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固碳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戈壁温室,番茄,补光,光合特性
固碳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蒋程瑶,宋羽,李玉姗[1](2019)在《不同叶背补光模式对戈壁温室番茄叶片光合性能与固碳效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南疆地区春季多沙尘、温室内光照不足的问题,以番茄NS3389作为试验材料,以LED为补光光源,研究当地时间6:00~22:00期间内较低光强(100μmol·m~(-2)·s~(-1))持续补光(T1),揭帘之前与盖帘之后较高光强(200μmol·m~(-2)·s~(-1))补光(T2),以及揭帘后室内光强低于150μmol·m~(-2)·s~(-1)时自动补光(100μmol·m~(-2)·s~(-1),T3)的叶背补光效果。结果表明:补光可有效提高番茄叶片光合性能和自身光保护能力。T1处理的叶片净光合速率最高;补光处理通过缓解气孔限制因素,进而提升叶片光合作用。监测不同处理下功能叶片的固碳效应,结果表明,T1和T2处理的叶片光合产物用于果实干物质形成的部分在各叶片中占比均较高,且远离果穗的衰减幅度较小,固碳效果稳定性好。补光处理可以显着促进番茄植株生长、缩短开花时间、增加果实产量。经济效益分析显示,T1和T2处理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可作为南疆设施番茄生产的有效补光模式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蔬菜》期刊2019年10期)
[2](2019)在《养分消除盐分对青藏高原湖泊固碳微生物群落的抑制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固碳微生物是湖泊、海洋等水生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虽然其总生物量不足全球自养生物总量的1%,但每年的固碳量可达到48.5 Pg C,约占全球总初级生产力的一半,是全球碳循环过程的重要一环。固碳微生物数量及其多样性受盐分、养分及温度等多种环境因子共同驱动。湖水盐分升高显着降低微生物数量和群落多样性,如青藏高原高盐湖泊微生物多样性显着低于低盐湖泊。也有研究发现,高盐湖泊(本文来源于《高科技与产业化》期刊2019年09期)
王丽梅[3](2019)在《毛乌素沙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水碳分布及土壤固碳效应的长期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退化是造成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植被恢复能够有效地改善退化沙地的土壤质量。探讨干旱半干旱退化沙区植被恢复措施下土壤水分和碳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进一步揭示荒漠土壤演变过程,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及可持续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毛乌素沙地东南缘人工植被恢复区的乔木林、灌木林、草地和流沙地为研究样地,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研究了0-500 cm剖面土壤水分、有机碳和无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植被类型和恢复年限均对土壤水分有显着影响,根系分布对其影响较为显着,土壤质地对其有一定影响。乔木和灌木样地总储水量分别比流沙地高16.62 mm和26.36mm,但草地总储水量比流沙地少52.65 mm。恢复56年的乔木、灌木和恢复21年的灌木样地总储水量分别比流沙地高99.84 mm、47.44 mm和103.42 mm。恢复21年的乔木和恢复36年的灌木样的根长密度与土壤含水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恢复56年的灌木、草地和恢复21年的灌木样地的根长密度与含水量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草地土壤含水量与粉粒和沙粒含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其他样地含水量与质地无显着相关性。(2)土壤无机碳(SIC)为毛乌素沙地土壤碳库的主要存在形式,土壤无机碳密度(SICD)是有机碳密度(SOCD)的7.51倍。土壤有机碳(SOC)和SIC含量均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其中乔木样地SOC、灌木样地SIC的累积效果最佳。土壤含水量、pH和砂粒含量与SOC呈负相关关系,电导率、粉粒和黏粒与其呈正相关关系,而上述各因子均与SIC相关性不显着。