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一篇 基础知识——第一章 实数与代数式(论文文献综述)
张龙军,熊莉莉,张景中,李兴贵,饶永生[1](2021)在《教育数学在农村初中首轮实验的探索与思考——“重建三角”在成都市青白江区祥福中学实验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1989年教育数学思想的提出,到2012年教育数学体系基本形成,并构建了较完善的初中数学改革方案.近年越来越多学校参与基于教育数学思想的数学创新教学改革实验,2015年四川省成都市和南充市15所初中学校相继进入教育数学实验,教育数学的成果走进课堂,优化数学教材内容结构体系,促进了学生数学学习,发展了教师数学素养,推动了数学教育的发展.2016—2018年祥福中学进行了一轮3年完整的初中数学教学改革实验,学生逐渐养成了主动学习意识和习惯,善于从实际或设想的情境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
贾瑞玲[2](2019)在《中职学校数学校本教材的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受到高度重视,中职教育目标在于培养综合生产与服务为一体的技能型劳动人才。然而国家统一的数学教材多源于普通高中,理论性强、难度大且内容多,与中职学校学生的实际能力存在着较大差距,也无法满足中职学校教育的实际需求。源于此,开发能提高教学质量,并且能满足学校与师生的个性化发展的校本教材就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分析中职学校现用国家统一教材的使用情况,调查中职生目前的学习情况和实际数学能力,调查中职院校师生对教材的感受和评价,以及对数学教材的预期和设想,提取有效信息,规划适合我校的数学校本教材。本文作者以郑州市财贸学校2015级春季生和会计电算化专业为例,通过研究发现:(一)衔接模块的开设很有必要。针对中职入学新生数学底子薄弱的特点,作者所在学校的数学组,编写了为初中生和中专生过渡的衔接模块。通过使用校本教材衔接模块后,数学老师普遍反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均得到了明显提高,作业独立完成率较以前也有所提高,学生表示数学并没有那么难了;(二)数学教材的编写要与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紧密结合。中职学校数学校本教材的编写应该建立在中职课程目标的基础上,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本校办学特色和专业设置情况,使得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做到有机结合、相辅相成。(三)教材的编写要考虑学生的不同出路,兼顾就业和升学。面对就业线(即“2+1”教学模式)的教材要系统的压缩教学内容,教材形式要多元化,考核评价应该更具开放性;面对升学线(即“3+2”教学模式)的教材要突出基础性、应用性、完整性。论文最后,结合学校所属教育系统的实际情况,学校自身的体制,校本教材的编写现状,提出有待推进的工作。
刘银琼[3](2019)在《人教版与上教版教材函数内容的比较 ——以《函数的基本性质》、《基本初等函数(Ⅰ)》为例》文中提出在整个高中数学,函数及其思想贯穿着整个高中阶段的数学内容.函数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中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材的编写要体现数学内容的逻辑体系,注重整体结构.教材作为最重要的学习资料,它的编排方式是否体现知识的系统性与逻辑性就尤为重要了.人教A版是目前我国高中数学使用最广泛的教材,而上教版是一套极具发达地区特色的优秀教材,这两套教材各有特定的历史渊源,是中国近二十年高中数学的重要代表性教材,在内容体系上有着各自的特点与优势.本论文以横向比较为主,纵向比较为辅.从教材的历史沿革进行纵向比较分析.横向比较上,对比了教材相对应的课程标准、知识的的逻辑结构特征和教材中4个专题的概念体系构建.在以往对教材的横向比较中,多是以对比教材难度、例习题难度为主要的研究,无触及教材的学科性等本质问题,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所以本文主要从教材的概念体系进行深入比较.为了更加全面地对教材进行对比分析,还对比了两套教材的学习训练体系.本文的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在两版教材概念体系的对比上,通过相关文献的研究,建立了“函数的概念”和“对数函数的概念”两个教材评价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两版教材的概念体系构建.通过“函数的概念”、“对数函数的概念”、“幂函数”和“函数的基本性质”这四个专题的对比分析,得出上教版在继承旧教材概念体系系统性强、逻辑性强的基础上,注重概念之间联系的紧密性与呈现的逻辑性,在具体概念构建过程中过渡平稳、符合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这一结论.数学课程改革是一个漫长的、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很多代人呕心沥血地不断付出.由于条件的限制,无法对两种版本教材具体使用情况做全面的实证调查.通过对这两版教材的对比分析,力争所得结论能为今后的教学研究提供参考.
