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短花针茅草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荒漠,强度,茅草,草原,氮素,季节,效率。
短花针茅草原论文文献综述
殷国梅,赵逸雯,韩阳,刘思博,张园园[1](2019)在《短花针茅草原建群植物根部土壤含水量对放牧强度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短花针茅草原上研究建群植物根部土壤含水量对放牧强度的响应。结果表明:放牧强度的不同导致主要建群植物根部土壤含水量存在一定差异。短花针茅根部土壤含水量在轻度放牧区0~10cm土层较高,围封区10~20cm土层较高,中度和重度放牧区20~30cm土层较高;无芒隐子草根部土壤含水量在围封、轻度放牧区10~30cm土层较高,中度和重度放牧区0~10cm土层较高;冷蒿根部土壤含水量在围封区、轻度放牧区20~30cm土层较高,中度、重度放牧区0~20cm土壤水分较高。(本文来源于《草学》期刊2019年02期)
王亚婷[2](2018)在《载畜率对短花针茅草原主要植物稳定性碳同位素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放牧为主要利用方式的短花针茅草原是荒漠草原的代表类型之一,放牧通过家畜选择性踩食、践踏及粪便排入等影响草原中植物生长微环境,同时使植物资源利用能力和元素含量发生变化。本研究在四种不同载畜率方式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稳定性碳同位素法测定主要植物种的δ~(13)C值,结合植物C、N营养指标和水热因子,分析了不同植物种类、功能群及生活型植物δ~(13)C含量对载畜率的响应,以期在分析草原植物生理生态机制的基础上,掌握植物应对干扰的资源利用策略。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短花针茅草原7种主要植物中的短花针茅、阿氏旋花、无芒隐子草、冷蒿和木地肤的δ~(13)C值与载畜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C3植物的δ~(13)C值随着放牧干扰的增强而降低(p<0.05),一、二年生植物与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变化趋势与之刚好相反,其δ~(13)C值随载畜率的增大而增大,载畜率对小半灌木和C4植物无影响。(2)植物的δ~(13)C值与元素间回归分析表明:7种植物中的短花针茅δ~(13)C值与N元素(N_(leaf))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与C/N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冷蒿、栉叶蒿的变化与之相反,而阿氏旋花、木地肤、无芒隐子草和猪毛菜的δ~(13)C值与N_(leaf)、C/N间均不存在相关关系。多年生草本植物、C3植物的δ~(13)C值与N_(leaf)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与C/N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一二年生植物、小半灌木的变化与之相反。(3)短花针茅植物δ~(13)C值的变化与载畜率和年际效应的方差分析显示,年份是造成其δ~(13)C值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δ~(13)C值与降水的线性拟合发现,短花针茅的δ~(13)C值与年降水量呈现显着负相关。(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王亚婷,王玺,朱国栋,赵天启,贾丽欣[3](2017)在《内蒙古短花针茅草原植物水分及氮素利用效率对载畜率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内蒙古短花针茅草原为研究对象,探讨放牧对C_4、C_3植物水分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C_3植物水分利用效率低于C_4植物;且随载畜率的增加,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均显着(P<0.05)降低,倾向于节水型的保守生长。(2)C_3植物的N素含量及C/N均高于C_4植物,且随载畜率的增加N含量显着(P<0.05)增大,而C/N普遍降低(P<0.05),氮素的利用效率明显降低。(3)C_4植物中水分利用效率与氮素利用效率没有相关性,而在C_3植物中,二者成极显着正相关(P<0.01)。