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凡[1]2003年在《振华公司国际工程承包业务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振华公司是我国最早具有国际工程承包资格的外经公司之一?经过二十多年的经营和发展,振华公司已成为以国际工程承包业为主,房地产?酒店等多业并举的大型公司,在我国外经行业中名列前茅,并已连续8年跻身于全球225家最大承包商行列?但是,与许多国有企业一样,由于受体制约束和传统经营方式的影响,振华公司长期以来没有对企业国际工程承包业务的发展战略进行认真的研究,缺乏前瞻性的业务战略规划?在业务发展方向的选择上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和盲目性,没有能有意识地采取措施去巩固和加强自身优势,弥补或消除自身的不足?近几年,该公司国际工程承包业务的市场竞争力不断下降,企业效益也在降低?本论文力图运用企业战略管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为振华公司的国际工程承包业务制定出一套能发挥自身优势?弥补不足,以抓住市场机会?战胜外部环境挑战的业务发展战略?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我国国际工程承包行业的总体情况,深入探讨了该行业的特点以及国内承包商同发达国家大型承包商之间的实力差距?通过对振华公司国际工程承包业务的全面分析,回顾了该业务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客观展现了其现实情况?第二部分,对振华公司国际工程承包业务的外部环境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对行业结构状况和各战略群体情况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第叁部分,通过对振华公司2002年的效绩评价,企业财务情况分析,以及企业开展国际工程承包业务的内部优势与劣势分析,全面剖析了企业的优势与不足?第四部分,通过对振华公司国际工程承包业务外部市场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SWOT分析,阐述了振华公司国际工程承包业务目前存在的发展机遇和威胁,指出了其自身的优势和不足?笔者认为,振华公司目前的战略地位在SWOT分析图中位于第Ⅱ象限,即外部有机会而内部条件不佳,宜采取扭转型战略,改善企业的内部条件,使其与未来巨大的外部机会相匹配?根据分析的结论,笔者提出了振华公司国际工程承包业务的未来发展方向?第五部分,在前四部分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两步走"的业务发展战略思路,并就振华公司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核心竞争力发展以及企业融资创新等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
郭颖[2]2013年在《中国国际承包商的市场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增长与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在国际贸易发展的过程中愈演愈烈,认清国际市场形势已成为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发展的重要环节。根据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期刊历年来关于国际工程承包市场最大225家承包商的统计情况,分析国际承包商及中国国际承包商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现状及发展情况,总结出中国国际承包商在国际贸易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自身的不足,对于发展我国国际工程承包行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以2002~2011年入围ENR225强国际承包商和中国国际承包商在全球分布概况及地区市场分布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分析了入围ENR225强的中国国际承包商地区市场分布状况,将入围ENR225强的国际承包商和中国国际承包商在全球地区市场区域划分为成熟型区域、成长型区域、起步型区域,使中国国际承包商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定位,与此同时,明确了今后地区市场的发展方向。考虑2002~2011年的时间权重,对入围ENR225百强的25家中国国际承包商进行综合性排名,在营业规模和行业市场等方面,将中国国际承包商与占据发达地区的国际承包商进行了对比分析,并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国际承包商前叁甲进行了深入分析,找出中国国际承包商与占据发达地区国际承包商之间存在的差距,针对中国国际承包商在工程承包业中出现的问题及困难,借鉴国内外承包商的丰富经验,基于可持续经济发展的视角,提出了引入核心技术,与发达国家形成技术共享、资源集成的局面,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从科学合理的进行地域市场开发、利用技巧打破贸易壁垒、企业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国家对国际承包商的资金支持等方面提出有利于国际承包商今后发展的建议,从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角度出发,对与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相融合及稳定企业的品牌效应来提升承包商的竞争能力给出发展对策。
闫刚波[3]2010年在《我国大型承包商国际市场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国承包商对外工程承包发展迅猛,对外承包业务在“量”上也实现了很大的突破,但是,在“质”上,我国承包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也受到了较大的冲击,面对新的世界经济形势、国际工程市场新的变化,我国对外工程承包如何才能实现更好地、更合理地、更科学地发展,成了摆在我国承包商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鉴于此,本论文选择对我国国际承包商的国际市场开拓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本文在对国内外关于国际工程市场特点、我国承包商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企业发展模式理论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抓住企业国际市场和业务开拓模式定量决策选择这一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对我国承包商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从业务竞争力和市场分布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其次,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了影响企业决策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利用模糊评价确定了指标的权重,并借鉴战略制定的相关理论,使用IE匹配矩阵理论和QPSM定量决策理论,对企业市场和业务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并通过对国际知名承包商发展阶段特征的分析,结合我国承包商所处的发展阶段,提出了具体的、可行的实施建议。最后,通过对我国科技型承包商A公司进行的实证分析,对A公司的不同市场和业务提出了合理化的发展建议,并利用QPSM吸引力评分,制定了发展的先后顺序,结合公司的竞争优势,提出了合理的实施建议。通过研究,本文提出了我国承包商目前在国际市场发展中业务和市场分布存在的问题,并围绕这些问题制定了我国国际承包商在国际市场上开拓的模式选择模型,在对国际知名承包商的发展阶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承包商在不同的市场、针对不同的业务类型,具体发展实施的合理化建议。
