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组播传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组播,网络,数字电视,全双工,技术,视频,速率。
组播传输论文文献综述
陈欣,戴翰,兰玉果,蒙柳汛[1](2019)在《应用强推组播技术实现应急广播传输系统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将应急广播系统的业务数据与管理数据分开的方案,使用不同逻辑通道进行传输,管理数据使用单播技术在管理数据通道传输,业务数据使用强推组播技术在业务通道传输,从而提高了通信效率,且布网成本低、设备简单。(本文来源于《有线电视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刘城铭,邹君妮[2](2019)在《360°视频混合单播-组播的服务器端传输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360°视频是目前最热门的多媒体形式之一,由于其具有很大的尺寸和很高的分辨率,导致现有的网络环境很难为用户提供高体验质量(QoE)。另外,用户需要佩戴头戴式设备观看360°视频,而且用户间不能进行屏幕共享,这就导致即使用户请求相同的视频也无法通过为用户组播视频内容来节省带宽。针对360°视频较高的传输带宽需求和内容无法被共享的特性,提出了一种根据360°视频用户的视口(FoV)对用户进行聚类的方法。在这种聚类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一种服务器端的混合单播-组播码率自适应策略。将360°视频分成若干空间块,并在服务器将这些块的传输模式(多播或单播)选择问题和块的码率自适应问题表示为一个整数规划问题。通过松弛的方法求解上述问题。最后,通过仿真来展示本文提出的方法在360°视频传输中的性能。(本文来源于《电子测量技术》期刊2019年17期)
俞立勋[3](2019)在《组播及IGMP在数字电视传输领域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论述了基于数字电视传输系统的组播技术应用以及IGMP协议,介绍了其原理、特点以及优势,为广电网络传输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余清波[4](2018)在《广播电视播出系统的IP网络构架及视频组播传输》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IP传输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IP技术传输的广播电视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基于IP传输的广播电视系统与传统基于ASI方式传输的广播电视系统相比,具有设备少、集成度高、配置灵活、维护便利等优点,所以IP传输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广播电视播出单位所应用。(本文来源于《广播电视信息》期刊2018年12期)
丁斌[5](2018)在《数字电视的视频分析与组播传输》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数字电视一经出现就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由于信息技术的进步,将电视传播与电子技术相结合,可以提高电视影像的清晰度,节省了频道资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对数字电视的视频分析与组播传输进行论述,希望能够促进数字电视技术更好的发展。(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期刊2018年21期)
李敬兆,杨大禹,任萍[6](2018)在《基于RSSI组播环境下的中继网络编码协作传输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最大限度减少汇聚节点在处理数据过程中能量的耗散,是设计无线传感器网络主要目标之一,相比较传统自动重发请求(ARQ)传输机制,网络编码能够提高MAC层数据包数据传输的效率,减少中继节点在通信过程中承担过多的数据处理任务。但是实际应用的场景往往比较复杂,经常存在因为节点之间通信距离过长,被检测的目标时刻移动等问题,从而产生数据包转发效率低,节点的能耗较高的现象。通过分析组播环境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利用RSSI筛选出相应的中继节点,结合中继辅助下的网络编码传输机制,减少数据包重传次数的同时,降低了汇聚节点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的能耗。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RA-RANC策略相比传统的网络编码策略,在减少广播完成的时间和提高数据转发效率方面较好,更适用于实际应用场景。(本文来源于《电子测量技术》期刊2018年11期)