(本文来源于《中国草地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王亚婷,王玺,赵天启,贾丽欣,杨阳[4](2017)在《不同放牧强度上内蒙古短花针茅草原植物功能群水分和氮素利用效率相关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内蒙古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草原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不同的放牧梯度:无牧区、轻度放牧、中度放牧、重度放牧,载畜率依次为0、0.91、1.82和2.71 sheep·hm~(-2)·0.5 a~(-1);根据生活型划分植物功能群(多年生杂类草,多年生禾草,一年生草本,小半灌木),利用稳定性碳同位素测定植物叶片的碳同位素值,结合植物叶片C/N,探讨放牧对植物功能群水分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分析不同植物功能群面对干扰时的生理生态应对策略,为放牧条件下荒漠草原植物资源利用对策的选择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一年生草本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增大(P=0.000 7),而多年生杂草和多年生禾草水分利用效率降低(P=0.000 9,P=0.000 02),小半灌木的水分利用效率没有显着差异(P>0.05);(2)随放牧强度的增大,植物功能群的N素含量普遍增大,而C/N普遍降低,植物的资源利用效率降低;(3)在一年生草本植物中,δ~(13)C与C/N呈极显着负相关(r=-0.865,P<0.01),而在多年生禾草、杂类草和半灌木中,二者呈显着正相关(r=0.699,r=0.593,r=0.642,P<0.05);δ~(13)C与C/N之间的关系因植物体内N的分配而异,不同植物具有不同的资源利用策略。(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王亚婷,张宇,杜宇凡,王玺,赵天启[5](2017)在《不同载畜率下短花针茅草原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的方法对不同载畜率样地(不放牧、轻度放牧、中度放牧和重度放牧)的土壤水分进行描述性统计、半变异函数及空间插值分析,旨在研究载畜率对荒漠草原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1)各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均随载畜率的增大而逐渐升高,各处理的变异系数(CV)在7.29%~9.79%,均呈弱变异性。2)半变异函数分析显示各处理的土壤水分含量均呈指数模型,不放牧的结构比为74.4%,属于中等程度变异。轻度、中度、重度放牧处理的结构比分别为94.4%、91.2%和96.0%,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3)利用克里格插值法对各样地的未知采样点进行插值分析,发现重度放牧处理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程度最大,不放牧处理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程度最低。所以,载畜率对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有明显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2017年06期)
王天乐,卫智军,吕世杰,刘文亭,白玉婷[6](2017)在《短花针茅草原土壤理化性质对放牧强度季节调控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短花针茅草原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放牧强度季节调控试验处理和1个对照处理,对不同放牧处理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放牧对土壤的物理性质影响较为明显,土壤容重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而显着升高(P<0.05),全年重牧土壤容重上升较明显;土壤含水量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中,全年重牧土壤的0~20 cm土层下降显着(P<0.05)。各放牧处理对0~20 cm以及30~4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不显着(P>0.05),对10~40 cm土层土壤全氮和速效氮含量影响不显着(P>0.05),春季零放牧+夏季重牧+秋季适牧处理土壤的0~10 cm土层速效氮含量显着提高(P<0.05);春季零放牧+夏季重牧+秋季适牧处理土壤的10~20 cm土层全磷含量显着升高(P<0.05),其他土层在不同放牧处理下变化不显着(P>0.05);各放牧处理对土壤速效磷和全钾含量的影响不显着(P>0.05),对0~20 cm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不显着(P>0.05)。综合各项理化性质指标,春季零放牧+夏季重牧+秋季适牧是最佳的草地利用方式。(本文来源于《畜牧与饲料科学》期刊2017年05期)
