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芪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血清负急性期蛋白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路一凡[1](2021)在《中药注射液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网状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中药注射液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各方面疗效,以期得到最佳的治疗干预措施,为临床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的中医治疗提供更高质量的循证证据。材料与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医学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 Med)等数据库,收集关于不同中药注射液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间从2006年1月-2020年12月,并对馆藏图书进行手工检索,以期补充获得与之相关的参考文献。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获得并交叉进行核对,参照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选用ADDIS软件对数据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56项随机对照试验,共有526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文献56篇。一共涉及13种中药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细辛脑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参附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参麦注射液、丹红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喘可治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及8种不同结局指标(总有效率、FEV1%、FVC、PaO2、PaCO2、CRP、PCT、WBC)。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1、总有效率为二分类变量,以0R为效应量,从图可知,与西医常规治疗相比,除清开灵、参附外其他中药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的干预措施均优于西医常规治疗(P<0.05)。2、肺功能方面:FEV1%为连续性变量,选用MD为效应量,从图中可知,各种干预措施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VC以MD为效应量,图中各干预措施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血气指标:PaO2选用MD为效应量,与常规治疗相比较,热毒宁(MD:10.48,95%CI:3.06,17.78),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干预措施两两之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aCO2选用MD为效应量,与常规治疗相比,细辛脑(MD:-14.12,95%CI:-23.23,-2.87),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干预措施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炎性指标:CRP以MD为效应量,与常规治疗相比,热毒宁(MD:-19.17,95%CI:-27.23,-10.64)、痰热清(MD:-5.12,95%CI:-8.94,-1.63)具有降低CRP的能力,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注射液间两两进行比较,热毒宁优于参附、参麦、痰热清(P<0.05),其他干预措施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CT选用MD为效应量,读图中数据可知对于结局指标PCT而言,干预措施之间两两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BC选用MD为效应量,从图中可知药物两两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运用ADDIS软件进行概率排序:1、总有效率方面,总有效率概率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黄芪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0.37)>清开灵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0.26)>参麦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0.12)>丹红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0.11)>细辛脑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0.06)>喘可治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0.02)=丹参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0.02)=血必净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0.02)>喜炎平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0.01)=痰热清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0.01)>热毒宁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0.00)=西医常规治疗(Rank1概率0.00)。2、在改善FEV1%方面,FEV1%概率排序由高到低为:鱼腥草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19)>喜炎平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15)>黄芪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12)>痰热清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10)=参麦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10)>血必净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8)>热毒宁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7)>丹参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6)>喘可治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4)=丹红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4)=细辛脑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4)>参附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2)>清开灵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0)=西医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0)。3、在改善FVC方面,FVC概率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鱼腥草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49)>喜炎平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19)>参附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12)>喘可治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10)>细辛脑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8)>丹红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2)>丹参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1)>痰热清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0)=血必净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0)=西医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0)。4、在改善PaO2方面,PaO2的概率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热毒宁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55)>黄芪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18)>痰热清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8)>喘可治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7)>参麦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6)=喜炎平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6)>西医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0)。5、在改善PaCO2方面,PaCO2的概率排序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细辛脑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8概率为0.77)>黄芪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8概率为0.10)>参麦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8概率为0.05)>喜炎平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8概率为0.04)>热毒宁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8概率为0.02)=痰热清注射液+常规治疗(0.02)>喘可治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8概率为0.01)>西医常规治疗(Rank8概率为0.00)。