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饱和土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土壤,溶质,硅烷,渭河,分形,黄土高原,数值。
饱和土壤论文文献综述
丑亚玲,李永娥,王莉杰,曹伟,盛煜[1](2019)在《渭河流域西部季节冻融对浅层非饱和土壤水热变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黄土高原渭河流域西部黄土丘陵沟壑区为研究区域,建立了野外观测场地,对该区域浅层非饱和土体冻融过程及水热运移规律对气候作用的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气温对地温及地温变幅的影响随深度增加而迅速衰减,地温振幅随深度增加按指数规律衰减且温度波的相位随深度的增加而滞后,地表下200cm深度以内地温振幅受气温影响较大。该区域裸露地表土壤的最大冻结深度在20~50cm之间。在土壤冻结过程中,深层土壤未冻水逐渐向冻结层运移,导致深层含水量逐渐减少。不同深度土壤冻结系数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融化系数则相反。地表下50cm深度以内的土体含水量受降水影响波动显着。土壤含水量与温度呈相似变化,地温峰值出现的时间总滞后于土壤水分,其变异程度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本文来源于《冰川冻土》期刊2019年04期)
胡钜鑫,虎胆·吐马尔白,穆丽德尔·托伙加,杨未静[2](2019)在《非饱和土壤导水率试验计算与模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非饱和土壤导水率作为研究对象,用瞬时剖面法计算两种土壤非饱和土壤导水率,并与RETC中不同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瞬时剖面法计算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两种土壤的K-h与lg K-h模拟曲线和实测值均吻合较好,实测值和不同模型的模拟值均属于高度性相关,且K-θ实测曲线与各模型的模拟曲线变化规律相似,处于各模拟曲线之间。综上所述,瞬时剖面法计算结果与模拟结果相似,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可以直接使用在实际生产运用过程中。(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郭毅[3](2019)在《一维非饱和土壤热湿迁移规律及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含水量和温度是影响表层土壤内生物活性、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的两个关键要素。土壤作为一种典型的多孔介质,发生在其内的水分迁移和热量传递是一个复杂的耦合传输过程,研究和掌握非等温条件下土壤热湿迁移规律对旱区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有重要的现实和实际指导作用。目前,大多数的非饱和土壤热湿迁移研究常常忽略水蒸气扩散对水分和热量迁移的影响。鉴于此,本文首先对中砂和黏土进行了热源作用下不同含水率的热湿迁移实验研究,而后利用Hydrus-1D对土壤热湿迁移中水蒸气的贡献进行了探索,分别进行了2种土壤(砂土和壤砂土)、2个温度(30℃和40℃)和6个含水率(0.08、0.11、0.13、0.15、0.20和0.30cm~3/cm~3)等10个情景中土壤含水率和温度受水蒸气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在一维非饱和土柱热湿迁移实验中,土壤温度变化规律为:加热初期,土壤温度迅速升高,但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温度的上升速度逐渐放缓,并在达到最大值后维持稳定;含水率变化规律为:加热初期,近热源处土壤水分迅速堆积达到一个峰值,随后水分向远离热源方向迁移,土壤含水率不断下降。(2)实验进行到1440min时,土壤含水率仍然在不断下降,而此时土柱内温度已经稳定,表现出土壤湿度场的变化滞后于土壤温度场的现象。热源温度越高,土壤水分迁移越剧烈,形成的含水率峰值现象越明显;相较于中砂,黏土更易在近热源处形成含水率峰值。(3)对砂土和壤砂土两种土质进行的有无水蒸气影响的数值模拟显示:水蒸气迁移对两种土质水分迁移有重要影响,且对壤砂土的水分迁移影响更大;水蒸气迁移对不同土质的温度提升均有影响,且对壤砂土提升程度更加明显。(4)土壤含水率越低,水蒸气迁移对温度的提升幅度越大,随着含水率不断增加,水蒸气迁移对土壤温度的影响不断减小直至消失;初始含水率越低水蒸气迁移在整体水分迁移中的作用越大。当初始含水率继续增加至相对饱和(含水率大于0.20cm~3/cm~3)时,水蒸气对整体水分迁移的影响可忽略。因此,在低含水率土壤热湿迁移研究时,应考虑水蒸气迁移对含水率和温度的影响,在高含水率时,可忽略水蒸气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郑淑君,何百通,徐蕤[4](2019)在《填埋场渗滤液在饱和土壤中运移的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是造成地下水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针对农村简易填埋场,本文建立数学模型,土壤被看成各向同性均匀多孔介质,采用Darcy定律描述多孔介质中的渗流,在此基础上,数值模拟了吸附性污染物COD在饱和土壤中的运移过程。分析了降雨量及其他参数对COD运移的影响,为控制地下水污染及填埋场选址提供可靠依据。(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9年10期)
