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污染及自净机制

浅谈水污染及自净机制

一、浅谈水体污染与自净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陶练,熊斯顿[1](2021)在《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修复圩田生境——鉴洋湖湿地公园首启区景观实践》文中指出曾经的渔业养殖历史与周边地块的持续开发,对鉴洋湖的生态资源造成了强烈冲击,使场地面临着自然肌理受损、水质污染、水生环境恶化、鹭鸟栖息地流失等问题。为使鉴洋湖的水质重归清澈,再现鹭飞鸟鸣的繁闹景象,项目团队借助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对废弃圩田湿地进行改造,打造了占地16hm2的鉴洋湖湿地公园首启区。项目以"保留–打破–整合"为设计理念,建立起包含林–塘–田–湖–岛的复合生态系统,在有限的场地内引入了一套与区域风貌融合、紧凑高效且低维护的湿地净化系统,提升了鹭科鸟类的栖息地环境。同时,通过后期的监测和维护保障湿地净化系统的有效运行,引导场地植物群落的自发性演替。首启区的建设思路和运营绩效,为鉴洋湖湿地公园其他区域后续的修复工作提供了借鉴与经验。

杨新吉勒图,尹慧燕,韩炜宏[2](2021)在《水体自净能力影响因素与水质模型选择的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进行水质分析时,因选择的水质模型不同或考虑的影响因素不同,使得对同一水域的测算结果存在差异。从客观性、主观性及资源性3方面分析了影响水体自净能力的因素,探讨了零维水质模型、一维水质模型、一维S-P水质模型、二维水质模型和三维水质模型的特点、适用条件和改进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客观性影响因素是水质模型设置的重要参数,而主观性因素的实施会直接影响客观性因素,但在水质模型中,并不会直接体现主观因素。

张弛[3](2020)在《基于QUAL2K模型的复州河污染特征模拟及其治理方案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大规模兴建,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影响水体环境质量的问题越来越凸显。对于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尾水排放入河成为河道生态水资源的重要补给来源,这使得原有河流水环境污染情况更为复杂。本文以大连市复州河为研究对象,其支流回头河接纳了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河流控制断面因流域面源污染和尾水点源排放的共同作用长期难以达标。研究从复州河流域基本水环境特征出发,结合各监测断面水质数据诊断其存在的主要水环境问题,由污染源分布情况建立QUAL2K模型,通过模拟不同情景下的工程效果开展复州河水环境治理技术方案比选,最终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价,研究成果将对受污水厂尾水排放影响的河流水环境质量达标建设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1)根据复州河季节性特点,2018年分丰、平、枯3次现场采样并进行水质分析,选取pH、总氮(TN)、高锰酸盐指数(CODMn)、氨氮(NH3-N)、总磷(TP)5个指标为研究对象对复州河蔡房身大桥断面、复州湾大桥断面和三台子断面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三个断面均不符合目标水质地表水III类标准,超标因子主要为NH3-N和TP。(2)收集资料掌握污染源排放情况,识别污染来源及组成。基于搜集到的年鉴资料及遥感影像,估算流域内工业点源、农村生活、农业种植和畜禽养殖4种主要污染源NH3-N和TP的入河污染负荷量。(3)选用QUAL2K模型模拟复州河干流水质,根据流域水系和排污口分布特点划分河段,率定参数并对建好的模型进行验证,采用纳什系数评价模型,NH3-N和TP纳什系数均大于0.8,表明QUAL2K模型在复州河适用性良好,可用于模拟复州河中NH3-N和TP的迁移转化规律。(4)基于率定好的复州河模型,在特定的设计水文条件和水功能区划目标下,采用情景分析法模拟尾水导流工程对研究区复州河干流产生的水质影响,工程实施后下游国控断面水质不满足水质目标,复州湾大桥断面NH3-N的超标倍数为1.09,TP的超标倍数位2.41,三台子断面NH3-N的超标倍数为1.36,TP的超标倍数为1.77。同时模拟研究了不同工程或工程组合措施对复州河东风水库入库河流水质提升效果,计算不同工程情景的污染物削减率,相比较而言尾水处理+河道生态工程方案可达到目标水质要求且具有更好的削减效果,工程造价及运行成本低,同时提高了再生水水资源回用的有效性,为最合适的方案。

