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语文教育

论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语文教育

黄明亮淮阴工学院人文学院

【摘要】大学语文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开设历史悠久,由于当前高等教育的功利性特征日益显现,导致大学语文地位日益边缘化。在通识教育背景下重新审视大学语文,厘清教学目标诉求,科学、合理地构建课程体系,是大学语文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通识教育大学语文困境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0)09-0039-02

一当前大学语文面临的尴尬境遇

作为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通识课程,大学语文开设历史悠久。早在20世纪初期,北京大学就开设有国文课;到30年代,全国大学基本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国文课,并且当时讲授国文课的教师,大多是一些知名的学者;1952年,持续了30多年的国文课被取消;改革开放以后,大学语文课程重新得以开设,后又被列为大学本科及专科各类自学考试必考的公共课程之一。

近年来,大学语文陷入两难境地,处境尴尬。一方面,中国大学生的母语水平和人文素养亟待提高,大学语文义不容辞;另一方面,大学语文越来越边缘化,学了大学语文没用处,学生不愿意学,教了大学语文没出路,教师不乐意教。2005年12月26日,人民网《环球时报》栏目转载了韩国《中央日报》的一篇文章,题目为《中国人汉语功底令人心寒》,文章在列举了在上海举行的翻译资格考试中许多汉语错误后指出:“中国社会外语风潮蔓延,为找到一份好工作,中国学生从小学到大学要花大量时间来学习外语。此外,多年来中国一直推行应试教育,忽视学生的汉语教育,从而导致了今天的情形:许多人能够讲一口流利的外语,而写出来的汉语文章却是错误连篇。”然而,面对当今国际市场化的发展趋势,中国高校学分制改革也不断深入,学分总数不断缩减,普遍由原来的220学分左右缩减到如今的180学分以内,大学语文正被迫为各种专业课“让路”。学分被不断减少,课时被不断压缩,课程被不断边缘化。大学语文已然站在了教育教学改革的风口浪尖,其状况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2004年《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和《南方周末》等重要报纸连续刊登大学语文的讨论文章,当时已89岁高龄的徐中玉老先生还在《社会科学报》上撰文呼吁,《大学语文:不该站在边缘的课程》。其实,大学语文的地位及其在素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2006年发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学和研究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2007年,教育部高教司专门下发了38号文,力主“在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大学语文应当成为普通高等院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强调“大学语文课程只能进一步加强,不可忽视或削弱,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然而,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南开大学常务副校长陈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近年将大学语文列入必修课,全国高校实际做到的尚不足1/3。

二大学语文生存危机的成因分析

如此的尴尬境遇使大学语文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有人认为,造成当下大学语文处境艰难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直接影响;二是语文学科发展的兴衰。其实不然,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功利性追求背景下的人文教育缺位才是导致大学语文生存危机的真正原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是对大学之道最古老、最朴素的诠释。大学的责任在于人的塑造和精神的引领,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同时,大学还应承担引领社会方向,提升社会品质的社会责任。然而,面对中国当前社会市场化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机构在培养的目标上也在适时地做出调整。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社会的变化必然导致教育体制的调整。中国教育体制一方面表现出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信心;另一方面又适时地向职业化教育靠近。市场化和就业问题也越来越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指挥棒,盲目的市场化,过分强调职业教育,使高校的功利性特征日益突出。这一系列问题直接导致了大学人文教育和情感教育的缺位,导致了大学生人生价值的功利化倾向。

大学语文是通过语言学习来传承文化,培养人文精神的一门课程,其非功利性特点相当明显。大学语文非功利性的特点,高校人文教育的缺位和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使语文教育在高校受到强烈的冲击,显现出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对此,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先生深有感触,“从现在大学中文学面临的危机来看。现在的文学教育越来越知识化、学术化、理论化,没有一点灵性了。文学作品变成理论的解释,以至于文学教育也越来越没有文学了。……我觉得现在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也出问题了,心灵越来越粗糙,丧失了对美的感悟能力,越来越物质化、功利化,精神没有了,心灵的根失去了。中国最大的危机是心灵的危机”。因此,大学语文的生存危机,不是一个简单的学科地位的兴衰问题,它反映出高等教育在理念上存在的偏差,对自身的社会责任缺乏正确的认识。