吴珺华,林辉,周晓宇,邓一超,杨松[5](2019)在《斥水剂作用下非饱和土壤抗剪强度测定及其变化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得斥水性土壤抗剪强度的变化规律,采用二甲基二氯硅烷(dimethyldichlorosilane,DMDCS)作为斥水剂,获得了不同斥水程度的改性砂土。在此基础上配制了不同斥水剂体质比和不同含水率的改性砂土及不同亲水黏土质量分数的改性混合土,并采用非饱和土直剪仪开展了不固结不排水剪强度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DMDCS体质比下的5种改性砂土斥水等级均为极度。改性混合土的斥水等级受DMDCS和黏土含量的共同影响。相同DMDCS体质比下,随着黏土含量的增加,改性混合土的斥水性能不断减弱;相同黏土含量下,随着DMDCS体质比的增加,改性混合土的斥水性能不断增大。2)不同DMDCS体质比、含水率及黏土含量下的改性土壤抗剪强度均可用摩尔-库仑强度准则描述。DMDCS体质比从0增至1%时,黏聚力从19.6陡降至10.4 kPa,随后缓慢降低,最终趋于稳定。内摩擦角则随着DMDCS体质比的增加缓慢减小,从0时的16.2o降至3%时的11.8o;随着含水率的增加,改性砂土黏聚力逐渐减小,而内摩擦角呈先升后降形态;随着黏土含量的增加,改性混合土黏聚力显着增大,内摩擦角表现为先升后降,变幅不大。纯改性砂土的黏聚力仅为9.3 kPa,而掺入5%的黏土时,其黏聚力骤升至27.2 kPa;当黏土质量分数为50%时,混合土黏聚力为55.1 kPa;内摩擦角最大值为16.2°(黏土质量分数15%),最小值为9.7°(黏土质量分数50%)。该成果可为深入研究斥水性土壤力学性能及工程应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马小云,康小兵,王在敏,王欣,史箫笛[6](2018)在《不同孔隙条件下饱和土壤内Cl~-运移规律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研究土壤介质中溶质的运移特征,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污染物的迁移规律和演变机理,以便控制污染物的扩散范围,降低危害程度。基于溶质运移基本理论开展一维土柱实验,通过5组试验探讨不同孔隙条件下饱和土壤内Cl~-运移规律。分析比对5组土柱Cl~-的运移曲线和特征,表明土壤孔隙特征显着影响Cl~-的运移规律: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土壤颗粒越大,介质孔隙度也越大,溶质运移越快,Cl~-在土柱中穿透用时越短,水动力弥散系数越大。最后得出孔隙度n与水动力弥散系数DL的关系为:DL=0. 058e3. 172n。(本文来源于《实验室研究与探索》期刊2018年12期)
陈卓,王在敏,许模,吴冠男[7](2018)在《应用分形理论研究饱和土壤渗透率》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多孔介质分形理论,开展饱和土壤一维土柱渗流实验;探讨不同土壤饱和渗透率。实验选取不同颗粒大小的石英砂,配制5种实验土样并测定其粒径分布特征,采用达西装置测定不同土壤的渗透系数。实验结果显示:土壤体积分形维数D与土壤平均粒径MZ呈线性关系:D=C MZ+E;土壤渗透率k与其D呈对数函数关系:k=[A ln D+B](ρg/μ); k与D关系函数为经验公式,A、B两个经验参数的物理意义还需进一步探索。(本文来源于《实验室研究与探索》期刊2018年10期)
陈凡[8](2018)在《非饱和土壤水流问题的半离散间断有限体积元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讨论了二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的间断有限体积元方法,给出了该格式的离散最优L2模估计和H1模估计。(本文来源于《山东科学》期刊2018年05期)
任长江,王建华,赵勇,白丹,龚家国[9](2018)在《改进的水动力参数模型在非饱和土壤溶质运移问题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水分和溶质运移参数模型(导水率、扩散率和水动力弥散系数)只是含水率的函数,难以反映土壤初始含盐量以及溶液浓度对含水率和溶质入渗透性的影响。该文对传统以含水率为变量的水动力参数模型进行改进(引入反映浓度的参数α、β和γ),并通过室内不同初始含盐量(2、4、6、8和10g.kg-1)清水淋洗试验和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0、15、25、50和100g.L-1)入渗试验对模型进行验证。试验表明土壤初始含盐量和入渗溶液浓度越大,相同入渗时间湿润锋和累积入渗量越小。数值模拟表明:(1)含水率和溶质浓度的实测值与计算值吻合较好,改进后的模型较传统模型精度提高了6.31%;(2)参数α、β和γ越大,相同位置含水率和溶质浓度越大,相同时间湿润锋运移距离越大。参数敏感性分析表明,参数α、β和γ对扩散率、导水率及水动力弥散系数的敏感度不受含水率的影响,但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本文来源于《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期刊2018年04期)