6、在改善CRP方面,CRP的概率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热毒宁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0概率为0.97)>细辛脑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0概率为0.02)>喘可治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0概率为0.00)=丹参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0概率为0.00)=丹红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0概率为0.00)=参附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0概率为0.00)=参麦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0概率为0.00)=痰热清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0概率为0.00)=血必净注射液(Rank10概率为0.00)=西医常规治疗(Rank10概率为0.00)。7、在改善PCT方面,PCT的概率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丹红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6概率为0.51)>血必净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6概率为0.23)>丹参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6概率为0.12)=痰热清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6概率为0.12)>西医常规治疗(Rank6概率为0.00)。8、在改善WBC方面,WBC的概率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热毒宁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7概率为0.29)>血必净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7概率为0.25)=鱼腥草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7概率为0.25)>黄芪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7概率为0.11)>清开灵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7概率为0.08)>痰热清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7概率为0.01)>西医常规治疗(Rank7概率为0.00)。结论:1.共性结论:中药注射液可以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肺功能、血气指标、炎性指标水平。2.总有效率:黄芪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效果最佳,各种中药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都有一定效果。3.肺功能:鱼腥草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效果最佳的概率最大,其次是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的方案。4.血气指标PaO2:热毒宁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效果最佳。血气指标PaCO2:细辛脑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效果最佳。5.炎性指标CRP、WBC:热毒宁注射液联和西医常规治疗效果最佳的概率最大,且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在改善CRP方面为最佳。炎性指标PCT:丹红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效果最佳的概率最大。6.不同中药注射液对于不同结局指标的改善各有所长,临床医师应当根据AECOPD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中药注射液。
陈晶晶[2](2021)在《参七化痰方治疗AECOPD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含药血清对气道平滑肌细胞RhoA/ROCK信号通路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1背景COPD是全球引起慢性疾病和死亡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对COPD的研究一直是呼吸界的研究热点。据2021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COPD乃世界第3位死亡原因,可预测发病率和死亡率将在未来几十年上升。目前,COPD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其病因是由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之间复杂交互作用。其中暴露于吸入污染物或香烟烟雾激活肺泡上皮和炎症细胞引起气道炎症是COPD发病主要机制。本研究分为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及体外研究三部分。运用传统医学理论与现代分子医学技术,针对慢阻肺这一重大疾病开展相关性研究。从理论研究出发,通过分类提炼关于慢阻肺的中医病因病机相关文献,梳理出慢阻肺中医学发生发展病机及治则治法,通过临床观察及体外研究,阐明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COPD的内在机制,为益气活血化痰法进一步运用于COPD的治疗提供客观依据。2目的在传统医学“整体观念辨证统一”思想指导下,探讨慢阻肺的中医学发生发展内在病机,通过理论研究,揭示慢阻肺“本虚标实”的病理本质及益气活血化痰法的治疗意义。临床研究观察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气虚血瘀痰阻证的疗效评价及安全性,并分析TGF-β1与ROCK1等其他指标的相关性。体外研究以Rho A/ROCK与MAPK/ERK信号通路为切入点,观察在TGF-β1刺激下参七化痰方含药血清对气道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迁移、凋亡及F-肌动蛋白的形成和细胞骨架重组的影响,检测药物干预后上述通路相关分子水平的表达变化,观察益气活血化痰法中药参七化痰方对气道平滑肌细胞的作用,探讨其治疗慢阻肺气道重塑的分子机制,为中医药辅助治疗慢阻肺提供科学依据。3方法理论研究部分:通过搜集筛选关于慢阻肺的中医病因病机相关文献,提炼出慢阻肺中医学发生发展病机,揭示慢阻肺发病的本质及治法,并通过文献研究阐述Rho A/ROCK等信号通路与TGF-β1的结构功能及其与慢阻肺的相关性,为进一步参七化痰方治疗慢阻肺临床研究及体外实验提供理论基础。临床研究部分:按照随机对照设计原则,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AE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控制性氧疗、抗生素、解痉平喘药及祛痰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参七化痰方治疗,两组均治疗14天。治疗前后对两组症状与体征评分进行记录来评估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监测患者呼吸困难指数(m MRC)、肺功能(FEV1%pred、FEV1/FVC)、血气分析(Pa CO2、Pa O2)、感染指标(WBC、NEUT%、hs-CRP)、凝血指标(FBG、DD水平);此外,还对治疗前后患者的TGF-β1与ROCK1进行了检测,并且对治疗组患者治疗前的TGF-β1指标与其他相关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为后续细胞实验的机制研究奠定基础。体外研究部分:本课题来源系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473675)支持。采用参七化痰方的大鼠含药血清,进行气道平滑肌细胞体外实验。实验研究一从新生SD大鼠的肺中成功分离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从不同层面来筛选TG F-β1刺激下参七化痰方(SQHT)对气道平滑肌细胞最适作用浓度,为后续信号通路机制研究提供基础。实验研究二根据实验一筛选出的SQHT最适含药血清浓度进行接下来的实验,利用CCK8方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Transwell检测迁移能力;采用流式方法检测凋亡能力,并利用Western blot与RT-q PCR方法对Bax、Bcl-2水平进行验证;通过免疫荧光的方法追踪细胞F-肌动蛋白的变化。实验研究三采用Western blot与RT-q PCR方法对Rho A/ROCK与MAPK/ERK信号通路上的关键蛋白进行了检测,包括Rho A、ROCK1、ROCK2、p-ERK、ERK等指标的变化;实验研究四为了进一步证明SQHT在气道平滑肌细胞重塑及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采用Western blot与RT-q PCR方法检测细胞因子Snail、Slug的变化,同时采用ELISA方法验证细胞上清中MMP9、TIMP-1蛋白的变化,为临床运用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慢阻肺提供科学依据。4结果4.1理论研究慢阻肺乃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乃正虚,肺脾肾气亏虚为主。标实乃痰瘀,以痰瘀互结为特点。总属正虚夹杂痰瘀而成,气虚血瘀痰阻乃肺胀病机之关键,益气活血化痰法是肺胀的根本治法。Rho A/ROCK为慢阻肺中最常见失调信号通路之一,MAPK/ERK信号通路位于其下游发挥作用,TGF-β1刺激与慢阻肺气道重塑及气道平滑肌密切相关。参七化痰方具有益气活血化痰功效,故可能介导上述两条信号通路干预TGF-β1的刺激来治疗慢阻肺。4.2临床研究4.2.1治疗前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症状体征评分、m MRC、FEV1%pred、FEV1/FVC、Pa CO2、Pa O2、WBC、NEUT%、hs-CRP、FBG、DD、TGF-β1以及ROCK1水平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4.2.2治疗后疗效比较4.2.2.1益气活血化痰法对中医证候疗效的影响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组咳嗽、喘息、咯痰量、痰液状态、饮食情况、口唇紫绀、胸闷、乏力、肺部啰音等单项积分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咳嗽、咯痰量、痰液状态、饮食情况、口唇紫绀、乏力、肺部啰音单项积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胸闷及喘息单项积分疗效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效率方面,治疗组30例中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30例中显效9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7%。经过治疗后,2组总有效率相近(P>0.05),但2组显效率相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1)。