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昌平区企业知识产权状况调研(论文文献综述)
李雨[1](2021)在《北京市新市民租房选择影响因素与保障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每年都有大量的新市民涌入北京。在经济水平的约束下,租房是北京市新市民群体解决住房问题的最主要方式。然而,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北京市住房租赁市场无法充分满足新市民的租房需求。不仅如此,新市民在租赁住房时,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因此,找出影响北京市新市民租房选择的关键因素,并结合北京市住房租赁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保障新市民租房权益的各项建议,对于规范住房租赁市场,有效满足北京市新市民日益多元化的租房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北京市住房租赁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根据现有文献资料,结合北京市住房租赁市场的实际情况,运用预调研的数据进行指标筛选,从个体及家庭特征因素、居住环境因素、房屋属性及设施因素、相关服务因素、经济水平因素以及交通与生活便利因素六个方面出发,构建了北京市新市民租房选择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通过再次发放调查问卷回收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各因素对新市民租房选择的影响程度,从而找出了关键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基于定量分析的研究结论,结合北京市住房租赁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居住环境质量监管、租金监管、房源供应、相关服务四个角度提出政策建议,最后落足于对新市民租房权益保障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李剑颖[2](2020)在《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工程设计与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的进步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处理问题成为了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迫切需要找到解决办法。根据国家统计局出具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末中国人口已经达到139538万人,而同期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高达22801.8万吨,平均相当于每人每年会产生163.4kg的生活垃圾,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有效处理已经刻不容缓。常用的生活垃圾处理方法有卫生填埋法、焚烧法、堆肥法、综合处理法。每个城市的人口、经济、地域特征不同,从而导致不同城市生活垃圾的垃圾总量、成分等存在一定的差距。故城市采取何种生活垃圾处理方法不能一概而论,要综合考虑包括经济、处理技术水平、地形环境等多种因素,提出与城市发展指导思想最为吻合的生活垃圾处理方法。正是由于需要综合满足多方面的要求,单一的生活垃圾处理方法很难适应城市的高速发展,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方法已是世界上生活垃圾处理的发展趋势。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就是在某一场区内,进行前期分选,先把可回收的资源回收利用然后再根据不同地域特征选择焚烧或堆肥的后续处理环节,最后把无法循环利用已经大大减量化的残渣进行填埋。这种方法能够很好的把资源回收利用,具有很高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够极大的减少单一处理方法对于周围环境的影响。是一种理想的具有发展潜力值得大力推广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方式。本研究归纳了国内外垃圾处理方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总结了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模式并对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工程的管理决策模型进行了分析。针对现在对于生活垃圾处理工程的评价研究不足且相对单一的现象,选择费用一效益分析模型和生命周期评价模型作为本文研究的主要评价模型,对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工程进行综合评价。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北京市A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工程为研究对象,结合北京市生活垃圾的产量和成分变化趋势的预测,研究北京市A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工程的设计工艺。进一步结合运营期环境监测情况对该工程进行综合效益评价,并通过采用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体系,从环境影响潜力及能耗等方面对北京市A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工程建设前后进行环境影响对比评价。目前,我国对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的理论研究十分有限,对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工程的科学评价方法研究也十分有限。针对这方面不足,同时也为了更好的指导实践研究的进行,本文对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工程在我国的应用进行了全方面的系统评价,通过对实例——北京市A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工程进行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上增加了对该工程的综合效益评价研究,为寻找建设环境影响最小、经济社会效益最优的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工程提供参考方案和理论依据。对市政市容及环境环卫管理部门规划与建设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工程具有指导作用,同时对北京市以及全国生活垃圾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全国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理论体系的补充完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赵晓伟[3](2020)在《多主体诉求下北京二道绿隔郊野公园布局模式研究》文中指出近十年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北京市作为我国首都,其城镇化进展也不断深入,新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正式颁布,北京的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由向外扩张进入减量收缩和存量发展的新阶段。同时规划学科的研究重点也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规划思路向“以人为本”的,自下而上的规划思路转变。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作为北京市城乡结合地带,在此地区进行郊野公园的规划建设需要平衡市区政府、乡镇集体以及市民游客各自的诉求。在此背景之下,论文通过对现状郊野公园的空间布局、规模层次以及运营管护现状进行数据分析和现场调研,发现现状北京市郊野公园布局以及建设模式可以优化的部分。总结政府主体、土地主体以及游客主体的多主体类型及相互关系,得出游客主体是进行郊野公园布局空间决策的主要主体。在此基础上,将MAS建模技术引入郊野公园布局规划的空间研究中,根据三大主体的决策行为模式与二道绿隔地区自然地理条件的实际情况,构建游客主体为主导的郊野公园布局演化模型,对模型利用2010-2015年的相关数据进行精度校验之后,基于2015年的数据模拟2018年郊野公园布局。将模拟结果与现状郊野公园布局对比之后提出优化方法和策略,将多主体诉求体现到郊野公园的布局规划成果当中,并针对现状郊野公园布局模式的不足提出优化策略与建设建议。
贾桂君[4](2019)在《北京市环境教育发展历程及对策研究 ——以培养生态公民为视角》文中认为在北京市的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近年来呈现出社会化、服务化、主体化、自组织化的趋向,即呼吁社会公民的广泛参与共治,因而环境教育领域作为影响公众生态意识以及生态治理的重要一环,也应进行一系列变革,以在公共环境治理社会化层面提升政府环境治理的效果。本文以生态公民培养为研究视角,北京市公共环境治理的社会化为宏观背景,并据此整理出北京市环境教育的发展历程,分为萌生起步阶段(1997年—2001年)、快速发展阶段(2001年—2008年)、平稳过渡阶段(2008年—2017年)、稳步提高阶段(2017年—至今)等四个发展阶段。并以“自愿性”“公益性”“绿色性”“开放性”作为调查评估北京市环境教育的四项一级基本指标,并将其进一步细化为二级指标,应用于调查问卷。此外,在北京市的昌平区、大兴区、海淀区、丰台区、朝阳区、东城区、西城区等地区针对校园与社会环境教育整体状况进行调研。根据问卷及调研结果分析归纳北京市校园与社会环境教育发展在上述四个方面的局限及原因,且校园环境教育整体缺乏按照学前教育、基础教育、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层次的系统化措施。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关怀意识不充分、环境教育活动分散化、环境伦理观念未深入、环境教育范围较封闭、环境教育缺乏目标性。进而分析北京市可借鉴融合的国内外经验,选取了美国、日本、德国、瑞典等国以及我国的香港和澳门地区,针对各自所具备的多元一体、需求导向、价值导向、实践合作、开放参与、目标导向的突出特征,介绍其环境教育的重点成效。接下来以生态公民的培育为视角提出环境教育进一步深化的趋向及对策,这些对策从完善北京市校园环境教育课程体系、提高环境教育在北京市学校绩效考评中的地位、增强北京市校园环境教育的开放性与绿色性、增强北京市社会环境教育的自愿性与公益性、深化北京市生态公民培养等方面展开,以期促进北京市生态环境治理社会化的深入、环境问题的改善及环境治理效果的提升。