冯远航[7](2018)在《蜂窝网全双工中继协作组播的传输策略与功率优化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组播技术由于其“一对多”的传输特性,可以对需要相同数据的不同用户同时发送数据,提高了移动通信系统的频谱利用率,是5G及未来的移动通信中重要的传输技术。与传统组播相比,未来移动通信的组播引入了全双工技术、多小区协作、大规模MIMO等新技术。本文利用协作技术、预编码技术以及全双工技术等物理层传输技术,研究了蜂窝网全双工中继协作组播的传输策略与功率优化,内容如下:针对单小区场景下的中继协作组播的传输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双工中继的波束赋形策略及算法。该策略通过建立模型,以最小化基站功率作为优化目标,以用户最小传输速率要求作为约束条件,利用半正定松弛算法以及高斯随机化方法对原问题进行优化求解,仿真实验证明,结合了全双工技术的组播策略有效地提高了传输性能,与传统的组播传输策略相比,具有更高的频段资源利用率及功率利用率。针对多小区场景下的中继协作组播的传输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小区场景下基于全双工中继的波束赋形策略。随着工作频段的提高,小区微型化成为了未来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多小区协作以及大规模MIMO阵列等技术越来越具有实际意义。在多小区协作、中继协作、预编码技术以及全双工技术成为主流技术的前提下,该策略结合利用上述技术,以最小化所有小区基站的总功率为优化目标,以所有小区组播用户的最小传输速率要求为约束条件进行联合优化,通过利用凸优化方法以及高斯随机化方法对问题进行优化求解,最终得出了多小区场景下的最优传输策略。最后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证明该策略有效地提高了功率利用率。(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8-06-01)
王凤鹤[8](2018)在《无线中继网络下的混合组播安全传输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中继网络的广播特性使合法信号极易被窃听,给信号的安全传输带来了巨大挑战。当前,基于物理层的安全通信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种利用信道随机性的安全机制,其在信息安全领域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而探索混合组播技术的安全传输的目的是能够保证有效信号在广播过程中不被窃听端获取,只传输给合法接收端。本文主要研究了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assive Multiple Input MultipleOutput,Massive MIMO)中继网络中使用混合组播技术进行信号传输的安全问题,具体工作总结如下:首先,本文在现有天线阵列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形阵列:桶形天线阵列。并与现有天线阵列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桶形天线阵列能够取得较好的安全速率。其次,考虑了系统在物理层上的安全性能,并假设发送端可以获得全部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在大规模MIMO信道下的混合单播/组播传输系统,将所有的接收端用户分为组播用户、单播用户和窃听用户,发送端发出信号后,使组播用户和单播用户正常接收合法信号,同时抑制窃听用户接收信号,目的是使系统的安全速率达到最大值。主要的防窃听方案为:采用线性预编码和组播波束成形消除各组内部的信号干扰,再运用零空间法消除各个分组用户之间的信号干扰,同时使窃听信道正交,达到抑制信号的作用。同时,本文提出的防窃听方案用于桶形天线阵列也能够取得较好的安全速率。最后,本文在仿真结果中考虑了互耦效应,能够在较为真实的信道环境下验证防窃听方案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大规模MIMO无线中继网络下,应用于不同的信道模型,随着信噪比的增加、发送端天线数目的增加、窃听端数目的增加,本文提出的防窃听方案在以上情况下均能使系统安全速率显着提高。(本文来源于《北方工业大学》期刊2018-05-29)
熊峰[9](2018)在《WiFi Mesh融合网络组播传输优化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WiFi技术在无线通信中因其使用便捷和传输速度快,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WiFi Mesh网络是一种结合WiFi技术的无线网状网,相比传统WLAN网络,有着覆盖范围广、组网便利和结构灵活等优势,正成为当下无线通信领域的研究重点。因此,结合实际应用场景,针对WiFi Mesh网络中的数据传输优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当前,WiFi Mesh网络只能使用无线节点进行数据传输,但无线链路相比有线链路存在易受干扰和传输带宽较低等不足。同时,在视频流传输等日常家庭生活的场景中,组播传输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组播数据在WiFi Mesh网络默认以广播的形式进行传输,有着传输开销大和传输性能较低等不足。因此,基于上诉WiFi Mesh网络中数据传输的现有不足,本文提出WiFi Mesh网络融合有线网络方案,在提升网络传输带宽的同时还将有效保证传输的稳定性。同时,本文还针对WiFi Mesh网络中的组播传输,提出一种组播数据转换为到组播组成员的单播的传输优化方案,在减少传输开销的同时提升网络整体传输性能。本文首先研究并提出在现有WiFi Mesh网络中无缝融合有线网络方案,给出方案整体设计思路以及关键技术,同时在方案中对有线链路中的Metric计算公式进行了优化,以改进路由发现过程中的网络节点之间的负载平衡性,提升网络性能。随后,本文针对组播传输在WiFi Mesh网络内的现有不足,提出WiFi Mesh网络内组播转单播的传输优化方案,给出方案的设计思路以及其中的关键技术。同时在方案中提出零拷贝和消除重复报文的优化策略,并且还研究设计出多根节点网络中根节点的选择策略,以提升网络中多个根节点之间的负载均衡效果。最后,本文对所研究的方案进行了实现和测试。在测试中验证了融合有线网络方案及组播转单播方案工作的正确性并展示了本文方案在传输性能及传输稳定性上的提升效果。(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8-05-19)