4.2.2.2益气活血化痰法对呼吸困难指数的影响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组m MRC评分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两组m MRC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4.2.2.3益气活血化痰法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组患者FEV1%pred,FEV1/FVC指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FEV1%pred,FEV1/FVC指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4.2.2.4益气活血化痰法对WBC、Neut%、hs-CRP、TGF-β1、ROCK1的影响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组患者WBC、Neut%、hs-CRP、TGF-β1、ROCK1指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两组患者WBC、Neut%、hs-CRP、TGF-β1、ROCK1指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4.2.2.5益气活血化痰法对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组患者Pa O2、Pa CO2较治疗前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两组患者Pa O2、Pa CO2指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4.2.2.6益气活血化痰法对凝血指标的影响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组患者FBG、DD较治疗前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两组患者FBG、DD指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4.2.3益气活血化痰法安全性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无明显差异,且治疗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4.2.4 TGF-β1与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治疗组AECOPD患者治疗前血清TGF-β1含量与WBC(r=0.466,P=0.009)、Neut%(r=0.450,P=0.012)、hs-CRP(r=0.388,P=0.034)、Pa CO2(r=0.432,P=0.017)和DD(r=0.394,P=0.031)呈正相关,与Pa O2(r=-0.467,P=0.009)、F EV1%pred(r=-0.379,P=0.039)及FEV1/FVC(r=-0.344,P=0.045)呈负相关,而与FBG无显着相关性(r=0.156,P=0.409)。结合前述结果,提示TGF-β1可能参与AECOPD炎症、凝血及呼吸功改变等过程。进一步研究还显示,AECOPD患者血清TGF-β1含量与COPD发病重要信号通路Rho A/ROCK中ROCK1(r=0.309,P=0.043)也呈正相关。4.3体外研究4.3.1实验研究一实验细胞爬片经DAPI细胞免疫化学染色后,根据荧光二抗的荧光颜色,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可见细胞核为蓝色,而α-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表达位置为绿光,主要表达区域为细胞胞浆,细胞特异性及活性良好,鉴定为ASMCs,可作为后续实验用细胞。通过给予不同浓度的SQHT含药血清进行干预TGF-β1刺激的ASMCs,结果显示在细胞增殖、迁移、细胞骨架重组等方面,与空白组相比,TGF-β1模型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除5%SQHT增殖能力无明显差异外(P>0.05),5%、10%和20%SQHT各治疗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量效关系在所设浓度梯度范围内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其中5%和10%SQHT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10%和20%SQHT含药血清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Rho A、ROCK1、ROCK2、Bax、Bcl-2均有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Rho A、ROCK1、ROCK2、Bax、Bcl-2均有显着差异(P<0.01)。不同浓度治疗组组间比较,10%与20%治疗组对Rho A、ROCK1、ROCK2、Bax、Bcl-2等指标的影响均较5%治疗组显着(P<0.01),且10%与20%治疗组对Rho A、ROCK1、ROCK2、Bax、Bcl-2等指标的影响无显着差异(P>0.05)。综上所述,鉴于考虑到细胞毒性的作用,因此我们选择10%SQHT含药血清作为后续实验的最适浓度。4.3.2实验研究二药物在抑制气道平滑细胞增殖、迁移、细胞骨架重组方面均具有调控作用。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在增殖、迁移及骨架重组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在增殖、迁移及骨架重组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组间比较,在抑制增殖、迁移和抗凋亡方面,10%SQHT组与Fasudi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架重组方面10%SQHT组优于Fasudil组(P<0.01),且二者在抑制细胞增殖、迁移、细胞骨架重组及抗凋亡表达方面具有协同作用,且10%SQHT+Fasudil组最佳(P<0.05,P<0.0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Bax、Bcl-2、Bax m RNA、Bcl-2 m RNA均有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除Fasudil组对Bax m RNA无显着影响外,三个治疗组Bax、Bcl-2、Bax m RNA、Bcl-2 m RNA均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组组间比较,10%SQHT组Bax、Bcl-2、Bax m RNA、Bcl-2 m RNA均优于Fasudil组(P<0.01);联合治疗组Bax、Bcl-2、Bax m RNA、Bcl-2 m RNA均优于10%SQHT与Fasudil组。4.3.3实验研究三药物对Rho A/ROCK与MAPK/ERK信号通路上的关键蛋白异常表达具有调控作用。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Rho A、ROCK1、ROCK2、Rho A m RNA、ROCK1 m RNA、ROCK2m RNA、p-ERK、ERK、p-ERK/ERK均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Rho A、ROCK1、ROCK2、Rho A m RNA、ROCK1 m RNA、ROCK2 m RNA、p-ERK、ERK、p-ERK/ERK均显着降低(P<0.01)。治疗组组间比较,10%SQHT治疗组在抑制Rho A、ROCK1、ROCK2、Rho A m RNA、ROCK1 m RNA、ROCK2 m RNA、p-ERK、ERK、p-ERK/ERK方面均优于Fasudil(P<0.05,P<0.01);联合治疗组在抑制Rho A、ROCK2、Rho A m RNA、ROCK1 m RNA、p-ERK、ERK方面均优于另外2个治疗组(P<0.01)。联合治疗组在抑制ROCK1、ROCK2 m RNA、p-ERK/ERK方面与SQHT组无差异(P>0.05),且优于Fasudil组(P<0.01)。4.3.4实验研究四药物对Snail?Slug?MMP-9?TIMP-1的关键因子异常表达具有调控作用。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Snail、Snail m RNA、Slug、Slug m RNA、MMP-9、TIMP-1均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Snail、Snail m RNA、Slug、Slug m RNA、MMP-9、TIMP-1均显着降低(P<0.01)。治疗组组间比较,10%SQHT治疗组在抑制Snail、Slug m RNA、MMP-9、TIMP-1方面均优于Fasudil(P<0.01),在抑制Slug、Snail m RNA方面与Fasudil无显着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在抑制Slug、Slug m RNA、MMP-9、TIMP-1方面均优于另外2个治疗组(P<0.01)。联合治疗组在抑制Snail、Snail m RNA方面与SQHT组无差异(P>0.05),且优于Fasudil组(P<0.01)。5结论基于益气活血化痰法创制的参七化痰方可以改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中医证候疗效、呼吸困难指数、肺功能、感染指标、血气分析指标以及凝血指标等,且安全性良好,未见毒副作用。其内在作用机制可能与TGF-β1及Rho A/ROCK等信号通路途径相关,通过下调TGF-β1及Rho A/ROCK相关基因蛋白表达,进而负向调节MAPK/ERK信号通路的发展。
杨辉[3](2020)在《加味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夹瘀证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经过观察加味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夹瘀证患者临床症状、肺功能、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变化,评价加味补肺汤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方面的临床疗效,探究该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优势,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本课题严格按照研究设计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6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夹瘀证患者,采取随机对照的设计方案,运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西医常规治疗(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思力华)每日一吸(18ug/吸)),治疗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加味补肺汤(即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加味补肺汤),两组的疗程都为8周。