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彩霞刘桂娟(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7)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8-0353-02
【摘要】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使用约束带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和护理。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2年8月神内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9例需保护性约束的患者使用约束带给予保护。结果89例患者在重症监护室住院期间未发生意外拔管、自伤和皮肤异常、医疗纠纷等不良事件。结论实施肢体保护性约束可降低医疗过程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安全。
【关键词】危重症患者约束带护理
重症患者常伴有意识模糊,躁动不安,不配合治疗护理,很容易发生拔管、坠床、自伤等严重后果而影响治疗、预后甚至威胁生命[1]。因此,对危重症患者实施肢体保护性约束,既保护患者安全,也保证医疗护理的顺利进行。我科从2011年3月开始使用特制的上肢手套式和下肢30×20cm八层棉布约束带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3月~2012年8月在神内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需约束的89例危重症患者,给予保护性约束。其中男68例,女21例;年龄28~87岁,平均69.5岁。疾病分类:脑梗死45例、脑出血26例、脑膜脑炎3例、脑梗死后遗症12例、静脉窦血栓形成3例;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11例。89例患者均留置胃管、尿管,26例深静脉置管,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5例。
2约束的护理
2.1约束前护理使用保护性约束带前应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自伤和非计划性拔管的可能,评估患者肢体活动情况、局部皮肤完整性等。需肢体约束的患者由患者的主治医生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签定保护性约束知情同意书。同时特别重视意识清醒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感受,向家属及患者讲解约束的重要性,消除患者及家属的顾虑,以取得配合。
2.2约束中的护理选择合适的约束用具和数目,约束时动作应轻柔,不可粗暴,应尊重患者,维护患者的权利和尊严。松紧合适,以不影响血液循环,限制活动范围以不触及各种管路和自伤为宜。为患者遮挡约束的肢体和用具以维护患者的尊严。严格交接班,记录保护性约束用具的使用日期、时间、约束部位、观察评估患者意识,约束部位皮肤颜色、温度及有无损伤,做好护理记录。对意识清醒的患者,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表达约束后的反应及自身感受,肯定患者配合约束治疗护理带来的方便,以满足患者自尊的需要和减少反抗行为。加强巡视病房,保持约束肢体处于功能位,保持床铺的清洁、干燥,预防压疮的发生。
2.3约束解除后的护理约束使用指针一旦消失,即停止约束。清点核对约束用具并记录。解除约束后的约束用具应用500mg/L的健之素浸泡30min洗涤晾干备用。
3讨论
神内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存在意识障碍、躁动不安、各种管路多,易发生意外拔管和自伤等不良事件。使用保护性约束前,做好有效的沟通,在使用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重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感受,尊重患者,维护患者的权利和尊严。89例患者在神内重症监护室住院期间未发生意外拔管、自伤和皮肤异常、医疗纠纷等不良事件。降低了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伍林飞,廖燕,虞献敏.个性化约束在危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护理学杂志,2011,26(5):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