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词重叠“AA”式在广告中的新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秋菊[1](2021)在《通讯类补位动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袁耀辉[2](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肖慧[3](2018)在《现代汉语词汇、语义及语法变异现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语言既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活动的载体。作为人类交流的工具和载体,语言与社会之间必然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换言之就是二者之间存在着共变现象。社会的嬗变促使语言发生变异,这种变异充分体现在构成语言体系的各个环节及因素中。与印欧、拉美语系不同,汉语是集音、形、义三要素为一体的、内蕴最为丰富的符号表意系统,而词汇(也可称为语汇)又是语言系统中最活跃的变异因素。语言对社会嬗变的变异对应正是来自词汇的敏感反应。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新词汇的大量产生,正是社会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新现象乃至新观念的集中反映。透过语言的发展规律以及语言的变异现象可以全面梳理并了解社会各阶段不同的发展形态及深层的变化原因。因此,研究语言的词汇、语义及语法的变异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语言本身的变异性是语言所独有的最本质的特征。随着我国多元化的社会结构变化,现代汉语在词汇、语义、语法等方面均出现了新的变异现象。在这些变化中,最突出的就是词汇或者说语汇的变异。而词汇(或语汇)的变异功能又体现在词汇的增与减上,即:新词语的强势传播以及传统词语的弱化与隐退这两个方面。根据其来源,.新词语可以分为外来词、新造词及方言词三种形式。从其构成方式来看,新词汇可分为自源性新词和他源性新词。从构成新词汇的语素来看,外来语素又占绝对优势。这也反映了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动态与趋势。新词素的大量出现,使得新词汇较传统的汉语语汇有了以下明显的特点:一是新的缩略词语的广泛传播与使用;二是在音节上向多音节方向转变;三是外来词与异族词显着增多;四是外来的字母代词的使用频率加大。现代汉语变异的第二个特征就体现在现代汉语共同语系统中语义,或者说词素的变异上。新时期汉语语义的变异是指现代汉语词义系统中新义位的增加,以及对原词义理解与使用上的偏移。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就词汇(或语汇)中最基本、最活跃、最微小构成单位的词素来说,新时期汉语中产生的新词素并不多,且大都是音译外来词成分的语素化。通过汉语本身延伸而产生的新词素数量极少,且多是地方方言语素的加入,比如广东及港澳台等地区。总的来说,现代汉语语义变异具有单义新词新增比例大、词义的组合性强,且词义分布地域广等特.点。现代汉语语法的变异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词汇的聚合;二是词汇的组合。目前,汉语中广泛使用的ABB或者AABB重叠式表达、语汇中类词缀的大量出现和表现在词的游移性方面的现象都属于聚合的范畴。组合式变异,包括两类:一是指出现的新的语法构成现象,二是指存在但偏离于传统语法组合规则的新语言现象。现代汉语语法在组合上的变异主要表现在以下结构方面:“被X”结构”、“有+VP”结构以及“副+名”的新造词组合、动宾复合词带宾语等表达形式。这些语法变异现象的产生和兴起的深层原因正是源自社会结构、社会生活、乃至大众社会价值观的变化,不仅折射着新时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凸显了语言自身变化、发展的内在规律。语言的变异是内、外诱因合力的结果。内因包括语言结构要素相互作用的规律以及语言类推机制的作用;外因则包括社会变化、语言的认知与交际功能以及语用心理因素等等。新时期汉语大量新结构、新词族的出现,通常是先创造一个新词语或新结构,然后便进入了批量化的类词族、类结构“生产模式”。现代汉语中词汇、语义及语法的变异,似乎使汉语完全进入一个混沌、无序的发展状态,但汉语作为一个动态的开放性系统,正是通过其语言内部和外部的调节与变异,不断地推动着汉语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不完美走向完美。随着社会的变化又会出现新的无序和不完美,语言就是这样循环往复不断向前发展。总之,就汉语自身的发展变化及社会功能来看,其自身变异的存在既有其必然性,又有其合理性,这一矛盾体在汉语的发展变异过程中会得到完美的统一。
刘芊盈[4](2016)在《大余客家方言形容词程度表达研究》文中指出程度是测定或评价某种行为、关系、状态或心理态度的时候表现出来的等级。客观世界普遍存在程度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语言上为程度范畴,其中,最主要的是属性程度范畴。语言学界将程度性作为形容词最本质的属性,并且在普通话范围内进行了深入地探讨;而汉语方言中形容词的程度属性各具特色,也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本文以大余县客家方言形容词的程度表达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构成形式、表义作用及使用对象进行描写和分析,并且重点对程度状语和程度补语进行探究。考虑到人们的年龄、性别、文化等因素对形容词程度表达的影响,我们对日常语言生活当中,不同人群形容词程度表达的使用差异做出调查,并分析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全文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大余县的人文地理以及客家方言的使用情况,前人对于大余客家方言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等。第二章探讨大余客家方言程度范畴在句法上的表现形式,主要从程度状语和程度补语出发,并对其语义特征和语法功能进行分析。程度状语列举“蛮A、嘿蛮A、嘿A、有滴滴来A、有滴把来A、有一些来A、更A、死A”等,分别从微量、高量和极量等量级进行阐述;程度补语重点列举“A死人咾”“A咾去死”“A得恶赛赛”“A得袅怪”等几种形式,主要从组合式和粘合式的结构特征上进行研究分析,同时还结合湘方言、赣州西南官话及其他方言进行比较探讨。第三章讨论大余客家方言程度范畴在词法上的表现形式,分为重叠式和其他形容词生动形式两大部分。主要从其结构类型、语义特征等角度进行分类阐释,同时也从语法功能角度出发,将大余客家方言词法上的程度表达类型与其他方言进行对比。第四章将对大余方言形容词程度表达进行调查分析,主要包括各种程度表达类型的使用对象、使用频率统计分析以及程度表达类型发展不同步的原因。结果表明,程度表达类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呈现出不平衡的特点,与使用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等各方面有关,也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方言认同感有关。第五章为结语,主要从各个角度对大余客家方言形容词程度表达类型的特点进行归纳,得出结论。