观察分析患者治疗前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病程、吸烟史)及治疗前后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FEV1/FVC%、FEV1%Pred)、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评分(m MRC)、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问卷(CAT)、六分钟步行实验(6MWT)等的变化,最后将研究收集的数据整理后运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治疗前两组基线数据分析: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各自的性别占比、平均年龄、病程、吸烟史、肺功能(FEV1/FVC%、FEV1%Pred)、中医症候评分、m MRC评分、CAT积分、6MWT等基线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治疗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差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率对比,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则为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FEV1/FVC%、FEV1%Pred)对比:治疗后两组各自的FEV1/FVC%、FEV1%Pred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两组治疗后组间对比及两组治疗前后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FEV1/FVC%、FEV1%Pred与治疗后的差值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后两组m MRC评分及CAT评分对比:两组m MRC评分及CAT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各自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 MRC评分及CAT评分疗治疗前后差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前后两组6MWT距离对比:两组6MWT距离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6MWT距离差值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补肺汤联合西医常规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夹瘀证的患者与单纯西药组相比,在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肺功能、改善患者呼吸困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活动耐量等方面更具有优势,临床疗效更佳。
林小瑛[4](2020)在《加味苏子降气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浊壅肺证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运用加味苏子降气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痰浊壅肺证患者,通过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肺泡表面活性蛋白D(surfactant protein D,SP-D)及降钙素原(PCT)的变化,评估加味苏子降气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浊壅肺证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照课题设计的纳入及排除标准,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按照2019 GOLD指南西医规范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汤剂加味苏子降气汤治疗,疗程均为14天。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肺泡表面活性蛋白D(SP-D)、降钙素原(PCT)的变化,并对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果:1.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治疗前一般资料(性别、肺功能分级、年龄、病程、吸烟史)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临床总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0.91%,对照组总有效率80.6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3.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总积分:组内对比: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有明显下降(P<0.01);组间差值对比:治疗组总积分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中医单项症状计分:组内对比:治疗组治疗后能明显改善中医各单项症状(P<0.01);对照组能明显改善患者咳嗽、咳痰、喘息、胸闷、腹胀纳呆、倦怠乏力症状(P<0.01),对畏风自汗有改善作用(P<0.05);组间差值对比:治疗组治疗后,在咳嗽、咳痰、喘息、腹胀纳呆、倦怠乏力、畏风自汗方面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胸闷方面,两组疗效相当(P>0.05)。4.炎症指标:组内对比:两组治疗后血清SP-D、PCT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组间差值对比:治疗组治疗后血清SP-D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清PCT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1.西医常规治疗联合加味苏子降气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浊壅肺证的总体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2.加味苏子降气汤可减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浊壅肺证患者的气道炎症,发挥气道和肺部保护作用,并可改善机体的炎症反应,协同抗感染,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清SP-D、PCT水平。
黄锦榕[5](2018)在《肺胀2号方治疗慢阻肺稳定期肺肾气阴两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其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肺胀2号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稳定期肺肾气阴两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慢阻肺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慢阻肺稳定期肺肾气阴两虚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5例,两组在西医常规基础治疗上,治疗组给予肺胀2号方,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慢阻肺患者自我评估测试(CAT)评分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8-异前列腺素(8-isoprostane)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1.一般资料:两组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肺功能严重程度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5.76%,对照组为45.45%,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证候总积分均显着低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17.03±3.98)分比(14.12±4.73)分,P=0.000;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16.3±4.78)分比(10.09±4.77)分,P=0.000],但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01)。3.两组肺功能、CAT评分比较:3.1肺功能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EV1、FEV1%、FEV1/FV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2 CAT评分比较:治疗组CAT评分较治疗前显着下降[治疗前后比较(14.00±4.98)分比(10.36±3.27)分,P=0.000],且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明显[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10.36±3.27)分比(14.00±6.12)分,P=0.004];对照组CAT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氧化指标比较:治疗组治疗后SOD、GSH显着高于治疗前,8-isoprostane显着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比较:SOD:58.71(51.98,146.01)U/ml比126.59(54.44,156.10)U/ml,P=0.04;GSH:(2.34±0.38)μM 比 126.59(2.62±0.57)μM,P=0.021;8-isoprostane:154.16(60.86,233.73)pg/ml 比 145.13(42.16,183.16)pg/ml];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1.西医常规治疗联合肺胀2号方治疗慢阻肺稳定期肺肾气阴两虚证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2.肺胀2号方能降低CAT评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肺胀2号方可以提高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血清SOD和GSH的水平,降低血清8-isoprostane 的水平。4.经过肺胀2号方治疗后全身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曹乃芹[6](2018)在《基于数据挖掘的晁恩祥教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经验探究》文中认为目的:借助现代数据挖掘技术,对晁恩祥教授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0PD)的治法、证候特点和用药进行分析,探究其临证论治COPD的经验及学术思想。