白亚男[4](2020)在《基于水质提升目标的城市湿地公园水体景观设计》文中研究指明水体是城市湿地公园的重要生态要素和景观要素。清洁的水质能够确保城市湿地公园更好的发挥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仅为动植物提供生长和栖息场所,也为公众提供环境优良的户外游憩场所。但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水体受污染现象逐步加剧,造成城市湿地公园水质下降的主要原因有:湿地公园水体周边居民生活污水排放、工业生产废水排放以及地表径流可能携带的污染物等产生大量的面源污染。同时,水系连通度较低、水环境结构单一以及植物配植不合理等原因,导致城市湿地公园水体自净能力有限,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或其他污染物大量积累,造成湿地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日益严重,并引发藻类水华现象,不仅严重危害城市湿地公园水环境的平衡,还对城市湿地公园水体景观的稳定和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严重制约了湿地水体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服务功能和生态功能。因此,改善城市湿地公园水质,并促使城市湿地公园水体始终具有较高水平的自净能力,对提升城市湿地公园水体景观质量,修复城市水环境和建立稳定且健康的城市湿地公园水生态系统具有积极意义。论文梳理了城市湿地公园的水体景观组成要素、水质影响因子以及城市湿地公园水体景观设计的相关生态学原理,分析了导致城市湿地公园水质下降的原因,提出了基于水质提升目标的城市湿地公园水体景观设计原则及方法。选取北京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案例点,调查其二期大湖区域的水质和水景现状,分析导致二期大湖水质较差的驱动因素,从提升水动力、增强水系连通性以及消减水体中营养物质的含量等方面,提出基于水质提升目标的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水景设计方案。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城市湿地公园水体景观组要素包括生物要素和非生物要素。其中生物要素中的湿地植物、水生动物、微生物,以及水体、驳岸等非生物要素的设计形式与方法,与湿地水质密切相关。(2)城市湿地公园水质的主要影响因子包括水源的水质情况、水循环能力、植物种类和配植、湿地驳岸的结构和材质等。(3)基于水质提升目标的城市湿地公园水体景观设计原则包括生态优先原则、美学原则、提高多样性与异质性原则和最小工程量原则。通过最小改动提高城市湿地公园水体抗干扰能力和自净能力,促进湿地水景向更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4)调查结果显示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水体浊度高,透明度低,氮磷浓度高,属于富营养-重富营养型水体。导致翠湖湿地血红裸藻爆发性生长的原因有温度高、光照强、氮磷浓度高和水动力不足等。(5)从水体要素设计、植物景观设计、生态驳岸设计、岛屿设计等方面进行基于水质提升目标的翠湖城市湿地公园水体景观设计。通过重新规划水体斑块数量和布局、适当挖通连接原有水系、扩大水面积的方法提高水系连通度;通过调整水域基底的竖向结构和局部深挖的做法,实现提升水循环动力;通过构建人工处理湿地并将其纳入到水系循环中、设计湿地植物景观、改造和构建生态化湿地驳岸以及优化设计水中岛屿等措施,消减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负荷,改善水体营养化程度,同时丰富湿地景观的层次感与景观效果;最后,通过布设曝气富氧装置、净化型生态浮岛以及微生物载体净水装置等多种水生态净化设施,以改善局部水体的富氧能力和净化效果,同时丰富水景类型,提升水景的景观效果。研究对我国城市湿地公园基于水质提升目标的水体景观设计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并以北京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例进行水体景观设计。通过调整水体组成要素的设计模式,一方面提升湿地水景的景观效果,另一方面通过改变光照强度、温度、氮磷浓度和水动力等环境因子,抑制血红裸藻生长和水面富集现象,实现治理血红裸藻的目标。同时,经优化设计的水体组成要素,如植物、驳岸等,能够进一步消减水体中氮磷含量,改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从根本上降低城市湿地公园水质下降的风险。可以为生态环境相似、设计目标相同的城市湿地公园水体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思路借鉴和参考。

