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庚精神的崇高美

嘉庚精神的崇高美

摘要:以美学的观点,从几个方面阐明嘉庚风范在美的表现形态中崇高美的体现。

关键词:嘉庚精神;美学;崇高

中图分类号:N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4-016-02

在中国的华侨史上有一个光辉的名字,永远铭刻在千百万华侨的心里,受到祖国人民的尊敬和怀恋.这名字贯穿于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漫长岁月,它和“倾资兴学”连在一起,和“爱国爱乡”连在一起,和“诚毅”,“坚持正义”、“明辨是非”、“民族气节”连在一起,这便是毛主席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现在我们换一个侧面来研究陈嘉庚,用美学的尺度来衡量这些串在一起的动人事迹,用美的崇高形态探寻嘉庚之非常风范。

美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自由创造的感性显现;是人类理想智慧和才能的形象化的表现;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人的本质力量是促进人类进步,推动历史前进的积极力量。人类通过社会实践(包括生产劳动,社会斗争,科学实验等)在人类的实践对象(自然和社会),人类创造的产品(物质和精神的)上显现了人的本质力量。人类在实践中,看到了自身的力量,看到自己的智慧和勇敢,看到自己创造的才能和成果,就会由衷地感到满足和自豪,产生喜悦和愉悦的情感。这样的实践对象和劳动产品,就具有了审美价值,成为美的事物和审美对象。

嘉庚先生在他的社会实践中,在他创办的众多企业中体现了他的勇敢、智慧与才能。1904年他集资7000元(呖币)创设菠萝罐头厂,在短短的3个月中获利近4万元,给他莫大的鼓舞,当时橡胶第一次从巴西移植马来西亚,这位具有远大眼光的年轻实业家认为大有可为,他购买2000元种子,播种在菠萝园中。到1925年他已拥有橡胶园15000英亩,成为华侨中最大橡胶垦殖者之一。同时,陈嘉庚看出工业生产的重要性,开办橡胶制品厂,生产胶鞋,轮胎和日用品。先后在国内各城市,南洋和各大埠立分销店100多处,直接代理商遍及五大洲。我国20年代到30年代的学生和市民很多都穿过钟标的陈嘉庚鞋。他还经营米厂,木材厂,冰糖厂,饼干厂,皮革厂,厂房达30多处。他有计划有组织地开辟了橡胶制品和其他制品直接输出的国际市场,在华侨中第一个打破英国垄断资本的垄断局面。他培养成千上万的企业家和技术人才(著名的大实业家李光前,陈六使等都出自他门下),造就了侨居地经济的接班人。

美学中的崇高是一种偏重于动态的阳刚之美,它的体现的形式特征是雄伟、庄严、豪迈、悲壮、粗犷、激越、刚健、坚硬等。崇高是在实践主体提出了理解,征服和掌握现实客体的历史要求,并且已经或必将趋于实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以现实客体压倒实践主体,代表现实存在的真压倒代表进步要求的善为其外表特征;而其实质则在于受到压抑的实践主体充分激发人的本质力量,转而征服,掌握客体,亦即转化为善压倒真。因此崇高不是主客体和谐统一的静态美,而是双方在对立,冲突之中趋向统一的动态美。在这里,人的本质力量呈现为实践主体与现实客体趋向统一的过程。

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是人们改造现实的斗争过程。那些体现着推动历史前进的斗争过程。那些体现着推动历史前进的斗争要求的进步力量及其代表人物,正是社会崇高的本质。在阶级社会中,崇高是先进阶级的,正义事业的不可战胜的威力和本性的显现。社会崇高具有明确的伦理本质,实际上它的内容就是至善。无意中作了好事的人虽然也可能受到人们的尊敬,但是只有那些自觉地为人类大多数的利益赴汤蹈火,英勇献身的英雄,才会唤起社会的普遍敬仰。英勇、豪迈、伟大,英雄主义,可以看成是社会崇高的同义词。而这一切,都需要在尖锐激烈地斗争中才能展现出来。只有在暴力地状态中,在斗争中,人们才能保持自己地道德本性地最高意识,而最高度的道德快感总有痛苦伴随着。正是由于斗争的极端艰苦和复杂,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英雄才往往会暂时遭受挫折而暂时失败。但是在斗争的曲折进程中,却足以展现出实践主体的现实的或潜在的威力和终将胜利的必然性,先进力量的崇高精神会在反动势力的压抑下倍放光彩。

