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在时代的大舞台上——关于校长行为的系列研究(之四)(论文文献综述)
郭立忠[1](2021)在《中国现代漆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现代漆画是从中国传统漆绘发展而来的一个年轻的新画种,经过近百年、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探索,逐渐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发展体系,伴随现代漆画教育、官方展览、组织机构等诸多因素的推动,终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文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产生、发展、繁荣四个方面进行展开,以中国传统漆艺术发展的历史传承性作为主线,系统的整理、研究中国现代漆画完整的发展脉络,理清其血脉基因联系。并将中国现代漆画放在世界范围内的漆艺术交流中整体去研究,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入手,将对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欧洲、日本和越南等国的漆画、漆艺术纳入到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研究过程中,从历史的纵向长度和横向宽度两条路径作系统分析研究,以提高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研究的全面性、完整性和科学性。文章主要运用设计学、美术学、考古学、艺术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来研究和探讨中国现代漆画所涉及的诸多内容,试图通过对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中的众多事件、人物、工艺、展览等等方面的全面分析,阐释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的完整路径,发掘其中必然联系和发展规律,进而对中国现代漆画的未来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支持,以期逐步完善中国现代漆画的理论体系建设,为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历史经验和启迪意义。
周天娇[2](2021)在《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国家提出大国制造战略以及“十四五”规划和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的要求下,培育大国工匠是时代所需。高职院校是培养未来工匠的摇篮,高职教育应融入工匠精神的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担负着民族复兴的大任。其历史使命和责任更是凸显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夯实自身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不断培养工匠精神品质的重要性。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对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展开研究。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本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及论文的创新之处等。第二部分主要概述相关理论。包括相关概念的界定、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基本要素及培育的必要性等内容。第三部分主要介绍现状调查情况。主要包括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调查设计及调查结果情况分析(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部分主要剖析原因。从四个方面深入剖析了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国家社会培育的土壤不肥沃、高职院校提供的营养不充足、大学生吸收的营养不够充分和家庭发挥的辅助作用不够强。第五部分主要阐释实施对策。从国家社会、高职院校、大学生、家庭四个方面研究、制定出了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对策,试图为解决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技术先天不足、文化底蕴后天失调的问题提供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汪颖奇[3](2021)在《社会变迁与士人因应 ——以常熟士人徐兆玮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上世纪交替之际,时论常常将中国比作一叶放于中流的扁舟,处于两头不到岸的处境里,这种“两头不到岸”用于形容近代中国的一个特殊的群体——过渡时代的功名士人——也极为贴切。他们从小接受传统的儒家教育,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又成长于西学东渐的时空背景下,或多或少都受到新学的影响。他们亲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既不同于以往只接受过传统教育的旧士人,又区别于孕育于新式教育之中的新知识分子,扮演着士人群体新陈代谢中承上启下的角色。他们的经历与变迁,可以视为近代中国社会新旧转型的缩影。徐兆玮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人生阶段与中国近代几个重要历史阶段互相重合,出生于1867年的他青年时期经历戊戌维新,壮年时期恰逢清末新政、辛亥鼎革,晚年时期又体会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在社会的急剧变迁里,徐兆玮一生都在不断调适、转型,是时代变迁下一个鲜活的“生命体”。戊戌前后是徐兆玮的思想转型期,原本家族并不显赫的他通过科举考试取得进士功名,在地方上拓展自己的生活空间和交游网络。他由何市镇走向常熟县域,参与城区事务,并提升家族影响力。在戊戌维新的思潮中,三十而立的他开始接触新书,其阅读结构和思想发生变化。他心怀经世期许,同时秉持着传统士人教化乡里的责任感,在地方办理慈善事业、发展教育农商,开展经世实践。清末新政是徐兆玮面临的第一个关键转型期。清末新政一方面为士人提供了“立功”实践的良机;另一方面,废科举、改革教育制度,又令他们失去了维系自身文化权力的制度基础。心怀“立功”理想的徐兆玮,在常熟地方事务中虽已小有成就,但不愿株守地方,因此去京城拓展交游网络、寻求仕进之捷径。然而受限于清末官制改革的政治环境,自身竞争力不足等因,他未能成功谋取理想实缺。面对旧学不足以救亡图存,传统功名难谋个人发展的状况,徐兆玮奋然赴日游学。遗憾的是,即便游学回来,其入仕目标依然未能实现,在地方自治开展的如火如荼的浪潮中,他选择暂时返回家乡常熟,参与地方新政事务。辛亥鼎革是徐兆玮迎来的第二次转型期。对清政府的失望、通过地方自治实践积累的资本,成为他易代之际成功转型的主客观因素。辛亥革命爆发后,他被推举为常熟县民政副长,在稳定地方秩序中起到重要作用。民国建立后,他成功当选为国会议员。从翰林院编修到成为民国“代议士”的他怀着对民国的美好期待,数次北上参加国会,但在混乱的民初议会实践里,其对政党政治乃至对民国的观感都渐趋失望。此后,他的关注重心进一步转向地方。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伴随着时人开始意识到器物、制度不足以救国,而唯有文化才能救国的觉醒,新一代知识分子带着民主与科学、全盘西化、提倡白话文等主张走上历史舞台。传统儒家伦理道德与文化受到无情打击,徐兆玮这一代功名士人则已经逐渐步入花甲之年,从年龄到思想都已成为知识分子眼中的“老新党”。每况愈下的身体状况与不合潮流的心态,推动徐兆玮的重心进一步由国到乡、由政转文。通过搜集乡邦文献、藏书编书、修撰地方志等文化活动,徐兆玮等人由“立功”到“立言”,以维持传统文化于不衰,维系自身文化权力于不坠。并在与志同道合友人的诗文唱和之中,展现着他们的身份认同与怀旧心态。此外,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在近代士人身上亦有所体现,作为微观的个体,徐兆玮的“生命史”展现出开放的思想心态,理性、务实的处事作风,刚柔并济的行为面相,体现出江南文化开放包容、“刚柔并济”的文化特征。作为近代士人群体的一员,徐兆玮又反映出上承传统,下接现代的过渡一代功名士人的某些共同特征。他们面对着时代变局,应时而起、心忧天下,践行传统士人“三不朽”的人生理想,为了应付历史经验之外的世界,他们追求新知、自我调适,但内心深处仍保持着对传统儒家文化、伦理秩序的认同与坚守。士人因应时势,时代亦随人事而变迁,随着近代以来求新求变走向激进化,士人内在安身立命的儒家传统文化逐渐被抛弃,士人之“道”被动摇所致的失范、脱序与危机,造成了他们心灵的“两头不到岸”之感。徐兆玮的“心灵史”体现了近代士人在政治、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国家与个人交织,“趋新”与“怀旧”杂糅、憧憬与迷茫共存的矛盾、困惑与焦虑心态。
