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全面收益呈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收益,公允,价值,利得,原则,模式,资产负债表。
全面收益呈报论文文献综述
刘建中,张美[1](2014)在《基于公允价值视角的全面收益呈报模式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收益呈报模式的发展历程,将收益呈报模式分为传统的收益呈报模式和全面收益呈报模式,文章通过对这两种模式进行比较,指出全面收益呈报模式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决策有用目标,并且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全面收益的最佳选择,根据我国目前收益呈报存在的养老金等内容的不完整和结构上计量属性不一致等问题,提出相应完善思路及具体的改进措施。(本文来源于《会计之友》期刊2014年23期)
巩娅玲[2](2008)在《全面收益信息呈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会计学中,收益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长期以来,会计一直是以净收益来计量企业财务业绩的。近年来,随着企业表外业务的不断增加,这种以历史成本原则、实现配比原则为基础的传统收益确定模式逐渐暴露了不少问题。人们纷纷指责,传统的收益报告已不能充分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和所面临的潜在风险,要求改革财务业绩报告的呼声越来越高。从当前西方一些国家的准则制定机构和国际组织改革的动向来看,都趋向于采用全面收益的观念,要求增加“第二业绩报表”(即全面收益表)来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业绩。本文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借新准则颁布带来的收益呈报改革契机,旨在对我国全面收益信息呈报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新经济环境下传统收益确定模式的特点和缺陷,在借鉴国外业绩报告改革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收益信息呈报改革进行设想:明确支持我国采用全面收益观念来改革目前的收益表,并提出了叁阶段的改革设想。最后对应用全面收益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力求对改革我国收益呈报模式有所裨益。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一是,在充分分析我国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对我国财务业绩报告的呈报方式提出叁阶段的设想:目前实行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作为报告全面收益的初级模式;第二阶段,采用两表法,在收益表之外编制全面收益表作为全面收益信息呈报的过渡阶段;第叁阶段,即全面收益信息呈报的终极阶段,采用一表法,编制单一的扩展的收益与全面收益表来报告全面收益。二是,基于新准则对利得和损失的不同处理方法,对全面收益信息呈报的第二阶段,全面收益表的列示项目在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上进行了调整,以期为新企业会计准则下财务业绩报告改革的研究提供基础。(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08-05-01)
张琦[3](2006)在《试论全面收益信息呈报》一文中研究指出决策有用论要求以“相关性”作为收益信息的关键质量特征,为弥补传统收益信息的不足,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各国提出了全面收益的概念,并纷纷制定准则要求呈报全面收益信息,以增进收益信息的有用性。结合我国今年2月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收益确认的模式,论述了新准则下我国呈报全面收益信息的必要性,并创新性地提出了分两个阶段进行全面收益呈报范式改革的建议。全文分四个部分。本文首先介绍了以历史成本原则、实现─配比原则和稳健性原则为基础的传统收益确认模式下的收益信息,面对经济环境和使用者信息需求的变化所暴露出来的种种局限性,并得出结论:呈报全面收益信息是决策有用论下的必然选择。文章的第二部分通过与传统净收益概念相比较,阐述了全面收益的概念和特点,并系统分析了呈报全面收益信息的理论价值:使会计收益更有经济学内涵;符合财务学上的干净盈余理论;符合会计学上的总括收益观和财务报表勾稽理论。在本文的第叁部分阐述了美国FAS130《报告全面收益》对全面收益信息的呈报要求,列示了双报表格式、单一报表格式和权益变动表格式,并得出了有益的结论和启示。本文的最后一部分先分析了我国呈报全面收益信息的必要性,然后提出了我国呈报全面收益信息的建议。首先,建议针对新准则下我国利润表要素设置的不足,可以将“利得”、“损失”与“收入”、“费用”一样作为独立的利润表要素。其次,依据新准则后收益呈报的特点,建议我国分两个阶段完成全面收益信息呈报的改革,并详细论述了各阶段全面收益表的项目和格式。最后,本文从全面收益准则的制定、税收法规的完善和社会审计叁个角度探讨了我国呈报全面收益信息的配套问题。(本文来源于《北京工商大学》期刊2006-06-01)
吴金龙[4](2006)在《美国公司呈报全面收益方式研究及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美国公司全面收益的呈报情况进行了研究,以确定在SFAS130发布后的几年间,美国公司主要以何种方式报告全面收益。研究显示,大多数公司在股东权益变动表列示其它全面收益和全面收益总额。目前,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全面收益能更好地预示未来现金流量或对股票价格有影响。(本文来源于《财会通讯(学术版)》期刊2006年03期)