张力弓[5](2016)在《电视广告语言新质要素研究》文中认为电视广告语言新质要素是电视广告语言中存在的与语言系统旧有成分存在差异的新型语言成分。主要包括:语码转换新质、新词语、借词新质、旧词新用、词类活用新质、超常搭配新质。本文从语用、词汇、句法方面对电视广告语言新质要素进行了描写和分析,对电视广告语言新质要素的影响因素、功能作用、分布情况和结构形式进行了研究。电视广告语言新质要素的形成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电视媒介的特性、语言系统的发展变化、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丰富的语言材料等因素为语言新质要素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主观因素方面,主要是电视广告的目的和性质决定其语言需要考虑交际语境、受众心理、时间限制、以及电视媒介声画二维的呈现方式的影响,并作出适应性的变化。电视广告语言新质要素在很大程度上是为电视广告的目的和性质服务的,具有较强的功能性和目的性。它们承担着增强广告表达效果,体现广告定位,配合电视画面吸引、筛选和说服广告受众,节省广告时间和调节广告信息量等功能。电视广告语言新质要素分布在词汇、语法、语用等各个语言层次。普通话与方言、外语之间的语码转换是广告语言在语用层次的新质要素。词汇方面的新质要素最丰富和活跃。电视广告不仅吸收通用的新词语,而且利用已有的语言成分加工制造出一大批新的词语,还吸收和改造旧词、外语和方言词汇以表达特定的意义和情感。句法方面的新质主要有词类活用新质和超常搭配新质。电视广告中的词类活用类型远多于古汉语常用的词类活用。名词用如形容词,动词用如形容词,动词用如名词,动词的其他活用,形容词用如动词,形容词用如名词,区别词用如性质形容词,以及数量短语、副词、外语借形词的词类活用等,都属于电视广告中出现的现代汉语词类活用新质。
杨彩贤[6](2015)在《20世纪90年代以降汉语变异动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进入纵深发展阶段,社会的巨变引起了汉语明显的变异。很多关注这一时期汉语变异的学者,开始注意新词新语的研究。我们知道,语言作为传递信息、表达感情的工具,它的变异是在语用的动态过程中才具体地表现出来的,有的变异也是在语用中才产生的,而语言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对语言变异的动态研究更易于发现语言发展变化的规律,故本文将讨论的侧重点放在对20世纪90年代以降汉语变异的动态研究上。语言是一个复杂的变异网络系统。20世纪90年代以降汉语变异在语言的各个层次上都有表现:汉语字词读音的分化,话语中的新词新语层出不穷,词类界限进一步模糊,句式更加灵活多样,多语多言混用等。这一时期汉语表达明显体现出模化、娱乐化以及话语意义整体提取等特点,它们的语言学实质分别在于语言的格式框填、语言能指的狂欢和事件化词语的构式化。20世纪90年代以降汉语新变式在语言系统内部以及社会上呈现出不同的扩散轨迹。新变式在词汇中的扩散轨迹主要受到语言变式变异条件的影响,而在社会上的扩散主要和扩散的方式密切相关。两者虽然存在诸多的区别,但它们的扩散曲线存在共同点,即语言新变式在词汇中的扩散和在人群中的扩散都体现出由少到多再到少、由慢到快再到慢的扩散趋势。这些语言新变式并非凭空产生,而是在已有形式的基础上开拓出的不寻常的语言资源。促使这一时期汉语发生变异的既有语言内部动因,更与当下特殊的社会外部因素密切相关。在探讨相关的社会因素时,大家主要从社会变化、社会心理和语言接触等角度入手来讨论。本文则进一步把语言变异放在消费主义文化这一语境下来研究,分析这种后现代主义文化怎样加剧了汉语表达的符号化,希望能给出汉语变异一个新的、合理的解释。而新媒体的出现也改变了汉语的面貌,使汉语的变异出现去规范化的倾向。本文对汉语新变式变异的过程、无序变异向有序变异转化的条件和转化的机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这一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发现这一时期语言变异的规律和语言变异形式的发展趋向,从而深化对这一时期汉语变异的认识。当下的汉语既丰富多彩、生气勃勃,又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该方面的常规变异形式不断为汉语的充实、发展提供源头活水,同时那些超常变异的形式又时时冲击着汉语的规范表达,影响我们话语的纯洁性。为了使我们的语言既生动活泼,又准确优美,就需要对语言进行规范。语言规范总是随着语言新变式的不断出现而始终处在动态发展的过程中,所以语言的规范是一种动态的规范,汉语规范的标准也应因时而异。对20世纪90年代以降汉语变异形式进行规范时,我们首先要根据汉语言文字的结构和发展规律来确定规范的标准,在此基础上采取“疏”、“堵”结合的办法来进行规范。本文阐述了在“热言时代”,一些关键的语言职能部门怎样各司其职,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来分层规范汉语。语言是社会的镜像,口头与书面的鲜活的语用更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本文对当下语言生活的及时描写和解释,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规范汉语新变式的判定标准和规范办法,既可以帮助大家了解我国的国情和我们的生活状况,为今后语言生活状况的预测提供语言事实依据、为现代汉语的研究提供了更加鲜活的语言资料,也可以为当下汉语规范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和以资借鉴的规范策略。