(3)植被恢复年限对土壤颗粒组成和不同粒级土壤碳含量具有重要影响。随着樟子松林龄的增加,土壤颗粒呈逐渐细化趋势,且表层(0-5 cm)细颗粒含量高于下层(5-30cm)。樟子松造林后SOC和SIC含量均显着增加,最高值分别是流沙地的4.90倍和4.32倍;恢复年限对SOC含量和SOCD的影响大于SIC含量和SICD。各粒级SOC、SIC含量均在栽植56年样地增幅最大,且均在细砂粒组分中增幅最大。团聚体和粉黏粒有机碳含量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之间存在显着的线性相关关系(P<0.01),粗砂粒和粉黏粒有机碳对总有机碳的贡献率和粉黏粒无机碳对总无机碳的贡献率较为显着(P<0.05)。(4)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颗粒组成和不同粒级土壤碳含量具有重要影响。不同类型植被恢复均会降低土壤粗颗粒(细砂粒、粗砂粒)含量,其中草地细砂粒含量降幅最大,灌木样地粗砂粒含量降幅最大。还会增加团聚体和粉黏粒含量。其中草地团聚体含量增幅最大,乔木样地粉黏粒增幅最大。各土层均在粉粘粒组分中差异显着。植被恢复后SOC和SIC含量均显着增加,其中均在乔木林地值最高,分别达到流沙地的3.96倍和2.08倍;植被恢复对SOCD的影响较SICD更为明显;乔木有利于粗砂粒和细砂粒SOC的恢复,灌木更有利于粉黏粒和团聚体SOC的恢复;各粒级SOC含量均在细砂粒中增幅最为明显,SIC含量在粉黏粒中增幅最为明显;粉黏粒SOC对总有机碳的贡献率较为显着。综上分析,从提高土壤水分状况和增加固碳的角度出发,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应以乔木和灌木为主。以上结论可以为半干旱区退化沙地的植被恢复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张芳,熊黑钢,张兆永[4](2019)在《新疆尾闾盐湖滨岸盐碱土中碳酸盐的固碳效应及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碳酸盐对现代大气CO_2的截存与土壤中的硅酸盐矿物组成、盐基元素供给、有机碳含量等因子密切相关。该文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和碳同位素分馏特性,以新疆艾比湖为例,探讨了干旱区尾闾盐湖滨岸盐碱土中碳酸盐的固碳效应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碳酸盐是干旱区最重要的碳库,艾比湖滨岸土壤碳酸盐的平均碳密度是有机碳的4.05倍;2)艾比湖滨岸盐碱土中的δ13CSCC介于-7.9‰~0.3‰之间,δ13CSCC与HCO3-存在良好的线性负相关关系,决定系数高达0.669 9,大气碳以重碳酸盐形式存在是次生碳酸盐淀积的关键环节之一;3)土壤δ13CSCC值与硅酸盐矿物阳起石、绿泥石、伊利石存在着良好的线性负相关关系,δ13CSCC值随着富Ca、Mg、Fe矿物的含量增加明显向负向漂移;4)土壤中有机碳含量越高,生物风化过程越强烈时,δ13CSCC负向漂移越大,土壤碳酸盐截存较多大气中的轻碳;当土壤含盐量超过一定程度时,有机过程受到抑制,土壤碳酸盐则截存较多大气中的重碳。因此,干旱区存在着有机-无机耦合固碳效应,提高干旱区植被覆盖,可以增加有机碳库储量,同时,经有机过程分馏转移到土壤中的CO_2可进一步促进土壤硅酸盐矿物风化,使这部分CO_2不再返回大气,而是以碳酸盐形式被长久固存。(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吴金水,李勇,童成立,肖和艾,刘守龙[5](2018)在《亚热带水稻土碳循环的生物地球化学特点与长期固碳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稻田是我国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国家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水稻土有机碳循环既是土壤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和土壤肥力的基础,又与土壤固碳功能、温室气体产生和排放密切相关。近10年来,本研究团队以探讨水稻土固碳(肥力提升)与减排科学原理为目标,瞄准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控制阀"假说与"激发效应"、水稻土固碳与温室气体排放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机理等前沿性的重要基础科学问题,遵照以典型案例(典型景观单元和长期定位试验监测)揭示区域水稻土有机碳演变基本规律与固碳潜力,借助模拟试验阐明水稻土长期固碳的生物地球化学机理的整体研究思路,运用同位素示踪和生物分子技术,系统研究了亚热带水稻土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特点与长期固碳效应。研究表明,过去30年间,水稻土有机碳处于持续增加状态,增幅达60%,年平均固碳速率为0.28 t/hm~2,具有明显固碳效应;且水稻同化"新碳"的输入抑制了水稻土原有有机碳的矿化,表现出明显的负激发效应,证实了亚热带水稻土的"阻滞效应"。