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漂移论文_郭利磊,朱家林,孙世贤,闫硕

导读:本文包含了基因漂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转基因,基因,性状,杂草,亲和性,生态,安全性评价。

基因漂移论文文献综述

郭利磊,朱家林,孙世贤,闫硕[1](2019)在《转基因作物的生物安全:基因漂移及其潜在生态风险的研究和管控》一文中研究指出转基因作物品种在商业化推广的20多年间发展迅猛,在保障食品供应、拓展农业功能、缓解资源约束、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在创造巨大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同时,转基因作物的生物安全问题也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其中,难以准确预见的外源基因通过基因漂移逃逸至非转基因作物及其野生近缘种,进而导致潜在的生态风险就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围绕基因漂移的机制及其生态风险、风险评估、控制措施等问题进行介绍和讨论,并展望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作物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卢宝荣[2](2018)在《生物安全评价系列之一:转基因漂移会影响环境吗?》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众多的环境生物安全问题中,转基因是否可以以花粉为媒介漂移到非转基因作物品种以及环境中的野生近缘种?这种转基因遗传物质的漂移是否会带来负面的环境影响?这些都是公众最为关注的环境生物安全问题。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发展和转基因农作物的商品化,为缓解全球的环境污染和粮食安全问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转基因农作物的大规模商品化种植也引发了公众对转基因生物安全的(本文来源于《人与生物圈》期刊2018年06期)

董姗姗,石雪,于赐刚,张振华,陈明[3](2018)在《花粉源大小及花粉竞争对抗病毒转基因小麦基因漂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转基因小麦基因漂移的研究有助于建立防止外源基因逃逸以及小麦品种间种质污染。以抗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转基因冬小麦品种N12-1为花粉供体,以扬麦158和矮杆败育小麦为花粉受体,平行设置2种不同面积(100和400 m~2)的花粉源,通过调查距花粉源不同距离处转基因小麦的基因漂移频率,研究了花粉源大小及不同品种对转基因小麦基因漂移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粉源大小对小麦基因漂移频率没有显着影响;不同花粉受体材料中的基因漂移频率有显着差异,在0和2 m处矮杆败育小麦中的基因漂移频率显着偏高;小麦的基因漂移频率随着距花粉源距离的增加显着下降,5 m以后降为0。研究结果表明花粉竞争是影响转基因小麦基因漂移的主要因素,距离隔离是控制小麦花粉介导的基因漂移的最有效措施之一。(本文来源于《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李海强,李号宾,王冬梅,汪飞,丁瑞丰[4](2018)在《转Bt Cry1Ac基因抗虫棉花外源基因漂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转Bt Cry1Ac基因棉花外源基因漂移规律,为转基因棉花生态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2014年在吐鲁番市和2015年在库尔勒市,利用小区试验种植转基因棉花,翌年利用卡那霉素抗性检测结合分子检测的方法检测外源基因的漂移。【结果】在距离转基因棉花小区边缘1~120 m均能检测到含有外源基因Cry1Ac。SGK321种子漂移率最大漂移率是向南方向距离转基因棉花小区边缘1 m处,漂移率为5%;GK19最大漂移率是向西方向达到了10.09%。以方向因素和距离因素建立Cry1Ac基因漂移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方向和距离对种子漂移都有显着影响(P<0.05),但方向和距离两个因子并不能最终决定外源基因的漂移率。【结论】转基因棉花外源基因漂移率受方向和距离的影响,但最终决定外源基因的漂移率,并不是方向和距离联合作用的结果。(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02期)