王玲玲[7](2014)在《现代汉语框式结构“X多多”的多角度研究》文中认为现代汉语中的“X多多”是一个常见的框式结构,在新闻报纸和日常生活中被频繁地使用,但是对其进行研究的论文却不多。本文试图从“三个平面”出发,结合框架语义学、认知语言学等相关理论对“X多多”及其相近的框式结构进行比较研究。文章主体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对“X多多”中“X”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第一节主要阐述“X”的音节特点。根据统计,双音节“X”在234个例句中占70%以上,其次分别是单音节和多音节“X”。本章从“X多多”的典型音节构成(双音节“X”+多多)和非典型音节结构(单音节或多音节“X”+多多)两个角度具体分析了“x多多”的音节构成。第二节则分析了“X”的词或短语的语法性质,并从词性的角度对各类词进行了详细分类统计,找出“X”词性规律。第二章主要阐述了框式结构“X多多”的构式义,并对“X多多”进行了句法分析。“X多多”主要表示增量的构式义,“X”与“多多”主要有主谓和述补两种句法关系。第三章主要从历时的角度研究了“X多多”从古到今的不同用法,以论证它的起源,解决前人对这一问题的争议。根据本章研究,“X多多”在古代诗词、白话文小说中已经出现了。但“X多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用法则多有不同。如宋代时的“多多”只能是体词,在句中做谓语,没有出现短语或谓词性的“X”。但明清时期的语料中则出现了短语或谓词性质的“X”。因此,前人认为“X多多”是新兴用法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第四章着重对框式结构“X多多”的语用价值进行了研究。第一节研究了“X多多”在商业命名中的高频使用,例举了“X多多”式商标、企业名称并分析其类别、成因。第二章从表达功能等角度对“X多多”进行语用研究。语体方面,本文研究大量例句后发现,“x多多”较少出现在带有书面性质的发言、报告中,而是在口语色彩较强的小说、新闻报道中出现频率最高。本文对褒贬不同“X”进行分类统计后发现,中性和褒义的“X”在框式结构中最常见,占到总数的90%以上,“X多多”主要表示客观评价与阐述,褒贬义词都能进入该结构。表达功能上,“X多多”能起到凸显话题焦点、表达简约、含义深远的作用。第五章将“X多多”与和其相近的几个框式结构进行比较。第一节比较“X多多”和“多多X”,它们在产生年代、“X”和语法构成等发面均有不同。第二节比较“X多多”和“X很多”。这两个框式结构不仅不变项不同,语法构成、语法功能也都有不同。
南香林[8](2013)在《汉韩形容词生动形式对比研究》文中提出形容词作为汉韩两种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两种语言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中国和韩国的语言学者们都已对本国的形容词进行了分类与研究。但对于形容词生动形式的研究甚少。本文所研究的“形容词的生动形式”是指通过重叠、加缀等附加成分的方式或几种方式的综合运用来增强一些语素或名词、动词、形容词以及拟声词等的描写性、生动性的词语形式。形容词生动形式这一说法形成较晚。但其重要形式——重叠式却出现较早,汉韩两种语言对形容词重叠方面的成果也比较多。目前汉韩两种语言学界的学者们都十分关注形容词的生动形式。因此,汉韩形容词生动形式不但有很大的可比性,而且还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研究: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在这一部分首先交代了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内容、方法及意义,其次在诸位专家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对形容词性生动形式进行了界定,明确指出了形容词生动形式与形容词的简单形式、复杂形式、状态形容词的联系与区别。最后简单介绍了语料来源。第二章从形态结构角度出发,对汉韩两种语言的形容词生动形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类。从内部结构方式的不同将汉韩两种语言的形容词生动形式划分为重叠式和加缀式两大类。第三章从句法分布上,对汉韩两种语言形容词生动形式的语法特征展开了描写。先重点描写生动形式在两种语言中的句法功能,其次对汉韩两种语言生动形式的搭配能力进行了简单地描写。第四章从语用影响上,对汉韩两种语言形容词生动形式的句类分布、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描写。最后为结论部分,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出汉韩两种语言形容词生动形式的异同点,并指出了本文的不足之处。
付欣晴[9](2013)在《汉语方言重叠式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更系统地观察同区方言及方言区之间、各词类重叠现象间的异同,本文以比较的视角观察分析了汉语各方言和各词类中的重叠现象,即以各词类为经、各方言区为纬对汉语方言重叠的整体面貌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调查、描写、分析、比较和解释。通过对比研究,我们发现重叠在方言中不仅可以用来构词,也可以用来构形。其中“构词”作用体现为形容词、动词、量词通过重叠后的“名词化”(以官话为代表),也包括名词、动词重叠后的“形容词化”(以闽语为代表)。从构形作用看,方言中的动词、形容词和量词都存在共有重叠形态,具体包括两类:形式相同且意义、功能也相同;形式相同而意义、功能不同。后者又包括两类,一类指动词和量词有形式相同但韵律结构不同表示意义也不相同的重叠形态(往往共存于同一方言中),如北方方言中兼表“遍指”和“小称”义的单音节量词“AA”重叠;另一类指形容词中有重叠形式与韵律结构都一样但表示意义也不相同的情况(不同方言间的共有重叠形态),如某些粤方言和西南官话中双音节状态形容词“ABAB”重叠式表示性状量的减弱,不同于其他方言。方言特有重叠形态除了出现在官话名、代、副词中,其他并不多见,只有诸如闽语中的联合式双音节动词一般只重叠前字构成AAB式表示“动作量小”义,粤语中单音节形容词的完全重叠式可以改变前一音节调值的手段来表示性状量的加深等。不论哪类重叠形态,其主要语法意义都是表示一定的客观“量”,也有部分重叠形态的语义焦点是表示说者对量的主观评价或对事物的主观感情,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前者如性质形容词的单纯重叠形态,后者如集中于湘、客、赣及西南官话中的量词带中缀重叠式和赣语中的单音节形容词带后缀重叠式等。方言各重叠形态的历史层次非常复杂,但从其成因看总体呈现出较强的规律:传承或接触、融合。如表示“遍指”的量词重叠形态传承于汉末及六朝时期古通语中的同类现象;现代吴、闽、粤语及部分江淮方言中表“量大”的动词重叠式能与补语共现,可能是古方言(也许是古吴语,而非古通语)的语法存留;广东惠州方言(客语)中形容词重叠的语法音变现象是因长期与粤方言地理接触,受其影响而借贷进的;广西、广东和川贵一些方言中双音节状态形容词以“ABAB”形式重叠后表示程度量较低,与其他大部分方言表示程度量高的语义有别,而且未见于古语中,但周边其他民族语言也存在,因此可能是语言接触的结果等。从各词类重叠形态的分布及内在规律看,汉语方言现有格局可谓三足鼎立:官话、吴闽粤、湘客赣。官话不仅重叠词类最多(包括名、动、形、量、代词和副词),而且以单纯重叠形式为主;吴闽粤语次之(动、形和量词);湘客赣语最少(只有形容词和量词),而且有丰富的带缀重叠形式。西南官话是一个特殊区域,它兼有各区的特点:名、代、副词能重叠(与其他官话相同),没有表“小量”义的动词重叠形态但有丰富的加缀量词重叠形态(与湘客赣语相同),有表“大量”义的动词重叠形态(与吴闽粤语相同)。这种格局既反映了各方言形成之初的亲缘关系,也说明在此后的发展过程中地缘的远近亲疏等因素对其的现实影响。