刘静[5](2019)在《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当前人文社会学科“空间转向”的学术背景影响下,以“空间”作为切入点重新思考历史与文化问题,成为介入许多研究问题的重要逻辑起点与研究策略。中国从1880年外国商人在华设立租界并创办工厂开始,近代工业拉开帷幕,此后历经近百年抗争、奋斗,逐渐改变了传统手工业时期的工业空间格局,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近代工业空间格局,同时也改变着国家以及区域的经济、城市等要素的空间结构。然而近代工业空间的现有研究基础却较为薄弱,传统研究多从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的视角观察,对象多集中在对一些行业及典型区域、案例城市或单体建筑的研究,缺乏涉及多种行业的、全国与区域等宏观尺度的关于近代工业空间的整体性认知,且研究方法多囿于传统文献解读,注重历史描述,缺乏新的可以整合多元数据,进行量化与空间分析,并形成可视化研究成果的跨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面对既有的研究不足,本文尝试引入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针对宏观尺度的中国近代工业空间进行跨学科研究尝试。文中运用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结合近代工业史研究中对近代工业空间的理解与表述诉求,融合大数据思维,以及GIS、地理学、城市规划、历史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关注“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现象,并从这两条线索出发,选取全国至城市尺度的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尝试从多个角度切入,揭示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中的基本空间特征。在空间问题解读的同时也进行研究方法的探索,包括了总系统框架下空间人文学方法体系的运用,以及针对不同章节中所涉及的全国至城市尺度上不同的工业专题数据具体的采集、管理、分析与可视化方法的探索。首先,第一章介绍研究缘起,在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既往研究所面临的问题,进而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视角、研究资料以及研究展开的整体性框架。其次,第二章至第六章从“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两条线索出发,选取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其中,“中国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是在全国尺度上对近代工业的生产活动空间展开讨论,分三个章节进行阐述:第二章选取近代工业史、资料集等文献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企业点数据集、铁路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核密度估值、平均中心、方向分布、全局空间自相关及热点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展现近代完整时段的工业演化历程与整体分布模式,提取主要的工业集聚区,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第三章深入到工业产业特征层面,结合经济地理学的产业结构分析指数,选取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系列工业调查,创建全国尺度的工业产业特征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等方法,解读抗日战争以前中国工业发展的部门结构构成、生产与销售、工人劳动与收支、工会组织等主要产业特征指标的空间分布状况;第四章结合工业区位理论与时空间行为研究理论,利用奏稿集、近代史资料集、企业史等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布局历程中不同阶段代表性人物的工业布局行为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初步展现在西方外来冲击与中国内因共同作用下,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特征。“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城市空间变迁”是在全国尺度近代工业生产活动空间分析的基础上,在区域尺度层级上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且资料相对丰富的工业集聚区作为典型案例,对近代工业发展与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第五章选取传统手工业丰富,近代工业起步较早、较为发达,且工业经济数据相对齐全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地方志、实业志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工业行业分布点数据集、商路线数据集与贸易联系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对比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发展历程中工业经济空间态势的演化;第六章选取近代工业发展迅速、城市工业空间结构典型,且城市工业资料较为丰富的旧直隶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人口史、地名志、工业志、规划志及城市历史地图集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城市规模点数据集与市级尺度的工业企业点数据集、工业空间规划面数据集、城市历史地图栅格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叠加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最后,第七章从“全国尺度上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整体分布模式、近代工业的产业特征、近代工业布局的区位选择与区域尺度层级上近代工业发展同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所展现出的基本特征”和“引入空间人文学方法,构建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形成近代工业化进程的一个数字空间图史,有效支撑了解释观点的形成,对传统文献研究方法进行了补充”两个方面归纳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指出研究本身的局限性及后续可能的研究方向。
王珊[6](2019)在《电动汽车废旧电池物流网络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能源与环境的约束下,电动化早已成为汽车行业整体发展的趋势,再加上政府的各类利好政策不断山台,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近年来电动汽车可谓是“爆发式增长”,配套动力电池的销量也逐年攀升,然而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的寿命是有限的,预计到2020年将会出现一个报废的小高峰。电动汽车废旧电池回收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物流网络配合,但是我国电动汽车废旧电池物流行业处于分散式经营的无序状态,尚未形成规模化的物流网络。学术界对物流网络模型研究虽多,专门针对电动汽车废旧电池的物流网络模型却几乎没有。因此研究电动汽车废旧电池物流网络模型对提高废旧电池利用率、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及完善学术体系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电动汽车废旧电池为研究对象,基于物流网络相关理论,辅以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理论和不确定规划理论,对电动汽车废旧电池物流网络模型进行研究。绝大部分电动汽车废旧电池回收后,返回制造企业提取有用的零部件,再生产成新的动力电池,这样废旧电池逆向物流与新电池正向物流合成一个闭环的物流网络。而且关于电动汽车废旧电池的研究,国内以逆向物流为主,但国外以正逆向闭环物流为主,因此本文在主要研究废旧动力电池物流网络的同时,借鉴国外经验,构建模型时考虑了正向物流的影响。首先从政策、渠道、设施三方面对我国电动汽车废旧电池物流网络现状进行分析,比较研究自营、联营和第三方外包三种主要物流回收模式后,结合物流网络现状提出一种新的物流模式,即以多家电池制作企业为主体联合第三方物流企业、废弃物处理工厂等共同负责的电动汽车废旧电池多方联合运营物流模式。然后在多方联合运营模式的基础上,以物流网络总收益最大化为目标,构建确定环境下电动汽车电池正逆向物流网络模型,与传统物流网络模型相比,加入可同时处理正逆向物流的物流中心。接着建立不确定环境下电动汽车废旧电池物流网络模型,同时考虑电动汽车电池需求量、废旧电池逆向回收量以及回收质量的不确定性,分别使用三角模糊数表示,运用模糊机会约束规划方法将不确定模型转化为确定模型,以便求解。最后以北京市为研究算例,将其分为五大消费区域,运用Lingo软件分别求解确定环境和不确定环境下模型,得到各物流网络设施的分布、选址、流量结果,并分析了置信水平对不确定环境模型结果的影响,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任俊宇[7](2018)在《创新城区的机制、模式与空间组织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而创新空间作为创新活动的载体,已成为城市建设与规划的重要内容。创新城区作为一种存量创新空间的发展模式,近年来逐渐得到各界关注。论文认为创新城区对我国大城市创新发展和空间转型具有重要意义,系统梳理了创新空间和创新城区的相关理论和研究。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构建了创新城区的发展机制,从案例研究的角度归纳了创新城区的发展模式与类型。在机制与模式的指导下,以北京为主体进行实证研究,基于创新生态机制分析创新城区水平评价与空间识别,基于主体特征机制研究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人才的行为特征和空间偏好,基于空间组织机制提出北京创新城区的空间策略和制度建议。