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液体扩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扩散波谱,离子液体微乳液,储能模量,损耗模量
液体扩散论文文献综述
欧慧琳,龚福忠,罗艳,黄燕梅,廖孙启[1](2019)在《扩散波谱技术研究离子液体微乳液[Bmim]BF_4/Tween-20/二甲苯的流变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离子液体微乳液体系[Bmim]BF_4/Tween-20/二甲苯的流变性,采用DWS技术,以TiO_2为示踪粒子,通过测定自相关函数(g_2-1)与弛豫时间的关系,得到了示踪粒子的均方位移(<Δr~2>)以及微乳液体系的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和复合模量G~*,同时结合旋转粘度计测量结果对微乳液流变行为进行了探讨。DWS结果表明:示踪粒子均方位移<Δr~2>与弛豫时间τ具有线性关系,随着二甲苯质量百分数的增加,均方位移增大,二者幂律关系为<Δr~2>~τ~(0.87~0.91),表明示踪粒子在微乳液体系中具有亚扩散行为;微乳液体系的G″>>G′,G″与角频率ω的幂律关系为G″~ω~(0.86~0.93)。旋转粘度计结果表明:微乳液体系具有轻微的剪切变稀行为。DWS和旋转粘度计测定结果均表明离子液体微乳液为黏性近牛顿流体。(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张恒,甄琪,刘雍,张一风,刘让同[2](2018)在《仿生水平分支结构聚乙二醇/聚丙烯超细纤维制备及其液体水平扩散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得在水平方向液体具有快速扩散特性的材料,基于高速气流牵伸的熔喷成型技术,以聚乙二醇(PEG)和聚丙烯(PP)为原料,从仿生角度制备了具有水平分支结构的PEG/PP超细纤维材料,并对纤维的直径分布、排列形态、润湿时间以及水痕扩散面积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不同直径的纤维在水平方向上随机分布,并呈现多根纳米纤维搭接于单根超细纤维的状态,形成仿生分支状网络结构,为液体沿纤维的快速传输提供了结构基础;纤维膜中直径在2 000 nm以上的纤维作为一级子分支,800~2 000 nm超细纤维构成二级子分支,800 nm以下的纳米纤维组成叁级子分支,并可通过增大PEG的质量分数和熔体温度来调控叁级子分支的密度;随叁级子分支密度从186%增加至420%,纤维膜上表面浸润时间从3.234 s降低至2.215 s。(本文来源于《纺织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梅开,李军伟,王宁飞[3](2019)在《液体燃料碳原子数对微尺度扩散火焰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微尺度扩散火焰燃烧特性,选用正戊烷、正庚烷、正辛烷、正癸烷、正十二烷五种不同液体烷烃,进行燃烧实验。结果表明:火焰在不同流量下会呈现球型、椭球型、细长型、聚积型以及喷射型;燃料含碳越多,其火焰燃烧极限越小。对于每种烷烃,火焰高度H与Re都呈线性正相关,燃料含碳量越多,火焰高度H随Re变化越小;Roper火焰长度预估模型对于液体烷烃同样适用,实验所得数值与模型的误差在25%以内。火焰管壁温度随流量增大而降低,火焰温度随流量增大而升高,火焰温度与火焰形态有关;不同燃料的管壁温度和火焰温度都随含碳量增大而降低。(本文来源于《推进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严红芳,朱佳媚,谷行,李灿灿[4](2019)在《咪唑类离子液体微胶囊的CO_2吸附和扩散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高速剪切法,制备微胶囊型固载咪唑类离子液体,研究离子液体微胶囊的微观结构、CO_2吸附量、CO_2/N2选择性、稳定性以及CO_2的扩散行为。结果表明,制备的离子液体微胶囊结构完整,且微观结构的完整性和粒径是影响CO_2吸附量的主要因素。在0. 1 MPa和298 K下,气相硅胶含量24%、离子液体58. 46%、水含量8. 77%、乙二醇含量8. 77%的样品BCE24-11,其CO_2吸附量为3. 41%,达吸附平衡仅30 min,CO_2/N2选择性为17. 05,稳定性和循环使用性较好;与纯离子液体的扩散系数值(10-11m2/s)相比较,微胶囊型结构的固载离子液体具有更快的CO_2的扩散速率。(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9年01期)