孙士咏[5](2020)在《长三角低山丘陵区典型水库水源地面源污染发生机制与特征》文中提出浙江省安吉县赋石水库集水区是太湖流域上游重要的饮用水源地,其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主要植被为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安吉白茶(Camellia sinensis.‘Baiye 1’)等经济林,及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木荷(Schima superba Gardn.et Champ.)、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L.)Presl)等次生林。通常情况下,在该地区较大的降雨会引发水土流失。降雨后于坡面上产生的径流在沟渠内汇聚并向水库、湖泊等迁移,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本研究通过监测赋石水库集水区雨季毛竹林不同空间结构污染物时空分异规律和径流在径流沟迁移过程中的水质变化,结合分析研究区土壤特性,探讨了不同空间尺度水源地面源污染发生的土-水耦合效应;并且测定分析了水库入库径流水质特征,基于PCA-APCS-MLR模型确定了入库径流污染来源,定量分析了不同污染源对水质参数的贡献;同时利用氮氧双稳定同位素技术,通过建立SIAR模型,定量解析了水库硝酸盐来源。研究结果可为赋石水库水源地及长三角地区面源污染生态治理、保障饮用水安全提供科学基础和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赋石水库集水区毛竹林覆盖下水源地主要污染参数是总氮和高锰酸盐指数,其中硝态氮是氮素流失的主要形态。总磷在毛竹林空间层次上的变化表现为:地表径流>枯透水>林内雨>树干径流;总氮空间分布与总磷基本一致;高锰酸盐指数则表现为树干径流最高,枯透水和林内雨较为接近,在不同样地地表径流中差异大。地表径流受土质影响较大,地表径流中总氮浓度与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正相关,而与土壤中的p H值、总氮和碱解氮含量负相关;速效氮对土壤氮流失的贡献要明显大于全氮,而磷流失则主要受全磷影响;高锰酸盐指数与土壤中的脲酶、酸性磷酸酶活性和有机质含量正相关。(2)降雨强度是影响赋石水库集水区径流沟水质的主要因子,最大降雨强度与高锰酸盐指数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与总氮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径流沟中高锰酸盐指数在无雨期严重超标,梅雨季节和台风多发季节易产生高强度降雨,是控制总氮污染的关键时期。雨前径流沟水体中的总氮浓度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总磷、总氮等因子密切相关;水体中的高锰酸盐指数与土壤总氮、总磷和速效磷含量负相关;硝态氮浓度主要受到土壤中硝酸还原酶活性和脲酶活性影响。雨后水体总磷的浓度和土壤中总磷和速效磷含量呈正相关关系;高锰酸盐指数与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活性和硝酸还原酶活性以及土壤有机质、总氮和碱解氮含量正相关;而总氮和硝态氮含量与土壤中硝酸还原酶和脲酶活性、总氮、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关系。(3)赋石水库入库径流的主要污染源为水文地质、畜禽养殖、生活污水和农业生产污染。水文地质源对p H、NH4+-N、Cl-、SO42-、Mg2+、K+和Ca2+离子的贡献率分别是52.08%、39.51%、43.92%、52.17%、38.91%、40.69%和54.67%;畜禽养殖源对高锰酸盐指数的贡献率为81.72%;生活污水源对总磷和Na+的贡献率分别为51.96%和42.69%;农业生产污染源对硝态氮贡献率为65.08%。丰水期和枯水期入库径流中总氮分别有55%和65%超过Ⅲ类水标准,硝态氮是赋石水库各入库口氮素污染的主要形式。丰水期,大气降水、土壤、化肥、生活污水和粪肥对水库入库口硝酸盐的贡献率分别为7%、12%、78%、3%,枯水期分别为22%、27%、46%、5%。

刘田欣[6](2020)在《石墨烯可见光催化技术对城市景观水体的水质提升效果模拟研究》文中提出为了寻求改善城市景观水体水质的可靠方法,本研究选择合肥市的景观河道潭冲河与人工景观湖泊翡翠湖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其部分水体黑臭的现状,选择国内新型黑臭水体治理技术——石墨烯可见光催化技术对其进行水质提升实验研究,采用MIKE11水质模型与WASP水质模型构建了潭冲河与翡翠湖的水质模型,模拟了运用石墨烯可见光催化治理技术处理后的水质,并通过潭冲河与翡翠湖的水质提升项目实验进行了结果验证。研究内容及主要结论如下:(1)应用MIKE11水动力水质模型,以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磷为指标,可以有效地模拟石墨烯光催化技术对城市景观河道潭冲河的水质提升效果。结果表明:模拟治理前后潭冲河实验河段水体中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磷的模拟值与检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20%。经过石墨烯光催化技术治理后,潭冲河实验河段在四个月内由《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劣Ⅴ类水提升至Ⅳ类水水质标准(COD≤30mg/L、NH3-N≤1.5mg/L、TP≤0.3mg/L)。(2)应用WASP水质模型,以主要污染因子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磷为模拟指标,可以有效地模拟石墨烯光催化技术对城市人工景观水体翡翠湖的水质提升效果。结果表明:经石墨烯光催化技术治理后的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磷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20%。经过石墨烯可见光催化技术治理后,翡翠湖实验河段在92天内由《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劣Ⅴ类水提升至Ⅳ类水水质标准。(3)依据水质模型的模拟结果,可以验证石墨烯可见光催化技术的水质提升效果,为类似城市景观水体的水污染治理提供了新的治理方案与思路。

