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矿产资源管理系统研究——以榆林地区为例

基于GIS的矿产资源管理系统研究——以榆林地区为例

陈开圣[1]2003年在《基于GIS的矿产资源管理系统研究——以榆林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国土资源部在国土资源大调查中提出了“数字国土”工程,这是继“数字地球”概念之后的又一大信息化工程,表明资源信息化管理已成为当今科技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矿产资源是国土资源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矿产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对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地理信息系统正是一门对空间数据的存储、管理、分析、显示的综合性技术,其强大的空间查询与分析功能已被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尤其是在国土资源管理领域中。为此本文以GIS软件为平台,开展了榆林矿产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上探讨一种矿产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方法。 文中在分析了系统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建立了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两类相结合的数据库,实现了图形数据库中内部属性表与属性数据库中外挂属性表的连接,将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统一存储、处理和分析,可对矿区已有资料实施信息化管理。选取MAPGIS6.0为开发平台,利用其提供的API函数和MFC类库,以VC~(++)6.0为编程语言,基于Windows环境下进行了系统主要功能模块的开发与程序设计实现,研制了一套集属性数据管理、图形数据管理、信息查询、报表输出为一体的以县(市)为单位的矿产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并以榆林地区为例,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经在榆林矿管局使用,本系统性能稳定、操作简单、界面友好、使用方便,可以满足矿产资源信息的日常管理的需要,对提高矿产资源的管理水平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左力强, 陈开圣, 彭小平[2]2005年在《基于GIS的矿产资源管理系统数据库的设计》文中研究指明以MAPGIS为开发平台,VisualFoxpro6.0为开发语言,并以榆林地区为例,建立了图形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并对其进行了关联。

史小惠[3]2013年在《榆林地区土地生态敏感性时空动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土地是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土地生态环境状况的优劣能直接或间接地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评价土地生态敏感性即是依据一定的判断标准对土地生态系统各要素的敏感性进行度量,回答系统所处的状况、对外界活动的适应程度等问题。榆林地区作为我国能源化工基地,人类活动影响强烈,加之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本文依据榆林地区土地生态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充分考虑土地生态敏感性的影响因素,选取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人为因素等3个土地生态敏感性因子,并确定其权重。通过资料收集、遥感影像解译、专家评定等方法,得出了榆林地区2000年、2005年及2010年3期土地利用图,土壤质地图和地形起伏度图。利用ArcGIS软件对不同敏感因子划分5个等级,针对榆林地区527块样地计算土地生态敏感性指数,得到3期敏感性指数图。结果表明榆林地区土地生态敏感性指数值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定边县及靖边县一带,毛乌素沙漠南缘风沙草滩区敏感性指数值居中,东南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敏感性指数略低。

都平平[4]2011年在《生态脆弱区煤炭开采地质环境效应与评价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榆神府矿区地处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过渡地带,该区地表为较厚松散层所覆盖,常年干旱少雨、植被稀疏,为典型的生态脆弱区。该矿区煤层埋藏浅、开采厚度大、上覆基岩厚度较薄,煤矿开采容易导致严重的地质环境问题。如何实现煤矿生产与生态、地质环境的有效保护的相互统一与协调发展,是西部地质环境脆弱地区煤炭资源开发的重大基础性研究课题。本文在对矿区地质环境现状进行调研、勘探测试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研究区地质环境的地质采矿因素条件,研究了采动对各地质环境因素的影响;运用GIS进行了各因素的空间信息量化管理,并采用支持向量机理论分析方法进行了矿区地质环境采前因素综合评价,对开采后地质环境变化分区进行了预测,提出了生态脆弱区煤炭开采活动地质环境保护技术措施。主要成果有:(1)研究发现“水环境恶化”、“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是生态脆弱区浅部煤炭资源开发引发的叁类主要地质环境效应;煤炭开采造成上覆水体进入矿井,水量、水位及水质的变异是水环境恶化的主要表现;水位的下降产生了土体的盐碱化从而造成土地沙漠化;水环境及土地沙漠化造成浅部生态退化,表土采动变形和破坏加剧产生水土流失。(2)研究确定了地形地貌、沙层厚度、水位埋深、开采煤层上覆基岩厚度、煤层厚度等是影响研究区地质环境的主要因素。榆神府矿区原生地质环境条件差,沙漠化、水土流失严重,在未开采煤炭时就应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3)基于对各因素现状及采动变化空间分布GIS量化管理,和各因素空间可视化成图的综合地质环境现状GIS多元信息拟合评价技术可以有效分析和预测煤炭开采引起的环境动态变化趋势;探索并研究建立了综合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和预测支持向量机(SVM)非线性预测模型,并将榆神府矿区地质环境现状分为5类,进行了现状地质环境类型评价分区,预测了煤层开采地质环境变化,给出了预测评价分区图。(4)榆神府矿区煤炭资源开发中,不会造成区内所有矿井地质环境加剧恶化;只是在煤炭埋深浅、且富水的地方,开采会加剧环境恶化,这些地方是今后煤炭开发时,重点保护与治理环境的地区。(5)研究得出:对于榆神府矿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应根据各矿井(区)具体的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和对采前采后环境质量的变化评价预测结果合理部署,并提出优化开采顺序、科学选取开采方法和实施“保水采煤”综合技术是实现生态环境脆弱区煤炭资源开采和地质环境保护的技术措施。该论文有图55幅,表46个,参考文献220篇。

