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蛋氨酸饮食对大鼠生长及氨基酸代谢的影响

高蛋氨酸饮食对大鼠生长及氨基酸代谢的影响

一、高蛋氨酸饮食对大鼠生长及氨基酸代谢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李娉[1](2021)在《氢气改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omocysteinemia,HHcy)是由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在体内的异常积累所导致的一种病理状态,会造成多种组织和器官损伤。HHcy与诸多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被视为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脂肪肝的独立危险因素,我国HHcy的发病率较高,以血浆Hcy>10μmol为基线,发病率约为45%,高血压患者中更有约80%伴发HHcy,严重威胁人民健康。针对HHcy的干预措施,目前临床上建议使用维生素进行联合治疗,但该干预方式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改善仍存在一定争议,亟需探索出一种更为有效的干预措施。近些年,氢气在医学领域的研究受到了广大研究者重视。多种动物病理模型证实,氢气疗效显着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能够保护心血管,改善肝脏损伤,在临床上对许多疾病的治疗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但目前氢气对HHcy的干预效果尚未有报道,对体内Hcy代谢途径的调控作用亦未被阐明。故本研究拟探究氢气干预对HHcy的改善作用及机制。该实验采用2%蛋氨酸饮食建立HHcy大鼠模型。检测发现,高蛋氨酸饮食(HMD)会造成大鼠血浆t Hcy浓度显着升高,给予氢气干预可明显改善HHcy。饲养期间监测大鼠体质量、摄食、肝重等基本指标,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明显下降,并且肝指数明显增大,而给予氢气干预后肝指数明显恢复。考虑到模型组大鼠肝脏体积较普食组异常增大,我们检测了HMD大鼠及氢气干预后大鼠血浆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含量,分析了血浆及肝脏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Cholesterol,CHO)代谢,并进一步通过HE染色和油红染色在组织水平分析肝脏受损情况和脂质积累情况。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高蛋氨酸饮食会导致大鼠脂肪变性,并伴有严重的高脂血症。相较于普食组大鼠,HMD大鼠血浆AST、ALT显着升高,肝脏功能出现明显异常,血浆CHO、TG含量显着提升;进一步对肝脏进行油红染色和HE染色发现,模型组大鼠肝细胞肿大,肝索紊乱,细胞内大量脂质蓄积,肝脏组织有明显损伤。而通过氢气干预后,大鼠的血浆AST、ALT、CHO、TG含量显着降低,肝脏脂质积累情况明显缓解,说明氢气干预可以改善高蛋氨酸饮食所致肝脏损伤及肝脂肪变性。接下来我们通过转录组学分析发现,氢气干预对HMD大鼠的基因表达有明显影响,而从KEGG信号通路富集气泡图推测,氢气可能参与了Hcy代谢途径中的转硫途径调控。我们进一步利用qPCR技术对转录组学差异基因富集通路进行验证,并对Hcy合成与代谢的其他通路的关键基因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Hcy的合成途径中,与普食组相比,高蛋氨酸饮食会引起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水解酶样1(Adenosylhomocysteinase like 1,AHCYL1),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水解酶样2(Adenosylhomocysteinase like 2,AHCYL2)mRNA表达显着下降,给予氢气干预后,AHCYL1、AHCYL2 mRNA表达升高,而AHCYL1会抑制AHCY的活性,说明肝脏合成的总Hcy含量减少。在甜菜碱再甲基化途径中,与普食组相比,模型组甜菜碱同型半胱氨酸S-甲基转移酶2(Betaine--Homocysteine S-Methyltransferase 2,BHMT2)在转录水平的表达明显下降,给予氢气干预后,BHMT2 mRNA水平明显升高,提示氢气可能通过甜菜碱再甲基化途径促进Hcy代谢。转硫途径中,与模型组相比,氢气干预组胱硫醚-β合酶(cystathionine-β-synthase,CBS)在转录水平表达明显提高,对代谢物检测发现,氢气干预后大鼠肝脏中半胱氨酸(Cysteine,Cys)浓度明显升高,提示氢气可以通过转硫途径促进Hcy的代谢。环化途径中,高蛋氨酸饮食会引起联苯样水解酶(Biphenyl hydrolase-like,BPHL)mRNA显着降低,给予氢气干预后,对氧磷酶1(Paraoxonase1,PON1)、博来霉素水解酶(Bleomycin hydrolase,BLMH)以及BPHL mRNA明显提高,提示结合型Hcy向游离型转化增强说明,亦解释了氢气干预后为何肝脏游离型Hcy水平未明显降低。我们进一步对氢气改善HHcy的机制进行探讨。与普食组相比,模型组帕金森氏病蛋白7(Parkinson Disease Protein 7,PARK7)mRNA表达明显降低,给予氢气干预后,大鼠肝脏PARK7转录表达水平明显恢复,且其下游分子谷胱甘肽合成酶(Glutathione Synthetase,GSS)、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gamma-glutamylcysteinesynthetase,Gclc)在转录水平的表达显着提高,Cys是Gclc、GSS的底物,提示氢气可能通过增加PARK7的表达提高Hcy向Cys的代谢转化。综上,氢气改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1)提高AHCYL1 mRNA表达,降低AHCY活性,减少Hcy的合成;(2)提高BHMT2 mRNA表达,通过甜菜碱再甲基化途径促进Hcy代谢;(3)提高PRAK7 mRNA的表达,刺激CBS mRNA表达,通过转硫途径促进Hcy代谢。

石学彬[2](2018)在《不同肉蛋白长期饲喂对大鼠肝脏代谢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膳食蛋白不仅提供机体氮素营养,也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肉蛋白富含人体所需的所有必需氨基酸,是人类膳食中的重要蛋白源。本实验室大鼠短期饲喂实验表明,不同来源肉蛋白会对生理和代谢产生差异影响,但中长期肉类蛋白膳食的生理效应尚不明确,其潜在的机制有待探明。为此,本研究以酪蛋白为非肉动物蛋白对照、以大豆蛋白为植物蛋白对照,比较鱼、鸡、猪、牛肉蛋白饲喂大鼠90天,大鼠肝脏蛋白质表达谱差异,根据差异蛋白挖掘差异代谢通路和潜在的调节因子,探讨膳食蛋白差异调节的可能机制。为认识不同食源蛋白的生理功能提供科学依据,进而指导人类合理膳食、预防疾病。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1.摄食不同肉蛋白对大鼠肝脏蛋白质组表达的影响提取鱼肉、鸡肉、猪肉、牛肉中蛋白质,以酪蛋白和大豆蛋白为对照,按照AIN-93G配方配制大鼠标准日粮,饲喂成长期大鼠90天,饲喂期结束采集血液及肝脏样本。提取肝脏蛋白质,经胰酶消化、稳定同位素标记(iTRAQ)等,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二级质谱(HPLC-MS MS)检测不同处理组蛋白质谱差异:不同蛋白膳食组主成分分析呈现组间差异聚类,鱼肉蛋白组与大豆/酪蛋白组间差异较小,其次是鸡肉蛋白组,猪肉和牛肉蛋白组与大豆/酪蛋白组差异较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蛋白质数量与聚类关系一致。基于差异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四种肉蛋白膳食组比大豆/酪蛋白组在氨基酸等有机氮代谢通路发生显着改变;猪、牛和鸡肉蛋白组在核糖体组装和蛋白质合成过程的相关蛋白表达较酪蛋白组有显着差异。四种肉蛋白组与大豆/酪蛋白组相比,营养素代谢酶类蛋白表达显着降低,猪、鸡和鱼肉蛋白组在脂质代谢方面的差异更为突出,PPAR信号通路发生显着改变。四种肉蛋白组比对照组显着降低了肝脏生物转化相关酶蛋白的表达,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蛋白表达存在显着差异。2.摄食不同肉蛋白对大鼠肝脏氨基酸代谢及蛋白合成的影响四种肉类蛋白对大鼠血清游离氨基酸水平的影响方面,鸡肉蛋白组与酪蛋白组总体相当,鱼、牛和猪肉组相对低或显着低于酪蛋白组。与大豆蛋白组比较,鱼肉蛋白组有必需氨基酸优势,鸡肉蛋白组总体高于大豆蛋白组,而猪肉、牛肉蛋白组与大豆蛋白组差异不大。在肝脏氨基酸代谢酶类表达方面,猪、鸡肉蛋白组的多个氨基酸代谢酶类比酪、大豆蛋白组显着低表达,牛肉蛋白组氨基酸代谢酶差异数量次之;猪、鸡、牛肉蛋白组与大豆、酪蛋白组在糖酵解、核苷酸代谢酶类的表达水平上显着低;大豆蛋白组尿素循环显着高于其他各组。膳食蛋白影响大鼠肝脏细胞蛋白质代谢方面,各肉类蛋白组在转录过程中的mRNA剪切、定位、核输出、核糖体组装和翻译起始等方面与酪、大豆蛋白组存在显着差异;在蛋白二硫键形成、信号肽添加与转运定位、糖基化修饰等方面各肉蛋白处理组显着低于酪、大豆蛋白组;在蛋白降解相关蛋白酶类方面,各肉处理组高于酪蛋白而低于大豆蛋白组。不同来源蛋白膳食,通过其自身差异的氨基酸组成影响机体氨基酸供给,并通过mTOR信号通路影响核糖体组装与蛋白质合成,在转录水平上,猪、鸡和牛肉蛋白组与大豆蛋白组在mTOR下游蛋白合成通路存在显着差异。3.摄食不同肉蛋白对大鼠肝脏脂肪与能量代谢的影响鱼和猪蛋白组显着提高大鼠肝脏胆固醇合成及酯化相关基因表达,猪肉蛋白组肝脏高、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均高表达,鸡、猪和牛肉蛋白组显着提高胆固醇逆转运及胆汁酸生成基因表达,鱼肉蛋白组肝脏胆固醇水平显着高于其他各组,而鸡、猪和牛肉蛋白组肝脏胆固醇水平较低。鸡、猪和牛肉蛋白组肝脏甘油三酯水平显着低于酪和大豆蛋白对照组,转录辅助活化因子PGC1α在鸡、猪、牛肉蛋白组高表达,促进甘油三酯降解代谢,使三组甘油三醋水平显着低。在蛋白水平上,肝脏β氧化的若干蛋白在猪肉等肉蛋白组显着低表达,在转录水平上,PPARγ在猪、鸡肉蛋白组显着低表达,但PPARα在各肉蛋白组仅比大豆组有低表达趋势,无显着差异。肝脏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中多个基因在鸡、猪和牛肉蛋白组高表达,但在蛋白水平上以低表达为主,尤其是ATP合成酶在肉蛋白组显着低表达,肉类蛋白膳食存在氧化与磷酸化解偶联现象,促进机体适应性产热。4.摄食不同肉蛋白对大鼠肝脏生物转化与炎症反应的影响四种肉蛋白组总抗氧化能力和脂质过氧化水平与酪蛋白组无显着差异,仅脂质过氧化水平显着高于大豆蛋白组;酶促抗氧化方面鸡、鱼肉蛋白组优于大豆蛋白组,而猪、牛肉蛋白组相对低于酪蛋白组;非酶促抗氧化方面,鱼、鸡和牛肉蛋白组GSH水平显着高于大豆、酪蛋白对照组。四种肉蛋白膳食显着降低了大鼠肝脏Ⅰ相代谢酶(CYP450s等)和Ⅱ相代谢酶(GSTs、UGTs、SULTs)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Keap1-Nrf2-ARE通路调节了肉类蛋白组与酪、大豆蛋白组在Ⅰ相和Ⅱ相代谢酶的差异表达。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肝脏炎症反应方面的影响与酪、大豆蛋白组总体一致,仅显着改变了与血管通透性相关因子的表达,牛肉等肉类蛋白促进了免疫相关蛋白的表达。