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创新城区的发展机制为“创新生态-主体特征-空间组织”。创新城区的创新生态体系包括创新源要素、创新服务要素和创新环境要素,要素间相互关联形成创新生态网络。创新源中的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人才是影响创新城区空间组织的核心主体,创新城区空间组织需要发展模式创新和空间利用创新。2)目前创新城区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共四种发展模式:一类是创新要素集聚类,包括创新源驱动模式、服务&环境吸引模式,另一类是空间载体塑造类,包括旧城更新模式和园区转型模式。3)构建创新城区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北京创新城区发展水平,基于创新水平评价可识别创新源驱动模式,基于创新服务和环境水平评价可识别服务&环境吸引模式,基于创新城区综合评价与城市空间基础可识别旧城更新模式和园区转型模式。4)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规模、产业类型、发展阶段不同,导致技术网络特征、生产网络特征和社会网络特征的差异性,进一步形成创新源临近、资本及市场临近和特定环境临近的区位选择差异。创新型人才在知识需求、社交需求和物质需求上各有差异,进一步影响其对就业空间和居住空间的偏好。5)北京创新城区发展经历了教研空间、产业空间、科技空间和创新空间的演化,已进入到了政府与市场双驱动、高校与企业双驱动、园区和社区双驱动的存量创新空间发展阶段,形成了以中关村科学城、国贸CBD片区、望京&798片区、上地&清河片区、等区域为代表的创新城区。创新城区在中观层面采取激活大学园区、培育科创社区、开放科技园区的策略,在微观层面采取提升科技楼宇、嵌入众创空间、营造开放空间的策略。
胡伟男[8](2017)在《北京市花卉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三五”时期,北京市花卉产业发展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以及将在北京举办的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和2022年冬奥会都对北京市花卉产业提出了特殊需求。此时对北京市花卉产业进行科学规划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为其发展提供科学指导与政策支撑。本研究实地调研了北京市及周边省市23家花卉行业管理部门、100家典型花卉企业,并组织相关座谈会20余次。利用文献法、网络数据挖掘法、实地调研法、分析统计法、专家意见法等研究方法,汇总并分析了北京市花卉产业发展形势,契合重大国家发展战略与规划,在国家乃至世界花卉产业发展背景下,提出北京市花卉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其结论如下:(1)服务于首都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与文化中心的核心功能定位,在京津冀地区花卉产业协同发展中发挥北京市花卉产业核心竞争力,确立“抓两头,调中间”的发展策略。重点进行花卉创新与花文化建设,将花卉生产等内容逐步进行调整。重点创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地域特色、适应性强”等特点的花卉品种及花卉产业生产、流通、应用等配套的关键技术;通过花文化基地建设,特色花事活动、花卉展会的开展,普及花文化,加强花文化在花卉消费中的应用,以文化推动花卉产业的发展。(2)花卉产业发展思路:立足北京市花卉产业现状,以发展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为目标,以创新为驱动,以市场为导向,弘扬花文化,调整促进多行业融合,延伸花卉产业链,调整优化花卉产业结构,着重提高花卉生产效益和花卉产品质量,重点推进花卉产业向科技研发、花卉种业、产品精加工以及多功能服务方向发展,积极培育花卉消费增长点,推动第二、三产业发展,促进花卉产业的稳步发展。保持引领全国花卉科技创新中心、中国北方现代花卉贸易中心、全国花文化中心三大中心地位。(3)确立“四个发展”原则;优先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前景的种子、种苗、种球生产;适应性强、节水耐旱具有地域特色适宜北方地区生长的园林绿化苗木、乡土花卉;花卉主题园建设需要的花卉种苗;应用清洁能源技术生产的花卉产品。重点发展:北京重要花事活动和大型展会需要的花卉种类;有利于提升北京绿化美化水平,适合北方地区生产的观赏苗木;具有营养保健作用,能用于食用、茶用和药用等精深加工产品开发的功能性花卉。稳步发展:已形成地域特色和优势的盆花、鲜切花生产,便捷服务地区的盆花和切花。限制发展:破坏资源与环境、高能耗、劳动密集型、产品低端型的生产,如土壤草坪、老桩盆景,以及燃煤供热设施生产、高耗水型生产或加工业等。(4)花卉生产布局:各区域依据发展特色,依托现有的花卉生产龙头企业、花卉生产重点乡镇,开展花卉创意服务推介、观光休闲旅游业等,形成“一环一带(围绕首都功能核心区生产环、高山地区的冷凉花卉生产带),集群发展”的生产格局,“特色鲜明,三产融合,辐射全国”的生产定位。花卉生产重点服务于创新与文化成果的应用、推广与示范。(5)重点发展内容与发展方向:构建高效的花卉种业创新体系、完善的花卉技术研发体系;通过“虚拟市场+实体市场”相结合,建设以花卉电子商务平台为核心,批发市场-花卉超市/花卉销售连锁店-花卉园艺中心/社区花店多层次的花卉流通网络体系。建设花文化示范基地,申请花卉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多样化、根植本土花文化的特色花事活动,积极申办、筹办、参加大型花卉展会等,宣传花卉文化、历史、栽培养护知识等。本研究掌握了北京市及周边省市的花卉产业发展的一手资料,明确了全国以及世界花卉产业发展状况、发展趋势与先进经验,分析总结出新时期北京市花卉产业的现状、发展环境、消费需求、发展趋势,明确了“十三五”北京市花卉产业发展思路、发展目标,花卉产业生产布局,确立花卉生产、研发、流通的重点内容与发展方向,提出保障花卉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北京市花卉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供了数据与理论支撑。
李俊峰[9](2016)在《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进行研究,旨在发展与完善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理论。结论如下。第一,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职能体系的构成与其他高校并无不同。不论任何一所高等体育院校,其职能之间的关系既是相互联系的,也是相互独立的,在一定条件下还是此消彼长的。当三者协调发展并达到一定的制约与平衡时,这种影响就是积极的;当过于强调某项职能的发展而忽略其他职能的发展时,无论是强调社会服务职能还是另外两项职能的任一种,这种影响都是消极的,而且,对于高校整体职能的发挥也是极其不利的。第二,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展演变经历了“完全服务于国家需要的无意识阶段(1952至1976年)、改革开放背景下的自我摸索阶段c 1977至1998年)和J顺应高等教育发展的积极探索阶段(1999年至今)”3个阶段。第三,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已开展的社会服务可归为4种:人才服务(成人学历教育、人才培训等)、科技服务(“校队”服务、“校校”服务等)、信息服务(学术讲座、专家咨询等)、物质文化资源服务(学校设施服务、文化建设服务等)。第四,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能存在的问题:(1)社会服务观念有所偏差,存在“缺乏能力论”、“无必要论”等8种论调;(2)社会服务能力不高,表现为“体育类专业与社会联系不紧密,专业特色弱化;体育相关类专业建设水平较低,逐渐边缘化;科研总体实力不高,科研成果应用率低”;(3)社会服务机制不健全,表现为“社会服务宏观调控机制、中观协调机制、微观组织实施机制不健全”。第五,本研究通过ISM分析得出,制约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直接因素有社会服务观念有所偏差、专业设置与社会脱节等,间接制约因素有科研水平不高、办学自主权受制约等,深层制约因素有学科建设水平较低、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等。第六,为了推进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优化,本研究提出以下发展策略:(1)坚守正确的社会服务职能价值导向:(2)明确社会服务职能定位;(3)建立健全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机制。第七,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评价标准的制定要遵循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原则、代表性原则、导向性原则等。遵循以上原则,本研究构建了由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30个三级指标构成的评价体系。
张新[10](2016)在《北京市郊区体育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文中指出体育旅游活动自古有之,国外体育旅游的发展则较为成熟。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旅游需求多样化和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体育旅游这一专项旅游活动备受关注。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发达的经济基础、巨大的客源市场、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体育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尤其自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以来,北京市的体育旅游得到了迅速发展,体育旅游资源的数量不断增加、体育旅游活动的类型不断丰富。目前,随着城市的游憩空间逐渐向郊区扩展,大城市郊区逐渐成为城市居民出游的重要地带,城市郊区也日渐已成为体育旅游发展的主要阵地。