刘小慧[4](2019)在《高中数学教师学科知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际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教育在经济发展中日益突出。世界各国都开始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并开始进行教育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笔者分析了美国PraxisⅡ中关于职前教师学科测试规范的考查内容和标准等相关文献发现,我国的教师资格考试大纲中对教师应具备的学科内容知识要求的表述较为模糊。故本文基于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高中数学教师应掌握什么样的学科知识”为论文的研究问题,试图厘清教师应具备的学科知识构成。同时,对教师的基本理论和教师知识基本结构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简要回顾,形成了对教师知识和教师学科知识的一些基本认识,并通过文献法分析了高中数学课程设置、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和考题、高等师范院校数学专业学生学科基础课程设置等,初步拟定了高中数学教师应具备的学科知识结构的三个维度:衔接性知识、初等数学知识、高等数学知识,并围绕这三个维度制定了专家访谈提纲,对大学数学学科专家及中学数学教师进行了访谈调查。访谈调查结果发现,不论是职前数学教师还是在职数学教师,他们对自身应具备的数学学科知识结构并不了解。往往中学数学教师所关注的数学知识仅局限于他所需要教学的学科知识,而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严重缺乏,不能透彻深入地理解知识的本质和发展过程。同时,职前教师无法看到他们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和他们在学校数学中所教的东西之间的联系,同样的,在职教师也感到他们的日常教学和他们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之间很少有联系,因此造成了高等数学和中学数学之间的“不连续”。因此,该研究采访了相关专家和教师,以获取有关知识结构内容的建议。基于此,本研究最终建立了高中数学教师应具备的数学学科知识结构,通过文献分析和访谈调查进一步阐释了高中数学教师学科知识结构结构各子维度的具体内容。基于所建立的高中数学教师学科知识结构,笔者通过文献分析和专家访谈,建构了高中数学教师学科知识测评的二维命题框架,具体包括:学科知识、认知水平,其中学科知识是基于上述所建构的学科知识结构基础;认知水平是借鉴TEDS-M关于认知领域的划分,笔者再根据本研究的研究特点,对认知水平三个维度——理解、运用和论证的界定进行了修改和进一步阐释;同时,针对“衔接性知识”的考查命题视角,又从两个维度进行了划分——概念图考查与情景性考查。根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要求,研究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具备的学科知识,无论是职前数学教师的学习和教育,还是职后教师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建构其测评命题框架,以进一步实现对高中数学教师的学科知识进行有效测评,有利于准确促进数学教师的培养和发展,对教师的知识诊断、教师资格考试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菲菲[5](2016)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文化元素及其教学现状的研究 ——以人教版和北师大版为例》文中认为自数学文化的研究在我国逐渐兴起以来,数学文化的教育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随着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各年级的数学教材也在不断尝试将数学文化融入其中。在数学教育改革之初,其研究多是从数学文化与教材、数学文化与教学等角度展开。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实践之后,最新初中数学教材中的数学文化体现如何?在当前实际教学情况下,教材中数学文化的建设有哪些优势和待改进之处?这都是本文将要讨论的问题。之后,在得出结论的基础上,本人又对初中数学教材的数学文化建设提出了几点思考建议。本文依据《课程标准》和《课程标准解读》以及国内部分学者的一些观点,对数学文化进行了界定。从数学文化元素的角度将其划分为数学自身的知识、数学史、生产生活、科学技术、人文艺术等五类,并着重从数学史、生产生活、科学技术、人文艺术等四类展开讨论。同时,在教材的梳理过程中,对数学自身知识中的数学基本思想也做了一些讨论。根据上述界定,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对人教版和北师大版整体教材的数学文化元素进行梳理比较,从年级和数学文化元素种类两个角度考察元素数量的变化。同时,采用个案分析法对两套教材中有理数、勾股定理和概率三个具体知识中所体现的数学文化元素进行比较,从元素具体内容及融入方式等角度考察教材中数学文化元素融入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又对一线教师进行调查、访谈。最后,将教材比较结果与实际教学和《课程标准》两个方面结合讨论,得出结论如下:(1)在数学文化元素分布上,两套教材都有一定的改进空间;(2)在数学文化元素内容选取上,北师大版要较好于人教版;(3)在数学文化元素的融入方式上,两套教材各有优势,人教版在数学史和数学基本思想两类元素上体现较好;北师大版则在其它三类元素方面体现较好;(4)在数学基本思想上,两套教材都在抽象、推理、模型等思想上体现较多;在归纳、类比等思想上,两套教材也分别有所侧重。以上结论表明,两套教材在数学文化的建设上各有优势,同时也各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建议教材在编写上应注意:①数学文化元素在各年级间、在各数学文化元素间要均衡分布;②数学文化元素具体内容的选取要体现多元化;③积极探索较深入的数学文化元素融入方式,数学思想的渗透过程要体现螺旋上升原则;④适当补充其它与数学文化相关的材料。
王奋平[6](2015)在《美国高中数学教材知识设置研究——以AMSCO出版公司数学课本为例》文中认为美国没有全国统一的中小学强制数学课程标准,虽然前面有2000年美国数学教师协会制定的数学课程标准,后面有2010年美国全国州长协会(NGA)联合全美首席学校官员理事会(CCSSO)制定了美国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for Mathematics》(共同州核心数学课程标准),但是对各州没有强制约束力,各州原来都有自
