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吉西他滨对晚期癌症的治疗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央茂,冯佳毅,刘颖斌[1](2022)在《胰腺癌化疗中吉西他滨耐药机制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胰腺癌是预后最差的肿瘤之一,其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大部分病人确诊时已无手术机会,需要通过全身化疗来改善预后。因此,化疗仍是胰腺癌最重要的治疗选择之一。然而,化疗对晚期胰腺癌的生存期改善十分有限,化疗药物耐药是关键的原因之一。近年来大量研究开始聚焦于化疗耐药机制的探索,其中研究最为广泛的是吉西他滨耐药,其耐药机制复杂且不明确,肿瘤微环境的干涉、吉西他滨药物本身的代谢异常以及非编码RNA的调节均可能导致耐药的发生。针对上述可能存在的机制,可开发出潜在的抗耐药策略,提高化疗有效率,并改善胰腺癌的总体预后。
张书林,黄盛源,刘忠林,罗冲[2](2021)在《吉西他滨和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鳞癌的效果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吉西他滨和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鳞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5月在我院诊治的6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T淋巴细胞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8.06%,与对照组的54.8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乏力、脱发、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D3+、CD4+均低于治疗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吉西他滨和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鳞癌临床效果基本一致,但是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临床不良反应少,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且对T淋巴细胞亚群影响小,相对具有更优的应用优势。
乔旭华,阳晶,栾婷,李宁,刘起颖[3](2021)在《吉西他滨在膀胱癌中的应用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吉西他滨由于其脂溶性较高,易于渗入肿瘤细胞内,在肿瘤细胞内能快速达到最大有效药物浓度而发挥较强的抗肿瘤作用,因此临床上把吉西他滨作为多种肿瘤治疗的基础用药。吉西他滨在膀胱癌的治疗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如何应对膀胱癌对吉西他滨的耐药、发挥吉西他滨最大抗肿瘤效应、降低吉西他滨的毒性等都是临床治疗中尚未解决的难题,为了未来能在解决这些临床难题的研究思路上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对吉西他滨应用于膀胱癌治疗的进展、毒副作用、发生耐药机制及给药途径等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刘志华,夏明智[4](2021)在《培美曲塞与吉西他滨分别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近期疗效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培美曲塞与吉西他滨分别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近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4月湖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82例临床资料,按照化疗方案不同分为培美曲塞组和吉西他滨组各41例。培美曲塞组采取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方案,吉西他滨组采取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方案。比较2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血清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6个周期,培美曲塞组总有效率为82.93%,高于吉西他滨组的60.98%(χ2=4.895,P=0.027);治疗6个周期后,2组血清CA125、CE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培美曲塞组血清CA125、CEA水平低于吉西他滨组(P均<0.01);化疗治疗期间,培美曲塞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4.63%,低于吉西他滨组的46.34%(χ2=9.725,P=0.002)。结论针对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相较于吉西他滨,采取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方案疗效可靠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邓仁芬[5](2021)在《消岩汤加减联合化疗维持治疗晚期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探讨消岩汤加减维持治疗晚期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就诊于我院及天津市肿瘤医院经一线治疗4-6周期后病情稳定、部分缓解或完全缓解的晚期驱动基因阴性NSCLC患者128例。