王建,闫静,张庆玲,郑爱琴,强胜[5](2016)在《从亲和性及F_1的适合度评价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向不同种群野芥菜的基因漂移风险》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Brassica napus)向不同种群野芥菜(wild B.juncea)漂移的可能性,为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的安全性评估提供依据。[方法]以抗草甘膦和抗草丁膦转基因油菜为父本,17个种群野芥菜为母本,研究人工授粉条件下的结实能力和抗性基因的传递频率及F_1在温室(套袋自交)和田间(开放授粉)的适合度;统计F_1后代的出苗率及抗性基因的传递频率。[结果]供试的野芥菜授2种转基因油菜花粉后每角饱粒数大于8粒;获得的F_1植株对相应除草剂都具有抗性;温室和田间种植后营养生长良好;温室条件下自交不结实;田间种植后单株有效角果数、角果长及每角饱粒数均显着低于各自的亲本野芥菜,单株有效角果35.42~147.00个,每角饱粒数0.19~0.78;绝大多数F_1的总适合度和各自的亲本野芥菜无显着差异。各F_1后代种子都有20%以上正常出苗,且有8.33%~77.78%的后代表达对相应除草剂的抗性。[结论]2种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的抗性基因具有相似的向各种群野芥菜漂移的可能性。在我国释放转基因油菜务必防范向野芥菜的基因漂移。(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李继坤[6](2016)在《复合性状转Cry1C*/Bar基因水稻Tlc-19向杂草稻的基因漂移及杂交后代适合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转基因水稻的种植在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其中重要的风险之一就是抗性基因通过花粉漂移到近缘杂草杂草稻中,导致抗性杂草稻的产生。由于复合性状的转基因水稻转入了2个或2个以上的外源基因,复合性状的基因逃逸可能比单一性状的基因逃逸所致的生态风险更为复杂,因此更应该全面评价。复合性状转CrylC*/Bar基因水稻T1c-19由华中农业大学培育,是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人工优化合成的抗虫基因CylC*和抗草铵膦基因Bar连接后转入受体水稻明恢63中而获得,该水稻对靶标害虫和草铵膦均具有较高的抗性,商业化前景良好。本论文研究T1c-19向杂草稻的基因漂移及杂交后代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合度,目的是为该水稻申请安全证书提供安全性评估资料,同时也为制定复合性状转基因水稻风险评价标准提供试验依据。以该转基因水稻花粉供体,受体水稻明恢63(MH63)及广东茂名(WRMM)、江苏泰州(WRTZ)和湖南益阳(WRYY)3种杂草稻为花粉受体,设置隔行和相邻两种种植方式,检测2种种植方式下转基因水稻向不同杂草稻的基因漂移频率和隔行种植方式下转基因水稻向受体水稻的基因漂移频率。试验结果表明,在隔行和相邻种植方式下,该转基因水稻向不同杂草稻的最大基因漂移频率均发生在WRYY,分别为0.164%和0.230%;向WRTZ的基因漂移频率为0.106%和0.211%;向WRMM的基因漂移率均为0;在隔行种植方式下向受体水稻的基因漂移频率为0.919%。基因漂移频率与转基因水稻和受体材料的株高呈显着负相关,与花期相遇天数呈显着正相关。因此T1c-19存在向杂草稻的抗性基因漂移风险,其中向湖南益阳杂草稻的漂移风险最大,向广东茂名杂草稻的基因漂移风险最小。以T1c-19和其受体MH63分别为母本,3种杂草稻(WRMM、WRTZ、WRYY)为父本获得的RF1+和RF1-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在自然虫压(18.4%)和无虫压以及草铵膦(405 gai/L)和稻喜选择压(18.75 gai/ha)下的适合度。试验结果表明,在自然虫压施用稻喜条件下,3种RF1+的总适合度与相应的RF1-没有显着差异,但显着大于各自的杂草稻亲本,主要表现在有效分蘖提高约为39-73%,单株产量增加约2-3倍;无虫压施用稻喜条件下,RF1MM+和RF1TZ+的总适合度与RF1MM-和RF1TZ-没有显着差异,RF1YY+的总适合度显着小于RF1YY-。与杂草稻亲本相比,由于RF1TZ+的单穗饱粒数提高约60%,单株产量增加约1.3倍,使得总适合度显着大于WRTZ。RF1MM+和RF1YY+与相应杂草稻亲本没有显着差异。3种RF1+在施用草铵膦条件下的总适合度与稻喜下没有显着差异。3种RF1+和RF1-的落粒性没有显着差异,但均显着低于相应的杂草稻亲本。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虫压下RF1+的适合度高于相应的杂草稻,在无虫压下高于或与相应的杂草稻相似。绝大多数情况下,RF1+与RFl-具有相似的适合度,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CrylC*/Bar基因的导入对大多数RF1的适合度没有显着影响。由于以Tlc-19为母本、杂草稻为父本的F1具有高于杂草稻或与杂草稻相似的适合度,因此在Tlc-19的环境释放过程中,从杂草稻向转基因水稻的基因漂移也存在较高的生态风险。以 Tlc-19 和 3 种杂草稻(WRMM、WRTZ 和 WRYY)的 F2(F2+表示 Tlc-19为父本的F2,RF2+表示Tlc-19为母本的F2)为试验材料,以MH63和3种杂草稻为亲本的F2(F2-表示MH63为父本的F2,RF2-表示MH63为母本的F2)以及杂草稻亲本为对照,研究抗性基因在F2中的传递规律及F2在自然虫压(16.3%-20.3%)和无虫压两种虫压条件、草铵膦(405 gai/L)和稻喜(18.75 gai/ha)两种除草剂选择压、单种和混种(F2+或RF2+:杂草稻=1:1)两种种植方式下的适合度。