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应用中医针灸治疗的疗效探析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应用中医针灸治疗的疗效探析

云南省玉溪市中医医院云南玉溪653100

摘要:目的:分析将中医针灸应用到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这一期间到我院就诊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分析组40例施予中医针灸治疗,基础组40例施予西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分析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7.5%,明显比基础组的80%高,且分析组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是2.5%,明显比基础组的22.5%低,(P<0.05)。结论:将中医针灸应用到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不但可实现显著疗效,而且不会有严重不良反应出现,安全性理想。关键词: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中医;针灸

在临床上,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炎症疾病,腹泻、腹痛、粘液脓血便是其常见的临床表现,发病与患者饮食习惯、精神压力等有紧密联系性[1]。该疾病可对患者身体及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需积极给予治疗,近年来,我院应用中医针灸对该疾病实施治疗,取得的效果比较理想。为了进一步证实中医针灸在此疾病治疗的有效性,本次研究将我院接收治疗的患者分成两组,分别施予针灸及西医治疗,现将研究呈现如下:

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在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这一期间因患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到我院就诊的患者的中选择8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80例患者男女比例是43:37,年纪处于23至56岁之间,均值是(39±5.7)岁,患病时间在6个月至10年之间,均值是(5.6±3.7)年。所选患者均在相关临床检查下经中西医相关诊断标准明确确诊。80例患者均知晓此次研究,并自愿参与,为了便于对比分析的进行,随机将80例患者分组如下:分析组(40例)、基础组(40例),两组患者一般性资料客观对比未见突出差异,(P>0.05),可比性明显。

1.2治疗方法

分析组患者施予针灸治疗:将患者姿势调整成为仰卧位,取腹部穴位,即关元穴、气海穴、天枢穴,取背部穴位,即大肠俞、长强处,取配穴,即三阴交与足三里。先在腹部三处穴位处施针,保持长度为1至3寸,得气之后,将其放射至外生殖器与腹部,在大肠俞处直刺进针,约1至2寸,在长强处进行0.5至1寸的直刺进针,对两组穴位交替进行平补与平泄,进行15分钟的留针,相隔5分钟进行1次进针,除了长强外穴以外,每个穴位进行10至30分钟的温针灸,隔1天进行1次。

基础组给予西药治疗:即甲硝唑与柳氮磺砒啶,甲硝唑(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H44020769)口服,1次0.2g,1天3次;柳氮磺砒啶(上海福达制药有限公司,H31020840)口服,1次2.0g,1天3次。

1.3观察指标

(1)对两组疗效进行判定:“痊愈”: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不见,施予结肠镜检查可见正常;“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缓解,施予结肠镜检查可见基本正常;“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没有明显改善,结肠镜检查不可见明显好转[2]。治疗总有效率是“痊愈”率与“有效”率之和。(2)对两组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观察。

1.4数据处理

本次数据处理软件版本为SPSS20.0,本次研究,以(±s)代表相关计量资料;同时以“例数/百分比,(n/%)”代表文中相关计数资料,在客观比对两组观察指标的基础上,如若结果表现出显著性特征,(P<0.05)。

结果

2.1比对两组治疗效果

分析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7.5%,基础组是80%,明显分析组较高,(P<0.05),见表1。

进行治疗的整个过程中,分析组仅有1例患者出现轻度头晕,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是2.5%(1/40),基础组5例出现头晕,3例恶心,1例呕吐,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是22.5%(9/40)。分析组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较基础组低,(P<0.05)。

讨论

在中医中,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在“肠辟”、“脏毒”等范畴之内,此疾病病程较为缓慢,极易反复发展,此病的标在肠上,本在脾上[3]。在人体中,脾主要的功能的运化,升清降浊,是生化之源头,如果脾的健康不在,则会导致湿热下移,直至大肠,还可对肾脏造成迁移影响,使脾肾都患病,进而致使病程延长,使治疗难度增大,往往经较长时间的治疗仍不见好转。可见,对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最为主要的是对脾虚进行治疗,而在中医中,脾虚的主要治疗方法就是针灸。对关元穴、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实施针灸,在经络处进行针刺,可使阴阳得到调和,将气血疏通,对脏腑的功能进行改善,使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从本质上得到治愈。对患者关元穴、天枢穴、气海穴等进行针灸,还能够对患者全身因素进行调动,使患者免疫能力增强,使患者血液循环更加旺盛,对患者消化功能进行有效改善,进而促进患者痊愈。此外,由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属于一种具有较长病程的慢性疾病,需要的治疗时间较长,在对患者实施中医针灸治疗的时期内,临床上也可以配合以相应的中医饮食调理,让患者减少油腻、多渣食物的食用量,适当增加维生素、蛋白等含量高食物的食用量,使治疗效果得以提升。

本次研究中,80例患者被分成分析组与基础组,分析组施予针灸治疗,基础组则给予西医治疗,结果效果,分析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基础组高,分析组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较基础组低,(P<0.05)。可见,在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应用针灸,临床效果和安全性都比较理想,临床价值较大。综上,接收到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时,临床上可积极施予针灸治疗,以实现良好的临床效果,使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参考文献:

[1]甘金荣,余斌.中医辨证施护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4,(3):461-462.

[2]张茂爱.中医多法联用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1):2079-2082.

[3]陈晓丽,费建平.辨证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2014,(2):316-318.

作者简介:余光云(1976年3月-)云南省,汉族,主治医师,本科,主要从事针灸推拿工作。

标签:;  ;  ;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应用中医针灸治疗的疗效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