郝鹏[7](2015)在《七年级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成为完成初中数学教学任务的重要目标和要求。从数学学习本身来看,数学运算能力是数学学科最基本能力之一,同时也是影响数学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数学教学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另外,七年级是学生由小学阶段向中学阶段过渡的重要时期,伴随着学生知识结构和心理结构的不断变化。因此,了解这一阶段学生运算能力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本文通过对这个重要的年级阶段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水平进行调查,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探究并分析了这一阶段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现状、导致这一现状产生的因素以及为如何提高七年级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提供合理化建议和对策。在对七年级学生进行测试的过程中发现,学生运算能力的缺陷主要表现为运算习惯差,没有培养起良好的验算和估算习惯;基础知识掌握不到位,存在概念混淆的现象;知识实际运用能力差,多为对知识的死记硬背,缺乏灵活掌握的能力。针对测试中所发现的问题,结合对一线教师的问卷调查,本文将发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作为研究的重要部分。在充分阅读国内外的相关学术着作和研究成果的情况下,本文将教学方式、非智力因素、数学认知结构以及基础能力四大方面作为影响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主要因素。在研究和论述七年级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现有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或是建设性的意见是极为关键的。因此,本文综合众多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为提高七年级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一是加强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采取灵活、多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二是正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运算习惯;三是注重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变化,遵循认知变化规律,因材施教,把握不同阶段的教育方式;四是提升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推理、分析等基本素质和能力与运算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提升这些基础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综上,本文是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借鉴了数学及教育领域一些专家和学者的理论观点、研究成果以及实践经验,同时融入了多年来的一线教学经验和相关思考,在力求全面准确反映现阶段七年级学生运算能力特征、发掘其影响因素之上,从新的角度为初中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提供切实的参考意见,从而提升进一步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林佳乐[8](2015)在《初中数学文化校本课程的教学实践》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中考、高考的压力,很多学生一味地追求高分而忽略数学本身的价值,应试的教育背景下导致学生对数学慢慢失去兴趣,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逐渐缺失。在这样的现状下,多数学者开始关注数学文化。当前国内很多高等院校纷纷开设数学文化课程,中学数学文化校本课程也悄然兴起,数学文化融入数学课堂教学已成为数学教育研究中的热门课题。而在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关系的研究中,讨论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有很多,但是真正将数学文化融入数学教学的案例很少,尤其针对中学阶段。中学出现了数学文化这门校本课程,依旧在探索阶段,教师和学生都十分困惑。到底这门选修课程对于学生会产生什么影响,其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基于种种,笔者提出以下研究问题:(1)学生对中学阶段开设数学文化校本课程的期望是什么?(2)数学文化课程的实施对学生与教师的影响如何?(3)中学阶段开设数学文化校本课程是否可行?笔者采用行动研究方法,分别于两个学期与北京、上海两位中学数学教师合作开设数学文化校本课程,研究对象为初一学生。通过确定主题、设计课件、观察课堂等环节,已设计完成包括“用字母表示数”、“生活中的几何”、“生活中的无理数”、“0与π”、“勾股定理”、“一元一次方程”、“几何谬论”、“数学与文学、艺术”八个主题的课件,并在课堂实施。对学生进行前测、后测问卷调查,回收每次课后学生的感想和学生期末对课程的总体评价及体会。笔者对所回收学生的问卷及感想、访谈进行定量和质性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学习数学文化之前学生对数学文化的期望比较片面,对数学文化了解较少。 (2)数学文化校本课程对于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学生对数学、数学学习的情感、信念、态度等均有明显改变。(3)数学文化对学生的认知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于今后相关数学知识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4)数学文化校本课程实践过程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5)初中开设数学文化校本课程十分必要,学生和教师均表示喜爱和认可。基于以上结论,本门课程实践过程可为已经开设或者即将开设数学文化校本课程的教师提供参考与建议,为中学阶段数学文化校本课程提供切实可行的案例。