试验结果表明,复合转基因在Tlc-19与杂草稻的F2的传递规律符合3:1的孟德尔遗传规律。无论在自然虫压还是无虫压下,大多数F2+和RF2+与F2-和RF2-的总适合度没有显着差异,仅F2YY+在自然虫压下的总适合度显着大于F2YY-。F2+和RF2+与相应杂草稻亲本相比,F2MM+和RF2MM+在单种自然虫压下的总适合度显着大于WRMM,RF2TZ+在混种自然虫压下的总适合度显着大于WRTZ;RF2MM+在单种无虫压下的总适合度显着大于WRMM,F2TZ+和RF2TZ+在混种下的总适合度显着大于WRTZ,其他F2+和RF2+在单种或混种、自然虫压或无虫压下与相应杂草稻亲本总适合度没有显着差异。因此,F2+和RF2+与杂草稻亲本相比无论是在自然虫压或无虫压、单种或混种,都具有相似或更大的适合度;F2+和RF2+与F2-和RF2-相比无论有无虫压,适合度相似或更大。由此可见,无论是以Tlc-19为母本还是父本,抗性基因能传递给F2,并且F2和杂草稻以及以受体为亲本的F2相比均具有相似或更高的适合度。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性状转CrlC*/Bar基因水稻Tlc-19的抗性基因能向杂草稻漂移,且一旦发生逃逸,拥有抗虫和抗除草剂复合转基因的F1和F2在农田系统中由于具有和杂草稻相似或更大的适合度,可能会引起更大的生态风险问题。因此在Tlc-19的环境释放过程中,应严防转基因水稻与杂草稻基因交流的发生。同时研究也发现,Tlc-19和杂草稻的F1及F2的适合度与虫压和杂草稻亲本的基因型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武盼盼[7](2016)在《比较相同地域物种与种群间基因漂移揭示披碱草属物种的基因渗入》一文中研究指出披碱草属(Elymus L.)隶属于禾本科(Poaceae)的禾亚科(Pooideae)的小麦族,该属间存在着大量的形态学变异,经常发生物种间的自然杂交。基因渗入杂交是一个创造性的进化过程,它比单独的基因突变可以更快的产生和积累新的遗传结构,并对物种形成有着促进作用。天然杂交和多倍体化一直被认为是植物多样性和物种形成的重要原因。种属间的杂交是植物进化史上较为普遍的现象,在新物种的产生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密切相关的物种处于相同的地理分布时,就可能发生杂交现象,基因从一个属或者品种通过杂交或回交或者渐渗杂交等多种方式进入其他的基因库,从而使原来的品种在形态特征或生物学特性等方面发生改变。在生物进化学中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就是了解不完全生殖隔离的物种进化,如许多类群在物种形成过程中都有基因漂移的现象。通过比较相同地域不同物种的群体结构可以发现基因渗入现象,并确定渗入方式是单向发生或是双向发生。利用简单序列重复标记对四个披碱草种:Elymus alaskanus(Scribn and Merr.)L?ve,E.caninus L.,E.fibrosus(Schrenk)Tzvel.和E.mutabilis(Drobov)Tzvelev进行群体结构分析,结果显示,在物种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HE)是E.caninus(0.5355)>E.alaskanus(0.4511)>E.fibrosus(0.3924)>E.mutabilis(0.3764),说明E.caninus L和E.caninus遗传变异大于E.fibrosus和E.mutabilis。比较同一地域种群间的基因漂移与物种间的基因漂移为基因渗入提供了证据。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地域物种间的基因漂移高于群体间,由于渐渗杂交引起的基因漂移对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有着重要作用。在研究的四个披碱草种中,披碱草E.fibrosus到披碱草E.mutabilis的基因迁移率最高(0.2631),且四个品种的基因流动具有非对称性。这些发现突出了这四个披碱草种复杂的进化特点。(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卢宝荣,王磊,王哲[8](2016)在《转基因栽培稻基因漂移是否会带来环境生物安全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转基因通过基因漂移可以渐渗到作物的野生近缘种,由此而导致的环境风险是全球广泛关注的生物安全问题.有3个关键因素可以决定环境风险的程度:特定空间距离的转基因漂移频率,转基因在野生近缘种中的表达水平,以及转基因为野生近缘种群体带来的适合度效应.本文将根据现有研究结果,从上述3方面对转基因漂移到非转基因栽培稻、杂草稻和野生稻造成的潜在环境影响进行回顾.栽培稻品种之间的基因漂移频率很低,可以通过空间隔离或其他方法使其降低到可忽略的水平.在共同分布的环境中,栽培稻基因(包括转基因)向杂草稻和野生稻的漂移不可避免.尽管抗虫转基因(Bt或Bt/CpTI)在栽培稻和野生近缘种杂交后代中可以正常表达,但由于在低虫压环境中,抗虫转基因不会明显改变野生近缘种的适合度,抗虫转基因漂移所造成的环境影响十分有限.因此对基因漂移而言,抗虫转基因栽培稻的商品化种植应该比较安全.然而,抗除草剂转基因渐渗到杂草稻或野生稻会改变群体的适合度,可能会引起不可预测的环境后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生命科学》期刊2016年04期)

