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咽扁颗粒论文-张可可,陈建新,张芬,段娟慧,代耀兰

小儿咽扁颗粒论文-张可可,陈建新,张芬,段娟慧,代耀兰

导读:本文包含了小儿咽扁颗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小儿咽扁颗粒,急性咽炎,氨水喷雾,抗炎

小儿咽扁颗粒论文文献综述

张可可,陈建新,张芬,段娟慧,代耀兰[1](2019)在《小儿咽扁颗粒抗急性咽炎药理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根据小儿咽扁颗粒的临床适应证,研究小儿咽扁颗粒对于急性咽炎的治疗作用,证明其疗效,并初步分析其作用环节。方法:采用咽部氨水喷雾的方法,诱发大鼠急性咽炎(Acute Pharyngitis),观察小儿咽扁颗粒对急性咽炎大鼠免疫功能、血清炎性反应因子的影响以及对咽部黏膜的保护作用。结果:连续给药7 d后,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大鼠表观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小儿咽扁颗粒低剂量组可显着性降低表观指标评分。连续给药7 d后,病理学指标结果显示小儿咽扁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可不同程度改善咽部炎性反应情况。血清炎性因子检测结果显示,小儿咽扁颗粒不同剂量组可不同程度降低血清炎性因子TNF-α浓度(P <0. 05; P <0. 01)。结论:小儿咽扁颗粒对急性咽炎大鼠有增强免疫功能、降低血清炎性反应因子的作用,对咽部黏膜有一定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世界中医药》期刊2019年05期)

吴琼,陈凤仪,杨翠[2](2019)在《小儿咽扁颗粒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伴热性惊厥的临床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小儿咽扁颗粒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伴热性惊厥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38例上呼吸道感染伴热性惊厥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1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给予小儿咽扁颗粒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7 d。评价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记录并比较两组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鼻塞流涕消失时间、惊厥消失时间及惊厥再次发作例数。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S-100β)水平。记录并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鼻塞流涕消失时间、惊厥消失时间及惊厥再次发作例数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血清NSE、S-100β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儿咽扁颗粒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伴热性惊厥的临床效果显着,能够明显缩短临床症状的持续时间,改善患儿脑损伤,且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报》期刊2019年11期)

陈强,叶文斌,苏小芳[3](2018)在《利巴韦林气雾剂联合小儿咽扁颗粒治疗急性口咽喉炎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小儿咽扁颗粒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儿童急性口咽喉炎的疗效。方法:选取以发热为主要表现考虑为急性口咽喉炎的106例年龄为8个月~5岁之间的小儿,随机分成A组(利巴韦林气雾剂B组)和B组(利巴韦林气雾剂+小儿咽扁颗粒口服组),给予两组患儿治疗5 d,并于治疗第3天、第5天观察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消退情况,体温变化情况。结果:B组患儿症状好转率为94.3%,明显优于A组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退时间B组早于A组,口咽喉部症状消退时间B组早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巴韦林与小儿咽扁颗粒联合治疗婴幼儿急性口咽喉炎相较于单用利巴韦林治疗,疗效更显着。(本文来源于《吉林医学》期刊2018年07期)

陈双,单建聪,管丽芬,吴丹[4](2018)在《小儿咽扁颗粒治疗儿童急性扁桃体炎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小儿咽扁颗粒治疗儿童急性扁桃体炎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儿科门诊确诊为急性扁桃体炎120例,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对照组采用头孢克肟颗粒1.5~3.Omg.kg~(-1).d~(-1),每天2次口服;疗程3~5天;治疗组采用小儿咽扁颗粒3~5岁,每次4g,6~14岁每次8g,均3次/d,连服3~5天。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退热时间(2.71±0.83)、渗出物消失时间(2.95±0.86)天,扁桃体缩小时间(3.58±0.73)天,充血缓解时间(3.68±0.52)天;治疗组退热时间(2.33±0.58)、渗出物消失时间(2.49±0.77)天,扁桃体缩小时间(3.09±0.52)天,充血缓解时间(3.68±0.52)天,两组比较,经t检验,差异有显着性。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显着性。结论:小儿咽扁颗粒治疗儿童急性扁桃体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家庭医药.就医选药》期刊2018年07期)

梅雪[5](2016)在《小儿咽扁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定小儿咽扁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以RP-HPLC测定颗粒中次野鸢尾黄素的含量。采用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2%的磷酸溶液(47:53),检测波长为266 nm。结果次野鸢尾黄素的线性范围为0.0105~0.105μg,平均回收率为98.94%。结论该定量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该制剂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本文来源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专集:国际数字医学会数字中医药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数字中医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6-11-25)