李雪[9](2014)在《初中数学数形结合思想教学研究与案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数学基本思想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运用非常广泛,我国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数学思想也有明确要求。数形结合思想作为数学基本思想中的最重要的数学思想之一,贯穿于整个初中教材内容的始终。本文以初中人教版数学教材(2007-10第3版)为基础,以数学思想方法为依托,以提高数形结合思想的认识为最终目标,结合笔者在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教学实践经验,详细介绍了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初中数学教材中的体现、地位和作用,以及编者这样编写的意图,旨在挖掘分析初中数学教材中的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并以此为范例探讨如何研究教材,结合具体案例展现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策略。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①数形结合思想的概念界定,从多个角度展示数形结合的内涵;②从新课程标准的视角分析数形结合思想的意义;③通过具体案例,对教材中蕴含的数形结合思想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以数化形、以形变数、形数互变三个方面);④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作用;⑤浅谈如何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数形结合思想;⑥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建议;⑦结合具体案例(勾股定理)展现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策略。本文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数形结合思想方法,以期更多的数学教师能注重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培养,促使学生领悟蕴藏在数学知识内容背后的思想方法,教会他们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去观察社会,以使他们受益终身。除此以外,通过本文具体问题的研究,还将在数学教材编写层面上提出一些建议,并且期望本文的研究结论能对理论和实践起到相应的指导作用。
李佳[10](2013)在《教学目标设计中教师认知发展的行动研究》文中认为教学目标是学生预期要达到的行为结果,对教学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过程中科学合理的认知教学目标对提高教师的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围绕发展教学目标设计中的教师认知主要研究四个基本问题:(1)调查中学数学教师教学目标设计中的认知现状;(2)发展自我教学目标设计中的认知;(3)探索教学目标设计中教师认知发展的有效途径;(4)分析教学目标设计中教师认知发展的影响因素。本文以行动研究为基本方法,对中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目标认知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以发展自身教学目标设计中的认知为主旋律,经历了教学目标认知的探索、发展和熟练掌握三个层层递进的发展阶段,通过不断设计、实施和反思教学目标,来提高研究者自身对教学目标的认知,探索教学目标设计中教师认知发展的有效途径;最后,对A教师进行行动研究,验证所得途径的有效性。研究的主要结论是:1.中学数学教师对教学目标设计的认知存在一定的问题,其表现在:教师对教学目标设计的态度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教学目标的认知和理解不同;对教学目标设计的认知比较片面,缺乏对课标的认知;教师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认知与教学目标设计存在不一致;缺乏对数学四维教学目标的认知;在教学目标的陈述上以教师的经验为主,目标陈述具有模糊性和笼统性;对教学目标反思的认知有待提高。2.通过行动研究提高了自身对教学目标的认知。笔者从最初设计教学目标时只认知教材和学生,发展到综合认知课标、认知教材、认知学生、认知单元教学目标等因素;从把教师作为行为主体、使用笼统的行动动词,转变为把学生看作行为主体、使用具体可操作易测量的行为动词进行表述;加强了对三维教学目标和四维教学目标的认知;提高了对生成性教学目标和情感性教学目标的认知;在以教学目标为导向的教学实施中教学目标设计和教学实施保持一致;提高了自身对教学目标反思的能力。同时,随着我的认知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长,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显着的提高。3.教学目标设计中教师认知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该综合认知课标、教材、学生、和单元教学目标,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按照课标中的数学四维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注重过程性教学目标和情感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的作用,把学生当作行为主体选择具体可操作的行为动词进行描述,把教学目标设计的具体、完整、可操作;在实施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尽量和教学目标设计相一致,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指导教师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生成性教学目标的作用,让预设性教学目标和生成性教学目标相辅相成;最后,采取一定的策略对教学目标进行反思,提高教师的教学目标认知水平。不仅如此,通过行动研究对A教师进行验证,A教师的教学目标认知也得到了发展。4.影响教学目标设计中教师认知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三个,它们分别是教师对数学学科的认知、教师对课程的认知、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最后,本研究提出教师认知发展还需要进行参与式教师教育培训的四点建议:(1)提高教师教学目标的相关理论;(2)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提高教师的教学目标意识;(3)提高教师对教学目标设计的认知;(4)提高教师对教学目标反思的认知。