宋国际,郑挺颖[7](2017)在《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李季:“治理农村地下水,生态农业是根本”》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造成的面源污染约占整个水体污染的40%50%,其中养殖业又占农业面源污染的90%以上,可见治理农业面源和水体污染刻不容缓。我国农村的地下水污染是怎样形成的?农业造成的地下水污染危害有多大?应该如何预防,怎样治理?9月4日,《环境与生活》杂志记者来到中国农业大学,就这个话题采访了该校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季。

丁大宇[8](2015)在《辽河盘锦段水体污染特征和自净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辽河盘锦段,地处辽河三角洲,是辽河湿地的重要水生态系统。过去,由于盲目追求经济发展,忽视对环境的治理,该河段污染较严重。近年来,随着政府对水环境问题的重视,辽河盘锦段水污染得到了遏制。尤其是2005以来,辽河流域的水质逐渐转好,截止到2014年,主要干流断面兴安断面、曙光大桥、赵圈河断面的水质由劣Ⅴ类转变为Ⅳ类水质。为了使辽河盘锦段水质得以持续改善,需要研究辽河盘锦段水体的污染特征与自净行为,为地区排放总量的制定提供参考。根据此,本文首先调查盘锦段水质现状、周边环境以及盘锦段所在地城市发展情况;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枯、丰、平三个水期进行污染状况评估,进而得出三个时期水中污染物组分的不同比例,确定不同时期的主要污染指标。调查辽河盘锦段附近的各个污水处理厂在排放源头的初始污染物浓度及在水体中监测的水质指标浓度,确定污染物削减量,利用水质模型求出2013年水环境容量值,发现实际排污量小于水环境容量,说明水体自净作用对污染物削减起很大作用。为了评估辽河盘锦段的自净行为,以2007-2013年期间的一维水质模型为基础,设置耗氧系数和复氧系数两个关键参数,得出辽河盘锦段水体自净系数,确定水体自净对水体污染物削减的贡献。结果表明:辽河盘锦段水体自净系数逐年增大,说明辽河盘锦段水体自净作用正在提升,水体自净作用对于降低河流污染物浓度的贡献增大。

杜一[9](2012)在《浅谈水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文中研究表明受污染的水中的酸、碱、氧化剂,以及铜、镉、汞、砷等化合物,苯、酚、二氯乙烷、乙二醇等有机毒物,会毒死水生生物,影响饮用水源、风景区景观。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时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影响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生命,水中溶解氧耗尽后,有机物进行厌氧分解,产生硫化氢、硫醇等难闻气体,使水质进一步恶化。还会因石油漂浮水面,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命,引起火灾。

金立成,胡传林[10](2010)在《利用生物自净法养殖大鲵》文中提出生物自净法是以人为方式利用自然界生物本身具有的机能,将污染的水质净化的方法。参与自净的生物群包括微生物、植物及动物;在水域中溶存的有机物,先由异营细菌分解而转化为无机盐类供给自营细菌类、微藻作营养,然后大鲵将其摄取为食物,

二、浅谈水体污染与自净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水体污染与自净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修复圩田生境——鉴洋湖湿地公园首启区景观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项目背景
2场地现状分析
    2.1多样的用地类型
    2.2鹭鸟生物多样性现状
3设计方案
    3.1设计理念
    3.2设计策略
        3.2.1净化湿地及湖体水质
        3.2.2因地制宜构建多样生境
        3.2.3适应性措施应对气候变化
4总结与反思
1 Background
2 Site Analysis
    2.1 Diverse Land Use
    2.2 Biodiversity of Ardeidae
3 Design Proposal
    3.1 Design Concept
    3.2 Design Strategies
        3.2.1 Wetlands and Lake Water Purification
        3.2.2 Diverse Adaptive Habitats Construction
        3.2.3 Adaptive to Climate Change
4 Summary and Performance