夏燕[5](2018)在《基于双液芯柱透镜的等高度法测量液相扩散系数及液体吸水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液相扩散系数是一个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工、生物、医学及环保等领域,对传质过程的研究,传质速率的计算及化工设计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的基础数据。液相扩散系数主要通过实验测量溶液的浓度随空间和时间的变化,基于Fick定律计算得到。本论文采用可在特定折射率位置消除球差或在一个较宽折射率范围内减小球差的双液芯柱透镜作为扩散池和成像元件,提出一种新的计算液相扩散系数的方法——等观察高度测量法,利用该方法测量了0.33 mol/L KCl溶液和不同浓度NaCl溶液的扩散系数。基于双液芯柱透镜的折射率空间分辨测量能力,论文对乙二醇的吸水性也做了初步的分析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介绍一种计算液相扩散系数的方法——等观察高度测量法,观察记录扩散图像某一固定位置处宽度的变化,解出浓度变化。求解实验浓度分布与基于Fick第二定律高斯误差函数解,理论计算得到的浓度分布之间的最小偏差平方和,其对应的扩散系数D值即为实验测得的扩散系数。采用该方法测量了室温下(25℃),0.33 mol/L KCl水溶液和不同浓度NaCl水溶液的扩散系数。测量结果表明:该方法测量扩散系数具有系统稳定、测量结果准确(相对误差小于3%)、测量时间短(约70 min)、扩散过程可视化等特点。2、基于液芯柱透镜特有的折射率空间分辨能力,提出一种测量液体吸水性的新方法。以乙二醇为吸水液体,测量了不同浓度的乙二醇在20 h-30 h时间段内的吸水量,并设置对照组(用天平直接测量),两种方法测量结果间相对误差小于5%。该方法测量吸水量最大的特点是可实时观察吸水过程,实现吸水过程可视化。3、将乙二醇吸水过程中的扩散简化为半无限长扩散,利用等折射率薄层法测量了不同浓度的乙二醇与空气中水的扩散系数。实验发现:扩散系数越大,水向乙二醇体相的输运越快,在相同时间内吸水量越多。(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8-05-01)
黄晓哲,汪箭[6](2018)在《低压下典型可燃液体层流扩散火焰碳烟分布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正己烷、正庚烷、正辛烷叁种不同含碳量的可燃液体进行了燃烧实验,利用一台压力范围为40 kPa~101kPa的低压燃烧设备,分析了其在低压下的火焰高度、宽度及其与压力的关系,发现上述3种可燃液体的火焰高度均随压力升高而增加,火焰宽度随压力增加而减小。利用激光诱导炽光法研究了压力对叁种可燃液体碳烟浓度分布的影响,包括不同高度下的径向碳烟浓度、轴向碳烟浓度和碳烟浓度峰值,结果表明低压下可燃物含碳量越高、压力越大,碳烟浓度越高;碳烟浓度峰值与压力成指数关系。(本文来源于《火灾科学》期刊2018年01期)
柳宁远,崔村燕,辛腾达,栾骁[7](2018)在《航天发射场液体推进剂的泄漏扩散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现对有毒推进剂泄漏扩散浓度的快速估算,对液体推进剂偏二甲肼在发射场泄漏蒸发扩散的实际情况进行理论分析,建立扩散模型,并从泄漏源、沉积效应、地面反射、大气稳定度等方面对扩散模型进行完善;应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仿真,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气体扩散模型与数值模拟及实验结果基本一致,但扩散模型计算结果偏小,这是由于推进剂进行了燃烧和氧化反应,扩散区域温度上升,大气稳定度降低,实际浓度更大。(本文来源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期刊2018年02期)
陈长坤,王玮玉,刘晅亚[8](2017)在《隧道内甲醇液体蒸发及蒸气扩散规律数值模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隧道内甲醇液体蒸发及蒸气扩散规律,应用CFD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隧道内甲醇蒸气浓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浅液池上方、车辆底部及两侧位置出现甲醇蒸气的积聚,蒸气浓度分层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纵截面浓度分层较明显;甲醇蒸气主要分布于隧道中下部位置,尤其在距离地面1 m以下的空间,在泄漏源上方、车辆底部、车辆两侧均可能出现蒸气接近或超过爆炸极限的区域;隧道内障碍车辆底部和两侧较低位置蒸气产生积聚,同时车辆也阻碍了蒸气向对侧隧道口的扩散。(本文来源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期刊2017年12期)
