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式通风机论文-刘军芳

离心式通风机论文-刘军芳

导读:本文包含了离心式通风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煤矿,离心式通风机,监控系统

离心式通风机论文文献综述

刘军芳[1](2019)在《离心式矿用通风机监控系统性能的优化改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鉴于现有离心式矿用通风机上监控系统存在功能较单一、数据实时传输性差等问题,以及较难预防、排除通风系统的故障隐患,分析了现有通风机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在现有监控系统基础上,对监控系统进行了优化改进,并在济南二号煤矿进行了实际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监控系统各项功能运行稳定、可靠性较高。(本文来源于《机械管理开发》期刊2019年11期)

李建峰[2](2019)在《基于模型原理对矿井离心式通风机性能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良好控制离心式通风机运转,准确预测通风机参数情况,根据统计学原理和风险控制最小化理论,建立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回归预测模型,借助实验采集通风机性能参数信息并量化分析,利用模型预测矿井离心式通风机性能状况。通过对比真实值与预测值以及分析误差可知,预测值与真实的数据基本相吻合,表明运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可对离心式通风机的性能成功预测。(本文来源于《机械管理开发》期刊2019年10期)

黄新[3](2019)在《离心式通风机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案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某电厂锅炉离心式通风机支撑部位监测点异常振动问题,对其监测振动信号进行分析,最终定位为支撑滚动轴承故障:简要介绍了滚动故障振动机理及诊断思路,并详细介绍了此案例的诊断过程,为电厂辅机类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内燃机与配件》期刊2019年18期)

王本义,安然,易铁航[4](2019)在《无蜗壳后向离心通风机在动车组冷却单元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无蜗壳风机作为一种新形式的风机,在动车组上应用越来越广泛,介绍了无蜗壳后向离心通风机的结构、特点、在动车组冷却单元上的应用情况,并给出了无蜗壳风机后续应用及研究的建议。(本文来源于《铁道机车与动车》期刊2019年09期)

丁可金,吕伟领,李兵[5](2019)在《一种新型一体化船用离心通风机的设计计算和试验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实船通风机尺寸较大、安装较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离心通风机结构。通过对叶片、蜗壳和电机等通风机关键部件进行一体化融合设计,大大减小设备的尺寸。数值计算和样机试验结果表明,在对尺寸进行优化的情况下,该新型一体化离心通风机的性能满足使用要求,其结构能很好地解决船用电动离心通风机性能需求与尺寸要求之间的矛盾。(本文来源于《船舶工程》期刊2019年08期)

陈明宇,邓海峰,赵相寒,谭成发,蔡杨伟[6](2019)在《离心通风机径向调节门不同开度的模拟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调节门是离心通风机常用的一种调节流量的装置。本文分别对某Ⅰ型离心通风机和某Ⅱ型离心通风机进行叁维建模,利用CFX软件在调节门不同开度的工况下对该两型风机进行模拟,研究调节门的开度对风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径向调节导叶主要有预旋作用和节流作用,可通过改变调节门开度影响气流旋向来达到改变风机运行工况点的目的。(本文来源于《风机技术》期刊2019年S1期)

李德[7](2019)在《煤矿离心式主通风机改造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山西某矿采用2台离心式通风机对矿井进行供风,一备一用,但通风机所提供的风量小于矿井实际所需风量,井下供风量不足导致工作面瓦斯超限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矿井安全生产,威胁工人的生命安全。针对这一问题,为满足井下正常通风需求,经分析提出了4种增加风量的方案。综合考虑通风效果、使用周期、可操作性和时间经济成本投入,最终确定将增大通风机的电机功率作为最佳改造方案,并在现场进行了实际改造应用,运行效果良好,所提供的风量能满足生产要求。(本文来源于《机械管理开发》期刊2019年06期)