王超然[4](2021)在《新时代我国体育外交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体育外交作为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一直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我国体育事业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层面,特别是在体育对外交往方面,积极开展体育文化国际交流,向世界传递出中国体育声音,讲好中国体育故事,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新的时代背景下,特别是“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对我国体育外交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任务和挑战,要紧紧围绕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实施体育外交战略,在加快体育强国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中贡献体育力量,在全球化进程和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道路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迫切需要新的体育外交发展策略指导我国体育外交理论与实践。本文认为,对新时代体育外交发展策略进行研究是基于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需要、公共外交发展的需要、建设体育强国的需要、以及新冠疫情影响下体育事业转型发展的需要,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本文以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专家访谈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新时代体育外交发展策略为研究对象,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明确取得的成绩和研究的不足,对新时代体育外交发展策略进行探究。首先,本文对中国体育外交历史演进进行了梳理,总结中国体育外交的历史成就、历史经验,主要包括:一是为国家利益服务;二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积极拓展国际空间,擅于抓住战略机遇;三是积极同各类国家开展体育外交活动,在交往中可分轻重缓急,但不要以意识形态定亲疏;四是积极融入国际体育组织,提高我国体育国际话语权;五是推动中国体育对外援助从“无偿援助”到“有偿合作”转变。然后,对美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四国的体育外交历史进行了研究,总结各国的成功经验和案例,为新时代中国体育外交发展提供域外镜鉴,其中主要包括:一是从国家层面进行体育外交顶层设计;二是从公共外交视阈审视体育外交的发展;三是利用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平台开展体育外交系列活动;四是充分利用本国体育明星资源进行体育外交活动;五是重视体育外交人才,意在提高本国的体育国际话语权;六是在体育外交活动中重视媒体国际传播,紧抓国际舆论引导;七是提升中国国民素质;八是增强国际体育实力,获取世界的广泛认可。最后,本文在梳理中国体育外交历史经验与域外镜鉴的基础上,进一步明晰新时代对我国体育外交的要求,对中国体育外交发展策略进行展望,从体育外交基础、目的、范围、主体、客体、方式六个方面提出新时代体育外交的发展策略,发挥体育外交的巨大作用,不断开创新时代体育外交发展的新局面,更好地为国家利益服务。
郭敏杰[5](2021)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培育青年使命担当思想研究》文中提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推动国家进步、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及青年承载的使命担当,在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问题的一系列讲话、回信以及相关着作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对新时代青年担当使命寄予厚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青年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就是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承载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但并非所有的青年都能意识到自身承载的使命担当,这就需要对其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根据新的形势和新的实践,形成了培育青年使命担当的重要思想。首先,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培育青年使命担当思想的形成有着深厚的理论依据和客观的现实依据。从理论依据上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培育青年使命担当思想的形成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青年使命担当思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青年使命担当思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担当思想的涵养;从现实依据上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培育青年使命担当思想的形成是应对复杂国际形势、促进国家发展、应对新时代青年成长发展新挑战的要求。其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培育青年使命担当思想的基本内容内涵丰富、意蕴深远。通过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青年使命担当相关论述的系统梳理和科学归纳,可将其概括为中国共产党培育青年使命担当的时代内涵、重要任务和多元主体。这三个部分关系密切,共同构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培育青年使命担当思想的基本内容。最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培育青年使命担当的思想不仅具有旗帜鲜明的政治方向、与时俱进的时代气息、崇德向善的价值追求、底蕴深厚的民族特色这四个鲜明特征,而且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青年使命担当的培育理论、中国共产党青年使命担当培育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践上促进了青年的全面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青春力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张瑞[6](2021)在《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关心青年成长进步,在理论上积极探索、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不断创新,凝练出一套体系结构完整、逻辑层次明晰、内容覆盖丰富的青年教育思想体系,并对它进行了清晰的阐述,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和深度。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理论,已然成为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当今时代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与实践指导价值。本文以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教育思想的渊源与传承、内生逻辑以及对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与作用。