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金学说论文_竺洪波

导读:本文包含了巴赫金学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巴赫,躯体,东正教,古希腊,西游记,莫斯科,文学批评。

巴赫金学说论文文献综述

竺洪波[1](2016)在《重评《西游记》的“反抗”主题——以朗西埃、巴赫金的“文学—政治学说”为参照》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西游记》"反抗"主题的认识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存在歧见。以现代"文学—政治"学说(主要选择朗西埃政治美学与巴赫金狂欢化诗学)为参照,《西游记》的"反抗"主题,并非阶级斗争和农民起义,其内涵也只是权力之争和情理相抗,反抗的途径,也以"脱冕"和"加冕"的形式体现狂欢化色彩。(本文来源于《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2期)

陈涛[2](2015)在《巴赫金“长远时间”学说与文学解读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时间作为审美体验的载体,为文学作品的解读创造了条件。"长远时间"学说关注文学作品的解读历经世世代代而不断地被修正被补充的机制。读者与作品与作者之主体间的对话相遇,在完成文学作品的建构,在实现意义的传递、增生。"长远时间"学说的提出为这叁者从新的视界阐述了贯穿着对话交往的文学解读机理,并且阐释了经典作品之永恒魅力的生成奥秘,即经典作品之所以常读常新,就在于读者与作品与作者之间不间断的、未完成的、开放性的对话之展开。(本文来源于《俄罗斯文艺》期刊2015年02期)

赵晓彬[3](2008)在《巴赫金学说中的古希腊罗马思想渊源》一文中研究指出巴赫金是世界着名的文艺理论家,现代欧洲文学的探索者。在他的学术创作中,无论是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研究,还是对拉伯雷的创作抑或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的研究,都根植于古典文化渊源,特别是对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文艺传统进行过富有创新的现代观照;而他在研究现代欧洲文学过程中所提出的对话理论、复调小说理论、狂欢诗学理论,以及与之相关的"时空体"、"长远时间"等诸多概念,也都涉及到对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传统思想的旁征博引。正是对古希腊罗马文艺思想的探源,从根本上推动了巴赫金关于文学发展进程的理解及其文艺理论研究的现代化进程。本文试图通过对巴赫金学说中古希腊罗马思想渊源所做的梳理,阐发巴赫金在研究现代欧洲文学特别是俄国经典文学过程中与古代传统文学所进行的"对话"及其理论方法在现代文学批评中的有效运用。(本文来源于《俄罗斯文艺》期刊2008年03期)

秦勇[4](2007)在《论巴赫金的“躯体时空”学说》一文中研究指出巴赫金把躯体分为内在躯体与外在躯体。内在躯体是一种时间记忆的存在,它的开始与结束的把握需要借助他人对我的体验。外在躯体是视觉空间中的躯体外表,它的完整把握要借助他人的审美体验。这样,“我与他人”成为构建躯体时空的重要参与因素。同样,在价值层面上,世界也是我与他人积极参与建构的世界,躯体存在的时空性特点也同时是世界存在的时空特点,巴赫金的躯体时空和文学时空体的时空也是在同一立场上的价值范畴。(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社会科学》期刊2007年01期)

邱运华[5](2005)在《巴赫金“意识形态科学”学说与文艺学研究的视野拓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巴赫金站在“彻底的”和“一元论的”社会学诗学的立场上,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意识形态科学”体系,他认为:作为一门意识形态科学,文艺学研究的对象是文学作品的艺术结构,是这一结构里面的各种正在形成的意识形态因素的有机结合及其艺术功能。对于文艺学来说,这个界定具有本体意义,当下文艺学研究的视野在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思维这两个环节得到了扩展:前者把文艺学对象理解为开放的处于诸文本对话关系,而不再是孤立存在的文学作品,这样建立起文本艺术结构的历史意识,从而形成历史诗学;后者则建立起开放的和对话的思维,在文学文本的意义阐释过程中呼唤意识形态环境里其它文化种类的参与。文本界限被打破意味着跨越文本进行文化诗学研究的可能。(本文来源于《广东社会科学》期刊2005年03期)

晓郁[6](1994)在《巴赫金学说“寻根”》一文中研究指出巴赫金学说“寻根”晓郁巴赫金身为俄罗斯思想家却是从西方人文学界开始走红的,这个事实给学术界造成了这样一种印象;西方学者之所以如此青睐巴赫金,是因为他更像一位典型的西方式哲人。然而,近来一些俄罗斯学者力图纠正巴赫金研究中的这个误解,其中最积极、最有代表...(本文来源于《外国文学评论》期刊1994年04期)

巴赫金学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时间作为审美体验的载体,为文学作品的解读创造了条件。"长远时间"学说关注文学作品的解读历经世世代代而不断地被修正被补充的机制。读者与作品与作者之主体间的对话相遇,在完成文学作品的建构,在实现意义的传递、增生。"长远时间"学说的提出为这叁者从新的视界阐述了贯穿着对话交往的文学解读机理,并且阐释了经典作品之永恒魅力的生成奥秘,即经典作品之所以常读常新,就在于读者与作品与作者之间不间断的、未完成的、开放性的对话之展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巴赫金学说论文参考文献

[1].竺洪波.重评《西游记》的“反抗”主题——以朗西埃、巴赫金的“文学—政治学说”为参照[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2].陈涛.巴赫金“长远时间”学说与文学解读机理[J].俄罗斯文艺.2015

[3].赵晓彬.巴赫金学说中的古希腊罗马思想渊源[J].俄罗斯文艺.2008

[4].秦勇.论巴赫金的“躯体时空”学说[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

[5].邱运华.巴赫金“意识形态科学”学说与文艺学研究的视野拓展[J].广东社会科学.2005

[6].晓郁.巴赫金学说“寻根”[J].外国文学评论.1994

论文知识图

研究框架图

标签:;  ;  ;  ;  ;  ;  ;  

巴赫金学说论文_竺洪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