李轩[8](2019)在《高比转速离心通风机内部流动损失机理及优化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离心通风机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是众多行业生产的重要设备,同时也是主要的耗能设备。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具有大流最、低压升特性的高比转速离心通风机已成为工业生产的迫切需要,而利用传统系列的离心通风机在大流量工况下工作会将导致风机运行效率急剧下降并增加能耗。因此,为满足节能环保的需求,必须开发出性能更优、效率更高的高比转速通风机来满足实际生产中的特定需求,而对其内流机理的深入研究是实现离心通风机优化设计的关键。本文在传统离心通风机的基础上设计了一款高比转速离心通风机,建立了其叁维非稳态数值计算模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通过对高比转速离心通风机非定常流场及压力脉动信号的分析揭示了通风机内部流动损失机理。并通过采用不同叶型、加装防涡圈与挡板以及重新设计叶轮前盘型线对高比转速离心通风机进行优化。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高比转速离心通风机的设计。基于通风机需要在大流量工况运行的特殊环境,通过调整Y4-73离心通风机的叶轮直径、叶轮出口宽度以及叶轮前盘型线等设计了高比转速离心通风机。较原通风机相比,新设计的高比转速离心通风机比转速达到了120,同时最大运行效率向大流量工况偏移,在新的大流量设计工况下全压与效率都有了提升,其中效率约提升了10%。(2)高比转速离心通风机的内部流动损失机理。高比转速离心通风机的主要损失来源于叶轮与蜗壳,其中蜗壳处损失约为11.9%。通过对通风机不同流量工况流场及压力脉动信号的分析发现,通风机叶轮叶道内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流动分离现象,该流动分离在叶轮前盘处较为明显,并一直延伸至蜗壳扩压腔内,引起蜗壳效率下降。尤其在小流量工况下运行时,叶轮内部形成通道涡严况下运行道,叶轮做功能力大大下降,此时通风机的压力脉动幅值达到顶峰。(3)不同改型方案对高比转速街心迎风机性能的影响。针对通风机内损失较为严重的叶轮与蜗壳进行改型设计,以期减小叶轮内的的流动分离现象以及蜗壳内大尺度的旋涡。在叶轮部分,分析了叁种不同叶型对该通风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文所选择的通风机模型上,板型通风机在设计流量工况下的全压和效率皆最高。在蜗壳部分,通过加装防涡圈和挡板的方式以期减小蜗壳内部损失,研究发现此方法并不适合高比转速离心通风机模型。(4)叶轮前盘对高比转速离心通风机性能的影响及优化设计。由于叶轮前盘处的流态对通风机的整机性能影响较大,针对通风机叶轮通常选用的锥盘及弧盘进行了气动性能试验。研究发现,随着比转速的增大,叶轮前盘型线对离心通风机效率的影响程度增大。比转速为73时,弧盘叶轮效率较锥盘提高5%,而比转速为120时,弧盘叶轮的效率较锥盘叶轮提高了 14.5%。锥盘叶轮流道内流动分离现象出现过早,并延伸至叶轮出口,使得通风机效率低下并产生较强的压力脉动。而弧盘叶轮在叶轮出口处流动稳定,对弧盘进一步优化后,在设计流量工况下效率提升了1%。(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9-06-30)