量化了水稻生长期间光合碳对土壤有机碳各组分的贡献及其对氮素的响应特征;发现水稻光合碳向土壤微生物快速转移,同化根际碳的微生物主要为真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发现稻田土壤具有微生物光合同化大气CO_2并将其转化为土壤有机碳的能力;农田土壤固碳功能种群主要包括固碳细菌和藻类。阐明了稻田土壤有机质周转过程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揭示了"水稻—微生物—土壤"相互作用的养分调控机理,以及土壤C、N、P等元素耦合的微生物计量学调控机制。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构建土壤芯片并实现了土壤微界面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动态模拟和监测。提出基于丘陵区稻草"易地还土"和稻田施用生物质炭的固碳减排新措施。研究成果为亚热带水稻土有机碳积累、生产力提升和农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本文来源于《农业现代化研究》期刊2018年06期)
李德军,陈浩,肖孔操,张伟,王克林[6](2018)在《西南喀斯特生态系统氮素循环特征及其固碳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评估生态系统氮状况对预测全球变化背景下生态系统的固碳潜力及生态演替的方向与进程均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我们开展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以回答二个关键科学问题,即氮是否限制喀斯特区植被恢复,以及喀斯特森林氮状况与邻近的非喀斯特森林相比有何差异?基于多尺度演替序列研究,发现退耕后喀斯特土壤总氮快速累积。氮的累积相应促进土壤有机碳快速累积,且有机碳累积的相对速率高于总氮累积的相对速率。恢复初期(草丛阶段)植被受氮限制,而在次生林阶段则表现出明显的氮饱和特征。基于土壤初级氮转化速率和胞外酶活性化学计量特征的证据表明氮饱和是喀斯特森林的独有特征,而邻近的非喀斯特森林普遍受氮限制。我们的研究意味着:1)西南喀斯特山区退耕后的生态恢复仅在早期受氮限制,而中后期则不受氮限制;2)充足的氮供应可保障生态恢复工程的固碳效应;3)喀斯特森林氮循环具有其独特性,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其响应与适应性也可能异于其他区域/类型森林。(本文来源于《农业现代化研究》期刊2018年06期)
宋卓琴,康红梅,牛艳,曹冬梅,张超[7](2018)在《太原市主要园林植物春季固碳释氧和降温增湿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太原市园林植物春季固碳释氧和降温增湿效应,选取了6类34种园林植物,通过定量计算,对其固碳释氧和降温增湿能力进行了初步评估和分类评价。结果表明,单位叶面积固碳释氧效应最强的为乔木的泡桐、小乔木的卫矛、灌木的珍珠梅、绿篱灌木的小叶女贞、地被的苜蓿、藤本的山荞麦;单位叶面积降温增湿效应最强的为乔木的泡桐、小乔木的卫矛、灌木的榆叶梅、绿篱灌木的小叶女贞、地被的苜蓿、藤本的山荞麦。对园林植物的固碳释氧、降温增湿能力进行分类评价,共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分为同等级的植物固碳释氧、降温增湿效应相近,在园林配置中可互换。结果可为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10期)
姚静韬,孔祥斌[8](2018)在《土地利用优化对土壤固碳潜力的效应模拟(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Increasing soil organic carbon(SOC) sequestration is not only an efficient method to address climate change problems but also a useful way to improve land productivity.It has been reported by many studies that land-use changes can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 sequestration of SOC.However,the SOC sequestration potential(SOCP,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aturation and the existing content of SOC) caused by land-use change,and the effects of land-use optimization on the SOCP are still not well understood.In this research,we modeled the effects of land-use optimization on