张亮[3](2018)在《同型半胱氨酸在早年应激诱导的肠易激综合征中的作用及其甲基化机制》文中提出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功能紊乱性肠病,其症状主要表现为腹部疼痛或不适,伴有排便习惯或性状改变,发病率高,因其反复发作的特点为患病人群带来较大的生活负担,但目前该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应激可造成IBS症状发作或加重。应激是生物机体在受到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反应,又称应激反应。而生命早期应激,如幼年期的精神创伤等早年负性生活事件,会增加成年后疾病的易感性,目前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对早期应激损伤诱导的IBS的研究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涉及脑-肠轴的异常变化和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中活性物质的异常等。近年来发现肠道菌群在脑-肠轴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菌群失调可能导致肠道内环境的紊乱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代谢异常,而异常的氨基酸代谢可能导致体内活性代谢产物的异常,从而参与IBS的发病。其中,蛋氨酸在体内代谢循环中产生的一种活性物质,即同型半胱氨酸(Hcy),被公认为多种疾病的危险因子,其可能在IBS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损伤作用,而其代谢途径中产生的甲基基团可能参与IBS相关症状的表观遗传学机制。因此,本研究从"早年应激损伤——肠道菌群失调——氨基酸代谢改变——Hcy损伤作用”这个新的的研究思路出发,揭示IBS的发病机制,并进一步探索Hcy介导的甲基化机制在IBS表观遗传学中的作用。这不仅对揭示IBS的发病机制,也对生物学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启示和科学依据,也对探索早年应激损伤诱导的其它疾病的生物学防治提供一定的启示和科学思路。第一章早年应激致IBS大鼠肠道菌群和氨基酸代谢的变化目的:检测早年应激致IBS大鼠肠道菌群和氨基酸代谢的改变,探讨肠道菌群失调和氨基酸代谢异常在IBS相关症状中的作用及损伤机制。方法:(1)IBS动物模型建立及行为学评价:选用新生期大鼠母婴分离(MS)的方式建立早年应激诱导的IBS疾病模型。采用行为学实验来评价和确认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建立,包括结直肠扩张(CRD)-腹部回撤反射试验检测内脏敏感性、新异环境中排便性状和数量检测肠道转运功能、旷场试验和糖水偏嗜度试验检测精神行为改变,以及结肠组织HE染色。(2)肠道菌群的检测和分析:使用粪便基因组DNA快速提取试剂盒提取大鼠粪便样本中细菌基因组DNA,针对16S r DNA基因可变区域进行引物合成、扩增及测序,利用软件进行粪便样品的多样性分析。(3)氨基酸的检测:使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对各组大鼠粪便和血清样本进行氨基酸浓度检测。结果:(1)经过母婴分离干预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可见MS大鼠CRD容量阈值下降(P<0.05),提示内脏敏感性增强;MS大鼠排便数目增多(P<0.05),提示肠道转运功能增强;MS大鼠中央区停留时间减少(P<0.05),提示焦虑样行为更加明显;MS大鼠糖水偏嗜度明显降低(P<0.05),提示抑郁样行为增加;MS大鼠结肠HE病理染色未发现明显形态学改变,与IBS病理特点一致。以上表明成功建立早年应激致IBS大鼠模型。(2)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分析中,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BS大鼠的Shannon指数下降,提示IBS大鼠的菌群多样性下降。Beta多样性指数中的Lef Se分析中,IBS大鼠肠道菌群中毛螺菌科、单形拟杆菌、克里斯滕森菌科、δ变形菌纲、脱硫弧菌目、脱硫弧菌科和脱硫弧菌属的相对丰度均比正常对照组显着升高。(3)氨基酸分析发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BS大鼠粪便中丝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脯氨酸和赖氨酸均明显升高;血清中蛋氨酸、脯氨酸和苯丙氨酸显着升高,而甘氨酸和赖氨酸则明显下降。结论:(1)母婴分离方式建立早年应激诱导的IBS大鼠疾病模型。(2)IBS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部分氨基酸代谢发生变化,它们可能共同参与了IBS的发病过程。其中蛋氨酸的显着变化提示含硫氨基酸可能在IBS的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第二章Hcy在早年应激所致IBS中的作用及对甲基化水平的影响目的:研究Hcy在早年应激所致IBS中的损伤作用,并检测Hcy对甲基化水平的影响。方法:(1)Hcy在早年应激致IBS中的损伤作用:建立早年应激致IBS大鼠模型,实验动物分组为C组、MS组、MS+Met组和MS+Vit组。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Hcy水平。(2)Hcy对早年应激致IBS大鼠机体甲基化水平的影响:实验动物分组为C组、MS组和MS+Vit组。使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S-腺苷甲硫氨酸、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和结肠组织DNA总甲基化程度,使用Western blot法检测DNMT1、DNMT 3a/3b的蛋白表达,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DNMT1、DNMT3a/3b m RNA水平,使用ELISA法检测DNMTs的总活性。结果:(1)血浆Hcy浓度检测发现,MS组比C组血浆Hcy浓度明显升高(P<0.05);MS+Met组和MS+Vit组分别在MS组的基础上升高和降低了Hcy水平(P<0.05),说明二者对Hcy水平具有相反方向的调控作用。行为学实验结果显示,MS+Met组比MS组的肠道症状和精神症状更加明显,而MS+Vit组在MS组的基础上缓解了上述症状(P<0.05)。提示Hcy水平越高,IBS大鼠的的症状越明显,Hcy可能是IBS的损伤因子。(2)与C组相比,MS组大鼠的血浆SAM水平显着升高,SAH水平显着降低,代表甲基化潜能的SAM/SAH比值则显着升高;MS组大鼠结肠组织DNA总甲基化水平、结肠组织DNMT 3b的表达水平和DNMTs总活性明显升高,DNMT1和DNMT 3a未见显着性差异。经Vit B干预后,可缓解上述改变。结论:(1)Hcy可能是IBS的损伤因子,Hcy水平越高,IBS的症状越重。(2)Hcy水平变化引起了体内甲基化相关指标的变化,说明Hcy水平调控了体内的甲基化机制。第三章Hcy介导的甲基化机制调控IBS的分子基础目的:探索Hcy介导的甲基化机制在IBS肠道屏障功能损伤中的分子基础。方法:(1)Hcy对Claudin-1和Claudin-2表达的损伤效应:针对C组、MS组和MS+Vit组,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对Claudin-1和Claudin-2以及Me CP2的m 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使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分别检测claudin-1和claudin-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2)Hcy介导的甲基化机制对Claudin-1和Claudin-2表达的影响:使用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地西他滨(Decitabine,Dac)降低MS组大鼠的甲基转移酶总活性,针对C组、MS组和MS+Dac组,使用ELISA法检测结肠组织DNA总甲基化程度,分别使用MSP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法检测claudin-1和claudin-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及其表达水平,并检测Me CP2表达水平。结果:(1)与C组相比,MS组的claudin-1 m 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升高;MS+Vit组则逆转了此趋势。与C组相比,MS组的claudin-2 m 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降低;MS+Vit组则逆转了此趋势。Hcy水平越高,Me CP2表达越高。(2)与MS组相比,MS+Dac组总体DNA甲基化水平和甲基转移酶总活性有所下降,claudin-1和claudin-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程度均有明显下降,其相应的m 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有明显升高。DNA甲基化程度越高,Me CP2表达越高。说明甲基化机制在claudin-1和claudin-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程度及表达水平中起到调控作用。结论:(1)Claudin-1和Claudin-2是Hcy损伤效应的分子基础,而Hcy介导的甲基化机制可能参与其调控。(2)Hcy介导的甲基化机制参与了对Claudin-1和Claudin-2表达调控。

王增强[4](2017)在《高血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IRE1α和p-JNK的表达与血管重构的关系及依叶片干预作用》文中提出研究背景高血压是诱发心血管疾病(cardiac vascular disease,CVD)不良事件和影响其发病进程的首要危险因素,常作用于大脑、心脏、肾脏和眼等靶器官,引起上述器官终末端发生病变,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中风、痴呆、左心室肥厚和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塞、肾病、视网膜病变等。尽管高血压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通常认为遗传和环境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其发病过程中占有重要作用。基于高血压对遗传—环境因素的易感性,学者提出了很多假设来解释高血压的病理机制和发展过程。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体内蛋氨酸经蛋氨酸循环途径与半胱氨酸相互转换时产生的一种含硫氨基酸。血浆中Hcy水平的增高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通常被认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研究显示Hcy和血压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动物实验证实高浓度的Hcy能引起血压的升高。Hcy引起血压升高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包括其对血管内皮完整性的影响,体内外实验显示Hcy干预可以引起内皮细胞的破坏。此外,Hcy还可以诱导细胞氧化应激、抑制H2S产生和减少血管舒张因子NO的利用。2010年版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第一次明确将Hcy列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我国目前约75%的高血压患者存在Hcy水平的偏高,因此我国学者将高血压伴有血清Hcy≥10μmol/L定义为“H”型高血压。研究显示,高Hcy可以加重高血压引起的血管重构,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ress,ERS)是由于各种生理或者病理性因素,例如炎症、氧化应激、高糖、Ca2+异常、缺氧和Hcy等,引起细胞内错误/未折叠蛋白异常堆积在内质网腔和一系列信号传导的过程。适宜的ERS有利于恢复细胞内Ca2+稳态和蛋白质折叠功能,增强细胞耐受应激刺激和环境适应的能力,严重而持续的ERS则可以诱导细胞凋亡。