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热虹吸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虹吸管,两相,模型,性能,土坝,热管,冻土。
热虹吸管论文文献综述
严鑫,陆蓓蓓,王银峰,朱跃钊[1](2019)在《中温水平环路热虹吸管蒸汽发生器传热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水平环路热虹吸管(HLTS)蒸汽发生器拓展用于槽式集热器(PTC),有望降低系统成本,解决现有槽式集热系统关键技术难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中温水平环路热虹吸管蒸汽发生器的槽式太阳能集热器(HLTS-PTC),分析得到其400~1000 W/m2太阳直接辐射工况下的有效传输功率为2.0~5.6 k W/m2。另外,对HLTS的传热特性和产蒸汽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HLTS的产蒸汽能力和传热性能随着热流的升高而显着提升。在加热热流为8.49 k W/m2时,系统4 h可产生8 MPa蒸汽,此外,该加热热流下系统的换热效率达72.7%。若该HTLS系统应用在更高热通量的PTC系统中且进一步优化环路热管的保温性能,其产蒸汽能力和传热性能会得到进一步提升。(本文来源于《建筑热能通风空调》期刊2019年07期)
王婧璇,惠尧,刘爽,战洪仁[2](2019)在《供暖装置中对热虹吸管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绿色环保供暖装置中采用了太阳能和热管技术,这种技术可以用于家庭供暖和汽车内供暖环保安全,既节省了煤和汽油的燃烧又降低成本保护环境,而装置中主要的传热元件是热管。本装置采用两相闭式热虹吸管来增加装置的传热性能。因此为了提高传热效率,在不同功率和不同倾角等方面对两相闭式热管的壁温进行了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更好的把这种工业技术应用到生产、生活实践中。(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9年11期)
战洪仁,惠尧,吴众,王立鹏,史胜[3](2018)在《基于VOF模型对两相闭式热虹吸管传热性能及机理的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数值模型对两相闭式热虹吸管进行模拟研究,验证并分析了模型的可行性.通过设定加热功率分别为207. 35 W、276. 46 W、345. 58 W、414. 69 W、483. 81 W、552. 92 W、622. 04 W,工质分别为纯水和乙醇,倾角分别为30°、45°、60°、75°、90°,利用可视化技术结合沸腾传热机理分析加热功率、工质种类、倾角对两相闭式热虹吸管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发生传热恶化的情况下铜-纯水、铜-乙醇两相闭式热虹吸管总热阻均随加热功率增大而减小;研究范围内,铜-纯水两相闭式热虹吸管最佳加热功率在414. 49~552. 92 W之间;相同加热功率条件下,铜-乙醇两相闭式热虹吸管传热性能更佳,且有更大的临界热流密度;加热功率为207. 35 W时,铜-乙醇两相闭式热虹吸管最佳倾角在45°~75°之间.(本文来源于《沈阳化工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唐敏[4](2018)在《增设热虹吸管的逆流湿式冷却塔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湿式冷却塔作为工业水冷技术,在电力、石化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减少湿式冷却塔内蒸发损失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采用热虹吸管技术减少湿式冷却塔蒸发损失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但是该技术目前存在研究文献少,研究未考虑热虹吸管对冷却塔换热性能影响等不足。因此,为推动利用简捷的方案在保证冷却塔换热效果的同时实现更优的节水效率,本文以北京某燃气热电厂的机械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为例,对其增设热虹吸管进行节水改造,对增设热虹吸管逆流湿式冷却塔的换热与节水性能进行研究,以期为湿式却塔的节水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首先,本文利用ANSYS软件对北京某燃气热电厂的机械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建立叁维模型,将模拟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对比,验证所建立数值模型的正确性,并对该冷却塔内的空气含湿量情况进行分析,验证后的模型及塔内空气含湿量参数分析为后续研究、对比分析提供可靠依据。其次,以该塔为基础,对其增设热虹吸管进行节水改造,利用ANSYS软件对增设热虹吸管的逆流湿式冷却塔进行模拟研究,通过与未设热虹吸管的湿式冷却塔对比,分析热虹吸管对塔内换热及节水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夏季典型工况下,增设热虹吸管后湿式冷却塔出塔水温最大温升为0.51K,冬季典型工况下,增设热虹吸管后湿式冷却塔出塔水温最大温升为0.36K,可见热虹吸管对冷却塔的换热性能影响较小;夏季典型工况下,增设热虹吸管后冷却塔蒸发损失减少约23.30t/h,占原蒸发损失的46.23%,冬季典型工况下,增设热虹吸管后蒸发损失减少约24.56t/h,占原蒸发损失的57.29%,可见增设热虹吸管逆流湿式冷却塔具有良好的节水性能。