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关系论文_赵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审美关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气象,关系,价值论,群众文化,礼乐,假名,虚实。

审美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赵明[1](2019)在《日本丝印的图纹审美及其功用——兼谈其与假名入印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丝印是日本古代印章中较为特殊的类型,分为汉字印和非汉字或图纹印两类。丝印具有"瑰奇稚逸,古意可掏"的艺术特征,本文从审美文化视角对丝印中非汉字或图纹印印文的神秘性、排迭性、对称性进行揭示。在十五世纪明朝与日本的生丝贸易中,丝印除了具有"堪合"的实用功能之外,深受日本大名、文人群体追捧的则是其小巧精致的赏玩功用。赏玩风气的蛊行使表示日本假名的罗马字姓名印出现-并延伸出模仿丝印风格的假名与图纹混合印。从早期过渡性质的假名印,至中岛蓝川、渡边和琴、福田芳园等篆刻家的假名篆刻作品,日本假名入印的发展日趋成熟。(本文来源于《中国书法》期刊2019年20期)

刘维邦[2](2019)在《数字时代身体、符号与审美之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字时代里,数据化已成为一种认识论。由此,空间、身体乃至艺术都被数据化,同时,空间和身体的凸显以及艺术的终结正在促使传统的艺术观发生根本性转变。鉴于此,本文从身体、符号与审美的关系出发来反思当代审美与艺术,提出在数字时代居间性的身体已经符号化,现代生产逻辑与审美逻辑正在实现共谋,其结果是引发艺术由心理—情感符号变成身体—行为符号。其表现有叁点:第一,空间符号取代了时间符号;第二,身体符号取代了情感符号;第叁,"使其特殊"取代了自由创造。(本文来源于《符号与传媒》期刊2019年02期)

黄敦明,刘晓玲[3](2019)在《论书法与文学在造境技法上的审美同源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艺术同源历来就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上一种共识,但是它们同源的基点在哪,历来没有定论。本文以书法和文学为例,从动静、虚实、空间立体形象塑造等方面说明它们在造境技法上的相似性,从而论证艺术在审美意蕴上的同源关系,由这种审美意蕴的同源关系,进而为艺术创作提供更为丰富的方法论证指导。(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9年27期)

叶倍[4](2019)在《浅析“八仙戏”与台州审美文化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八仙戏是台州农村戏剧演出的必备剧目,与文人戏剧的高雅、细腻不同,台州八仙戏显得更为直白、原始。虽然这一剧目中也涉及了"读书"、"拜堂"等情节,但是其目的并非指向"知识"、"爱情"等形而上层面的因素。从某种意义而言,"八仙戏"在台州戏剧市场的重要地位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台州人民世俗、直白、原始的审美取向。(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24期)

叶倍[5](2019)在《从玉器看礼乐和中国审美文化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真正意义上的礼乐制度生长并繁荣与周朝,它统领全局,审美品格也在其影响下呈现出温润典雅的特征。玉器保留了几千年来的贵重,同时随着周人崇尚精神、品德文化特点的形成,又被赋予了新的高尚、典雅而完美的品格。(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24期)

王东,上官张帆[6](2019)在《论气象审美与科技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气象审美是否需要科技知识,学者之间存在分歧,争议的焦点是科技知识对气象审美活动的意义和作用。科学家与常人一样观赏气象美景,但是他们有进一步解读自然奇观的冲动和求索科学答案的习惯。一些科学家认为科技与审美不相容,审美虽然不会妨碍科技活动,但是现代科技不需要美学的指引。这种观念主要基于科技主义的专业偏见,与近代形成的专业分工思维、行业视野、职业习惯等有密切关系。在当代,审美与科技出现了融合的趋势,气象审美就是审美与科技交叉融合的典型领域。风暴追逐、气象科普、气象科学考察记录等都是气象审美与科技相融合的活动,具有广阔的前景和未来。(本文来源于《阅江学刊》期刊2019年04期)

徐丽静[7](2019)在《新媒体时代影视广告审美与生产关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影视广告的艺术性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广告宣传的成效。从本质上来讲,美的需求属于美的生产前提条件,相关的影视广告企业要想有效实现既定广告宣传目标,必须准确有效地把握社会群众的审美需求以及物质和精神需求,然后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广告宣传方案,以此保证影视广告企业能够实现既定广告宣传目标。本文主要就新媒体时代影视广告审美与生产关系进行简要分析。(本文来源于《西部广播电视》期刊2019年15期)