张忠斌[4]2010年在《福电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对自身发展战略的明晰,对自身资源和环境以及外部条件的准确认知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致力于研究福电公司的发展战略,通过各种分析方法,提出企业的总体战略定位以及发展战略,为类似企业确定发展战略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依据国内外战略管理理论,结合福电公司的实际,对企业的经营进行了认真翔实的分析,在PEST分析的基础上,遵循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利用机会,避免威胁的基本原则,明确提出企业的总体战略定位和战略目标,经过战略选择,确定了战略方案,并通过构建战略支撑体系,培养积极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本文最后还对论文的创新点和结论进行了总结。
陈宝智[5]2006年在《华兴建设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研究并制订公司的发展战略和规划,以及通过战略管理保证规划目标的有效实施是公司重要的管理工作之一。本文以华兴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兴公司”)发展战略与“十一五”规划编制以及战略实施管理为背景,将发展战略和规划架构创建如何适合企业的特点进行研究,通过企业战略、规划编制及实施有效性的评估,建立了战略管理的途径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华兴公司发展战略和“十一五”规划编制,和半年多来战略规划实施管理这个真实的案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华兴公司发展战略和“十一五”规划的主要内容,结合战略规划的实施评估,以此阐明对发展战略研究的方法论。文章的最后还就与选题相关的后续研究方向提出几点设想。
申健[6]2013年在《基于环境识别的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各国在基础建设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走出去”战略指引下的中国国际工程承包商在海外市场上不断取得新的成绩,然而,快速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不断压缩的市场空间、不断增加的项目风险和急速变化的世界格局都成为了阻碍我国国际工程承包商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瓶颈。本文运用调查研究、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综合等方法构建了基于环境识别的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模型,并将此模型应用于GHCB公司的战略规划。首先,论文基于美国《工程新闻报告》(ENR)杂志近十年来公开披露的数据对当前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整体发展态势和趋势进行分析,得出宏观上企业发展的走向预测: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的国际工程承包商所处行业状态,归纳了行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其次,结合多年来的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竞争经验,综合十个工程案例实际,建立适合于公司发展战略选择的市场环境因素分析模型,即“项目环境因素识别、项目环境调整应对计划、环境因素再识别和确认项目”四阶段模型,为公司项目选择提供环境因素战略分析工具。第叁,以八家大中型国际工程承包商的55名管理者的调研访谈数据为依据,提炼出基于项目环境识别的大中型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模型。第四,结合GHCB公司自身发展情况,应用基于项目环境识别的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模型,对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并在核心竞争力综合诊断的基础上,结合GHCB公司所处的市场环境,特别是非洲市场环境分析,通过SWOT战略分析方法,探索公司的国际工程竞争战略目标选择和实现路径。最后,为包括GHCB公司在内的数以百计的国内大中型国际工程承包商的国际工程市场竞争战略的实施、调整与改进提出意见与建议。
李国栋[7]2013年在《中国交通建设集团转型升级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企业转型升级,就是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升级,从高能耗高污染转向低能耗低污染升级,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升级,从而建立独特的竞争优势,巩固自己的产业地位,做到基业长青。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国内外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更为迫切。本文以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集团)为例,从战略层面,结合相关理论与实践,对企业转型升级的背景、意义、内外环境、模式及具体途径进行了研究探索。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简要阐述了企业转型升级的概念、研究背景及意义,总结概括了国内外企业转型升级的研究成果,同时介绍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第二章介绍了中交集团的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并梳理了集团在发展过程及管理运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增强企业转型升级的针对性。第叁章对中交集团的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及技术环境的变化对企业发展产生的影响,增强对企业外部因素的正确认知和预判能力,为企业制定合理的转型升级战略提供参考和依据。第四章根据中交集团自身既定的内在条件进行了SWOT分析,前四节分别对企业长期以来积累的优势、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劣势、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最后用量化SWOT模型进行总结,从战略层面对企业现状进行把握。第五章明确了中交集团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及途径。第一节阐述了中交集团转型升级的指导思想及原则。第二节找出了“十二五”期间中交集团转型升级的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即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第叁节明确了企业“保基础、调结构、走出去”的转型升级战略思路,给出了一体化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并指出实现转型升级的具体途径,其中在海外发展战略中,重点介绍了中交“一体两翼”海外发展平台模式。第四节就战略重点进行了阐述。第六章论述了中交集团转型升级的保障措施,主要包括落实战略规划,人才强企,科技引领,强化管理,推进组织模式的调整,推广信息化,全面风险管理,安全、绿色生产,培育优秀文化等九项具体措施。文章最后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及战略选择进行总结,并对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的问题进行了思考与展望。