(2)水体自净能力影响因素与水质模型选择的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水体自净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1.1 客观性因素
    1.2 主观性因素
    1.3 资源性因素
2 水体自净能力的测算方法
    2.1 零维水质模型
    2.2 一维水质模型
    2.3 一维S-P水质模型
    2.4 二维水质模型
    2.5 三维水质模型
3 结语

(3)基于QUAL2K模型的复州河污染特征模拟及其治理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污染负荷计算
        1.2.2 水环境水质模型
        1.2.3 水质提标改造措施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流域概况及水环境问题分析
    2.1 流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水文与水资源
        2.1.3 气候气象
        2.1.4 社会经济情况
    2.2 水环境问题解析
        2.2.1 水质分析与评价
        2.2.2 水环境问题诊断
    2.3 本章小结
3 复州河流域多源污染负荷计算
    3.1 点源污染
    3.2 非点源污染
        3.2.1 基于遥感资料的土地利用分类
        3.2.2 农村生活污染
        3.2.3 农业种植污染
        3.2.4 畜禽养殖污染
    3.3 入河污染负荷汇总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QUAL2K模型的复州河污染特征模拟
    4.1 QUAL2K模型介绍
        4.1.1 模型基本原理
        4.1.2 模型在复州河流域的适用性
    4.2 复州河水质模型构建
        4.2.1 河流概化与河段划分
        4.2.2 模型参数的确定
    4.3 模型率定与验证
    4.4 本章小结
5 复州河水污染治理方案及实施效果模拟
    5.1 设计条件
        5.1.1 计算单元和水功能区目标
        5.1.2 设计水文条件
    5.2 模型的情景分析方法
        5.2.1 尾水导流对复州河控制断面水质影响的数值模拟
        5.2.2 入库河流水质提标改造工程效果的数值模拟
    5.3 工程方案评价
        5.3.1 尾水导流工程对复州河水质影响评价
        5.3.2 入库河流水质提标改造工程方案选取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基于水质提升目标的城市湿地公园水体景观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相关研究进展
        1.3.1 城市湿地公园水体景观设计要素
        1.3.2 城市湿地公园水体污染及水质提升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实地调研法
        1.5.2 数据分析法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城市湿地公园水体景观设计研究概述
    2.1 城市湿地公园水体景观设计原理
        2.1.1 园林美学理论及应用
        2.1.2 景观生态学理论及应用
        2.1.3 生态恢复学理论及应用
    2.2 城市湿地公园水体景观要素
    2.3 城市湿地公园水质的影响因子
        2.3.1 水源的水质情况
        2.3.2 水体的循环能力
        2.3.3 植物种类与配植
        2.3.4 驳岸形态与材质
    2.4 基于水质净化目标的水景设计实践
    2.5 小结
第三章 基于水质提升目标的城市湿地公园水体景观设计原则与方法
    3.1 设计原则
        3.1.1 生态优先原则
        3.1.2 美学原则
        3.1.3 提高多样性与异质性原则
        3.1.4 最小工程量原则
    3.2 设计方法
        3.2.1 水体设计
        3.2.2 基底设计
        3.2.3 植物种植设计
        3.2.4 生态驳岸设计
    3.3 小结
第四章 北京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水体景观调查与分析
    4.1 研究区概况
    4.2 调查方法和调查内容
        4.2.1 调查方法
        4.2.2 调查内容
    4.3 调查结果分析
        4.3.1 水体情况
        4.3.2 水质情况
        4.3.3 植被情况
        4.3.4 岸带情况
    4.4 小结
第五章 基于水质提升目标的北京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水体景观设计
    5.1 设计范围
    5.2 设计目标
    5.3 设计总体策略
    5.4 总体设计
    5.5 以水质提升为目标的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水体景观设计
        5.5.1 提升水质的人工处理湿地设计
        5.5.2 水体要素设计
        5.5.3 植物景观设计
        5.5.4 生态驳岸设计
        5.5.5 岛屿设计
        5.5.6 生态净化设施设计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5)长三角低山丘陵区典型水库水源地面源污染发生机制与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 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1.2.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和研究目标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
2 毛竹林覆盖下水源地水文过程与污染物空间分异
    2.1 研究方法
        2.1.1 研究区域
        2.1.2 样地选择与样品采集
        2.1.3 样品分析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毛竹林林地降雨特征
        2.2.2 毛竹林不同空间层次水量变化特征
        2.2.3 不同空间层次的水量变化与降雨量的关系
        2.2.4 林下枯落物储量、持水和失水特征
        2.2.5 不同空间层次降雨p H值的空间变化
        2.2.6 TN时空分异规律
        2.2.7 TP时空分异规律
        2.2.8 COD_(Mn)时空分异规律
    2.3 讨论
    2.4 结论
3 毛竹林覆盖下土壤特性与径流水质的耦合效应
    3.1 试验方法
        3.1.1 研究区域
        3.1.2 样品采集与测定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毛竹林覆盖下土壤理化性质
        3.2.2 土壤酶活性
        3.2.3 土壤因子相关性分析
        3.2.4 地表径流污染物变化特征
        3.2.5 地表径流主要污染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2.6 地表径流中污染物负荷
        3.2.7 土壤因子对径流水质的响应
    3.3 讨论
    3.4 结论
4 水库集水区径流沟污染物迁移转化
    4.1 研究方法
        4.1.1 试验样点设置
        4.1.2 水样采集方法
        4.1.3 水样指标测定
        4.1.4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降雨对径流沟内水质TN空间分布的影响
        4.2.2 不同降雨强度对TN空间分布的影响
