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伟华(江苏省兴化市人民医院225700)
【摘要】目的:探讨头孢美唑在吸入性肺炎中的治疗疗效,并分析药理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本院治疗的已明确诊断为吸入性肺炎患者共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组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孢美唑和甲硝唑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头孢唑林和甲硝唑联合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8.0%,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9.0%。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美唑治疗吸入性肺炎的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头孢美唑吸入性肺炎疗效药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1-0160-02
简单来说,吸入性肺炎就是指由于各种外界或医源性因素使得胃液等异物流入气管内而造成的损伤。目前,在临床实践中,为了控制其感染,头孢类抗生素和甲硝唑联合用药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而由于抗生素的不断升级和更新换代,出现了以头孢美唑为代表的2代头孢类抗生素。为了进一步了解其对本病的治疗价值,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本院治疗的吸入性肺炎患者,比较了头孢美唑和头孢唑林治疗吸入性肺炎的疗效,并对前者的药物药理学特性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更好的指导今后的临床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本院治疗的已明确诊断为吸入性肺炎患者[1]共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100例,男性66例,女性34例,年龄分布为35-80岁,平均(54.33±4.12)岁。对照组100例,男性57例,女性43例,年龄分布为37-78岁,平均(57.85±3.27)岁。其中,对这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其他一般基础情况进行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在两组其他情况一致的前提下,观察组使用头孢美唑合并甲硝唑进行治疗,对照组则将头孢美唑替换为头孢唑林,其中观察组患者使用头孢美唑钠(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70239,规格:1.0g/支,生产厂家:哈药集团)1.0g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缓慢静脉滴注,一日两次。观察组使用头孢唑林钠(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3021932,规格:0.5g/支,生产厂家:哈药集团)1.0g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缓慢静脉滴注,一日两次。两组分别用甲硝唑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3021793,规格:100ml:500mg,生产厂家:哈药集团)每次100ml葡萄糖甲硝唑制剂缓慢静脉滴注,一日三次。连续用药7d后,对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等进行比较。
1.3疗效评定[2]
以符大侠的疗效判定标准进行,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患者接受治疗后的5d内,其体温顺利恢复正常,咳痰、咳嗽等症状消失,X线片显示肺部的阴影吸收,中性粒细胞、白细胞降到正常水平。有效:患者接受治疗后的5d内,其体温顺利恢复正常,咳痰、咳嗽等症状得到明显好转,X线片显示肺部的阴影绝大部分吸收,中性粒细胞、白细胞降到正常水平。无效:患者接受治疗后,体温、咳痰、咳嗽等未见恢复,X线片未见肺部阴影有显著改善,中性粒细胞、白细胞仍处于病理状态,患者甚至出现恶化、死亡。其中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mean±SD)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当P<0.05表示数据有统计学意义,当P>0.05表示数据没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述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观察组10044(44.00)51(51.00)5(5.00)95(95.00)
对照组10038(38.00)44(44.00)18(18.00)82(82.00)
2.2两组不良反应的对比
通过对两组病人的临床观察统计得知,观察组中恶心呕吐3例,皮疹3例,低血压2例,不良反应率为8.0%,对照组中恶心呕吐4例,皮疹3例,低血压2例,不良反应率为9.0%。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无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头孢美唑的药理分析
对于头孢美唑的药理进行分析,与1代相比,其适用范围得到了更大的拓展,适用于G﹢、G﹣及各种厌氧菌感染的场合[3]。经过研究发现,此种药物经静脉注射给药的吸收效果比口服给药好很多。药物进入人体后分布范围广,其主要存在于肾脏和肺部,其次为胆汁、腹水和痰。数据分析显示,其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41%,半衰期为0.9~1.1h,最主要的是,由于此药几乎不在体内代谢,因此具有很高的安全性。此外,用药前应常规进行皮肤测试,以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总而言之,与头孢唑林相比,对于吸入性肺炎的治疗,头孢美唑安全性更高,不良反应更少,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吴静.头孢美唑治疗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与药理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11):252-259.
[2]符大侠.头孢美唑治疗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与药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504-505.
[3]米合热古丽吐尔逊.头孢美唑治疗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J].健康之路,2013,12(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