目前认为有三种蛋白在ERS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即需肌醇酶1(IRE1)、活化转录因子6(ATF6)和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PERK)。研究显示,很多心血管疾病如缺血性心肌病、心肌肥厚、心衰、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等都与ERS有关。有研究指出,高血压伴HHcy的治疗策略,应考虑到总体治疗依从性和经济效益比,我国学者推荐含有0.8mg叶酸的固定复方制剂降压药。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依叶片)是我国研制的一种ACEI类固定复方制剂,其具有降血压及降Hcy的双重疗效,可以共同降低高血压伴高Hcy患者的致病风险。但是,依叶片对高血压伴HHcy引起的血管重构的干预效果和机制,尚未明确。研究目的研究高血压伴HHcy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内质网应激时,IRE1α和p-JNK的表达与高血压血管重构的关系及依那普利叶酸片对其干预效果,为“H型”高血压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研究方法60只成年雄性SD大鼠行部分腹主动脉缩窄术(PAAC),术后2周选SBP≥140mmHg(1mm Hg=0.133kPa)大鼠36只随机等分为3组。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并双蒸水灌胃,模型组给予2.5%蛋氨酸饲料喂养并双蒸水灌胃,依叶组给与2.5%蛋氨酸饲料喂养并依叶片[10mg/(kg·d)]灌胃。于术后2周、术后6周和术后10周测尾动脉SBP和血清Hcy值;术后10周,HE染色观察胸主动脉形态变化;测图软件观察胸主动脉中层厚度变化;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IRE1α和p-JNK的表达。研究结果(1)术后2W,对照组、模型组和依叶组大鼠的尾动脉SBP和血清Hcy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6周,模型组大鼠尾动脉SBP稍高于相应对照组(P>0.05);血清Hcy值明显低于相应对照组(P<0.01)。(3)术后10W,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尾动脉SBP升高较为明显(P<0.05);血清Hcy值显着升高(P<0.01);胸主动脉中层厚度明显增厚(P<0.05)。(4)术后10W,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IRE1α和p-JNK免疫组化评分和Western blot表达均升高(P<0.05)。(5)依叶片干预后,术后10W,依叶组大鼠尾动脉SBP、血清Hcy值、胸主动脉中层厚度均低于模型组(P<0.01);依叶组大鼠IRE1α和p-JNK免疫组化评分和Western blot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研究结论PAAC造成大鼠后负荷增加,引起血管平滑肌细胞ERS,IRE1α和p-JNK被激活,而高蛋氨酸饮食造成大鼠血清Hcy的升高,使促凋亡因子p-JNK的表达明显增加,进一步加重了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ERS,加重了血管重构;依叶片干预后,大鼠尾动脉SBP和血清Hcy值显着降低,抑制了血管平滑肌细胞ERS,表现为IRE1α和p-JNK的表达明显降低,从而逆转了血管重构。故认为HHcy加重高血压大鼠血管重构的机制可能与激活ERS分子蛋白IRE1α和p-JNK有关;依叶片通过抑制IRE1α和p-JNK的表达从而逆转血管重构。

田露[5](2011)在《叶酸与运动对饮食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大鼠血脂、抗氧化能力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运动和叶酸对高半胱氨酸血症(HHcy)大鼠对血脂水平、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就运动联合叶酸对HHcy大鼠的影响作一探讨,为预防AS发生发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将大鼠分为6组,包括普通饮食对照组(C),普通饮食运动组(CT),蛋氨酸饮食对照组(M),蛋氨酸饮食运动组(MT),蛋氨酸饮食+叶酸组(MF),蛋氨酸饮食+叶酸+运动组(MTF),每组10只。C和CT组的大鼠进行普通饲料的喂养,蛋氨酸组的饲料由按3%的比例添加L-蛋氨酸制成。CT,MT, MTF组都采用无负重的8周游泳运动。第一天运动10min,以后每天递增,到第二周末增至90min并维持。MF和MTF组每天进行20μg/kg的叶酸灌胃。宰杀后测定血浆Hcy,血清TG、TC、HDL、LDL、ApoA、ApoB、叶酸,血浆和肝脏SOD、MDA、GSH的含量。全部数据在SPSS13.0中处理,计算平均数(X)及标准差(SD),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①M与C比较,Hcy、TG、TC、LDL、ApoB浓度升高,TG/HDL、TC/HDL、ApoB/ApoA、ApoB/HDL、LDL/HDL比值下降,血浆和肝脏中的MDA增加,肝脏中的SOD、GSH减少;②MT与M比较,Hcy、TG、LDL浓度降低,5项血脂比值下降,血浆和肝脏中的SOD增加,MDA减少;③MF与M比较,Hcy、LDL、ApoB浓度降低,HDL、ApoA浓度升高,5项血脂比值下降,血浆和肝脏中的SOD、GSH增加,MDA减少;④MTF与M比较,Hcy、叶酸、TC、LDL、ApoB浓度降低,5项血脂比值下降,肝脏中的SOD、GSH增加,血浆和肝脏中的MDA减少;MTF与MT比较,血浆和肝脏中的MDA减少,血浆中的SOD减少,肝脏中的GSH增加;MTF与MF比较,血浆和肝脏中的MDA显着减少,血浆中的GSH减少。结论:高蛋氨酸饮食可使大鼠Hcy水平升高,产生HHcy,并使HHcy大鼠血脂代谢紊乱,抗氧化能力下降;游泳运动和/或补充叶酸可以有效降低蛋氨酸饮食所致HHcy大鼠体内Hcy水平,改善血脂代谢,提高其抗氧化能力;两项干预同时进行与单项干预差别不大,只在提高机体叶酸水平方面联合应用更为有效。

郭娴[6](2011)在《运动及番茄红素对饮食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大鼠内皮功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高蛋氨酸饮食对大鼠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研究运动、番茄红素和运动联合番茄红素如何改善大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血管内皮功能的损伤。方法:健康雄性4周龄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普通饮食对照组(C),普通饮食运动组(CT),蛋氨酸饮食对照组(M),蛋氨酸饮食运动组(MT),蛋氨酸饮食+番茄红素组(ML),蛋氨酸饮食+番茄红素+运动组(MTL)。普通组喂食普通饲料,蛋氨酸组喂食3%蛋氨酸饲料。运动组均采用无负重的游泳运动,前2周递增负荷,后6周维持负荷不变,每周6天,共8周。番茄红素组大鼠灌胃2ml番茄红素油剂。8周后测试血浆指标。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x-±s)记录,组间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1)M组Hey显着高于C组,运动后MT组显着低于M组(P<0.01);与M组相比,MT组、ML组以及MTL组都出现了Hcy的显着性降低,但是MTL组与MT和ML组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2)与C组相比,M组出现了NO和NOS含量的非常显着性降低(P<0.01);与M组相比,ML组和MTL组的NO出现显着性升高(P<0.01),MT组和MTL组NOS含量都出现非常显着性增加(P<0.01),ML组NOS含量出现显着性增加(P<0.05)。MTL组较之MT和ML组没有显着性差异。(3)M组6-keto-PCF1α和t-PA含量较之C组有非常显着性降低(P<0.01),TXB2和PAI的含量显着性的升高(P<0.01);与M组相比,MT组、ML组和MTL组6-keto-PGF1α和t-PA含量显着性升高(P<0.01);MT组、ML组和MTL组TXB2和PAI的含量出现显着性的降低(P<0.01)。MTL组的6-keto-PGF1α和TXB2含量、t-PA和PAI含量较之MT和ML组没有显着性差异。结论:8周高蛋酸饮食导致大鼠形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8周运动和/或灌胃番茄红素都能够明显改善大鼠血浆Hey水平,预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形成。三种方式均能够提高NO和NOS浓度,改善PGI2和TXB2之间的平衡,增强纤溶功能的活性,降低血液的凝血功能,减轻内皮的损伤程度。但是运动联合番茄红素改善内皮损伤的效果与单独运动或单独灌胃番茄红素没有明显差距。

杨波,任晓丽,张钧,余清[7](2011)在《有氧运动对高蛋氨酸饮食大鼠血浆NO、ET和NO/ET系统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高蛋氨酸饮食大鼠血浆总一氧化氮合成酶(T-NOS)、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和NO/ET系统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对照组(对照组)、高蛋氨酸饲料组(高蛋氨酸组)和有氧运动+高蛋氨酸饮食组(运动干预组)。对照组喂饲普通饲料,高蛋氨酸组和运动干预组喂饲含3%蛋氨酸的高蛋氨酸饲料,运动干预组同时每日同时进行90 min无负重游泳运动,实验共8周。分别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ET、NO和T-NOS含量。结果:高蛋氨酸组血浆Hcy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达2倍以上(P<0.01),T-NOS和NO含量显着降低,ET含量显着升高(P<0.01),且NO/ET比值均显着降低(P<0.05);与高蛋氨酸组相比,运动干预组血浆Hcy含量显着下降(P<0.05),T-NOS,NO含量和NO/ET比值显着升高(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上述各项指标无显着差异。结论:高蛋氨酸饮食可诱发大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浆NO/ET失衡;有氧运动可降低高蛋氨酸饮食大鼠血浆Hcy水平,改善NO/ET失衡,预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商艳芬[8](2011)在《重组人甜菜碱高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蛋白的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建立一种制备重组人甜菜碱高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recombinant human betaine-homocysteine S-methyltransferase,rhBHMT)药用蛋白的生物工程技术,获得高纯度并具有稳定生物学活性的rhBHMT药用蛋白,确认其防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药效学作用。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克隆获得rhBHMT基因;采用大肠杆菌BL21作为原核表达系统对rhBHMT蛋白进行诱导表达,构建和筛选rhBHMT蛋白高效和可溶性表达的工程菌株。采用DEAE Sepharose Fast Flow层析柱和CM阳离子层析柱对原核表达的rhBHMT蛋白进行纯化,应用SDS-PAGE、HPLC、Lowry法等试验对所得蛋白进行相对分子质量、纯度、浓度、蛋白含量分析,建立硝普钠显色法对rhBHMT蛋白的活性进行检测。