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分泌性肿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肿瘤,附睾,卵巢,蛋白,疫苗,血管,腺瘤。
分泌性肿瘤论文文献综述
张瑞,汤娜娜,陶生,李运红[1](2017)在《ESD对分泌性肿瘤和上皮性肿瘤治疗的临床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ESD手术对分泌性肿瘤和上皮性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9月做ESD手术的分泌性肿瘤和上皮性肿瘤患者102例,对比2组病变的发生部位、病变形态、大小和出血量。[结果]分泌性肿瘤的发生部位多分布在直肠(61.9%),上皮性肿瘤的发生部位多分布在胃(60.0%),2组病变发生部位有统计学差异(P<0.01)。2组病变的形态隆起型(Is,Isp)占比为14.2%16.7%,平坦型(Ⅱa,Ⅱb,LST)占比为66.7%48.3%,凹陷型(Ⅱc,Ⅱa+Ⅱc,Ⅱb+Ⅱc)占比19.1%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9);分泌性肿瘤术中出血量大于上皮性肿瘤(37.2±13.2ml26.5±8.1ml,P<0.01),病变直径分泌性肿瘤小于上皮性肿瘤(6.2±3.2mm16.9±8.8mm,P<0.0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SD手术对分泌性肿瘤的治疗比上皮性肿瘤操作难度大,更需严格把控适应症。(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期刊2017年01期)
曹剑,樊卫民[2](2015)在《血清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和癌抗原125检测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清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HE4)和癌抗原125(CA125)单独和联合检测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妇幼保健院住院手术的32例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和40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患者纳入研究,比较血清HE4及CA125水平,并分析两者联合监测价值。结果卵巢良性病变组、Ⅰ-Ⅱ期卵巢癌组、Ⅲ-Ⅳ期卵巢癌组的HE4水平分别为(33.4±20.3)pmol/L、(128.3±33.1)pmol/L、(269.3±93.4)pmol/L,CA125水平(30.3±13.5)U/m L、(96.8±73.7)U/m L、(534.7±273.2)U/m L。Ⅰ-Ⅱ期卵巢癌组、Ⅲ-Ⅳ期卵巢癌组的HE4、CA125水平均显着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5,P<0.001;t=5.51,P<0.001;t=15.42,P<0.001,t=11.73,P<0.001),Ⅲ-Ⅳ期卵巢癌患者HE4、CA125水平显着高于Ⅰ-Ⅱ期卵巢癌(t=4.68,P<0.001;t=4.95,P<0.001);两者联合检测敏感性及特异度均高于CA125(χ~2=12.13,P<0.001;χ~2=14.50,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E4和CA125联合检测有助于鉴别卵巢上皮性良性、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本文来源于《妇产与遗传(电子版)》期刊2015年04期)
石少凤,田德明,黄文斌,怀建国,王劲松[3](2014)在《人附睾分泌蛋白4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在卵巢良性、交界性和恶性上皮性肿瘤的表达,探讨HE4在卵巢癌发生发展及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2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15例交界性肿瘤和55例恶性上皮性肿瘤中HE4表达。结果:HE4在卵巢良性、交界性和恶性上皮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5%、53.3%和83.6%,HE4在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卵巢交界性和良性上皮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随着临床分期增高,HE4蛋白阳性表达率亦逐渐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HE4蛋白表达与卵巢癌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HE4主要在卵巢浆液性肿瘤和子宫内膜样癌中表达。结论:HE4在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中高表达提示其可能作为诊断卵巢癌的一种标记物,且肿瘤组织学类型可能为浆液性肿瘤和子宫内膜样癌。(本文来源于《皖南医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周忠春,郭顺林,殷亮,翟亚楠,王帅文[4](2014)在《MRI、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在卵巢交界性肿瘤与I期卵巢癌中的鉴别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MRI、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在卵巢交界性肿瘤(BOT)和I期上皮性卵巢癌(EOC)中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的32例BOT患者为BOT组、24例I期EOC患者为EOC组,均行MRI检查,并采用ELISA法检测术前血清HE4含量,比较两组MRI表现及术前血清HE4含量。结果①两组肿瘤部位、大小、分隔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OC组实性成分和厚分隔的出现率高于BOT组(P<0.05),实性成分最大径和分隔厚度均大于BOT组(P<0.05)。②两组间不同肿瘤大小、不同分隔数及双侧肿瘤患者的血清HE4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实性成分及厚分隔的EOC组血清HE4含量明显高于BOT组(P<0.05);实性成分和厚分隔对应的血清HE4鉴别两组肿瘤的最佳临界值及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108.95 pmol/L、58%、87%和105.42 pmol/L、55%、84%。实性成分、厚分隔、HE4含量诊断两组肿瘤的总确诊率为78.6%。结论肿瘤实性成分增大、分隔增厚及血清HE4含量升高有助于鉴别BOT和I期EOC。(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期刊2014年06期)
