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函数转换与查表修正相结合的色彩匹配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贺浩[1](2020)在《面向表面缺陷定位的大型金属构件弱纹理图像拼接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工业生产中,工件表面的缺陷检测是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现代机械制造工业中,常采用机器视觉的方式进行缺陷检测。对于大型构件表面细小缺陷检测时,受限于工业相机高分辨率时视野小的情况,常采用多组工业相机进行分区域的图像采集与缺陷检测。分区域缺陷检测有利于提高检测的精度,但缺陷检测的结果难以快速对应到工件表面,不利于生产过程中缺陷的快速定位以及后续缺陷产生原因的分析。在完成分区域的缺陷检测之后,通过图像拼接技术将多个区域拼接成完整工件,并在完整工件上显示缺陷检测的结果对于生产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金属构件表面的弱纹理特性使得传统图像拼接技术难以应用,同时工业生产环境下复杂的光照情况在金属工件表面产生的亮度不均衡等现象也给拼接过程带来困难。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在分区域缺陷检测结果的基础上,研究了工业生产环境下,面向表面缺陷定位的大型金属构件弱纹理图像拼接技术,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综述了图像色彩均衡方法、亚像素特征提取、弱纹理图像拼接等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介绍了论文研究内容和整体框架。第二章针对金属弱纹理表面特征设计了一种非接触式标记方式,并对色彩均衡算法进行了自适应改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色彩均衡和特征增强的综合性金属表面标记提取算法,实现了对金属弱纹理表面标记区域的精确提取。第三章通过改进中心线提取算法,实现了对于标记中心点的亚像素精度提取。随后基于改进多尺度归一化互相关方法完成了标记点之间的精确匹配。基于透视变换原理,实现了对标记点数量及排布的优化设计完成了图像的配准,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标记点设计规则的有效性。第四章首先提出了对配准图像表面亮度差异过大的均衡化预处理方式,随后提出对多分辨率融合方法的分层平滑过渡融合的改进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更适用于工业场景的评价指标对比了几种常见融合方法,验证了本文融合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基于完整拼接图像完成了对于局部检测缺陷的全局定位转换。第五章基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大型金属构件弱纹理图像拼接与缺陷定位系统的开发。该系统包括了标记提取、标记点匹配、配准融合、缺陷定位几大功能模块。并利用该系统实现了对多个大型金属构件弱纹理表面的拼接和缺陷定位转换。第六章归纳总结了本文对于大型金属构件弱纹理表面拼接方法及缺陷定位转换的研究成果和结论,分析了本文尚存在的不足,并对今后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孙水华[2](2019)在《中医针灸领域信息抽取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大批老中医专家的临床疾病诊疗经验通过整理和总结被保存下来,出版了大量关于中医专家疾病诊疗经验的文献和着作。随着中医针灸领域电子文档的累积,由人工阅读来获取中医针灸知识不仅费时而且人工成本极高。如何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从大量非结构化中医文献资料中自动获取所蕴含的专业领域信息如术语、实体关系、事件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针对中医针灸领域文本的特点,深入研究中医针灸信息自动抽取的关键技术,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针对中医针灸领域术语的构成特点,建立了一种基于种子集的领域术语抽取算法模型,该模型首先对中医针灸领域术语种子集进行有限次的迭代,生成中医针灸领域术语构件集;其次,以术语构件集为领域词典,采用最大向前匹配算法对中文针灸医学文献中的句子进行切分,并抽取候选术语;最后,采用术语过滤算法对候选术语进行过滤处理,筛选出中医针灸领域专业术语。以关键字集为种子集进行实验,术语抽取开式测试的F值达到77.29%。(2)针对中医针灸领域实体关系实例的语境,选择有效的词汇、语法和语义特征组合成特征模板,将实体关系实例向量化。采用支持向量机的机器学习方法训练中医针灸领域实体关系分类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中医针灸领域实体关系抽取有很好的效果,DM、HM和DRM实体关系分类模型的F值分别达到了 93.25%、87.19%和84.57%。(3)从训练语料库中收集人工标注的触发词,构建中医针灸事件触发词词表,采用同义词林扩展该词表,基于扩展触发词词表识别中医针灸事件候选触发词,;针对中医针灸领域文字表达的特点,编写中医针灸事件候选触发词过滤规则。构造集词典匹配、规则过滤于一体的中医针灸事件触发词识别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备了较好的触发词识别性能,治疗事件触发词识别的F值达到了 88.28%。将上述信息抽取研究成果应用于中医针灸领域知识库构建中,实现对中医针灸领域信息的规范化管理与存储,为中医针灸辅助教学、辅助诊疗及知识发现研究等具体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张昊若[3](2019)在《面向机器人抓取的弱纹理物体六自由度位姿估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产业技术的发展,“机器换人”等产业升级对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机器人的视觉感知技术作为智能机器人核心模块之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物体六自由度位姿估计是机器人视觉感知技术中的一大关键问题,目标是给机器人提供抓取目标物体的信息。这里获取的六自由度位姿是物体坐标系与视觉传感器(相机)坐标系的变换,由三自由度平移变换与三自由度旋转变换组成。能够应对复杂背景与环境的物体六自由度位姿估计技术是智能机器人抓取物体的基础,无论是对于工业机器人还是服务机器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2000年以来一些局部特征描述子的提出,使得具有颜色纹理信息的物体位姿估计难度大大下降,但在实际场景中往往很多物体缺少或没有纹理信息,即为弱纹理物体。对于这些弱纹理物体,传统上基于纹理局部特征描述子匹配的方法则无法适用,因此复杂环境下弱纹理物体六自由度位姿估计也成为了近几年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面向机器人抓取任务进行弱纹理物体六自由度(6-DoF)位姿估计方法的研究,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1)为了满足物体6-DoF位姿估计方法对目标物体的特征训练要求,本文实现了一种基于模型渲染的物体数据集自动生成系统。该系统能够直接导入目标物体三维模型,并基于球面带点粒子稳态分布的电磁学物理模型实现了虚拟环境均匀多视角点生成,根据预先配置的参数建立包含RGB-D图像,RGB图像以及边界图像在内的多种类图像数据集,用于位姿估计方法的目标物体特征训练。2)对于弱纹理物体中的朗伯表面物体,消费级RGB-D传感器能够获取其较完整的深度数据,本文采用RGB-D图像实现了两种6-DoF位姿估计方法,分别是基于模板匹配的整体图像块方法和结合整体与局部图像块方法,并采用公开数据集进行精度测试。其中,本文的第一种方法主要提出了尺度标准化模板,哈希投票和粒子群优化等关键技术;而第二种方法则主要结合了整体图像块遮挡数据训练和卷积自编码器特征回归等关键技术。实验结果证明我们提出的方法相比其他现有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能够同时适用于背景杂乱,前景遮挡和多实例目标物体场景。其中,结合整体与局部图像块方法需要预先获取目标物体的带纹理三维重建模型,而基于模板匹配的整体图像块方法只需要目标物体的无纹理CAD模型。3)对于弱纹理物体中的非朗伯表面物体,消费级RGB-D传感器无法获取其较完整的深度数据,本文采用RGB图像实现了一种基于边界的6-DoF位姿估计方法,结合了高光去除,边界图像物体检测以及边界张量图生成等关键技术,并采用公开数据集进行精度测试。实验结果证明我们提出的方法在不使用深度数据进行位姿校正的情况下相比其他现有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能够同时适用于背景杂乱,前景遮挡和多实例目标物体场景。其中,该方法在6-DoF位姿估计的特征训练过程中只需要目标物体的无纹理CAD模型,与目前其他需要三维重建模型的现有方法相比更加具有实用性。