黄曼[10](2013)在《构式视角下的汉英习语变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习语是民族语言的精华,也是客观外界和民族文化的概念化表现,其形成经历了长期的历史积累和沉淀。各民族中都有大量的习语存在。它们形式多样、结构凝练、数目众多、表达力丰富,非其它语言表达式可替代。许多国内外学者都已将研究目光投向习语这种特殊的意义组合体,并在多种方向取得了显着的成果,比如从修辞学、文体学、语义学等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价值。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概念、新事物以及新的社会现象等都在不断地涌现和更替,随之而来的是不断出现的新的语言表达。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以及网络文化的流行,更促使着这些新的语言表达正在并且还将以我们难以想象的速度传播与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习语作为语言表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被人们赋予了许多新的用法,形成了诸多的变体。这些习语的变体如同习语本身一般形态多样,且意义丰富,具有研究价值。时至今日,已有很多学者将研究目光投向这种新奇独特的非常规语言使用,比如从语言学、认知、文学、修辞学以及社会学等视角对其进行考察等等。然而总的来说,对于汉英习语变异的研究还有许多发展和进步的空间。我们认为目前习语变异研究中发展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1)在习语变异的研究中,对现象描写多阐释少;2)术语混淆不统一;3)共时研究占主导,历时研究明显不足,静态事实描写多于动态演变描述;4)对比研究明显不够,尤其是在认知理论指导下的汉英或英汉习语变异对比研究。本研究中,我们认为汉英习语变异新创意义的产出和理解并非某种单一认知机制可以解释,而是需要多种认知方式的协调与整合运作。我们以认知语言学的前沿理论—构式语法理论为指导,以新兴语言使用环境中汉英习语变异的真实语料为研究对象,结合归纳与演绎、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探讨这一新的语言事实背后的普遍认知运作机制和过程,对汉英习语变异现象作出较为全面的描写以及较为合理的解释。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在于以下几点:第一、对汉英习语变异现象中的相关术语的定义进行了界定和统一,并对汉英习语变异现象进行了较为全面地分类、描写和归纳,并对其语言特征进行了描述和对比阐释。第二、汉英习语变异现象反映了社会的演变以及语言发展的内在规律,既具有相对稳定性又具有相对灵活性。该现象中汉英语言的相似特点反映了两种语言中发展的相似趋同性,不同特点则反映了两种语言演变过程中的相对特殊性,同时还反映了两个民族中人们认知特点、认知方式的独特性。汉英习语变异的对比研究有助于对两种语言发展的内在规律进行深入探讨。第三、基于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借鉴,对汉英习语变异表达背后的生成机制和识解机制进行了探讨。本研究中首次提出汉英语习语变异现象皆是复杂的语言表达的事实。该事实需要结合多种认知机制的整合运作进行合理解释。我们在理论上的主要发现有:1)习语变异现象是人们在对习语原型构式进行去习语化和去范畴化认知操作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再范畴化和再次语义整合的多次认知过程。在这一认知过程中,汉英习语变异现象存在显着的共性。习语变体构式的意义理解形成了一种认知的连续统。这一连续统并不是界限分明的,而是边界模糊的。汉英习语变异新创意义的产出和理解是语言事实背后认知主体所具备的各种认知能力多次复合加工与整合运作的结果。2)汉英习语变异现象中原型构式与变体构式之间存在各种不同的压制模式。构式的压制构成习语变异的生成机制之一。我们扩大了构式语法理论中压制的定义范围,并对构式压制词汇的原则进行了补充,增加了词汇压制、语音压制、时体压制以及多重压制等,并且通过分析具体汉语语料验证了这几种压制在汉英习语变异过程中的运作及其解释力。3)汉英习语变异的第二个生成机制是构式的识解。我们结合具体语料对五种维度的识解方式在该现象中的运作进行了较为合理的解释说明,并且指出,每一个习语变体中的变异成分都对应着具体的语境和语用信息,因此习语变异现象是一种语境依赖性和语用性都较强的语言事实。4)习语变异的第三个生成机制是构式的整合。我们在Fauconnier等学者提出的四空间概念整合模型图基础之上,增加了认知主体所采用的识解方式,提出了新的习语构式变异的压制识解整合立体模型图。新立体模型图的优点主要有两点,其一在于能够较清晰地体现构式整合过程的动态性特征,其二在于能够清楚地表现这一过程中不同认知加工方式的运作,从而能够更清楚地体现不同习语变异类型或不同语言习语变异的同质性和异质性特征。5)汉英习语变异中变体构式的五种理据,即隐喻、转喻、象似性、范畴化以及类比,构成了习语变异的识解机制。该识解机制为我们解释了习语变异现象中变体缘何而来的问题,并且为如何理解变体新意义提供了认知阐释。第四、通过对习语变异现象的探讨和研究,我们可对语言发展与变异趋势及其影响进行一定程度的判断。语言的发展和变化时刻都在发生。随着科技与网络更快更新地发展以及新兴事物和社会现象的不断涌现,习语变异现象也会随之发展和继续,其不规范的程度或许会更甚于现在。本研究在吸收和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有以下几点创新之处:1)首次对汉英习语变异这一语言现象进行较全面的、系统的整理、归纳和分析,并建立了汉英习语变体封闭语料库;2)首次在构式语法理论的指导下对汉英习语变异现象进行对比研究;3)首次建立针对汉英习语变异过程的多维度动态认知整合运作网络模型,并在其中创造性地增加了生成机制和识解机制的框架表征,既能表现变异过程中构式整合的动态性以及认知复杂性等特点,又能体现不同习语变异类型以及不同语言之间习语变异的共性和个性;4)首次提出汉英习语变异现象并非单一方式或机制的认知过程,而是需要借助认知主体所具有的多种认知能力复合加工运作的复杂认知过程。
二、形容词重叠“AA”式在广告中的新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形容词重叠“AA”式在广告中的新用(论文提纲范文)