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青年教育的重要论述受到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影响,同时也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多位领导人有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继承和发展,结合习近平青年时期的锤炼,融入自己对青年教育的独特见解而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重要论述,该论述已经成为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中重要一部分,同时也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本研究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挖掘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生成历程,拟采用文献研究、系统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学习借鉴已有研究成果,探讨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巨大意义,试图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本文共分为六章主要内容:第一章是研究综述部分,在此部分针对青年教育这个问题从宏观的角度进行梳理与分析。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历届领导人非常重视对青年的教育工作,并且科学提出一系列关于青年成长成才和青年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为初步形成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打下坚实基础。国外研究理论重视青年教育思想中对道德和培养批判性思维、青年责任观等相关理念的培养。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提供保障,对于世界和平与发展也具有深远意义。第二章分析了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论述的渊源与传承。任何一种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思想的产生都有其内生逻辑与成长轨迹。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论述的形成有着其深厚的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青年教育观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力量支撑;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中国共产党自产生以来就已经认识到了青年在革命、建设、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关于青年教育的思想贯穿我党发展始终,几代国家领导人都非常重视青年教育的重要作用;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核心是源自中华五千多年历史文化渊源,传统优秀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因子,这些观念始终贯穿在青年教育工作中,也成为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论述中重要一部分。第三章梳理总结了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形成与发展历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的形成有着深厚的社会历史背景,也经历了漫长的总结与摸索阶段。总的来说,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是对历史的正确审视,来源于国家领导人的历史自觉、青年价值观的历史沉淀、青年教育策略的历史借鉴。其形成也有特定的历史背景,最突出的就是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实现与当代青年工作融为一体,青年要为之接续努力奋斗;习近平青年教育形成的实践基础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作用于青年成长成才的伟大实践,源自于习近平自身青年工作实践经验,是对个人成长足迹的总结和凝练,也是对当前现实需要所做出的正面回答。习近平青年重要论述系统科学、内涵丰富,充分彭显出论述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导向,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方法。第四章总结概述了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主要任务与基本特征。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形成有着自身独具一格的生成逻辑,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主要由文化渊源、理论依据、实践基础和时代诉求四个方面组成。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主要任务注重对青年一代进行思想引领、品格塑造、自我提升三方面。思想的主要观点包括青年本质论、青年价值论、青年教育论、青年发展论四个方面。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系统科学内涵丰富,总书记多次强调青年成长成才要坚持他育与自育相结合、内化与外化相结合、继承与发展相结合、榜样与示范相结合的方法。论述的基本特征表现为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务实性与前瞻性相统一、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第五章探究了习近关于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意义。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奠定了当代青年的前进方向、充实了当代青年的知识内涵、明确了当代青年的时代责任、指明了当代青年的价值选择、明确了当代青年的奋斗目标。论述是一个科学化、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思想体系,发展了我国新时代青年教育的育人理论,丰富了我国新时代青年教育的育人资源,完善了我国新时代青年教育的育人方法,明确了我国新时代青年教育的育人目标,对指引我国新时代青年健康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思想意义。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思想通过阐明新时代青年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为新时代青年成才的科学道路指明了正确方向,拓宽了新时代青年建功立业的主要路径和方法,有力的推动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现代化发展,对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政治立场坚定、思想觉悟高、业务素质能力强、坚定“四个自信”、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第六章探析了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的重要论述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首先,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极强的逻辑关系,党的领导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组织保证。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内核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遵循,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同时也是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微观反映。其次,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界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目标,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有制度,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类受众;科学明确的教育目标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宽严相济的教育制度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尊重不同的教育受众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推动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现代化发展,为当代青年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目标。