陈晓东[9](2019)在《离心通风机振动超标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离心通风机振动超标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结合理论实际案例,先分析了离心通风机振动超标的主要原因,接着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对提升离心通风机运行效率和安全性有一定帮助。(本文来源于《装备维修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李哲弘[10](2019)在《前向多叶离心通风机漩涡流动与噪声预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前向多叶离心通风机因其流量系数大、尺寸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空调系统中,对其内部漩涡流动规律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提高风机性能和降低噪声。本文以前向多叶离心通风机为对象,采用数值模拟与实验测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叶片形状下风机内部漩涡流动规律,包括蜗壳出口涡、叶片尾缘脱落涡、叶道内漩涡等,分析漩涡形成的原因,揭示漩涡对风机内部流场和气动性能的影响。分析叶片尾缘脱落涡与风机噪声的联系,提出了此型风机的噪声预测公式。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实验研究了叶片长度对前向多叶离心通风机外特性能参数的影响,实现了风机气动外特性与噪声特性的同步测量。结果表明,在1000rpm和1300rpm的转速下,原叶片与长叶片机型均具有较宽的工作范围,而短叶片机型的工作范围较窄。风机噪声主要为气动噪声,而由蜗壳振动引起的噪声较低。风机出口噪声沿轴向左右对称分布,而在上下方向则存在较大差别。受风机出口气流流动方向影响,出口处下方的噪声要比上方的噪声高。风机出口一个标准长度切面上的噪声沿风机轴线两端成对称分布,而沿轴线两侧的噪声存在较大差别,远离气流和电机侧的噪声较高。(2)建立了风机的数值计算模型,对流动计算域完成了六面体结构网格划分,进行了网格无关性验证。以风机全压值为比对依据,在综合考虑计算精度与计算成本的前提下,对不同网格数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3)采用数值模拟与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风机蜗壳出口区域稳定存在的漩涡及其对蜗壳内流场的影响。研究发现,叶片流道内部的高速气流远离风机入口一侧,在该区域形成明显回流和阶梯状阻隔结构,导致蜗壳出口处存在较大的漩涡。蜗壳出口涡导致叶轮中蜗舌附近气流的回流和蜗壳内出现的强烈的二次流。蜗壳出口涡呈动态稳定状态,在一定区域内小范围移动,移动频率与叶轮旋转频率并无直接联系。(4)基于双圆弧叶片设计方法与正交优化试验方法,对前向多叶离心通风机叶片结构进行了改进,改善了风机内的漩涡流动状况,同时提升了前向多叶离心通风机的静压与全压效率。根据前向多叶离心通风机实际工作情况,提出了判别风机优劣的方法,通过临界参数和实际能耗来筛选改进方案,确定最符合实际工况需求的风机机型。(5)研究了叶片尾缘脱落涡与前向多叶离心通风机噪声的联系,提出了适用于前向多叶离心通风机的噪声预测公式。考虑到叶片尾缘脱落涡出现的起始点位于叶片上的边界层分离点,而不是叶片尾缘最尾端的位置,修正了噪声预测公式中叶片尾缘脱落涡位置的相关参数。前向多叶离心通风机叶道出口的高静压涡流区域是噪声主要来源之一,考虑涡流区域高静压特性对噪声预测结果的影响可提高噪声预测的精度。(6)基于噪声实验结果,研究了叶片长度对风机进出口噪声的影响,分析了风机进出口不同位置噪声的总声压级与频率谱,获得了不同叶片长度下风机进出口的噪声特性。结果表明,叶片长度与风机离散噪声密切相关。叶片长度大于临界长度时,叶片通过频率即为离散噪声频率,离散噪声即为风机的主要噪声。叶片长度小于临界长度时,风机的主要噪声是宽频噪声,且宽频噪声较高的频率段与叶片通过频率并无联系。(本文来源于《浙江理工大学》期刊2019-05-31)

离心式通风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良好控制离心式通风机运转,准确预测通风机参数情况,根据统计学原理和风险控制最小化理论,建立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回归预测模型,借助实验采集通风机性能参数信息并量化分析,利用模型预测矿井离心式通风机性能状况。通过对比真实值与预测值以及分析误差可知,预测值与真实的数据基本相吻合,表明运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可对离心式通风机的性能成功预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离心式通风机论文参考文献

[1].刘军芳.离心式矿用通风机监控系统性能的优化改进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19

[2].李建峰.基于模型原理对矿井离心式通风机性能预测[J].机械管理开发.2019

[3].黄新.离心式通风机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案例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19

[4].王本义,安然,易铁航.无蜗壳后向离心通风机在动车组冷却单元上的应用[J].铁道机车与动车.2019

[5].丁可金,吕伟领,李兵.一种新型一体化船用离心通风机的设计计算和试验验证[J].船舶工程.2019

[6].陈明宇,邓海峰,赵相寒,谭成发,蔡杨伟.离心通风机径向调节门不同开度的模拟与分析[J].风机技术.2019

[7].李德.煤矿离心式主通风机改造及应用[J].机械管理开发.2019

[8].李轩.高比转速离心通风机内部流动损失机理及优化设计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

[9].陈晓东.离心通风机振动超标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J].装备维修技术.2019

[10].李哲弘.前向多叶离心通风机漩涡流动与噪声预测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9

标签:;  ;  ;  

离心式通风机论文-刘军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