(2)《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2 选题缘起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相关说明 |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
2.7 小结 |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4 小结 |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
4.1 俗语词概述 |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
4.5 小结 |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
5.8 小结 |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
7.3 小结 |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
8.1 语言学价值 |
8.2 文化学价值 |
8.3 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现代汉语词汇、语义及语法变异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1.5 论文的结构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2.1.1 国外理论研究现状 |
2.1.2 国外实证研究现状 |
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2.2.1 国内理论研究现状 |
2.2.2 国内实证研究现状 |
2.3 语言变异原因、定义及分类 |
2.3.1 语言变异的原因 |
2.3.2 语言变异的定义 |
2.3.3 语言变异的分类 |
第3章 汉语词汇变异现象 |
3.1 基于词汇学的词汇变异分析 |
3.1.1 词语长度 |
3.1.2 词语构成材料 |
3.1.3 结构方式 |
3.1.4 词性分布 |
3.2 词汇变异的表现分析 |
3.2.1 具有明显的词族特点 |
3.2.2 双音节、三音节合成词的变异特点 |
3.2.3 ABB式叠词的变异特点 |
3.2.4 “被”字短语的变异特点 |
3.2.5 外来词的变异特点 |
3.2.6 新词产生 |
3.2.7 社会阶层方言形成 |
3.2.8 民族方言演进 |
3.2.9 普通话发展 |
3.3 词语变异的个案研究 |
3.3.1 成语变异分析 |
3.3.2 贬义词语褒义化变异分析 |
3.4 词汇变异的规范性思考 |
3.5 小结 |
第4章 汉语语义变异现象 |
4.1 语义变异的类型 |
4.1.1 理性意义的变异 |
4.1.2 感情色彩的变异 |
4.2 语义变异的方式 |
4.2.1 认知主体的体验性 |
4.2.2 不同领域间的比较 |
4.2.3 不同领域间的互动 |
4.2.4 语义变异的激活方式 |
4.2.5 情感化的过程 |
4.3 词义变异 |
4.3.1 词义引申法产生的变异 |
4.3.2 语音模拟法产生的变异 |
4.3.3 缩略法产生的变异 |
4.4 语义变异的规范性思考 |
4.4.1 变异的合理性 |
4.4.2 变异的不合理性 |
4.4.3 变异的规范化使用 |
第5章 汉语语法变异现象 |
5.1 语法变异的分类 |
5.1.1 聚合方式产生的变异 |
5.1.2 组合方式产生的变异 |
5.1.3 语言渗透产生的变异 |
5.2 句法推动下的语法变异 |
5.2.1 句法成分的变异 |
5.2.2 语序的变异 |
5.2.3 特殊格式的句法变异 |
5.3 网络语言的语法变异 |
5.3.1 网络语言语法变异的类型 |
5.3.2 词性的随意活用 |
5.3.3 语气、人称等代词的生造 |
5.3.4 混合句的大量使用 |
5.3.5 网络语言的语法变异特点 |
5.4 语法变异的规范性思考 |
5.4.1 规范性原则 |
5.4.2 规范性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汉语语言变异的动因 |
6.1 语言自身的发展因素 |
6.1.1 语言的功能因素 |
6.1.2 语用变化因素 |
6.1.3 语言类推因素 |
6.2 外界环境的因素 |
6.2.1 政治因素 |
6.2.2 科技因素 |
6.2.3 经济因素 |
6.2.4 媒体因素 |
6.2.5 文化因素 |
6.2.6 特定事件因素 |
6.3 内外因素的碰撞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语 |
7.1 研究发现 |
7.2 应用启示 |
7.3 研究的局限性 |
7.4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4)大余客家方言形容词程度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大余概况及其方言简况 |
一 大余概况 |
二 大余方言简况 |
第二节 程度表达及客家方言研究概况 |
一 程度表达研究概况 |
二 客家方言研究概况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方法 |
三 语料来源及其他相关说明 |
第二章 句法层面的程度表达 |
第一节 程度状语 |
一 程度副词充当状语 |
二 其他副词充当状语 |
三 指示代词充当状语 |
第二节 程度补语 |
一 粘合式程度补语 |
二 组合式程度补语 |
第三章 词法层面的程度表达 |
第一节 重叠式 |
一 有基式的形容词重叠 |
二 无基式的形容词重叠 |
第二节 其他生动形式 |
一 附加成分在前 |
二 附加成分在后 |
三 其他四字格 |
第四章 形容词程度表达在语言生活中的实际使用 |
第一节 不同人群的使用差异调查 |
一 调查原因 |
二 调查对象 |
三 调查内容、方法及过程 |
四 数据收集与整理 |
第二节 调查数据分析 |
第三节 产生差异的原因分析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电视广告语言新质要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概况与研究意义 |
1.1.1 电视广告语言研究概况 |
1.1.2 电视广告语言新质要素研究概况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2.1 研究对象界定 |
1.2.2 语料来源 |
1.2.3 研究方法 |
第2章 电视广告语言概述 |
2.1 电视广告语言的内涵 |
2.2 电视广告语言的构成 |
2.2.1 语言系统维度——根据语言系统构成要素的划分 |
2.2.2 电视媒体维度——根据电视媒体特性的划分 |
2.2.3 广告文本维度——根据广告文本构成要素的划分 |
2.2.4 三个维度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
第3章 电视广告语言新质要素概述 |
3.1 电视广告语言新质要素类型 |
3.1.1 通用型新质要素 |
3.1.2 专用型新质要素 |