分析、比较消岩汤加减联合化疗维持治疗组(观察组,62例)、化疗维持治疗组(对照组,66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主要观察指标为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次要观察指标为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功能状态(Karnofsky,KP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肺癌中医症状积分、安全性,进一步分析性别、年龄、吸烟史、TNM分期、化疗维持药物、维持治疗周期、病理类型、中医证型、转移情况等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探究消岩汤加减联合化疗维持治疗晚期驱动基因阴性NSCLC的可能获益人群。结果:本研究纳入128例晚期驱动基因阴性NSCLC患者,其中观察组62例、对照组66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TNM分期、病理类型、原发灶部位、淋巴结有无转移、远处转移部位数、一线化疗后疗效评价、化疗维持方案、维持治疗前KPS评分等方面基线特征均衡,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观察指标: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m PFS):消岩汤加减联合化疗维持治疗晚期驱动基因阴性NSCLC患者相较单纯化疗维持能延长m PFS,分别为6.3 vs.5.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次要观察指标:(1)OS:消岩汤加减联合化疗维持治疗晚期驱动基因阴性NSCLC患者较单纯化疗维持对中位总生存期(Media Overall Survival,m OS)有延长趋势,分别为14.8 vs.13.5个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肿瘤客观疗效评价:观察组ORR为11.3%,DCR为77.4%;对照组ORR为7.6%,DCR为65.2%,观察组ORR、DCR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KPS评分:组内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KPS评分,中位KPS评分治疗后90分相比于比治疗前80分显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后KPS评分,中位KPS评分90分vs.80分,观察组显着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KPS评分改善疗效,观察组改善明显获益,总有效率分别为72.6%vs.24.2%(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生活质量评价:观察组角色功能、情感功能、总体健康状况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领域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5)肺癌中医症状积分:评价两组间单项肺癌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情况,观察组对神疲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咳嗽、咯痰5个症状改善优于化疗维持组,有统计学差别(P<0.05),观察组在其余症状改善方面普遍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评价两组总体肺癌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情况,观察组总体症状改善显着获益,总体症状缓解率分别为67.7%vs.3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安全性评价:两组血液、肝、肾毒副反应分级主要为Ⅰ度、Ⅱ度,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分级情况普遍较低,其中,贫血的发生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Ⅲ度不良反应较少,观察组包括1例白细胞减少、1例中性粒细胞减少、1例血小板减少,对照组包括3例白细胞减少、3例中性粒细胞减少、2例血小板减少及2例贫血,两组均未出现Ⅳ度血液、肝、肾毒性。(7)亚组预后因素分析:对观察组行Kaplan-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发现ⅢB期、鳞癌、肺脾气虚证、>4周期(长疗程)维持治疗的人群可能会在消岩汤加减联合化疗维持治疗中获益;对观察组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TNM分期、维持治疗周期是影响PFS预后的独立因素,相对于ⅢB期而言Ⅳ期是影响PFS预后的危险因素,>4周期(长疗程)维持治疗是影响PFS预后保护因素。结论:消岩汤加减联合化疗维持治疗晚期驱动基因阴性NSCLC患者具有延长PFS,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的疗效,安全性良好,其中,ⅢB期、鳞癌、肺脾气虚证、长疗程(>4周期)维持治疗患者疗效更佳。
黄小青,马庆辉,刘锦基[6](2021)在《不同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和血清CYFRA21-1、IGF-1、VEGF水平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吉西他滨、多西他赛及长春瑞宾分别联合顺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凝血功能、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120例NSCLC患者均分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组(联合吉西他滨组)、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组(联合多西他赛组)、长春瑞宾联合顺铂治疗组(联合长春瑞宾组),均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3周);比较治疗第1、2及3个疗程后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的凝血功能指标及血清CYFRA21-l、IGF-l、VEGF水平变化,记录治疗期间3组患者的毒副反应。