陈卿[7](2021)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中的大学生国际观教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应对全球发展问题提出的治理方案,是顺应世界历史演变趋势的新理念,其彰显的互利共赢的和平发展观、公正平等的秩序观、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包容互鉴的文明观,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国际观,对于高校国际观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开拓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中的国际观教育,要以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和角色、正确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培养面向世界的爱国主义精神为目标,培养热爱和平、维护正义、相互学习、包容互鉴、共同进步的时代新人。本文分三章,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大学生国际观教育的关系、大学生新型国际观教育的目的和内容以及加强大学生新型国际观教育的路径和对策三个方面予以论述:第一章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大学生国际观教育的关系。首先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及发展历程,分析其蕴含的新型国际观的内容;接下来本文梳理了以改革开放为时间节点大学生国际观教育的进展及成效、问题与挑战;最后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中加强大学生新型国际观教育的必要性。第二章主要阐明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中大学生新型国际观教育的目的和内容。教育目的分别为正确认识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和角色、正确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培养面向世界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对每个目的的具体内容分别作了详细的阐释。第三章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中大学生新型国际观教育的提升对策。第一,充分发挥高校在新型国际观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第二,加强新型国际观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第三,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第四,重视引导大学生国际观的自我教育。
李铃[8](2021)在《明治时期日本人中国游记中的中国认识研究》文中提出近代中日国力对比发生逆转,中日关系发生质的改变,日本人对中国的认识也发生转变。本论文试图通过游记文本研究,检视游记文本中近代日本人的中国认识如何改变。本论文在统计现存明治时期日本人游记书目和概述近代日本人中国旅行概况的基础上,选取了 1862年“千岁丸”上海考察团的9部游记、小栗栖香顶的《北京纪事》和《北京纪游》(1875年)、宗方小太郎的《宗方小太郎日记(未刊稿)》(1887年)、内藤湖南的《燕山楚水》(1900年)、广岛高等师范学校的《满韩修学旅行记念录》(1907年)作为个案,挖掘这些不同年代文本中的相同主题,发现幕末和明治时期日本人中国认识的共性,也注意分析各旅行者源于各自旅行目的和兴趣的个人关注点。本论文由七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为序章,第二章是先行研究综述。第三章统计了明治时期日本人中国游记的整体情况并分类,选出具有代表意义的个案。第四章到第六章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分别细读了明治之前、明治前期和明治后期的游记个案。第七章为终章。通过对明治之前和明治时期游记中中国认识的考察,本论文有以下发现:1)各时期日本人中国游记中既有共同的关注点,也有各自的问题意识。不同时期日本人在游记中的共同关注点是:中国人、中国的外国势力、近代中国面临的问题。时间较长的旅行,游记中会对中国会有相对全面的观察和记录;而以奔赴名胜古迹或某些固定旅行点为目的的旅行,旅行者较为偏向于把局部事实概括成中国的整体特征。2)整体而言,明治时期日本人对中国的认识是中国正在走向衰败,对中国人、中国卫生、中国名胜古迹、中国的鸦片问题等,都是类似评价。在明治以前和明治前期的游记中,部分日本人对中国人和中国的境遇仍怀有同情和理解,日本间谍则始终对中国怀有恶意。明治后期的游记中,日本人以日本作为标准来衡量中国,认为中国远不如日本。3)明治之前和明治前期,旅行者以社会上层、某领域的精英人士、间谍和军人居多,他们接触的多是中国下层人士。到了明治后期,普通日本人也能访华。明治维新的成功、近代日本对外武力扩张的阶段性胜利,使日本人国民身份意识加强,他们在游记中常以维新成功国和战胜国国民的心态凭吊、评估中国。随着生活在中国的日本人的增多,日本人越来越依靠在中国的日本人获取信息,笔谈的作用发生改变,不再只是了解中国的方式,也成了他们向中国人传达中国认识的方式。
贾佳[9](2021)在《未竟的改革: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三次转型》文中研究指明
张海鹏,耿云志,郑师渠,朱英[10](2020)在《唯物史观与近代历史人物的评价》文中提出历史活动的中心是人,人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故长期以来,历史人物评价问题一直是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近代中国处于中国历史上的过渡时期,因而带来近代人物评价的复杂性问题。21世纪以来,围绕中国近代人物评价问题,出现了两种偏向:一是贬低,甚至否定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先进人物;二是拔高,甚至肯定近代中国开历史倒车的落后人物。这两种错误倾向,值得学术界加以关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历史人物评价问题有过深刻而全面的阐述,对人类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做了经典性评价,树立了历史人物评价的基本标准。故在中国近代人物评价问题上,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指导,在全面掌握翔实而丰富的史料基础上,对近代着名政治家、思想家及各方面人物进行宏观考察,将其置于近代中国历史大变局的时代环境中,作出实事求是的客观评价。为此,本刊邀请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四位权威学者,对唯物史观与近代历史人物评价问题进行专题探讨,以期推动更多学者作深入思考。
二、站在时代的大舞台上——关于校长行为的系列研究(之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站在时代的大舞台上——关于校长行为的系列研究(之四)(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现代漆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现代漆画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理论梳理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研究的相关说明 |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第五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内容与结构框架 |