三通识教育理念与大学语文教育

20世纪3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法学家RobertM.Hutchins提出,芝加哥大学的本科生,无论在日后要进入哪一个专业学习,都要接受共同课程的训练,使每一个受过大学教育的人都兼具文化与科学的知识、思考与表达的能力。这个人人必修各课程就是所谓的“通识教育”。与传统教育理念不同的是,通识教育理念更关注的是学生的成人,而非成才。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先生在《大学一解》中也曾指出:“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专家次之。”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华裔科学家李政道先生认为,“大学教育中如何实现科学与人文、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已经成为各国教育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教育改革与研究的深入和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拓展,通识教育理念为中国政府和知识界精英所接受,并以制度推进和改革导向的方式逐步嵌入高等教育系统。通识教育目标的嵌入使文化素质教育登上大学教坛。通识教育带来的不仅是教育理念的更新,同时也导致课程设置的深刻变革。通识教育的大力倡导者之一甘阳曾指出:“通识教育的根本,首先在于能体现通识教育理念的相关课程和教学方式……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可以走一条更有实质效果的道路——以建立通识教育的‘共同核心课’以及建立‘助教制度’这两个环节为中心,我以为这一道路是代价比较小,但收效比较大的稳健道路。”这里所说的“共同核心课”不是把有限的选修课学分做平均分切,单方面追求门类齐全,而是指有针对性地集中在发展通识教育最基本的少数领域的核心课程上。

核心通识课程至少应包括人文科学类、社会科学类、文化研究类和自然科学类四个方面。语文教育融知识性、工具性、审美性、人文性于一体,包括对语言(母语)的认知与应用,对文学的鉴赏与审美,对传统文化的解读与汲取,以及对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创新。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经典文学文本是语言的精华,承载着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是其特定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理想和人生追求的审美表达,是特定的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大学语文通过对大学生语言能力、人文素养和审美品位的培养以及对民族文化的深层认同,来肩负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相对于其他专业课,大学语文不专注于学生成才教育,而是着眼于成人教育。因此,大学语文的非功利性特点明显。这是任何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程都无法取代的。在通识教育语境下,语文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有力支撑,大学语文理应成为大学教育的“共同核心课”。

四通识教育对大学语文的启示

通识教育所倡导的人文、社会和自然三大知识背景渗透到高校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改革浪潮中,大学语文要适应新的教育理念,达到通识教育目标,其课程体系的改革也是必然趋势。那么,通识教育理念对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构建有何启示?通识教育背景下的大学语文应该如何科学、合理地构建自己的课程体系?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准确把握大学语文目标诉求

通识教育的成功是与其明确而先进的教育理念分不开的。大学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充分考虑到两个因素:一是大学教育的社会责任;二是通识教育语境下的先进教学理念。大学语文作为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其教学目标要对大学通识教育形成有效支撑,既要承担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社会责任,同时也要注重大学生母语运用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提升。除此之外,大学语文开设对象是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大学语文在确立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专业个性化发展,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具体目标。把人文教育与人文关怀融入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之中,是大学语文走出当前困境的第一步。

2.合理构建课程体系

我国大多数高校语文课程设置随意性大、设置总量少、课程形式比较单一,学生缺少选择的空间,也缺乏选择的引导,这就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制约了他们的选择自由,导致了学生对大学语文课重视不够,教学目标无法落到实处。打造大学语文课程群、合理构建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是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和有效缓解当前困境的可行办法。大学的“语文”概念,已不再简单地等同于语言和文学课程,它已完全超越了这样的一个狭小的范围,有学者将大学语文课程形态形象地图解为“大树形”,即以经典美文研读、母语言语感悟、中华文化认知为主要类型。这对构建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是一个启示。在科学分析大学语文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把目前大学中国语文、大学文学语文、大学人文语文、大学文化语文、大学母语语文、大学大语文等富有创见的语文观加以分类和整合,打造大学语文课程群,形成涵盖所有教学目标、科学的课程模块,为学生的语文教育提供广阔的选择空间。

3.相应调整教学安排

当前,高校普遍进行了学分制改革,大部分专业的总学分由原来的220学分左右缩减到180学分以内,大学语文的学时数也相应减少到32学时。然而,大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因此,基于高校学分制改革的现状,以及大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多向性和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大学语文的教学安排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大学语文教学安排的调整必须注重几个结合:一是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要合理安排必修与选修内容,使选修课成为必修课的知识延伸,形成对必修课的有效补充;二是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要合理规划课内教学内容和课外教学内容,在抓好课内教学的同时,积极开拓语文教学的第二课堂;三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确保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实现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苏晓辉、张红霞.走出大学语文教学的尴尬境地[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6(2)

[2]〔韩〕刘光钟.令人心寒的中国人的汉语功底(赵明译)[N].人民网?环球时报,2005.12.26(第七版)(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68/16502/1454996.html)

[3]刘海.当代高校“大学语文”的社会功能与实施方略[J].理论月刊,2009(3)

[4]甘阳.大学通识教育的两个中心环节[J].读书,2006(4)

[5]徐春萍、罗四鸰.以文学的润物之功启迪心灵——访“大学文学”三位编撰钱理群、李庆西、郜元宝[N].文学报,2005.3.24(1)

[6]刘拓.中美部分大学通识教育实践比较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3)

[7]汪禄应、白葵阳.论“大树形”大学语文课程形态的发展[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9(4)

[8]罗俊华.建构大学语文课程群:无奈而有为的选择[J].语文学刊,2009(2)

〔责任编辑:冯琰〕

标签:;  ;  ;  

论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语文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