杨佳[5](2013)在《血管加压素受体V_2、V_3在ACTH分泌性肿瘤上的表达及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1.研究人垂体ACTH瘤和异位ACTH综合征肿瘤细胞上血管加压素受体V2和V3的表达及功能。2.观察小鼠垂体ACTH瘤细胞株AtT-20细胞上血管加压素受体V2和V3的表达。3.研究V2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对小鼠AtT-20细胞分泌ACTH功能的影响,探索V2受体拮抗剂对ACTH分泌性肿瘤可能的治疗作用。[方法]1.入选50例垂体ACTH瘤和2例异位ACTH综合征患者,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其术后病理切片进行辣根过氧化物酶染色,观察ACTH分泌性肿瘤上V2和V3受体的表达情况。2.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入选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与肿瘤细胞上V2和V3受体表达之间的关系。3.对其中12例曾行BIPSS+DDAVP试验的患者,采用多光谱切片流式细胞分析系统对其免疫组化染色切片上V2、V3受体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合BIPSS+DDAVP试验的结果,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4.体外培养小鼠垂体ACTH瘤细胞株AtT-20,采用Real-time PCR的方法检测AtT-20细胞上血管加压素受体V2和V3的表达情况。5.观察2nM、20nM和200nM叁种不同浓度的去氨加压素对小鼠AtT-20细胞分泌ACTH的作用。6.给予小鼠AtT-20细胞100M、1μM10μM叁种不同浓度的V2受体拮抗剂托伐普坦干预,观察托伐普坦对AtT-20细胞分泌ACTH功能的影响。[结果]1.50例垂体ACTH瘤上有血管加压素受体V2和V3的表达,其阳性率分别为62%和76%;V2受体的阳性率高于V2受体。2.2例异位ACTH瘤上V3受体染色皆为阳性,V2受体染色其中1例为阳性,另1例为阴性。3.V2受体染色阴性组和阳性组的患者水肿的表现不同;V3受体染色阴性组和阳性组的患者紫纹的表现不同。两组患者其余的临床相关指标无显着性差异。4. BIPSS+DDAVP试验中,中枢及肿瘤优势侧ACTH升高的倍数与V3受体无关,而与V2受体的染色强度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686和0.675,有统计学差异;外周ACTH升高的倍数与V2、V3受体的表达情况无关。5. Real-time PCR检测到体外培养的小鼠垂体ACTH瘤细胞株AtT-20中有血管加压素V2和V2受体mRNA的表达。6.去氨加压素药物干预实验观察到,2nM和20nnM浓度的去氨加压素作用2h后能明显刺激小鼠AtT-20细胞分泌ACTH;干预4h后这种刺激作用已经逐渐减弱了。7.托伐普坦药物干预实验观察到,1μM、10μM浓度的托伐普坦能够不同程度的拮抗去氨加压素刺激ACTH分泌的作用,并且随着托伐普坦浓度的升高,其拮抗作用也逐渐增强;而100nM浓度的托伐普坦不能拮抗去氨加压素的刺激作用。[结论]1.人垂体ACTH瘤和异位ACTH瘤上有血管加压素受体V2和V3的表达,V3受体表达的阳性率高于V2受体。2.去氨加压素通过肿瘤细胞上表达的V2和V3受体调节ACTH的分泌,V2受体在其中可能发挥着更主要的作用。3.小鼠AtT-20细胞中也有血管加压素受体V2和V3的表达,去氨加压素能通过V2和V3受体刺激AtT-20细胞分泌ACTH。4.V2受体选择性拮抗剂托伐普坦能够拮抗去氨加压素对AtT-20细胞分泌ACTH的刺激作用。5.库欣综合征未来的药物治疗中托伐普坦可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和前景。(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13-04-20)
陈霞,赵枰,鲁晓燕[6](2010)在《血清中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的测定与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血清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HE4)水平的变化,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1例良性卵巢上皮肿瘤患者、12例交界性卵巢上皮肿瘤患者和49例卵巢癌患者血清HE4水平,并分析其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卵巢癌组血清HE4水平(中位数123.00pmol/L)明显高于交界性卵巢上皮肿瘤组(中位数41.20pmol/L)和良性卵巢上皮肿瘤组(中位数32.80pmol/L);血清HE4水平与卵巢上皮性癌患者是否绝经、年龄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而与患者的临床FIGO分期(Ⅰ+Ⅱ、Ⅲ+Ⅳ)、病理组织学类型及有无腹水有关(P<0.05),浆液性癌(中位数198.50pmol/L)和子宫内膜样癌患者的血清HE4水平(中位数139.25pmol/L)明显高于黏液性癌患者(中位数30.95pmol/L)(U值分别为17.00和2.00,P<0.01)。血清HE4水平与卵巢上皮性癌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并有望成为卵巢上皮性肿瘤恶变的标志物。(本文来源于《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期刊2010年06期)
唐嗣信[7](2004)在《后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分泌HCG 1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27岁,因停经44天,发现盆腔肿块半天于2004年2月29日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则,末次月经2004年1月16日,停经后无不适,2月27日到当地卫生院查尿妊娩试验(+),未作B超,即行人流术,吸出组织约5克,未见绒毛,全部送病检回报分泌期宫内膜和蜕膜组织,未见绒毛。患者术后少量阴道流血3天干净,无组织排出。术后两天(本文来源于《实用肿瘤学杂志》期刊2004年05期)