第一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 |
第一节 中国古代传统漆绘 |
一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历史源流 |
二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工艺传承 |
三、中国古代漆艺术的文化发展脉络与缺失 |
四、中国古代漆绘的发展沿革 |
第二节 东亚古代漆绘的源流 |
一、汉四郡时代的朝鲜半岛漆艺术 |
二 鉴真东渡与日本古代漆艺术的“师法中华” |
三 南洋漆艺术的“副中心” |
四 琉球与台湾的古代漆艺术 |
第三节 欧洲近现代漆艺术的崛起 |
一 十三世纪始始中欧漆艺交流简述 |
二 欧洲新艺术运动与1900 年巴黎博览会 |
三 欧洲装饰艺术运动与漆画代表人物 |
四 近现代欧洲化学漆及其工艺价值与影响 |
第二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 |
第一节 日本江户时代的漆艺术与明代“倭漆”的兴起 |
一 飞鸟时代的漆艺术觉醒与镰仓时代漆艺术的成熟 |
二 江户时代漆艺术的崛起 |
三 中国明代漆艺术的退步 |
四 福州沈家脱胎与薄料工艺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洋血统” |
一 密陀绘工艺 |
二 螺钿镶嵌工艺的历史传承 |
三 明清时期漆器的“和风”盛行 |
四 近现代欧洲漆艺崛起的影响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三位奠基人 |
一 雷圭元:“代用品”与新观念的首倡者 |
二 沈福文:西洋绘画与古代漆绘的合成者 |
三 李之卿:古代漆艺现代化的推陈出新者 |
第三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 |
第一节 越南磨漆画的影响 |
一 越南磨漆画的源起 |
二 抗法抗美战争中的越南漆画家 |
三 越南磨漆画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系列美展的影响 |
四 五十年代末越南磨漆画对中国美术界引起的轰动 |
第二节 艺术魅力、时局影响与体制因素 |
一 由“漆绘”到“漆画”、由“手艺人”到“画家” |
二 20 世纪新材料、新技法和新工艺的突破 |
三 “美展体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鼓励、扶植 |
四 现代绘事与古代工艺的契合点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时期的人和事 |
一 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现代漆画创作群体 |
二 领军人物乔十光 |
三 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价值 |
四 20 世纪后半叶的中国漆画展事活动 |
第四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繁荣 |
第一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现状 |
一 全国院校现代漆画教育现状评估 |
二 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
三 漆艺企业总体没落与工作坊的兴起 |
四 “院体派”的艺术高度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得失谈 |
一 “美展体制”退潮的巨大影响 |
二 画廊的市场主导作用 |
三 东西洋漆艺术的启示 |
四 漆画家的“内修”与“外功”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评估与前瞻 |
一 不可遏止的潮流:新材料、新工艺、新形式 |
二 传统绘事技法的保留与革新 |
三 漆艺术在艺术表现体系中的生存与定位 |
四 坚守“以漆画世”的宗旨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2)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述评 |
(三)研究展望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一)研究视角新 |
(二)研究内容新 |
第一章 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理论概述 |
一、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相关概念界定 |
(一)工匠 |
(二)工匠精神 |
(三)工匠精神培育 |
二、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基本要素 |
(一)工匠精神认知培育 |
(二)工匠精神情感认同培育 |
(三)工匠精神意志培育 |
(四)工匠精神行为培育 |
三、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必要性 |
(一)有利于实现中国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
(二)有利于高职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
(三)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职业素养 |
第二章 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设计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工具 |
二、调查结果 |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三章 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国家社会培育的土壤不肥沃 |
(一)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不够完善 |
(二)工匠精神培育制度不够健全 |
二、高职院校提供的营养不充足 |
(一)文化环境不够浓厚 |
(二)培育形式比较单一 |
(三)素养与技能融合差 |
三、大学生吸收的营养不够充分 |
(一)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 |
(二)学生总体意志力薄弱 |
(三)学生受消极影响严重 |
四、家庭发挥的辅助作用不够强 |
(一)缺乏家校联动共育平台 |
(二)家长参与的主动性不强 |
(三)家长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
第四章 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对策 |
一、国家社会要培育肥沃的土壤 |
(一)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
(二)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
(三)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
(四)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
二、高职院校要提供丰富的营养 |
(一)营造工匠精神培育的文化环境 |
(二)拓展工匠精神培育的有效形式 |
(三)加强师资建设和相关课程建设 |
(四)完善工匠精神培育的评价机制 |
三、大学生要主动吸收充足养分 |
(一)提高工匠精神培育的主动性 |
(二)提升工匠精神学习的意志力 |
(三)勤学加苦练铸就工匠真本事 |
四、家庭要发挥牢固的辅助作用 |
(一)增强家长综合素质,提高工匠精神培育认识 |
(二)搭建有效联动平台,增强家校互通共育能力 |
(三)营造良好家庭氛围,提高工匠精神培育质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社会变迁与士人因应 ——以常熟士人徐兆玮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研究思路与理论借鉴 |
四 研究对象分析与资料介绍 |
第一章 戊戌前后徐兆玮的经世期许与思想变动 |
第一节 “从何市到常熟”:地方社会中的家族与权势网络 |
一 何市镇状况 |
二 徐氏家族及姻亲网络 |
第二节 “乡谊”与实践:徐兆玮的社会交往与经世期许 |
一 社交网络与交游活动 |
二 守望乡邦与道德教化 |
第三节 “青萍之末”:从阅读世界看维新思潮与士人思想变动 |
一 维新思潮的出现 |
二 旧学与新知:徐兆玮的阅读结构 |
小结 |