王鹏[5]2015年在《陕北地方煤矿资源/储量动态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煤矿资源/储量动态管理是指煤矿企业按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要求,定期的对矿山资源/储量动用情况进行地质测量、核算、登记入账、上报。针对目前陕北地方煤矿在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存在的资源/储量管理不当问题,从井田原始勘探资源/储量着手,到矿井资源/储量变化,进行全过程动态管理。矿区生产动用储量管理提出以月、年为时间单位,从巷道掘进变化、工作面生产变化到全矿井月、年度变化叁个方面着手,定期将各范围内资源/储量变动情况录入煤矿资源/储量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对矿井动用情况、损失量、采出量、摊销量等进行统计、分析及输出报表,并对相关图件进行修改,完成矿井资源/储量的动态管理。本文在对资源/储量动态管理数据库系统功能需求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基于Visual FoxPro 6.0开发平台,通过数据库概念分析、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管理系统功能模块设计、程序调试等阶段完成了资源/储量动态管理系统,系统主要包括系统初始化、资源/储量数据的输入、计算、统计以及报表输出等功能。并结合地方煤矿生产实践对煤矿储量动态管理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能够满足煤矿储量动态管理的需求。论文实现了以Mapgis为平台完成不同情况下资源/储量的估算方法,从而实现资源/储量的自动估算、属性参数编辑、自动标注等,并根据实际需求可自动将资源/储量数据进行导出和统计,生成资源/储量估算基础表。