黄鹞,李继坤,强胜,骆天鹏,宋小玲[9](2015)在《复合性状转基因水稻T1c-19向受体水稻及杂草稻的基因漂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评估抗虫、抗除草剂复合性状转基因水稻T1c-19的基因漂移风险,以该转基因水稻为花粉供体,受体水稻明恢63(MH63)及广东茂名(WRMM)、江苏泰州(WRTZ)和湖南益阳(WRYY)3种杂草稻为花粉受体,设置隔行和相邻两种种植方式,收获花粉受体的种子,之后分别采用草铵膦生测法和cry1C*、bar基因特异引物进行扩增,检测两种种植方式下转基因水稻向不同杂草稻的基因漂移频率和隔行种植方式下转基因水稻向受体水稻的基因漂移频率.试验结果显示,在隔行和相邻种植方式下检测到该转基因水稻向不同杂草稻的最大基因漂移频率均发生在湖南益阳杂草稻,分别为0.164%和0.230%,向江苏泰州杂草稻的基因漂移频率为0.106%和0.211%,而向广东茂名杂草稻均没有检测到基因漂移.在隔行种植方式下检测到复合性状转基因水稻向受体水稻的基因漂移频率为0.919%.分子检测结果表明生测存活的植株中都携带cry1C*和bar两个抗性基因.基因漂移频率与转基因水稻和受体材料的花期重迭天数有显着的相关性(P=0.013,P<0.01).以上研究表明,复合性状转基因水稻T1c-19存在向杂草稻的抗性基因漂移风险,其中向湖南益阳杂草稻的漂移风险最大,向广东茂名杂草稻的基因漂移风险最小.由于该转基因水稻为复合性状,可能引起的生态风险更为复杂,因此在该转基因水稻的环境释放过程中务必重视其向杂草稻的基因漂移.图6表4参54(本文来源于《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李楠[10](2015)在《转基因植物基因漂移及生态风险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了1995—2013年转基因植物环境生物安全领域相关文献,对发文量全球排名前10名的国家、研究机构、作者、载文期刊、学科以及高被引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学统计分析。结果检索了全球509篇文献,文章的数量呈现持续且稳定增长的趋势;美国在发文量、被引频次、发文机构数量、高被引论文数量等统计指标显示,均居全球首位;中国发文数量位居全球第二,但文献的影响力较落后。文献内容分析表明,有关转基因植物生物安全研究仍然不断深入,转基因作物大规模商业化种植是其发展的推动力。中国在该领域的发文量较高,有关作物基因漂移研究仍然持续开展。(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12期)