二、第一篇 基础知识——第一章 实数与代数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一篇 基础知识——第一章 实数与代数式(论文提纲范文)
(1)教育数学在农村初中首轮实验的探索与思考——“重建三角”在成都市青白江区祥福中学实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问题提出 |
2“重建三角”在农村中学首轮实验的设计与数据分析 |
3“重建三角”教学实验的实证分析 |
3.1重建三角实践的理论溯源 |
3.2重建三角的基本思路与认知起点变革 |
3.3重建三角与教材融合的结构体系变化 |
4“重建三角”教学实验反思 |
4.1重建三角在初中学生学习中的实践考证 |
4.2重建三角在初中数学结构变革中的合理性 |
4.3重建三角在教师教学实验中的反思 |
(2)中职学校数学校本教材的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目标和意义 |
四、研究综述 |
(一)教材的界定 |
(二)校本教材的界定 |
(三)开发的界定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五)中职学校数学课程目标与理念 |
五、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郑州市中职学校数学教材使用现状 |
一、中职教育现状 |
二、郑州市中职学校学生学业水平现状 |
三、我校使用数学统编教材状况分析 |
第三章 中职学校数学校本教材开发的实践 |
一、中职数学校本教材开发的特色 |
二、中职数学校本教材开发的原则 |
三、中职数学校本教材开发的必要 |
四、我校数学校本教材编排的构想及案例 |
(一)校本教材编排过程构想 |
(二)校本教材编排框架构想 |
(三)校本教材衔接模块实例 |
(四)校本教材财会专业实例 |
五、统编教材与校本教材的对比与研究 |
第四章 结论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人教版与上教版教材函数内容的比较 ——以《函数的基本性质》、《基本初等函数(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教材 |
1.2.2 教材结构体系及学科逻辑 |
1.2.3 数学学习训练体系和课程难度模型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1.4 研究的意义 |
2 研究综述 |
2.1 我国中学数学课程历史沿革 |
2.2 教材研究现状及综述 |
2.2.1 关于函数内容体系的中外教材对比研究 |
2.2.2 关于函数内容的不同版本教材对比研究 |
2.3 研究现状的分析与总结 |
3 两典型版本教材演变的历史沿革 |
3.1 人教A版新旧教材函数章节内容的历史沿革 |
3.1.1 新旧教材函数章节内容沿革的整体分析 |
3.1.2 新旧教材函数章节知识体系的沿革 |
3.2 上教版新旧教材函数章节内容的改良 |
3.2.1 上海两期课改下函数章节内容的调整 |
3.2.2 两期课改函数章节内容编排的特点 |
3.3 分析与总结 |
4 两版教材对应课程标准的比较 |
4.1 上教版与人教A版相应课标的分析 |
4.1.1 两版课标的基本信息 |
4.1.2 两版课标课程理念的比较 |
4.2 两版教材对应课标与2017 版课标“函数”内容的对比 |
4.2.1 三版课标“函数”部分课程目标的比较研究 |
4.2.2 三版课标“函数思想”渗透阶段的比较研究 |
4.2.3 小结 |
5 函数章节内容逻辑结构的特征分析 |
5.1 两版教材函数章节内容模块的编排分析 |
5.2 两版教材函数章节知识点的编排分析 |
6 两版教材概念建构的比较 |
6.1 数学概念的习得及课本素材支持 |
6.2 两版教材函数概念建构的对比分析 |
6.2.1 “概念的同化”特征的函数概念学习素材体系 |
6.2.2 “概念的形成”特征的函数概念学习素材体系 |
6.2.3 两版教材函数概念建构对比分析 |
6.2.4 “函数概念”的教学内容及其教材评价模型 |
6.3 两版教材“对数函数”概念建构的对比分析 |
6.3.1 “基于对应的抽象”特征的对数函数概念学习素材体系 |
6.3.2 “基于内涵的抽象”特征的对数函数概念学习素材体系 |
6.3.3 两版教材对数函数概念对比分析 |
6.3.4 “对数函数概念”的教学内容及其教材评价模型 |
6.4 两版教材幂函数概念建构的对比分析 |
6.4.1 两版教材幂函数课标对比分析 |
6.4.2 “概念的形成”特征的幂函数概念学习素材体系 |
6.4.3 “概念的同化”特征的幂函数概念学习素材体系 |
6.5 两版教材函数的基本性质学习的对比分析 |
6.5.1 两版教材函数的基本性质课标对比分析 |
6.5.2 两版教材函数的基本性质对比分析 |
7 上教版与人教A版函数学习训练体系分析 |
7.1 关于函数学习训练体系的整体设计与改进任务 |
7.1.1 关于函数学习训练的整体设计 |
7.1.2 关于改进函数学习训练体系的任务 |
7.2 关于函数学习训练的习题案例评述 |
7.2.1 关于函数学习训练的内容 |
7.2.2 关于函数学习训练的方式 |
7.2.3 关于现代信技在函数学习训练中的应用 |
7.3 关于函数学习训练体系分析小结与建议 |
7.4 量化分析两版教材函数章节内容的难度 |
7.4.1 高中数学教材难度定量模型 |
7.4.2 两版教材函数章节内容深度、广度比较 |
7.4.3 两版教材习题综合难度的比较分析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1.1 两种版本教材的共同特点 |
8.1.2 两种版本教材的编写特色 |
8.1.3 两版教材四个专题的比较结论 |
8.1.4 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反思 |
8.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高中数学教师学科知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课程改革的需要 |
1.1.2 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
1.1.3 中学数学教学的需要 |