4)本课题分别搭建了基于RGB-D传感器的机器人抓取系统和基于RGB传感器的机器人抓取系统,并分别对基于RGB-D图像的6-DoF位姿估计方法和基于RGB图像的6-DoF位姿估计方法进行机器人抓取实验,测试抓取成功率,实验结果验证了我们提出的方法在机器人抓取方面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从公开数据集测试和机器人抓取测试结果来看,本文提出的方法不仅在弱纹理物体6-DoF位姿估计精度方面优于其他现有方法,且在机器人抓取方面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刘科[4](2019)在《基于古建筑保护修缮需求的三维激光几何信息采集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文化悠久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建筑资源:截止至2016年,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计429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上万处,市、县级保护单位及未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数十万处。同时,中国文物建筑分散极广,遍布全国多个省市。文物建筑点多面广带来的问题是中国古建筑的资料存档、保护修缮工作量需求极大;但我国的文物保护专业人员数量却明显偏少[1],队伍整体水平也偏低。并且,以木质材料为主的中国古建筑,其材料特质和特性决定了其保存难度大,保存时间短。木材易腐易燃,一旦发生自然因素破坏或人为因素损毁[2],其研究领域与文化领域的价值损失不可估量,且永不可逆。而现阶段想要降低损失的危害和风险,就必须做好文物建筑的资料保存工作和测绘工作。传统古建筑测量多采用人工现场借助直尺、卷尺等传统工具和全站仪、激光测距仪等测绘工具对古建关键位置进行单点采集测绘,测绘效率低下,人工干预性大。而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出现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通过高速激光密集打点进行扫描测量,可以快速、海量采集空间点位信息。同时,其非接触、数字化、自动化的特性也在文物建筑数字化保护的领域具有天然优势。在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界已越来越引起关注,并成功运用在不少文物建筑保护工程当中。该技术自引入到中国古建筑测绘领域后,近十年来虽然已进行了大量文物建筑的采集与测绘工作,但由于专业人员缺乏,技术更新换代较快,以及缺乏相应的行业标准,三维激光采集技术一直缺少在整体上能够应用到中国古建筑保护修缮工作中的技术与方法体系,以及与之有关的针对性研究。尤其在中国古建筑扫描测绘工作中,普遍存在着方法不适用、成果不实用的问题。因此,在当前文物建筑数量众多、保护人员严重缺乏的矛盾面前,以古建保护修缮需求为研究目的,对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适宜方法、流程及应用研究是非常重要且十分必要的。本文从三维激光技术领域中常被滥用和错用的精度研究及布站研究入手,根据中国古建筑保护修缮的测绘及制图标准,以理论研究与实验相结合,实际需求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针对以下内容进行了整理及研究:(1)通过原理分析及实地实验,对三维激光采集技术应用于测绘领域中最重要的精度问题进行深入了解,测试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及关系,总结提高测绘精度的适宜方法。(2)根据中国古代木构建筑测量及保护修缮制图需求,通过引入传统测量标准,在满足资料保存精度和原真性的基础上,研究系统科学的布站方案,并结合设备性能及特点制定三维古建采集适应精度采集方案。(3)通过设计试验,验证三维数据拼接精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点云格式、抽析比率对于拼接精度的影响,及不同主流点云平台自动拼接精度比较,验证整体控制网在三维古建筑采集中的必要性(4)通过试验研究各种不同格式点云数据的存储方式,了解海量数据的存储原理及压缩方式,从大量点云格式中优选出适宜存储格式和压缩方式。并利用置换贴图技术改变传统数据压缩思路,利用降维手段提高数据压缩比,针对海量数据进行有效的优化,使其适用于中国古代建筑,尤其是官式建筑的巨大规模的调用、呈现与研究应用。(5)根据中国古建筑保护修缮刚性需求,总结、归纳现阶段三维扫描数据向AutoCAD矢量工程图转化的多种途径与方法,加强三维扫描技术在古建保护修缮领域的适用性与实用性,解决现阶段海量建筑资料保存需求。在本课题研究开展的过程中,北京工业大学有幸承担了由北京市文物局主导的北京市85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计1097个单体建筑的的数字化采集与存储项目,为采集数据优化及研究提供了大量宝贵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样本。
赵磊[5](2014)在《基于最优化理论的色彩输出特性研究》文中提出数字化技术在媒体中的应用已经影响到媒体内容传输的各个方面,数字图像作为重要的媒体内容类型之一,其复制效果与色彩再现的真实程度息息相关。色彩作为图像的基本要素,在图像采集、存储、处理以及复制过程都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色彩设备原理、结构、制造工艺和驱动程序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同一数字图像在不同色彩设备上呈现色彩各异。色彩管理系统(CMS)以此需要为基础,通过色彩设备校正、特征化和色彩转换精确再现色彩信息。随着最优化理论的发展及计算机运算能力和存储能力的提高,色彩管理中设备特征化模型和色彩转换模型的建立也将其纳入研究范围。本文在新近出现的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等最优化理论的基础上,以数字图像像素为基础建立了设备点集色域,对最优化理论在设备特征化模型和设备色域匹配模型建立中的应用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建立了若干种设备正向和反向特征化模型以及设备色域匹配模型,并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评价和比较。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包括:(1)以数字图像像素为基础,结合设备正向特征化模型建立了显示设备和打印设备的点集色域,并通过实验将设备点集色域与几何色域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显示,在当前计算机运算速度和存储容量大幅度提高的前提下,采用点集色域方法也可以非常有效的表示设备的色域。(2)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设备正向特征化模型,在对学习样本进行色相角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并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设备反向特征化模型,初步解决了BP神经网络难以直接用于设备反向特征化模型的问题。(3)将径向基神经网络引入设备特征化正向模型的建立,并以径向基网络的共同参数SPREAD值为切入点,提出了在经验范围内利用计算机程序自动确定最优SPERAD值的方法,建立了基于3种径向基函数的设备特征化正向模型,并与成熟的基于BP神经网络的设备正向特征化模型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显示,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建立的设备正向特征化模型,与基于BP神经网络的设备正向特征化模型相比,速度和精度都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4)基于设备点集色域和GBD色域描述超细化(Ultra-Fine)分区方法,提出了两种基于超细化GBD色域匹配方法,分别命名为UFGBD1和UFGBD2;基于BP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色域匹配方法(BPNNGM)、基于准遗传算法的色域匹配方法(QGAGM)和准粒子群算法的色域匹配方法(QPSOGM),并设计实验将所提出的色域匹配方法与CARISMA色域匹配方法进行了主观和客观的比较。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所提出的五种色域匹配算法,与成熟的色域匹配算法相比,达到了基本一致的性能。(5)针对色彩管理与印刷工艺关系密切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数字图像块处理理论的印刷油墨估算方法,并针对胶印和凹印典型产品的实际生产情况设计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显示,该油墨估算方法可以达到较高的估算精度,可以用于实际生产中印刷油墨用量的估算,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最后,在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以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和分析探讨研究中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后续研究工作的建议和想法。
王亚东,苏小红,郑旋[6](2002)在《函数转换与查表修正相结合的色彩匹配方法》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函数转换方法速度快但精度差,查表插值方法精度高但速度慢的特点,提出将函数转换和查表修正相结合的色彩匹配方法.先建立基本的转换关系,再通过查表的方法进行修正.基本转换关系和修正表的建立过程,都通过机器学习方法完成.其特点是不依赖于特定的打印环境,即在不同的打印环境下,可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学习,自动建立基本转换关系和修正表.