以束缚应激和高蛋氨酸饮食干预两种方式建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Wistar大鼠模型,给予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大鼠以不同剂量的rhBHMT蛋白,观测对其血浆HCY水平的影响,研究rhBHMT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生物学作用。结果:构建了rhBHMT高效、可溶性表达的工程菌株,通过上述生物工程技术系统分离纯化其表达产物,获得了纯度达95 %以上的rhBHMT蛋白。所得蛋白含量为0.01-1.0 mg/ml,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3kb,在20mmol/L PH7.0的磷酸钠缓冲液中可稳定储存于-20℃条件下。建立了用于检测rhBHMT酶活性的硝普钠显色法,其操作简便、重复性及稳定性好,与氨基酸测定仪检测结果比对的一致性好。以此硝普钠显色法测定该rhBHMT蛋白样品活性约为70 U/mg。给予束缚应激和高蛋氨酸饮食所诱导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大鼠rhBHMT,可以显着降低大鼠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且具有明确的剂量效应。结论:应用生物工程技术,构建了rhBHMT稳定高表达的工程菌株,建立了对表达产物中rhBHMT蛋白的分离纯化工艺,制备了高度纯化蛋白rhBHMT,完成了其重要的理化性质和活性的鉴定,确认了rhBHMT降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大鼠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生物学作用。为rhBHMT作为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生物工程药物提供了科学基础。

周怡伶,黄德贵,杨波[9](2011)在《蛋氨酸负荷后大鼠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早期形态扫描电镜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讨蛋氨酸负荷对大鼠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早期形态的影响,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对照组(对照组)和蛋氨酸负荷组(蛋氨酸组),对照组喂饲普通饲料,蛋氨酸负荷组大鼠喂饲含3%蛋氨酸的饲料,共8周,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主动脉弓血管内皮细胞形态。结果表明,蛋氨酸负荷后大鼠主动脉弓内皮细胞呈典型虫蛀样损害,伴有附壁血栓形成和脂质沉积。提示蛋氨酸负荷饮食可影响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形态的早期改变,诱发大鼠高半胱氨酸血症和内皮功能障碍。

魏聪[10](2011)在《基于代谢组学的络气虚滞/郁滞证候病生理基础及通络干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以脉络学说核心理论“营卫承制调平”和气血相关理论为指导,基于3469例血管病变患者临床调查揭示的络气虚滞/郁滞为“脉络—血管系统病”的始动因素并贯穿病变全过程,采用代谢组学方法探讨西医无明确诊断、但符合络气虚滞/郁滞证候辨证标准的亚健康人群血浆代谢物谱特征。模拟络气虚滞/郁滞证候表现建立大鼠证候模型,结合证候人群和前期证候大鼠代谢物谱变化,进一步探讨络气虚滞/郁滞证候大鼠血浆酰肉碱、脂类代谢轮廓变化及通络干预作用。基于特异性代谢物谱特征,阐明络气虚滞/郁滞证候大鼠血管内皮结构与功能变化,同时在主动脉、心肌、脑组织观察与肉碱、磷脂、5-羟色氨(5-HT)代谢相关的重要细胞因子、受体表达变化,并探讨通络药物干预作用。基于上述临床与基础研究,初步揭示络气虚滞/郁滞证候的代谢组学特征及其对血管病变的影响与通络干预作用,对阐明过度疲劳、情绪抑郁等社会心理行为因素在血管病变发病中的始动作用,并寻求有效干预策略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分为以下三部分内容:1络气虚滞/郁滞证候人群代谢组学研究本研究基于3469例血管病变临床调查揭示的络气虚滞/郁滞为“脉络—血管系统病”始动因素并贯穿病变全过程,选取西医临床诊断无明显病变,但符合“脉络—血管系统病”辨证诊断标准中络气虚滞/郁滞证候判定标准的亚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符合研究方案的78例受试者中,健康对照组28例,络气虚滞组26例,络气郁滞组24例,入选人群需进行血常规、空腹血糖、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尿常规、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肾功能(血尿素氮、血肌酐)、胸透、肝胆B超、心电图检查。抽取空腹血制备血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联合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UFLC/MS-IT-TOF)分析血浆中代谢物谱变化,经过数据格式转换后导入SIMCA-P进行模式识别,使用正交信号校正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SC-PLS-DA)方法对不同证候人群和健康对照人群进行区分。2络气虚滞/郁滞证候大鼠血浆酰肉碱、脂类代谢轮廓及通络干预研究依据中医“劳则气耗”、“郁则气结”理论,模拟络气虚滞/郁滞证候辨证诊断标准中特征性临床表现,采用“基础饮食+负重游泳”、束缚法分别建立络气虚滞和络气虚滞证候大鼠模型,并采用一般状态观察、生物学表征、力竭游泳时间、尾悬挂方法进行模型评价。基于前期络气虚滞/郁滞证候人群(脂代谢异常)和证候大鼠(肉碱代谢异常)代谢组学研究结果,选择酰肉碱和脂类开展络气虚滞/郁滞证候大鼠代谢轮廓分析,分别采用益气通络和流气畅络代表药物人参(人参总皂苷)和薤白(薤白提取物)进行干预。酰肉碱分离检测应用LC/MS,质谱检测采用正离子Dynamic MRM模式;脂类分离分析在UFLC/IT-TOF MS上进行,质谱检测采用ESI正/负离子模式,同时采用多变量PCA分析和单变量非参数检验进行数据处理分析。3络气虚滞/郁滞证候大鼠血管内皮结构功能与主动脉、心脑组织CPT-Ⅰ、磷脂、5-HT受体变化及通络干预研究将105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7组:①正常对照组,②络气虚滞组,③络气郁滞组,④络气虚滞+人参总皂苷组,⑤络气虚滞+通心络组,⑥络气郁滞+薤白提取物组,⑦络气郁滞+通心络组。应用光镜、电镜观察大鼠主动脉内皮结构改变,采用放免法检测反映血管内皮功能的血浆内皮素(ET-1)水平,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围绕络气虚滞/郁滞证候代谢组学、代谢轮廓中潜在生物学标记物,在大鼠主动脉、心肌、脑组织血管病变主要病变组织中深入开展与肉碱、磷脂、5-HT代谢相关的重要细胞因子、受体表达研究,并探讨通络药物的干预作用。在肉碱相关研究中,采用高效液相检测心肌能量负荷,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RT-PCR)检测主动脉、心肌组织中介导能量代谢过程中线粒体脂肪酸β氧化过程限速反应的肉碱棕榈酸转移酶-Ⅰ(CPT-Ⅰ)mRNA表达,同时观察调控CPT-Ⅰ的AMP激活的蛋白激酶亚基(AMPK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δ(PPARδ)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主动脉、心肌组织CPT-Ⅰ、AMPKα亚基、磷酸化AMPKa亚基、PPARδ蛋白水平。在磷脂相关研究中,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主动脉调控磷脂中溶血磷脂酰胆碱(LPC,ox-LDL的主要活性成分)生成的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含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主动脉4型G蛋白偶联受体(GPR4)mRNA和蛋白表达。在5-HT相关研究中,采用ELISA方法检测脑组织5-HT水平,RT-PCR检测主动脉5-HT1D受体、5-HT2A受体mRNA与脑组织5-HT1D受体、5-HT2A受体、色氨酸羟化酶(TPH)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主动脉、脑组织5-HT1D受体、5-HT2A受体蛋白表达。结果:1络气虚滞/郁滞证候人群代谢组学研究纳入的亚健康受试者各项理化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内,血浆代谢组学分析显示:络气虚滞/郁滞证候人群与健康对照人群均得到区分,与健康人群比较,络气虚滞证候人群苯丙氨酸、色氨酸(5-HT的前体)均有上升趋势(P>0.05),LPC C17:2、LPC C18:2显着降低(P<0.05,0.01),LPC C16:1、LPC C16:0、LPC C18:1、LPC C18:0均有降低趋势(P>0.05)。与健康对照人群比较,络气郁滞证候人群苯丙氨酸、亮氨酸、色氨酸及胆红素显着增加(P<0.05,0.01),乙酰肉碱(与脂肪酸β氧化供给能量有关)有升高趋势(P>0.05),LPC C16:0、LPC C16:1、LPC C 17:2、LPC C18:0、LPC C18:1、LPC C18:2显着降低(P<0.05,0.01)。基于三组人群血浆代谢谱的OSC-PLS-DA模型显示,三组人群基本得到区分,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络气郁滞证候人群体内重要代谢物比络气虚滞证候人群变化显着。络气郁滞组苯丙氨酸、亮氨酸、色氨酸及胆红素显着增加(P<0.05,0.01),LPC C16:0、LPC C18:0、LPC C18:1、LPC C18:2显着降低(P<0.05,0.01);络气虚滞组LPC C18:2显着降低(P<0.05)。2络气虚滞/郁滞证候大鼠血浆酰肉碱、脂类代谢轮廓及通络干预研究2.1络气虚滞/郁滞证候大鼠模型建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络气虚滞组大鼠表现出倦怠懒惰,精神萎靡,行动迟缓甚则无力完成翻正反射,符合络气虚滞证候临床表现;络气郁滞组大鼠造模初期表现为打斗、撕咬、尖叫等情绪过激行为,但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动物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反应迟钝等行为和体征变化,符合络气郁滞证候临床表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络气虚滞/郁滞组生物学表征评分显着增加(P<0.05,0.01),络气虚滞大鼠末次游泳时间较第一次显着缩短(P<0.01),络气郁滞组大鼠尾悬挂不动时间明显延长,挣扎次数明显减少,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1)。2.2络气虚滞/郁滞证候大鼠血浆酰肉碱代谢轮廓及通络干预研究多变量分析显示:络气虚滞与络气郁滞大鼠模型均可导致血浆酰肉碱代谢轮廓的明显改变。单变量分析显示: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络气虚滞组大鼠血浆共有11个酰肉碱浓度发生显着性变化,其中4个酰肉碱浓度呈显着性升高(包括C0、Iso-C4、C5:1及C20:1酰肉碱),7个酰肉碱浓度呈显着性降低(包括C2、C8:1、C10:2、C4-OH、C5-OH、C14-OH及C16-OH酰肉碱),P<0.05,0.01。②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络气郁滞组大鼠血浆共有20个酰肉碱的浓度发生显着性的变化,其中19个酰肉碱浓度呈显着性升高(包括C10:1、C12、C14、C14-OH、C14:1、C14:2、C16、C16-OH、C16:1、C16:1-OH、C16:2、C18、C18:1、C18:1-OH、C18:2、C18:2-OH、C20:0、C20:1及C20:2酰肉碱),1个酰肉碱浓度呈显着性降低(C5-OH),P<0.05,0.01。