1.2 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的意义 |
1.4 论文的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教师知识的内涵及分类研究 |
2.1.1 教师知识的概念界定 |
2.1.2 教师知识的分类 |
2.2 数学教师知识的测评研究 |
2.2.1 通过问卷调查来测量数学教师的知识 |
2.2.2 通过访谈来衡量数学教师的知识 |
2.2.3 通过课堂观察来测量数学教师的知识 |
2.3 数学学科知识的测评研究 |
2.3.1 学生数学学科知识的测评研究 |
2.3.2 教师数学学科知识的测评研究 |
2.4 高中数学教师知识的相关研究 |
第3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3.1 研究设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分析法 |
3.2.2 调查法 |
第4章 高中数学教师学科知识结构的建立 |
4.1 高中数学教师应具备的初等数学知识 |
4.1.1 课程结构分析 |
4.1.2 课程内容分析 |
4.2 高中数学教师应具备的高等数学知识 |
4.2.1 基于数学师范生培养方案的分析 |
4.2.2 基于数学师范生课程设置的分析 |
4.3 高中数学教师应具备的衔接性知识 |
4.4 高中数学教师应具备的学科知识结构 |
第5章 高中数学教师学科知识测评命题框架的建立 |
5.1 基于教师资格考试的分析 |
5.1.1 基于《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考纲的分析 |
5.1.2 基于《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试题的分析 |
5.2 高中数学教师学科知识测评命题框架 |
第6章 结论、建议与反思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1.1 高中数学教师学科知识结构 |
6.1.2 高中数学教师学科知识测评命题框架 |
6.1.3 高中数学课程知识与高等数学学科专业基础课程知识对照表 |
6.2 研究建议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6.3.1 研究的不足 |
6.3.2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5)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文化元素及其教学现状的研究 ——以人教版和北师大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和研究背景 |
一、 问题提出 |
二、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动态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数学的文化教育价值 |
第二章 数学文化元素的界定 |
第一节 国内学者对数学文化的一些理解 |
第二节 《课程标准》及《课程标准解读》中的数学文化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中数学文化元素的界定 |
第三章 两套教材间数学文化元素的比较 |
第一节 教材整体上数学文化元素数量的比较 |
一、 各年级间数学文化元素数量的比较 |
二、各类数学文化元素总量的比较 |
第二节 具体知识点上数学文化元素内容的比较 |
一、 在有理数上的比较 |
二、 在勾股定理上的比较 |
三、 在概率上的比较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实际教学现状的调查 |
第一节 调查对象和方法 |
一、 调查对象 |
二、 调查方法 |
第二节 调查结果的梳理与统计 |
一、 对数学文化的认识 |
二、 数学文化元素在数学实际教学中的体现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对教材中数学文化元素建设的相关建议 |
第一节 对数学文化元素分布的建议 |
第二节 对数学文化元素具体内容选取的建议 |
第三节 对数学文化元素融入方式的建议 |
第四节 对教材中数学文化元素的其它建议 |
第七章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美国高中数学教材知识设置研究——以AMSCO出版公司数学课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AMSCO高中数学教材及课程标准学习内容 |
2 AMSCO教材整体知识结构比较分析 |
2.2 AMSCO教材的代数、几何和概率之间总体上体现出各模块分割编写 |
2.3 超越方程仍然是美国高中代数教材的重点内容 |
2.4 三角函数的知识脉络结构和中国大陆旧教材风格相似 |
2.5 欧式几何知识的学习仍然是美国高中数学学习的主要内容 |
2.6 知识呈现方式细腻而精致 |
3 结论与启示 |
3.1按照数学知识分模块编写教材仍然在美国被采用值得思考 |
3.2精致而细腻的知识呈现模式适合基础薄弱的学生学习 |
(7)七年级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背景 |
1.3 研究的意义 |
1.4 论文的框架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运算能力的界定 |
2.2 运算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
2.3 国内研究现状 |
2.4 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章 七年级学生数学运算能力测试与调查结果分析 |
3.1 研究的设计 |
3.2 测试结果分析 |
3.3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第四章 影响七年级学生运算能力的因素 |
4.1 教学因素 |
4.1.1 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形式 |
4.1.2 教师知识结构与教学能力的失衡 |
4.1.3 快餐式教学的逐渐盛行 |
4.2 非智力因素 |
4.2.1 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运算能力的影响 |
4.2.2 学生学习态度对运算能力的影响 |
4.3 数学认知结构因素 |
4.3.1 数学认知结构对运算能力的影响 |
4.3.2 个性认知特征的影响 |
4.4 基本能力因素 |
4.4.1 解题方法的选择能力 |
4.4.2 基本知识的理解能力 |
4.4.3 反思和检验能力 |
第五章 提高七年级学生运算能力的具体策略 |
5.1 增强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意识 |