吴艳玲,吕世杰,刘红梅,卫智军[7](2016)在《不同放牧强度对短花针茅草原植物种群种间关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不同放牧强度对荒漠草原植物种群关联对的影响,以不同放牧强度下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种群为研究对象,在苏尼特右旗附近的荒漠草原试验示范基地,设置3个放牧强度试验处理(SA1、SA2、CK),于2013年8月对不同试验处理区种群存在状况和出现频率进行调查和统计,旨在探讨不同放牧强度下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种群关联关系。结果表明,3个植物种群出现频率受放牧强度影响的敏感程度表现为碱韭<无芒隐子草<短花针茅。重度放牧导致显着正相关种对数减少,物种关联链简单,关联物种对较少。在研究的放牧强度范围内,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植物群落总体关联性呈正联结的变化趋势。短花针茅和无芒隐子草主要表现为无关联性,短花针茅与碱韭主要表现为负关联性,无芒隐子草和碱韭受放牧强度影响,其种间的竞争与亲和作用可以转化。(本文来源于《生态科学》期刊2016年06期)
蔺莹,满良[8](2016)在《蒙古族季节轮牧文化对座花针茅草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植被生态学和民族生态学的研究方法,调查了天山南坡Bayan Bulag(巴音布鲁克)草原上的座花针茅草原For.Stipa subsessiliflora在蒙古族传统季节轮牧管理下的群落特征。发现:春季牧场与夏季牧场上,建群种座花针茅的密度无显着差异(P>0.05),春季牧场中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和硕棘豆Oxytropis immersa等的密度与其他物种相比较大,这与重要值的表现相一致。而新疆麻花头Serratula rugosa、天山瘤果芹Trachydium tianschanicum、铺地青兰Dracocephalum origanoides、堆叶蒲公英Taraxacum compactum、中亚秦艽Gentiana kaufmanniana、褐皮韭Allium korolkowii等杂类草的密度少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说明座花针茅春季牧场总体情况较好,牧草适口性好。夏季牧场中座花针茅占优势地位,仅有两种植物一—座花针茅及高山绢蒿Seriphidium rhodanthum,草场退化明显。春季牧场与夏季牧场间的群落盖度无显着差异(P>0.05)。说明不同传统利用方式对草场的群落盖度的影响并不明显。春季牧场与夏季牧场间的Shannon-Wiener指数及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无显着差异(P>0.05)。Patrick丰富度指数反映了群落内植物物种的多少,座花针茅春季牧场的Patrick丰富度指数为21,而夏季牧场为2,春季牧场的Patrick丰富度指数显着大于夏季牧场(P<0.05)。(本文来源于《第八届中国民族植物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亚太民族植物学论坛会议文集》期刊2016-07-16)
卫媛,王成杰,吕世杰,张爽,王天乐[9](2016)在《短花针茅草原植物群落养分对放牧强度季节调控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群落养分含量在放牧强度季节调控下的响应规律,文中基于放牧强度季节调控试验设计,采用对比分析、灰色关联及回归建模分析方法,针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群落养分含量展开研究,得到结果如下。短期放牧对群落养分含量影响较小,导致放牧处理之间养分含量差异不显着,但采用回归建模可获得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模型;春季放牧强度应该严格控制在适度放牧以下(0.96只羊/hm2·a);当春季适度放牧,夏季放牧强度应该小于1.08只羊/hm2·a,秋季应该适牧。当春季休牧,夏季可以是试验设计的任意放牧强度,但秋季放牧强度应该控制在1.08只羊/hm2·a以内。(本文来源于《草原与草业》期刊2016年02期)
吴艳玲,吕世杰,刘红梅,卫智军[10](2016)在《不同放牧强度季节调控对短花针茅草原植物种间关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不同放牧强度季节调控方式下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荒漠草原植物种关联关系的变化规律,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季节调控对荒漠草原植物种间关联性的影响。【方法】以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种为研究对象,在内蒙古苏尼特右旗附近的荒漠草原试验示范基地,设置5个放牧强度季节调控方式和对照(CK)处理,于2013年8月对不同试验处理区植物种存在状况、出现频率及物种间关联性进行调查和统计。【结果】在6个处理区内共发现植物27种,春季零放牧+夏季重度放牧+秋季适度放牧(SA1区)平均物种数最多,对照区最小。从植物种出现频率看,不同放牧强度季节调控方式对3个主要植物种的影响大小依次为碱韭(Allium polyrhizum)>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ca)>短花针茅,且以春季零放牧+夏季适度放牧+秋季重度放牧(SA2区)的植物种出现频率较低。短花针茅与无芒隐子草主要表现为无关联性,短花针茅与碱韭主要表现为负关联性。春夏秋重度放牧(SA3区)和春夏重度放牧+秋季适度放牧(SA4区)导致显着正相关种对数减少,物种关联链简单,关联物种对较少。春夏秋适度放牧(SA5区)、SA1区及SA2区群落内物种间关联链增多,关联链趋于复杂化。【结论】春季放牧(无论是重度放牧还是适度放牧)均导致植物种总体关联性降低,甚至使植物种总体关联性呈现负关联;春季零放牧有利于植物种间关系的稳定和提高。(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7期)