结果随着疗程的增加,3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均升高(P <0.05),联合长春瑞宾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同疗程联合吉西他滨组和联合多西他赛组(P <0.05); 3组患者治疗前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CYFRA21-l、IGF-l、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APTT、PT、TT、DD、FIB、CYFRA21-l、IGF-l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VEGF水平高于同组治疗前(P <0.05),联合长春瑞宾组和联合吉西他滨组治疗后的TT水平低于联合多西他赛组(P <0.05); 3组患者治疗期间的血小板下降、白细胞下降、贫血、恶心、腹泻、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823,P>0.05)。结论吉西他滨、多西他赛及长春瑞宾分别联合顺铂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均佳,其机制可能与3种治疗方案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降低血清CYFRA21-l、IGF-l水平及提高VEGF水平有关。
姜菊玲[7](2021)在《晚期胰腺癌中医方证特征地域差异及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1.通过检索数据库文献,阐述近现代医家对胰腺癌证型分类的认识,归纳总结晚期胰腺癌常见证型及证素分布规律,分析讨论各医家对晚期胰腺癌病机及其演变规律的认识;2.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回顾性探析不同地域(南方、北方)晚期胰腺癌证候、病机和遣方用药规律,为中医治疗胰腺癌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3.前瞻性观察分析中西医联合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以期为提高胰腺癌病证辨治的准确率和临床疗效提供参考。研究方法:1.根据检索策略手工检索中文数据库自建库至2020年11月26日符合纳排标准的文献,经整理核对、数据提取和规范后,运用频数及频率分析统计胰腺癌常见中医证候类型,并拆分进行病性、病位证素分析,探讨总结胰腺癌核心病机。2.多中心、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符合纳入条件的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史信息及中医四诊资料,建立EpiData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运用 IBM SPSS Statistics 26.0 和 IBM SPSS Modeler 18.0 进行描述统计、Apriori法关联规则分析、因子分析、可视化等,对中医药治疗晚期胰腺癌的核心病机、方药及药物配伍规律进行挖掘探究,提炼不同地域(南方、北方)晚期胰腺癌的核心病机与遣方用药规律。3.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符合纳入条件的Ⅲ-Ⅳ期胰腺癌病例,填写病例报告表,建立EpiData数据库,汇总患者的一般情况资料、病史资料、治疗用药、生存状况、生活质量以及检验检查等信息,根据分组标准划分西医组和中西医联合治疗组,运用SAS 9.4和IBM SPSS Statistics 26.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评价两组患者的生存状况、生活质量和肿瘤标志物升降趋势。研究结果:1.基于文献的研究结果显示:晚期胰腺癌病位主要在脾、肝,目前临床常见证型为湿热蕴结型、气滞血瘀型、脾虚湿阻型、阴虚内热型、脾虚气滞型,最常见的病性证素为湿、热、气滞、血瘀,脾虚为主的病机观点居多,是胰腺癌发病和治疗的关键。结论:晚期胰腺癌病位主要在脾、肝,核心病位在脾,脾虚是其发病和治疗的关键。晚期胰腺癌病性证素包括湿、热、气滞、血瘀、阴虚、毒、气虚、血虚、阳虚、寒、痰、气逆。其中,湿、热、气滞、气虚与血瘀是胰腺癌主要的病理变化。湿热蕴结型、气滞血瘀型、脾虚湿阻型、阴虚内热型、脾虚气滞型是晚期胰腺癌最常见的复合证型。2.基于256例患者的回顾性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晚期胰腺癌病位主要在脾、肝、胃、胆,尤其责之于脾、肝,可涉及肾、肺、心,脾是发病的核心病位。南北方病位均以脾、肝为主,其中,脾、胃为病在南方频次较高,肝、胆、肾、肺为病在北方频次较高。常见病性证素有气滞、气虚、湿、热、痰、血瘀、阳虚、血虚、水停、阴虚、寒,气虚和气滞分别是南北方主要的虚性证素和实性证素,脾虚(脾气虚)与气滞是发病的核心病机,脾虚气滞、脾虚湿阻、脾虚痰凝、湿热蕴结、气滞血瘀证是常见的证型。气滞、气虚病机特点在南方出现频次较高,湿、血瘀、阳虚、寒、夹痰、夹热病机特点在北方出现频次较高。通过药物关联规则分析可以看出晚期胰腺癌最常用方为四君子汤、异功散、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的加减。通过关联强度绘制核心药物网络图,得到核心处方用药为:白术、茯苓、陈皮、黄芪、半夏、鸡内金、麦芽、白芍、党参。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理气消食之效。治法上,南方、北方均注重益气健脾、理气消食,但北方又注重清热利湿、化痰散结、活血化瘀。结论:晚期胰腺癌的核心病位在脾,脾、胃为病多见于南方,肝、胆、肾、肺为病多见于北方;脾虚(脾气虚)与气滞是发病的核心病机,气滞、气虚病机特点多见于南方,北方病机特点在此基础上又表现为湿、血瘀、阳虚、寒、夹痰、夹热;晚期胰腺癌最常用方为四君子汤、异功散、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的加减,核心处方用药为:白术、茯苓、陈皮、鸡内金、黄芪、半夏、白芍、山药、麦芽;治法上,南方、北方均注重益气健脾、理气消食,但北方又注重清热利湿、化痰散结、活血化瘀;“三因制宜”学说在肿瘤临床辨治中的指导作用及其合理性,填补了晚期胰腺癌方证特征地域差异研究的空白。3.基于138例患者的前瞻性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组别是影响胰腺癌生存的独立因素(P<0.05)。