3.2 电视广告语言新质要素成因 |
3.2.1 电视广告外部因素 |
3.2.2 电视广告内部因素 |
3.3 电视广告语言新质要素的作用 |
3.3.1 提升广告审美价值 |
3.3.2 便于认知和记忆 |
3.3.3 压缩广告信息量 |
3.3.4 更准确定位广告受众 |
第4章 电视广告语言中的语码转换 |
4.1 普通话与方言的语码转换 |
4.1.1 普通话和一种方言语码转换 |
4.1.2 普通话和多种方言语码转换 |
4.1.3 方言对普通话的语码干扰 |
4.2 普通话和外语的语码转换 |
4.2.1 外语字母词 |
4.2.2 外语单词和惯用语 |
4.2.3 外语句子或段落 |
4.3 电视广告中语码转换的成因 |
4.3.1 主观因素 |
4.3.2 客观因素 |
4.4 电视广告中语码转换的功能 |
4.4.1 经验功能 |
4.4.2 人际功能 |
4.4.3 语篇功能 |
第5章 电视广告的词汇新质 |
5.1 电视广告词汇新质概述 |
5.1.1 电视广告新词语界定 |
5.1.2 电视广告通用新词语的使用特性 |
5.1.3 电视广告自用新词语的使用特性 |
5.2 电视广告词汇新质的形成途径 |
5.2.1 新造词语 |
5.2.2 旧词新用 |
5.2.3 外语借词 |
5.3 电视广告词汇新质的结构 |
5.3.1 单纯词结构 |
5.3.2 合成词结构 |
5.4 词汇的谐音用法 |
5.4.1 谐音双关 |
5.4.2 谐音仿词 |
5.4.3 谐音反复 |
5.4.4 谐音析词 |
5.4.5 外语谐音 |
5.4.6 数字谐音 |
5.5 电视广告新词词群 |
5.5.1 类词缀词群 |
5.5.2 同义词群 |
5.5.3 新词词群的特性 |
第6章 电视广告的句法新质 |
6.1 电视广告的句法特点 |
6.2 词类活用新质 |
6.2.1 名词的活用 |
6.2.2 动词的活用 |
6.2.3 形容词的活用 |
6.2.4 名词、动词、形容词使动用法 |
6.2.5 区别词的活用 |
6.2.6 其他词类活用 |
6.3 超常搭配新质 |
6.3.1 不及物动词接宾语 |
6.3.2 修饰语后置新质 |
6.3.3 重叠式的新搭配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6)20世纪90年代以降汉语变异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语言变异研究综述 |
一、语言变异理论产生的背景、过程及内涵 |
二、语言变异理论在中国的拓展 |
三、语言变异理论在中国语言研究中的应用 |
四、对我国语言变异研究的思考 |
第二节 本研究相关情况介绍 |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的方法、研究的创新之处和语料来源 |
第二章 汉语与中国社会的共变 |
第一节 语言与社会的共变 |
一、语言与社会的共变关系 |
二、讨论语言与社会共变关系的三个基本概念 |
第二节 汉语与中国社会的共变 |
一、我国具有联系社会生活研究语言的传统 |
二、20世纪90年代以降中国社会的巨变与汉语变异 |
第三章 20世纪90年代以降汉语变异的动态表现及特点 |
第一节 20世纪90年代以降汉语变异的动态表现 |
一、汉语字、词读音的分化 |
二、话语中的新词新语层出不穷 |
三、名、动、形三类实词的界限进一步模糊 |
四、句式更加灵活多样 |
五、多言多语的混用 |
六、语言新变式的使用人群出现了明显的社会分化 |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以降汉语变异的特点和语言学实质 |
一、汉语语用的模化现象普遍的特点与语言的格式框填 |
二、汉语语用的娱乐化现象突出的特点与语言能指的狂欢 |
三、话语意义整体提取的特点与事件化词语的构式化 |
第四章 20世纪90年代以降汉语新变式演变的动态过程研究 |
第一节 20世纪90年代以降汉语新变式的扩散模式 |
一、汉语新变式的词汇扩散模式和扩散机制 |
二、汉语新变式的社会扩散轨迹和曲线模型 |
三、汉语新变式扩散的模因论视角和语言演化的秘密 |
四、语言新变式的词汇扩散、社会扩散理论与模因论视角比较 |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以降汉语变异的动因分析 |
一、汉语变异的语言系统内部动因分析 |
二、汉语变异的消费主义文化、新媒体等社会外部动因分析 |
三、语言内、外因的共同作用 |
第三节 语言新变式的来源 |
一、“有+VP”格式的来源——古汉语的遗存 |
二、汉语普通话中的“我走先”句式的来源——壮侗语族的语言底层 |
三、其他语言新变式的来源——借用外语形式 |
第五章 20世纪90年代以降汉语新变式的动态规范问题 |
第一节 对待语言新变式的态度 |
一、对待语言新变式的不同态度 |
二、本文对语言新变式的态度 |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以降汉语语用中的超常规现象 |
一、网络语言的去规范化现象 |
二、媒体语言欠规范的问题 |
三、知识分子在语用上对世俗的迎合和对低俗的效法 |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以降汉语新变式的分层规范策略 |
一、给网络语言以相对宽松的生长环境 |
二、媒体在语用中应为社会做好示范工作 |
三、社会精英要担当起消除语言污染的社会责任 |
四、语文老师应引导学生使用规范的汉语言文字 |
五、语言规划部门应明确衡量标准,确立和公布语言规范 |
第六章 20世纪90年代以降汉语变异的个案动态研究 |
第一节 “奇葩”一词的现代变异历程研究 |
一、古汉语中“奇葩”的用法 |
二、现代汉语中“奇葩”用法的拓展 |
三、网络时代“奇葩”用法的分化 |
四、“奇葩”一词变异的动因及对其变异应持的态度 |
第二节 新形式的起变及无序向有序变异的转化——“动宾式动词+宾语”格式扩散过程分析 |
一、“动宾式动词+宾语”格式的起变 |
二、“动宾式动词+宾语”格式无序变异向有序变异的转化 |
三、无序变异向有序变异转化的条件 |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以降汉语贬义词语褒义化现象研究 |
一、贬义词语褒义化的表现层次 |
二、贬义词易色的动态过程及转化机制 |
三、贬义词语褒义化现象的动因分析 |
四、对待贬义词语褒义化现象的态度及规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7)现代汉语框式结构“X多多”的多角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框式结构“X多多”的研究现状 |
一、研究现状 |
二、存在问题 |
第二节 本文的选题理由和研究方法 |
一、选题理由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对象和论文结构 |
一、研究对象 |
二、论文结构 |
第四节 语料来源 |
第一章 框式结构“X多多”中“X”的特点 |
第一节 “X”的音节构成 |
一、框式结构“X多多”的典型音节构成 |
二、框式结构“X多多”的非典型音节构成 |