谢清萍,彭文明,刘萍绿[6](2015)在《RP-HPLC法同时测定小儿咽扁颗粒中5个成分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小儿咽扁颗粒中绿原酸、木犀草苷、射干苷、古伦宾和次野鸢尾黄素的含量。方法:采用ZORBAX Eclipse XDB-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20 min,10%A→40%A;20~50 min,40%A;50~60 min,40%A→10%A),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220 nm,柱温25℃。结果:绿原酸、木犀草苷、射干苷、古伦宾、次野鸢尾黄素质量浓度分别在1.25~125μg·m L~(-1)(r=0.999 9)、0.125~12.5μg·m L~(-1)(r=0.999 9)、0.125~12.5μg·m L~(-1)(r=0.999 9)、1.25~125μg·m L~(-1)(r=0.999 9)、0.25~25μg·m L~(-1)(r=0.999 9)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7.8%、96.5%、99.1%、98.9%和102.4%,RSD分别为2.3%、2.1%、2.0%、1.8%和1.9%。7个厂家15批小儿咽扁颗粒测定结果绿原酸含量为465~988 mg·g~(-1),木犀草苷含量为16.2~70.0 mg·g~(-1),射干苷含量为20.1~138 mg·g~(-1),古伦宾含量为16.0~106 mg·g~(-1),次野鸢尾黄素含量为17.9~300 mg·g~(-1)。结论:本方法经方法学验证,可用于小儿咽扁颗粒中绿原酸、木犀草苷、射干苷、古伦宾和次野鸢尾黄素5个成分的含量测定。(本文来源于《药物分析杂志》期刊2015年12期)

李锁,张晓瑞,尤献民,邸子真,李国信[7](2015)在《小儿咽扁颗粒中野鸢尾黄素和白射干素含量测定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小儿咽扁颗粒中野鸢尾黄素、白射干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L9(34)正交设计优选供试液制备方法,采用X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B)-0.1%磷酸水溶液(A)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65 nm,流速为1.0 m L·min-1,柱温为30℃。结果:野鸢尾黄素、白射干素分别在2.560×10-2~0.6400μg(r=0.9995)和5.240×10-3~0.1310μg(r=1.0000)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的RSD均小于2%,野鸢尾黄黄素及白射干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93%和96.19%。结论:所采用方法可靠、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含量测定及质量控制。(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杂志》期刊2015年09期)

段杨,刘应华,宋愿智[8](2014)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咽扁颗粒中绿原酸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测定小儿咽扁颗粒中绿原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填充剂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乙腈-0.4%磷酸溶液(13∶8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绿原酸进样量在0.2~2.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64%,RSD为0.82%。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专属性及重复性良好,可用于小儿咽扁颗粒的质量控制。(本文来源于《中国药业》期刊2014年03期)

刘安,秦孝波,黄艳[9](2013)在《小儿咽扁颗粒含量测定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儿咽扁颗粒为中药复方制剂,金银花为主要药物之一,其主要成分为绿原酸,选择绿原酸为含量测定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品中绿原酸的含量进行研究,建立了绿原酸的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3年35期)

梁玉香,韩丹,洪岩斌[10](2013)在《HPLC法测定小儿咽扁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小儿咽扁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经处理后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4.6mm×200mm,5μm);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12∶88);检测波长为327nm,流速1.0mL/min;柱温25℃。结果绿原酸在0.3744~2.995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RSD=1.3%,重复性RSD=1.5%,精密度RSD=1.5%。结论 HPLC法测定小儿咽扁颗粒含量的方法准确、可靠,可作为其质量控制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3年14期)

小儿咽扁颗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小儿咽扁颗粒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伴热性惊厥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38例上呼吸道感染伴热性惊厥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1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给予小儿咽扁颗粒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7 d。评价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记录并比较两组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鼻塞流涕消失时间、惊厥消失时间及惊厥再次发作例数。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S-100β)水平。记录并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鼻塞流涕消失时间、惊厥消失时间及惊厥再次发作例数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血清NSE、S-100β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儿咽扁颗粒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伴热性惊厥的临床效果显着,能够明显缩短临床症状的持续时间,改善患儿脑损伤,且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小儿咽扁颗粒论文参考文献

[1].张可可,陈建新,张芬,段娟慧,代耀兰.小儿咽扁颗粒抗急性咽炎药理作用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9

[2].吴琼,陈凤仪,杨翠.小儿咽扁颗粒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伴热性惊厥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9

[3].陈强,叶文斌,苏小芳.利巴韦林气雾剂联合小儿咽扁颗粒治疗急性口咽喉炎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8

[4].陈双,单建聪,管丽芬,吴丹.小儿咽扁颗粒治疗儿童急性扁桃体炎疗效观察[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8

[5].梅雪.小儿咽扁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C].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专集:国际数字医学会数字中医药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数字中医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6

[6].谢清萍,彭文明,刘萍绿.RP-HPLC法同时测定小儿咽扁颗粒中5个成分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15

[7].李锁,张晓瑞,尤献民,邸子真,李国信.小儿咽扁颗粒中野鸢尾黄素和白射干素含量测定方法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5

[8].段杨,刘应华,宋愿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咽扁颗粒中绿原酸含量[J].中国药业.2014

[9].刘安,秦孝波,黄艳.小儿咽扁颗粒含量测定方法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3

[10].梁玉香,韩丹,洪岩斌.HPLC法测定小儿咽扁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J].中国医药指南.2013

标签:;  ;  ;  ;  

小儿咽扁颗粒论文-张可可,陈建新,张芬,段娟慧,代耀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