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壤生产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土壤,生产力,黑土,德惠市,评价,黄土高原,乌兰察布。
土壤生产力论文文献综述
曲成闯,陈效民,张志龙,闾婧妍,嵇晨[1](2019)在《生物有机肥提高设施土壤生产力减缓黄瓜连作障碍的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针对土壤连作障碍问题,探索高强度连作条件下生物有机肥在减缓土壤连作障碍发生、平衡土壤养分、调控土壤酶活性等方面的作用机制,为生物有机肥在改良土壤、防控黄瓜连作障碍、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如皋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设施蔬菜种植基地为试验平台,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的方法,设置CK (空白对照)、B10(生物有机肥施用量为10t/hm~2)、B20(生物有机肥施用量为20t/hm~2)3个处理,于第一季黄瓜种植前将生物有机肥一次性施人试验小区,于2016年12月5日、2017年6月28日和2017年11月26日,连续叁季,在黄瓜成熟采集0—20 cm土壤样品。将土壤样品分成两份,一份放于4℃冰箱冷藏保存,用于测定土壤生物学性质;另一份风干后过筛处理,以供土壤理化性状分析。同时,调查黄瓜产量。[结果]随着黄瓜连续种植季数增加,CK处理中土壤容重和电导率呈增加趋势,土壤各肥力指标、酶活性、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及黄瓜产量呈下降趋势;在同一季黄瓜成熟期,与CK相比,施用生物有机肥可降低土壤容重和电导率,增加土壤总孔隙度、pH、有机质、全氮、硝态氮和速效磷含量,其中连续种植3季黄瓜过程中,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和硝态氮含量分别增加了39.3%~83.9%、5.98~14.2%和10.0~22.0%,而土壤电导率降低了8.57%~12.7%。同一季黄瓜成熟期,不同处理中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由大到小排列均表现为B20> B10>CK,且连续种植3季黄瓜后B10和B20处理中4种土壤酶活性均高于第一季黄瓜成熟期CK处理;连续种植3季黄瓜期间,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中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均明显高于CK,B10和B20处理中微生物量碳、氮含量较CK分别增加了4.26%~23.2%和21.8%~56.2%。与CK相比,第一季、第二季、第叁季B10处理黄瓜产量分别提高了3.93%、9.73%、10.6%,B20处理分别提高了12.9%、18.8%、20.2%。黄瓜连作过程中,土壤容重、有机质、硝态氮和速效磷与生物学指标和黄瓜产量相关显着,且土壤pH和电导率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蔗糖酶活性、微生物量氮含量和黄瓜产量呈显着相关关系。[结论]生物有机肥可改善黄瓜连作过程中土壤耕性变差、养分失衡和酸化等理化性质变劣的现象,缓解黄瓜连作土壤的次生盐渍化状况,还能提高土壤酶活性、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和黄瓜产量,且黄瓜连作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指标无明显变化,从而减缓黄瓜连作障碍的发生。(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2](2018)在《非洲土壤计划帮助非洲提高土壤生产力并减轻土壤退化》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6月13日,粮农组织及其全球土壤伙伴关系启动了一项新计划——非洲土壤计划(Afrisoils),以帮助非洲提高土壤生产力,减轻土壤退化,进而改善其粮食和营养安全水平,力求在未来10年内使47个非洲国家的土壤生产力提高30%,并使土壤退化率降低25%。非洲是全球第二大干旱大陆,其地表有近50%为沙漠,有40%受到沙漠化的影响。总体来看,非洲只有不到50%的土地适合用于农业,其中只有(本文来源于《世界农业》期刊2018年09期)