第二节 “X”的语法性质 |
一、“X”是名词 |
二、“X”是兼类词 |
三、“X”是动词 |
四、“X”是形容词 |
五、“X”是词组 |
第二章 框式结构“X多多”的语义、句法分析 |
第一节 框式结构“X多多”的构式义 |
一、框式结构“X多多”表数量的增加 |
二、框式结构“X多多”表程度的增加 |
三、框式结构“X多多”中“多多”的量级 |
第二节 框式结构“X多多”的句法分析 |
一、“X”与“多多”构成主谓关系 |
二、“X”与“多多”构成述补关系 |
第三章 框式结构“X多多”的发展流变 |
第一节 前人对该问题的争议 |
观点一:框式结构“X多多”是新兴用法 |
观点二:框式结构“X多多”古已有之 |
第二节 框式结构“X多多”发展的几个阶段 |
一、宋代至元代——“X多多”产生的初期 |
二、明清两代“X多多”用例增加 |
三、清末至“五四”运动前 |
四、“五四”运动后至今——发展完善时期 |
第四章 框式结构“X多多”的语用研究 |
第一节 框式结构“X多多”在商业命名中的高频使用 |
一、“X多多”式商品名举例概述 |
二、对“X多多”式品牌、名称的解析 |
三、“X多多”式品牌名称流行的原因 |
第二节 表达功能 |
一、语体色彩 |
二、感情色彩 |
三、表达效果 |
第五章 框式结构“X多多”与“多多X”等结构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X多多”与“多多X”的比较 |
一、“多多X”产生年代早于“X多多” |
二、“X”不同 |
三、语法构成不同 |
四、语法功能不同 |
第二节 “X多多”与“X很多”的比较 |
一、语法功能不同 |
二、“X”不同 |
三、语用效果不同 |
结语 |
一、本文主要结论 |
二、后续研究的思考 |
后记 |
参考文献 |
(8)汉韩形容词生动形式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关于形容词生动形式的前人研究概况 |
1.4.1 汉语形容词生动形式研究概况 |
1.4.2 韩国语形容词生动形式研究概况 |
1.5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汉韩形容词生动形式结构类型对比 |
2.1 汉语形容词生动形式 |
2.1.1 重叠式生动形式 |
2.1.2 加缀式生动形式 |
2.2 韩国语形容词生动形式 |
2.2.1 重叠式形容词生动形式 |
2.2.2 韩国语加缀式形容词生动形式 |
2.3 小结 |
第三章 汉韩形容词生动形式的语法功能对比 |
3.1 汉韩形容词生动形式的句法功能 |
3.1.1 汉语形容词生动形式的句法功能 |
3.1.2 韩国语形容词生动形式句法功能 |
3.1.3 小结 |
3.2 汉韩形容词生动形式搭配功能 |
3.2.1 汉语形容词生动形式的搭配功能 |
3.2.2 韩国语形容词生动形式搭配功能 |
3.2.3 小结 |
第四章 汉韩形容词生动形式的语用对比 |
4.1 汉语形容词生动形式的语用 |
4.1.1 汉语形容词生动形式的句类分布 |
4.1.2 汉语形容词生动形式的感情色彩 |
4.1.3 汉语形容词生动形式的语体色彩 |
4.2 韩国语形容词生动形式语用分析 |
4.2.1 韩国语形容词生动形式的句类分布 |
4.2.2 韩国语形容词生动形式的感情色彩 |
4.2.3 韩国语形容词生动形式的语体色彩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谢辞 |
附录 |
(9)汉语方言重叠式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 |
1.1 选题背景、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汉语重叠的研究现状 |
1.1.3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2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主要内容 |
1.2.3 研究思路 |
1.2.4 研究方法 |
1.3 论文结构及语料来源 |
1.3.1 论文结构 |
1.3.2 语料来源 |
1.3.3 相关说明 |
第二章 名词重叠 |
2.1 名词的构词重叠 |
2.2 一般名词的构形重叠 |
2.2.1 事物名称类单音节名词的构形重叠: |
2.2.2 事物名称类双音节名词的构形重叠 |
2.3 方位名词和时间名词的构形重叠 |
2.3.1 方位词重叠形式特点、语法意义及语法功能 |
2.3.2 时间名词重叠形式特点、语法意义及语法功能 |
2.4 名词重叠现象的历时考察 |
2.4.1 名词“AA”重叠式 |
2.4.2 双音节名词“AABB”重叠式 |
2.4.3 双音节名词不完全重叠式ABB和AAB |
2.5 小结 |
第三章 量词重叠 |
3.1 量词的构词重叠 |
3.1.1 重叠式能独立成词 |
3.1.2 重叠式不能单独使用,后面还必须带名词性语素 |
3.1.3 重叠式不能单用,只能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计量方式 |
3.2 量词的构形重叠 |
3.2.1 “遍指”义量词重叠现象的方言考察 |
3.2.2 “小称”义量词重叠现象的方言考察 |
3.2.3 量词重叠现象的历时考察 |
3.3 量词加缀“AXA”重叠式与主观量 |
3.3.1 关于“主观量” |
3.3.2 方言中的量词加缀重叠现象 |
3.4 数量词语的重叠 |
3.4.1 “一AA”和“一A一A”的方言分布 |
3.4.2 两种重叠式的语法语义和语法功能 |
3.4.3 对方言“一AA”重叠式的思考 |
3.5 小结 |
第四章 动词重叠 |
4.1 动词的构词重叠 |
4.2 单音节动词的构形重叠 |
4.2.1 单音节动词重叠现象的发展历史 |
4.2.2 AA1的方言考察 |
4.2.3 AA2的方言考察 |
4.2.4 AA3的方言考察 |
4.2.5 小结 |
4.2.6 余论——关于动词重叠式表示“尝试”及方言中的动词多叠式 |
4.3 双音节动词的构形重叠一——完全重叠 |
4.3.1 双音节动词完全重叠现象的方言考察 |
4.3.2 双音节动词重叠现象的历时考察 |
4.3.3 小结 |
4.4 双音节动词的构形重叠二——不完全重叠 |
4.4.1 双音节动词不完全重叠现象的方言考察 |
4.4.2 双音节动词不完全重叠现象的历时考察 |
4.4.3 小结 |
4.5 小结 |
4.5.1 动词各种重叠式的方言分布 |
4.5.2 汉语方言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4.5.3 汉语方言动词重叠式的语法功能 |
第五章 形容词重叠 |
5.1 形容词的构词重叠 |
5.2 单音节形容词的构形重叠 |
5.2.1 单音节形容词二叠现象的方言考察 |
5.2.2 单音节形容词多叠现象的方言考察 |
5.2.3 单音节形容词重叠现象的历时考察 |
5.2.4 小结 |
5.3 双音节形容词的构形重叠 |
5.3.1 双音节形容词二叠现象的方言考察 |
5.3.2 双音节形容词多叠现象的方言考察 |
5.3.3 双音节形容词重叠现象的历时考察 |
5.3.4 小结 |