王建华[7](2009)在《印刷图像色彩半色调技术研究 ——基于最小二乘法半色调模型图像色彩检测》文中指出图像印刷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印刷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前进,人们越来越追求高质量的印刷产品。印刷品质量的关键就是色彩颜色的复制技术,如何在印刷过程中对色彩进行控制,保证色彩的一致性至关重要。进行“所见即所得”的色彩管理,对各个环节的色彩进行有机的调节,保证最终颜色的视觉效果与原稿的色彩一致。印刷中色差允许范围为6,本文从最小二乘法的半色调模型入手,对图像质量和色域匹配进行检测,从实际数据中得出印刷的图像的质量效果和色域匹配转换的效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新颖性。在色彩管理模块中嵌入检测模块,对印刷质量进行及时反馈,以合理调节印刷参数来进行更合理更科学的印刷。色域匹配的效果对颜色传递过程尤为重要,从最小二乘法模型角度对色域模型转换进行科学合理的检测,客观反应颜色色彩匹配度,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结合Java程序和算法设计来精确计算半色调图像的像素色差数值,从而可以相应调节印刷墨量来实现更好的印刷。最小二乘法模型是图像色彩半色调中比较经典的模型,可应用于多种色彩和色差计算中,对图像复制技术有很大的影响意义。
刘诗德[8](2009)在《数码打样质量控制理论与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数字化为标志的当今出版印刷技术,已全面从传统的模拟或模数混合工艺向全数字化生产工艺转变,色彩管理与数码打样是全数字化印刷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较详尽地阐述了色彩管理与数码打样的基本理论以及质量控制技术,结合苏州影像图集、地理图集、专用地图等研究项目,在四色印刷打样质量控制和地图专色数码打样色彩匹配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首次提出了匹配印刷实地密度标准的线性化控制模式和逆向色彩匹配法获取印刷特性文件,对地图专色数码打样进行了四色分量修正与色度逼近校正方法,并建立了地图专色打样转换模型。本论文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测绘系统内首次构建了基于ICC标准的数码打样质量控制机制,为测绘生产单位各部门之间搭建了色彩一致性的标准平台,提出并实现了测绘生产单位数码打样解决方案。(2)对数码打样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首次提出使用匹配印刷实地密度标准的控制方法进行输出设备的基本线性化和逆向色彩匹配法获得印刷特性文件等创新式控制手段与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了可靠的验证。通过对数码打样校正,部分单位数码打样与印刷的平均色差做到了ΔE ab=1NBS左右,达到很好的色彩匹配效果。(3)在CTP印前系统数码打样环境和EFI XF数码打样软件环境下进行专色打样色彩匹配的研究,分别采用了CMYK修正和L*a*b*逼近法提高专色数码打样颜色匹配效果,最终专色数码打样平均色差做到了ΔE a*b=1NBS左右,达到了专色打样很好的颜色匹配效果,并建立了基于特定环境的专色数码打样转换算法。(4)设计了用于长期监控印刷特性的颜色控制条,建立了长效的印刷特性跟踪反馈机制,并准实时更新数码打样环境。(5)分析了建立测绘行业标准印刷ICC特性文件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具体实施方案。(6)在数码打样阶段性和总体评价方面进行了理论与实践探讨,提出了评价方法与指标,制定了数码打样整体评价色差标准。
曹从军[9](2008)在《色彩管理关键技术CIE L*a*b*与CMYK变换算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颜色复制一直是国际上信息传播、印刷出版、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等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色彩管理就是解决图像复制流程中各种设备色空间之间的颜色转换问题,保证图像色彩在整个复制过程中协调一致、正确传递。颜色转换作为色彩管理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图像复制质量意义重大。本文研究的CIE L*a*b*与CMYK之间的颜色变换算法正是色彩管理中印刷输出设备特征化以及CMM的关键技术之一,其结果还可应用于图像画面直接检测、计算机配色、图像分色、数码打样、图像修描等方面。可见本课题具有广阔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本文就颜色转换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有益探索,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分析了色彩管理技术的原理、方法、流程、关键技术以及系统构成和应用;比较了常用色彩空间转换方法的理论基础、实现过程以及各自的特点。2.选用ECI2002标准色靶研究了四色网点色度值分布的平面规律性,采用数理统计方法验证了回归平面方程变量的线性相关性和平面显着性。3.基于平面呈色规律实现了CMY和L*a*b*的正反向转换,且转换精度较高。进一步采用数理统计和数值分析的方法建立了CMYK到L*a*b*的颜色变换方程,分析了转换误差的影响因素,论证了该方法适用于CMYK和L*a*b*色空间转换的研究工作。4.应用CIE XYZ色度系统首次对网点呈色平面规律的产生机理进行探讨,发现了网点彩色复制色度值存在的一些内在规律。5.按照心理明度值L*将建模样本数据分组进行BP神经网络训练,提出单隐层不适合本课题研究,且通过不同隐层神经元数网络的训练得到一个速度较快、训练效果较好的两个隐层的L*a*b*到CMYK转换的BP网络结构。6.首次将GRNN引入颜色转换研究,分别按照L*将样本数据分组及不分组两种情况建模,无论从训练的简便性、训练速度还是精度上看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比BP神经网络都具有优势。因此提出GRNN更适合于颜色空间转换的研究。
王勇[10](2006)在《数字图像设备颜色特征化及其再现理论与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彩色显示器、彩色扫描仪和彩色打印机等数字图像设备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由于不同图像设备的颜色获取、显示和输出原理以及颜色表现能力不同,所以颜色信息的直接传递难以实现跨媒介保真再现,严重制约了彩色数字图像设备在现代和传统颜色工业、计算机辅助设计、生物医学等各方面的应用。颜色管理系统通过精确定义彩色图像设备的颜色特征、颜色管理意图、照明与观察条件等影响颜色外貌的参数,通过不同图像设备颜色空间的映射,实现颜色的真实再现。另一方面,颜色是刺激物、视觉系统以及照明与观察条件(如照明光源、观察环境、观察几何条件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颜色管理系统非常复杂,其中的诸多问题仍然是国际上颜色科学和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的研究热点。本论文着重研究颜色管理系统中的数字图像设备颜色特性表征这一关键技术问题,针对不同的数字图像设备,比较并优化了颜色特征化的技术方法及其数学模型。