SOCP in Beijing.We simulated three land-use optimization scenarios(uncontrolled scenario,scale control scenario,and spatial restriction scenario) and assessed their effects on SOCP.The total SOCP(0–20 cm) in Beijing in 2010 was estimated as 23.82 Tg C or 18.27 t C/ha.In the uncontrolled scenario,the built-up land area of Beijing would increase by 951 km~2 from 2010 to 2030,and the SOCP would decrease by 1.73 Tg C.In the scale control scenario,the built-up land area would decrease by 25 km~2 and the SOCP would increase by 0.07 Tg C from 2010 to 2030.Compared to the uncontrolled scenario,the SOCP in 2030 of Beijing would increase by 0.77 Tg C or 0.64 t C/ha in the spatial restriction scenario.This research provides evidence to guide planning authorities in conducting land-use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and estimating their effects on the carbon sequestration function of land-use systems.(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期刊2018年11期)
孙磊[9](2018)在《渭北旱塬麦田长期保护性耕作的土壤改良与固碳减排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位于黄土高原南部的渭北旱塬地区是重要的旱作粮食产区之一,水分利用效率低和地力瘠薄是当地粮食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以多次翻耕-耙耱为代表的土壤管理技术、过量氮肥施用加剧了当地的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及硝态氮淋溶等生态风险。有鉴于此,自2007年秋季开始,课题组在合阳县甘井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作农业试验站建立了耕作、施肥、轮作等保护性农业生产方式的生产生态效应长期定位试验(至今已为期10年)。为了进一步探明施肥、耕作及轮耕对作物生产及生态效应的影响,本研究以连作冬小麦田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常规、低量和平衡施肥,免耕(NT)、深松(ST)及翻耕(PT)叁种连续耕作,共3×3个施肥-轮耕模式(即常规施肥免耕[CN]、常规施肥深松[CS]、常规施肥翻耕[CP],低量施肥免耕[LN]、低量施肥深松[LS]、低量施肥翻耕[LP],平衡施肥免耕[RN]、平衡施肥深松[RS]、平衡施肥翻耕[RP]),外加平衡施肥的免耕/深松(NS)、深松/翻耕(SP)、翻耕/免耕(PN)叁种轮耕,共计12个生产模式,研究了对连作冬小麦产量及水肥分利用效率、土壤理化性状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保护性耕作对渭北旱塬连作麦田产量和和水肥利用的影响NS的10年平均产量、水分利用效率、降雨利用效率及肥料氮偏生产力分别为4514.9kg·ha~(-1)、14.3 kg·ha~(-1)·mm~(-1)、8.3 kg·ha~(-1)·mm~(-1)、30.1 kg·kg~(-1),分别较RP提高了15.3%、14.3%、8.3%、30.1%,SP、RS及PN依次降低,其中NS、SP、RS稳定性高、产量潜力大。各施肥水平的产量及水分/降雨利用效率从大到小为平衡施肥>常规施肥>低量施肥,肥料氮偏生产力表现为低量施肥>平衡施肥>常规施肥,平衡施肥具有最大的增产潜力。2、保护性耕作对渭北旱塬连作麦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1)NT处理具有最高的休闲期蓄水量,丰水型和干旱型休闲期分别较PT增加了2.5%-6.4%、9.6%-16.5%,ST在干旱型休闲期的蓄水量较PT提高了4.9%-6.9%,NS的降雨蓄水效率(21.67%)高于其它连/轮耕模式。平衡施肥的蓄水量低于其它施肥水平,但降雨蓄水效率与其它施肥水平差异不显着。连/轮耕中的保护性耕作促进了播种期0-200 cm土层含水量的提高,关键生育时期平衡施肥及保护性耕作模式在60-140 cm土层的含水量波动较其它模式更剧烈。播种期、分蘖期土壤含水量、抽穗-灌浆期土壤水分消耗与作物产量显着正相关,播种-分蘖期土壤水分消耗与产量负相关。