5.4 多音节形容词的构形重叠 |
5.4.1 三音节形容词重叠现象的方言分布 |
5.4.2 四音节形容词重叠现象的方言分布 |
5.4.3 多音节形容词重叠现象的特点 |
5.4.4 多音节重叠现象的历时考察 |
5.4.5 小结 |
5.5 小结 |
5.5.1 形容词重叠式的形式特点 |
5.5.2 形容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5.5.3 形容词重叠式的语法功能 |
第六章 代词和副词重叠 |
6.1 代词重叠 |
6.1.1 方言中代词重叠的形式 |
6.1.2 代词重叠式的语义 |
6.2 副词的重叠 |
6.2.1 方言中副词重叠的形式 |
6.2.2 副词重叠的形式及分布特点 |
6.2.3 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6.2.4 重叠式的语法功能 |
6.3 小结 |
第七章 问题讨论 |
7.1 关于重叠构词 |
7.1.1 重叠与“名词化 |
7.1.2 重叠与“形容词化” |
7.1.3 重叠构词的规律及原因 |
7.1.4 重叠构词与构形的辨识标准 |
7.2 重叠与音变 |
7.2.1 轻重音 |
7.2.2 变声 |
7.2.3 变韵 |
7.2.4 变调 |
7.2.5 长短音 |
7.3 重叠式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 |
7.3.1 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7.3.2 重叠式的语法功能 |
第八章 小结 |
8.1 本文的主要观点 |
8.2 研究的不足和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构式视角下的汉英习语变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语料描述 |
1.3.4 分析方法 |
1.4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定义 |
2.2.1 习语 |
2.2.2 习语变异 |
2.3 汉英习语研究概述 |
2.3.1 国外学者习语研究 |
2.3.2 国内学者习语研究 |
2.4 汉英习语变异研究概述 |
2.4.1 国内外学者语言变异研究 |
2.4.2 国内外学者习语变异研究 |
2.5 构式语法研究概述 |
2.5.1 国外学者构式语法研究 |
2.5.2 国内学者构式语法研究 |
2.6 小结 |
第三章 汉英习语变异研究理论框架 |
3.1 引言 |
3.2 构式语法定义 |
3.2.1 构式 |
3.2.2 构式语法 |
3.3 主要构式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3.3.1 构式的压制 |
3.3.2 构式的整合 |
3.3.3 构式的识解 |
3.3.4 构式的理据 |
3.4 小结 |
第四章 汉英习语变异语料的语言学特征 |
4.1 引言 |
4.2 汉英习语变异分类 |
4.2.1 汉语习语变异分类 |
4.2.2 汉语文学作品中习语变异使用频率的数据统计 |
4.2.3 英语习语变异分类 |
4.3 汉英习语变异的语言特征 |
4.3.1 汉英习语变异的语音特征及对比 |
4.3.2 汉英习语变异的语义特征及对比 |
4.3.3 汉英习语变异的语用特征及对比 |
4.3.4 汉英习语变异的句法特征及对比 |
4.4 小结 |
第五章 汉英习语变异与构式的压制—变异生成机制之一 |
5.1 引言 |
5.2 汉英习语变异中的压制 |
5.2.1 构式压制 |
5.2.2 词汇压制 |
5.2.3 语音压制 |
5.2.4 时体压制 |
5.2.5 多重压制 |
5.3 对比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汉英习语变异与构式的识解—变异生成机制之二 |
6.1 引言 |
6.2 汉英习语变异中构式的识解方式 |
6.2.1 汉英习语变异与详略度 |
6.2.2 汉英习语变异与辖域 |
6.2.3 汉英习语变异与背景 |
6.2.4 汉英习语变异与视角 |
6.2.5 汉英习语变异与突显 |
6.3 对比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汉英习语变异与构式的整合—变异生成机制之三 |
7.1 引言 |
7.2 汉英习语变异中构式的概念空间 |
7.3 汉英习语变异中的构式整合 |
7.4 汉英习语变异整合运作模型图 |
7.5 对比分析 |
7.6 小结 |
第八章 汉英习语变异与构式理据—习语变异的识解机制 |
8.1 引言 |
8.2 汉英习语变异与隐喻 |
8.2.1 语义隐喻 |
8.2.2 语音隐喻 |
8.3 汉英习语变异与转喻 |
8.4 汉英习语变异与象似性 |
8.4.1 语音象似 |
8.4.2 顺序象似 |
8.5 汉英习语变异与范畴化 |
8.6 汉英习语变异与类比 |
8.6.1 谐音类比 |
8.6.2 形式类比 |
8.6.3 语义类比 |
8.7 对比分析 |
第九章 结论 |
9.1 引言 |
9.2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9.3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 |
9.4 本研究的理论启示及应用价值 |
9.4.1 对习语教学的启示 |
9.4.2 对词典编纂的启示 |
9.4.3 对语料库应用的启示 |
9.4.4 对习语及习语变体翻译的启示 |
9.5 本研究的局限及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形容词重叠“AA”式在广告中的新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通讯类补位动词研究[D]. 王秋菊. 青岛大学, 2021
- [2]《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3]现代汉语词汇、语义及语法变异现象研究[D]. 肖慧. 华中师范大学, 2018(12)
- [4]大余客家方言形容词程度表达研究[D]. 刘芊盈. 浙江师范大学, 2016(02)
- [5]电视广告语言新质要素研究[D]. 张力弓. 山东大学, 2016(02)
- [6]20世纪90年代以降汉语变异动态研究[D]. 杨彩贤.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3)
- [7]现代汉语框式结构“X多多”的多角度研究[D]. 王玲玲. 南京师范大学, 2014(02)
- [8]汉韩形容词生动形式对比研究[D]. 南香林. 延边大学, 2013(06)
- [9]汉语方言重叠式比较研究[D]. 付欣晴.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1)
- [10]构式视角下的汉英习语变异研究[D]. 黄曼.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