同时,研究了数字图像设备的色域描述方法,分析了彩色图像设备的色域特性。最后,基于设备的精确颜色特征化,以ANSI IT8.7/2标准色卡为例,实现了从扫描仪输入、经CRT软拷贝显示到打印机硬拷贝输出的颜色传输和再现的完整应用过程。彩色扫描仪是一种重要的数字图像输入设备。扫描仪的颜色特性表征方法主要有两种,即色度特征化和光谱特征化。扫描仪的色度特征化着重研究了多项式回归模型,通过优化多项式项数、输入预处理并选择合适的输出颜色空间,实现了高精度的扫描仪色度特征化。但是,扫描仪的多项式回归色度特征化模型存在同色异谱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主元分析法(PCA)和神经网络技术实现扫描仪颜色光谱特征化的算法模型,解决了同色异谱的问题,并且获得了比国际上同类研究更高的图像光谱重构精度。对于广泛应用的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比较了几种不同模型的颜色特征化精度。采用对颜色测试数据进行去除黑点的预处理,有效地提高了模型的精度。当每个通道采用17个标定颜色时,假定色品恒定的线性插值(PLCC)模型的颜色表征精度最高;如果每个通道采用5个标定颜色,则增益-偏置-伽玛(GOG)模型的颜色表征性能最优。由于液晶显示器(LCD)的颜色显示原理与CRT显示器不同,因而基于LCD阶调复现特性(TRC)的测试和分析,本文提出了适合LCD颜色特征化的S-Shape模型,并通过与已有描述LCD阶调特性的S-Curve模型比较表明,在达到同等精度的前提下,S-Shape模型的参数设置更合理,应用更方便。喷墨打印机的颜色特征化相对于扫描仪和显示器则更为复杂,通常采用三维查表插值法来实现其颜色空间的变换。三维立方体插值能方便地应用于打印机设备相关颜色空间到CIE色度空间的变换,但其逆向变换通常难以实现。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立方体细分的三维查表插值匹配算法,并通过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实现高精度的打印机颜色空间逆向变换。数字图像设备准确的色域描述是实现不同设备之间色域映射的前提。相对于目前广泛应用的离散描述方法,色域的解析描述能降低数据存储空间,并提高色域映射的计算效率。本文基于三维空间中曲面拟合的思想并结合色域特征,提出了色域的双变量高阶多项式(TVHOP)解析描述方法及其数学模型。通过对彩色CRT显示器的色域描述实验研究表明,TVHOP模型基于少量的色域表面颜色的测试即可以获得较高的色域描述精度。在详细研究了数字图像设备颜色特征化技术的基础上,以ANSI IT8.7/2标准色卡为测试彩色图像,通过扫描仪输入到显示器软拷贝再现和打印机硬拷贝输出,实现了完整的颜色信息传输过程,并对各设备的颜色特征化模型以及颜色再现能力进行了综合的测试、分析和评价。然后,将本论文的实验结果与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比较,验证了本研究中数字图像设备的颜色特征化模型与颜色再现的高精度和有效性。最后,对本论文研究工作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进行了阐述和总结,并对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二、函数转换与查表修正相结合的色彩匹配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函数转换与查表修正相结合的色彩匹配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表面缺陷定位的大型金属构件弱纹理图像拼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图像色彩均衡方法研究现状 |
1.2.2 基于亚像素的特征提取研究现状 |
1.2.3 弱纹理表面图像配准与融合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介绍 |
1.4 本章小结 |
2 基于自适应色彩均衡的弱纹理金属表面标记提取 |
2.1 引言 |
2.2 面向弱纹理金属表面的辅助特征设计 |
2.2.1 面向弱纹理金属表面的辅助特征设计方案 |
2.2.2 弱纹理金属表面辅助特征方案对比实验 |
2.3 基于自适应色彩均衡的弱纹理金属表面标记特征增强 |
2.3.1 自适应色彩均衡对于标记特征的增强 |
2.3.2 基于局部区域自适应的色彩均衡改进 |
2.3.3 弱纹理金属表面亮度不均衡区域特征锐化 |
2.4 弱纹理金属表面标记区域精细提取 |
2.4.1 基于gamma矫正的标记特征粗分离 |
2.4.2 基于色彩空间转换的标记区域精确提取 |
2.4.3 基于连通特性的非标记区域过滤与标记区域细化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亚像素特征点局部互相关的弱纹理表面配准 |
3.1 引言 |
3.2 基于自适应亚像素中心线提取的特征中心点拟合 |
3.2.1 基于改进自适应steger算法的亚像素标记中心线提取 |
3.2.2 标记特征边缘局部分段 |
3.2.3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标记中心线拟合 |
3.3 基于局部归一化互相关特征中心点匹配方法 |
3.4 基于透视变换的标记排布设计与实验 |
3.4.1 基于透视变换的特征点设计规则分析 |
3.4.2 特征点排布优化实验 |
3.5 本章小结 |
4 大型金属构件多分辨率图像融合与缺陷定位 |
4.1 引言 |
4.2 亮度均衡化与局部色彩映射 |
4.3 大型金属构件配准图像的多分辨率融合 |
4.3.1 多分辨率拉普拉斯金字塔构建 |
4.3.2 基于改进平滑曲线加权的图像融合 |
4.3.3 大型金属构件图像融合效果评价 |
4.4 基于拼接图像的大型金属构件表面缺陷全局定位 |
4.5 本章小结 |
5 大型金属构件弱纹理图像拼接与缺陷定位系统 |
5.1 引言 |
5.2 系统整体开发方案设计 |
5.2.1 系统硬件环境搭建 |
5.2.2 大型金属构件弱纹理图像拼接与缺陷定位系统框架设计 |
5.2.3 大型金属构件弱纹理图像拼接与缺陷定位系统模块设计 |
5.3 大型金属构件弱纹理图像拼接与缺陷定位核心功能模块实现 |
5.3.1 金属弱纹理表面标记区域提取模块 |
5.3.2 标记点提取与匹配模块 |
5.3.3 图像配准融合模块 |
5.3.4 缺陷全局定位模块 |
5.4 大型构件弱纹理图像拼接与缺陷定位实例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中医针灸领域信息抽取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领域术语抽取 |
1.2.2 实体关系抽取 |
1.2.3 事件抽取 |
1.2.4 问题分析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2 中医针灸领域语料库构建 |
2.1 术语抽取实验语料介绍 |
2.1.1 术语及其分类 |
2.1.2 术语种子集构建 |
2.1.3 测试语料集构建 |
2.2 实体关系语料库构建 |
2.2.1 实体及实体关系类型定义 |
2.2.2 实体关系标注语料集构建流程 |
2.3 事件标注语料库构建 |
2.3.1 事件类型定义 |
2.3.2 事件相关概念 |
2.3.3 人工标注事件实例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医针灸术语识别算法模型 |
3.1 术语抽取系统的架构 |
3.2 领域术语抽取算法模型 |
3.2.1 术语构件集生成算法 |
3.2.2 候选术语抽取算法 |
3.2.3 候选术语过滤规则及算法 |
3.2.4 利用分词信息修正术语边界 |
3.3 系统性能评价 |
3.3.1 实验语料及评测指标 |
3.3.2 实验结果分析 |