相较于西医组,中西医联合治疗可延长晚期胰腺癌患者总生存期(390.00天vs 340.00天,P=0.048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联合治疗可延长病理分级为高中分化的患者总生存期(408.00天vs228.00天,P=0.0232)、分期为Ⅳ期的晚期患者总生存期(408.00天vs 308.00天,P=0.0370)、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总生存期(423.00天vs 349.00天,P=0.0297)以及无确诊后治疗史的患者总生存期(390.00天vs255.00天,P=0.041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联合治疗后肿瘤标志物CA50降低,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联合治疗组患者神疲乏力、恶心呕吐、疼痛、失眠症状改善优于西医组。中西医联合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情绪功能、认知功能、总健康状况、疲乏、恶心呕吐、疼痛、失眠症状。结论:组别是影响晚期胰腺癌生存期的独立因素,中西医联合治疗可延长晚期胰腺癌患者总生存期;降低晚期胰腺癌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晚期胰腺癌患者神疲乏力、恶心呕吐、疼痛、失眠症状;改善晚期胰腺癌患者的情绪功能、认知功能、总健康状况;验证了中西医联合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了扎实可靠的数据支撑。
王茜茜[8](2021)在《超声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不可切除胰腺癌疼痛的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不可切除胰腺癌相关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9年7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采用以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放射性粒子植入术为首要治疗手段的160例胰腺癌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入组标准:所有病例均行细针穿刺病理学检查且诊断结果为胰腺导管腺癌;初诊病例,明确诊断后未经过抗肿瘤治疗;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手术治疗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完整,均得到随访。本组病例中男109例,女51例,平均年龄61.75±9.85(32-85)岁。肿瘤TNM分期分别为Ⅰ期10例,Ⅱ期18例,Ⅲ期95例,Ⅳ期37例。160例病例中出现上腹和(或)背部疼痛的115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法对疼痛进行分级。0级45例,无疼痛;I级51例,疼痛可忍受,不影响睡眠及正常生活;II级39例,疼痛明显,无法耐受,睡眠受干扰,服用止痛药;III级25例,疼痛剧烈,无法耐受,睡眠严重受干扰,需要止痛药物。115例疼痛病例中,腹痛伴腰背部疼痛的56例;腹痛者33例;腰背痛者26例。结果:115例术前表现腹部和/或腰背部疼痛的病例中104例术后疼痛不同程度缓解,止痛有效率90.43%(104/115)。51例疼痛I级病例中49例疼痛完全缓解,2例无效;39例II级疼痛病例中29例疼痛完全缓解,6例疼痛降级为I级,4例无效;III级病例25例,11例疼痛完全缓解,4例疼痛降级为II级,5例疼痛降级为I级,5例无效。结论:1、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胰腺癌可有效缓解患者顽固性疼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处理难以切除的晚期胰腺癌、术后无法处理的复发性胰腺癌及已经发生转移的胰腺癌的有效微创手段,同时,还具有术后易于防护的优点。2、超声具有实时监测、无辐射等突出优点,而且定位精准、操作简便、性能价格比优良。在放射性粒子植入术中的引导作用突出,具有更加广阔的前景。3、超声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是一种安全可行、并发症少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控制胰腺癌难治性疼痛的治疗术式。
李沛瑾[9](2021)在《315例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回顾性队列研究及生存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通过收集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及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相关资料,分析影响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筛选出独立的危险因子和保护因子,并将中医药治疗作为暴露因素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为后续建立中西医结合治疗Ⅳ期NSCLC的有效方案及更多的前瞻性研究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01月0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信息,并通过门诊及电话进行随访获取最终生存状态,随访截止至2020年12月31日。研究主要分为两部分:(1)回顾性队列研究:将中医药治疗作为暴露因素,按照暴露程度分为高暴露组(平均每年中医药治疗时间≥ 6个月)、低暴露组(平均每年中医药治疗时间≥ 3个月且<6个月)和无暴露组(平均每年中医药治疗时间<3个月)三个队列,主要研究指标为OS和PFS;(2)生存分析:主要分析变量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吸烟史,家族史,分期(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IASLC 第 8 版),确诊时转移部位,原发肺癌位置,病理类型,基因突变,接受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中医药治疗等。