基因漂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众多的环境生物安全问题中,转基因是否可以以花粉为媒介漂移到非转基因作物品种以及环境中的野生近缘种?这种转基因遗传物质的漂移是否会带来负面的环境影响?这些都是公众最为关注的环境生物安全问题。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发展和转基因农作物的商品化,为缓解全球的环境污染和粮食安全问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转基因农作物的大规模商品化种植也引发了公众对转基因生物安全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基因漂移论文参考文献

[1].郭利磊,朱家林,孙世贤,闫硕.转基因作物的生物安全:基因漂移及其潜在生态风险的研究和管控[J].作物杂志.2019

[2].卢宝荣.生物安全评价系列之一:转基因漂移会影响环境吗?[J].人与生物圈.2018

[3].董姗姗,石雪,于赐刚,张振华,陈明.花粉源大小及花粉竞争对抗病毒转基因小麦基因漂移的影响[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8

[4].李海强,李号宾,王冬梅,汪飞,丁瑞丰.转BtCry1Ac基因抗虫棉花外源基因漂移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18

[5].王建,闫静,张庆玲,郑爱琴,强胜.从亲和性及F_1的适合度评价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向不同种群野芥菜的基因漂移风险[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6

[6].李继坤.复合性状转Cry1C*/Bar基因水稻Tlc-19向杂草稻的基因漂移及杂交后代适合度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6

[7].武盼盼.比较相同地域物种与种群间基因漂移揭示披碱草属物种的基因渗入[D].安徽农业大学.2016

[8].卢宝荣,王磊,王哲.转基因栽培稻基因漂移是否会带来环境生物安全影响?[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6

[9].黄鹞,李继坤,强胜,骆天鹏,宋小玲.复合性状转基因水稻T1c-19向受体水稻及杂草稻的基因漂移[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5

[10].李楠.转基因植物基因漂移及生态风险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5

论文知识图

外源基因漂移到杂草上的PCR检测...一4田间混合种植抗草丁麟转基因油菜和野...一5田间混合种植后抗草甘麟转基因油菜和...1 表达式树基因漂移外源基因/蛋白信息Fig.3-4Informatio...外源基因漂移到细菌、真菌上的...

标签:;  ;  ;  ;  ;  ;  ;  

基因漂移论文_郭利磊,朱家林,孙世贤,闫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