为了更好的了解北京市郊区体育旅游资源的情况,为北京市郊区体育旅游资源的优化提供建议,本文主要运用地理学空间分析的方法探究了北京市郊区体育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体育旅游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迅速,巨大的的市场需求与政策支持激发了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体育赛事的举办促进了大众体育旅游的动机和各地赛事活动的发展以及大城市郊区游憩功能的转型升级亟需体育旅游资源的配套开发,基于上述体育旅游发展的主要背景,本文阐述了该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对前人研究进行系统梳理的前提下,解释了体育旅游和体育旅游资源的内涵与外延,界定了体育旅游和体育旅游资源的概念,选取区位论、“核心—边缘”理论、距离衰减理论和环城游憩带理论作为本研究的基础理论支撑。其次,确立研究区范围和研究对象,简要分析了北京市郊区体育旅游发展的条件,构建了北京市郊区体育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北京市郊区体育旅游资源点数据库,共选取了556个样本点,运用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核密度分析等方法探究了参与型和观赏型体育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最后结合前期的问卷调查结果、实地调研和北京市郊区体育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了北京市郊区体育旅游资源的优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构建了北京市郊区体育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主类包括参与型体育旅游资源和观赏型体育旅游资源,其中参与型体育旅游资源包括极限挑战类、强身健体类和休闲运动类体育旅游资源;观赏型体育旅游资源包括体育赛事类、体育节庆类和赛事遗产类体育旅游资源。(2)北京市郊区体育旅游资源的总体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集聚状态显着,呈现“环状”发展趋势且部分区域集聚明显,区域分布不均衡。(3)极限挑战类体育运动的性质要求有开阔的空间,地形成为影响极限挑战类体育旅游资源分布的重要因素,且该类资源分布与河流分布密切相关。地形也是影响强身健体类体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地理环境影响了休闲运动类体育旅游资源整体的分布特征;受客源市场和交通区位的影响,休闲运动类体育旅游资源围绕城区形成了环状集聚状态。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及政府决策影响了体育节事活动的举办;资源本底和区位影响了京郊赛事场馆的分布。(4)依据北京市郊区体育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结合问卷调研和实地调研,提出了北京市郊区体育旅游资源的优化建议:促进京郊体育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均衡发展;细分体育旅游市场,改善体育旅游产品结构;丰富旅游业态,寻求集群化、创新化、差异化发展路径;促进京郊体育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挖掘市场潜力,改善体育旅游的消费环境。(5)最后总结了研究的不足:第一,数据获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二,实地调研的范围和资源点的类型和数量有待进一步的丰富和筛选。并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注重体育旅游资源的时空动态变化的研究,关注不同区域范围内体育旅游的发展并加以比较。
二、昌平区企业知识产权状况调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昌平区企业知识产权状况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1)北京市新市民租房选择影响因素与保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新市民的概念界定 |
2.2 住房租赁市场的概念界定 |
2.3 相关理论与方法 |
2.3.1 理性选择理论 |
2.3.2 房地产地租理论 |
2.3.3 需求与供给理论 |
2.3.4 住房梯度消费理论 |
2.3.5 因子分析法 |
2.3.6 回归分析法 |
第3章 北京市住房租赁市场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北京市住房租赁市场现状分析 |
3.1.1 租赁供需情况分析 |
3.1.2 租金价格情况分析 |
3.2 北京市住房租赁市场存在的问题分析 |
3.2.1 住房租赁制度缺位 |
3.2.2 租赁纠纷问题较多 |
3.2.3 租赁房源质量较差 |
3.2.4 租赁金融乱象较多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北京市新市民租房选择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 |
4.1 北京市新市民租房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
4.1.1 个体及家庭特征因素 |
4.1.2 居住环境因素 |
4.1.3 房屋属性及设施因素 |
4.1.4 相关服务因素 |
4.1.5 经济水平因素 |
4.1.6 交通与生活便利因素 |
4.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4.2.1 问卷的构建原则 |
4.2.2 问卷内容的确定 |
4.3 预调研与量表检验 |
4.3.1 数据收集 |
4.3.2 预调研信度检验 |
4.3.3 效度检验与因素筛选 |
4.4 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北京市新市民租房选择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正式调研检验与描述 |
5.1.1 信效度检验 |
5.1.2 多重共线性检验 |
5.1.3 样本基本情况描述 |
5.1.4 样本租房需求特征描述 |
5.2 模型构建与赋值 |
5.2.1 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 |
5.2.2 变量设置 |
5.3 回归分析与模型检验 |
5.4 模型解释与讨论 |
5.4.1 个体及家庭特征因素影响分析 |
5.4.2 居住环境因素影响分析 |
5.4.3 房屋属性及设施因素影响分析 |
5.4.4 相关服务因素影响分析 |
5.4.5 经济水平因素影响分析 |
5.4.6 交通与生活便利因素影响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北京市新市民租房保障机制完善建议 |
6.1 加强居住环境质量监管 |
6.1.1 出台出租房质量标准体系 |
6.1.2 培育规范的住房租赁企业 |
6.2 加强房屋租金价格监管 |
6.2.1 制定相应的租赁指导价格 |
6.2.2 加强对租金贷业务的监管 |
6.2.3 推动住房租赁REITs建设 |
6.3 匹配需求保障有效供给 |
6.3.1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 |
6.3.2 探索多元化房源供应体系 |
6.4 加强各项相关服务水平 |
6.4.1 加强物业管理服务水平 |
6.4.2 强化公寓管理服务质量 |
6.5 落实新市民租房权益保障 |
6.5.1 推进租购同权机制建设 |
6.5.2 出台有效纠纷解决机制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北京市新市民租房选择调查问卷(预调研问卷) |
附录2 北京市新市民租房选择调查问卷(正式调研问卷) |
(2)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工程设计与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价值 |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框架及内容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
2.1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分析 |
2.1.1 国内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2.1.2 国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2.2 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及其评价模型 |
2.2.1 国内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现状分析 |
2.2.2 国外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现状分析 |
2.2.3 国内外生活垃圾综合处理评价模型 |
2.3 小结 |
第三章 四种主要垃圾处理方式的SWOT分析 |
3.1 北京市主要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的SWOT分析 |
3.2 小结 |
第四章 北京市A生活垃圾垃圾综合处理工程设计与工艺分析 |
4.1 北京市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
4.1.1 自然环境概况 |
4.1.2 社会环境概况 |
4.1.3 环境质量状况 |
4.2 北京市生活垃圾理化特性调查 |
4.2.1 北京市生活垃圾物理成分分析 |
4.2.2 北京市生活垃圾特征值分析 |
4.3 北京市A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工程设计与工艺分析 |
4.3.1 工程概况 |
4.3.2 工艺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北京市A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工程LCA环境影响评价 |
5.1 评价目标和边界范围的确定 |
5.2 基于以上不同生活垃圾处理方法的环境排放 |
5.2.1 数据收集 |
5.2.2 运输过程的环境排放 |
5.2.3 北京市A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工程的环境排放 |
5.2.4 未采用综合处理前卫生填埋的环境排放 |
5.3 北京市A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工程建设前后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
5.4 北京市A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工程建设前后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 |
5.4.1 影响分类 |
5.4.2 数据特征化 |
5.4.3 影响评价模型 |
5.4.4 结果输出 |
5.5 小结 |
