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基苯乙酮类化合物论文-李居宁

羟基苯乙酮类化合物论文-李居宁

导读:本文包含了羟基苯乙酮类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细胞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过氧化物酶(POD)活力

羟基苯乙酮类化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李居宁[1](2008)在《2,4-二羟基苯乙酮合水杨酰肼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及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用2,4-二羟基苯乙酮合水杨酰肼配体系列化合物来处理水稻幼苗,分析它们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及对抗氧化酶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生物活性测试的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在浓度为0.1~100 ppm时能促进细胞的活性;SOD酶和POD酶活力测试的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在浓度为0.1~100 ppm时对两种氧化酶的活性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这说明化合物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可能是通过对水稻幼苗SOD酶和POD酶的活力影响的结果。(本文来源于《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6期)

文春林[2](2007)在《邻羟基苯乙酮类化合物—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间苯二酚和乙酸酐为原料,合成了4,6-二乙酰基间苯二酚;通过苯酚衍生物和冰醋酸的酯化反应、Fries重排合成了一系列邻羟基苯乙酮的衍生物;以邻羟基苯乙酮和噻吩-2-甲醛、苯甲醛衍生物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邻羟基查尔酮;以乙二胺和冰乙酸为原料,合成了四乙酰乙二胺,采用溶剂法培养出其单晶并对结构进行了解析;以对甲氧基苯胺为原料,合成了5-乙酰氨基-2-羟基苯乙酮;所有目标化合物均经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熔点的证实。合成了一系列的稀土配合物,实验结果的分析表明,化合物可以通过羰基氧和酚羟基氧与稀土配位形成配合物。对所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差热-热重分析,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还分别测试了4,6-二乙酰基间苯二酚和邻羟基苯乙酮与钆所形成的配合物的低温磷光,并通过计算得出其最低叁重态,对其荧光强度的差异进行了合理的解释。以1,10-邻菲咯啉和2,2-联吡啶为原料,经氧化合成1,10-邻菲咯啉氮氧化合物,1,10-邻菲咯啉-5,6-二酮,吡嗪[2,3-f]并邻菲咯啉,2,2-联吡啶氮氮氧化物;并以其为第二配体,合成了4,6-二乙酰基间苯二酚,邻羟基苯乙酮与铕的叁元配合物,并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得出了配合物的荧光寿命和量子产率,系统研究了第二配体其对配合物发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4,6-二乙酰基间苯二酚,邻羟基苯乙酮与Eu~(3+)配位后,在紫外-可见光区均有强的吸收,并能够发射铕(Ⅲ)的特征红光,最强荧光发射峰位在611 nm附近。但是这些配体与Tb(Ⅲ)、Dy(Ⅲ)、Sm(Ⅲ)形成的配合物的发光强度很弱,这是由于这些配体的能级与不同稀土离子能级匹配程度的差别所致。引入第二配体后,可以极大地减少配合物形成过程中水分子的配位,减少O-H振动带来的能量损耗,增强荧光效率;荧光光谱数据比较发现叁元配合物的荧光强度要大于二元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同时第二配体的引入增强了配合物的荧光寿命和量子效率。在SiO_2溶胶-凝胶体系中,合成了4,6-二乙酰基间苯二酚与Eu~(3+)的系列配合物,研究了基质、不同惰性稀土离子,第二配体,对配合物发光性能的影响。本文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四乙酰乙二胺的晶体结构,主要晶体数据如下:C_(10)H_(16)N_2O_4,单斜晶系,空间群P2_1/c,a=5.95220(10)(?),b=10.2591(2)(?),c=9.3392(2)(?),β=95.6980(10)°,V=567.473(19)(?)~3,Z=2,F=244,D_(calc)=1.336g/cm~3,μ=0.104 mm~(-1),R_1(>2σ(I))=0.0390,wR_2(>2σ(I)=0.1093。(本文来源于《湖南科技大学》期刊2007-05-01)