刘永泽,任月君[5](2005)在《全面收益理论以我国收益呈报改革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收益报告只反映已实现的收益,不能反映未实现的收益项目,不能满足报表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相关性和有用性的决策需求,因而遭到了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强烈批评。由于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以及企业自身业务活动的复杂性,随着企业非经营活动收益的增多,符合实现原则的已实现收益则会相对减少。所以,全面收益概念代表着客观经济环境和使用者需求变化的必然要求,体现了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方向。为此,西方各国准则制定机构纷纷采取行动,对传统收益报告进行改进,形成了"第四财务报表"或称"全面收益表"。(本文来源于《财务与会计》期刊2005年02期)
陈国辉[6](2004)在《业绩呈报新趋向全面收益表及其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业绩呈报是企业会计的重心,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全面、公允地报告和披露企业真实的业绩水平和获利能力,有助于维护社会经济的稳定秩序和健康发展。而传统收益表作为企业业绩的综合反映工具在这方面已经暴露出很大的局限性,并受到广泛的质疑和批评。经过国际社会的不懈努力,一种新型的业绩报告模式即全面收益表(Statement ofComprehensive income)走入会计的视野,其革命性的演进必然引起人们的重大关注。本文指出,全面收益导致会计观念和会计原则重大的带有实质性的突破,一方面“受托责任观”转向“决策有用观”,“收入/费用观”转向“资产/负债观”,另一方面,全面收益观还形成对传统会计原则的挑战和拓展。从英美国家及国际会计的改革进程来看,全面收益表取代利润表而成为业绩呈报的主要表式已经成为趋势,但无论就其形式、内容还是方法而言,目前还存有很大争议,持续改进的努力一直在进行当中。如何确立全面收益表的地位、怎样扩大全面收益表的普遍适用性以及怎样确定我国业绩呈报改革的进路等都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本文来源于《会计师》期刊2004年10期)
全面收益呈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会计学中,收益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长期以来,会计一直是以净收益来计量企业财务业绩的。近年来,随着企业表外业务的不断增加,这种以历史成本原则、实现配比原则为基础的传统收益确定模式逐渐暴露了不少问题。人们纷纷指责,传统的收益报告已不能充分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和所面临的潜在风险,要求改革财务业绩报告的呼声越来越高。从当前西方一些国家的准则制定机构和国际组织改革的动向来看,都趋向于采用全面收益的观念,要求增加“第二业绩报表”(即全面收益表)来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业绩。本文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借新准则颁布带来的收益呈报改革契机,旨在对我国全面收益信息呈报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新经济环境下传统收益确定模式的特点和缺陷,在借鉴国外业绩报告改革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收益信息呈报改革进行设想:明确支持我国采用全面收益观念来改革目前的收益表,并提出了叁阶段的改革设想。最后对应用全面收益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力求对改革我国收益呈报模式有所裨益。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一是,在充分分析我国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对我国财务业绩报告的呈报方式提出叁阶段的设想:目前实行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作为报告全面收益的初级模式;第二阶段,采用两表法,在收益表之外编制全面收益表作为全面收益信息呈报的过渡阶段;第叁阶段,即全面收益信息呈报的终极阶段,采用一表法,编制单一的扩展的收益与全面收益表来报告全面收益。二是,基于新准则对利得和损失的不同处理方法,对全面收益信息呈报的第二阶段,全面收益表的列示项目在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上进行了调整,以期为新企业会计准则下财务业绩报告改革的研究提供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全面收益呈报论文参考文献
[1].刘建中,张美.基于公允价值视角的全面收益呈报模式探析[J].会计之友.2014
[2].巩娅玲.全面收益信息呈报研究[D].河北大学.2008
[3].张琦.试论全面收益信息呈报[D].北京工商大学.2006
[4].吴金龙.美国公司呈报全面收益方式研究及启示[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
[5].刘永泽,任月君.全面收益理论以我国收益呈报改革的启示[J].财务与会计.2005
[6].陈国辉.业绩呈报新趋向全面收益表及其改进[J].会计师.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