韩存远[8](2019)在《当代英美文艺伦理研究的价值论转向——审美价值与伦理价值关系之辨》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西方文艺理论史上的一个元命题,文艺伦理问题曾在20世纪大部分时间里遭受冷遇。直至90年代末,文艺与道德的关系方才再次获得理论上的合法性,而这也为近叁十年英美文艺伦理研究的价值论转向奠定了逻辑前提。这一转向主要表现为核心命题的变更,即审美价值与伦理价值的关系取代文艺与道德的关系成为研究的焦点。据此,英美美学界衍生出了叁大主流理论派别,即主张伦理缺陷/优点会降低/提升审美价值的"道德主义",主张伦理缺陷会增加审美价值的"背德主义",以及主张两种价值互不干涉的"(适度)自律主义"。这些流派之间互动频繁,多有论辩,共同开创了当代英美文艺伦理研究的新格局。但相关理论也暴露出实证精神匮乏、严密性与自洽性不足的缺陷。(本文来源于《哲学动态》期刊2019年07期)

张齐[9](2019)在《论康德哲学中审美与幸福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康德既未向幸福主义伦理学让步,也未将美与幸福等同。在康德哲学中,既有基于感性欲求得到满足而产生的"自然幸福",也有基于道德完善而产生的"道德幸福",更有基于至善格局(德福配称)而产生的"永福"。诸种幸福的来源、性质并不相同。在他的美学中,不纯粹的鉴赏判断混杂着自然幸福,纯粹鉴赏判断以不沾染利害的方式超越了自然幸福,崇高判断则以抵抗而穿透利害的方式超越了自然幸福。康德没有成功论证审美通向道德的中介作用,无法说明审美有助于人的"道德幸福",但他充分论证了人只有在"人格美"中才能成为"美的理想",人因道德上的不断完善才有此可能,亦由此完善而有可能感到"道德幸福",进而有资格配称"至善"格局下的"永福"。(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高小超[10](2019)在《浅析音乐审美与群众文化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的发展时期内,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高。音乐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文化艺术形式,能够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满足人们的精神文明需求,文中主要探讨了音乐审美与群众文化之间的关系,分析了音乐审美的表现形式、音乐审美对于促进群众文化的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东西南北》期刊2019年13期)

审美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数字时代里,数据化已成为一种认识论。由此,空间、身体乃至艺术都被数据化,同时,空间和身体的凸显以及艺术的终结正在促使传统的艺术观发生根本性转变。鉴于此,本文从身体、符号与审美的关系出发来反思当代审美与艺术,提出在数字时代居间性的身体已经符号化,现代生产逻辑与审美逻辑正在实现共谋,其结果是引发艺术由心理—情感符号变成身体—行为符号。其表现有叁点:第一,空间符号取代了时间符号;第二,身体符号取代了情感符号;第叁,"使其特殊"取代了自由创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审美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1].赵明.日本丝印的图纹审美及其功用——兼谈其与假名入印关系[J].中国书法.2019

[2].刘维邦.数字时代身体、符号与审美之关系[J].符号与传媒.2019

[3].黄敦明,刘晓玲.论书法与文学在造境技法上的审美同源关系[J].长江丛刊.2019

[4].叶倍.浅析“八仙戏”与台州审美文化的关系[J].青年文学家.2019

[5].叶倍.从玉器看礼乐和中国审美文化的关系[J].北方文学.2019

[6].王东,上官张帆.论气象审美与科技的关系[J].阅江学刊.2019

[7].徐丽静.新媒体时代影视广告审美与生产关系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9

[8].韩存远.当代英美文艺伦理研究的价值论转向——审美价值与伦理价值关系之辨[J].哲学动态.2019

[9].张齐.论康德哲学中审美与幸福的关系[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10].高小超.浅析音乐审美与群众文化的关系[J].东西南北.2019

论文知识图

:中篇弹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演出照...建筑品质判断的理想模型园林植物景观审美关系的构成一节韵律式的空ld]秩序平面设计艺术与...从关系中寻找美的根源与叁、书法的美学与服装审美的关系

标签:;  ;  ;  ;  ;  ;  ;  

审美关系论文_赵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