第六章 北京市A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工程综合效益评价分析 |
6.1 环境效益评价 |
6.2 经济效益评价 |
6.2.1 北京市A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工程收益分析 |
6.2.2 北京市A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工程成本分析 |
6.2.3 北京市A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工程的费效比计算 |
6.2.4 未采用综合处理前卫生填埋的经济效益分析 |
6.3 社会效益评价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与建议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与作者简介 |
附件 |
(3)多主体诉求下北京二道绿隔郊野公园布局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 本研究中的概念界定 |
1.2.1 多主体诉求的意义 |
1.2.2 二道绿隔地区 |
1.2.3 郊野公园 |
1.2.4 郊野公园单元规划和郊野公园环 |
1.3 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进展 |
1.3.1 相关理论基础 |
1.3.2 相关研究进展 |
1.4 研究对象及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北京市二道绿隔郊野公园现状及问题分析 |
2.1 二道绿隔地区基本概况 |
2.2 二道绿隔地区土地利用演变 |
2.2.1 利用Landsat8 遥感影像获取土地利用覆被图像 |
2.2.2 研究范围内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分析 |
2.3 北京市绿化隔离地区郊野公园建设历程 |
2.3.1 北京市绿化隔离地区郊野公园规划演变 |
2.3.2 现状郊野公园分布 |
2.4 北京市绿化隔离地区郊野公园布局现状分析 |
2.4.1 现状郊野公园空间结构分析 |
2.4.2 研究范围内现状郊野公园规模层次分析 |
2.4.3 现状郊野公园运维状态与空间需求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北京市郊野公园布局驱动因素分析 |
3.1 郊野公园规模增长的社会驱动力分析 |
3.1.1 经济社会发展与郊野公园布局规划 |
3.1.2 驱动因子及变量相关性分析 |
3.1.3 驱动因子主成分分析 |
3.1.4 驱动因子回归分析 |
3.2 参与二道绿隔地区郊野公园布局规划的多主体类型 |
3.2.1 智能主体行为与郊野公园布局 |
3.2.2 主体类型划分 |
3.2.3 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
4 基于MAS模型的二道绿隔郊野公园布局演化模拟 |
4.1 郊野公园布局演化模型框架 |
4.1.1 概念模型 |
4.1.2 利用GIS和 MAS结合的模型总体框架 |
4.1.3 模型模拟流程 |
4.2 多主体的郊野公园布局空间决策模型构建 |
4.2.1 游客主体决策模型 |
4.2.2 土地主体空间决策模型 |
4.2.3 政府主体空间决策模型 |
4.2.4 三大主体决策下土地利用类型转化概率 |
4.3 基于适宜性评价的郊野公园用地适宜性分布 |
4.3.1 研究范围内生态敏感性评价 |
4.3.2 研究范围内遥感生态指数(RSEI)分析 |
4.3.3 研究范围内郊野公园用地适宜性分布概率 |
4.4 游客主体分类及偏好权重确定 |
4.4.1 游客主体类别划分 |
4.4.2 不同类别游客主体影响因子偏好权重 |
4.5 模型验证 |
4.5.1 北京市二道绿隔地区郊野公园布局变化模拟 |
4.5.2 模型精度检验 |
4.6 假定情景下二道绿隔地区郊野公园布局演化模拟 |
4.6.1 区域发展战略与郊野公园规划 |
4.6.2 2015-2018年二道绿隔地区郊野公园布局空间演化模拟 |
5 多主体诉求下二道绿隔地区郊野公园布局模式优化 |
5.1 多主体参与的郊野公园布局原则与优化思路 |
5.1.1 布局原则 |
5.1.2 优化思路 |
5.2 多主体模拟情景下的郊野公园布局空间优化 |
5.2.1 郊野公园布局空间的优化方法 |
5.2.2 郊野公园布局空间的优化策略 |
5.3 二道绿隔地区郊野公园建设策略 |
6 结语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可能的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本文所研究北京市郊野公园名录及解译信息 |
附录 B 郊野公园调查表 |
附录 C 孙河乡绿化拆迁居民调查问卷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4)北京市环境教育发展历程及对策研究 ——以培养生态公民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问题提出 |
1.2 环境教育研究现状 |
1.2.1 环境教育的概念界定 |
1.2.2 以培养生态公民为视角的环境教育的概念阐释 |
1.2.3 环境教育的研究现状综述 |
1.3 生态公民理论及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社会化的研究现状 |
1.3.1 生态公民理论研究综述 |
1.3.2 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社会化的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框架:生态环境治理社会化、生态公民培养与环境教育的联系 |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2 北京市环境教育历程及现状分析 |
2.1 北京市环境教育的发展历程概述 |
2.1.1 1997—2001年:萌生起步阶段 |
2.1.2 2001—2008年:快速发展阶段 |
2.1.3 2008—2017年:平稳过渡阶段 |
2.1.4 2017年—至今:稳步提高阶段 |
2.1.5 北京市环境教育发展历程的总体特征:与时俱进 |
2.2 现阶段北京市环境教育效果的基本评估指标及其理论基础 |
2.2.1 四项基本评估指标构建的理论基础 |
2.2.2 自愿性:自主道德意识 |
2.2.3 公益性:社会责任意识 |
2.2.4 绿色性:生态伦理意识 |
2.2.5 开放性:多元世界意识 |
2.3 现阶段北京市环境教育的效果 |
2.3.1 现阶段北京市学前环境教育效果 |
2.3.2 现阶段北京市中小学环境教育效果 |
2.3.3 现阶段北京市普通高等院校环境教育效果 |
2.3.4 现阶段北京市职业院校环境教育效果 |
2.3.5 现阶段北京市社会环境教育的效果 |
2.3.6 北京市环境教育的总体现状:继承中求发展 |
3 北京市环境教育的局限、难点及成因 |
3.1 生态关怀意识不充分:自愿性需增强 |
3.2 环境教育活动分散化:公益性待提高 |
3.3 环境伦理观念未深入:绿色性须延续 |
3.4 环境教育范围较封闭:开放性应拓展 |
3.5 环境教育缺乏目标性:对象性要聚焦 |
4 国内外环境教育的经验及启示 |
4.1 美国环境教育:多元一体 |
4.2 日本环境教育:需求导向 |
4.3 德国环境教育:价值导向 |
4.4 瑞典环境教育:实践合作 |
4.5 中国香港环境教育:开放参与 |
4.6 中国澳门环境教育:目标导向 |
4.7 国内外经验对北京市环境教育的启示:识变与应变 |
5 北京市生态公民环境教育的发展趋向及对策 |
5.1 北京市未来环境教育的趋向:面向新时代的生态公民培养渐见成效 |
5.1.1 未来环境教育的挑战:城市、环境与区域发展的融合 |
5.1.2 未来环境教育的取向:公民、自然与社会和谐的平衡 |
5.1.3 未来环境教育的对策:生活、生产、生态稳定的统一 |
5.1.4 未来环境教育的趋势:绿色、世界、文明的有机协调 |
5.2 完善北京市校园环境教育教学体系 |
5.2.1 根据年级划分具体环境教育课程内容 |
5.2.2 将环境教育融入学校各学科教学 |
5.2.3 注重环境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
5.2.4 及时跟进学生的环境教育受教效果 |
5.2.5 完善相应的环境教育政策体系 |
5.3 提高环境教育在北京市学校绩效考评中的地位 |
5.3.1 政府教育部门进行综合评价 |
5.3.2 学校内部进行综合评价 |
5.4 增强北京市校园环境教育的开放性与绿色性 |
5.4.1 加强幼儿园、中小学、职业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的环境教育交流 |
5.4.2 及时更新校园环境教育的知识 |
5.4.3 丰富校园环境教育实践的形式 |
5.5 增强北京市社会环境教育的自愿性与公益性 |
5.5.1 增强学校与社区间的环境教育公益合作 |
5.5.2 加快公益性环境教育基地建设 |
5.5.3 发挥家庭教育与社会民间环境保护组织的主体作用 |
5.6 深化北京市的生态公民教育 |
5.6.1 强化以生态公民为导向的环境教育 |
5.6.2 强化生态环境治理社会化的人才培养理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5)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综述 |
1.2.1 中国近代工业史的研究进展 |
1.2.2 空间人文学的研究进展 |
1.2.3 近代工业空间常规路径下的研究不足以及空间人文学视角与方法的引入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界定 |
1.5 研究视角与方法解析 |
1.5.1 空间人文学的定义 |
1.5.2 空间人文学的空间研究范式 |
1.6 论文的内容与框架 |
1.7 研究资料与方法 |
1.7.1 研究资料与数据 |
1.7.2 研究方法 |
1.8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1840-1949年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
2.1 .研究时段的选取 |
2.2 研究理论、数据与方法 |
2.2.1 地理学第一定律 |
2.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3 分析方法 |
2.3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
2.3.1 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分期 |
2.3.2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变历程 |
2.3.3 中国近代工业的整体地理分布特征与模式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近代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对产品生产、销售、工人劳动、工会等要素的分析 |
3.1 研究时段的选取 |
3.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处理 |
