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关税同盟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关税同盟理论,经济效应,引致作用
关税同盟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赵亮[1](2019)在《关税同盟理论的经济效应及引致作用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整个区域经济一体化体系的理论根基是关税同盟理论,基于此发展起来的对关税同盟理论本身的完善、对整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体系的充实是其引致作用的有力体现。关税同盟理论的核心贡献是根据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的差额分析给出区域经济合作并非一定是"正和博弈"的创新观点,而对关税同盟其他成员以及对非成员的收益分析增强了该理论研究的全面性。基于对关税同盟理论的直接考量或受其间接启发,次优理论、新区域主义、"垫脚石"与"绊脚石"之争、"意大利面条碗"现象、"轮轴-辐条"结构的提出进一步充实和繁衍了以关税同盟理论为根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体系的枝节。(本文来源于《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张瀚月[2](2016)在《浅析TPP对中国经贸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基于关税同盟理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签定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是目前亚太区域经济贸易发展的趋势,由于其条款的复杂性使其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根据TPP发展过程中涉及到的关税同盟理论,中国能够在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下提升产业竞争力;但中国不加入TPP,也会削弱其在区域经济组织中的影响力,恶化贸易条件。因此,面对TPP产生的影响,中国应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坚定不移地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减少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并以此为发展契机,寻求自己的立足点,掌握自己的主导权。(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导刊》期刊2016年05期)
孔媛[3](2014)在《关税同盟假设下中国和挪威水产品贸易相似问题研究——基于贸易创造效应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假设中国与挪威自由贸易协定业已达成的基础上,论文从出口相似性的分析框架入手,通过运用产品相似性指数、市场相似性指数、相对贸易优势指数和双边贸易综合互补系数等指标对1992~2012年中国和挪威水产品出口在世界市场的份额大小及分布、目标市场及区域分布、产品结构及分布、出口价格以及贸易竞争优势等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中国和挪威的7类细分水产品具有各自的相对优势,但是两国水产品在世界市场的产品结构、市场分布等方面呈现出较强的相似性(也即竞争性),并且这种相似性特征具有不断加强的趋势。依据贸易创造效应理论,笔者认为,两国在水产品贸易方面的相似性贸易关系将使未来中国和挪威两国水产业在专业化分工、世界水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以及两国水产品双边贸易的发展等方面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为中国进一步拓展挪威水产品市场提供便利条件。(本文来源于《中国渔业经济》期刊2014年02期)
罗黎明,刘东旭[4](2013)在《关税同盟理论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以关税同盟为代表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发展势头良好,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本文在介绍关税同盟及其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关税同盟理论的演化过程,着重阐述关税同盟的效应,并指出其不完备之处,进而展望关税同盟理论的研究方向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合作经济与科技》期刊2013年05期)
韩聪毅[5](2010)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双边贸易影响研究——基于关税同盟理论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双边贸易的发展。首先分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的背景,接着从双边贸易现状出发,深入探讨了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和社会福利效应,提出了一些扩大双边贸易的合理化建议。(本文来源于《现代商贸工业》期刊2010年15期)
李锐,张秀娥,孙明远[6](2010)在《关税同盟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上接4月13日第十五版) 二、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 关税同盟不仅会给成员国带来静态效应,还会给它们带来某些动态效应。关税同盟的动态效果又称为次级效果,主要是指关税同盟对成员国就业、产出、国民收入、国际收支和物价水平等方面的积极影响。成(本文来源于《国际商报》期刊2010-04-20)
李锐,张秀娥,孙明远[7](2010)在《关税同盟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区域贸易协定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逐渐演变的过程,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地发展。作为区域贸易协定理论的基础和核心部分的关税同盟理论,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范纳《关税同盟问题》一书的发表为标志形成的。经过众多经济学家的不懈努力,区域贸易协定理论发展迅速,如,自(本文来源于《国际商报》期刊2010-04-13)
刘超[8](2008)在《浅析关税同盟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关税同盟理论从20世纪50年代维纳提出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至今,它不断地得以完善和发展,逐渐成为一体化理论中较为完善的部分。但是,随着一体化实践的不断发展,关税同盟理论并不能全面解释现实中的种种现象,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发展。(本文来源于《时代经贸(下旬刊)》期刊2008年04期)
王峰[9](2008)在《西方关税同盟贸易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关税同盟理论是西方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核心。区别于现有关税同盟的综述文章,作者将目前西方探讨关税同盟贸易效应的观点按照逻辑关系分成叁个方面进行阐述:其一是关税同盟的利益来源;其二是关税同盟的产生原因;其叁是最优对外关税的决定。本文也归纳了西方对关税同盟贸易效应进行经验分析的常用方法,并对已有的理论和实证观点进行评价。(本文来源于《经济经纬》期刊2008年02期)
宋岩,侯铁珊[10](2005)在《关税同盟理论的发展与福利效应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关税同盟理论作为系统地分析经济一体化福利效应的纯贸易理论正在受到普遍的关注。本文探讨了从1950年雅各布·维那贸易转移和贸易创造关税同盟理论开始一直到丹尼斯(R.Dnnis)、康威(F.Conway)和费尔德(J.Field)的劳动要素关税同盟理论的发展与福利效应评析过程,同时指出了关税同盟理论今后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期刊2005年02期)
关税同盟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签定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是目前亚太区域经济贸易发展的趋势,由于其条款的复杂性使其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根据TPP发展过程中涉及到的关税同盟理论,中国能够在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下提升产业竞争力;但中国不加入TPP,也会削弱其在区域经济组织中的影响力,恶化贸易条件。因此,面对TPP产生的影响,中国应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坚定不移地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减少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并以此为发展契机,寻求自己的立足点,掌握自己的主导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关税同盟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赵亮.关税同盟理论的经济效应及引致作用探究[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
[2].张瀚月.浅析TPP对中国经贸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基于关税同盟理论视角[J].经济研究导刊.2016
[3].孔媛.关税同盟假设下中国和挪威水产品贸易相似问题研究——基于贸易创造效应理论[J].中国渔业经济.2014
[4].罗黎明,刘东旭.关税同盟理论研究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
[5].韩聪毅.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双边贸易影响研究——基于关税同盟理论的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0
[6].李锐,张秀娥,孙明远.关税同盟理论[N].国际商报.2010
[7].李锐,张秀娥,孙明远.关税同盟理论[N].国际商报.2010
[8].刘超.浅析关税同盟理论[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8
[9].王峰.西方关税同盟贸易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经济经纬.2008
[10].宋岩,侯铁珊.关税同盟理论的发展与福利效应评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