5.1.1 利用技巧掌握基础知识 |
5.1.2 对比分析相似知识点 |
5.1.3 培养逆向思维解题能力 |
5.2 正视学生非智力因素 |
5.2.1 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5.2.2 分层教学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
5.2.3 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
5.3 完善学生数学认知结构 |
5.3.1 利用“导学案”自主构建认知结构 |
5.3.2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构建认知结构 |
5.3.3 由学会到会学完善认知结构 |
5.4 提升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 |
5.4.1 数学说题活动提升学生运算推理能力 |
5.4.2 提高数学运算分析能力 |
5.4.3 用好数学课本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反思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七年级数学运算能力测试题 |
附件二 关于七年级学生运算能力教师调查问卷 |
附件三 1.5.3近似数导学案 |
附件四 有理数的运算复习卡片 |
致谢 |
(8)初中数学文化校本课程的教学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问题的提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数学文化在课程标准中的地位 |
1.1.2 初中数学教材中的数学文化 |
1.1.3 中考试题中的数学文化内容 |
1.1.4 数学文化的教学现状 |
1.2 研究问题 |
2 文献综述 |
2.1 数学文化的含义 |
2.2 数学文化的价值 |
2.2.1 数学文化在知识与技能层面的教育价值 |
2.2.2 数学文化在过程与方法层面的教育价值 |
2.2.3 数学文化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教育价值 |
2.2.4 数学文化对教师的影响 |
2.3 数学文化融入数学教学的实践 |
2.3.1 数学文化融入教学的案例 |
2.3.2 数学文化的素材 |
2.3.3 数学文化融入教学的设计原则、途径等 |
2.4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评价 |
2.5 文献小结 |
2.5.1 数学文化的价值 |
2.5.2 数学文化融入数学教学的实践 |
2.5.3 校本课程 |
3 研究设计与实施 |
3.1 研究方法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工具 |
3.4 研究的实施 |
4 行动研究过程 |
4.1 字母表示数 |
4.1.1 第一阶段 |
4.1.2 第二阶段 |
4.2 生活中的几何 |
4.2.1 第一阶段 |
4.2.2 第二阶段 |
4.3 生活中的无理数 |
4.3.1 第一阶段 |
4.3.2 第二阶段 |
4.4 一元一次方程 |
4.4.1 第一阶段 |
4.4.2 第二阶段 |
4.5 0与π |
4.6 勾股定理 |
4.7 几何谬论 |
4.8 数学与文学、艺术 |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前测调查问卷结果与分析 |
5.1.1 前测问卷中知识的测试 |
5.1.2 前测卷情感与信念的测试 |
5.2 后测调查问卷结果与分析 |
5.3 学生课后反馈结果与分析 |
5.3.1 主题一:用字母表示数 |
5.3.2 主题二:生活中的无理数 |
5.3.3 主题三:0与π |
5.3.4 主题四:一元一次方程 |
5.3.5 主题五:生活中的几何 |
5.4 学生的变化 |
5.4.1 学期末学生的感想分析 |
5.4.2 学生的情感信念的变化分析 |
5.5 访谈结果分析 |
5.5.1 对学生的访谈 |
5.5.2 对教师的访谈 |
6 研究结论与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1.1 学生对数学文化的期望 |
6.1.2 数学文化校本课程对学生和教师的影响 |
6.1.3 从课程的角度 |
6.2 研究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数学文化校本课程开发调查问卷(1) |
附录2 数学文化校本课程开发调查问卷(2) |
附录3 字母表示数的教学设计 |
附录4 生活中的几何教学设计 |
附录5 生活中的无理数教学设计 |
附录6 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设计 |
附录7 0与π的教学设计 |
附录8 勾股定理的教学设计 |
附录9 几何谬论的教学设计 |
附录10 数学与文学、艺术的教学设计 |
致谢 |
(9)初中数学数形结合思想教学研究与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的意义 |
2 现代数学视角下的“数形结合” |
2.1 数形结合的概念界定 |
2.1.1 “数”与“形” |
2.1.2 “数形结合” |
2.2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形结合 |
2.2.1 从“四基”来看数形结合思想 |
2.2.2 从对思维能力的要求来看数形结合思想 |
2.2.3 从数学的自身特点来看数形结合思想 |
3 初中数学数形结合思想的教材研究 |
3.1 以数化形 |
3.1.1 案例 1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
3.1.2 案例 2 平方差公式 |
3.2 以形变数 |
3.2.1 案例 1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
3.2.2 案例 2 锐角三角函数 |
3.3 形数互变 |
3.3.1 案例 1 平面直角坐标系及函数 |
3.3.2 案例 2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
3.4 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作用 |
3.4.1 案例 1 理解数学概念 |
3.4.2 案例 2 优化解题方法 |
3.4.3 案例 3 提升数学思维 |
3.4.4 案例 4 验证数学结论 |
3.5 分析教材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方法 |
4 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建议和教学案例 |