冉崇昭,吴泰志,王国平,谢美华,闵旸[3](2007)在《1-苄基-2-(4′-甲磺酰基-1-羟基-苯乙基)-1,2,3,4-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心律失常活性(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寻找具有Ⅲ/Ⅱ复合作用的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方法拼合1-苄基-1,2,3,4-四氢异喹啉与具有Ⅲ/Ⅱ复合作用的sotalol结构片段,设计合成1-苄基-2-(4′-甲磺酰基-1-羟基-苯乙基)-1,2,3,4-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通过离体豚鼠心肌标本不应期测定法对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进行筛选。结果合成了18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1a-1r)。体外结果表明化合物1d、1e、1i、1j具有较好的延长动作电位时程的作用。结论化合物1d、1e、1i、1j表现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延长动作电位时程的特征,有关Ⅲ/Ⅱ复合作用的药理实验有待进行。(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化学杂志》期刊2007年02期)

冉崇昭,吴泰志,谢美华,闵旸[4](2006)在《N-2-(1-羟基-对甲磺酰基苯乙基)-1,2,3,4-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及Ⅲ类抗心律失常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寻找抗心律失常活性化合物。方法以抗心律失常药物sotalol(索他洛尔)为先导化合物,拼合具有抗室性心律失常活性的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的药效基团,设计合成了9个N-2-(1-羟基-对甲磺酰基苯乙基)-1,2,3,4-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其结构经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确证。并经离体豚鼠心肌功能不应期测定进行抗心律失常活性的筛选。结果合成9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化合物Ⅰ3和Ⅰ7具有一定抗Ⅲ类心律失常活性。结论可用某些基团取代的四氢异喹啉替代sotalol结构中的异丙胺基。(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化学杂志》期刊2006年03期)

徐伟刚[5](2006)在《2-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席夫碱化合物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与3-硝基苯胺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加成-脱水反应制备2-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席夫碱,探讨了合成反应的影响因素,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确定其结构,产品的收率为84%。(本文来源于《天津化工》期刊2006年01期)

张兵,刘建宁,仵博万,于新桥[6](2004)在《2,3,4-叁羟基苯乙酮席夫碱化合物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用连苯叁酚合成2,3,4-叁羟基苯乙酮,然后用2,3,4-叁羟基苯乙酮与苯胺、2-羟基苯胺、2-氨基苯甲酸反应,合成了3种新的2,3,4-叁羟基苯乙酮席夫(Schiff)碱化合物。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等方法确定了它们的结构。(本文来源于《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4年02期)

张兵,刘建宁,仵博万,于新桥,赵建社[7](2003)在《2,4-二羟基苯乙酮双席夫碱化合物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用间苯二酚合成2,4-二羟基苯乙酮,然后与邻苯二胺、联苯二胺、水合肼反应分别合成了3种新的2,4-二羟基苯乙酮双席夫碱化合物。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确认了它们的结构和特性。(本文来源于《化学试剂》期刊2003年06期)

张兵,仵博万,刘建宁,于新桥,赵建社[8](2003)在《2,4-二羟基苯乙酮席夫碱化合物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用间苯二酚合成2,4-二羟基苯乙酮,然后用2,4-二羟基苯乙酮与二氨基硫脲、氨基脲、氨基硫脲反应,合成了3种新的2,4-二羟基苯乙酮席夫碱化合物,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确定了它们的结构。(本文来源于《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3年01期)

朱传方,吴爱斌,徐汉红[9](2001)在《2,4-二羟基苯乙酮席夫碱化合物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席夫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分析试剂和有机合成中间体。本文用间苯二酚合成 2 ,4 -二羟基苯乙酮 ,然后与不同芳胺反应 ,合成了 6种新的 2 ,4 -二羟基苯乙酮席夫碱化合物 ,利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元素分析等方法确定了它们的结构 ,并对反应条件的选择进行了初步探索。(本文来源于《化学试剂》期刊2001年03期)

邱国福,邱玉珠,张正,胡宏纹[10](1999)在《2,6-二烷氧基(羟基)苯乙酮的苄腙和甲腙合成吲唑类化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多聚磷酸(PPA)存在下,2,6-二烷氧基(羟基)苯乙酮的苄腙和甲腙可以发生环化反应,生成产率较高的吲唑类化合物。根据实验结果,我们推测反应的关键步骤为亲核进攻。化合物的结构均经元素分析、IR、~1HNMR和MS确定。(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1999年02期)