③与络气郁滞组比较,络气虚滞组大鼠血浆共有23个酰肉碱的浓度发生显着性变化,其中2个酰肉碱浓度显着性升高(包括C0、C5:1酰肉碱),21个酰肉碱浓度显着性降低(C4-OH、C5-OH、C8:1、C10:1、C10:2、C12、C14、C14-OH、C14:1、C16、C16-OH、C16:1、C16:1-OH、C16:2、C18、C18:1、C18:1-OH、C18:2、C18:2-OH、C20:0及C20:2酰肉碱)P<0.05,0.01。多变量分析显示:人参组与络气虚滞组聚集性较强,且与正常对照组呈现出明显的分离趋势,表明人参干预的络气虚滞大鼠模型血浆酰肉碱代谢轮廓未恢复到正常对照组水平。薤白组则与正常对照组聚集性较强,而与络气郁滞组呈现出明显的分离趋势,表明薤白干预的络气郁滞大鼠模型血浆酰肉碱代谢轮廓恢复到正常对照组水平。单变量分析: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络气虚滞大鼠血浆中呈显着性变化的酰肉碱中,有3个(C0、Iso-C4及C5:1酰肉碱)经人参干预后调节至正常水平(P>0.05)。与络气虚滞组比较,人参干预后其余酰肉碱有上调和下调趋势,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络气郁滞大鼠血浆中呈显着性变化的酰肉碱中,除了C18:2、C20:2、C5-OH及C18:2-OH等4个酰肉碱,其余16个酰肉碱分子经薤白干预后均调节至正常组水平(P>0.05);与络气郁滞组比较,薤白组大鼠血浆中有18个酰肉碱浓度发生显着性下调(P<0.05);2个酰肉碱(C18和C5-OH)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2.3络气虚滞/郁滞证候大鼠血浆脂类代谢轮廓及通络干预研究多变量分析:络气虚滞、络气郁滞大鼠模型均可导致血浆脂类代谢轮廓的明显改变。单变量分析: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络气虚滞组大鼠血浆共有31个脂类浓度发生显着性变化,其中仅有2个LPC分子[LPC (18:1)和LPC (18:2)]呈显着性升高(P<0.05,0.01),1个LPC分子[LPC (20:4)]、1个LPE分子[LPE (22:6)]、6个磷脂酸胆碱(具有降脂作用)[PC (32:0)、PC (36:4)、PC (38:4)、PC (38:5)、PC (38:6)和PC (40:6)]及21个TG分子[TG (50:1)、TG (50:2)、TG (50:3)、TG (52:2)、TG (52:4)、TG (52:5)、TG (54:3)、TG (54:4)、TG (54:5)、TG (54:6)、TG (54:7)、TG (56:6)、TG (56:7)、TG (56:8)、TG (56:9)、TG (58:8)、TG (58:9)、TG (58:10)、TG (58:11)、TG (60:12)和TG (60:13)]均呈显着性降低(均P<0.01)。②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络气郁滞组大鼠血浆共有10个脂类分子的浓度发生显着性的变化,其中3个LPC分子[LPC (18:1)、LPC (18:2)和LPC (O-16:2)]呈显着性升高(P<0.05,0.01),5个PC分子[PC (36:4)、PC (38:4)、PC (38:5)、PC (38:6)和PC (40:6)]及2个TG分子[TG (60:12)和TG (62:14)]呈显着性降低(P<0.05,0.01)。多变量分析:通络干预研究显示,人参组与络气虚滞组聚集性较强,且与正常对照组呈现出明显的分离趋势,表明人参干预的络气虚滞大鼠模型血浆脂类代谢轮廓未恢复到正常对照组水平。薤白组则与正常对照组聚集性较强,而与络气郁滞组呈现出明显的分离趋势,表明薤白干预的络气郁滞大鼠模型血浆脂类代谢轮廓恢复到正常对照组水平。单变量分析: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络气虚滞大鼠血浆中呈显着性变化的脂类中有4个脂类分子[PC (38:5)、PC (38:6)、PC (40:6)及TG (60:12)]经人参干预后浓度调节至正常组的水平(P>0.05);与络气虚滞组比较,人参组大鼠血浆中有25个脂类分子浓度发生上调,其中有5个[PC(36:4)、PC(38:4)、PC(38:6)、PC(40:6)、TG(58:11)]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0.01);12个脂类分子[TG(50:1)、TG(52:2)、TG(52:4)、TG(52:5)、TG(54:6)、TG(54:7)、TG(56:7)、TG(56:8)、TG(56:9)、TG(58:9)、TG(58:10)、TG(60:13)]浓度发生上调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络气郁滞大鼠血浆中呈显着性变化的脂类中,除PC (38:6),将其余9个脂类分子浓度均调节至正常组水平(P>0.05);与络气郁滞组比较,薤白组大鼠血浆中有5个脂类分子[PC(36:4)、PC(38:4)、PC(38:5)、PC(38:6)、PC(40:6)]浓度发生显着性上调(P<0.05,0.01);1个脂类分子浓度发生显着性下调(LPC18:1)(P<0.05)。3络气虚滞/郁滞证候大鼠血管内皮结构功能与主动脉、心脑组织CPT-Ⅰ、磷脂、5-HT受体变化及通络干预研究3.1络气虚滞/郁滞证候大鼠血管内皮结构功能变化及通络干预研究络气虚滞/郁滞模型组光镜HE染色显示:内皮细胞肿胀,内膜增生,可见炎细胞浸润,内弹力膜可见断裂,内膜下肿胀,炎细胞浸润,血管壁层次清晰,可见内弹性膜及中膜弹性纤维;扫描电镜显示:内皮细胞界限消失,细胞肿胀脱落,皱褶消失;透射电镜显示:核周隙扩张肿胀,细胞器减少,细胞核周可见空泡,核膜模糊不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络气虚滞/郁滞组大鼠血清ET-1水平显着升高(P<0.05,0.01),血浆NO水平显着降低(均P<0.05)。络气虚滞/郁滞模型组经人参、薤白及通心络干预后一般状况明显改善,与络气虚滞/郁滞组比较,各通络干预组生物学表征评分显着下降(P<0.05,0.01);与络气虚滞组第14d力竭游泳时间比较,人参、通心络组均不同程度延长络气虚滞证候大鼠力竭游泳时间(均P<0.05)。与络气郁滞组比较,薤白组、通心络组大鼠尾悬挂不动时间显着缩短,挣扎次数显着增加,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0.01)。光镜、电镜结果显示各治疗组血管内皮结构改善,总体评价通心络组保护作用优于单味通络药物组。与络气虚滞/郁滞组比较,通络干预各组大鼠血清ET-1水平显着降低,血浆NO水平显着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0.01)。3.2络气虚滞/郁滞大鼠主动脉、心肌CPT-Ⅰ变化及通络干预研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络气虚滞组心肌组织能量负荷有增高趋势,但无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络气郁滞组比较,络气虚滞组大鼠主动脉、心肌CPT-Ⅰ、AMPKα、PPARδmRNA表达显着降低(均P<0.01),主动脉、心肌CPT-Ⅰ、AMPKα、pAMPKa、PPARδ蛋白表达显着下调;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络气郁滞组上述指标无显着变化。与络气虚滞组比较,人参组和通心络组能量负荷显着增加(均P<0.01),主动脉、心肌CPT-Ⅰ、AMPKα、PPARδmRNA表达显着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人参组大鼠主动脉、心肌中CPT-Ⅰ、AMPKα、pAMPKa蛋白表达显着上调;通心络组大鼠主动脉、心肌CPT-Ⅰ、AMPKα、pAMPKa、PPARδ蛋白表达显着上调。与络气郁滞组比较,薤白组、通心络组上述指标无显着变化。3.3络气虚滞/郁滞大鼠主动脉磷脂代谢相关因子变化及通络药物干预研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络气虚滞/郁滞证候组主动脉Lp-PLA2含量显着提高(均P<0.01),与正常对照组,络气虚滞组大鼠主动脉GPR4mRNA表达显着上调(P<0.01),蛋白表达亦显着上调,络气郁滞组GPR4mRNA和蛋白表达无显着变化。与络气虚滞/郁滞组比较,各通络干预组显着降低Lp-PLA2含量(P<0.05,0.01)。与络气虚滞组比较,人参组、通心络组大鼠主动脉GPR4mRNA表达显着降低(P<0.01),蛋白表达亦显着下调。3.4络气虚滞/郁滞大鼠主动脉、脑组织5-HT受体变化及通络干预研究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络气虚滞组大鼠脑组织5-HT含量显着增加(P<0.01),络气郁滞组大鼠5-HT含量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络气虚滞组、络气郁滞组大鼠主动脉5-HT1D受体mRNA表达显着降低,5-HT2A受体mRNA表达显着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③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络气虚滞组大鼠脑组织5-HT1D受体、5-HT2A受体TPHmRNA无显着性变化(均P>0.05),与正常对照组、络气虚滞组比较,络气郁滞组大鼠脑组织5-HT1D受体、TPH表达显着降低,5-HT2A受体mRNA表达显着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④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络气虚滞/郁滞组大鼠血管组织5-HT1D受体蛋白表达显着下调,5-HT2A受体蛋白表达显着上调。⑤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络气虚滞组脑组织中5-HT1D受体表达上调,络气郁滞组脑组织中5-HT2A受体蛋白表达显着上调。①应用人参、薤白和通心络进行干预后,络气虚滞大鼠脑组织中5-HT含量有增加趋势,络气郁滞大鼠5-HT含量有降低趋势,但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②与络气虚滞/郁滞组比较,通络干预各组大鼠主动脉5-HT1D受体mRNA表达显着增加,5-HT2A受体mRNA表达显着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人参组和通心络、薤白和通心络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③与络气郁滞组比较,薤白组、通心络组大鼠脑组织5-HT1D受体mRNA表达显着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HT2A受体mRNA表达显着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薤白组和通心络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④人参、薤白、通心络干预后可显着主动脉上调5-HT1D受体蛋白表达,下调5-HT2A受体蛋白表达。⑤人参、通心络干预后可显着提高脑组织5-HT1D受体蛋白表达;通心络干预后可显着下调络气郁滞组5-HT2A受体表达。结论:1首次以脉络学说为指导,采用代谢组学方法探讨络气虚滞/郁滞证候亚健康人群和模型大鼠病生理学基础,为揭示过劳、抑郁等社会心理行为因素在血管病变发病中的始动作用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本研究以脉络学说核心理论营卫承制调平和气血相关理论为指导,基于3469例血管病变患者临床调查揭示的络气虚滞/郁滞为“脉络—血管系统病”的始动因素并贯穿病变全过程,以西医诊断无明显病变但具备络气虚滞/郁滞证候判定标准的亚健康人群和模拟络气虚滞/郁滞证候表现建立的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这两类证候的病生理学基础,为揭示过度疲劳、情绪刺激等社会心理行为因素在血管病变发病中的始动作用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2通过代谢组学和代谢轮廓分析,初步揭示了络气虚滞/郁滞证候人群血浆代谢物谱特征和证候大鼠酰肉碱、脂类代谢物谱特征,为社会心理行为因素所致亚健康人群的早期筛查提供代谢组学实验依据络气虚滞和络气郁滞证候人群血浆代谢物谱均发生变化,提示两类证候具有其代谢物质基础,同时两证候间代谢物谱亦存在差异,其中前者表现为氨基酸代谢(苯丙氨酸、色氨酸略增加)和脂代谢异常(多个LPC显着降低);后者则表现为氨基酸代谢(色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显着增加)、脂代谢(LPC显着降低)及能量代谢(乙酰肉碱略增加)和血红素氧合酶降解途径(胆红素增加)的变化,佐证了脉络学说指导下辨证分型的科学性。