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塑性应变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塑性,应变,局部,判据,梯度,力学,方程。
塑性应变率论文文献综述
崔旋,佘成学[1](2011)在《推断岩石长期强度的黏塑性应变率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研究黏塑性应变率与加载应力水平之间的线性函数关系,从理论上说明只要能获得各分级加载应力水平对应的黏塑性应变率,便可推测岩石的长期强度。然后,利用低应力水平下的蠕变试验结果,拟合出岩石的黏弹性模型,并以该黏弹性模型推算较高应力水平条件下岩石的黏弹性应变增量,从而实现从总应变增量中分离出黏塑性应变增量,进一步计算黏塑性应变率,用于推断岩石的长期强度。此外,对大理岩,利用常规分级加载蠕变试验,检验所提出的方法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试验论证缩短蠕变试验时间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是正确合理的;在缩短分级加载蠕变试验时间的情况下,所推测的岩石长期强度正确合理,表明可以通过缩短试验时间快速推断岩石长期强度。所提出的推断长期强度的方法,具有快速蠕变试验、计算机程序化推断及排除人为因素的特点,且对于试验过程中的测值波动具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因此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1年S2期)
王学滨,潘一山,于海军[2](2003)在《考虑塑性应变率梯度的单轴压缩岩样轴向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剪切应变率梯度格式,采用解析方式研究了岩石材料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应变软化的结构响应。根据非局部连续介质模型,提出了一维二阶剪切应变率梯度格式。非局部剪切应变率与局部剪切应变率及其二阶梯度有关。将经典塑性理论中的局部剪切应变率替换为非局部剪切应变率,可以直接得到局部剪切应变率的封闭解析解,而不必通过将局部剪切应变对时间求导获得。通过对局部剪切应变率积分,得到了沿剪切带方向的相对剪切速度。试件峰值强度后的端部速度由弹性及塑性两部分构成。前一部分由虎克定律描述;后一部分与相对剪切速度有关。对弹性及塑性两部分速度求和,得到了单轴压缩岩样剪切破坏问题轴向响应的解析式。研究表明:试样高度越大、内部长度越小、剪切软化模量越大及泊松比越小,则岩样的轴向响应倾向于脆性。根据岩样与矿柱的相似性,岩样响应倾向于脆性,意味着矿柱将失去稳定性,发生矿柱岩爆。目前的基于剪切应变率梯度格式的主要优点是简洁。(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03年06期)
胡宇群,赵亚溥[3](2001)在《塑性应变率的尺度效应(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相似模型中若干力学量和典型动力学实验中部分结果和结论的探讨分析,研究了动态载荷下率相关材料相似模型的尺度效应,阐述了塑性应变率具有的尺度效应对相似模型在动态载荷下的影响,指出了塑性应变率尺度效应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随着结构特征尺度的减小,其动力行为的应变率敏感效应增强。(本文来源于《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期刊2001年01期)
凌荣华,陈月娥[4](1997)在《塑性应变与塑性应变率意义下的滑坡判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目前滑坡研究中滑坡判据没有统一标准的前提下,提出了小变形条件下的统一滑坡判据,并讨论了在数值模拟时不同方法的精度问题及应力间断线上重要的一些性质。对有限变形时塑性应变或塑性应变率作为滑坡判据的可能性作了进一步的分析。最后,指出了目前滑坡研究中存在的最大缺陷及解决方法。(本文来源于《工程地质学报》期刊1997年04期)
塑性应变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剪切应变率梯度格式,采用解析方式研究了岩石材料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应变软化的结构响应。根据非局部连续介质模型,提出了一维二阶剪切应变率梯度格式。非局部剪切应变率与局部剪切应变率及其二阶梯度有关。将经典塑性理论中的局部剪切应变率替换为非局部剪切应变率,可以直接得到局部剪切应变率的封闭解析解,而不必通过将局部剪切应变对时间求导获得。通过对局部剪切应变率积分,得到了沿剪切带方向的相对剪切速度。试件峰值强度后的端部速度由弹性及塑性两部分构成。前一部分由虎克定律描述;后一部分与相对剪切速度有关。对弹性及塑性两部分速度求和,得到了单轴压缩岩样剪切破坏问题轴向响应的解析式。研究表明:试样高度越大、内部长度越小、剪切软化模量越大及泊松比越小,则岩样的轴向响应倾向于脆性。根据岩样与矿柱的相似性,岩样响应倾向于脆性,意味着矿柱将失去稳定性,发生矿柱岩爆。目前的基于剪切应变率梯度格式的主要优点是简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塑性应变率论文参考文献
[1].崔旋,佘成学.推断岩石长期强度的黏塑性应变率法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
[2].王学滨,潘一山,于海军.考虑塑性应变率梯度的单轴压缩岩样轴向响应[J].岩土力学.2003
[3].胡宇群,赵亚溥.塑性应变率的尺度效应(英文)[J].ChineseJournalofAeronautics.2001
[4].凌荣华,陈月娥.塑性应变与塑性应变率意义下的滑坡判据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