最后,本文在完成增设热虹吸管逆流湿式冷却塔的换热与节水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变工况研究环境干球温度、环境风速、热虹吸管管间距及热虹吸管倾斜度对冷却塔性能的影响,为优化系统结构设计和运行的改善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为其最优运行模式提供参考依据。研究表明换热性能与节水性能随环境干球温度的增加而减小;换热性能随环境风速的增大而减小,节水性能随风速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一般在环境风速为1-4m/s时,换热性能与节水性能都较好;换热性能随管间距的增大而增大,随管倾斜度的增大而减小;节水性能随管间距的增大先增大后由于换热面积的减小而减小,随管倾斜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期刊2018-12-01)
段炼,徐永田,韩吉田,曹琳琳,霍冲[5](2018)在《两相闭式热虹吸管内不同表面蒸发器的沸腾换热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设计搭建了带有蒸发器的两相闭式热虹吸管的气液两相流动与传热特性的可视化实验平台,制备了多种尺寸的光滑表面蒸发器,并采用电镀的方法制备了微纳米尺度的多孔表面蒸发器,研究了光滑表面蒸发器和微纳米尺度多孔表面蒸发器内工质R134a的气液两相运行状态和相变传热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光滑表面蒸发器的流道尺寸会影响其在不同热流密度条件下的传热系数;多孔表面蒸发器的传热效果要远高于光滑表面的蒸发器,最高达到光滑表面蒸发器传热系数的4倍;不同尺寸的光滑表面蒸发器和多孔表面蒸发器热流密度从零到临界热流密度所经过的沸腾状态也存在较大差异。(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鲁道夫·弗拉基米罗维奇·张,戴长雷,李卉玉,于淼,赵伟静[6](2018)在《西伯利亚典型土坝热虹吸管内对流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坝中热虹吸管内的对流作用对维持其稳定性具有积极的作用,而寒区低水头土坝的稳定性研究对于灌溉系统具有重要的影响,也对国家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同一地质条件下,通过对不同环境内的热虹吸管内部制冷剂的温度进行监测,指出在同一环境条件下,分别在N3和N4这两组热虹吸管的地表以下1.5m处、热虹吸管底部、地表以上热交换器的顶部和底部4处安装了温度传感器,对虹吸管内的制冷剂进行温度监测,实验数据表明两热虹吸管温度存在偏差,证实热虹吸管中存在对流。但是在温度低于0℃时热虹吸管中才开始产生对流,夏季时在季节性融化层以下,热虹吸管中没有对流。(本文来源于《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期刊2018年03期)
惠尧[7](2018)在《两相闭式热虹吸管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简述了热管的分类、工作原理及特性,并从固有参数和操作条件两个方面介绍了近年来两相闭式热虹吸管强化传热的研究进展。目前许多研究者对两相闭式热虹吸管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但由于实验可视化困难、影响因素众多且存在协同作用等因素,导致针对两相闭式热虹吸管的传热机理难以进行深层研究,且研究成果存在许多分歧。本文分别制造了两支外形尺寸相同的铜-水两相闭式热虹吸管,检验了其有效性,其中一支为普通两相闭式热虹吸管,另一支为蒸发段带有内插件结构的两相闭式热虹吸管。两相闭式热虹吸管总长610mm、无效长度10mm、蒸发段长200mm、绝热段长100mm、冷凝段长300mm,管壳由内径8mm、壁厚1mm的T2紫铜管制成。搭建了两相闭式热虹吸管传热性能实验台,针对加热功率、倾角及内插件结构对两相闭式热虹吸管传热性能的影响展开研究,实验中加热功率分别设定为200W、275W、350W、425W、500W,倾角分别设定为30o、45o、60o、75o、90o。同时本文建立了两相闭式热虹吸管的数值模型,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可靠性并对两相闭式热虹吸管传热性能及内部传热传质和流动过程进行模拟研究。应用数值模拟从传热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实验结果,获得了传热机理。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模型实现了两相闭式热虹吸管内部流动和传热过程的模拟,利用可视化模块可对实验中两相闭式热虹吸管传热性能变化趋势及其内部传热机理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预测。两相闭式热虹吸管蒸发段热阻随加热功率的增大而先减小后增大,总热阻、冷凝段热阻随加热功率的增大而单调减小。从模拟结果的可视化中可以发现,气泡的形成、碰撞、合并等行为是加热功率影响蒸发段传热性能和传热机理的主要原因,随着加热功率的增大,蒸发段传热机理逐渐由混合对流向核态沸腾转变,当传热机理为核态沸腾时,蒸发段传热性能最佳。冷凝段蒸气流速随加热功率的增大而增大,在气-液界面剪切力的作用下,削弱液膜厚度、降低液膜导热热阻并增强蒸气与铜质壁面对流换热强度,改善冷凝段凝结传热,此为影响冷凝段传热性能的原因之一。在不发生传热恶化的前提下,对于蒸发段传热性能而言最佳倾角为60o,相比于倾角为90o的条件下,两相闭式热虹吸管蒸发段热阻降低12.1%。从模拟结果的可视化中可以发现,存在倾角条件下,因两相闭式热虹吸管蒸发段上下两侧受到不同的上浮驱动力,而影响上下两侧壁面气泡合并、脱离等过程,从而影响两相闭式热虹吸管的蒸发段传热性能。两相闭式热虹吸管冷凝段热阻在倾角为45o时达到最小值,相比于倾角为90o条件下,五种加热功率下的两相闭式热虹吸管冷凝段热阻平均降低10.7%。总热阻均在60o时达到最小值,相比于倾角为90o的条件下,四种加热功率条件下两相闭式热虹吸管蒸发段热阻平均降低8.8%。对于带有内插件两相闭式热虹吸管蒸发段性能随加热功率的增大而先减小后增大,当加热功率为275W时蒸发段热阻、总热阻均达到最小值,从模拟结果的可视化中可以发现,加热功率较低的条件下,内插件结构使蒸发段内形成更多的气化核心,而加热功率过高的条件下,内插件结构不利于蒸发段内气泡的脱离,导致蒸发段内产生大气泡,导致干涸现象和沸腾极限的发生,此为内插件结构影响两相闭式热虹吸管传热性能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沈阳化工大学》期刊2018-03-15)