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差异经Log-rank检验和Breslow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再根据单因素分析的结果,经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到与预后相关的有显着意义的因素变量,筛选出独立的危险因子及保护因子。结果:1.共纳入315例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例。截止至随访结束共计死亡230例,生存85 例。平均 OS 为 30.521±1.032 个月,中位 OS 为 29.7(95%CI:26.068,33.332)个月。1年累积生存率为81.0%,2年累积生存率为56.8%,3年累积生存率为39.4%,4年累积生存率为5.1%。截止到随访结束,共计进展311例,无进展4例。中位PFS为10.1(95%CI:8.572,11.628)个月。其中1年累积无进展生存率为45.4%,2年累积无进展生存率为14.6%,3年累积无进展生存率为4.4%。2.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按中医药暴露程度划分为3组:高暴露组(94例)、低暴露组(73例)和无暴露组(148例),三组基线一致。经Log-rank检验和Breslow检验后认为,中医药高暴露组能明显延长OS和PFS,与低暴露组和无暴露组间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而低暴露组与无暴露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初始骨转移、初始肝转移及初始肾上腺转移、基因突变、肺部手术、靶向治疗、中医药治疗、辨证汤剂治疗、中医药联合靶向治疗对Ⅳ期NSCLC的OS和PFS均产生影响;性别、吸烟史、病理类型、原发位置、免疫治疗、中医药联合化疗、中医药联合化疗和靶向治疗仅影响Ⅳ期NSCLC的生存期;化疗仅影响Ⅳ期NSCLC的无进展生存期。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Ⅳ期非小细胞肺癌OS的独立因素有:IVC期[HR=1.605(95%CI:1.092,2.359),P=0.016],吸烟史[HR=1.626(95%CI:1.153,2.293),P=0.006],靶向治疗[HR=0.468(95%CI:0.345,0.634),P=0.000],辨证汤剂治疗3-6 个月[HR=0.510(95%CI:0.350,0.743),P=0.000],辨证汤剂治疗 ≥ 6 个月[HR=0.263(95%CI:0.173,0.399),P=0.0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Ⅳ期非小细胞肺癌PFS的独立因素有:肺部手术[HR=0.517(95%CI:0.365,0.730),P=0.000],初始肝转移[HR=1.973(95%CI:1.322,2.945),P=0.001],靶向治疗[HR=0.593(95%CI:0.434,0.809),P=0.001],辨证汤剂治疗3-6 个月[HR=0.358(95%CI:0.249,0.498),P=0.000],辨证汤剂治疗 ≥ 6 个月[HR=0.352(95%CI:0.365,0.730),P=0.000]。结论:本研究认为高暴露中医药治疗对改善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OS和PFS具有一定作用,辨证汤剂治疗联合靶向治疗改善预后的效果更加显着。
周文文,张富利,杨雁鸿,王小玉,王真真,赵子舒[10](2021)在《奥沙利铂和吉西他滨化疗联合同步推量调强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奥沙利铂和吉西他滨化疗联合同步推量调强放疗(SIB-IMRT)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7月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8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40例。研究组予奥沙利铂和吉西他滨化疗联合SIB-IMRT,对照组予奥沙利铂和吉西他滨化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治疗前后生活质量量表及Karnofsky行为状态(KPS)评分,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以及随访1年时局部控制、生存情况及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研究组为81.25%高于对照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生活质量量表和KPS评分两组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时,研究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奥沙利铂和吉西他滨化疗联合SIB-IMRT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提高临床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及功能状态,并有利于提高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及延长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且安全性较好。
二、吉西他滨对晚期癌症的治疗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吉西他滨对晚期癌症的治疗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胰腺癌化疗中吉西他滨耐药机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肿瘤微环境在胰腺癌化疗耐药中的作用 |
1.1微环境中的物理屏障 |
1.2 微环境组成细胞的作用 |
1.2.1 间质细胞 |
1.2.2 免疫细胞 |
2 吉西他滨药物本身在胰腺癌耐药中的作用 |