3.4 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医针灸实体关系抽取模型 |
4.1 支持向量机 |
4.2 基于SVM的实体关系抽取 |
4.2.1 实体关系特征模板构造 |
4.2.2 实体关系实例向量化 |
4.2.3 实体关系分类模型生成 |
4.3 实验及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中医针灸事件触发词抽取模型 |
5.1 事件触发词抽取模型架构 |
5.2 算法模型 |
5.2.1 语料预处理 |
5.2.2 候选触发词抽取 |
5.2.3 触发词过滤规则 |
5.3 实验及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中医针灸领域知识库建设构想 |
6.1 知识库系统平台架构设计 |
6.2 中医针灸知识集成 |
6.2.1 数据源数据样例 |
6.2.2 中医针灸知识抽取 |
6.2.3 中医针灸知识管理 |
6.3 中医针灸知识库应用 |
6.3.1 辅助教学 |
6.3.2 辅助诊疗 |
6.3.3 知识发现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面向机器人抓取的弱纹理物体六自由度位姿估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RGB-D图像的方法 |
1.2.2 基于RGB图像的方法 |
1.2.3 6-DoF位姿估计评价标准 |
1.2.4 现有方法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论文组织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论文组织 |
第二章 基于模型渲染的物体数据集生成系统 |
2.1 基于OpenGL框架的模型渲染环境 |
2.1.1 OpenGL框架概况 |
2.1.2 物体三维模型描述与解析 |
2.1.3 模型渲染参数设置 |
2.2 均匀多视角物体数据集生成 |
2.2.1 均匀多视角点生成 |
2.2.2 物体数据集生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RGB-D图像的朗伯表面物体位姿估计方法 |
3.1 基于模板匹配的整体图像块方法 |
3.1.1 RGB-D整体图像块生成 |
3.1.2 6-DoF位姿假设投票 |
3.1.3 6-DoF位姿假设验证 |
3.1.4 6-DoF位姿校正 |
3.2 结合整体与局部图像块方法 |
3.2.1 整体图像块提取 |
3.2.2 局部图像块回归 |
3.2.3 6-DoF位姿校正 |
3.3 公开数据集测试 |
3.3.1 整体图像块方法测试 |
3.3.2 结合整体与局部图像块方法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RGB图像的非朗伯表面物体位姿估计方法 |
4.1 图像预处理 |
4.1.1 高光去除 |
4.1.2 边界提取 |
4.2 基于边界图像的物体检测 |
4.2.1 物体检测网络框架 |
4.2.2 物体检测网络训练与预测 |
4.3 基于边界张量的6-DoF位姿初始化 |
4.3.1 边界模板创建 |
4.3.2 边界张量图生成 |
4.3.3 候选6-DoF位姿生成 |
4.4 基于边界张量的6-DoF位姿校正 |
4.5 公开数据集测试 |
4.5.1 方法参数选择 |
4.5.2 T-LESS数据集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机器人抓取系统实验 |
5.1 机器人抓取系统搭建 |
5.1.1 硬件组成 |
5.1.2 软件框架 |
5.2 机器人抓取相关技术实现 |
5.2.1 机器人手眼标定 |
5.2.2 机器人抓取规划 |
5.3 朗伯表面物体的机器人抓取实验 |
5.4 非朗伯表面物体的机器人抓取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符号与标记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和获得奖项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4)基于古建筑保护修缮需求的三维激光几何信息采集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三维激光采集技术概述 |
1.1.2 三维激光在中国古建信息采集中的优势 |
1.1.3 三维激光在中国古建筑信息采集中的不足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及成果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文献及成果综述 |
1.2.2 国内研究文献及成果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三维激光扫描古建筑采集精度研究 |
2.1 引言 |
2.2 三维扫描采集的原理 |
2.2.1 TOF飞时测距类激光扫描原理 |
2.2.2 结构光三维扫描原理 |
2.3 影响三维采集精度的因素 |
2.3.1 正确认识三维扫描的“精度” |
2.3.2 三维扫描误差产生原因分析 |
2.4 扫描距离与入射角对精度的影响 |
2.5 三维扫描点云精度分析判定 |
2.5.1 实验仪器 |
2.5.2 实验过程 |
2.6 其他影响点云数据质量因素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三维激光扫描古建筑采集布站研究 |
3.1 引言 |
3.2 与大地坐标对接的局域网布设研究 |
3.2.1 古建室外控制局域网布设 |
3.2.2 古建室内控制局域网布设 |
3.2.3 控制网及大地坐标的导入与使用 |
3.3 三维激光扫描布站研究 |
3.3.1 布站优化的理论可行性 |
3.3.2 以工程图为标准的布站优化研究 |
3.4 三维采集仪器介绍与选型 |
3.4.1 TLS类三维激光扫描仪 |
3.4.2 其他扫描仪类型 |
3.4.3 采集需求与对应扫描仪选择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三维数据拼接研究 |
4.1 引言 |
4.2 点云测量误差及拼接影响研究 |
4.2.1 测量误差试验 |
4.2.2 拼接测量精度影响试验 |
4.2.3 点云误差及拼接试验总结 |
4.3 主流平台自动拼接流程及精度对比 |
4.3.1 Z+F的 Laser Control Scout |
4.3.2 FARO的 SCENE |
4.3.3 RIEGL的 RiSCAN PRO |
4.3.4 精度对比结果 |
4.4 人工辅助精调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三维数据压缩存储研究 |
5.1 引言 |
5.2 点云数据压缩方式 |
5.2.1 点云存储原理及压缩方式概述 |
5.2.2 主流点云数据压缩方式 |
5.2.3 平台点云数据压缩比例测试 |
5.3 通过降维进行压缩的新思路 |
5.3.1 基于Mesh模型数据的压缩 |
5.3.2 什么是“降维压缩” |
5.3.3 置换贴图 |
5.3.4 Zbrush制作置换贴图及高模还原 |
5.3.5 精度误差及压缩比统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三维数据古建筑工程图转化研究 |
6.1 引言 |
6.2 正射影像转化现状三视图研究 |
6.2.1 现状正射点云图 |
6.2.2 现状正射点云图的优势 |
6.2.3 现状正射点云图转化CAD |
6.2.4 利用深度学习转化CAD |
6.3 三维模型工程图转化研究 |
6.3.1 点云截面线辅助建模 |
6.3.2 利用特征拟合辅助建模 |
6.3.3 利用关键点辅助建模 |