研究结果显示色氨酸、苯丙氨酸可能是预测过度疲劳、情绪抑郁亚健康人群发生高血压的重要代谢标记物,LPC则可能是预测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及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病理损伤的重要代谢标记物。络气虚滞和郁滞证候大鼠血浆酰肉碱和脂类代谢均发生异常变化,前者以酰肉碱和脂类浓度降低为主,可能与介导能量代谢过程中线粒体脂肪酸β氧化过程限速反应的CPT-Ⅰ不足和脂肪动员造成脂质过度消耗有关;后者以酰肉碱浓度升高和LPC升高为主,可能是长链酰基肉碱堆积导致代谢毒性损伤和LPC介导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重要机制之一。此外PC(36:4)、PC (38:6)、PC (40:6)降低有可能是预测络气虚滞/郁滞亚健康状态下发展为高脂血症的重要代谢标记物。3揭示了络气虚滞/郁滞证候均可导致血管内皮结构功能损伤,并可引发心肌能量代谢和脑组织5-HT及其受体调节异常围绕代谢组学研究结果,从能量、磷脂、色氨酸代谢相关细胞因子和受体表达,探讨证候因素对血管、心肌、脑组织的影响,证实过度疲劳和情绪刺激所致络气虚滞/郁滞证候均可引起血管内皮结构与功能损伤,可能与CPT-I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调控LPC生成的Lp- PLA2水平升高及介导舒张/收缩血管作用的5-HT1D/5-HT2A受体表达下调/上调有关;可引起络气虚滞证候大鼠心肌能量代谢障碍,可能与AMPKα及其磷酸化、PPARδ通路抑制导致CPT-I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有关,其中心肌能量负荷代偿性增加,成为营卫承制调平“制”的代偿性调节具体体现;此外脑组织中5-HT水平增加/降低及其受体表达异常,可能是络气虚滞/郁滞证候诱发高血压,出现中枢疲劳和心境抑郁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4通络干预可有效的调节络气虚滞/郁滞证候代谢物谱、主动脉、心肌及脑组织病理改变,体现了通络干预病证法药关联性的科学内涵,亦反映出复方通络药物整体调节的系统效应,实现由“调”至“平”的自稳态针对络气虚滞/郁滞证候分别选用益气通络的人参和流气畅络的薤白及脉络学说指导下通络代表性药物通心络进行干预,其中人参和薤白均可不同程度的调节络气虚滞/郁滞证候状态下机体血浆酰肉碱和脂类代谢紊乱。各通络药物均可有效保护血管内皮结构与功能完整性,通络干预可能通过进一步提高CPT-I的表达,增加络气虚滞证候大鼠心肌能量负荷,激活主动脉和心肌AMPK及其磷酸化与PPARδ通路增加CPT-I的表达,从而改善组织能量代谢;可能通过降低主动脉Lp- PLA2水平和GPR4mRNA及蛋白表达,抑制LPC介导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同时可调节主动脉、脑组织中5-HT1D和5-HT2A受体的表达及脑组织中5-HT含量。5基于临床和实验代谢组学研究结果,提出“超前干预、辨证施调”的血管病变早期干预策略本研究通过证候人群和动物实验,初步揭示了络气虚滞/郁滞证候的代谢组学特征及其对血管、心脑重要脏器的影响,提示过度疲劳、情绪抑郁等社会心理行为因素是血管病变发病的重要始动因素,指出不仅需重视饮食结构调整,更应重视改变社会心理行为因素,对因社会心理应激而表现为络气虚滞/郁滞临床证候特征的亚健康人群,应给予中医辨证施调,或心理疏导调节情绪,或放松压力避免过劳,同时给予适当药物调理,通过调节与能量、磷脂、色氨酸代谢相关的CTP-I、LPC和PC、5-HT及其受体变化,改善机体失调引起的导致血管病变的前体物质的代谢异常,从而超早期预防高血压、高血脂等引发的血管病变的发生。

二、高蛋氨酸饮食对大鼠生长及氨基酸代谢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蛋氨酸饮食对大鼠生长及氨基酸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氢气改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同型半胱氨酸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1.1 同型半胱氨酸的合成与代谢
        1.2 Hcy的合成及代谢影响因素
        1.3 HHCY与疾病
        1.3.1 神经系统
        1.3.2 心血管疾病
        1.3.3 肝脏疾病
        1.4 Hcy代谢调控的机制
        1.5 HHcy的治疗策略
    2 氢气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2.1 分子机制
        2.2 氢气医学的研究现状
    3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3.1 研究背景
        3.2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一章 大鼠HHcy模型建立
    1.1 实验材料
        1.1.1 主要实验试剂
        1.1.2 主要实验仪器及器材
    1.2 实验方法
        1.2.1 动物饲养
        1.2.2 动物处理
    1.3 血浆生化检测
    1.4 HMD大鼠肝脏脂质检测
    1.5 HMD大鼠肝脏HE染色
    1.6 HMD大鼠肝脏油红染色
    1.7 统计学方法
    1.8 实验结果
        1.8.1 体质量及肝脏指数
        1.8.2 大鼠血浆t Hcy
        1.8.3 HMD大鼠肝脏功能检测
        1.8.4 HMD大鼠脂质含量检测
        1.8.5 HMD大鼠肝脏HE染色及油红染色
    1.9 小结
第二章 氢气干预后脂质及肝脏功能检测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内容
    2.3 实验方法
    2.4 统计学方法
    2.5 结果
        2.5.1 体质量及肝脏指数
        2.5.2 氢气干预后大鼠血浆t Hcy
        2.5.3 氢气干预后肝脏功能检测
        2.5.4 氢气干预后脂质含量检测
        2.5.5 氢气干预后肝脏HE染色及油红染色
    2.6 小结
第三章 氢气干预后Hcy代谢关键基因及中间产物表达变化
    3.1 实验材料
        3.1.1 主要实验试剂
        3.1.2 实验主要仪器及器材
    3.2 实验方法
        3.2.1 转录组学分析
        3.2.2 qPCR检测Hcy代谢关键酶的表达变化
        3.2.3 ELISA法检测Hcy关键产物的浓度
    3.3 统计学方法
    3.4 结果
        3.4.1 转录组学分析结果
        3.4.2 qPCR检测Hcy代谢关键酶转录水平的表达变化
        3.4.3 Hcy代谢途径关键中间产物表达水平的变化
    3.5 小结
第四章 氢气改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机制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主要实验试剂
        4.1.2 主要实验仪器及器材
    4.2 实验方法
        4.2.1 qPCR检测肝脏PARK7、Nrf2、Gclc、GSS、Gclm表达变化
        4.2.2 肝脏组织中GSH的含量测定
    4.3 统计学方法
    4.4 结果
        4.4.1 氢气干预对肝脏PARK7、Nrf2 表达的影响
        4.4.2 氢气对肝脏中Gclc、GSS、Gclm表达变化
        4.4.3 氢气干预对肝脏组织GSH表达的影响
    4.5 小结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在常见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2)不同肉蛋白长期饲喂对大鼠肝脏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
前言
上篇 文献综述
    1 膳食蛋白质的生物学效应
        1.1 膳食蛋白质提供机体氮素营养
        1.2 膳食蛋白质调节机体生理功能
        1.3 膳食氨基酸水平调节遗传(基因)表达
        1.4 膳食氨基酸水平影响信号通路
    2 不同来源膳食蛋白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2.1 植物蛋白
        2.2 乳蛋白
        2.3 肉类蛋白
    3 肝脏的代谢调节与生物转化作用
        3.1 肝脏的代谢调节作用
        3.2 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
    4 营养基因组学
    5 实验设计
        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5.2 工作假说
        5.3 研究内容
        5.4 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下篇 研究报告
    第一章 摄食不同肉蛋白对大鼠肝脏蛋白质组表达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试剂材料
        1.2 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蛋白粉的制备
        2.2 日粮的制备
        2.3 大鼠饲养
        2.4 样品采集
        2.5 蛋白质提取定量
        2.6 蛋白质样品消化和iTRAQ标记
        2.7 基于HPLC-MS/MS的样本分离鉴定
        2.8 质谱数据解析
        2.9 蛋白质组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四种肉蛋白与酪蛋白对大鼠肝脏蛋白质组表达差异分析
        3.2 猪肉蛋白与酪蛋白对大鼠肝脏蛋白质组表达差异分析
        3.3 鸡肉蛋白与酪蛋白对大鼠肝脏蛋白质组表达差异分析
        3.4 四种肉蛋白与大豆蛋白对大鼠肝脏蛋白质组表达差异分析
        3.5 牛肉蛋白与大豆蛋白对大鼠肝脏蛋白质组表达差异分析
        3.6 鱼肉蛋白与大豆蛋白对大鼠肝脏蛋白质组表达差异分析
        4 讨论
        4.1 实验方法的科学性
        4.2 四种肉蛋白对大鼠肝脏蛋白质组表达差异趋势
        4.3 差异蛋白质的解析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摄食不同肉蛋白对大鼠肝脏氨基酸代谢与蛋白合成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试剂材料
        1.2 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血清采集
        2.2 游离氨基酸测定
        2.3 实时荧光定量PCR
        2.4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血清氨基酸水平影响
        3.2 猪、鸡肉蛋白与大豆蛋白膳食对大鼠氨基酸代谢影响
        3.3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肝脏转录、翻译及胞内转运、代谢的影响
        3.4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蛋白合成调节通路mRNA水平的影响
        4 讨论