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收集晁恩祥教授治疗慢阻肺的门诊病例,进行原始资料的保存、整理、数据预处理,运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结合古今医案云平台(V1.4.4)对患者的证候、治法、用药等进行频数分析,探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见症状、体征、主要治疗方法、用药规律等;采用聚类分析对纳入医案中出现频次较高的药物进行统计,寻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关联密切的药物组合体;利用SPSS Clementine 11.1软件对中药与中药进行Apriori算法关联规则分析,探究晁恩祥教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用药配伍规律。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慢阻肺患者257例,共计1271诊次,其中:1.频数分析结果:出现频率在10%以上的症状依次为:咳嗽、气短、咯白痰、憋气、气喘、胸闷、睡眠欠佳、大便干燥、咽痒、痰粘难咯、乏力、大便稀等;舌象以淡红、暗红为主,并且胖大舌、齿痕舌多见,脉以弦及沉细为主;药物总频数为19659次,频数100次以上的药物有33味,累计频率达到85.39%,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药物;使用频数前25位的中药,频数均在200次以上,累计频率79.66%,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核心药物。2.聚类分析结果:对使用最多的70味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常用药对17个,3味药组合10个。分层聚类核心药物分析得到降气平喘、疏风止咳利咽、补肺益肾、化痰理气、宣肺清热等常用药物组合;常用随证加减药物聚类后可得到8个药物组合体,主治胸胁部胀闷不适、情志不舒、脾胃运化失职、食欲不振、夜眠不安、咳喘合并便秘、表虚易感、自汗、盗汗、燥邪伤肺或肺胃阴虚热及痰多咽喉不利等症状。3.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本研究主要对中药与中药之间的关联规则进行了分析,得出常用配伍药物:苏子、五味子、地龙、杏仁、白果、枇杷叶、山茱萸、蝉蜕、橘红、紫毙、紫苏叶,从祛风、宣肺、润肺、降肺、敛肺、清肺、化痰等多角度缓解急性期症状。4.晁恩祥教授治疗慢阻肺经验:①病机本虚标实,分期阶段论治。发作期邪实为主,治以宣肺、化痰、降气、疏风、利咽、通窍、清热;稳定期以肺肾两虚为本,把握调补肺肾之机要。②重视主症证候要素,注意审证求因。③风为百病之长,强调脏腑辨证。重视风邪的作用,多选用五味子、白芍、地龙、蝉蜕、杏仁、麻黄、苏子等缓急平喘之药。本病病位在肺,与脾胃、肝、肾关系密切,治疗时把握病邪所犯脏腑,靶向用药。④防病重于治病,把握整体观念。慢阻肺以虚为纲,未发作时以黄芪、太子参、黄精、山萸肉、淫羊藿、冬虫夏草、白术等固护肌表,固本止咳,应注意四季、环境变化,保养形体,使正气存内。结论:①通过应用多种数据挖掘方法探究晁恩祥教授治疗慢阻肺的经验:治疗COPD以化痰止咳平喘药、补益药、解表药使用频率最高,数据挖掘体现其治疗时以肺、脾、肾、肝等脏为切入点,重视本虚标实的病机,围绕降气平喘、疏风止咳利咽、补肺益肾、化痰理气、宣肺清热等治法确立治则。②数据挖掘是探索名老中医经验的有效途径:运用现代科技数据挖掘技术可以更加系统、科学地分析海量的中医诊疗信息,发掘其中辨证施治、处方用药等环节中隐含的关联和规律,能够得到客观的、实用的、对临床工作有指导意义的结论,对中医学术经验的继承以及中医学的发展创新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有助于促进中医的发展创新,进而促进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
陈英[7](2016)在《清金化痰汤通过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干预AECOPD气道粘液高分泌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验研究目的探索清金化痰汤在慢阻肺模型大鼠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粘蛋白MUC5AC分泌”信号通路中的作用靶点。方法气道滴注脂多糖联合烟熏的方法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50只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清金化痰汤组、克拉霉素组与解毒清肺组。模型组、清金化痰汤组、克拉霉素组、解毒清肺组分别给予0.9%氯化钠溶液、清金化痰汤、克拉霉素片、解毒清肺合剂灌胃,空白对照组正常喂养,连续30天。实验第31日取材,每组随机选取6只,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及黏液腺体增生,阿尔新蓝-过碘酸雪夫染色观察杯状细胞增生,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NE.EGFR. MUC5AC基因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及气道上皮NE、P-EGFR、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hosphorylated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P-ERK)、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hosphorylated c-Jun N-terminal kinase, P-JNK).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MAPK)、MUC5AC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粘液腺体增生、杯状细胞数目、NEmRNA、 MUC5ACmRNA表达、气道上皮NE、P-EGFR、P-ERK、P-JNK、P-p38、MUC5AC蛋白表达均显着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清金化痰汤组粘液腺体增生、杯状细胞数目、NEmRNA、EGFRmRNA、MUC5ACmRNA、气道上皮NE、P-ERK、P-p38、MUC5AC蛋白表达均显着降低,且抑制NEmRNA、EGFRmRNA、MUC5ACmRNA、NE蛋白表达作用优于克拉霉素组。与模型组比较,清金化痰汤组大鼠气道上皮P-JNK表达显着升高,而克拉霉素组P-JNK表达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清金化痰汤及克拉霉素对慢阻肺模型大鼠气道上皮P-EGFR蛋白表达均无影响。结论 清金化痰汤可能通过抑制NE及EGFR下游信号通路中ERK、p38信号通路,干预慢阻肺气道粘液高分泌。临床研究目的探索清金化痰汤通过NE调节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简称慢阻肺急性加重)(痰热壅肺证)气道粘液高分泌的作用。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共纳入病例156例,脱落21例,资料完整、具有统计学意义病例135例,治疗组71例,对照组64例。对照组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常规西医治疗方案基础上,予以痰热清注射液3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基础上,予以清金化痰汤颗粒剂口服,每日2次,每次1袋,疗程7天。观察指标:(1)治疗前检测患者动脉血气PaO2、PaCO2、SpO2、PH值;(2)分别在治疗第1、7天观察咳嗽频次、痰粘稠度、痰色、痰量、喘息、胸闷、呼吸困难症状积分及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 CRP)等实验室指标;(3)Elisa法检测患者治疗第1、7天血清NE、MUC5AC含量。结果(1)135例慢阻肺急性加重发病人群中,男性67人(49.63%),女性68人(50.37%);(2)135例慢阻肺急性加重发病人群中,最小年龄46岁,最大年龄97岁,平均年龄(75.81±9.88)岁,其中在81-90岁分布最多(43.7%),其余依次是71-80岁(28.15%)、61-70岁(17.78%)、51-60岁(7.41%)、>90岁(2.22%)、40-50岁(0.74%);(3)135例慢阻肺急性加重发病人群中,有吸烟史77人(57.04%),无吸烟史58人(42.97%);(4)135例慢阻肺急性加重发病人群既往病史中,从高到低依次是高血压病(52.59%)、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45.93%)、糖尿病(22.96%)、高脂血症(20.74%)、反流性食管炎(17.78%)、脂肪肝(16.30%)、心律失常(12.59%)、脑梗死(11.11%)、肾功能不全(8.15%)、胃炎(7.41%)、甲状腺疾病(4.44%);(5)135例慢阻肺急性加重住院人群中,肺功能Ⅲ级人群最多(45.19%),其余依次是肺功能Ⅱ级人群(34.07%)、肺功能Ⅰ级人群(20.74%);(6)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咳嗽频次、痰色、痰质、痰量、喘息、胸闷、mMRC评分、口干、小便黄、大便干单项症状积分均显着降低(P<0.01),且治疗组在改善慢阻肺患者咳嗽频次、痰色、痰质、痰量方面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7)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血清NE、MUC5AC含量、N%、CRP均显着降低(P<0.01),且治疗组在减少黏蛋白MUC5AC分泌方面,作用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WBC治疗后显着降低(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WBC与治疗前相比无差异(P>0.05);(8)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均显着降低(P<0.01),且治疗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清热化痰类中药(清金化痰汤、痰热清)联合西药可以显着改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清金化痰汤联合西药可以改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临床症状,尤其在咳嗽频次、痰粘稠度、痰色、痰量方面疗效显着,优于痰热清联合西药治疗组。清金化痰汤联合西药可以显着降低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血清NE、MUC5AC. WBC、N%、CRP水平,且降低MUC5AC作用显着优于痰热清联合西药治疗组。
