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普里兹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南极,普里,通量,组合,积雪,厚度,海冰。
普里兹湾论文文献综述
韦纪州,赵杰臣,邓霄,郝光华,崔丽琴[1](2019)在《基于温度剖面特性的2016年南极普里兹湾海冰厚度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4月至11月在南极中山站普里兹湾布设了A1、A2、A3 3套冰雪情检测传感器。传感器每隔1 h采集一次数据,实时获取了被测点空气、积雪、海冰和海水的剖面温度数据。通过对不同介质剖面温度的分析,系统可以有效反映出海冰、积雪在气温影响下的温度变化差异,即空气、积雪、海冰和海水的热传导特性差异。通过寻找合理的温度阈值,编写MATLAB程序分别对积雪、海冰上下界面位置进行了自动判断,从而得到整个观测期间海冰厚度和积雪深度的变化过程。并与人工观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从传感器安装时间开始,海冰持续增长,10月开始海冰增长速度放慢,直至10月末达到最大海冰厚度170 cm左右。A1、A2、A3传感器采集的冰厚值与人工观测值之间平均误差分别为5.1 cm(A1)、3.4 cm(A2)、3.6 cm(A3);积雪深度的平均误差分别为3.2 cm(A1)、3.5 cm(A2)、2.7 cm(A3),传感器测得的积雪、海冰厚度结果可以较好的反映出被测地点冰雪情的演变过程,是一种可以应用于条件恶劣地区的冰雪环境有效检测手段。(本文来源于《海洋预报》期刊2019年05期)
朱林林,张海峰,潘建明,胡佶,朱秋红[2](2019)在《南极普里兹湾表层沉积物中放射虫的组合与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普里兹湾16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的放射虫动物群进行了全属种鉴定和分析,共检出放射虫2目66属107种,其中罩笼虫目40属71种,泡沫虫目26属36种,前者的属种多样性和个体数量都显着高于后者。研究结果显示:普里兹湾放射虫多样性程度较低,但丰度较高,平均可达3.36万枚/g,呈现出陆架区>湾口区>冰架前缘的趋势,且湾西部高于东部,可能主要受研究区表层生产力、环流结构、沉积物类型和冷水团分布等海洋环境要素的影响。以Antarctissa strelkovi、Antarctissa denticulata为代表的Antarctissa group是该区最典型的优势种组合,平均百分含量高达42.43%,其分布主要受控于水体温度,其高含量具有指示冷水团分布的潜力,而该组合丰度的分布主要受环流和地形的影响;由Phormacantha hystrix、Plectacantha oikiskos和Rhizoplegmaboreale组成的特征种组合平均百分含量为12.54%,其丰度和含量的分布模式主要表征的是与环流结构有关的水团混合作用的强弱,对水深或离岸距离的指示作用并不明显。(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2019年04期)
黄龙飞,吕连港,姜莹,刘宗伟,杨春梅[3](2019)在《普里兹湾虎鲸回声定位信号脉冲间隔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2017年中国第33次南极科考期间获取的普里兹湾虎鲸声信号观测资料,采用Teager能量算子法对虎鲸回声定位信号进行了检测,并分析了其脉冲间隔的统计特征。对115段回声定位信号的参数分析结果显示:脉冲间隔的范围为10.5~183.5 ms,均值与标准差分别为67.5和27.6 ms。进一步分析,发现脉冲间隔数值的变化具有显着的规律性,根据拟合表达式可以将信号分成5种类型:加速型、减速型、匀速型、先减速后加速型、先加速后减速型。其中减速型的总体占比最高,为58.3%;其次为匀速型与加速型,分别为20.0%,14.8%;其余2类占比最低,均仅为3.5%。普里兹湾虎鲸回声定位信号脉冲间隔规律性变化可能是虎鲸调节其信号以适应活动海域多海冰环境的结果。此外,加速型、减速型、匀速型与先减速后加速型、先加速后减速型的脉冲间隔参数存在较大差异,且后2种类型的-3 dB带宽以及峰值频率与脉冲间隔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这表明虎鲸在发出后两种类型的回声定位信号时处理的情况与前3种类型相比可能更为复杂与特殊。(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进展》期刊2019年02期)