张学俭[6]2004年在《基于遥感和GIS的宁夏盐池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宁夏盐池县是我国典型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研究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特点和驱动力,对我国干旱半干旱风沙区的生态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以盐池县1991年Landsat/TM影像数据和2000年Landsat/ETM影像数据为主要信息源,采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的技术方法,提取了盐池县1991~2000年十年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空间位置、数量和类型,采取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转移矩阵(Conversion Matrix)、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度、土地利用程度、景观格局等数学模型,研究分析了盐池县1991~2000年土地利用/覆被的变化过程、特点和景观格局,揭示了导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1991-2000年盐池县耕地面积净减少39,853hm~2,占土地总面积比重由24.09%降低到18.18%:林地和草地面积分别增加27,055 hm~2和13,251hm~2,占土地总面积比重分别由5.48%和66.64%提高到9.49%和66.60%;流动沙丘面积减少4659hm~2;但草原退化严重,中高盖度草场占土地总面积比重由51.21%下降到17.29%,而低盖度草场和极低盖度草场占地比重分别由4.09%和9.34%增加到36.40%和12.91%;生态环境局部有所好转,但整体继续恶化;土地利用整体处于不稳定调整期:叁北防护林等生态工程的实施、降水少且时空分布不均以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和草畜产权矛盾是盐池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郭丽英[7]2008年在《陕北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景观动态与优化途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陕北农牧交错区为例,通过系统分析农牧交错区的发展特点与问题,认为农牧交错带是我国典型的问题区域、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国家重大的战略要地,优化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是解决目前所面临问题的关键。论文试图在理清北方农牧交错区自然状况与经济发展特点基础上,进一步以地处陕北农牧交错区的榆林市为典型案例,采用遥感、GIS、模型模拟和景观指数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景观生态类型的划分和景观类型格局变化特征的分析;深入开展典型区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的模拟研究,测定区域主导的土地利用景观过程;借助于空间相关分析技术,揭示土地利用景观变化的时空格局与驱动机制;探讨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与模式,从而为新时期优化调整区域土地利用政策、维护区域及相邻地区的生态安全、探索协调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关系的可行途径,提供决策参考依据。论文着眼区域“土地格局变化”和“优化途径”主题,开展了土地利用景观动态及其优化途径的实证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论述了选题依据及其研究意义,分析了农牧交错区的区域特点及其面临的关键性问题,梳理了相关研究的近今进展;2)探讨了基于遥感信息源与GIS技术的土地类型景观识别、划分标准、定量指标与方法:3)对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进行评价和模拟分析,侧重揭示其时空变动的类型特征及区域差异的规律;4)基于多元回归模型方法,进行了土地利用景观变动的驱动机制分析,探讨了土地利用景观类型转换的主导人文驱动力;5)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专家决策方法,进行了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生态设计及其优化途径的初步探讨。论文研究取得以下主要进展和结论:(1)陕北农牧交错区是生态脆弱、资源富集、乡村贫困的特殊区域,实现资源、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系统梳理相关研究成果与进展,以及土地利用景观动态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将“土地格局变化”和“优化途径”作为论文研究的主题,梳理提出了陕北农牧交错区域4个方面的突出特点,即生态脆弱性、要素复杂性、矛盾尖锐性、变化频繁性。(2)土地利用景观的类型结构及其空间分异,受区域尺度大小的深刻影响,采用多尺度分析有利于深入揭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形成机制、演化规律及优化途径。论文根据研究对象及其尺度的不同,建立了榆林市全区、北部风沙滩区和横山典型县域等不同尺度区域的系列土地利用遥感影像数据库及其社会经济数据库。将榆林市土地利用景观类型划分为6个一级类、20个二级类;在县域尺度上结合应用SPOT5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将横山县土地利用景观类型划分为6个一级类、25个二级类。并借助于GIS技术与景观格局分析法,可实现对不同尺度的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特征、结构格局及其动态变化时空差异性的模拟与分析。(3)区域土地利用景观变化受自然、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深入理解和深刻揭示这些因素变化特征、影响机理与作用模式,是全面认识区域土地利用动态、人文驱动机制及其社会经济效益等多方面复杂系统问题的重要前提.论文以榆林市1985、1995、2003年叁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的解译结果为基本信息.研究发现草地与耕地类型互转的“大进大出”,是本地区土地利用景观变化的重要特点,也反映出农用地利用粗放与管理无序的问题。总体而言,1985-2003年的土地利用景观破碎度增大、景观多样性增高,以及景观类型的分离度差异明显,表明陕北农牧交错区的土地利用的人类活动增强,土地景观类型退化的趋势尚未得以扭转。(4)土地沙漠化是陕北农牧交错地区土地利用景观动态变化的主要自然过程之一。特别是其中的陕北长城沿线地区,由于自然环境本身的脆弱性,再迭加近20多年来地区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工业园区建设等人类经济活动的强烈作用,其土地利用景观类型格局发生了显着的变化,尤其是诱发了土地沙漠化的严重发生,土地退化程度不断加剧。土地沙漠化景观类型质心分布向西南、东北方向的扩展,严重威胁着西南部和东北部黄土区的生态安全。总体而言,该地区土地利用景观发生变化的部位主要在南部定边、靖边县境内的低山丘陵区,以及毛乌素沙漠边缘地带和东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5)区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形成和演化,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具有主导作用。榆林市土地退化与人口压力增大、过度土地利用等有直接关系,而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土地退化的主要诱发因素,其实质也是由于当地人口的过快增长、农牧业技术相对滞后和土地承载力不协调的深层次矛盾所造成的。1985-2003年,榆林市治沙种草与造林对土地利用类型转换贡献率为74.55%,其主要转换方式是未利用地转向草地和林地;农业结构调整贡献率为11.85%,主要是耕地转向草地、林地与草地;土地退化贡献率为6.48%,表现为草地、耕地、林地与水域转向未利用地;开垦耕地贡献率占4.05%,表现为草地、未利用地、林地与水域转向耕地。(6)陕北农牧交错区土地类型景观优化的根本途径,在于科学协调区域人地关系,实现资源、生态、经济、社会的有机统一和良性循环。该地区土地利用景观生态设计应突出体现“叁性”,即景观生态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致性,景观生态设计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协调性,景观生态格局与土地利用模式的耦合性。论文分别从专家决策支持、景观类型分异的视角,具体研究了土地利用景观生态设计及优化的模式和途径。论文研究力求在以下4个方面有所创新:(1)论文注重理论分析与实地观测、调研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模型分析与专家辅助决策相结合,成果应用、理论总结与模式归纳相结合,充分利用遥感与GIS技术、数据模型与景观指数分析等量化方法综合集成的优势,并且注重着眼于从榆林市域.北部长城沿线地区-横山县等叁种空间尺度,开展土地利用景观类型格局、动态与机制的深入研究,揭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的尺度差异与效应,拓展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2)着眼于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区域问题、战略地位和持续发展的实证分析,重点以地处农牧交错区的陕北榆林市为典型案例,面向陕北农牧交错区“土地格局变化”和“优化途径”两个主题,围绕数据采集与建模→土地景观类型划分→土地景观格局动态分析→土地景观变化机制模拟→土地利用景观生态设计与优化途径这一主线组织论文研究。(3)重视新技术应用与模型开发。以榆林市为例,建立了土地利用景观分类体系,试图构建从TM遥感影像直接测定土地利用景观类型及植被盖度变化等特征量和诊断土地利用景观动态的数理分析模型。通过“3S”技术集成,将纠正过的多时相影像数据进行GIS管理,开发自动采集影像信息用于监测和评估土地利用类型格局时空变化规律的指标体系与技术方法;实现土地利用类型动态信息格网化,并借助空间相关分析,揭示土地利用类型景观变化同主导的自然与社会经济因子的关系,进而实现对土地利用类型景观动态评估及其分析。在多信息源利用、多模型方法集成方面取得了新进展。(4)瞄准区域决策实践目标。基于对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动态变化的分析及其主导的人文传导机制的认识,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和要求,着眼陕北农牧交错区域、北部风沙滩区与南部黄土丘陵区、横山县等不同的尺度及其土地利用景观结构的差异,面向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深入开展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优化布局的实证研究。充分利用景观生态设计的原理、循环经济的理论和统筹协调决策的方法,开展了陕北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景观生态设计及其优化途径研究,提出促进农牧交错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及政策性建议。