吴若菡[8](2014)在《甘蔗源纤维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疗效评价》文中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指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特征是气流受限不可逆。多与肺部对有害颗粒及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相关。“肺与大肠相表里”是中医学的经典理论之一,二者生理上相关,病理上相互传变。因此在治疗上两者可相互为用,或肺病治肠,或肠病治肺。本研究在文献整理、理论研究基础上,从临床研究出发,探讨COPD评估高风险的危险因素、COPD患者肺部症状与腹部症状相关性、甘蔗源纤维素治疗COPD稳定期的疗效及安全性,对“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提供新的临床证据,为COPD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文献综述部分“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研究部分,从经络、藏象角度研究了“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渊源;从动物实验和现代机理研究角度总结“肺与大肠”理论的实验室研究进展;在临床研究方面,包含了病例对照试验、个案报道及经验总结等多方面,总结了肺病治肠、肠病治肺、肺肠同治的治疗方法,为“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提供证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进展,从病因学、病理学、发病机制及治疗角度出发,参照2011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对COPD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第二部分,理论探讨部分以《伤寒论》方药治则为线索,对“通腑法”治疗肺系疾病的方证进行总结归纳,对仲景使用“通腑法”治疗肺系疾病进行探讨。依据循证医学原则和方法,对2013年4月之前的使用大承气汤加减方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检索整理,探讨使用大承气汤加减方治疗AECOPD的疗效及安全性,为AECOPD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第三部分,临床研究部分1流行病学研究目的:通过研究COPD患者患病史和家族史、职业史、吸烟史等与COPD发病风险评估之间的相关性,探讨COPD评估高风险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全国4个城市的中医院呼吸科收取COPD患者,对COPD高风险分布特征及COPD高风险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腹胀、便秘症状OR值3.127,95%CI:[1.689-5.789];吸烟 OR 值 2.191,95%CI:[1.227-3.192]家族遗传因素 OR 值 1.793,95%CI:[1.029,3.124];冠心病 OR 值 2.927,95%CI:[1.155-7.418]、糖尿病 OR 值 2.927,95%CI:[1.155-7.418]、牙周病OR值2.720,95%CI:[1.065-6.943]。COPD评估高风险与低风险在性别、粉尘接触史、儿童时期下呼吸道疾病史、慢支、过敏性鼻炎、脑血管病、反流性食道炎、结核病方面无显着差异。结论:通过实验得出,COPD评估高风险的危险因素有:腹胀便秘、吸烟、家族遗传因素、冠心病、糖尿病、牙周病。2肺肠相关性研究目的:通过研究稳定期COPD患者呼吸道症状或体征改变,探索其与下消化道主要症状、COPD急性发作频率、患者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为临床防治COPD提供参考。方法:使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下消化道主要症状(腹胀、便秘)与肺部主要症状(咳嗽、咯痰、喘息)、COPD急性加重频率、圣乔治呼吸调查问卷(SGRQ)的关系。结果:腹胀组、便秘组患者肺部症状积分均高于无腹胀、便秘组患者(p<0.01);腹胀组、便秘组在COPD急性发作次数方面少于无症状组(p<0.01);6min步行距离方面,腹胀组、便秘组短于无症状组(p<0.05,p<0.01);SGRQ比较,腹胀组、便秘组患者分值均明显高于无症状组的COPD患者(p<0.05);相关性分析方面,腹胀症状与肺部症状、急性发作次数、6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评分之间均具有显着相关性(p<0.01),便秘与肺部症状、急性发作、生活质量之间均具有显着相关性(p<0.01),与急性发作次数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COPD患者肺部症状与腹部症状相关性好,且有腹胀、便秘症状的COPD患者COPD急性加重频率、生存质量、6min方面较无腹胀便秘的COPD患者严重。3甘蔗源纤维素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临床疗效评价目的:探讨甘蔗源纤维素治疗COPD稳定期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使用“通腑法”治疗COPD提供新思路。方法:本论文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COPD稳定期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在西医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安慰剂,治疗组在西医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甘蔗源纤维素。观察患者肺功能、肺部及肠道症状积分、SGRQ、呼吸困难量表评分(mMRC)、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对比,在症状积分、mMRC差异不明显(p>0.05),SGRQ差异明显(p<0.05);组内对比:两组症状积分、mMRC分级、SGRQ疗后均优于疗前(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服药前后血尿便,肝肾功检查均无差异(p>0.05)结论:甘蔗源纤维素可提高COPD患者肺部、肠部症状积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9](2013)在《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文中研究说明
卞玉凡,周奎龙[10](2013)在《中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作用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或称肺外)的不良反应[1]。中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理作用研究成为近年来医学研究的热点,下面就此作一综述。
二、黄芪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血清负急性期蛋白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芪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血清负急性期蛋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中药注射液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网状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药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2)参七化痰方治疗AECOPD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含药血清对气道平滑肌细胞RhoA/ROCK信号通路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理论研究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虚、痰、瘀”病机及治则治法研究 |
1 正气亏虚为根本 |
1.1 病变初期,肺脏气虚 |
1.2 肺虚日久,子盗母气 |
1.3 肺脾及肾,肾失摄纳 |
2 痰瘀互结致标实 |
2.1 痰饮内伏为慢阻肺病情缠绵的关键 |
2.2 瘀血阻络为慢阻肺久治不愈的核心 |
3 外感六淫为诱因 |
4 小结 |
理论研究二 RhoA/ROCK信号通路及其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性研究 |
1 Rho A/ROCK信号通路及其结构功能 |
1.1 Rho A/ROCK信号转导通路组成 |
1.2 Rho A/ROCK信号通路功能 |
2 Rho A/ROCK信号通路与COPD气道重塑 |
2.1 Rho A/ROCK信号通路与气道炎症 |
2.2 Rho A/ROCK信号通路与气道平滑肌细胞 |
3 Rho A/ROCK与 MAPK/ERK信号通路之间的联系 |
4 小结 |
理论研究三 TGF-β1及其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性研究 |
1 TGF-β及其结构功能 |
2 TGF-β1 及其与COPD相关性研究 |
2.1 TGF-β1 |
2.2 TGF-β1与COPD气道炎症 |
2.3 TGF-β1 与气道平滑肌细胞 |
3 小结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1 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2 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对照组治疗 |
2.3 治疗组治疗 |
2.4 观测指标及方法 |
2.5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
3.2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3.3 两组中医主要症状及体征积分比较 |
3.4 两组m MRC问卷比较 |
3.5 两组肺功能比较 |
3.6 两组血清WBC、Neut%、hs-CRP、TGF-β1、ROCK1 比较 |
3.7 两组血气分析比较 |
3.8 两组凝血指标比较 |
3.9 安全性评价 |
3.10 TGF-β1 与各指标之间相关性比较 |
4 讨论 |
4.1 益气活血化痰法的应用及内涵 |
4.2 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依据 |
4.3 益气活血化痰法影响相关指标的主要意义 |
5 小结 |
第三章 实验研究 |
实验研究一 参七化痰方含药血清对TGF-β1 刺激的气道平滑肌细胞影响的研究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饲养环境 |
1.3 实验药品 |
1.4 实验试剂 |
1.5 实验仪器 |
2 方法 |
2.1 ASMCs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
2.2 SQHT配方的制备 |
2.3 SQHT含药血清的制备 |
2.4 ASMCs的分组及处理 |
2.5 CCK-8 检测细胞增殖活力 |
2.6 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 |
2.7 细胞免疫荧光 |
2.8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能力 |
2.9 Westernblot检测Rho A、ROCK1、ROCK2、Bax、Bcl-2蛋白的变化 |
2.10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11 统计分析 |
3.结果 |
3.1 ASMCs细胞的鉴定结果 |
3.2 不同浓度SQHT含药血清对TGF-β1 刺激下ASMCs增殖影响 |
3.3 不同浓度SQHT对 TGF-β1 刺激下ASMCs迁移的影响 |
3.4 不同浓度SQHT对 TGF-β1 刺激下ASMCs细胞骨架重组的影响 |
3.5 不同浓度SQHT对 TGF-β1 刺激下ASMCs细胞凋亡的影响 |
3.6 不同浓度SQHT对 TGF-β1 刺激下ASMCs细胞Bax、Bcl-2表达水平的影响 |
3.7 不同浓度SQHT对 TGF-β1 刺激下ASMCs细胞Rho A、ROCK1、ROCK2 表达水平的影响 |
实验研究二 参七化痰方含药血清对TGF-β1 刺激的细胞增殖、迁移、细胞骨架重组及凋亡影响的机制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饲养环境 |
1.3 实验药品 |
1.4 实验试剂 |
1.5 实验仪器 |
2 方法 |
2.1 ASMCs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
2.2 SQHT配方的制备 |
2.3 SQHT含药血清的制备 |
2.4 ASMCs的分组及处理 |
2.5 CCK-8 |
2.6 Transwell |
2.7 细胞免疫荧光 |
