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干预护理效果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干预护理效果

黑龙江省第三医院164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其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0年3月-2014年5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26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见抗抑郁治疗的同时进行常规护理和生活护理;观察组接受常见抗抑郁治疗的同时进行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护理效果、HAMD评分、BL指数评分和FM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1.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干预1个月、3个月的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干预后BL指数评分和FMA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BL指数评分和FM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PSD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对快速恢复患者的生活能力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干预护理;效果分析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PSD)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发生在中风后的一种包括多种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的复杂的情感障碍性疾病[1]。它主要表现为持久的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思维内容障碍及意志活动减少,从而引起一系列胃肠道、心血管、呼吸等多系统的临床不适症状,甚至部分患者出现厌世和自杀等行为。脑卒中后抑郁症会明显影响患者的全面康复,主要表现在住院时间延长、死亡率升高、使躯体疾病治疗复杂化、影响肢体及语言的康复等,是影响患者功能恢复和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2]。因此,对脑卒中后抑郁症进行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和干预护理是非常必要的,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本文特针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68例脑卒中伴抑郁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2014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6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4例。对照组134例患者中,男70例,女64例,年龄35~78岁,平均(54.5±7.5)岁;观察组134例患者中,男68例,女66例,年龄36~79岁,平均(54.8±7.6)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HAMD评分、发病时间、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首先,26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均给予抗抑郁治疗措施。同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生活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性的干预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2.1心理护理对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不同阶段心理状态,分别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沟通,尽量满足患者的正常需要,耐心地告诉患者只要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及护理,其病情会快速好转,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尽快消除患者的抑郁、悲观、绝望等不良心理,积极配合临床治疗,促进患者的预后。

1.2.2精神护理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绝大多数表现情绪紧张,甚至产生负性心理。护理人员可采用音乐疗法、行为疗法、艺术疗法等,如在病室内播放舒缓的轻音乐调节患者紧张情绪;指导患者日常多做些放松性动作,如指导患者平卧、在身体两侧将两臂自然放开、两手紧握拳头、深吸慢呼动作(同时两拳头配合紧和松),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根据患者的个人爱好,可以指导患者进行唱歌、绘画、书法、轻松舞蹈等艺术活动,从而能够有效缓和情绪上的冲突,有助于自我认识和自我成长,提高患者对事物的洞察力,以求达到净化情绪的效果,抒发负面情绪,解开心结[3]。

1.2.3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多食用香蕉、柑橘、猕猴桃、核桃、菠菜、大蒜、南瓜、鸡肉、低脂牛奶、深水鱼、小米、黄豆、花生等具有解郁愉快心情的食物,同时叮嘱患者每天都应该喝足够的水,以防止因为缺水而使人感到萎靡不振。

1.2.4健康教育指导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大多数对自己的病因、治疗、预后不了解,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心理,不利于患者的临床治疗及康复。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分别进行耐心宣讲,语言要通俗易懂,让患者及家属充分了解脑卒中后抑郁的病因、病理、症状、体征、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基本知识,提高其对疾病的整体认识,从而有利于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4]。

1.2.5康复护理根据患者个体病情,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者进行早期神经康复训练,如语言功能训练、指趾运动、肘膝运动、肩部运动、髋部运动等,有利于减轻脑卒中后抑郁[5]。同时,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要分三个阶段实施,如早期、非稳定期、稳定期,这样可以有效预防患者的肢体废用综合征的出现,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功能性表达和交流现状,有效减少和减轻异常行走模式,使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逐渐恢复。

1.3观察指标

本研究的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3个月均进行HAMD评分,即无抑郁状态者<8分,轻度抑郁状态者≥8分,

中度抑郁状态者≥18分,重度抑郁状态者≥24分;采用Barthel(BL)指数法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Fe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MA)评定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

1.4疗效判定标准

(1)显效:抑郁消除,能够采取积极态度接受治疗,并且能正确对待人生;(2)有效:患者情绪稳定,愿意配合治疗及护理,但顾虑今后生活;(3)无效:意志消沉,抑郁存在,顾虑较多,对治疗和前途缺乏信心。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100%。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1.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护理干预前HAMD评分、BL指数评分和FMA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护理干预1个月、3个月的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两组护理干预后BL指数评分和FMA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BL指数评分和FM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

对照组(n=134)25(18.66)53(39.55)56(41.79)78(58.21)

观察组(n=134)53(39.55)70(52.24)11(8.21)123(91.79)

表2两组护理干预前后HAMD评分比较分

组别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干预后3个月

对照组(n=134)38.6±3.533.8±3.2*23.5±3.3*

观察组(n=134)39.4±3.420.3±3.2*△10.5±3.3*△

*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3两组护理干预前后BL指数评分和FMA评分比较分

组别时间BL指数评分FMA评分

对照组(n=134)干预前24.8±4.626.6±6.5

干预后38.6±7.5*37.3±6.4*

观察组(n=134)干预前24.5±4.525.4±5.1

干预后58.5±9.5*△53.4±7.8*△

*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们对脑血管意外认识的提高,脑卒中本身所导致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而脑卒中后的抑郁症却成为阻碍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重要因素,也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6-7]。严重的患者可能会产生轻生的念头,如不及时防范,部分患者可能会导致自杀的后果。临床实践证实,至少有40%~50%的脑卒中患者在卒中后有抑郁的体验,多发生在脑卒中后2个月~1年[8-9]。因此,对脑卒中后抑郁症应及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否则会降低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而且患者的失语和肢体瘫痪的康复会受到严重影响,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10-11]。

本研究中,笔者对268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进行分组分析,对照组通过常规神经内科护理,临床总有效率仅为58.21%,而观察组应用心理护理、精神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指导、康复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临床总有效率达91.79%,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远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护理干预1个月和3个月后,两组的HAMD评分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的BL指数评分和FMA评分均明显升高,而观察组比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5),说明观察组患者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更突出。

因此,干预护理可以有效缓解脑卒中后抑郁症状,促进患者的良好康复,有效改善心理障碍,增强其接受和配合抗抑郁药物治疗的积极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广泛的临床实践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侯玉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1):158.

[2]沈渔邨.精神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01-202.

[3]彭凌.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及其效果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8):1326-1327.

[4]李建国,吕丽娟.脑卒中后抑郁状态临床分析[J].华夏医学,2005,18(1):44-45.

[5]王京.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抑郁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09,15(32):3-4.

[6]何永姬,陈远,车革方,等.运用护理程序进行脑卒中偏瘫康复患者的健康教育[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1):587-588.

标签:;  ;  ;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干预护理效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