张明燕[8]2006年在《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战略环境评价的一种形式,目的是防止由于宏观规划不当而给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在矿产资源规划编制阶段,对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过程。目的是从根本上、从全局上、从发展的源头上注重矿产资源规划的环境影响,控制污染、保护自然环境。本文首先提出矿产资源规划的环境影响组成分类,分析现行矿产资源规划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及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选择陕北榆神府国家规划矿区、云南“叁江”地区矿产资源规划作为研究实例,以矿产资源规划的环境影响组成分类为主线,系统分析矿产资源开采引起的环境影响问题,探索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提出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的政策性量化指标。结论:1)矿产资源规划必须将矿产资源开采活动限制在适宜人类生存环境的动态平衡之内;2)陕北榆神府国家规划矿区、云南“叁江”地区矿产资源规划中出现或潜在的环境危害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资源效益与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和协调发展;3)矿产资源开采对整个环境的影响是综合性的,而环境系统也从各个方面反作用于开采活动,其效应也是综合性的;4)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和方法;5)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建立需要有相应的政策性量化指标为基础。创新点:提出了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分类,即按矿产资源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尺度和影响组成进行分类。认为矿产资源开采对环境的影响是局域环境破环,区域环境质量下降,尚不到影响全球环境的程度,但矿产资源开采对全球环境具有累积影响。提出了以自然地理环境、地貌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生态(物)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等六类环境影响组成作为一级评价因子;以各类环境影响组成的次一级分类作为二级评价因子;以各类环境影响组成的次一级分类的具体评价对象作为叁级评价因子的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叁级指标体系。提出了可适用于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环境成本—效益分析法,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评价方法,基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方法。提出了以六类环境影响组成的次一级分类为主的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政策性量化指标。