3.3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 |
3.3.1 工业部门结构分析 |
3.3.2 工业产品生产与销售概况 |
3.3.3 工人劳动与收支概况 |
3.3.4 工会组织概况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分析——通过典型人物对近代国家工业布局演变的考察 |
4.1 研究理论 |
4.1.1 工业区位理论 |
4.1.2 时空间行为研究 |
4.2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的主要历程与区位决策群体 |
4.3 区位决策代表性人物的选取与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4.3.1 代表性人物的选取 |
4.3.2 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4.4 近代工业布局不同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 |
4.4.1 政府为投资主体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李鸿章为例 |
4.4.2 民间资本开始介入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张謇为例 |
4.4.3 民间资本成为近代工业化重要力量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荣氏兄弟为例 |
4.5 小结 |
第五章 近代工业转型与区域工业经济空间重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
5.1 研究区域与研究时段的选取 |
5.1.1 研究区域 |
5.1.2 研究时段的选取 |
5.2 山东工业经济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5.3 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
5.3.1 清时期山东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
5.3.2 民国时期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
5.4 小结 |
第六章 近代工业发展与区域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旧直隶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
6.1 研究区域 |
6.2 近代工业发展与旧直隶城市群体空间结构变迁 |
6.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2.2 清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
6.2.3 民国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
6.2.4 近代工业对直隶城市群体空间格局的影响 |
6.3 近代工业发展与城市外部、内部空间结构变迁——天津个案研究 |
6.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3.2 天津近代各时期的工业发展及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6.3.3 天津近代工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拓展 |
6.3.4 天津近代城市规划中的工业空间及其影响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构建的技术方案 |
一、建设目的与意义 |
二、参考的标准规范 |
三、技术架构 |
四、建设方案 |
(一)中国近代工业历史地理数据库建设 |
(二)中国近代工业信息管理系统开发 |
附录B 本文研究成果运用于中国近代工业遗产历史价值分析的初步尝试 |
一、全国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中工业遗产历史价值的初步分析 |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的进一步解读 |
(一)山东近代工业化进程中各时期留存的工业遗产 |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时间分布分析 |
(三)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行业分布与产业链关系分析 |
(四)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空间格局分析 |
(五)小结 |
附录C 中国近代重要工业厂、矿名录整理表 |
附录D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数据 |
D-1省级一级工业行业职工人数整理表 |
D-2市县级一级行业厂数、资本总数、工人人数、产品总值整理表 |
D-3主要城市工会数量及会员人数整理表 |
附录E 山东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 |
E-1方志中出现的部分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
E-2《中国实业志·山东省》中出现的主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
附录F 天津近代重要工业企业名录整理表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发表的论文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6)电动汽车废旧电池物流网络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物流网络研究现状 |
1.2.2 电动汽车废旧电池物流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1.3 主要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主要研究方法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1 物流网络相关理论 |
2.2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理论 |
2.1.1 内涵与特点 |
2.1.2 EPR制度与物流网络 |
2.3 不确定规划理论 |
2.3.1 不确定因素描述 |
2.3.2 不确定规划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动汽车废旧电池物流网络现状及模式分析 |
3.1 电动汽车废旧电池物流网络现状分析 |
3.1.1 电动汽车废旧电池物流网络政策现状 |
3.1.2 电动汽车废旧电池物流网络渠道现状 |
3.1.3 电动汽车废旧电池物流网络设施现状 |
3.2 电动汽车废旧电池物流模式分析 |
3.2.1 电动汽车废旧电池物流模式分类 |
3.2.2 电动汽车废旧电池物流模式比较 |
3.2.3 电动汽车废旧电池物流模式选择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确定环境下电动汽车废旧电池物流网络模型 |
4.1 电动汽车废旧电池物流网络设计 |
4.1.1 电动汽车废旧电池物流网络设计原则 |
4.1.2 电动汽车废旧电池物流网络结构设计 |
4.2 问题描述及模型假设 |
4.3 模型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确定环境下电动汽车废旧电池物流网络模型 |
5.1 问题描述及模型假设 |
5.2 模型构建 |
5.3 模型求解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算例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
6.1 数据描述 |
6.2 算例求解及结果分析 |
6.3 不同置信度水平下结果比较分析 |
6.4 政策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成果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7)创新城区的机制、模式与空间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时期 |
1.1.2 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城市竞争的核心 |
1.1.3 城市创新空间已成为新经济的重要载体 |
1.1.4 城市存量空间为创新发展带来新机遇 |
1.2 研究意义 |
1.2.1 构建创新城区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机制 |
1.2.2 探讨存量空间创新驱动提升的发展路径 |
1.2.3 提出北京等大城市实施创新职能的空间策略 |
1.3 研究对象界定 |
1.3.1 创新空间 |
1.3.2 创新城区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与总结 |
1.5.2 案例研究与归纳 |
1.5.3 定性与定量结合 |
1.5.4 走访与深度访谈 |
第2章 创新城区相关研究综述 |
2.1 创新的空间特征研究综述 |
2.1.1 创新的空间属性 |
2.1.2 创新要素的空间特征 |
2.1.3 创新地理学的过渡 |
2.2 创新空间的研究综述 |
2.2.1 创新空间的内涵 |
2.2.2 创新空间的演化 |
2.2.3 创新空间的类型 |
2.3 创新城区研究综述 |
2.3.1 创新城区的概念提出 |
2.3.2 创新城区的目前探索 |
2.4 综述小结 |
2.4.1 研究综述小结 |
2.4.2 现有研究不足 |
第3章 创新城区发展机制 |
3.1 创新城区的发展机制框架 |
3.1.1 创新城区的理论演进 |
3.1.2 创新城区的发展转变 |
3.1.3 创新城区的发展框架 |
3.2 机制一:创新生态机制 |
3.2.1 要素:创新源-创新服务-创新环境 |
3.2.2 系统:要素间关联 |
3.3 机制二:主体特征机制 |
3.3.1 创新型企业:网络特征机制 |
3.3.2 创新型人才:需求特征机制 |
3.4 机制三:空间创新机制 |
3.4.1 发展模式创新机制 |
3.4.2 空间利用创新机制 |
第4章 创新城区发展模式研究 |
4.1 创新城区模式分类 |
4.1.1 发展模式 |
4.1.2 美国创新城区实践 |
4.2 创新源驱动模式 |
4.2.1 剑桥肯德尔广场 |
4.2.2 克利夫兰健康科技走廊 |
4.3 服务&环境吸引模式 |
4.3.1 纽约硅巷 |
4.3.2 洛杉矶硅滩 |
4.4 旧城更新模式 |
4.4.1 西雅图联合湖南区 |
4.4.2 旧金山米申湾片区 |
4.5 园区转型模式 |
4.5.1 北卡罗莱纳三角研究园 |
4.6 美国创新城区建设经验总结 |
第5章 创新城区发展评价与模式识别 |
5.1 城市创新能力评价 |