汪维伟,邹琳江,严大炜,李俊,韩超灵[8](2018)在《基于Mixture模型对水平夹套式热虹吸管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水平夹套式热管内部的沸腾冷凝过程,采用Fluent软件选用Mixture多相流模型对气液两相流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径向热管热阻模型描述热管内部的传热过程。由于热管涉及到复杂的蒸发冷凝传热传质现象,需要对模型加载UDF自定义函数,从而得到稳定的相变瞬态过程。模拟计算得到稳定状态下的管内温度分布,以及液池蒸发现象和凝结液膜的形成过程,并计算出液膜厚度同局部换热系数之间的关系。模拟计算所得到的外壁温度同实验结果相互吻合,表明通过编写UDF程序及选取Mixture模型建立的数值模拟,可以对管内流体的蒸发冷凝进行模拟,并能详细地计算出热管内部相态的变化规律。文章中的研究结果对热管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冶金能源》期刊2018年01期)
战洪仁,吴众,金志浩,李春晓,惠尧[9](2018)在《两相闭式热虹吸管传热机理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两相闭式热虹吸管影响因素的传热机理,建立了两相闭式热虹吸管的物理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求解分析。通过研究分析热流密度、倾角及工质对两相闭式热虹吸管换热性能的影响,得到了不同工况下蒸发段相体积分数云图、内部换热系数曲线图及温度场。结果表明:冷凝段的换热机理为相变膜状冷凝,蒸发段换热机理为沸腾换热;工质的种类对热管性能的影响很大,热管在运行中存在换热性能最佳的状况;各因素影响热管换热效率的主要机理是气泡的行为。(本文来源于《热力发电》期刊2018年01期)
隗伟,杨峻[10](2017)在《两相闭式热虹吸管在寒区埋地输油管道安装方式及降温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全球变暖因素,建立热虹吸管(热管),输油管道和多年冻土的传热耦合模型。基于此模型采用中俄输油管道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多种热管安装方式的降温效果,分析最佳安装方式的温度场规律。结果说明:热管降温效果显着,且双侧90°安装的效果最佳。另外,热管在埋入前两年内,15 m以下土壤地温为-1.5℃(初始值地温),而在热管埋入的第3年起,冷量的积累开始影响深层土壤,在第30年的到达最大储冷量,地温开始回升,在第50年时深处地温升至正温0.83℃。(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期刊2017年11期)
热虹吸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绿色环保供暖装置中采用了太阳能和热管技术,这种技术可以用于家庭供暖和汽车内供暖环保安全,既节省了煤和汽油的燃烧又降低成本保护环境,而装置中主要的传热元件是热管。本装置采用两相闭式热虹吸管来增加装置的传热性能。因此为了提高传热效率,在不同功率和不同倾角等方面对两相闭式热管的壁温进行了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更好的把这种工业技术应用到生产、生活实践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热虹吸管论文参考文献
[1].严鑫,陆蓓蓓,王银峰,朱跃钊.中温水平环路热虹吸管蒸汽发生器传热特性[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9
[2].王婧璇,惠尧,刘爽,战洪仁.供暖装置中对热虹吸管的实验研究[J].山东化工.2019
[3].战洪仁,惠尧,吴众,王立鹏,史胜.基于VOF模型对两相闭式热虹吸管传热性能及机理的模拟研究[J].沈阳化工大学学报.2018
[4].唐敏.增设热虹吸管的逆流湿式冷却塔性能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8
[5].段炼,徐永田,韩吉田,曹琳琳,霍冲.两相闭式热虹吸管内不同表面蒸发器的沸腾换热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8
[6].鲁道夫·弗拉基米罗维奇·张,戴长雷,李卉玉,于淼,赵伟静.西伯利亚典型土坝热虹吸管内对流特性分析[J].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2018
[7].惠尧.两相闭式热虹吸管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沈阳化工大学.2018
[8].汪维伟,邹琳江,严大炜,李俊,韩超灵.基于Mixture模型对水平夹套式热虹吸管的数值模拟[J].冶金能源.2018
[9].战洪仁,吴众,金志浩,李春晓,惠尧.两相闭式热虹吸管传热机理模拟研究[J].热力发电.2018
[10].隗伟,杨峻.两相闭式热虹吸管在寒区埋地输油管道安装方式及降温效果研究[J].当代化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