杜林松[10](2018)在《无线组播中的协同传输与随机供能通信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组播传输可以提高内容中心网络的频谱资源效率且降低能耗,但是传统组播信道的容量只与信道增益最小的那条链路有关,使其传输速率受到很大的限制,而又由于内容中心网络的用户一般比较集中,因此可以考虑通过协作的方式来提高组播的传输速率。另一方面,可再生能源驱动的组播技术更加环保和便利,但由于能量到达的随机性和电池半双工等限制,需要一个能量控制方法来提高整个系统的吞吐率。针对上述两方面问题,本文分别进行了理论研究并找到了最优的解决方法。1)无线组播中的全双工协同通信理论研究。提出了面向组播的全双工接收端协作通信系统:发射端发送公共信息到两个接收端,每个接收端再将收到的信号放大转发给另一个接收端,同时,每个接收端也接收发射端和另一个接收端转发的信息。但是这种协作方式会产生累积自干扰和噪声,从而影响传输速率,因此,需要获得一个最优功率分配来达到本系统的最大传输速率。首先,本文证明了当发射端与两个接收端之间的两条链路的信道增益相同时,不协作是最优的。其次,证明了当发射端到两个接收端之间的两条链路的信道增益不相同时,单边协作是最优的(即,只有一个接收端协作另一个的接收端接受信息,另一个接收端只接收不协作),并提出了一个数值算法来获得单边协作下的最优功率分配。2)可再生能源驱动的组播传输理论研究。考虑了一个组播通信场景,其组播传输的发射端由能量收集器供能。由于电池的半双工限制,本文采取了“存储-然后-发送”的方式:发射端先通过能量收集器收集环境中的能量并存储到电池中,到合适的时候停止能量收集,然后将收集到的能量用于组播传输。虽然能量收集时间越长,可以收集的能量越多,但同时也可能降低吞吐率,因此需要一个最优的停止规则来决定能量收集的停止时间,从而使得平均吞吐率最大。首先,本文证明了在高斯信道条件下,上述最优停止规则在马尔可夫能量到达过程情况下是存在的,且这个最优停止规则拥有“基于阈值”的结构。其次,对于独立同分布能量到达过程,本文证明了其阈值是一个常数,并设计一个数值算法来计算这个阈值。最后,本文将上述结果推广到衰落信道下,获得了对应的最优停止规则。本文研究的面向组播的全双工协作和能量收集通信,可运用于内容中心无线网络,数字广播,无线传感器网络等领域,同时更加低碳环保,节约资源。(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4-10)
组播传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360°视频是目前最热门的多媒体形式之一,由于其具有很大的尺寸和很高的分辨率,导致现有的网络环境很难为用户提供高体验质量(QoE)。另外,用户需要佩戴头戴式设备观看360°视频,而且用户间不能进行屏幕共享,这就导致即使用户请求相同的视频也无法通过为用户组播视频内容来节省带宽。针对360°视频较高的传输带宽需求和内容无法被共享的特性,提出了一种根据360°视频用户的视口(FoV)对用户进行聚类的方法。在这种聚类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一种服务器端的混合单播-组播码率自适应策略。将360°视频分成若干空间块,并在服务器将这些块的传输模式(多播或单播)选择问题和块的码率自适应问题表示为一个整数规划问题。通过松弛的方法求解上述问题。最后,通过仿真来展示本文提出的方法在360°视频传输中的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组播传输论文参考文献
[1].陈欣,戴翰,兰玉果,蒙柳汛.应用强推组播技术实现应急广播传输系统方案[J].有线电视技术.2019
[2].刘城铭,邹君妮.360°视频混合单播-组播的服务器端传输策略[J].电子测量技术.2019
[3].俞立勋.组播及IGMP在数字电视传输领域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
[4].余清波.广播电视播出系统的IP网络构架及视频组播传输[J].广播电视信息.2018
[5].丁斌.数字电视的视频分析与组播传输[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
[6].李敬兆,杨大禹,任萍.基于RSSI组播环境下的中继网络编码协作传输策略研究[J].电子测量技术.2018
[7].冯远航.蜂窝网全双工中继协作组播的传输策略与功率优化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
[8].王凤鹤.无线中继网络下的混合组播安全传输技术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8
[9].熊峰.WiFiMesh融合网络组播传输优化的研究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8
[10].杜林松.无线组播中的协同传输与随机供能通信理论[D].电子科技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