第二章 清末新政时期徐兆玮的“立功”实践与转型 |
第一节 徐兆玮的“立功”期望与翰林公务生活 |
一 共预新政的地方士人 |
二 入京动机与翰林公务生活 |
第二节 徐兆玮居京的社会活动与谋官生态 |
一 在京社会交往 |
二 日常活动空间 |
三 京师政治生态与个人状态 |
第三节 应变:游学日本的动机、体验与心理感受 |
一 游学动机与对异邦的想象 |
二 观光游历的感官体验 |
三 对都市文明的理性思考 |
四 阅读选择与关注焦点 |
小结 |
第三章 权变与调适:辛亥鼎革前后的政治抉择 |
第一节 从翰林编修到国会议员:辛亥前后徐兆玮的身份转型 |
一 由国到乡:归国谋职失利后转向地方自治 |
二 1911年再次入京失望到离京返乡 |
三 民政副长到国会议员:鼎革之际的身份转化 |
第二节 1913至1923年的参政议政实践与民国印象 |
一 1913年的国会议政实践与心态变化 |
二 国会恢复与徐兆玮的无心留恋 |
第三节 国会议员与地方资源争夺——以争夺农村师范分校为中心 |
一 事件缘起与常熟士绅因应 |
二 事件转机与士绅分歧 |
三 士绅裂化与纷争结束 |
小结 |
第四章 “五四”之后由“立功”到“立言”的新取向 |
第一节 五四“潮流”之外的士人:徐兆玮对国事日渐疏离 |
一 渐趋排斥:徐兆玮对五四新文化的态度 |
二 小镇隐居:1920年代江南士绅隐逸的一种方式 |
三 由政转文:隐逸期间的文化活动 |
第二节 士绅文化权力的延续:以《重修常昭合志》为中心 |
一 从参与到总纂——徐兆玮接任《重修常昭合志》的编修工作 |
二 《重修常昭合志》的体例与书写 |
三 地方志中士人文化权力的实践 |
第三节 结社与文化认同——以虞社诗文唱和为中心 |
一 虞社创办与发展 |
二 文化认同:徐兆玮与虞社同人的诗文唱和 |
三 科举功名士人的其他文化活动 |
小结 |
余论 士人因应的区域比较——以徐兆玮、刘大鹏为例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1 徐氏家族世系图 |
2-1 徐兆玮在京日常活动统计表 |
2-2 徐兆玮在北京出行去处统计表 |
4-1 光绪《重修常昭合志》与民国《重修常昭合志》对照表 |
4-2 1931年虞社社员名单 |
4-3 1928至1937年《虞社》各期刊载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新时代我国体育外交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对象、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小结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一)外交基础层面:聚焦国家战略与体育外交的关系 |
(二)外交方式层面:聚焦国际赛事与体育外交的关系 |
(三)外交主体层面:聚焦多元主体与体育外交的关系 |
(四)外交范围层面:聚焦社会职能与体育外交的关系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一)外交基础层面:聚焦国家战略与体育外交的关系 |
(二)外交方式层面:聚焦国际赛事与体育外交的关系 |
(三)外交主体层面:聚焦多元主体与体育外交的关系 |
(四)外交范围层面:聚焦社会职能与体育外交的关系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一)取得的成绩 |
(二)研究的不足 |
(三)本研究创新之处 |
四、小结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一、理论基础 |
(一)国际关系理论 |
(二)议程设置理论 |
二、概念界定 |
(一)外交 |
(二)体育外交 |
(三)体育外交策略 |
三、小结 |
第三章 我国体育外交发展策略的历史经验 |
一、我国体育外交发展策略的历史演进 |
(一)全面倒向社会主义阵营阶段(1949 年-1960 年) |
(二)“反修反帝”阶段(1961 年-1970 年) |
(三)“三个世界战略构想”阶段(1971 年-1980 年) |
(四)“独立自主与不结盟”阶段(1981 年-1988 年) |
(五)“韬光养晦”阶段(1989 年-2002 年) |
(六)“和平发展”阶段(2003 年-2012 年) |
(七)大国外交实施阶段(2013 年-至今) |
二、我国体育外交的历史成就 |
三、我国体育外交的历史经验 |
四、小结 |
第四章 体育外交发展策略的域外镜鉴 |
一、国外体育外交策略的历史演进 |
(一)美国体育外交发展策略 |
(二)日本体育外交发展策略 |
(三)法国体育外交发展策略 |
(四)澳大利亚体育外交发展策略 |
二、国外体育外交策略的经验借鉴 |
三、小结 |
第五章 新时代我国体育外交发展的目标与策略选择 |
一、新时代我国体育外交发展策略制定的现实依据 |
(一)体育外交发展的历史经验 |
(二)体育外交发展的域外镜鉴 |
(三)体育外交发展的时代要求 |
二、新时代我国体育外交发展策略实施的主要目标 |
(一)根本目标:增进国家利益,提升中国体育话语权 |
(二)短期目标:把握冬奥机遇,展示负责任大国形象 |
(三)中期目标:改善舆论环境,加强区域体育合作交流 |
(四)长期目标: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三、新时代我国体育外交发展的具体内容 |
(一)体育外交主体的发展任务与时代要求 |
(二)体育外交客体的发展任务与时代要求 |
(三)体育外交基础的发展任务与时代要求 |
(四)体育外交目的的发展任务与时代要求 |
(五)体育外交方式的发展任务与时代要求 |
(六)体育外交范围的发展任务与时代要求 |
四、新时代我国体育外交发展的策略选择 |
(一)外交基础——服务体育外交新战略,提升体育外交整体地位 |
(二)外交目的——把握体育外交新使命,深化体育外交价值判断 |
(三)外交范围——重视公共外交新发展,激发民间体育交流活力 |
(四)外交主体——发挥多元主体新力量,提升全球体育治理能力 |
(五)外交客体——塑造对外交往新格局,积极参与国际体育事务 |
(六)外交方式——搭建体育交流新平台,加强体育对外文化交流 |
五、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培育青年使命担当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选题依据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概况 |
2.国外研究概况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1.青年 |
2.使命担当 |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培育青年使命担当思想的依据 |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培育青年使命担当思想的理论依据 |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青年使命担当思想 |
2.十八大以前中国共产党人的青年使命担当思想 |
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担当思想 |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培育青年使命担当思想的现实依据 |
1.应对复杂国际形势的要求 |
2.促进国家发展的要求 |
3.应对新时代青年成长发展新挑战的要求 |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培育青年使命担当思想的基本内容 |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培育青年使命担当的时代内涵 |
1.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担当 |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使命担当 |
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使命担当 |
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担当 |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培育青年使命担当的重要任务 |
1.坚定青年理想信念 |
2.厚植青年爱国主义情怀 |
3.加强青年品德修养 |
4.培养青年奋斗精神 |
5.增长青年知识见识 |
6.增强青年综合素质 |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培育青年使命担当的多元主体 |
1.各级党委和政府发挥领导作用 |
2.共青团组织发挥引导作用 |
3.高校发挥主阵地作用 |
4.家庭发挥基础性作用 |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培育青年使命担当思想的特征和意义 |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培育青年使命担当思想的特征 |
1.旗帜鲜明的政治方向 |
2.与时俱进的时代气息 |
3.崇德向善的价值追求 |
4.底蕴深厚的民族特色 |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培育青年使命担当思想的意义 |