2.8 流式细胞术 |
2.9 Western blot |
2.10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11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SQHT对 TGF-β1 刺激下ASMCs细胞增殖的影响 |
3.2 SQHT对 TGF-β1 刺激下ASMCs细胞迁移的影响 |
3.3 SQHT对 TGF-β1 刺激下ASMCs细胞骨架重组的影响 |
3.4 SQHT对 TGF-β1 刺激下ASMCs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
3.5 SQHT与抑制剂法舒地尔对TGF-β1 刺激下ASMCs细胞Bax、Bcl-2 表达水平的影响 |
3.6 SQHT与抑制剂法舒地尔对TGF-β1 刺激下ASMCs细胞Bax m RNA、Bcl-2 m 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
实验研究三 基于Rho A/ROCK与MAPK/ERK信号通路研究参七化痰方含药血清对TGF-β1 刺激的气道平滑肌细胞影响的分子机制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饲养环境 |
1.3 实验药品 |
1.4 实验试剂 |
1.5 实验仪器 |
2 方法 |
2.1 ASMCs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
2.2 SQHT配方的制备 |
2.3 SQHT含药血清的制备 |
2.4 ASMCs的分组及处理 |
2.5 Western blot |
2.6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7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SQHT与抑制剂法舒地尔对TGF-β1 刺激下ASMCs细胞Rho A、ROCK1、ROCK2 表达水平的影响 |
3.2 SQHT与抑制剂法舒地尔对TGF-β1 刺激下ASMCs细胞Rho A m RNA, ROCK1 m RNA, ROCK2 m 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
3.3 SQHT与抑制剂法舒地尔对TGF-β1 刺激下ASMCs细胞ERK1/2、p-ERK1/2 表达水平的影响 |
实验研究四 参七化痰含药血清对TGF-β1 刺激的气道平滑肌细胞Snail、Slug、MMP-9、TIMP-1 水平的影响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饲养环境 |
1.3 实验药品 |
1.4 实验试剂 |
1.5 实验仪器 |
2 方法 |
2.1 ASMCs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
2.2 SQHT配方的制备 |
2.3 SQHT含药血清的制备 |
2.4 ASMCs的分组及处理 |
2.5 Western blot检测Snail、Slug水平的变化 |
2.6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nail、Slug水平的变化 |
2.7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测定MMP-9、TIMP-1 水平的变化 |
2.8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SQHT与抑制剂法舒地尔对TGF-β1 刺激下ASMCs细胞Snail、Slug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3.2 SQHT与抑制剂法舒地尔对TGF-β1 刺激下ASMCs细胞Snail m RNA、Slug m 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
3.3 SQHT与抑制剂法舒地尔对TGF-β1 刺激下ASMCs细胞培养上清液MMP-9、TIMP-1 水平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参七化痰方的配伍及其内涵 |
4.2 参七化痰方的拆方分析及现代药理 |
4.3 参七化痰方影响相关指标的主要意义 |
第四章 结论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 AECOPD 的临床疗效观察表 |
综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切入点述评 |
综述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专着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 |
(3)加味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夹瘀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对COPD的认识 |
1.1 COPD的中医病名 |
1.2 COPD的中医病因病机 |
1.3 COPD的证型研究 |
1.4 COPD的中医治疗研究 |
2 西医对COPD的认识 |
2.1 COPD的流行病学特征 |
2.2 COPD的危险因素和病因 |
2.3 COPD的发病机制 |
2.3.1 炎症机制 |
2.3.2 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机制 |
2.3.3 氧化应激机制 |
2.3.4 肌肉功能障碍 |
2.3.5 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
2.3.6 肺内微生物 |
2.3.7 免疫机制 |
2.4 COPD的西医治疗 |
2.4.1 COPD稳定期的治疗 |
2.4.2 COPD急性加重期的治疗 |
3 络病理论在COPD的运用 |
3.1 络病理论的基本内容 |
3.1.1 络病理论的历史演变 |
3.1.2 络病理论中的基本概念 |
3.1.3 络病的病因病机 |
3.2 络病理论与COPD的相关性 |
3.2.1 发病特点类似 |
3.2.2 结构功能上的相关性 |
3.3 基于络病理论论治COPD |
3.3.1 气虚络瘀是COPD的基本病机 |
3.3.2 益气活血通络是COPD的基本治法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病例剔除及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的计算 |
2.2 分组方法 |
2.3 治疗方案 |
2.4 临床观察指标 |
2.5 统计学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研究对象完成情况 |
3.2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的比较 |
3.3 治疗前两组疗效指标对比 |
3.4 治疗后两组疗效指标对比 |
3.5 实验研究结果分析 |
4 安全性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肺肾气虚夹瘀证是COPD稳定期的主要证型之一 |
2 肺肾相关及气血同源在维持呼吸功能中的重要性 |
3 方剂分析 |
3.1 方药组成 |
3.2 方药来源 |
3.3 配伍意义 |
3.4 药理分析 |
结语 |
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中医药治疗COPD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呼吸困难分级量表(mMRC) |
附录2 :慢阻肺评估问卷(CAT) |
附录3 :中医证候积分表 |
附录4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4)加味苏子降气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浊壅肺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病例筛选标准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剔除标准 |
2.5 脱落标准 |
2.6 中止研究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分组方法 |
3.2 治疗方法 |
4 临床观察项目 |
4.1 一般资料 |
4.2 安全性指标观测 |
4.3 疗效指标 |
5 疗效评价 |
6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评价 |
7 统计方法 |
研究结果 |
1 病例完成情况 |
2 一般资料比较 |
3 研究结果统计 |
3.1 中医证候疗效 |
3.2 血清SP-D含量 |
3.3 血清PCT含量 |
4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1 西医学对COPD的认识 |
1.1 COPD的发病机制 |
1.2 AECOPD与 SP-D、PCT的关系 |
2 中医对COPD的认识 |
2.1 COPD病因病机 |
2.2 AECOPD痰浊壅肺证的研究概况 |
3 选题依据 |
4 加味苏子降气汤的组方分析及作用 |
5 药物功效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
6 苏子降气汤的药理研究 |
7 研究结果分析 |
7.1 加味苏子降气汤对AECOPD(痰浊壅肺证)患者总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
7.2 加味苏子降气汤对AECOPD(痰浊壅肺证)患者主要症状的影响 |
7.3 加味苏子降气汤对AECOPD(痰浊壅肺证)患者次要症状的影响 |
7.4 加味苏子降气汤对AECOPD(痰浊壅肺证)血清SP-D的影响 |
7.5 加味苏子降气汤对AECOPD(痰浊壅肺证)血清PCT的影响 |
8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肺胀2号方治疗慢阻肺稳定期肺肾气阴两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其对氧化应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临床材料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剔除、脱落及中止试验标准 |
5.1 病例的剔除 |
5.2 病例的脱落 |
5.3 中止标准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1 样本量的确定 |
2 病例分组 |
3 治疗方法 |
3.1 药品 |
3.2 治疗方案 |
3.3 合并用药规定 |
3.4 治疗期间禁止使用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维生素C(VitC)、维生素E(VitE)等抗氧化剂 |
4 评价指标 |
5 评价方法 |
5.1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
5.2 中医证候积分变化 |
5.3 治疗前后测定肺功能 |
5.4 CAT评分问卷 |
5.5 外周血氧化应激指标 |
5.6 药物安全性评估 |
6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1 一般资料比较 |
2 临床疗效比较 |
2.1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2.2 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
3 两组肺功能比较 |
4 两组CAT评分比较 |
5 两组氧化指标比较 |
6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 |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
1 慢阻肺与氧化应激 |
1.1 氧化物 |
1.2 抗氧化物 |
1.3 氧化/抗氧化失衡 |
