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气通降法论文-张喆,符思,王微

理气通降法论文-张喆,符思,王微

导读:本文包含了理气通降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慢性胃炎,理气通降,气机升降,辨治

理气通降法论文文献综述

张喆,符思,王微[1](2012)在《理气通降法辨治慢性胃炎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之一,主要表现包括腹胀,胃脘部疼痛不适,可伴有反酸、烧心、消瘦、纳差等,现代医学一般认为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反流、生物、药物因素等影响有关。综合其疾病及证候特征,属中医学痞满、胃脘痛等范畴。自李东垣脾胃论"脾胃不足之源,乃阳气不足,阴气有余"而创补中益气汤以来,后世医家治胃常以升阳益气入手。笔者跟随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姜良铎教授及中日友好医院符思教授学习,继承董建华教授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认为从调整气血入手,运用通降之法为核心对慢性胃炎进行辨证论治,往往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理气通降法辨治慢性胃炎探(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及论文集》期刊2012-06-14)

张喆,符思,王微,姜良铎[2](2012)在《理气通降法辨治慢性胃炎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之一,主要表现包括腹胀,胃脘部疼痛不适,可伴有反酸、烧心、消瘦、纳差等,现代医学一般认为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反流、药物因素等有关。综合其疾病及证候特征,属中医学痞满、胃脘痛等范畴。自李东垣《脾胃论》"脾胃不足之源,乃阳气不足,阴气有余"而创补中益气汤以来,后世医家治胃常以升阳益气(本文来源于《新中医》期刊2012年03期)

周素芳[3](2009)在《理气通降法在脾胃病中的应用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临床上不少脾胃病患者均有上腹饱胀不适、大便秘结等气机壅滞中焦的症状,或为主症,或为兼症。3年前曾跟随导师单兆伟教授坐诊,单教授善以理气通降法为基础治疗该类疾病,往往取得良效。今自以导师经验运用于临床,每每取效,深感得益,对该法在脾胃病中的应用有了更深体会,故将之总结成文,以期导师宝贵经验使更多患者受益。(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暨2009年脾胃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期刊2009-10-14)

刘桂喜[4](2006)在《理气通降法治疗痞满(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型的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理气通降法治疗痞满(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型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符合西医FD诊断标准和肝胃不和证中医辨证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以理气通降法治疗,用基本方加减,每天服叁次,早午晚各一次服用。对照组给以柴胡疏肝汤,每天服叁次,早午晚各一次服用阶榫?周为一疗程。治疗结束后,判断治疗效果。结果:临床综合疗效,治疗组临床痊愈6例,显效14例,愈显率为20%,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9.9%。对照组临床痊愈3例,显效4例,愈显率为10.0%,有效1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治疗组对症状改善有明显优势,治疗组治疗2周后和4周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有明显减少,治疗前为22.10±5.467分、治疗2周后和4周后分别为15.47±5.070、7.53±6.286分(P<0.01)。从症状消失率上看,治疗组对FD患者有很好的疗效,在治疗4周后对胃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大便不爽消失率差异显着,(P<0.05),而胃脘疼痛、善太息、饮食减少、胁肋窜痛、嗳气反酸的消失率差异不显着, (P>0.05)。结论:肝气郁滞,胃失和降为FD肝胃不和证之病机关键,病位在胃,与肝密切相关,治疗以理气通降为大法。理气通降方药组方合理,配伍精当,理论及临床研究显示理气通降方药治疗FD肝胃不和证的治疗有效。(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06-06-01)

莫睿,刘波[5](2005)在《健脾和胃、理气通降法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健脾和胃、理气通降针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方法:将81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内关、中脘、足叁里、公孙穴针刺治疗,对照组口服吗丁啉片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2%,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结论:健脾和胃、理气通降针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较好。(本文来源于《针灸临床杂志》期刊2005年05期)

黄爱民[6](2004)在《理气通降法为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6例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理气通降法为主治疗FD的临床疗效。方法:69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以香苏饮加味水煎服,对照组用吗丁啉、信法丁口服,2组治疗28d后观察疗效。结果:2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有显着性,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2组症状疗效比较,治疗组对症状改善有明显优势。结论:理气通降法能切中FD气滞为主的中医病机,据此遣方组药,疗效较为显着。(本文来源于《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期刊2004年02期)

席书贤[7](2001)在《理气通降法在脾胃病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跟师临证 ,见尊师李树楷主任在治疗脾胃病时用“理气通降法”,每获良效。临证之余 ,得暇问及 ,师曰 :“祖国医学认为脾胃同居中焦 ,为气之枢纽。胃为水谷之海 ,无物不受 ,以降为顺 ,脾主运化 ,主升清气 ,脾升胃降 ,升清降浊 ,出入有序 ,病无从生。(本文来源于《甘肃中医》期刊2001年01期)

杜长海[8](1995)在《理气通降法治疗肝胃气滞胃脘痛150例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理气通降法治疗肝胃气滞胃脘痛150例临床观察北京市怀柔县中医院(101400)杜长海关键词胃脘痛,理气通降法笔者根据全国着名脾胃病专家董建华教授治疗胃痛的经验,运用理气通降法治疗胃脘痛(肝胃气滞证)150例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一、...(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期刊1995年01期)

傅文录,李涛[9](1993)在《理气通降法治疗尿毒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认为,尿毒症患者脾肾衰败,湿热中阻,肾病及胃,枢机不利,气机郁滞,因而立理气通降大法,理中气,降湿浊,使中焦气机升降平衡,出入有序,为治肾之本虚奠定基础。此法用于临床,每多良效。(本文来源于《新中医》期刊1993年10期)

朱建华[10](1992)在《理气活血通降法治疗消化道溃疡43例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医者治之,或主温中散寒,或宗收敛生肌,众说纷纭,各有特色。笔者针对近年来人们生活节奏与饮食习惯的明显改变,及随之而引起的溃疡病病证病机变化这一特点,学习运用中医专家(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学报》期刊1992年05期)

理气通降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之一,主要表现包括腹胀,胃脘部疼痛不适,可伴有反酸、烧心、消瘦、纳差等,现代医学一般认为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反流、药物因素等有关。综合其疾病及证候特征,属中医学痞满、胃脘痛等范畴。自李东垣《脾胃论》"脾胃不足之源,乃阳气不足,阴气有余"而创补中益气汤以来,后世医家治胃常以升阳益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理气通降法论文参考文献

[1].张喆,符思,王微.理气通降法辨治慢性胃炎初探[C].第二十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及论文集.2012

[2].张喆,符思,王微,姜良铎.理气通降法辨治慢性胃炎初探[J].新中医.2012

[3].周素芳.理气通降法在脾胃病中的应用体会[C].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暨2009年脾胃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2009

[4].刘桂喜.理气通降法治疗痞满(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

[5].莫睿,刘波.健脾和胃、理气通降法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5

[6].黄爱民.理气通降法为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6例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4

[7].席书贤.理气通降法在脾胃病中的应用[J].甘肃中医.2001

[8].杜长海.理气通降法治疗肝胃气滞胃脘痛150例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1995

[9].傅文录,李涛.理气通降法治疗尿毒症[J].新中医.1993

[10].朱建华.理气活血通降法治疗消化道溃疡43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学报.1992

标签:;  ;  ;  ;  

理气通降法论文-张喆,符思,王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