        4.1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氮素营养代谢的影响
        4.2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肝脏mRNA转录、蛋白合成的影响
        4.3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蛋白合成调节通路mRNA水平的影响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摄食不同肉蛋白对大鼠肝脏脂质与能量代谢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试剂材料
        1.2 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肝脏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测定
        2.2 蛋白提取与免疫印迹
        2.3 实时荧光定量PCR
        2.4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肝脏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3.2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肝脏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3.3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肝脏甘油三酯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3.4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肝脏能量代谢蛋白表达的影响
        3.5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肝脏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4 讨论
        4.1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肝脏胆固醇代谢的影响
        4.2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
        4.3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肝脏能量代谢的影响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摄食不同肉蛋白对大鼠肝脏生物转化与炎症反应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试剂材料
        1.2 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大鼠肝脏抗氧化指标测定
        2.3 实时荧光定量PCR
        2.4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肝脏炎症、抗氧化及免疫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3.2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肝脏生物转化反应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3.3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肝脏结合反应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3.4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肝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3.5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肝脏炎症、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4 讨论
        4.1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肝脏生物转化作用的影响
        4.2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肝脏炎症及免疫反应的影响
        5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创新说明
工作展望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3)同型半胱氨酸在早年应激诱导的肠易激综合征中的作用及其甲基化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早年应激致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肠道菌群和氨基酸代谢的变化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动物
        1.1.2 主要仪器
        1.1.3 主要试剂
    1.2 实验方法
        1.2.1 母婴分离应激方法建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
        1.2.2 结直肠扩张试验
        1.2.3 旷场试验
        1.2.4 糖水试验
        1.2.5 结肠HE病理染色
        1.2.6 大鼠粪便和血清样本的采集
        1.2.7 粪便样本细菌基因组DNA提取
        1.2.8 粪便基因组16SrDNA高通量测序
        1.2.9 粪便和血清样本的氨基酸检测
        1.2.10 统计学方法
    1.3 实验结果
        1.3.1 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的评价
        1.3.2 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肠道菌群变化
        1.3.3 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肠道部分氨基酸代谢变化
    1.4 讨论
第二章 同型半胱氨酸在早年应激所致肠易激综合征中的作用及对甲基化水平的影响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主要仪器
        2.1.3 主要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母婴分离应激方法建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
        2.2.2 结直肠扩张试验
        2.2.3 旷场试验
        2.2.4 糖水试验
        2.2.5 血浆Hcy水平检测
        2.2.6 血浆S-腺苷甲硫氨酸水平检测
        2.2.7 血浆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测
        2.2.8 结肠组织DNA总甲基化水平的检测
        2.2.9 结肠组织DNMTsmRNA水平的检测
        2.2.10 结肠组织DNMTs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
        2.2.11 结肠组织DNMTs总活性的检测
        2.2.12 统计学方法
    2.3 实验结果
        2.3.1 Hcy在早年应激致IBS中的损伤作用
        2.3.2 Hcy对早年应激致IBS大鼠机体甲基化水平的影响
    2.4 讨论
第三章 同型半胱氨酸介导的甲基化机制调控肠易激综合征的分子基础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动物
        3.1.2 主要仪器
        3.1.3 主要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建立及分组
        3.2.2 结肠组织NDMTs总活性的检测
        3.2.3 结肠组织DNA总甲基化水平的检测
        3.2.4 结肠组织claudin-1/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的检测
        3.2.5 结肠组织claudin-1/2和MeCP2mRNA水平的检测
        3.2.6 结肠组织Claudin-1/2和MeCP2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
        3.2.7 统计学方法
    3.3 实验结果
        3.3.1 Hcy对IBS大鼠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2和MeCP2的影响
        3.3.2 降低甲基转移酶活性对结肠组织DNA总甲基化的影响
        3.3.3 甲基化水平对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2和MeCP2的影响
    3.4 讨论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致谢

(4)高血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IRE1α和p-JNK的表达与血管重构的关系及依叶片干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实验一 高血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IRE1α 和p-JNK的表达与血管重构的关系
    1 材料
        1.1 主要试剂及厂家
        1.2 主要试剂的配制
        1.3 实验动物及饲养
        1.4 主要实验仪器及厂家
    2 方法
        2.1 高血压大鼠模型的建立
        2.2 高血压伴高Hcy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实验分组
        2.3 BP-2010 智能无创血压计测大鼠尾动脉SBP
        2.4 大鼠血清Hcy值的测定
        2.5 HE染色观察大鼠胸主动脉形态学变化
        2.6 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大鼠胸主动脉VSMCs中IRE1α 和p-JNK的表达
        2.7 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胸主动脉VSMCs中IRE1α、JNK和p-JNK蛋白含量
        2.8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各组大鼠尾动脉SBP的比较
        3.2 各组大鼠血清Hcy值的比较
        3.3 各组大鼠胸主动脉形态学变化
        3.4 各组大鼠胸主动脉VSMCs中IRE1α 和p-JNK的表达
        3.5 Western-Blot检测两组大鼠胸主动脉VSMCs中IRE1α 和P-JNK蛋白表达
    4 讨论
        4.1 PAAC术对大鼠SBP的影响
        4.2 高蛋氨酸饮食对大鼠血清Hcy的影响
        4.3 高蛋氨酸饮食对高血压大鼠SBP的影响
        4.4 高蛋氨酸饮食对高血压大鼠VSMCs内IRE1α 和p-JNK表达的影响
实验二 依叶片对高血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大鼠血管重构的干预作用
    1 材料
        1.1 主要试剂及厂家