1.4 氧化应激在慢阻肺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1.5 现代医学对慢阻肺抗氧化治疗 |
1.6 中医药对慢阻肺的抗氧化作用 |
2 中医对慢阻肺的认识 |
2.1 古代医家文献对慢阻肺的记载 |
2.2 中医对慢阻肺病因病机认识 |
3 肺胀2号方治疗慢阻肺的立法依据 |
4 肺胀2号方的组方分析 |
5 研究结果分析 |
5.1 一般情况分析 |
5.2 肺胀2号方对中医证候疗效、总积分的影响 |
5.3 肺胀2方对肺功能、CAT评分的影响 |
5.4 肺胀2方对血清SOD、GSH、8-isoprostane的影响 |
6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基于数据挖掘的晁恩祥教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经验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概述 |
1 病名源流 |
2 病因病机 |
2.1 外因 |
2.2 内因 |
3 治疗 |
3.1 辨证论治 |
3.2 分期治疗 |
3.3 其他治疗方式 |
4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西医治疗概述 |
1 药物治疗 |
1.1 支气管扩张剂 |
1.2 抗炎药物 |
2 非药物治疗 |
2.1 肺康复 |
2.2 氧疗和通气治疗 |
2.3 有创治疗 |
3 治疗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数据挖掘在中医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
1 数据挖掘常用算法 |
1.1 关联规则 |
1.2 人工神经网络 |
1.3 决策树分析 |
1.4 聚类分析 |
1.5 贝叶斯网络 |
2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1 研究资料 |
1.1 资料来源 |
1.2 资料筛选 |
2 研究方法 |
2.1 原始资料整理 |
2.2 数据预处理 |
2.3 建立数据库 |
2.4 确定挖掘目的及统计方法 |
2.5 技术路线图 |
3 结果 |
3.1 一般情况 |
3.2 证候分析 |
3.3 用药分析 |
3.4 治法分析 |
3.5 数据挖掘 |
4 讨论 |
4.1 分析结果讨论 |
4.2 晁恩祥教授治疗慢阻肺经验探究 |
5 结论 |
6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清金化痰汤通过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干预AECOPD气道粘液高分泌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粘液高分泌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药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材料 |
1.1 动物 |
1.2 药物、试剂与仪器 |
方法 |
2.1 分组、造模与给药 |
2.2 标本制备 |
2.3 指标检测 |
2.4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3.1 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 |
3.2 气道上皮粘液腺体增生 |
3.3 气道上皮杯状细胞增生 |
3.4 肺组织NEmRNA、EGFRmRNA、MUC5ACmRNA基因表达 |
3.5 肺组织及气道上皮NE、P-EGFR、P-ERK、P-JNK、P-p38、MUC5AC蛋白表达 |
讨论 |
4.1 气道粘液高分泌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重要病理生理特征 |
4.2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促进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气道粘液高分泌 |
4.3 EGFR/MAPK信号通路与慢阻肺气道粘液高分泌 |
4.4 清热化痰理气法是慢阻肺急性加重气道粘液高分泌的主要治法 |
4.5 清金化痰汤方义解析 |
4.6 慢阻肺气道粘液高分泌模型评价 |
4.7 清金化痰汤通过NE干预慢阻肺气道粘液高分泌 |
4.8 清金化痰汤通过EGFR干预慢阻肺气道粘液高分泌 |
4.9 清金化痰汤通过MAPK信号通路干预慢阻肺气道粘液高分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
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纳入病例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标准 |
1.6 剔除标准 |
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给药方法 |
2.3 观察疗程 |
2.4 观察指标 |
2.5 疗效判定标准 |
2.6 质量控制 |
2.7 数据管理方法 |
2.8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3.1 治疗前资料均衡性比较 |
3.2 脱落病例分析 |
3.3 疗效分析 |
讨论 |
4.1 病历资料一般情况分析 |
4.2 气道粘液高分泌是慢阻肺急性加重期重要病理生理特征 |
4.3 痰热壅肺证是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最主要证型 |
4.4 清热化痰理气法是慢阻肺急性加重气道粘液高分泌主要治法 |
4.5 清金化痰汤方义解析 |
4.6 痰热清功效解析 |
4.7 清金化痰汤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临床症状的疗效分析 |
4.8 清金化痰汤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炎症细胞及C反应蛋白的疗效分析 |
4.9 清金化痰汤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NE、MUC5AC的疗效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8)甘蔗源纤维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文献综述部分 |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研究与临床应用 |
1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研究 |
2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实验研究 |
3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临床应用 |
参考文献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进展 |
1 病因学 |
2 病理学、病理生理学 |
3 发病机制 |
4 COPD评估 |
5 治疗 |
参考文献 |
理论探讨部分 |
仲景“通腑法”治疗肺胀探析 |
1 肺胀病名病因病机 |
2 仲景“通腑法”治肺胀 |
3 “通腑法”治肺病的机理 |
参考文献 |
大承气汤加减方治疗COPD急性期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临床研究部分 |
流行病学研究 |
前言 |
1 临床资料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肺肠相关性研究 |
前言 |
1 临床资料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甘蔗源纤维素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临床疗效评价 |
前言 |
1 临床资料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临床研究小结 |
创新点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10)中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单味中药药效学研究 |
1.1 改善血液循环 |
1.2 抑制炎症细胞和炎性介质 |
1.3 降低肺动脉高压 |
1.4 调节机体免疫力 |
1.5 抗菌、抗病毒 |
1.6 氧化-抗氧化失衡的调节 |
2 中药复方药效学研究 |
2.1 改善血液循环 |
2.2 抑制炎症细胞和炎性介质 |
2.3 改善肺功能 |
2.4 降低肺动脉高压 |
2.5 改善膈肌疲劳和呼吸功能 |
2.6 调节机体免疫力 |
2.7 调整机体的胃肠功能, 纠正营养不良 |
2.8 氧化-抗氧化失衡的调节 |
2.9 对一氧化氮 (NO) 及内皮素 (ET) 的影响 |
3 小结 |
四、黄芪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血清负急性期蛋白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药注射液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网状Meta分析[D]. 路一凡.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参七化痰方治疗AECOPD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含药血清对气道平滑肌细胞RhoA/ROCK信号通路的影响研究[D]. 陈晶晶.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加味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夹瘀证的临床观察[D]. 杨辉.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加味苏子降气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浊壅肺证的临床观察[D]. 林小瑛.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5]肺胀2号方治疗慢阻肺稳定期肺肾气阴两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其对氧化应激的影响[D]. 黄锦榕.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8(07)
- [6]基于数据挖掘的晁恩祥教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经验探究[D]. 曹乃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5)
- [7]清金化痰汤通过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干预AECOPD气道粘液高分泌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 陈英.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8]甘蔗源纤维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疗效评价[D]. 吴若菡.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5)
- [9]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J].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05)
- [10]中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作用机理研究[J]. 卞玉凡,周奎龙.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