杨茂林[10](2018)在《基于分形理论的饱和土壤中土壤—空气换热器温度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随着环境污染以及能源危机的问题越来越严峻,节能减排、开发利用太阳能、核能、浅层土壤能等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可持续、科学发展的焦点。在此背景下,本文开展了利用浅层土壤能的土壤—空气换热器周围土壤热传递规律的研究。关于土壤—空气换热器的应用和发展,揭示地埋换热管和土壤的换热机理以及发现土壤中的热迁移规律是研究的关键。本文以调节日光温室内环境的土壤—空气换热系统为背景,通过模拟计算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探索土壤内部复杂结构对于热迁移的影响,以及饱和土壤中的导热规律。以往关于土壤导热的研究,多是基于传统的欧式几何方法,将土壤看作一种大尺度上均匀、性质稳定的虚拟连续介质,对热物性参数进行宏观性的描述并以此研究其热传递过程。然而,实际上均匀单一稳定的多孔介质是不存在的,土壤等多孔介质的热物性参数以及热传递过程直接受到其内部微观结构的影响。利用土壤符合分形理论的自相似性和标度不变性,本文建立了随机的土壤分形模型,并进行了热传递规律的研究。针对土壤内部复杂结构对热迁移的影响,本文首先建立了简化的多孔介质模型,利用土壤热物性参数主要受其内部结构影响而几乎与导热过程无关的规律,简化导热过程为稳态导热,计算出衡量土壤导热能力的有效导热系数,并分析了有效导热系数与土壤孔隙率、孔隙通道的空间分布、基质率、导热方向上的基质通道尺寸大小以及空间分布之间的影响关系;其次利用matlab软件对计算结果以及模拟过程进行可视化,直观上分析讨论了土壤内部结构与导热过程的对应关系。针对土壤—空气换热器运行中的地下换热过程,本文建立了分层土壤分形模型,并用建立的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将模拟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对比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土壤—空气换热器可以很好地调节日光温室内空气温湿度;土壤—空气换热器作用下的土壤温度变化显着,且受到湿度分布变化的影响,湿度梯度对热迁移会产生推动作用。土壤—空气换热器对土壤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径向上的变化,即在竖直方向上产生了明显的温度变化以及湿度分层,且距离换热管越近,温湿度随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明显。不同管径的土壤—空气换热器,换热效果会产生明显的差异。综合分析比较,管径为110mm相比90mm的换热管作为系统管径更为科学合理,换热效率也更高。(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1)
饱和土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非饱和土壤导水率作为研究对象,用瞬时剖面法计算两种土壤非饱和土壤导水率,并与RETC中不同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瞬时剖面法计算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两种土壤的K-h与lg K-h模拟曲线和实测值均吻合较好,实测值和不同模型的模拟值均属于高度性相关,且K-θ实测曲线与各模型的模拟曲线变化规律相似,处于各模拟曲线之间。综上所述,瞬时剖面法计算结果与模拟结果相似,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可以直接使用在实际生产运用过程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饱和土壤论文参考文献
[1].丑亚玲,李永娥,王莉杰,曹伟,盛煜.渭河流域西部季节冻融对浅层非饱和土壤水热变化的影响[J].冰川冻土.2019
[2].胡钜鑫,虎胆·吐马尔白,穆丽德尔·托伙加,杨未静.非饱和土壤导水率试验计算与模拟分析[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郭毅.一维非饱和土壤热湿迁移规律及数值模拟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9
[4].郑淑君,何百通,徐蕤.填埋场渗滤液在饱和土壤中运移的数值研究[J].科技视界.2019
[5].吴珺华,林辉,周晓宇,邓一超,杨松.斥水剂作用下非饱和土壤抗剪强度测定及其变化规律[J].农业工程学报.2019
[6].马小云,康小兵,王在敏,王欣,史箫笛.不同孔隙条件下饱和土壤内Cl~-运移规律试验[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
[7].陈卓,王在敏,许模,吴冠男.应用分形理论研究饱和土壤渗透率[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
[8].陈凡.非饱和土壤水流问题的半离散间断有限体积元方法[J].山东科学.2018
[9].任长江,王建华,赵勇,白丹,龚家国.改进的水动力参数模型在非饱和土壤溶质运移问题中的应用[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18
[10].杨茂林.基于分形理论的饱和土壤中土壤—空气换热器温度场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