斜倾,术后较术前的角度相对要小;而术前、术后前后扭转角没有明显差异;通过手术有效地重建了肩关节的解剖。肱骨假体无松动后下沉和倾斜,盂假体无松动后位移和倾斜。自行设计假体X线透亮带评定方法对X线透亮带进行了量化。肱骨干假体周围X线透亮带发生率为5.41%,透亮带评分系数均小于1,即没有松动。透亮带发生最多的部位为d,c,e叁个区,即越靠近假体的远端透亮带发生的机会越多;与肱骨假体柄偏心角关系不大。盂假体周围无论是骨水泥盂假体,还是非骨水泥盂假体均未发现任何X线透亮带。<WP=14>并发症发生率(12.2%)相对较低,包括:术后关节盂磨损、头-颈连接部松动、盂假体聚乙烯衬垫松动、肩胛下肌部分坏死、关节囊部分纤维化粘连、肱骨头假体偏心?
参考文献:
[1]. 肱骨远端X线测量及生物力学实验研究[D]. 杨增敏.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3
[2]. 肱骨自锁髓内钉的生物力学测试及临床应用研究[D]. 赵兴伟.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5
[3]. 肱骨干远1/3力学交界区骨折:微创手术治疗及损伤机制与骨折形态的有限元分析[D]. 赵巍. 大连医科大学. 2017
[4]. 改良French内固定术治疗外伤性肘内翻的临床研究[D]. 张鹏.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5
[5]. 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解剖学研究及有限元分析[D]. 吴军卫. 山东大学. 2017
[6]. 尺骨鹰嘴骨折内固定方法的系列研究[D]. 陈勇. 河北医科大学. 2009
[7]. 肱骨髁上骨折五种治疗方法的生物力学实验及临床研究[D]. 连鸿凯. 郑州大学. 2005
[8]. 低剂量X线照射对大鼠肩袖损伤重建术后腱—骨愈合的实验研究[D]. 陈男. 苏州大学. 2013
[9]. 伸肘外翻位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的临床研究[D]. 吴银生. 福建中医学院. 2005
[10]. UNIVERS~(TM)3-D假体对肩关节的解剖适应性及其临床应用[D]. 唐康来. 第叁军医大学. 2004
标签:临床医学论文; 特种医学论文; 生物医学工程论文; 生物力学论文; 骨折的症状论文; 肱骨论文; 骨折恢复论文; 解剖实验台论文; 骨折论文; 腓肠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