5.1.1 数据处理和指标体系 |
5.1.2 创新源空间布局 |
5.1.3 城市创新能力空间评价 |
5.2 城市创新服务与创新环境水平评价 |
5.2.1 数据处理和指标体系 |
5.2.2 创新服务空间评价 |
5.2.3 创新环境空间评价 |
5.3 创新城区综合评价与模式识别 |
5.3.1 创新城区发展水平 |
5.3.2 创新城区模式识别 |
5.3.3 创新城区空间规模 |
5.4 城市创新城区发展情况对比研究 |
5.4.1 深圳创新城区发展 |
5.4.2 青岛创新城区发展 |
5.4.3 三城空间结构比较 |
第6章 创新城区主体特征与空间偏好 |
6.1 创新型企业网络特征研究 |
6.1.1 研究对象 |
6.1.2 技术网络特征 |
6.1.3 生产网络特征 |
6.1.4 社会网络特征 |
6.2 创新型企业空间偏好研究 |
6.2.1 网络差异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
6.2.2 高新技术企业选址特征 |
6.3 创新型人才需求特征研究 |
6.3.1 调研对象 |
6.3.2 知识需求特征 |
6.3.3 社交需求特征 |
6.3.4 物质需求特征 |
6.4 创新型人才空间偏好研究 |
6.4.1 就业空间偏好 |
6.4.2 居住空间偏好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创新城区空间组织与政策建议 |
7.1 北京创新空间发展基础 |
7.1.1 北京创新空间演变历程 |
7.1.2 北京创新发展基本特征 |
7.2 北京创新城区发展路径 |
7.2.1 创新源驱动模式:中关村科学城 |
7.2.2 服务&环境吸引模式:国贸CBD片区 |
7.2.3 旧城更新模式:望京&798 片区 |
7.2.4 园区转型模式:上地&清河片区 |
7.3 创新城区中观空间策略 |
7.3.1 激活大学园区 |
7.3.2 培育科创社区 |
7.3.3 开放科技园区 |
7.4 创新城区微观空间策略 |
7.4.1 提升科技楼宇 |
7.4.2 嵌入众创空间 |
7.4.3 营造开放空间 |
7.5 创新城区存量土地利用 |
7.5.1 北京存量空间发展现状 |
7.5.2 土地类型政策创新 |
7.5.3 土地供给政策创新 |
7.5.4 土地利用政策创新 |
7.6 创新城区创新生态环境建设 |
7.6.1 构建创新生态体系 |
7.6.2 加强创新服务水平 |
7.6.3 促进产学研融合 |
7.6.4 实施人才战略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2.1 系统性提出了创新城区的发展机制 |
8.2.2 总结归纳了创新城区四种模式类型 |
8.2.3 定量评估了城市内部空间创新水平 |
8.2.4 提供了存量空间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创新型企业网络机制与空间特征访谈提纲 |
附录 B 创新型人才行为特征与空间偏好访谈提纲 |
附录 C 调研访谈记录节选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北京市花卉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花卉产业与产业规划 |
1.2.1 花卉 |
1.2.2 花卉产业 |
1.2.3 产业规划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花卉产业规划理论基础 |
1.4.1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
1.4.2 产业集群理论 |
1.4.3 消费者行为理论 |
1.4.4 协同发展理论 |
2 国内外花卉产业发展形势 |
2.1 世界花卉产业发展形势 |
2.1.1 世界花卉产业总体发展情况 |
2.1.2 花卉产业国际协会与组织 |
2.1.3 花卉产业主要影响因子 |
2.1.4 世界花卉产业发展的趋势 |
2.1.5 世界花卉主产国 |
2.2 我国花卉产业发展形势 |
2.2.1 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状况 |
2.2.2 转型期我国花卉产业发展趋势 |
2.2.3 我国花卉产业面临的挑战 |
2.3 小结 |
3 北京市花卉产业发展形势 |
3.1 发展机遇 |
3.1.1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国家战略为花卉产业发展提供空间 |
3.1.2 首都功能定位为花卉产业结构调整提出新要求 |
3.1.3 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推动北京花卉产业转型升级 |
3.1.4 花事活动和节日庆典引领花卉消费,推动花文化传播 |
3.2 北京市花卉生产情况 |
3.2.1 北京市花卉生产统计数据 |
3.2.2 花卉生产格局 |
3.2.3 花卉生产的产品结构 |
3.2.4 主要花卉生产模式 |
3.2.5 花卉生产企业发展趋势 |
3.3 花卉销售系统 |
3.3.1 花卉市场 |
3.3.2 新型零售业态 |
3.3.3 网上销售平台 |
3.3.4 存在问题 |
3.4 花卉科技创新 |
3.4.1 花卉种质资源库 |
3.4.2 花卉科研机构与团体 |
3.4.3 花卉企业创新 |
3.4.4 存在问题 |
3.5 花文化建设 |
3.5.1 花文化示范基地建设 |
3.5.2 节庆与特色花事活动 |
3.5.3 大型花卉展会 |
3.5.4 市花市树 |
3.5.5 花卉非物质文化遗产 |
3.6 花卉消费情况与消费需求分析 |
3.6.1 城市建设与美化 |
3.6.2 花事活动与特殊节庆 |
3.6.3 居民日常生活 |
3.6.4 花卉主题园与城市花田 |
3.6.5 功能性花卉 |
3.6.6 花卉科普与教育 |
3.7 小结 |
3.7.1 北京市花卉产业发展状况 |
3.7.2 北京市花卉产业的特点 |
3.7.3 北京市花卉产业重要变化 |
3.7.4 北京花卉产业存在问题 |
4 京津冀花卉产业发展形势 |
4.1 京津冀花卉产业总体发展状况 |
4.2 天津市花卉产业发展状况 |
4.3 河北省花卉产业发展状况 |
4.4 京津冀花卉产业协同发展各省市定位分析 |
5 规划编制的依据与原则 |
5.1 规划编制的依据 |
5.1.1 社会经济状况 |
5.1.2 国内外花卉产业发展形势 |
5.1.3 京津冀花卉产业发展形势 |
5.1.4 北京市花卉产业发展形势 |
5.1.5 相关指导文件与规划 |
5.2 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
6 发展思路与发展目标 |
6.1 指导思想 |
6.2 发展思路 |
6.3 主要目标 |
7 花卉产业布局、重点任务与重点工程 |
7.1 花卉产业布局 |
7.1.1 布局原则 |
7.1.2 区域布局 |
7.2 重点任务 |
7.2.1 建设花卉科技创新中心 |
7.2.2 完善花卉流通体系 |
7.2.3 传承与创新花文化 |
7.3 重点工程 |
7.3.1 花卉产业聚集区建设工程 |
7.3.2 花卉观光园建设工程 |
7.3.3 花卉主题园和城市花田建设工程 |
7.3.4 平原造林景观提升工程 |
7.3.5 园艺社区示范工程 |
7.3.6 2019世园会重点工程 |
8 北京市花卉产业保障体系研究 |
8.1 完善政策制度,促进有序发展 |
8.2 建立产业资金,推动持续发展 |
8.3 注重人才培养,提升专业素质 |
8.4 加快行业融合,延伸产业链条 |
8.5 完善信息网络,优化产业环境 |
8.6 统筹区域资源,促进协同发展 |
9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9)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加强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研究是贯彻国家方针政策的需要 |
1.1.2 加强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研究是我国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需要 |
1.1.3 加强社会服务职能研究是高等体育院校自我发展与完善的需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高等体育院校 |
1.3.2 职能 |
1.3.3 大学社会服务职能 |
1.3.4 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 |
1.4 研究现状 |
1.4.1 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相关研究 |
1.4.2 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研究 |
1.4.3 研究评述 |
1.5 研究理论基础 |
1.5.1 三螺旋理论(Triple Helix Mocdel,TH模型) |
1.5.2 高等教育政治论哲学 |
1.5.3 教育外部关系规律 |
1.6 研究对象、方法与思路 |
1.6.1 研究对象 |
1.6.2 研究方法 |
1.6.3 研究思路 |
2 理论探析: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职能体系 |
2.1 高等学校职能体系的不同观点 |
2.1.1 国外观点 |
2.1.2 国内观点 |
2.2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职能体系构成要素及其分析 |
2.3 小结 |
3 历史考察: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演变及其启示 |
3.1 国外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演变 |
3.1.1 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萌芽(中世纪至19世纪中后期) |
3.1.2 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产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
3.1.3 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新发展(20世纪初至今) |
3.2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演变 |
3.2.1 萌芽期:完全服务于国家需要的无意识阶段(1952年至1976年) |
3.2.2 幼苗期:改革开放背景下的自我摸索阶段,1977年至1998年) |
3.2.3 成长期:顺应高等教育发展的积极探索阶段(1999年至今) |
3.3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演变的启示 |
3.3.1 社会发展是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发展的根本动因 |
3.3.2 体育改革是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发展的直接动因 |
3.3.3 高等教育改革是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发展的前提 |