羟基苯乙酮类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间苯二酚和乙酸酐为原料,合成了4,6-二乙酰基间苯二酚;通过苯酚衍生物和冰醋酸的酯化反应、Fries重排合成了一系列邻羟基苯乙酮的衍生物;以邻羟基苯乙酮和噻吩-2-甲醛、苯甲醛衍生物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邻羟基查尔酮;以乙二胺和冰乙酸为原料,合成了四乙酰乙二胺,采用溶剂法培养出其单晶并对结构进行了解析;以对甲氧基苯胺为原料,合成了5-乙酰氨基-2-羟基苯乙酮;所有目标化合物均经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熔点的证实。合成了一系列的稀土配合物,实验结果的分析表明,化合物可以通过羰基氧和酚羟基氧与稀土配位形成配合物。对所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差热-热重分析,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还分别测试了4,6-二乙酰基间苯二酚和邻羟基苯乙酮与钆所形成的配合物的低温磷光,并通过计算得出其最低叁重态,对其荧光强度的差异进行了合理的解释。以1,10-邻菲咯啉和2,2-联吡啶为原料,经氧化合成1,10-邻菲咯啉氮氧化合物,1,10-邻菲咯啉-5,6-二酮,吡嗪[2,3-f]并邻菲咯啉,2,2-联吡啶氮氮氧化物;并以其为第二配体,合成了4,6-二乙酰基间苯二酚,邻羟基苯乙酮与铕的叁元配合物,并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得出了配合物的荧光寿命和量子产率,系统研究了第二配体其对配合物发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4,6-二乙酰基间苯二酚,邻羟基苯乙酮与Eu~(3+)配位后,在紫外-可见光区均有强的吸收,并能够发射铕(Ⅲ)的特征红光,最强荧光发射峰位在611 nm附近。但是这些配体与Tb(Ⅲ)、Dy(Ⅲ)、Sm(Ⅲ)形成的配合物的发光强度很弱,这是由于这些配体的能级与不同稀土离子能级匹配程度的差别所致。引入第二配体后,可以极大地减少配合物形成过程中水分子的配位,减少O-H振动带来的能量损耗,增强荧光效率;荧光光谱数据比较发现叁元配合物的荧光强度要大于二元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同时第二配体的引入增强了配合物的荧光寿命和量子效率。在SiO_2溶胶-凝胶体系中,合成了4,6-二乙酰基间苯二酚与Eu~(3+)的系列配合物,研究了基质、不同惰性稀土离子,第二配体,对配合物发光性能的影响。本文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四乙酰乙二胺的晶体结构,主要晶体数据如下:C_(10)H_(16)N_2O_4,单斜晶系,空间群P2_1/c,a=5.95220(10)(?),b=10.2591(2)(?),c=9.3392(2)(?),β=95.6980(10)°,V=567.473(19)(?)~3,Z=2,F=244,D_(calc)=1.336g/cm~3,μ=0.104 mm~(-1),R_1(>2σ(I))=0.0390,wR_2(>2σ(I)=0.1093。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羟基苯乙酮类化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1].李居宁.2,4-二羟基苯乙酮合水杨酰肼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及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2].文春林.邻羟基苯乙酮类化合物—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质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7

[3].冉崇昭,吴泰志,王国平,谢美华,闵旸.1-苄基-2-(4′-甲磺酰基-1-羟基-苯乙基)-1,2,3,4-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心律失常活性(英文)[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7

[4].冉崇昭,吴泰志,谢美华,闵旸.N-2-(1-羟基-对甲磺酰基苯乙基)-1,2,3,4-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及Ⅲ类抗心律失常活性[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6

[5].徐伟刚.2-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席夫碱化合物的合成[J].天津化工.2006

[6].张兵,刘建宁,仵博万,于新桥.2,3,4-叁羟基苯乙酮席夫碱化合物的合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7].张兵,刘建宁,仵博万,于新桥,赵建社.2,4-二羟基苯乙酮双席夫碱化合物的合成[J].化学试剂.2003

[8].张兵,仵博万,刘建宁,于新桥,赵建社.2,4-二羟基苯乙酮席夫碱化合物的合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9].朱传方,吴爱斌,徐汉红.2,4-二羟基苯乙酮席夫碱化合物的合成[J].化学试剂.2001

[10].邱国福,邱玉珠,张正,胡宏纹.2,6-二烷氧基(羟基)苯乙酮的苄腙和甲腙合成吲唑类化合物[J].有机化学.1999

标签:;  ;  ;  

羟基苯乙酮类化合物论文-李居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