2.1 吉西他滨的摄取 |
2.1.1 药物核苷转运蛋白的作用 |
2.1.2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的作用 |
2.2 吉西他滨的胞内代谢 |
3 ncRNAs |
(2)吉西他滨和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鳞癌的效果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3.1 对照组 |
1.3.2 观察组 |
1.4 观察指标 |
1.4.1 疗效[10,11] |
1.4.2 生活质量[12] |
1.5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2.2 两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
2.3 两组T淋巴细胞功能指标比较 |
2.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
3 讨论 |
(3)吉西他滨在膀胱癌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吉西他滨在膀胱癌治疗中的应用 |
1.1 吉西他滨在NMIBC中的应用 |
1.2 吉西他滨在基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 MIBC) |
1.2.1 吉西他滨在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NAC)中的应用: |
1.2.2 吉西他滨在术后辅助化疗中的应用: |
1.2.3 吉西他滨在晚期膀胱癌化疗中的应用: |
2 膀胱癌细胞对吉西他滨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
2.1 非编码RNA的功能异常与耐药 |
2.2 膀胱肿瘤干细胞与耐药 |
2.3 其他耐药机制 |
3 吉西他滨的毒副作用 |
4 吉西他滨给药方式 |
5 总结与展望 |
(4)培美曲塞与吉西他滨分别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近期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3治疗方法 |
1.4 观察指标及效果评定标准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近期疗效比较 |
2.2 治疗前后血清CA125、CEA水平比较 |
2.3 不良反应比较 |
3 讨论 |
(5)消岩汤加减联合化疗维持治疗晚期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病例选择标准 |
3 研究方法 |
4 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 |
结果 |
讨论 |
1 晚期驱动基因阴性NSCLC维持治疗背景与现状 |
2 中药联合化疗维持治疗晚期驱动基因阴性NSCLC的背景与优势 |
3 消岩汤的立方思想及其联合化疗对NSCLC的作用探讨 |
4 消岩汤联合化疗维持治疗晚期驱动基因阴性NSCLC的疗效与安全性 |
5 消岩汤联合化疗维持治疗晚期驱动基因阴性NSCLC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
6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维持治疗的研究进展 |
1 维持治疗的概况 |
2 现代医学维持治疗晚期NSCLC研究现状 |
3 中医药维持治疗晚期NSCLC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不同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和血清CYFRA21-1、IGF-1、VEGF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3.1 一般资料 |
1.3.2 治疗效果评价 |
1.3.3 凝血指标检测 |
1.3.4 血清CYFRA21-1、IGF-1及VEGF水平 |
1.3.5 毒副反应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临床疗效 |
2.3 凝血功能指标 |
2.4 血清CYFRA21-l、IGF-l、VEGF水平 |
2.5 毒副反应 |
3 讨论 |
(7)晚期胰腺癌中医方证特征地域差异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胰腺癌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1 胰腺癌流行病学概况 |
2 胰腺癌的危险因素 |
3 胰腺癌的发病机制 |
4 胰腺癌的诊断与分型 |
5 胰腺癌西医治疗进展 |
6 小结与展望 |
综述二 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研究进展 |
1 胰腺与胰腺癌中医病名溯源 |
2 胰腺癌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 |
3 不同地域医派胰腺癌辨治的学术探讨 |
4 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研究概况 |
5 小结与展望 |
第二部分 晚期胰腺癌中医方证特征南北比较研究 |
第一章 基于文献的胰腺癌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 |
资料与方法 |
1 资料来源 |
2 时间范围 |
3 文献类型 |
4 检索策略 |
5 文献的纳入与筛选 |
6 数据提取和规范 |
7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文献类型 |
2 文献来源及时间分布 |
3 证型频次分布 |
讨论 |
1 证候、病机、证型的关系 |
2 胰腺癌病机特点 |
3 胰腺癌证型研究存在的问题 |
结论 |
第二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晚期胰腺癌中医方证特征南北比较研究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关联规则分析 |
讨论 |
1 晚期胰腺癌病机及证素特点 |
2 晚期胰腺癌用药特点 |
3 本研究的特点 |
结论 |