陈嘉庚先生在办学过程中体现了它的光辉的美的崇高性。他的办学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很多困难。他的办学实践说明了他不愧是一位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教育事业家。

在开始办学的时候,如寻觅地方建设校舍,延聘校长、教师等等,遇到不少困难,嘉庚先生躬操力作,多方设法加以克服。

学校初具规模后,正碰上1929年至1932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风暴,陈嘉庚先生的企业一蹶不振,每况愈下,维持厦大和集美学校的经费日见困难,1930年一些亲友劝他停办学校或缩小学校规模,他坚持不肯。对亲友说:“两校如关门,自己误青年之罪小,影响社会之罪大,一经停课关门,则恢复难望。”1932年,当他的企业陷于极度困难时,外国某垄断集团要把他的企业作为附庸公司而加以“照顾”,提出以停止维持厦集两校为条件,他断然拒绝,“宁使企业收盘,绝部停办学校。”由于经济状况恶化,他毅然卖掉三幢大厦以维持厦大办学。

抗日战争爆发后,集美校舍遭日寇飞机大炮轰炸射击,毁塌大半,而南洋汇款又极度困难。1942年嘉庚先生逃难印尼,侨汇断绝,但仍没有使学校停办。一方面,先生在逃难前通过各种办法汇入办学经费;另一方面各学校分别迁到安溪、南安、大田等地后,尽量节省开支。抗战期间教师更难聘请,为了能聘到好教师,保证教学质量,学校仍然做到实际工资不低于公办学校,以保障教师的基本生活费用。教师们在嘉庚精神的感召下,为了帮助学校克服困难,自愿降低工资。终于度过了8年抗战的难关。

抗战胜利后,各校迁回集美。这时的校舍满目疮痍,破烂不堪,先生又为筹款修复校舍煞费苦心。1949年解放前夕,国民党军队进驻集美学校,校舍、教学设备被破坏被迫延期开学。先生克服了重重困难,使学校一直没有停办,终于坚持到解放。

陈嘉庚先生克服一切困难,坚毅顽强的办学精神,在社会上,在广大华侨中产生深远的影响。使华侨兴办教育事业蔚然成风,不少华侨在他们各自的家乡创办了许多学校。这是先生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美的崇高性及美的感染性产生作用的结果。

嘉庚精神的崇高感表现在抗日救国活动中。从1923年创办《南洋商报》发动抵制日货起,就在华侨社会产生很大影响。1938年成立的南侨总会是代表当时全南洋800万华侨抗日救国的统一组织,名义上称为“筹赈祖国难民”,实则以财力、物力、人力支援祖国抗战。他领导南侨总会募集巨款援助祖国抗战。以1939年而言,抗战军费为国币18亿元,华侨汇回祖国之款11亿元中捐款约占10%。派遣机工回国服务,是华侨支援抗战的另一大事。南侨总会六号通告发出后,报名回国者达3200余人。出现了极为动人的父送子,妻送夫的场面,对于支援前线起了显著作用。先生在南侨总会成立不久,向重庆的国民党对敌妥协派打了最响亮的一枪,这便是他坚持正义从而震动中外的反对汪精卫对日主和的提案。1960年3月,嘉庚先生亲自率领南侨总会所组织的“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考察团”回到祖国,这是他一生的大转折,思想认识出现了飞跃的变化。他尊重事实,明辨是非,访问重庆与延安之后,醒悟过来,分清谁是谁非,从而把民族的命运寄希望于中国共产党身上。在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时候,日军1941年12月8日在马来西亚登陆,同时轰炸新加坡。1942年2月2日,由于估计国民党必不容立足,祖国归不得。嘉庚先生在四位华侨的陪同下,匿居于爪哇,敌军到处搜捕华侨领袖,几次出现敌人闯入住宅,老人家镇定自若临危不惧,校友应付自如,有勇有谋,终于化险为夷。老人家看到黄丹季等常常忧心如焚,如坐针毡时,就泰然地对他们说:“你们绝不可如此。人生自古谁无死!万一不幸被捕,敌人必强迫我做傀儡,替他们说话,我决不从!那时一死以谢国家”。他搞到一小包“氰化钾”藏在怀里,随时准备以身殉国。他崇高地民族气节足以为后人矜式。