孟学奇[9]2017年在《矿产资源信息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文中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矿产资源信息的管理与储存已经运用计算机和相关系统来进行。本文就是针对矿产资源信息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对矿区资源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简单的说明,然后对计算机网络管理在矿产资源信息的应用做了阐述,同时对矿产资源信息系统的整体的设计与开发做了深入的讨论,最后对矿产资源信息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安全性进行了叙述。

刘秀花[10]2006年在《中国西北地区再造山川秀美综合区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的选题来自于国家攻关项目《中国西北不同生态地域山川秀美试验示范区建设与重大科技难题研究》,是再造山川秀美前期研究中一级区划的继续和深化。着重于西北地区再造山川秀美二级和叁级分区研究,这是实施再造山川秀美十分必要的。再造山川秀美综合区划研究就是针对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特征和各地山川秀美建设的具体目标,对生态、经济、社会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和定量指标分析,进而做出能够反映不同地域再造山川秀美模式的综合性发展区划—再造山川秀美综合区划,为各地的山川秀美建设和规划提供理论和实施依据。 具体着力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1) 西北地区再造山川秀美综合区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2) 西北地区再造山川秀美综合区划因子体系的建立; (3) 再造山川秀美综合区划可视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4) 应用实例研究。 研究通过实地调查,以系统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等理论为基础,应用层次分析、模糊聚类分析、GIS的多因素迭加分析等方法,结合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现状,对西北地区再造山川秀美综合区划的理论、区划方法、区划因子体系的建立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以陕西省山川秀美综合区划为例进行了具体的实现,取得以下研究成果: 1.对我国各种区划成果的回顾和方法体系的分析 我国自然区划的理论和方法已积累了大量的成果。由于山川秀美综合区划的包括生态—经济—社会叁个子系统,是一个全新的内容,比过去的任何区划都要复杂的多。所以本文首先对前人的成果进行了分析、总结,为本项研究在思路和经验方面提供借鉴。 2.西北地区山川秀美综合区划理论研究 本区划研究包括生态—经济—社会叁个子系统,涉及多种因素。因此,在高层次的综合系统中划分不同的维度,即建立生态—经济—社会叁维度空间关系。在各子系统内部划分不同的层次,实行分层次分区。这为区划方法的研究和区划因子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 3.西北地区山川秀美综合区划方法研究 根据山川秀美综合区划的理论,首先,在叁维度各子系统内,对不同层次采用建立的数学模型计算各评价单元的综合值;其次,考虑部分研究因子具有不确定性,将模糊数学的理论和方法与传统的聚类分析方法相结合,应用于各维度的区划。并应用自己编写的模糊聚类分析程序进行计算,划分出生态环境区划、

参考文献:

[1]. 基于GIS的矿产资源管理系统研究——以榆林地区为例[D]. 陈开圣. 西安科技大学. 2003

[2]. 基于GIS的矿产资源管理系统数据库的设计[J]. 左力强, 陈开圣, 彭小平. 西部探矿工程. 2005

[3]. 榆林地区土地生态敏感性时空动态分析[D]. 史小惠. 长安大学. 2013

[4]. 生态脆弱区煤炭开采地质环境效应与评价技术研究[D]. 都平平. 中国矿业大学. 2011

[5]. 陕北地方煤矿资源/储量动态管理研究[D]. 王鹏. 西安科技大学. 2015

[6]. 基于遥感和GIS的宁夏盐池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D]. 张学俭. 北京林业大学. 2004

[7]. 陕北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景观动态与优化途径研究[D]. 郭丽英. 陕西师范大学. 2008

[8]. 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政策研究[D]. 张明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

[9]. 矿产资源信息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J]. 孟学奇. 世界有色金属. 2017

[10]. 中国西北地区再造山川秀美综合区划研究[D]. 刘秀花. 长安大学. 2006

标签:;  ;  ;  ;  ;  ;  ;  ;  ;  ;  

基于GIS的矿产资源管理系统研究——以榆林地区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