王丽艳,李广雪,纪风颖,丁咚,乔璐璐[4](2018)在《普里兹湾海洋环境季节性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极冰盖的扩张和后退直接影响了全球气候和海平面变化,由于南极地理位置特殊,研究其海洋环境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借助模型模拟以及遥感反演的方法,对东南极普里兹湾及周边区域海洋环境要素(风、海冰、海流、海表温度以及海表叶绿素a浓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初步分析。受地形、太阳辐射、极地高气压强度的影响,研究区风场表现出季节性变化特征;区域海冰受到海表温度、风、地形以及上升流的影响,具有冻结期(3~9月)和消融期(10月~次年2月)交替变化特征;海流的分布特征受控于地形、风、海冰分布以及冰融水注入等因素;海洋初级生产力受太阳辐射、营养盐、水体稳定性影响较大,在研究区主要表现为深层水涌升、海冰融化、海表温度变化对海洋表层浮游生物生长起到直接控制作用。最后,本文结合普里兹湾海洋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分布、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分析了研究区海洋环境要素对沉积作用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10期)
韩正兵,孙维萍,范高晶,扈传昱,潘建明[5](2018)在《南极普里兹湾夏季冰间湖沉降通量》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南大洋的生物泵,利用2009~2010年和2014~2015年中国第26、31次中国南极科学考察期间于普里兹湾冰间湖布放的时间序列沉积物捕获器,获取了夏季沉降颗粒物通量并分析了其组成成分.结果表明:2009~2010年和2014~2015年南极夏季普里兹湾颗粒有机碳平均通量分别为4088.13,508.99μmol/(m~2·d),生物硅则分别为7358.91,2034.63μmol/(m~2·d),其中生物蛋白石占夏季颗粒物通量均超过70%,表明硅藻是普里兹湾夏季的优势种和沉降通量的主要贡献者.2014~2015年有机碳沉降通量仅为2009~2010年12.5%,主要是由于缺少压舱物无法使上层有机质发生快速沉降,造成异养微生物对上层水柱中有机质降解程度更高,进一步影响有机碳的沉降效率.与非硅藻优势种的海域相比,夏季普里兹湾具有非常高的沉降通量和沉降效率,利用Martin曲线估算夏季普里兹湾的100m深度沉降通量平均为净初级生产力的8.67%,主要归因于硅藻的高沉降效率.为了预测南极海域生物泵的变化,需要重点关注南大洋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组成与变化.(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2018年05期)
韩正兵[6](2018)在《东南极普里兹湾“生物泵”及其对海冰变化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极地海域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汇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极地海域生物泵的运转效率及其变化对全球碳循环有着重要影响。南极海冰呈现不均一性变化趋势,对极地生物泵的影响亟待评估。本文利用2009~2015年普里兹湾的现场调查资料和时间序列沉积物捕获器样品数据,以不同界面的碳通量来量化普里兹湾生物泵强度与效率,并分析其控制因素。结合海冰、叶绿素a等遥感资料,运用碳稳定同位素和生物标志物(不饱和高支链类异戊二烯烃)指标,解析并定量研究冰藻对普里兹湾海域有机碳沉降通量的贡献及其对海冰变化的响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普里兹湾湾内450m深度处有机碳的年平均通量为253mmol C m~(-2) yr~(-1),明显高于湾外,且存在显着的季节性和年际变化,主要受控于海冰和光照等因素。沉降颗粒物主要由硅藻及其残体组成,且生物硅与有机碳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说明硅藻是有机碳的主要贡献者。利用Martin曲线将南大洋不同海域的有机碳通量标准化至100m深度,发现各海域的年通量差异较小。(2)2010/2011年普里兹湾有机碳的输出效率和输送效率分别为11.4%和3.4%,而2014/2015年分别为4.9%和1.1%,均低于南大洋平均水平,说明普里兹湾海域的生物泵效率较低。2014/2015年存在高生产低效率的现象,其原因可能在于:1、海冰的提前消融导致温度的升高和浮游植物的提前旺发,促进了细菌生产力的提高;2、缺少冰筏碎屑等有效“压舱物”,使得更多的有机质停留在上层分解再循环。