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为了比较壳斗科内不同植物的燃烧性,以高山栲(Castanopsis delavayi)、滇石栎(Lithocarpus dealbatus)、毛脉高山栎(Quercus rehderiana)、木姜叶柯(L. litseifolius)、长穂高山栎(Q. longispica)、滇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oides)6种昆明地区常见的壳斗科植物鲜叶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每种鲜叶的单位面积质量、含水率、灰分含量、抽提物含量、热值5个理化性质指标,用自行设计的试验装置进行6种鲜叶燃烧试验并计算了其燃烧速率和损毁程度。结果表明:6种壳斗科植物鲜叶在纯氧中的损毁程度都达到了100%,且燃烧相对速率较快,均属于易燃植物,鲜叶的燃烧性与理化性质和单位面积质量有关。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张桥蓉,郭毅,吕维志,骆书林
关键词: 昆明地区,壳斗科植物,燃烧性,燃烧速率,损毁程度
来源: 山东林业科技 2019年06期
年度: 2019
分类: 农业科技
专业: 植物保护,林业
单位: 西南林业大学消防研究所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60180)
分类号: S762.1
页码: 16-18+22
总页数: 4
文件大小: 260K
下载量: 36
相关论文文献
- [1].对“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改进的探究与创新[J]. 中学生物教学 2016(23)
- [2].低档茶产出高效益[J]. 农家致富 2017(02)
- [3].一种茶叶鲜叶铲运车[J]. 湖北农机化 2020(08)
- [4].介绍一种新型茶叶鲜叶分级机——姚江源生产型鲜叶分级机[J]. 农业知识 2015(01)
- [5].鲜叶治病有特效[J]. 家庭医学 2009(04)
- [6].架式储青设备的储青厚度对鲜叶理化变化影响[J]. 中国茶叶 2014(04)
- [7].一种茶叶鲜叶分级机的研制[J]. 湖南农机 2013(05)
- [8].茶鲜叶保鲜贮运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展望[J]. 中国茶叶 2020(07)
- [9].茶叶鲜叶分级机主要参数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16(01)
- [10].辣木水肥管理及种植密度对其鲜叶产量的影响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6(17)
- [11].工夫红茶萎凋中温度对鲜叶失水率影响的预测模型[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34)
- [12].“特香早”鲜叶制作瓜片初探[J]. 茶业通报 2015(02)
- [13].贵州茶叶 鲜叶分级标准[J]. 贵州茶叶 2012(04)
- [14].名优绿茶鲜叶摊放微域环境自控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 中国茶叶 2011(03)
- [15].黄金茶加工关键技术初探[J]. 中国林副特产 2020(04)
- [16].茶树鲜叶分选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6(08)
- [17].红茶萎凋中鲜叶理化变化及工艺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27)
- [18].萎凋过程鲜叶理化特性变化及其调控技术研究进展[J]. 茶叶科学 2013(05)
- [19].名山区近三年茶农鲜叶收入抽样调查[J]. 中国茶叶 2015(04)
- [20].昌宁:茶山来了鲜叶收购队[J]. 致富天地 2014(06)
- [21].不同香型茶树鲜叶挥发性组分与β-葡萄糖苷酶的相关性分析[J]. 植物学报 2015(06)
- [22].长沙市10种园林绿化树种鲜叶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 广西林业科学 2015(03)
- [23].茵芋鲜叶挥发油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5(11)
- [24].鲜叶摊放对条形绿茶品质的影响研究[J]. 中国茶叶加工 2013(04)
- [25].鲜叶自动收集传输机的初探[J]. 蚕桑茶叶通讯 2013(01)
- [26].鲜叶摊放对梯田秀峰茶品质的影响[J]. 中国茶叶加工 2008(01)
- [27].磐安机采机制鲜叶分级、分类加工工艺主要技术规程[J]. 茶叶 2019(01)
- [28].茶跗线螨为害程度对福云6号鲜叶芳香物质的影响[J]. 福建农业学报 2015(09)
- [29].鲜叶清洗加工工艺对茶叶品质影响的研究[J]. 中国茶叶加工 2009(02)
- [30].鲜叶摊放养护对提高夏秋醇香绿茶品质的研究[J]. 浙江农业科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