短花针茅草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放牧为主要利用方式的短花针茅草原是荒漠草原的代表类型之一,放牧通过家畜选择性踩食、践踏及粪便排入等影响草原中植物生长微环境,同时使植物资源利用能力和元素含量发生变化。本研究在四种不同载畜率方式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稳定性碳同位素法测定主要植物种的δ~(13)C值,结合植物C、N营养指标和水热因子,分析了不同植物种类、功能群及生活型植物δ~(13)C含量对载畜率的响应,以期在分析草原植物生理生态机制的基础上,掌握植物应对干扰的资源利用策略。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短花针茅草原7种主要植物中的短花针茅、阿氏旋花、无芒隐子草、冷蒿和木地肤的δ~(13)C值与载畜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C3植物的δ~(13)C值随着放牧干扰的增强而降低(p<0.05),一、二年生植物与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变化趋势与之刚好相反,其δ~(13)C值随载畜率的增大而增大,载畜率对小半灌木和C4植物无影响。(2)植物的δ~(13)C值与元素间回归分析表明:7种植物中的短花针茅δ~(13)C值与N元素(N_(leaf))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与C/N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冷蒿、栉叶蒿的变化与之相反,而阿氏旋花、木地肤、无芒隐子草和猪毛菜的δ~(13)C值与N_(leaf)、C/N间均不存在相关关系。多年生草本植物、C3植物的δ~(13)C值与N_(leaf)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与C/N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一二年生植物、小半灌木的变化与之相反。(3)短花针茅植物δ~(13)C值的变化与载畜率和年际效应的方差分析显示,年份是造成其δ~(13)C值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δ~(13)C值与降水的线性拟合发现,短花针茅的δ~(13)C值与年降水量呈现显着负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短花针茅草原论文参考文献
[1].殷国梅,赵逸雯,韩阳,刘思博,张园园.短花针茅草原建群植物根部土壤含水量对放牧强度的响应[J].草学.2019
[2].王亚婷.载畜率对短花针茅草原主要植物稳定性碳同位素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8
[3].王亚婷,王玺,朱国栋,赵天启,贾丽欣.内蒙古短花针茅草原植物水分及氮素利用效率对载畜率的响应[J].中国草地学报.2017
[4].王亚婷,王玺,赵天启,贾丽欣,杨阳.不同放牧强度上内蒙古短花针茅草原植物功能群水分和氮素利用效率相关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17
[5].王亚婷,张宇,杜宇凡,王玺,赵天启.不同载畜率下短花针茅草原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的分析[J].草业科学.2017
[6].王天乐,卫智军,吕世杰,刘文亭,白玉婷.短花针茅草原土壤理化性质对放牧强度季节调控的响应[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7
[7].吴艳玲,吕世杰,刘红梅,卫智军.不同放牧强度对短花针茅草原植物种群种间关系的影响[J].生态科学.2016
[8].蔺莹,满良.蒙古族季节轮牧文化对座花针茅草原的影响[C].第八届中国民族植物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亚太民族植物学论坛会议文集.2016
[9].卫媛,王成杰,吕世杰,张爽,王天乐.短花针茅草原植物群落养分对放牧强度季节调控的响应[J].草原与草业.2016
[10].吴艳玲,吕世杰,刘红梅,卫智军.不同放牧强度季节调控对短花针茅草原植物种间关系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