1.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培育青年使命担当思想的理论意义 |
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培育青年使命担当思想的实践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6)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案与创新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青年教育发展的历史溯源与传承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青年教育的重要论述 |
2.1.1 马克思关于青年教育的重要论述 |
2.1.2 恩格斯关于青年教育的重要论述 |
2.1.3 列宁关于青年教育的重要论述 |
2.2 中国共产党青年教育思想的历史演进 |
2.2.1 毛泽东青年教育的重要论述 |
2.2.2 邓小平青年教育的重要论述 |
2.2.3 江泽民青年教育的重要论述 |
2.2.4 胡锦涛青年教育的重要论述 |
2.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青年教育思想 |
2.3.1 重视国家利益,强调责任担当 |
2.3.2 推崇仁爱原则,培养家国情怀 |
2.3.3 强调德行修为,重视敬业奉献 |
第三章 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形成与发展 |
3.1 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
3.1.1 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形成的历史审视 |
3.1.2 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形成的时代背景 |
3.1.3 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渊源 |
3.1.4 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形成的实践基础 |
3.2 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发展历程 |
3.2.1 萌芽时期—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期 |
3.2.2 发展时期—插队结束至党的十八大之前 |
3.2.3 成熟时期—党的十八大之后 |
3.3 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基本特征 |
3.3.1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
3.3.2 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 |
3.3.3 务实性与前瞻性相统一 |
3.3.4 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 |
第四章 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内容体系 |
4.1 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 |
4.1.1 文化渊源 |
4.1.2 理论依据 |
4.1.3 实践基础 |
4.1.4 时代诉求 |
4.2 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主要任务 |
4.2.1 注重立德树人 |
4.2.2 注重思想引领 |
4.2.3 注重品格塑造 |
4.2.4 注重自我提升 |
4.3 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主要观点 |
4.3.1 青年本质论 |
4.3.2 青年价值论 |
4.3.3 青年教育论 |
4.3.4 青年发展论 |
4.4 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主要方法 |
4.4.1 他育与自育相结合 |
4.4.2 内化与外化相结合 |
4.4.3 继承与发展相结合 |
4.4.4 榜样与示范相结合 |
第五章 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功能与意义 |
5.1 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思想功能 |
5.1.1 奠定了当代青年的前进方向 |
5.1.2 明确了当代青年的奋斗目标 |
5.1.3 充实了当代青年的知识内涵 |
5.1.4 明确了当代青年的时代责任 |
5.1.5 指明了当代青年的价值选择 |
5.2 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思想意义 |
5.2.1 明确了我国新时代青年教育的目标 |
5.2.2 发展了我国新时代青年教育的理论 |
5.2.3 丰富了我国新时代青年教育的资源 |
5.2.4 完善了我国新时代青年教育的方法 |
5.3 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实践意义 |
5.3.1 阐明了新时代青年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 |
5.3.2 指出了新时代青年成才的科学道路和正确方向 |
5.3.3 拓宽了新时代青年建功立业的主要路径和方法 |
5.3.4 推动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现代化发展 |
第六章 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启示 |
6.1 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逻辑关系 |
6.1.1 党的领导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组织保证 |
6.1.2 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内核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遵循 |
6.1.3 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是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微观反映 |
6.2 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 |
6.2.1 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界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目标 |
6.2.2 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有制度 |
6.2.3 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类受众 |
6.3 习近平青年教育工作重要论述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
6.3.1 科学明确的教育目标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 |
6.3.2 宽严相济的教育制度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 |
6.3.3 尊重不同的教育受众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中的大学生国际观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缘起及意义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大学生国际观教育的关系 |
第一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及其蕴含的新型国际观 |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出的背景 |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发展历程 |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蕴含的新型国际观 |
第二节 大学生国际观教育的进展与挑战 |
一、大学生国际观教育历程 |
二、大学生国际观教育取得的成效 |
三、大学生国际观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