(2)各模式0-80 cm土层的容重在1.04-1.68 g·cm~(-3)范围内,施肥-耕作模式的影响缺乏一致性和显着性。NT相对于PT和ST实现了犁底层的下移,且在平衡施肥下降低了0-30 cm土层的容重。平衡施肥导致10-30 cm层容重的上升,低量施肥则提高了30-40cm层的容重。轮耕模式中的NS在0-30 cm层的容重低于其它连/轮耕模式。(3)RN、RS模式0-5 cm土层的毛管孔隙率分别达51.2%、41.7%,相对RP提高了9.2%、1.4%,但NT处理在低量和常规施肥水平上的孔隙率低于PT。NT、ST处理40-80cm层的孔隙率相对PT提高了2.7%-11.3%。增施氮肥后0-40 cm层的孔隙率增加了0.4%-10.0%。NS及SP模式有利于0-80 cm剖面孔隙率的提高。(4)RN处理0-5 cm表层土的力稳性和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分别达89.4%、65.8%,平均质量直径分别比CP高19.7%和32.4%。NT在0-40 cm土层的力稳性大团聚体含量高于其它连耕处理,ST则有利于40-80 cm的提高。平衡施肥提高了0-40 cm及60-80 cm土层力稳性团聚体的稳定性,但降低了40-80 cm层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NS提高了0-80cm层力/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SP、PN模式仅有利于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的增加。3、保护性耕作对渭北旱塬连作麦田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1)0-10 cm土层的有机质(SOM)含量表现为NT>ST>PT,常规施肥>平衡施肥>低量施肥,CN模式下含量可达1.9%。高层化率导致低量和平衡施肥下保护性耕作/轮耕的0-100 cm SOM储量较PT降低了0.1-1.2 kg?m~(-3),常规施肥下则增加了1.5-2.6kg?m~(-3)。不同施肥水平的SOM总储量表现为常规施肥>低量施肥>平衡施肥。叁种施肥条件下NT在0-80 cm土层的大团聚体固碳量为34.0-38.4 t?ha~(-1),均高于PT、ST。ST在0-5 cm土层的大团聚体碳含量高于PT,但0-80 cm总储量在平衡施肥下低于PT。施肥及耕作对微团聚体碳和粉-粘粒碳储量的影响不明显,但土壤扰动及平衡施肥导致粉-粘粒碳及微团聚体碳所占比例升高。(2)叁种施肥条件下NT及ST 0-10 cm土层的平均全氮含量较PT(7.5 g?kg~(-1))增加了2.7%-21.8%,速效氮含量较PT(12.4 mg?kg~(-1))提高了7.7%-323.6%。但因高层化率导致平衡施肥条件下保护性耕作/轮耕的0-100 cm土层全氮储量低于PT。全氮储量在施肥间的差异为常规施肥>低量施肥>平衡施肥,速效氮为常规施肥>平衡施肥>低量施肥。硝态氮是速效氮的主要成分,变化规律与速效氮相似,CP导致了明显的淋溶现象。各模式间的铵态氮含量差异无显着规律。(3)全磷及速效磷的最高层化率可达1.76、4.41,较SOM和氮更严重。各模式0-10cm土层的全磷、速效磷含量分别为0.8 g?kg~(-1)、22.5 mg?kg~(-1),80-100 cm土层含量仅为表层的37.1%、11.7%。保护性耕作的表层全磷、速效磷含量比PT平均高15.2%、35.4%,速效磷总储量比PT高9.2%,但除NT、NS外其它连/轮耕方式的全磷储量低于PT。不同施肥处理间的全磷储量差异表现为平衡施肥>常规施肥>低量施肥,速效磷差异为常规施肥>平衡施肥>低量施肥。(4)不同施肥水平下保护性耕作/轮耕0-10 cm土层的全钾含量在11.1-12.2 g?kg~(-1)范围内,较PT提高了4.3%-12.8%;0-100cm总储量为16.6-18.4 kg?m~(-3),较PT提高了0.4%-7.5%;平衡施肥的全钾储量低于常规、低量施肥。各耕作处理中仅NS和NT提高了表层速效氮含量和0-100 cm速效氮储量,低量施肥的速效钾含量略高于其它施肥处理(P>0.05)。4、保护性耕作对渭北旱塬连作麦田温室气体排放及碳生态足迹的影响(1)连作冬小麦田的CO_2排放速率在49.5-635.1 mg?m~(-2)?h~(-1)之间,冬季低而作物旺盛生长期及高温多雨的休闲期高。NT具有最低的平均排放速率,年平均累计排放量在14.5-16.5 t?ha~(-1)之间,相比翻耕降低了14.7%-18.7%,其次为NS、ST。相同耕作方式下平衡施肥处理的平均排放速率最大,低量施肥最小,但RN通过减少土壤扰动比CP降低了16.9%。(2)渭北旱塬旱作农业区属于CH_4的汇,各模式的平均吸收速率在8.0-138.1μg?m~(-2)?h~(-1)区间,冬季吸收速率最低,最高吸收峰在拔节至灌浆期。相同耕作方式下施肥处理间的平均吸收速率差异不显着。NT、ST在叁种施肥水平上的年累计吸收量较PT降低了19.6%-23.7%、4.8%-8.3%,累计排放量表现为PT>SP>PN>ST>NS>NT。(3)N_2O排放速率在2.52-160.6μg?m~(-2)?h~(-1)之间,不同时期间波动剧烈。增施氮肥及免耕加剧了N_2O的排放,年累计排放量最高的CN模式(1.3 kg?ha~(-1))比最低的低量施肥翻耕(LP)增加了74.0%。