        4.2.3 降雨对COD_(Mn)空间分布的影响
        4.2.4 不同降雨强度对COD_(Mn)空间分布的影响
    4.3 讨论
    4.4 结论
5 集水区径流沟对污染物的拦截机制
    5.1 研究方法
        5.1.1 样点设置及采样
        5.1.2 样品分析
        5.1.3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径流沟面源污染与降雨特性的关系
        5.2.2 径流沟土壤理化性质
        5.2.3 径流沟土壤酶活性
        5.2.4 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酶活性相关性分析
        5.2.5 土壤主要理化指标、土壤酶活性空间分布特征
        5.2.6 径流沟降雨前水质特征
        5.2.7 径流沟降雨后水质特征
        5.2.8 径流沟水质指标相关性分析
        5.2.9 径流沟水质对土壤因子的响应
    5.3 讨论
    5.4 结论
6 基于PCA-APCS-MLR模型的入库径流污染源定量解析
    6.1 研究方法
        6.1.1 样地设置
        6.1.2 水样采集与分析
        6.1.3 污染源分析模型概述
        6.1.4 数据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赋石水库水化学性质
        6.2.2 水质参数的相关性
        6.2.3 水库水污染源解析
    6.3 讨论
    6.4 结论
7 赋石水库入库径流硝酸盐来源追踪
    7.1 研究方法
        7.1.1 样品分析
        7.1.2 数据处理
        7.1.3 同位素源解析模型(SIAR)
    7.2 结果与分析
        7.2.1 硝酸盐来源识别
        7.2.2 水库入库径流硝酸盐同位素特征
        7.2.3 硝酸盐来源贡献率计算
    7.3 讨论
    7.4 结论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1.1 毛竹林覆盖下水源地氮磷迁移的时空分异规律及迁移机制
        8.1.2 集水区径流沟水体污染物迁移特征及拦截机制
        8.1.3 水库污染源定量解析
    8.2 赋石水库水源地面源污染发生机制与特征
    8.3 创新点
    8.4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6)石墨烯可见光催化技术对城市景观水体的水质提升效果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黑臭水体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1.2.2 石墨烯自然光催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1.2.3 水质模型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水质模型
    2.1 水质模型的分类
    2.2 常用水质模型的介绍
    2.3 MIKE11模型的介绍
        2.3.1 MIKE系列软件
        2.3.2 MIKE水质模块介绍
    2.4 WASP模型简介
        2.4.1 WASP水质模型的基本原理
        2.4.2 富营养化模块(EUTRO)
    2.5 本章小结
3 石墨烯可见光催化技术
    3.1 石墨烯可见光催化原理
    3.2 石墨烯光催化网
        3.2.1 石墨烯光催化网的构成
        3.2.2 石墨烯光催化网的工艺路线
    3.3 石墨烯可见光催化技术与常用黑臭水体治理技术的比较
    3.4 石墨烯可见光催化技术应用前景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MIKE11水质模型的石墨烯可见光催化作用对城市景观河道水质提升效果研究——以潭冲河为例
    4.1 潭冲河概况
    4.2 潭冲河水质现状评价
    4.3 实验项目概况
    4.4 MIKE11水质模型建立与验证
        4.4.1 河网概化
        4.4.2 模型的数据准备
        4.4.3 模型的边界条件
        4.4.4 水动力模块(HD)
        4.4.5 对流扩散模块(AD)
        4.4.6 降雨径流模块(RR)
    4.5 模型构建步骤
    4.6 情景模拟与分析
        4.6.1 治污前水质模拟
        4.6.2 石墨烯可见光催化处理对城市缓流河道水质的改善效果
        4.6.3 模拟结果误差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基于WASP水质模型的石墨烯可见光催化作用对城市人工景观水体水质提升效果研究——以翡翠湖为例
    5.1 翡翠湖概况
    5.2 翡翠湖现状水质评价
    5.3 实验项目概况
    5.4 WASP水质模型建立
        5.4.1 模型的数据准备
        5.4.2 模型输入及参数的选取与率定
    5.5 模型构建步骤
    5.6 情景模拟与分析
        5.6.1 石墨烯光催化技术对水质的改善效果
        5.6.2 WASP的模拟结果
        5.6.3 WASP模拟值与实测值误差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实验结果和展望
    6.1 实验与模拟结果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8)辽河盘锦段水体污染特征和自净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辽河流域盘锦段概况
        1.1.1 研究背景
        1.1.2 辽河盘锦段水质改善的必要性分析
    1.2 水体自净过程
        1.2.1 水体自净
        1.2.2 水环境容量
        1.2.3 水质模型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1.3.1 水体自净的研究现状
        1.3.2 水环境容量的研究现状
        1.3.3 水质模型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主要内容
        1.4.2 研究技术路线
2 辽河盘锦段的水质特征研究
    2.1 辽河盘锦段水污染情况
    2.2 辽河盘锦段主要断面水质指标
    2.3 河盘锦段各支流水质指标
3 辽河盘锦段污染因子分析
    3.1 污染因子选取方法
        3.1.1 选取方法
        3.1.2 数据选取
        3.1.3 数据检验
    3.2 主成分分析过程
        3.2.1 枯水期主成分分析
        3.2.2 丰水期主成分分析
        3.2.3 平水期主成分分析
        3.2.4 主成分综合得分计算
    3.3 各水期结果分析
4 辽河盘锦段水体自净行为研究
    4.1 影响因素
    4.2 污染源解析
    4.3 辽河盘锦段水环境容量计算
        4.3.1 各项指标分析
        4.3.2 污染物削减量
        4.3.3 方法选取
        4.3.4 计算原则
        4.3.5 确定节点
        4.3.6 水文参数计算
        4.3.7 水环境容量计算
    4.4 利用水质模型评估水体自净行为
        4.4.1 模型对比
        4.4.2 参数选取
        4.4.3 模型评估
5 结论
    5.1 结论
    5.2 存在的难点和问题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浅谈水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水污染分类
2 水体污染来源
    2.1 工业污染
    2.2 生活污水
    2.3 医院污水
    2.4 农田水的径流和渗透
3 水污染治理对策
    3.1 水体自净
    3.2 水污染治理办法

