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秀娟邓玲(成都市锦江区妇幼保健院四川成都610052)
【摘要】目的探讨产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提高产科护士对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的认识,保证产科护士的职业安全。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院100名护士进行调查,分析产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结果产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发生率100%,最常见的为针刺伤﹑血液﹑羊水等,针刺伤常见于给病员穿刺术后。结论产科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高,需要加强其防护知识和技巧的培训以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确保其职业安全。应建立健全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制度,加强护士的消毒隔离观念,提高护士的心理承受能力,医院、科室应加强发生职业暴露后的支持管理制度系统,从而把职业暴露危险因素降到最低。
【关键词】产科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1-0046-02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医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感染性病原体携带者或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了皮肤,黏膜或被含有感染性病原体的血液、体液等污染了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1]。职业暴露后不但损伤护士的身心健康,甚至还威胁其生命安全,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行。但是目前,很多医院或者护理管理者对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不重视,有关资料表明,医院职业暴露损伤中,护理损伤率居首位,为职业损伤的高危人群。而对产科护士来说其工作的特殊性,经常接触血液、体液、羊水等职业暴露的机率大大增加,给她们身体和心理带来巨大的伤害,因此,产科护理人员,尤其是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护理人员的职业防范问题,加强其防范意识,以保障自身及员工安全。为了解产科护士的职业暴露现状,探讨发生原因及寻求防护措施,本研究对我院100名产科护士的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情况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1调查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2年5月四个月在我院产科工作的100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
1.2调查方法于2012年1月—2012年5月,采用自行设计的“护士职业暴露调查表”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护士的基本资料、职业暴露危险因素两个部分。共发问卷100份,收回100份回收率100%。
2结果
2.1基本资料:见表1—表4.
2.2职业暴露的发生率:100名被调查护士均发生过被针刺伤﹑血液﹑羊水污染的情况发生,发生率为100%
2.3产科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见表5
3分析
3.1工作年限与职业暴露的关系调查中发现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职业暴露发生率占65%。工作年限5-10年的占20%。10年以上的占15%。提示,工作年限越低越容易发生职业暴露。这可能与意识不强,基础知识低和操作能力低有关。见表1。在我们的工作中应该加强产科护士职业安全教育,提高健康防护意识[2]。自我意识不强﹑护士对职业暴露认识不足﹑防护意识薄弱﹑防护知识缺乏﹑不遵守严格的操作规范﹑均可引发职业暴露。尤其低年资护士对血液传播疾病认识不够﹑缺乏相关保护措施等因素均可发生职业暴露。医院对新进人员进行医院感染,职业防护,安全工作技术等岗前培训,让他们认识到职业暴露的危险性,并掌握必要的防护措施。对在职产科护士加强操作技术培训,强化安全防护意识,让其意识到自身安全的重要性。
3.2年龄与职业暴露的关系在调查中见表2显示,20到24岁发生职业暴露的占96%,25岁到28岁间的62%,30岁到32间的占50%。由此可见年龄越小
没有意识到职业暴露的危险性易发生职业暴露。这与意识不强、知识不牢固、遇事的应变能力有关。见表2。只有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念,遇事不惊,懂的保护自己才能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3.3文化程度与职业暴露的关系在调查中见表3显示中专生发生率占100%,大专生50%、本科生占37%。可见文化程度越低越易发生职业暴露;这与其基础知识不牢固和保护意识不强有关。见表3。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才能意识自己随时身处危险的环境,以减少职业暴露的危险。