6.3.4 以原真性和完整性为基础的复合模型 |
6.3.5 三维模型转化CAD图纸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语与展望 |
7.1 主要成果 |
7.2 创新点 |
7.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基于最优化理论的色彩输出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
1.2.1 色彩设备的特征化 |
1.2.2 色彩设备的色域匹配 |
1.3 研究内容及结构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色彩管理及色域描述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
2.1 色彩管理系统的构成 |
2.1.1 色彩管理的基本流程 |
2.1.2 色彩管理涉及的色彩空间 |
2.1.3 色彩设备的特征化 |
2.1.4 色彩管理中的色域匹配 |
2.1.5 色彩测量的精度和准确度 |
2.2 色域描述 |
2.2.1 色域描述的目的 |
2.2.2 色域描述原则 |
2.2.3 色域描述采用色彩空间的选择 |
2.3 几何色域模型及其构造 |
2.3.1 空间平面方程的建立 |
2.3.2 线段与平面的相交情况 |
2.3.3 三角形面片和色相角平面的交线计算 |
2.3.4 一种典型的几何色域描述方法 |
2.4 色彩设备的点集色域表示 |
2.4.1 打印设备的点集色域模型 |
2.4.2 显示设备的点集色域模型 |
2.5 点集色域与传统色域的比较 |
2.5.1 基于实验测量数据纸张色域图的绘制 |
2.5.2 基于打印机特征模型计算数据纸张色域图的绘制 |
2.5.3 打印设备点集色域与几何色域的比较结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最优化理论色彩设备特征化的研究 |
3.1 最优化理论 |
3.1.1 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 |
3.1.2 最优化问题的分类 |
3.1.3 最优化问题常用的数学符号 |
3.2 人工神经网络 |
3.2.1 神经元模型 |
3.2.2 激活函数 |
3.2.3 人工神经网络的学习类型 |
3.3 基于 BP 神经网络的设备特征化模型 |
3.3.1 BP 神经网络 |
3.3.2 基于 BP 神经网络的设备特征化模型 |
3.4 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设备特征化模型 |
3.4.1 RBF 神经网络 |
3.4.2 GRNN 神经网络 |
3.4.3 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设备特征化模型 |
3.5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设备特征化模型的比较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最优化理论色域匹配方法的研究 |
4.1 基于 BP 神经网络的色域匹配模型(BPNNGM) |
4.1.1 色域匹配流程 |
4.1.2 显示器色域和打印机色域色样点色度值的测量 |
4.1.3 显示器和打印机正向特征化模型和打印机反向特征化模型的建立 |
4.1.4 色域匹配 BP 神经网络学习样本数据的获取 |
4.1.5 BP 神经网络结构的确定 |
4.2 基于超细化 GBD 方法的色域匹配模型(UFGBDGM) |
4.2.1 设备点集色域非测量色样点的获取 |
4.2.2 标准色彩空间的超细化分区 |
4.2.3 基于标准色彩空间超细化分区方法色域匹配模型的建立 |
4.3 基于准遗传算法的色域匹配模型(QGAGM) |
4.3.1 遗传算法 |
4.3.2 基于遗传算法色域匹配方法的基本思想 |
4.3.3 遗传算法基本思想用于色域匹配的基础分析 |
4.3.4 基于准遗传算法色域匹配模型的建立 |
4.4 基于准粒子群算法的色域匹配模型(QPSOGM) |
4.4.1 粒子群算法 |
4.4.2 基于粒子群算法色域匹配方法的基本思想 |
4.4.3 基于准粒子群算法色域匹配模型的建立 |
4.5 基于智能最优化理论色域匹配模型的实验分析及评价 |
4.5.1 色域匹配模型的客观分析和评价 |
4.5.2 色域匹配模型的主观分析和评价 |
4.5.3 色域匹配模型的研究结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色彩特性的油墨用量估算理论与方法研究 |
5.1 彩色图像分色加网原理与方法 |
5.1.1 彩色图像分色加网过程 |
5.1.2 彩色图像分色加网原理 |
5.2 图像分块处理理论 |
5.3 基于图像分块理论的凹版印刷油墨用量估算模型 |
5.3.1 凹印网点转移油墨模型的创建 |
5.3.2 单通道凹印油墨转移模型的建立 |
5.3.3 程序编制与数据处理流程 |
5.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 基于图像分块理论的胶版印刷油墨用量估算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总结 |
后续研究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6)函数转换与查表修正相结合的色彩匹配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转换函数的建立 |
2 修正表的建立 |
3 混色样本的选取 |
4 算法流程 |
5 误差分析 |
6 结束语 |
(7)印刷图像色彩半色调技术研究 ——基于最小二乘法半色调模型图像色彩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概述 |
1.2 研究现状和趋势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结构 |
第二章 图像色彩半色调技术 |
2.1 色域转换和色彩管理 |
2.1.1 色彩空间模型和色彩转换 |
2.1.2 图像处理和色彩管理技术 |
2.1.3 Lab*均匀颜色空间和色差计算 |
2.2 数字加网和半色调技术 |
2.2.1 数字加网技术 |
2.2.2 数字半色调技术 |
2.3 数字半色调技术模型 |
2.3.1 模型半色调技术 |
2.3.2 半色调网点和打印模型 |
2.3.3 修正的误差扩散模型 |
2.3.4 人眼视觉函数和视觉半色调模型 |
第三章 数字化工作流程及图像质量检测 |
3.1 数字化工作流程及控制 |
3.1.1 PPF 文件集成控制 |
3.1.2 JDF 文件集成控制 |
3.2 图像质量检测和反馈 |
3.3 图像色彩半色调检测模块 |
3.3.1 数字化工作流程模块 |
3.3.2 最小二乘法检测模块 |
第四章 基于最小二乘法模型的色彩匹配 |
4.1 基于色差计算的色差精确度分析 |
4.2 基于最小二乘法色彩匹配分析 |
4.2.1 色空间模型分区 |
4.2.2 最小二乘法模型分析 |
4.3 精确度分析和色彩丢失 |
第五章 基于最小二乘法半色调模型图像色彩检测 |
5.1 视觉和打印模型 |
5.2 最小二乘法模型 |
5.2.1 最小二乘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
5.2.2 最小二乘法半色调模型 |
5.2.3 最小二乘法图像质量检测矩阵 |
5.3 算法设计与程序编辑 |
5.4 实验仪器与步骤操作 |
5.5 实验分析和印刷墨量调节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数码打样质量控制理论与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数字化印刷工作流程 |