(10)利用生物自净法养殖大鲵(论文提纲范文)

一、微生物的自净原理
二、大鲵养殖场的设计及规划
三、管理与操作
四、水体污染的自净及其机制
    1. 水体污染的自净作用
    2. 水体自净过程的特征
    3. 水体自净的机制

四、浅谈水体污染与自净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修复圩田生境——鉴洋湖湿地公园首启区景观实践[J]. 陶练,熊斯顿.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2021(04)
  • [2]水体自净能力影响因素与水质模型选择的研究综述[J]. 杨新吉勒图,尹慧燕,韩炜宏.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01)
  • [3]基于QUAL2K模型的复州河污染特征模拟及其治理方案研究[D]. 张弛.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4]基于水质提升目标的城市湿地公园水体景观设计[D]. 白亚男.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01)
  • [5]长三角低山丘陵区典型水库水源地面源污染发生机制与特征[D]. 孙士咏.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01)
  • [6]石墨烯可见光催化技术对城市景观水体的水质提升效果模拟研究[D]. 刘田欣.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7]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李季:“治理农村地下水,生态农业是根本”[J]. 宋国际,郑挺颖. 环境与生活, 2017(09)
  • [8]辽河盘锦段水体污染特征和自净行为研究[D]. 丁大宇. 大连理工大学, 2015(03)
  • [9]浅谈水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 杜一.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07)
  • [10]利用生物自净法养殖大鲵[J]. 金立成,胡传林. 渔业致富指南, 2010(12)

标签:;  ;  ;  ;  ;  

浅谈水污染及自净机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