4.1 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建议 |
4.1.1 概念教学,领悟数形结合思想 |
4.1.2 定理教学,展示数形结合思想 |
4.1.3 解题教学,突出数形结合思想 |
4.1.4 复习教学,概括数形结合思想 |
4.2 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案例 |
5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教学目标设计中教师认知发展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教师设计教学目标的态度 |
1.2.2 教师对教学目标设计的认知 |
1.2.3 教师对教学目标陈述的认知 |
1.2.4 教师对教学目标实施和反思的认知 |
1.3 研究的问题 |
1.4 研究的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教师认知的相关研究 |
2.1.1 教师认知的定义 |
2.1.2 教师认知的相关研究 |
2.2 教学目标设计的相关研究 |
2.2.1 教学目标 |
2.2.2 教学目标设计 |
2.3 教学目标设计中教师认知发展的研究进展 |
3 理论基础 |
3.1 认知理论 |
3.2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理论 |
3.3 加涅的教学设计理论 |
4 研究的总体设计 |
4.1 研究的总体思路 |
4.2 研究的过程 |
4.3 研究的方法 |
4.3.1 行动研究法 |
4.3.2 三角互证法 |
4.4 研究的工具 |
4.5 数据资料的收集、处理 |
4.6 研究的伦理道德问题 |
5 JS 中学数学教师教学目标设计中的认知现状研究 |
5.1 研究的设计 |
5.1.1 研究的对象 |
5.1.2 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
5.1.3 研究的效度 |
5.2 教师教学目标认知的现状分析 |
5.2.1 教师设计教学目标的态度 |
5.2.2 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认知 |
5.2.3 教师对教学目标设计的认知 |
5.2.4 教师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认知 |
5.2.5 教师对数学四维教学目标的认知 |
5.2.6 教师对教学目标陈述的认知 |
5.2.7 教师对教学目标反思的认知 |
5.2.8 小结 |
5.3 原因分析 |
5.3.1 教师的反思 |
5.3.2 教师的经验 |
5.3.3 教师的知识 |
5.3.4 环境的影响 |
6 教学目标设计中“我”的认知发展行动研究 |
6.1 研究的设计 |
6.1.1 研究的范式 |
6.1.2 研究的对象 |
6.1.3 实践研究活动及其进展 |
6.2 “我”的认知发展过程 |
6.2.1 认知发展的探索阶段 |
6.2.2 认知发展的发展阶段 |
6.2.3 认知发展的熟练掌握阶段 |
6.3 研究的结论 |
6.3.1 “我”的教学目标认知得到了发展 |
6.3.2 教学目标设计中教师认知发展的途径 |
6.3.3 教师认知的发展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
6.3.4 小结 |
7 对 A 教师的行动研究 |
7.1 研究的设计 |
7.1.1 研究的范式 |
7.1.2 研究的对象 |
7.2 研究的过程 |
7.2.1 前期准备工作 |
7.2.2 获得认同 |
7.2.3 相关教学目标认知的研讨活动 |
7.2.4 体验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施过程 |
7.2.5 行动研究后 A 教师的教学目标认知发展状况 |
7.3 研究的发现 |
7.3.1 教学目标设计中 A 教师的认知发展 |
7.3.2 A 教师在教案中对教学目标的设计更加完整可操作 |
7.3.3 A 教师教学目标实施过程中教学目标与教学实施的一致性有所提高 |
7.3.4 A 教师对教学目标认知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
7.3.5 小结 |
8 影响教学目标设计中教师认知发展的因素 |
8.1 教师对学科的认知 |
8.2 教师对课程的认知 |
8.2.1 教师对《标准》的认知 |
8.2.2 教师对教材的认知 |
8.3 教师对学生的认知 |
9 研究的结论和建议 |
9.1 研究的结论 |
9.2 关于发展教师教学目标认知的建议 |
9.2.1 提高教师教学目标的相关理论 |
9.2.2 根据学科的特点,提高教师的教学目标意识 |
9.2.3 提高教师对教学目标设计的认知 |
9.2.4 提高教师对教学目标反思的认知 |
9.3 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9.3.1 研究的创新点 |
9.3.2 本研究的不足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和获奖情况 |
四、第一篇 基础知识——第一章 实数与代数式(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数学在农村初中首轮实验的探索与思考——“重建三角”在成都市青白江区祥福中学实验分析[J]. 张龙军,熊莉莉,张景中,李兴贵,饶永生. 数学教育学报, 2021(05)
- [2]中职学校数学校本教材的开发研究[D]. 贾瑞玲.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3]人教版与上教版教材函数内容的比较 ——以《函数的基本性质》、《基本初等函数(Ⅰ)》为例[D]. 刘银琼. 广州大学, 2019(01)
- [4]高中数学教师学科知识研究[D]. 刘小慧. 西南大学, 2019(12)
- [5]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文化元素及其教学现状的研究 ——以人教版和北师大版为例[D]. 王菲菲.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2)
- [6]美国高中数学教材知识设置研究——以AMSCO出版公司数学课本为例[J]. 王奋平. 中学数学杂志, 2015(11)
- [7]七年级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研究[D]. 郝鹏. 天津师范大学, 2015(02)
- [8]初中数学文化校本课程的教学实践[D]. 林佳乐. 华东师范大学, 2015(10)
- [9]初中数学数形结合思想教学研究与案例分析[D]. 李雪. 河北师范大学, 2014(09)
- [10]教学目标设计中教师认知发展的行动研究[D]. 李佳. 山西师范大学,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