刘向阳,潘培,彭叁国,何茂刚,贺永东[9](2017)在《氢氟烃在离子液体[HMIM][PF_6]中的扩散系数和亨利常数》一文中研究指出氢氟烃+离子液体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吸收式制冷循环工质对。利用压力衰减法测量了303.15~343.15K范围内6种氢氟烃(R32、R125、R161、R143a、R1234yf、R152a)在离子液体1-已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HMIM][PF_6])中的扩散系数和亨利常数。结果表明:6种氢氟烃在[HMIM][PF_6]中的扩散系数和亨利常数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6种氢氟烃中,因R32在[HMIM][PF_6]中具有较大的溶解度和扩散系数,所以R32+[HMIM][PF_6]较适合作为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工质对。最后,采用Arrhenius方程对6种氢氟烃在[HMIM][PF_6]中的扩散系数和亨利常数进行了关联,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平均绝对相对偏差分别小于2.5%和6.0%。(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7年12期)
梅开,邱佐祯,李军伟,王宁飞[10](2017)在《液体燃料在毛细管出口扩散火焰燃烧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微尺度扩散火焰燃烧特性,选用液体燃料,进行燃烧实验,并利用理论模型对层流火焰高度进行了预估。结果表明:毛细管层流扩散火焰尺寸随燃料流量的增加而增大,水平方向当流量大于50μL/min时,由于燃料蒸发不完全,会有液滴喷出,火焰尺寸增长速度变小;竖直方向受浮力影响,火焰高度被拉长,远大于水平方向。火焰尺寸越大,振荡越剧烈,表现为振荡周期随流量的增加而减小,且竖直方向小于水平方向。燃料含碳量影响火焰特性,含碳量越多,火焰尺寸越大,火焰越明亮,振荡越剧烈。流量较大时,含碳量较多的煤油会向管口周围喷射燃料,形成剧烈振荡的不稳定火焰。竖直方向火焰高度与管口处燃料蒸汽雷诺数成正比,Roper模型预估结果与实验结果相近,可用于计算液体烃类燃料在竖直方向的层流扩散火焰高度。(本文来源于《航空动力学报》期刊2017年09期)
液体扩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获得在水平方向液体具有快速扩散特性的材料,基于高速气流牵伸的熔喷成型技术,以聚乙二醇(PEG)和聚丙烯(PP)为原料,从仿生角度制备了具有水平分支结构的PEG/PP超细纤维材料,并对纤维的直径分布、排列形态、润湿时间以及水痕扩散面积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不同直径的纤维在水平方向上随机分布,并呈现多根纳米纤维搭接于单根超细纤维的状态,形成仿生分支状网络结构,为液体沿纤维的快速传输提供了结构基础;纤维膜中直径在2 000 nm以上的纤维作为一级子分支,800~2 000 nm超细纤维构成二级子分支,800 nm以下的纳米纤维组成叁级子分支,并可通过增大PEG的质量分数和熔体温度来调控叁级子分支的密度;随叁级子分支密度从186%增加至420%,纤维膜上表面浸润时间从3.234 s降低至2.215 s。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液体扩散论文参考文献
[1].欧慧琳,龚福忠,罗艳,黄燕梅,廖孙启.扩散波谱技术研究离子液体微乳液[Bmim]BF_4/Tween-20/二甲苯的流变性[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张恒,甄琪,刘雍,张一风,刘让同.仿生水平分支结构聚乙二醇/聚丙烯超细纤维制备及其液体水平扩散性能[J].纺织学报.2018
[3].梅开,李军伟,王宁飞.液体燃料碳原子数对微尺度扩散火焰特性的影响[J].推进技术.2019
[4].严红芳,朱佳媚,谷行,李灿灿.咪唑类离子液体微胶囊的CO_2吸附和扩散行为[J].应用化工.2019
[5].夏燕.基于双液芯柱透镜的等高度法测量液相扩散系数及液体吸水性研究[D].云南大学.2018
[6].黄晓哲,汪箭.低压下典型可燃液体层流扩散火焰碳烟分布规律研究[J].火灾科学.2018
[7].柳宁远,崔村燕,辛腾达,栾骁.航天发射场液体推进剂的泄漏扩散模型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8
[8].陈长坤,王玮玉,刘晅亚.隧道内甲醇液体蒸发及蒸气扩散规律数值模拟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
[9].刘向阳,潘培,彭叁国,何茂刚,贺永东.氢氟烃在离子液体[HMIM][PF_6]中的扩散系数和亨利常数[J].化工学报.2017
[10].梅开,邱佐祯,李军伟,王宁飞.液体燃料在毛细管出口扩散火焰燃烧特性[J].航空动力学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