1.1.2 CTF 和CTP 技术 |
1.1.3 CTP 流程下的数码打样 |
1.1.4 国内外数码打样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 测绘生产单位印前工艺现状 |
1.2.1 测绘行业地图印刷的特点 |
1.2.2 测绘生产单位印前工艺现状 |
1.2.3 测绘生产单位数码打样现状 |
1.3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 |
第二章 颜色空间描述与计算 |
2.1 颜色空间描述 |
2.1.1 印刷色彩管理中颜色空间构成 |
2.1.2 RGB 色空间 |
2.1.3 CMYK 颜色空间 |
2.1.4 XYZ 颜色空间 |
2.1.5 L*a*b*颜色空间 |
2.1.6 色差计算 |
2.2 设备颜色空间计算 |
2.2.1 输入设备颜色计算 |
2.2.2 显示设备颜色计算 |
2.2.3 输出设备建模与颜色计算 |
2.3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色彩管理理论与数码打样技术 |
3.1 色彩管理相关理论与方法 |
3.1.1 色彩管理原理 |
3.1.2 色域 |
3.1.3 ICC 特性文件 |
3.1.4 ICC 色彩管理的实施 |
3.1.5 PostScript 色彩管理 |
3.1.6 Windows 新型色彩管理机制WCS |
3.2 数码打样技术 |
3.2.1 数码打样理论、技术和服务三位一体 |
3.2.2 数码打样与传统打样比较 |
3.2.3 RIP 前与RIP 后数码打样 |
3.2.4 数码打样色域匹配 |
3.2.5 设备ICC 特性的创建与数码打样设置 |
3.2.6 数码打样误差原因分析 |
3.3 测绘生产单位数码打样解决方案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四色印刷数码打样质量控制研究 |
4.1 测绘生产单位数码打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4.1.1 需求问题 |
4.1.2 测试设备配备问题 |
4.1.3 数码打样质量控制技术问题 |
4.2 四色印刷数码打样关键步骤质量控制 |
4.2.1 标准印刷样张质量控制 |
4.2.2 印刷网点扩大补偿控制 |
4.2.3 匹配印刷实地密度标准的设备基本线性化 |
4.2.4 逆向式色彩匹配法获得印刷ICC 特性文件 |
4.2.5 数码打样校正 |
4.3 影响数码打样质量的其它因素 |
4.3.1 数码打样设备对打样质量的影响 |
4.3.2 数码打样墨水对打样质量的影响 |
4.3.3 数码打样纸张对打样质量的影响 |
4.3.4 标准印刷样张对数码打样的影响 |
4.3.5 测量重复精度 |
4.3.6 印刷标准样张要求 |
4.3.7 样张测量时间 |
4.4 数码打样应用案例 |
4.4.1 数码打样文件准备 |
4.4.2 CTP 印前实验室数码打样环境建立 |
4.4.3 《苏州影像图集》数码打样环境建立 |
4.4.4 南京测绘生产单位数码打样环境建立 |
4.5 建立测绘行业标准印刷ICC |
4.5.1 建立标准印刷ICC 的优越性 |
4.5.2 标准印刷ICC 建立的可行性 |
4.5.3 标准印刷ICC 建立实施方案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图专色数码打样质量控制研究 |
5.1 基于CTP 印前系统的专色打样控制 |
5.1.1 目前印前系统专色数码打样瓶颈 |
5.1.2 地图专色数码打样精确匹配方案 |
5.2 建立基于四色数码打样环境的专色打样模型 |
5.2.1 专色数码打样模型建立构思 |
5.2.2 专色数码打样模型建立 |
5.2.3 专色数码打样模型分析与适用范围 |
5.2.4 精细专色转换模型构想 |
5.3 色度逼近法进行专色数码打样控制 |
5.3.1 专色定义及打样输出 |
5.3.2 专色打样色度校正 |
5.4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数码打样质量比较与评价 |
6.1 基本线性化质量评价 |
6.2 数码打样设备ICC 特性文件评价 |
6.3 印刷ICC 特性文件评价 |
6.3.1 印刷ICC 与国际标准ICC 进行比较评价 |
6.3.2 印刷网点扩大曲线评价 |
6.4 测绘生产单位数码打样总体质量评价 |
6.4.1 质量评价色差标准 |
6.4.2 部分测绘生产单位数码打样总体评价 |
6.5 本章总结 |
第七章 本文总结与进一步工作 |
7.1 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
7.2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7.3 本课题研究不足之处和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色彩管理关键技术CIE L*a*b*与CMYK变换算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色彩管理技术 |
1.2.1 色彩管理的内容 |
1.2.2 色彩管理系统的主要构成 |
1.2.3 色彩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 |
1.2.4 色彩管理的步骤 |
1.2.5 色彩管理的作用 |
1.2.6 ICC Profile |
1.2.7.现代色彩管理技术的应用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1.4.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常用色彩空间及其转换方法研究 |
2.1 颜色的混色系统-CIE系统表色法 |
2.2 色彩空间基础知识: |
2.2.1 1931CIE RGB真实三原色表色系统 |
2.2.2 1931CIE XYZ国际坐标制 |
2.2.3 CIE 1976 L~*a~*b~*均匀颜色空间及色差 |
2.2.4 CMYK色彩空间 |
2.3 色彩空间转换模型的主要研究方法 |
2.3.1 多项式回归算法 |
2.3.2 以纽介堡方程为基础的转换模型 |
2.3.3 基于矩阵的转换模型 |
2.3.4 三维LUT查找表法 |
2.3.5 神经网络算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网点呈色平面规律的验证 |
3.1 平面呈色规律的提出 |
3.2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
3.3 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及平面显着性验证 |
3.3.1 数理统计方法及分析 |
3.3.2 回归平面显着性的探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平面呈色规律的CMYK到CIE L~*a~*b~*转换算法的研究 |
4.1 CIE L~*a~*b~*与CMY平面模型的建立 |
4.1.1 平面方程系数与网点面积率的关系研究 |
4.1.2 CIE L~*a~*b~*与CMY转换模型的建立 |
4.2 CMYK到CIE L~*a~*b~*平面转换方程的建立 |
4.2.1 K值一定时CMYK到L~*a~*b~*的平面模型的建立 |
4.2.2 回归各平面转换方程精度检验 |
4.2.3 不同K值下CMYK到L~*a~*b~*转换方程的建立及精度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网点呈色平面规律存在机理的探讨 |
5.1 利用CIE1931XYZ色度系统对网点印刷平面规律产生机理的分析 |
5.2 K 一定且CMY某色固定的L~*a~*b~*色度空间变化规律 |