嘉庚精神之美学崇高集中表现在他的教育思想中。陈嘉庚的教育思想,充满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打上中华民族的烙印。20世纪初,灾难深重的旧中国“政府腐败,国弱民贫,教育颓废,不可言状”;“门户洞开,强邻环伺,存亡绝继,迫在眉睫”。他认为“国家之富强,全在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乎教育”。他抱着“有进尺无退寸”的破釜沉舟之志,倾其所有,展开了长达50年之久的,及其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

陈嘉庚先生经过1919年的五四运动风暴之后,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在发展实业教育的事务中阐明他的教育思想:“教育不振则实业不兴,国民生计日绌”,“无实业则教育从何来,无教育实业人才从何出”,因此“必先兴教育,而后实业有可措手”。1920年,他在一封信中进一步阐述:“世治日昌,端赖学术。非多专精人士,无以追跌足而挽狂澜。”任陈嘉庚先生秘书的潘国梁先生,在一首诗中盛赞陈先生的远见卓识:“还念国始基,无材国且弱。人必尽其材,胥赖师之作。临渊教渔,食野当教牧。养蚕则教桑,买牛则教谷。……美哉集美乡,芃芃多棫朴。尽瘁于树人,自古见公独。“陈嘉庚办教育,一贯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他与胞弟陈敬贤共同制定集美学校校训“诚毅”。诚以待人,毅以处事。前者要求师生对中华民族忠诚不贰,诚心诚意;后者要求师生对爱国事业百折不挠,勇往直前。“诚毅”是办学的指导,更是育人的方针。它要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要造就具有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的人。“诚毅”二字浓缩了全面发展人才所必备的条件,它是陈嘉庚教育思想的核心。从科学史的角度来看,他的“诚毅”精神,不仅仅是他投入多少资金,开办了多少学校的问题,而是通过兴办学办教育学习、吸收西方先进的科技知识,既提高了全民整体的科学文化素质,又培养造就了一批掌握近代科学技术的专门人才,从而振兴祖国的科研技术,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由此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在这深远的影响中体现了嘉庚精神无限的紧张,体现崇高的美学价值。

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嘉庚精神的美学中的崇高是与人类的审美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上面我们概述了嘉庚在实业中兴,支持抗战,倾资办学,教育思想中的表现出来的形式宏伟,数量巨大、力量万钧的巨大的深远影响。但必须指出的是,崇高的形式虽是“巨大”不等于凡是数量或力量上的巨大都是崇高,只有像陈嘉庚先生那样把客观现实中某种事物的美与善的丰富而充实的内容以其巨大而有利社会进步、人类发展的形式表现出来时,才是美学中表现形式的崇高。④①

参考文献:

[1]美学基本原理.柳树成,夏之放,楼昔勇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2]美学纲要.克罗齐著.外国文学出版社[3]美学.黑格尔著.商务印书馆

[4]美学论要.花岗著.人民出版社

[5]美学原理新编.杨辛、甘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6]华侨领袖陈嘉庚.中共厦门市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7]回忆陈嘉庚文选.中共厦门市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8]科教兴国的先行者.中共厦门市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9]民主堡垒革命摇篮.中共厦门市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10]回忆我的父亲陈嘉庚.中共厦门市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11]陈嘉庚的故事.中共厦门市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简介:黄美吉:1986年在厦门大学学习易中天老师讲授的《审美心理学》,毕业后一直在集美轻工业学校任美育教师。曾任厦门市杏林区第五届人大代表,杏林区业余艺术团副团长。现任厦门商报乐团客座指挥。曾在多家报刊发表作品,其中《服装与审美》、《用美的表现形态透析人的性格》等均为CN级刊物发表的文章。

标签:;  ;  ;  

嘉庚精神的崇高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