第三节 大学生新型国际观教育的必要性 |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要求 |
二、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要求 |
三、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要求 |
四、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要求 |
第二章 大学生新型国际观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
第一节 正确认识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和角色 |
一、正确认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
二、正确认识中国的国际角色 |
第二节 正确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
一、正确认识“中国梦”与“世界梦”之间的关系 |
二、正确认识中国价值与人类共同价值之间的关系 |
三、正确认识中国国家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之间的关系 |
第三节 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
一、培养大学生开放大局意识 |
二、培养大学生尊重包容意识 |
三、培养大学生合作共赢意识 |
四、培养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 |
五、培养大学生共生共荣意识 |
第四节 培养面向世界的爱国主义精神 |
一、培养理性的爱国主义精神 |
二、坚持立足民族与面向世界相统一 |
第三章 加强大学生新型国际观教育的路径和对策 |
第一节 充分发挥高校在新型国际观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 |
一、提高高校国际化教育水平 |
二、完善新型国际观教育课程内容体系构建 |
第二节 加强新型国际观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
一、加强教师队伍的组织建设 |
二、拓展教师的国际视野 |
第三节 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 |
一、加强网络舆论正面引导 |
二、加强网络舆论监管力度 |
第四节 重视引导大学生国际观的自我教育 |
一、调动大学生国际观自我教育意识 |
二、引导大学生加强国际交往的主动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明治时期日本人中国游记中的中国认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要旨 |
序章 |
第一节 问题意识 |
一、近代日本人的中国认识发生质变 |
二、近代日本人的中国旅行热潮 |
三、日本人游记是研究日本人中国认识的好材料 |
第二节 本论文的概念界定 |
第三节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 |
三、本论文的创新、意义和不足 |
第四节 本论文的结构 |
第二章 先行研究 |
第一节 关于近代日本人中国认识的研究 |
第二节 关于近代日本人中国游记的研究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近代日本人中国游记的分类及统计 |
第一节 近代日本人中国游记的分类 |
第二节 明治时期日本人中国游记的统计分析及案例选择 |
小结 |
第四章 明治时期以前的日本人中国游记中的中国认识(1860-1867年) |
第一节 历史背景 |
第二节 幕末日本人的中国旅行和游记 |
一、幕末日本人的中国旅行和游记的整体情况 |
二、幕末日本人的中国旅行和游记的特点 |
三、“千岁丸”上海考察团的中国旅行和游记的代表性问题 |
第三节 个案研究: 以“千岁丸”一行的中国游记为中心 |
一、旅行目的、各部游记的重心和特点 |
二、完整的个案: 以纳富介次郎的《上海杂记》为例 |
三、各游记共同的关注点: 以对难民和孔庙的看法为例 |
四、小结: 中国认识及其形成原因分析 |
第五章 明治前期日本人中国游记中的中国认识(1868-1894年) |
第一节 历史背景 |
第二节 个案一: 小栗栖香顶的《北京纪事》 |
一、小栗栖香顶的第一次中国旅行和《北京纪事》 |
二、日常生活中的中国人认识 |
三、对中国的认识 |
四、小栗栖香顶的特别关注点: 宗教 |
五、小结: 日常生活中的对中国人的多面观察 |
第三节 个案二: 宗方小太郎与1887年《宗方小太郎日记(未刊稿)》 |
一、宗方小太郎和1887年《宗方小太郎日记(未刊稿)》 |
二、1887年《宗方小太郎日记(未刊稿)》中的中国人、日本人、欧美人和朝鲜人 |
三、对中国的认识 |
四、宗方小太郎的特别关注点: 中国地势和兵力 |
五、小结: 中国作为日本“相机而动”的对象国 |
第六章 明治后期日本人中国游记中的中国认识(1895-1912年) |
第一节 历史背景 |
第二节 个案一: 内藤湖南和《燕山楚水》 |
一、内藤湖南的第一次中国之行 |
二、《燕山楚水》的概况 |
三、对中国人和西方人的认识 |
四、内藤湖南的特别关注点之一: 名胜古迹 |
五、内藤湖南的特别关注点之二: 以笔谈了解中国时局 |
六、内藤湖南认识中国的方法: 比较与局部代替整体法 |
第三节 个案二: 广岛高等师范学校的《满韩修学旅行记念录》 |
一、1906年广岛高等师范学校满韩修学旅行 |
二、游记《满韩修学旅行记念录》概况 |
三、《满韩修学旅行记念录》中对中国人的认识 |
四、《满韩修学旅行记念录》中的中国认识 |
五、《满韩修学旅行记念录》中的特别关注点: 旧战场和新经营 |
六、评价中国东北的方式: 与日本作比较 |
七、小结: 落后的中国、胜利者日本、新经营者日本 |
第七章 幕末和明治时期日本人中国游记中的中国认识探讨 |
第一节 中国认识及其变化 |
一、五个个案的基本情况对比 |
二、中国认识的共性和个性 |
第二节 中国认识及其变化的原因初探 |
一、看中国的视角: 俯视的视角 |
二、信息源的变化 |
三、笔谈作用的转变 |
四、中国认识的二元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唯物史观与近代历史人物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唯物史观与民国历史人物评价思考 |
一、评价民国人物的几个基本原则 |
二、几个民国人物的评价 |
三、余韵 |
关于历史人物研究的若干问题 |
一、历史人物生活的背景 |
(一)时代及地域的背景 |
(二)家族与家庭的背景 |
(三)教育的背景 |
二、准确把握住人物一生的追求 |
三、关注重要的人际关系 |
四、突出重大史实,做必要的心理分析 |
五、阶级分析与人物评价 |
唯物史观与近代历史人物的评价——以梁启超为中心 |
一 |
二 |
关于客观评价近代商人的几个问题 |
一、近代商人有无政治思想和政治追求 |
二、不宜简单贴上大商人与中小商人标签并作出不同评价 |
三、如何客观看待抵制洋货运动中商人的表现 |
四、站在时代的大舞台上——关于校长行为的系列研究(之四)(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现代漆画研究[D]. 郭立忠. 南京艺术学院, 2021(02)
- [2]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D]. 周天娇.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社会变迁与士人因应 ——以常熟士人徐兆玮为中心[D]. 汪颖奇.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4]新时代我国体育外交发展策略研究[D]. 王超然.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培育青年使命担当思想研究[D]. 郭敏杰. 渤海大学, 2021(02)
- [6]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D]. 张瑞.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7]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中的大学生国际观教育[D]. 陈卿.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8]明治时期日本人中国游记中的中国认识研究[D]. 李铃.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9]未竟的改革: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三次转型[D]. 贾佳.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10]唯物史观与近代历史人物的评价[J]. 张海鹏,耿云志,郑师渠,朱英. 史学理论研究,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