黄志贵[3](2014)在《微生物菌剂对煤矿区土壤生产力的调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煤炭作为我国的支柱能源,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采煤活动会对矿井周边土壤造成压占和破坏,其中主要影响是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降低,影响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对于此类土地,普遍利用复垦方式加以恢复利用。目前,我国煤矿区土壤复垦率较低,仅为12%,复垦技术还在不断发展中。本文以榆阳煤矿区为例。主要研究了微生物对煤矿区土壤的修复技术,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野外调查及实验室分析,对榆阳煤矿区土壤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诊断;通过2次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测定榆阳煤矿区土壤肥力指标和酶活性,研究发现,榆阳区煤矿区土壤的全氮为0.097-0.657g/kg、全磷为1.83-6.34mg/kg、速效钾为19.43-21.08mg/kg、有机质为0.39%-0.85%,土壤肥力不足;土壤酶活性较低:土壤脲酶活性为0.045-1.551mg/g,蔗糖酶活性为0.017-2.644mg/g,过氧化氢酶活性为0.116-1.787ml/(g.h)。土壤肥力不足和土壤酶活性较低是该矿区土壤的主要特点。(2)本着可行性和经济性原则,对市场的微生物菌剂进行筛选,选择德州元和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元和绿宝微生物菌剂1+1(A)和中农绿康(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中农绿康微生物菌剂(B)作为试验菌剂。盆栽试验结果表明:2种微生物菌剂均可以提高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随着生物菌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逐渐增强;当A菌剂浓度为0.3299kg/m3时,该菌剂对植物生长促进的增长率最大,植物地上部分理论鲜重为9.380g;当B菌剂浓度为0.3480kg/m3时,菌剂对植物生长促进的增长率最大,此时植物地上部分理论鲜重为9.183g。(本文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期刊2014-06-30)
李骜,段兴武[4](2014)在《利用黑土层厚度评价东北黑土区土壤生产力——以鹤北小流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东北黑土区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自开垦以来,土壤生产力退化严重。探索简易可行的黑土生产力评价方法,可为合理利用和保护黑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以位于典型黑土区北端的鹤北小流域为例,基于黑土厚度和土壤理化性质的野外调查,构建了用黑土层厚度评价土壤生产力的方法。结果表明,黑土层厚度与土壤生产力水平间呈对数关系,当黑土厚度小于40—50cm时,随着厚度增加,土壤生产力增加明显;当黑土厚度大于40—50cm时,随厚度增加土壤生产力增加速度减缓。多年大豆单产及当地土地分等定级的双重验证表明用黑土层厚度评价土壤生产力简易可行,能够揭示土壤生产力的空间分异。研究区耕作方式对土壤生产力影响显着:同一地块内从坡顶到坡脚生产力呈增加趋势,但在等高种植情况下,地块土壤生产力差异较小,顺坡或与等高线交叉情况下,地块土壤生产力差异较大。(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通报》期刊2014年01期)
成婧,吴光艳,云峰,王健,吴发启[5](2013)在《渭北旱塬侵蚀退化土壤生产力的恢复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侵蚀会降低生产力,威胁农业生产,因此,对土壤生产力进行恢复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人工剥离熟土层,模拟研究不同侵蚀程度下的土壤生产力,选取施肥和覆盖表土2种恢复措施,对其土壤生产力的恢复情况展开研究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土壤侵蚀能够使土壤的理化性状恶化,施肥和覆土均能很好地改善土壤密度和孔隙度等,并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及其他养分的质量分数。2)土壤侵蚀会降低作物产量,在不施肥下,每侵蚀1cm熟土层,玉米产量平均下降1.27%,施肥下每侵蚀1 cm熟土层,玉米产量比对照平均增加0.87%;而每覆盖1cm熟土层,玉米产量平均增加0.91%,但并不能完全补偿侵蚀造成的产量损失。3)利用土壤生产力指数模型(PI模型)计算出了不同措施下的生产力指数,发现:无肥下侵蚀的生产力指数最低,平均每侵蚀1 cm熟土层,生产力指数下降2.17%,施肥下平均每侵蚀1 cm熟土层,生产力指数比无肥增加1.09%,而平均每覆盖1 cm熟土,生产力指数增加1.29%;表明覆土较施肥更易提高土壤生产力。4)对产量和生产力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二者具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说明用生产力指数来衡量土壤生产力的高低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期刊2013年03期)