第三部分 中西医联合治疗晚期胰腺癌临床疗效观察研究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3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
4 统计分析 |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疗效分析 |
讨论 |
1 中西医联合治疗可延长晚期胰腺癌患者总生存时间 |
2 中西医联合治疗可降低晚期胰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CA50 |
3 中西医联合治疗可改善晚期胰腺癌患者症状 |
4 中西医联合治疗可提高晚期胰腺癌患者生活质量 |
结论 |
结语 |
本研究的创新性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一 胰腺癌AJCC第八版TNM分期 |
附录二 |
附件 |
(8)超声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不可切除胰腺癌疼痛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索引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临床资料 |
3.2 治疗方法 |
3.3 治疗后疗效评估、随访及后续治疗 |
第4章 结果 |
4.1 疗效观察 |
4.2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后病人疼痛缓解情况 |
4.3 数据分析 |
4.4 疼痛缓解开始时间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315例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回顾性队列研究及生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
1. 晚期肺癌病因病机 |
2.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证型分析 |
3.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药治疗 |
4.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Ⅳ期非小细胞肺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进展 |
1.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 |
2. 总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研究一 回顾性队列研究 |
1. 病例基本情况及队列基线分析 |
2. 整体OS及PFS结果 |
3. 三组队列的OS及PFS统计结果 |
研究二 生存分析 |
1. 单因素分析 |
2. 多因素生存分析 |
讨论 |
1.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2. 患者一般情况分析 |
3. 肿瘤一般特征分析 |
4. 治疗因素分析 |
5.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0)奥沙利铂和吉西他滨化疗联合同步推量调强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3 治疗方法 |
1.3.1 化疗方法: |
1.3.2 SIB-IMRT方案: |
1.4 观察指标 |
1.4.1 临床效果: |
1.4.2 生活质量和功能状态: |
1.4.3 不良反应: |
1.4.4 近期预后: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临床效果比较 |
2.2 生活质量和功能状态比较 |
2.3 不良反应比较 |
2.4 近期预后比较 |
3 讨论 |
四、吉西他滨对晚期癌症的治疗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胰腺癌化疗中吉西他滨耐药机制研究进展[J]. 央茂,冯佳毅,刘颖斌.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22(02)
- [2]吉西他滨和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鳞癌的效果比较[J]. 张书林,黄盛源,刘忠林,罗冲. 医学信息, 2021(24)
- [3]吉西他滨在膀胱癌中的应用进展[J]. 乔旭华,阳晶,栾婷,李宁,刘起颖. 河北医药, 2021
- [4]培美曲塞与吉西他滨分别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近期疗效比较[J]. 刘志华,夏明智.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25)
- [5]消岩汤加减联合化疗维持治疗晚期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D]. 邓仁芬.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不同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和血清CYFRA21-1、IGF-1、VEGF水平的影响[J]. 黄小青,马庆辉,刘锦基.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07)
- [7]晚期胰腺癌中医方证特征地域差异及临床研究[D]. 姜菊玲.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
- [8]超声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不可切除胰腺癌疼痛的疗效分析[D]. 王茜茜. 吉林大学, 2021(01)
- [9]315例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回顾性队列研究及生存分析[D]. 李沛瑾.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10]奥沙利铂和吉西他滨化疗联合同步推量调强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J]. 周文文,张富利,杨雁鸿,王小玉,王真真,赵子舒. 临床误诊误治, 2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