5.2.1 K 一定时CMY某色依次变化的L~*a~*b~*色度空间分析 |
5.2.2 CMY某原色一定时K依次变化的L~*a~*b~*色度空间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神经网络的L~*a~*b~*到CMYK的颜色空间转换模型研究 |
6.1 人工神经网络概述 |
6.1.1 人工神经网络基本原理 |
6.2 BP神经网络概述 |
6.2.1 BP神经网络结构 |
6.2.2 BP神经网络实现原理 |
6.2.3 BP神经网络的设计 |
6.3 CIE L~*a~*b~*到CMYK颜色空间的BP神经网络变换模型的建立 |
6.3.1 确定网络划分数据 |
6.3.2 确定BP神经网络结构进行建模 |
6.3.3 CIEL~*a~*b~*到CMYK颜色空间的BP神经网络模型的精度分析 |
6.4 CIE L~*a~*b~*到CMYK颜色空间的GRNN变换模型的建立 |
6.4.1 径向基函数网络 |
6.4.2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
6.4.3 CIE L~*a~*b~*到CMYK颜色空间的GRNN变换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果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与意义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存在不足及进一步开展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与课题相关科研项目 |
致谢 |
(10)数字图像设备颜色特征化及其再现理论与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
1.2.1 相关国际研究机构及其成果 |
1.2.2 数字图像设备颜色特征化和色域描述相关研究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颜色与数字图像设备 |
2.1 颜色的基本概念 |
2.2 颜色科学基本理论 |
2.2.1 CIE1931标准色度系统和CIE1964补充标准色度系统 |
2.2.2 标准照明体和标准光源 |
2.2.3 均匀颜色空间与色差评价 |
2.3 数字成像和颜色再现设备 |
2.3.1 颜色管理系统 |
2.3.2 数字成像设备 |
2.3.3 颜色再现设备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扫描仪的颜色特征化 |
3.1 引言 |
3.2 通用的的色度特征化模型 |
3.2.1 三维查表插值法 |
3.2.2 BP神经网络法 |
3.2.3 多项式回归模型 |
3.3 基于多项式回归模型的扫描仪色度特征化 |
3.3.1 实验设备和设置 |
3.3.2 实验数据采集和处理 |
3.3.3 实验结果和分析 |
3.3.4 实验结论 |
3.4 基于主元分析法和神经网络技术的扫描仪光谱特征化 |
3.4.1 主元分析法 |
3.4.2 神经网络法 |
3.4.3 实验设备和材料 |
3.4.4 实验结果和分析 |
3.4.5 实验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显示设备的颜色特征化 |
4.1 引言 |
4.2 显示设备颜色特征化理论 |
4.3 显示设备的评估测试 |
4.3.1 测试条件 |
4.3.2 预热时间 |
4.3.3 图像稳定时间 |
4.3.4 通道相加性 |
4.3.5 色品恒常性 |
4.3.6 空间均匀性和空间独立性测试 |
4.4 CRT显示器颜色特征化实验 |
4.4.1 实验方法 |
4.4.2 模型总体性能比较 |
4.4.3 模型各色区性能比较 |
4.4.4 与同类研究的比较 |
4.5 LCD显示器颜色特征化S-Shape模型 |
4.5.1 实验方法 |
4.5.2 模型参数优化 |
4.5.3 模型的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打印机的颜色特征化 |
5.1 引言 |
5.2 RGB到CIEXYZ颜色空间的正向变换 |
5.2.1 实验设备、材料和方法 |
5.2.2 颜色空间转换算法 |
5.2.3 实验结果和分析 |
5.3 打印机颜色空间的逆向变换 |
5.3.1 立方体细分查表插值匹配算法 |
5.3.2 CIEXYZ到设备RGB颜色空间的变换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数字图像设备的色域描述 |
6.1 引言 |
6.2 等明度色域边界算法确定CRT色域 |
6.2.1 等明度色域边界算法 |
6.2.2 CRT显示器的颜色特征化 |
6.2.3 CRT显示器色域的确定 |
6.3 色域的双变数高阶多项式解析模型 |
6.3.1 TVHOP模型 |
6.3.2 CRT显示器的色域解析描述 |
6.4 彩色图像设备色域的比较 |
6.4.1 打印机和CRT比较 |
6.4.2 扫描仪和CRT的比较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数字图像设备的颜色再现及其评价 |
7.1 引言 |
7.2 实验方法和色差评价 |
7.2.1 颜色再现流程 |
7.2.2 色差评价 |
7.3 CRT显示器的颜色再现 |
7.3.1 PLCC模型的变换可逆性色差 |
7.3.2 PLCC模型的预测色差 |
7.3.3 CRT显示器的颜色再现色差 |
7.3.4 扫描仪到显示器的颜色传递色差 |
7.4 打印机的颜色再现 |
7.4.1 打印机的颜色空间变换可逆性色差 |
7.4.2 打印机三维查表插值法的预测色差 |
7.4.3 打印机的颜色再现色差 |
7.4.4 扫描仪经显示器到打印机的颜色传递色差 |
7.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本论文创新点 |
8.3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函数转换与查表修正相结合的色彩匹配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表面缺陷定位的大型金属构件弱纹理图像拼接技术研究[D]. 贺浩. 浙江大学, 2020(06)
- [2]中医针灸领域信息抽取关键技术研究[D]. 孙水华.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3]面向机器人抓取的弱纹理物体六自由度位姿估计方法研究[D]. 张昊若.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4]基于古建筑保护修缮需求的三维激光几何信息采集应用研究[D]. 刘科. 北京工业大学, 2019(03)
- [5]基于最优化理论的色彩输出特性研究[D]. 赵磊.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5)
- [6]函数转换与查表修正相结合的色彩匹配方法[J]. 王亚东,苏小红,郑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2(06)
- [7]印刷图像色彩半色调技术研究 ——基于最小二乘法半色调模型图像色彩检测[D]. 王建华. 江南大学, 2009(06)
- [8]数码打样质量控制理论与技术研究[D]. 刘诗德.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9(01)
- [9]色彩管理关键技术CIE L*a*b*与CMYK变换算法的研究[D]. 曹从军. 西北大学, 2008(08)
- [10]数字图像设备颜色特征化及其再现理论与技术研究[D]. 王勇. 浙江大学,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