郑娟娟,常婧,高晓飞[6](2013)在《PI模型在乌兰察布市土壤生产力评价中的适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给乌兰察布市土壤生产力评价提供一种简单、实用、客观的评价方法,在PI模型及后人修正的PI模型(MPI)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土壤特点,对PI模型进行了修正(MPI-Ⅱ),主要修改了MPI模型中有机质指标的计算方法,并增加了碳酸钙指标。利用MPI模型和MPI-Ⅱ模型,评价了43个土种的土壤生产力,并与研究区第2次土壤普查中综合评价法的评价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MPI-Ⅱ模型的评价值与综合评价法的评价值之间的相关性(R2=0.589,P<0.01)比MPI模型与综合评价法之间的相关性(R2=0.305,P<0.01)高,MPI-Ⅱ的评价值可能更接近研究区的实际情况;(2)总体而言,MPI-Ⅱ模型的评价值与综合评价法的评价值较一致,但有5种土壤的评价值差异较大,可能是综合评价法的主观性较强所致。因此,MPI-Ⅱ模型对研究区的土壤生产力评价可能有较好的适用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3年14期)
成婧[7](2013)在《渭北黄土高原农耕地土壤生产力恢复及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现象严重,农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抑制。由于黄土高原土质的特殊性,其极易被侵蚀和冲刷,造成土壤养分流失,质地变粗,从而导致土壤肥力和产量的下降。黄土高原渭北地区土壤类型大多为塿土,结构较为松散,且当地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多以暴雨形式出现,急剧的降水打击和冲刷土壤,不仅使得土壤结构被破坏,而且表层土壤养分也随之带走,造成土壤退化和生产力的降低,严重影响着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本文运用人工模拟不同侵蚀程度土壤的方法,观测其土壤生产力的变化,采取施肥和覆盖熟土两种措施来研究土壤生产力的恢复情况,并运用PI模型对两种恢复措施进行土壤生产力评价,取得了以下主要结论:1土壤侵蚀会降低生产力,侵蚀力越强,土壤生产力降低的幅度越大。土壤侵蚀会改变土壤的物理性状,降低土壤中有机质及其它养分含量。作物的株高会因土壤侵蚀而减小,生物量和产量也会因此而降低。本试验中退化土地的玉米生物量较对照平均减少了2103.1kg/hm~2,产量减少了1039.6kg/hm~2,而退化土地的小麦较对照平均减少了531.8kg/hm~2,产量减少了233.3kg/hm~2。运用PI模型对侵蚀土壤进行评价,得出的结果是侵蚀土壤的生产力低于对照下的土壤生产力。2覆盖熟土会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土壤养分含量,从而提高土壤生产力。试验表明,覆土下的作物株高要高于对照处理下的作物株高,生物量和产量均比对照有所提高,覆盖10cm熟土下的玉米产量较对照平均增加430.3kg/hm~2,覆盖20cm熟土下的玉米产量较对照平均增加483.6kg/hm~2;覆盖10cm熟土下的小麦产量较对照平均增加100.2kg/hm~2,覆盖20cm熟土下的小麦产量较对照平均增加178.8kg/hm~2,生物量也表现出同样的现象。由PI模型计算出覆土下的土壤生产力要高于对照下的土壤生产力。3施肥在一定程度上同样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养分,提高土壤肥力。与对照相比,玉米和小麦的产量均有所增加,表明施肥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侵蚀所造成的损失。侵蚀程度不同,施肥量也应有所变化,以期能最大效益地恢复土壤生产力。研究表明,对于模拟侵蚀10cm表土和侵蚀20cm表土下的小麦和玉米地的最佳施肥量均为N600P300K300,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土壤侵蚀会严重降低生产力,需要施以足够量的化肥来补偿生产力的损失。生产力指数评价表明不等量的施肥均会提高侵蚀土壤的生产力。4将施肥和覆土两种不同的恢复措施进行配比组合,以探究最适合的土壤生产力恢复措施。通过作物的生物性状,产量以及生物量的对比,得出玉米地中覆盖10cm熟土配以次低或标准施肥量的土壤生产力和覆盖20cm熟土配以最低或次低施肥量的土壤生产力最佳;小麦地中覆盖10cm熟土配以标准施肥量的土壤生产力和覆盖20cm熟土配以次低施肥量的土壤生产力最佳。生产力指数评价也证明了以上四种配比模式的土壤生产力较高。(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3-05-01)