(3)沉降颗粒物中冰藻标志物与海冰消融、冻结存在明显的响应现象,可较好的反映海冰的变化过程。冰藻贡献的沉降碳通量年平均为82μmol m~(-2) d~(-1),占总沉降碳通量的18.6%,其中夏季沉降碳通量为120μmol m~(-2) d~(-1),同期占比约为23.6%。夏季冰藻沉降碳通量占海冰中有机碳储量的22.1%,相对浮游藻类具有更高的生物泵效率,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冰藻与冰筏碎屑的共沉降效应。由于未来南极海洋海冰减少、温度升高和铁供应增加,硅藻生产力可能将大大提高,但生物泵效率的变化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使南极海洋生物泵的变化趋势愈加复杂,仍需要开展长期观测与研究以评估未来南极海洋的固碳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期刊2018-05-01)
程文芳,朱建钢,吴荣荣,詹德川,陆大海[7](2018)在《极地环境监测网的设计及其在南极普里兹湾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保护南极和北极的生态系统和环境,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推行和实施了极地环境监测计划,部署了各学科监测传感器阵列;采集了多学科数据,包括海洋、大气、冰冻圈、生物圈等主题;架构了"R/V雪龙号破冰船—极地考察站—国内基地"之间的快速数据传输网络;建立了海洋环境监测系统、太阳能地面空间监测系统、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等系列监测系统。为了实现长期监测,达到预测和预警目标,本文针对国内外现状,在现有基础上设计了一套中国极地环境长期监测网(Polar Environment monitoring network of China,CPEMN)。该监测网集成各监测系统并在监测指标设计上覆盖我国极地所有常规监测/观测任务,且根据国际科研动态和长期监测规划拓展了预期监测范围。最后本文利用南极普里兹湾进行的破冰导航应用示范验证了CPEMN具有可执行性。(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期刊2018年02期)
赵杰臣,杨清华,程斌,汪宁,惠凤鸣[8](2017)在《基于温度链浮标获取南极普里兹湾积雪和固定冰厚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极地积雪和海冰厚度是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也是船舶在冰区航行需要掌握的主要参数。2014和2015年在南极普里兹湾中山站附近布放了一种新式的温度链浮标,该浮标每天进行4次常规温度观测和1次加热升温观测,用于实时获取积雪和海冰剖面温度及厚度数据的研究。通过分析剖面温度曲线和升温曲线反映出的大气、积雪、海冰和海水4种介质的热传导特性差异,可利用人工识别的方法(人工经验法)获得大气/积雪、积雪/海冰和海冰/海水界面的位置。根据统计不同介质在升温响应和垂直温度梯度等方面的特性,找到合理阈值,可通过编写程序自动判断各界面的位置(自动程序法)。本文利用这两种方法来判断不同物质界面位置从而计算得到积雪和海冰厚度。与现场人工观测的海冰厚度相比,人工经验法的平均偏差和均方根偏差分别为2.1cm和6.4cm(2014年)以及4.3cm和6.5cm(2015年),自动程序法的平均偏差和均方根偏差分别为-6.8cm和6.4cm(2014年)以及4.5cm和6.6cm(2015年);对于积雪,人工经验法与现场人工观测的平均偏差和均方根偏差分别为0.5cm和8.5cm,而自动程序法的平均偏差和均方根偏差分别为4.7cm和10.8cm。自动程序法误差较人工经验法偏大,但考虑到整体冰厚和现场观测的误差,两种方法的结果均是可信的,精度是可以接受的。利用新式的温度链浮标实时获取南极普里兹湾积雪和海冰厚度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期刊2017年11期)
官颖颖,于雪,张海雷,张宁,李静[9](2017)在《南极普里兹湾海绵共附生放线菌的分离及其次级代谢潜力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研究了解南极海域海绵共附生放线菌的多样性以及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潜力。方法采用4种分离培养基对南极海绵进行放线菌的分离培养,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抗菌及微藻克生活性的筛选,对活性菌株的进行基于聚酮合酶、非核糖体肽合成酶和卤化酶的基因筛选。结果共分离得到59株海绵共附生放线菌,分布于9个属中,以链霉菌最多。21株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6株菌表现出明显的赤潮微藻克生活性;有7株活性菌株至少含2种关键的功能基因,菌株OAct311和OAct408同时含有4种功能基因。结论研究结果揭示了南极海绵共附生放线菌物蕴含丰富的放线菌资源并且有较高的合成活性次级代谢物的潜力,具有深一步研究的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药物》期刊2017年05期)
