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庖疹延误诊治16例分析

带状庖疹延误诊治16例分析

带状庖疹多发于春、秋季节,病初误诊率较高。现将我们近5年收治的16例延误诊治病历分析报告如下。

1一般情况

男性9例,女性5例;年龄46-80岁,其中2例为工人,其余均为农民。误诊时间最长为一周。误诊的疾病见下表:

病种肋间神经痛肠粘连心绞痛肾结石胆结石胸膜炎胸膜间皮瘤

例数3243211

2典型病例介绍

例1、误诊为心绞痛:患者女,66岁,既往有冠心病史5年,劳累时有胸闷感。病前因情绪不畅而诱发左胸灼痛。服用家中备用消心痛片、复方丹参滴丸,无明显效果。在卫生院查心电图为心肌缺血样改变,与既往所做心电图无明显改变,给予输液治疗,未见好转,后转往我院,仍按心绞痛治疗。查血常规WBC4.6*109/l、血糖5.9mmol/l、血脂四项、心肌酶谱、B超、胸片正

侧位、胸部CT均正常。患者左胸灼痛加剧。第三日主任查房发现左背部至腋窝处几组成簇水疱,呈粟粒状红肿。确诊为带状疱疹,改为抗病毒(阿昔洛韦、干扰素)等治疗,一周后皮损好转,痛疼缓解出院。四周后随访无胸痛、胸闷,仅皮损处留有色素沉着。

例2、误诊为肠粘连:男,70岁,因背部、右上腹部灼痛,夜间难以入睡五日,在附近医院就诊,查:T:37℃,BP:140/90mmHg,WBC4.3*109/l。心电图,B超,尿常规检查均正常。胸部平片无气液平面。患者既往有胆囊和阑尾切除术史,怀疑肠粘连,给予禁食、补液、抗感染等综合治疗,但疼痛仍不止。因病人照顾不便,转回我院继续治疗。病后第七日检查时发现患者肋腰点处,脐右上方多处水疱集簇成群。诊为带状疱疹,改为抗病毒及对症治疗后痊愈。

例3、误诊为胸膜间皮瘤:患者男,35岁,以无诱因至右胸背部灼样疼痛两天,夜间疼痛明显。服用三七止痛片、曲吗多片、吗啡等多种止痛药无效。患者15年前有胸膜炎病史。第三天在二甲医院查:WBC4.5*109/l、ESR35mm/h、胸片、CT显示右侧胸膜增厚,右肋膈角变钝。给予抗炎止痛治疗,初诊为1、胸膜间皮瘤,2、陈旧性胸膜炎。第六天住我院,查体时发现,右背部沿第四,五肋多处红、肿、小水疱集簇成片。确诊为带状疱疹,经抗病毒及对症治疗三周痊愈。

3讨论

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人体感染后,在脊髓神经节和三叉神经节的神经中长期潜伏,在某些诱因的激发下,机体抵抗力降低,潜伏在体内的病毒开始活跃,生长繁殖再复制,并沿着周围神经纤维到达皮肤,引起疱疹发生。疼痛与皮损为该病的两大特点。

带状疱疹的疼痛特点是沿病变神经支的皮肤呈烧灼样、或椎

刺样、或电击样或汤泼火烧样剧痛,以夜间为著,如认识不足,易与老年人的胆绞痛、肾绞痛、心绞痛等疾病混淆。而皮损的特点是沿病变神经部位分布出现,促集成群的红色丘疹,并迅速演变成疱疹,有的皮损消退后仍遗留几个月的神经痛,因疼痛早发于皮损1~7天,容易造成误诊延治。

原因分析:(1)先入为主:本病好发于早春、秋末季节,易发于中、老年人。由于气候寒冷、医院保暖与取暖条件有差距,病人不愿敞衣或医生不愿让患者解衣检体,而以问病开药为主。且病人以疼痛就诊,多选择附近医疗机构,检体条件差,医生根据病人的疼痛部位、性质做出印象诊断(如例1)。(2)思路狭窄:知识面狭窄,医生基本功不扎实,对病人不能做详细的检体,对病人病情不能做认真的分析,简化四诊程序(视触叩听),对病史调查了解不够全面(如例2),查体粗略,只看表面,不分析病情实质。误诊病历多为中老年患者有既往病史,发病时多考虑原发病,而对带状疱疹的疼痛性质、部位、时间认识不足。医生不加思考和分析,主观臆断的结果造成病人确诊时间的延长,增加病人的疼痛。(3)主观依靠仪器:医院的发展固然离不开先进仪器的介入,但不能过多的相信和依赖仪器检查。(如例3),年轻医生经验少,思想存在一定的惰性,往往是已开检查单为主,数据性的资料不能综合分析。

总之,误诊原因多由问诊不细、查体粗略、对疼痛的性质、部位、时间及原发病的因果关系没有认真分析,而先进的仪器检查固然重要但不能取代四诊检查,否则不仅给患者增加经济负担,又会延长患者痛苦时间。

参考文献

[1]方圻.现代内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787.

标签:;  ;  ;  

带状庖疹延误诊治16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