高畅,李玲,张云霞[8](2013)在《土壤生产力评价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总结了土壤生产力主要评价方法,分为定性和定量评价。定性评价简单易懂,主观性较强。定量评价应用较广,更为客观准确,包括单指标评价,多指标表土综合评价和多指标土体综合评价。国内外研究表明,在土壤生产力评价中应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起来,完善现有的评价方法,这对于土地分等定级、土地规划和可持续利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科学》期刊2013年04期)
杜海波,吴正方,李明,宗盛伟,孟祥君[9](2011)在《德惠市土壤生产力定量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德惠市自然条件和土壤特性,对联合国粮农组织1971年提出的土地生产力指数模型(PI)和最早由Neill提出的生产力指数模型(PI)进行了修正并融合,得到了计算土壤生产力的土壤生产力指数模型(SPI).通过地统计方法、GPS和GIS技术支持,对德惠市SPI空间分异格局进行了精准分析,为德惠市土壤生产力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德惠市精准农业的研究打下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1期)
高洪军,彭畅,李强,朱平[10](2010)在《长期施肥对黑土养分供应能力和土壤生产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多年国家黑土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基地资料,探讨长期定位施肥对黑土耕层养分供应和土壤生产力的影响。试验表明,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对土壤生产力的贡献优于相应化肥单施。单施氮肥土壤平均生产力贡献率为68.9%,随着试验年份的延长,单施氮肥对土壤生产力贡献率呈明显下降趋势。氮肥与有机肥配施(M2N)土壤平均生产力贡献率达94%,单施化肥(NPK)处理土壤生产力贡献率较平缓,单施有机肥对土壤生产力贡献率优于单施化肥。多年不合理施肥,N、P、K养分的供应能力逐年降低,尤其以N素最为明显。化肥配施有机肥比单施化肥能更好地提高土壤养分可持续指数。(本文来源于《玉米科学》期刊2010年06期)
土壤生产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18年6月13日,粮农组织及其全球土壤伙伴关系启动了一项新计划——非洲土壤计划(Afrisoils),以帮助非洲提高土壤生产力,减轻土壤退化,进而改善其粮食和营养安全水平,力求在未来10年内使47个非洲国家的土壤生产力提高30%,并使土壤退化率降低25%。非洲是全球第二大干旱大陆,其地表有近50%为沙漠,有40%受到沙漠化的影响。总体来看,非洲只有不到50%的土地适合用于农业,其中只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壤生产力论文参考文献
[1].曲成闯,陈效民,张志龙,闾婧妍,嵇晨.生物有机肥提高设施土壤生产力减缓黄瓜连作障碍的机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9
[2]..非洲土壤计划帮助非洲提高土壤生产力并减轻土壤退化[J].世界农业.2018
[3].黄志贵.微生物菌剂对煤矿区土壤生产力的调控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4
[4].李骜,段兴武.利用黑土层厚度评价东北黑土区土壤生产力——以鹤北小流域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2014
[5].成婧,吴光艳,云峰,王健,吴发启.渭北旱塬侵蚀退化土壤生产力的恢复与评价[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3
[6].郑娟娟,常婧,高晓飞.PI模型在乌兰察布市土壤生产力评价中的适用性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3
[7].成婧.渭北黄土高原农耕地土壤生产力恢复及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8].高畅,李玲,张云霞.土壤生产力评价研究进展[J].河南农业科学.2013
[9].杜海波,吴正方,李明,宗盛伟,孟祥君.德惠市土壤生产力定量评价[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10].高洪军,彭畅,李强,朱平.长期施肥对黑土养分供应能力和土壤生产力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