3.4 小结 |
4 现实考量(一):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内容与形式 |
4.1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内容 |
4.2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主要形式 |
4.2.1 人才服务的主要形式 |
4.2.2 科技服务的主要形式 |
4.2.3 信息服务的主要形式 |
4.2.4 物质文化资源服务的主要形式 |
4.3 个案分析:“校校”服务 |
4.3.1 实施方案 |
4.3.2 对“校校”服务的探讨 |
4.4 他山之石: 国外高校社会服务形式的启示与借鉴 |
4.4.1 美国高校社会服务形式 |
4.4.2 日本高校社会服务形式 |
4.4.3 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形式的启示与借鉴 |
4.5 小结 |
5 现实考量(二):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能存在的问题 |
5.1 社会服务职能观念 |
5.2 社会服务能力 |
5.2.1 体育类专业与社会联系不紧密,专业特色弱化 |
5.2.2 体育相关类专业建设水平较低,逐渐边缘化 |
5.2.3 科研总体实力不高,科研成果应用率低 |
5.3 社会服务机制 |
5.3.1 社会服务宏观调控机制不健全 |
5.3.2 社会服务中观协调机制缺位 |
5.3.3 社会服务微观组织实施机制不完善 |
5.4 小结 |
6 原因探寻: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ISM)的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制约因素分析 |
6.1 解释结构模型(ISM)简介 |
6.2 ISM的具体实施 |
6.2.1 成立ISM小组 |
6.2.2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制约因素的确定 |
6.2.3 构建邻接矩阵 |
6.2.4 计算可达矩阵 |
6.2.5 对要素等级进行划分 |
6.2.6 建立ISM模型 |
6.3 ISM模型解析 |
6.4 小结 |
7 发展之策(一):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优化 |
7.1 坚守正确的社会服务职能价值导向 |
7.1.1 立足体育,有所为有所不为 |
7.1.2 坚持非营利性,促进教学、训练、科研水平的提高 |
7.1.3 凸显学术性,守望大学精神 |
7.2 明确社会服务职能定位 |
7.2.1 社会服务领域定位 |
7.2.2 社会服务区域定位 |
7.2.3 社会服务的内容与形式定位 |
7.3 建立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机制 |
7.3.1 建立健全社会服务宏观调控机制 |
7.3.2 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中观协调机制 |
7.3.3 建立健全社会服务微观组织实施机制 |
7.4 小结 |
8 发展之策(二):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评价 |
8.1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评价主体 |
8.2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评价标准的制定原则 |
8.2.1 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原则 |
8.2.2 代表性原则 |
8.2.3 导向性原则 |
8.3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评价指标的确定与分析 |
8.3.1 评价指标确定的步骤与方法 |
8.3.2 一级指标的确定与分析 |
8.3.3 二级指标的确定与分析 |
8.3.4 三级指标的确定与分析 |
8.3.5 评价指标的确定及其指标说明 |
8.4 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北京市郊区体育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体育旅游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与发展 |
1.1.2 市场需求与政策支持促进了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 |
1.1.3 体育赛事激发了大众体育旅游的动机和各地赛事活动的发展 |
1.1.4 大城市郊区亟需体育旅游资源的配套开发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1 城郊游憩研究进展 |
1.3.2 体育旅游相关研究进展 |
1.3.3 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研究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2 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体育与旅游 |
2.1.2 体育旅游与旅游体育 |
2.1.3 旅游资源与体育旅游资源 |
2.2 基础理论研究 |
2.2.1 区位论 |
2.2.2“核心—边缘”理论 |
2.2.3 距离衰减规律 |
2.2.4 环城游憩带理论 |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库建立 |
3.1 研究区界定 |
3.2 北京市郊区体育旅游概况 |
3.2.1 北京市郊区体育旅游发展的条件 |
3.2.2 居民对北京市郊区体育旅游的感知 |
3.3 北京市郊区体育旅游资源的分类及特点 |
3.3.1 体育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 |
3.3.2 北京市郊区体育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 |
3.4 北京市郊区体育旅游资源数据库的建立 |
3.4.1 背景数据与获取方法 |
3.4.2 参与型体育旅游资源的数据获取 |
3.4.3 观赏型体育旅游资源的数据获取 |
4 北京市郊区体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
4.1 北京市郊区体育旅游资源总体空间分布特征 |
4.1.1 整体集聚状态显着 |
4.1.2 呈现“环状”发展趋势且部分区域集聚明显 |
4.1.3 区域分布不均衡 |
4.2 北京市郊区分类型体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
4.2.1 参与型体育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
4.2.2 观赏型体育旅游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 |
5 北京市郊区体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成因 |
5.1 参与型体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成因 |
5.1.1 极限挑战类体育旅游资源 |
5.1.2 强身健体类体育旅游资源 |
5.1.3 休闲运动类体育旅游资源 |
5.2 观赏型体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成因 |
5.2.1 节事活动类体育旅游资源 |
5.2.2 赛事场馆类体育旅游资源 |
6 北京市郊区体育旅游资源的优化建议 |
6.1 优化京郊体育旅游资源的配置 |
6.2 细分体育旅游市场,改善体育旅游产品结构 |
6.3 丰富旅游业态,寻求集群化、创新化和差异化发展路径 |
6.4 促进京郊体育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
6.5 挖掘市场潜力,改善体育旅游的消费环境 |
7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1.1 北京市郊区体育旅游资源的分类 |
7.1.2 北京市郊区体育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
7.1.3 北京市郊区体育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成因 |
7.1.4 北京市郊区体育旅游资源的优化建议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北京市郊区体育旅游游客行为调查问卷 |
附录B 北京市郊区体育旅游资源点目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昌平区企业知识产权状况调研(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市新市民租房选择影响因素与保障机制研究[D]. 李雨.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2)
- [2]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工程设计与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 李剑颖.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3]多主体诉求下北京二道绿隔郊野公园布局模式研究[D]. 赵晓伟.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北京市环境教育发展历程及对策研究 ——以培养生态公民为视角[D]. 贾桂君.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5]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D]. 刘静. 天津大学, 2019(06)
- [6]电动汽车废旧电池物流网络模型研究[D]. 王珊.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01)
- [7]创新城区的机制、模式与空间组织研究[D]. 任俊宇. 清华大学, 2018(04)
- [8]北京市花卉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研究[D]. 胡伟男. 北京林业大学, 2017
- [9]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研究[D]. 李俊峰. 北京体育大学, 2016(04)
- [10]北京市郊区体育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D]. 张新. 河南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