3.4职称与职业暴露的关系在调查中见表1显示护士的发生率为87%,护士的发生率为83%,主管护士的发生率为66%,由此可见职称越高越不易发生职业暴露,这与其保护意识有关。见表4。加强职业防护。低年制的护士在临床工作的自我防护意识淡薄,甚至有部分护士完全无自我防护意识,因此要加强低年制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和知识的普及,使她们不断的掌握新的职业防护知识,随时知道自己是否处于危险中以提高警惕,并且对各种危险因数做出量化评估,制定具体的防护措施,以减少职业暴露的危险。
3.5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表5的结果显示,引起护士职业暴露的因素中注射器针头刺伤所占的比列最高。占总人数的50%,提示针刺伤是引起职业暴露的最主要因素也是最危险的因素。针刺伤是临床护士最常见的职业性伤害,也是发生职业感染的重要途径。[3]研究结果表明针刺伤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大部分护士不按照操作规程来进行操作;因此为了减少针刺伤的发生,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以保护自己。其次,安醅玻璃的割伤比列是次高的。安醅的制作是易碎的玻璃,护士在掰安醅时有徒手操作,要用无菌纱布包裹以减少安醅破裂损伤护士。其次是血液的污染,护士在抽血和给病员行会阴擦洗时均有可能接触。因此,为了减少血液的污染可以再接触病人时带无菌手套,操作完后洗手用快速手消毒剂。还有羊水的污染主要发生在胎膜自破时羊水贱到护士的眼睛,这样就要护士在勤观察病员宫缩情况和肛查时了解宫口开大、宫压情况。护士在待产过程中、会阴擦洗中经常接触孕妇的血液、羊水、体液、阴道分泌物、排泄物等。污血、羊水贱人眼睛的现象时有发生。护士工作中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十分频繁,在使用注射器、输液器等锐利医疗器械时,如不注意自我防护,不慎被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就有感染血源性疾病的危险。[4]这些都很可能感染HBV、HCV、HIV、淋病、梅毒等。[5]。这就要我们在工作中合理安排工作流程,严格执行操作规程[6]。做好个人防护,操作时衣帽整齐、戴手套减少皮肤或黏膜直接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皮肤或黏膜损伤时更应注意,接触血原性传染病人或疑似血原性传染疾病时应戴双层手套如血液、体液或排泄物可能溅到面部,还需戴口罩、眼防护镜。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后,认真洗手,用肥皂流水洗,避免造成感染和污染医疗环境,病人用过的针头放入针头回收器中集中处理严格执行接触病人前后均应洗手﹑用快速手消毒液对手进行手消毒,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对患有或疑似传染性病的产妇,应隔离待产、分娩,按隔离技术规程护理和助产。产科护士在进行肛查﹑擦洗﹑穿刺术等接触孕产妇体液、血液、羊水、分泌物等时都应戴乳胶手套。如不慎接触到产妇的体液、血液和羊水应立即用清水彻底清洗或消毒。正确处理用后的利器,对使用后的针头尽快弃于利器盒内统一处理。正确处理安醅,处理锐器时动作要轻巧,尽可能不用手直接接触,以减少皮肤被刺伤的危险,必要时戴手套操作。研究表明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针头刺破一层橡胶手套接触的血液比未戴手套接触的血液减少50%[7]。加强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宣传认识到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危害,提高防护意识。凡是接触患者体液、血液、分泌物等都应戴手套,严格保护自己。有文献报道针刺伤时只需0.44ml带有乙肝病毒的血液足已使受伤者被污染。[8]国外大量研究表明:执行严格的安全措施及防护措施,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事件是可避免的[9]。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后立即予清水彻底冲洗或消毒。被利器刺伤后正确处理伤口,立即捏住受伤部位向离心方向挤出伤口的血液,同时用流动的水冲洗伤口,再用碘伏消毒后包扎,根据情况必要时抽血检测,尽早防护性用药。并上报医院院感科室,定期随访和观察,对高危人群进行预防接种
参考文献
[1]陈长香,李进民,张艳,等.临床护士职业防护现状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4,10(19):51-53.
[2]覃智玲.我院护理职业防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医学文选,2005,24(1):72-73.
[3]张志宏.护士针刺伤的处理及防范[J].吉林医学,2010,31(16):2536
[4]杨华琼.护士职业安全的调查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健康月刊(学术刊)2011(6):243.
[5]郝彦珊,王明芳,徐丽华.产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及预防策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10.
[6]段会东.护理人员锐器伤的调查分析与防护[J].当代护士,2005,2(10):24.
[7]谢红珍,聂军,白杨,等.医院间护士锐器伤分布差异的多元素研究与分析[J].护理研究,2004,18(1A):8.
[8]徐秀华.临床医学感染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35-536.
[9]吴莉,张冬梅.护士职业暴露感染血源性疾病的影响因素预防对策[J].疾病控制杂志,2006,10(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