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区500例艾滋病患者抗病毒的治疗效果分析

天山区500例艾滋病患者抗病毒的治疗效果分析

李屏

(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02)

【摘要】目的:探讨天山区500例艾滋病患者抗病毒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500例艾滋病患者,均进行抗病毒治疗,分析艾滋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治疗后的病毒载量。结果:500例患者,有15例因无法耐受药物不良反应而停药;有5例患者死亡,坚持治疗满1年的患者有422例,所占比例为87.92%(422/480);用药后,患者轻微不良反应403例,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3.96%,其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好转,多数的不良反应没有处理之后自动消失;有416例患者缺血病毒载量小于50拷贝/ml,有14例患者病毒载量小于100拷贝/ml,病毒抑制有效率为86.0%。结论:对天山区艾滋病患者进行抗病毒的治疗,临床效果确切,有效降低病毒载量,可供临床参考与应用。

【关键词】天山区;艾滋病;抗病毒;效果

【中图分类号】R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1-0351-02

艾滋病一种对人体危害较大传染病,感染性艾滋病可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中的T细胞,导致人体的免疫力下降,易感染多种疾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1]。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为持续发烧、虚弱与盗汗,伴有持续性的淋巴结肿大等[2]。本研究对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500例艾滋病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500例艾滋病患者,均经蛋白印记试验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确诊,其中男性387例,女性113例,年龄19~75岁,平均年龄42.31±2.68岁;相关症候:有65例患者出现进行性消瘦或体重减轻,32例患者出现间断或持续性发热,19例患者出现皮肤溃疡,17例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3例患者出现肺结核,17例患者出现皮疹,19例患者淋巴结肿,12例患者出现咳嗽咳痰,8例患者出现头痛,7例患者合并梅毒感染。

1.2方法

治疗前患者均进行CD4+T淋巴细胞检验,符合有关艾滋病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案依据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进行治疗,具体为治疗方法:司他夫定(D4T)+拉米夫定(3TC)+奈韦拉平(NVP)治疗的225例(45.0%);齐多夫定(AZT)+3TC+NVP治疗的患者241例(48.2%);D4T+3TC+依非韦伦(EFV)治疗的患者27例(5.4%),AZT+3TC+EFV治疗的患者7例(1.4%)。

1.3观察指标

(1)分析500例艾滋病患者的治疗效果;(2)分析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3)分析患者抗病毒治疗的病毒载量;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2.结果

2.1分析500例艾滋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500例患者,有15例因无法耐受药物不良反应而停药;治疗中有5例患者死亡,均死于机会性感染;坚持治疗满1年的患者有422例,所占比例为87.92%(422/480);治疗后患者均无其他症状,体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从事中、重度劳动者269例,所占比例为56.04%;从事轻体力劳动者210例,所占比例为43.75%。

2.2分析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用药后,患者出现恶心、头痛、皮疹、失眠等轻微不良反应403例,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3.96%;患者出现两种及两种以上的不良反应,且不良反应多发生在用药2个月后,经对症治疗后好转,多数患者的不良反应没有处理之后自动消失。其中有部分患者出现骨髓抑制、贫血、白细胞下降、重症药疹、血清转氨酶升高等情况,经住院治疗后,以上情况均得到有效控制。

2.3分析患者抗病毒治疗的病毒载量

抗病毒治疗的目的是达到完全的病毒学抑制,病毒载量应小于50拷贝/ml,本文500例艾滋病患者症,有416例患者缺血病毒载量小于50拷贝/ml,有14例患者病毒载量小于100拷贝/ml,病毒抑制有效率为86.0%,另外70例患者病毒载量在101~437拷贝/ml,没有的达到检测下线。

3.讨论

当前艾滋病已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发病人群多为青壮年,且男性较多,主要通过静脉吸毒的方式传播[3]。抗病毒治疗虽无法根治,但可使艾滋病病毒破坏的免疫功能部分恢复,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研究显示[4]:艾滋病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死亡率明显降低,使患者血浆中的艾滋病病毒载量明显下降,缓解其免疫缺陷情况。本文500例艾滋病患者症,有416例患者缺血病毒载量小于50拷贝/ml,有14例患者病毒载量小于100拷贝/ml,病毒抑制有效率为86.0%。该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

艾滋病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需长期服药,且药物的毒副作用较大,患者不能按照医嘱服药,可能导致耐药病毒株的形成,同时增加了耐药病毒株再次传播的风险[5],因此,在艾滋病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过程中,需对患者进行持续性的关怀,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且服药依从性与治疗结果息息相关[6]。同时,不同的治疗方案会出现不同的毒副作用,也会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因此,需不断改良治疗方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加强对于新感染患者的耐药监测,提高治疗成功率,遏制艾滋病的传播。

【参考文献】

[1]张艳秋.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9):167-167.

[2]孙阳,裴志恒,林萍,等.艾滋病患者抗结核治疗中口腔和肠道菌群的意义[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4,32(3):182-186.

[3]金玫华,杨中荣,董正全,等.湖州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6,28(10):1019-1020.

[4]余俊峰.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14(17):111-111.

[5]喻航,杨成彬,黄俊,等.布拖县102例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分析[J].重庆医学,2014,43(25):3329-3330.

[6]何勤英,吴学庆,彭琳,等.成都市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33(3):271-273.

标签:;  ;  ;  

天山区500例艾滋病患者抗病毒的治疗效果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