魏文杰[8]2010年在《我国建筑产业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过叁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建筑产业在产业政策的指导下取得了巨大成就。本文梳理了建国以来我国建筑产业政策,并对改革开放以后叁十多年的产业政策进行了重点归纳,在简要评述政策效果之后,论文对我国建筑产业规模和结构、建筑市场运行、建筑企业经营与从业人员、技术进步与节能减排、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方面进行了详细系统的分析。可以看出,正是由于产业政策的指导,我国建筑市场的运行已经较为规范,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技术创新、企业经营等都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为下一阶段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国建筑产业的发展仍有较大不足,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和建筑产业发展已经走过了两叁百年的历程,具有较为成熟的经验。针对以上几个方面,通过分析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筑产业的发展政策,归纳它们的优点和可供借鉴的经验,为我国建筑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启示。在此基础上,为构建未来我国“大建筑业”局面,提出实现建筑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
魏祯[9]2016年在《川铁国际尼日利亚工程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川铁国际尼日利亚工程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较早响应国家“走出去”号召,于2000年12月在尼日利亚注册成立的以工程承包为主业的公司。随着2005年7月以来的人民币升值,自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于2012年3月开始的世界原油价格持续走低,以及尼日利亚国内经济和政治形势复杂等诸多因素影响,目前公司的发展遇到瓶颈期。公司面临如此诸多困难和挑战,而又要谋求可持续、健康发展,则是公司当前面临的战略课题。本文在介绍了公司基本情况后,首先运用PEST分析法、波特的“五种基本竞争力量模型”工具对公司的外部环境进行了全面分析,并且也分析了互联网对竞争性强的工程承包行业的影响,得出外部宏观环境有利于建筑行业发展的结论,工程承包行业的承包商将面临宽松的外部环境,机会大于挑战。其次,通过对公司的资源、能力等分析,即进行公司的内部环境分析,指出公司在工程承包市场也有亮点和实力。既有可保证持续发展的项目储备,也配备了台数不少的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更有自己的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重要管理手段,并且坚持走正确的属地化发展之路。在进行了公司的内外部环境分析之后,本文运用SWOT模型分析法,将分析、梳理得出的各种因素,根据轻重缓急或影响程度等排序方式,构造SWOT分析矩阵。运用系统分析的综合分析方法,推陈出新,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发挥优势因素,克服弱点因素,利用机会因素,化解威胁因素,将排列与考虑的各种环境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组合,得出公司的战略选项,然后再进行战略选择及评价,选择出恰当的、供执行的公司发展战略。本文认为,公司必须坚持属地化经营,坚持工程承包为主业,坚持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坚决走州政府与联邦政府项目并重的道路;做实做强,切忌贪大求全;拓展周边尼日尔、乍得等国家工程承包业务,有进有退,规避风险。最后,就此战略结合公司的实际,从风险防控、业务发展、项目实施、财务管理、组织发展、人力资源、应急预案管理和履行社会责任八个方面阐述了其实施保障策略。
段文[10]2009年在《中国建筑企业跨国经营的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和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日益深化,我国将有大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与外国企业,特别是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正面竞争。我国的建筑企业目前正处于这样一种境况。虽然我国建筑企业经过叁十年发展,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就,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与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企业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要想跻身国际一流建筑企业的行列,我国的企业必须从多方面着手,通过进行生产、组织、文化、人力等诸多变革,在维持已有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创造新的竞争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本文的研究即是着眼于中国建筑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如何培育和提升竞争力。在引言之后,论文第二章从理论层面对企业竞争力的相关问题作了介绍和探讨,主要就企业竞争力的概念、范围、来源等作了界定,并较为详细地回顾了国内外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成果。第叁章是对中国建筑企业跨国经营的竞争力表现进行论述。首先分析了建筑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因,然后阐述了企业跨国经营的发展现状和所面临的国际竞争环境,并就中外建筑企业的竞争实力作了比较,表明我国具备国际竞争的实力和条件。第四章从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影响建筑企业竞争力的因素,即企业文化、企业的生产组织模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的技术水平。第五章针对第四章的分析结果,逐一提出培育和提升建筑企业竞争力的有效对策。以往针对这一问题的多数研究只是简单的陈述事实、提出对策,或是仅从理论层面作分析,忽视企业的现实情况。本文则将理论与经验分析较好地结合起来,以问题为导向,深入浅出地探讨了建筑企业跨国经营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之道。这既是对竞争力理论的检验,也对建筑企业的未来发展有极好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振华公司国际工程承包业务发展战略研究[D]. 李凡.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3
[2]. 中国国际承包商的市场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D]. 郭颖. 长安大学. 2013
[3]. 我国大型承包商国际市场发展模式研究[D]. 闫刚波.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4]. 福电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张忠斌.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0
[5]. 华兴建设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陈宝智. 南京理工大学. 2006
[6]. 基于环境识别的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 申健. 广西大学. 2013
[7].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转型升级战略研究[D]. 李国栋. 武汉理工大学. 2013
[8]. 我国建筑产业政策研究[D]. 魏文杰. 北京交通大学. 2010
[9]. 川铁国际尼日利亚工程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魏祯. 西南交通大学. 2016
[10]. 中国建筑企业跨国经营的竞争力研究[D]. 段文. 复旦大学.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