谢泽林,王召民[10](2017)在《普里兹湾区域风和温度资料对比分析:以2007年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再分析资料与站点观测资料的差异评估了普里兹湾区域5套再分析资料的风速、风向以及温度产品。这5套再分析资料包括欧洲中心再分析资料(ERA-I)、日本25年再分析资料(JRA-25)、日本55年再分析资料(JRA-55)、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再分析资料(CFSR)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再分析资料(MERRA)。采用的观测资料来自两个人工观测站和叁个自动气象站。月平均和季节差异分析结果表明,Mawson站点再分析资料的风速一般小于站点风速,其他站点再分析资料一般风速过大,所有的站点风向与再分析资料风向差异不大,再分析资料的2 m温度总体低于人工观测站的温度,自动站和再分析资料的差异则没有一致的差异特征。通过6 h风速资料对比,发现当Mawson站点风速低于5 m·s~(-1)时,再分析资料偏高,当站点风速高于15 m·s~(-1)时,再分析资料偏低,且该站点记录的极端强风次数远多于再分析资料。(本文来源于《极地研究》期刊2017年03期)
普里兹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普里兹湾16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的放射虫动物群进行了全属种鉴定和分析,共检出放射虫2目66属107种,其中罩笼虫目40属71种,泡沫虫目26属36种,前者的属种多样性和个体数量都显着高于后者。研究结果显示:普里兹湾放射虫多样性程度较低,但丰度较高,平均可达3.36万枚/g,呈现出陆架区>湾口区>冰架前缘的趋势,且湾西部高于东部,可能主要受研究区表层生产力、环流结构、沉积物类型和冷水团分布等海洋环境要素的影响。以Antarctissa strelkovi、Antarctissa denticulata为代表的Antarctissa group是该区最典型的优势种组合,平均百分含量高达42.43%,其分布主要受控于水体温度,其高含量具有指示冷水团分布的潜力,而该组合丰度的分布主要受环流和地形的影响;由Phormacantha hystrix、Plectacantha oikiskos和Rhizoplegmaboreale组成的特征种组合平均百分含量为12.54%,其丰度和含量的分布模式主要表征的是与环流结构有关的水团混合作用的强弱,对水深或离岸距离的指示作用并不明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普里兹湾论文参考文献
[1].韦纪州,赵杰臣,邓霄,郝光华,崔丽琴.基于温度剖面特性的2016年南极普里兹湾海冰厚度变化分析[J].海洋预报.2019
[2].朱林林,张海峰,潘建明,胡佶,朱秋红.南极普里兹湾表层沉积物中放射虫的组合与分布特征[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9
[3].黄龙飞,吕连港,姜莹,刘宗伟,杨春梅.普里兹湾虎鲸回声定位信号脉冲间隔特征分析[J].海洋科学进展.2019
[4].王丽艳,李广雪,纪风颖,丁咚,乔璐璐.普里兹湾海洋环境季节性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5].韩正兵,孙维萍,范高晶,扈传昱,潘建明.南极普里兹湾夏季冰间湖沉降通量[J].中国环境科学.2018
[6].韩正兵.东南极普里兹湾“生物泵”及其对海冰变化的响应[D].中国地质大学.2018
[7].程文芳,朱建钢,吴荣荣,詹德川,陆大海.极地环境监测网的设计及其在南极普里兹湾的应用[J].海洋科学.2018
[8].赵杰臣,杨清华,程斌,汪宁,惠凤鸣.基于温度链浮标获取南极普里兹湾积雪和固定冰厚度的研究[J].海洋学报.2017
[9].官颖颖,于雪,张海雷,张宁,李静.南极普里兹湾海绵共附生放线菌的分离及其次级代谢潜力评估[J].中国海洋药物.2017
[10].谢泽林,王召民.普里兹湾区域风和温度资料对比分析:以2007年为例[J].极地研究.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