NS年累计排放量高于NT,SP、PN与PT差异不显着。(4)在农业生产的间接碳排放中,化学肥料占48.2%-79.0%,能耗排放占31.3%.间接碳排放量最大的平衡施肥翻耕(CS)模式年公顷排放达1456.5 kg?CO_2-eq,是最小的LN模式的1.26倍。N_2O、CH_4及农业间接排放的增温潜势分别占碳生态足迹的1.4%、0.6%及5.5%。CP模式的温室效应最高,平均年生态足迹为21.5 t?CO_2-eq?ha~(-1),是LN(15.3t?CO_2-eq?ha~(-1))的1.4倍。平衡施肥的单位产量碳足迹最低,其中NT、NS模式约为4.3tCO_2-eq?ha~(-1)?t~(-1),较CP降低了26.5%。10年定位试验表明,平衡施肥结合保护性耕作有效的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和水分、肥料利用效率,改善了土壤结构,维持了较高的表层营养,促进了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减缓了温室气体排放,降低了单位产量碳生态足迹。其中NS模式兼具了土壤生产力提高和固碳减排,具有最高的综合效益,是渭北旱塬及同类地区连作冬小麦田适宜的施肥和耕作模式。(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8-04-01)
张迎辉[10](2018)在《12种观赏竹的固碳释氧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园林中常见的12种观赏竹种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竹种在不同月份的净光合速率、固碳释氧效应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月份各竹种的净光合速率明显不同,月变化趋势为7月>8月>6月>5月>4月;净光合速率值最大的是阔叶箬竹,最小的是唐竹。同一竹种不同月份的固碳释氧量存在显着差异,12种观赏竹不同月份单位叶面积和单位土地面积固碳释氧的变化趋势均为7月>8月>6月>5月>4月;同一月份不同观赏竹的单位叶面积和单位土地面积固碳释氧效应均差异显着,阔叶箬竹的单位叶面积固碳释氧量最高,唐竹最低;青丝黄竹的单位土地面积固碳释氧量最高,黄槽竹最低。聚类分析将12个竹种的固碳释氧能力分为3类,可为竹类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世界竹藤通讯》期刊2018年01期)
固碳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固碳微生物是湖泊、海洋等水生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虽然其总生物量不足全球自养生物总量的1%,但每年的固碳量可达到48.5 Pg C,约占全球总初级生产力的一半,是全球碳循环过程的重要一环。固碳微生物数量及其多样性受盐分、养分及温度等多种环境因子共同驱动。湖水盐分升高显着降低微生物数量和群落多样性,如青藏高原高盐湖泊微生物多样性显着低于低盐湖泊。也有研究发现,高盐湖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固碳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蒋程瑶,宋羽,李玉姗.不同叶背补光模式对戈壁温室番茄叶片光合性能与固碳效应的影响[J].中国蔬菜.2019
[2]..养分消除盐分对青藏高原湖泊固碳微生物群落的抑制效应[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9
[3].王丽梅.毛乌素沙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水碳分布及土壤固碳效应的长期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4].张芳,熊黑钢,张兆永.新疆尾闾盐湖滨岸盐碱土中碳酸盐的固碳效应及影响因素[J].农业工程学报.2019
[5].吴金水,李勇,童成立,肖和艾,刘守龙.亚热带水稻土碳循环的生物地球化学特点与长期固碳效应[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8
[6].李德军,陈浩,肖孔操,张伟,王克林.西南喀斯特生态系统氮素循环特征及其固碳效应[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8
[7].宋卓琴,康红梅,牛艳,曹冬梅,张超.太原市主要园林植物春季固碳释氧和降温增湿效应[J].山西农业科学.2018
[8].姚静韬,孔祥斌.土地利用优化对土壤固碳潜力的效应模拟(英文)[J].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2018
[9].孙磊.渭北旱塬麦田长期保护性耕作的土壤改良与固碳减排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
[10].张迎辉.12种观赏竹的固碳释氧效应研究[J].世界竹藤通讯.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