陈杰,刘彤华[8](2001)在《外分泌胰腺的交界性肿瘤》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上外分泌胰腺的肿瘤一般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 ,但随着对胰腺肿瘤认识的深入 ,也提出了胰腺交界性肿瘤的概念 ,新版WHO肿瘤分类[1] 也列出了外分泌胰腺的交界性肿瘤的类型。目前认为外分泌胰腺的交界性肿瘤包括 :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 ,导管内乳头状粘液腺(本文来源于《中华病理学杂志》期刊2001年03期)
李荔霞,王晓怀,郑文岭,王捷,林金容[9](2001)在《癌胚抗原分泌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癌胚抗原mRNA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外周血中癌胚抗原(CEA)分泌性肿瘤标志基因的表达。方法设计特异的引物,用逆转录PCR方法检 测正常人及肿瘤病人外周血有核细胞成分中的 CEA mRNA。结果 46例肿瘤患者中有 25例检出 CEA mRNA,阳性率 为54.35%;正常对照者 12例均阴性。肿瘤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的患者血清CEAmRNA检出率明显高于Ⅰ、Ⅱ期的病人 (P<0.05)。 CEA mRNA阳性率与血清 CEA水平无显着性关系(P<0.05)。临床有远处转移者 CEA mRNA阳性率明显高 于无远处转移者(P<0.05)。对临床无远处转移征兆,而 CEA mRNA检测阳性的 12例患者进行半年的随访,3例出现脏 器的转移。结论外周血标志基因检测是肿瘤微转移检测的灵敏方法。CEAmRNA阳性率与肿瘤临床分期正相关,与肿 瘤的远处转移密切相关,而与血清CEA水平无显着性关系。血中标志基因阳性可能提示肿瘤的早期转移。(本文来源于《第一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01年03期)
吴军,王晓怀[10](2000)在《CEA分泌性肿瘤疫苗的研究及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癌胚抗原 (carcinoembryonicantigen ,CEA)是 1 965年首先从结肠癌分离出来的一种肿瘤相关抗原 ,相对分子质量为 1 80kDa ,属于酸性糖蛋白 ,它存在于 2~ 6个月胎儿的肝、肠、胰腺组织中。正常情况下 ,消化道细胞分(本文来源于《广东医学》期刊2000年12期)
分泌性肿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血清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HE4)和癌抗原125(CA125)单独和联合检测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妇幼保健院住院手术的32例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和40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患者纳入研究,比较血清HE4及CA125水平,并分析两者联合监测价值。结果卵巢良性病变组、Ⅰ-Ⅱ期卵巢癌组、Ⅲ-Ⅳ期卵巢癌组的HE4水平分别为(33.4±20.3)pmol/L、(128.3±33.1)pmol/L、(269.3±93.4)pmol/L,CA125水平(30.3±13.5)U/m L、(96.8±73.7)U/m L、(534.7±273.2)U/m L。Ⅰ-Ⅱ期卵巢癌组、Ⅲ-Ⅳ期卵巢癌组的HE4、CA125水平均显着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5,P<0.001;t=5.51,P<0.001;t=15.42,P<0.001,t=11.73,P<0.001),Ⅲ-Ⅳ期卵巢癌患者HE4、CA125水平显着高于Ⅰ-Ⅱ期卵巢癌(t=4.68,P<0.001;t=4.95,P<0.001);两者联合检测敏感性及特异度均高于CA125(χ~2=12.13,P<0.001;χ~2=14.50,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E4和CA125联合检测有助于鉴别卵巢上皮性良性、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泌性肿瘤论文参考文献
[1].张瑞,汤娜娜,陶生,李运红.ESD对分泌性肿瘤和上皮性肿瘤治疗的临床评价[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7
[2].曹剑,樊卫民.血清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和癌抗原125检测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妇产与遗传(电子版).2015
[3].石少凤,田德明,黄文斌,怀建国,王劲松.人附睾分泌蛋白4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4
[4].周忠春,郭顺林,殷亮,翟亚楠,王帅文.MRI、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在卵巢交界性肿瘤与I期卵巢癌中的鉴别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
[5].杨佳.血管加压素受体V_2、V_3在ACTH分泌性肿瘤上的表达及功能[D].复旦大学.2013
[6].陈霞,赵枰,鲁晓燕.血清中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的测定与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0
[7].唐嗣信.后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分泌HCG1例分析[J].实用肿瘤学杂志.2004
[8].陈杰,刘彤华.外分泌胰腺的交界性肿瘤[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1
[9].李荔霞,王晓怀,郑文岭,王捷,林金容.癌胚抗原分泌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癌胚抗原mRNA的表达[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1
[10].吴军,王晓怀.CEA分泌性肿瘤疫苗的研究及进展[J].广东医学.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