        1.2 主要试剂的配制
        1.3 实验动物及饲养
        1.4 主要实验仪器及厂家
    2 方法
        2.1 高血压伴高Hcy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实验分组
        2.2 BP-2010 智能无创血压计测大鼠尾动脉SBP
        2.3 大鼠血清Hcy值的测定
        2.4 HE染色观察大鼠胸主动脉形态学和中层厚度测定
        2.5 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大鼠胸主动脉VSMCs中IRE1α 和p-JNK的表达
        2.6 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胸主动脉VSMCs中IRE1α、JNK和p-JNK蛋白含量
        2.7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各组大鼠尾动脉SBP的比较
        3.2 各组大鼠血清Hcy值的比较
        3.3 各组大鼠胸主动脉形态学和中层厚度变化
        3.4 各组大鼠胸主动脉VSMCs中IRE1α 和p-JNK的表达
        3.5 Western-Blot检测各组大鼠胸主动脉VSMCs中IRE1α 和P-JNK蛋白表达
    4 讨论
        4.1 高蛋氨酸饮食对高血压大鼠腹主动脉中层厚度的影响
        4.2 依叶片改善高血压伴高Hcy大鼠血管重构的机制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发表文章
致谢

(5)叶酸与运动对饮食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大鼠血脂、抗氧化能力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1 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
        1.1.1 TC、LDL及ApoB与As的关系
        1.1.2 TG与As的关系
        1.1.3 HDL、ApoA与As的关系
    1.2 抗氧化与动脉粥样硬化
        1.2.1 氧化应激与AS
        1.2.2 抗氧化物质对AS的影响
        1.2.3 氧化产物的有益作用
    1.3 同型半胱氨酸与动脉粥样硬化
        1.3.1 Hcy在体内的存在形式
        1.3.2 Hcy的代谢
        1.3.3 HHcy的诱发因素
        1.3.4 HHcy与AS
    1.4 运动与HHcy
        1.4.1 运动对机体Hcy水平的影响
        1.4.2 运动对机体血脂代谢的影响
        1.4.3 运动对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1.5 叶酸与HHcy
        1.5.1 叶酸的存在及其生理学作用
        1.5.2 叶酸对机体Hcy水平的影响
        1.5.3 叶酸对机体血脂代谢的影响
        1.5.4 叶酸对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2 选题依据
3 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动物及分组
    3.2 饲料的购置与高同型半胱氨酸模型的建立
    3.3 运动方式
    3.4 灌胃方式
    3.5 宰杀取材
    3.6 指标测试
        3.6.1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测定
        3.6.2 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测定
        3.6.3 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测定
        3.6.4 血清叶酸测定
        3.6.5 血清载脂蛋白A(ApoA)和载脂蛋白B(ApoB)测定
        3.6.6 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测定
    3.7 数据处理
4 结果
    4.1 叶酸、运动对HHcy大鼠Hcy、叶酸水平的影响
    4.2 叶酸、运动对HHcy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4.3 叶酸、运动对HHcy大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5 分析与讨论
    5.1 高蛋氨酸饮食对大鼠Hcy、血脂水平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5.1.1 高蛋氨酸饮食对大鼠Hcy水平的影响
        5.1.2 高蛋氨酸饮食对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5.1.3 高蛋氨酸饮食对大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5.2 叶酸、运动对HHcy大鼠Hcy、血脂水平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5.2.1 叶酸、运动对HHcy大鼠Hcy、叶酸水平的影响
        5.2.2 叶酸、运动对HHcy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5.2.3 叶酸、运动对HHcy大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运动及番茄红素对饮食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大鼠内皮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文献综述
    1.1 同型半胱氨酸
        1.1.1 同型半胱氨酸的来源与去路
        1.1.2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测定方法
        1.1.3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1.1.4 同型半胱氨酸与心血管疾病
    1.2 血管内皮细胞
        1.2.1 血管内皮细胞生理机能
        1.2.2 血管内皮功能损伤
        1.2.3 HH与血管内皮损伤
    1.3 运动对同型半胱氨酸和血管内皮功能的研究进展
        1.3.1 运动与同型半胱氨酸
        1.3.2 运动与心血管内皮功能
    1.4 番茄红素对同型半胱氨酸和内皮功能的研究进展
        1.4.1 番茄红素与同型半胱氨酸
        1.4.2 番茄红素与心血管功能
2 选题依据
3 研究方法
    3.1 实验动物及分组
    3.2 饲养方式
    3.3 运动及灌胃方式
    3.4 动物处理
    3.5 测试指标及方法
        3.5.1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测定
        3.5.2 血浆一氧化氮,总一氧化氮合酶测定
        3.5.3 血浆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测定
        3.5.4 血浆血栓素B_2(TX B_2)测定
        3.5.5 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测定
    3.6 统计方法
4 实验结果
    4.1 运动及番茄红素对血浆Hcy的影响
    4.2 运动及番茄红素对血浆NO、总NOS的影响
    4.3 运动及番茄红素对血浆6-keto-PGF1α、TX B2影响
    4.4 运动及番茄红素对血浆t-PA和PAI的影响
5 分析与讨论
    5.1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形成及HH对内皮功能的影响
        5.1.1 高蛋氨酸饮食对大鼠的影响
        5.1.2 高Hcy对内皮功能的影响
    5.2 运动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内皮功能的影响
        5.2.1 运动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影响
        5.2.2 运动对内皮功能的影响
    5.3 番茄红素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内皮功能的影响
        5.3.1 番茄红素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影响
        5.3.2 番茄红素对内皮功能的影响
    5.4 运动联合番茄红素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内皮功能的影响
        5.4.1 运动联合番茄红素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影响
        5.4.2 运动联合番茄红素对内皮功能的影响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有氧运动对高蛋氨酸饮食大鼠血浆NO、ET和NO/ET系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与分组
    1.2 建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大鼠模型
    1.3 运动方式
    1.4 取样
    1.5 测试方法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大鼠日平均摄食总量和实验前、后体重比较
    2.2 大鼠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比较
    2.3 大鼠血浆T-NOS、NO、ET含量和NO/ET比值比较
3 讨论

(8)重组人甜菜碱高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蛋白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rhBHMT 的基因克隆、表达与纯化
    第一节 rhBHMT 的基因克隆、表达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第二节 rhBHMT 的纯化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小结
第二章 rhBHMT 生物学功能的研究
    第一节 rhBHMT 酶活性的鉴定
        实验原理与方法
        实验结果
    第二节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大鼠模型的建立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第三节 rhBHMT 生物学功能研究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小结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9)蛋氨酸负荷后大鼠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早期形态扫描电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与分组
    1.28周蛋氨酸负荷实验[3]
    1.3 取 样
    1.4 测试方法
        1.4.1 血管内皮细胞扫描电镜观察
        1.4.2 大鼠日平均摄食总量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测定
2 结 果
    2.1 蛋氨酸负荷饮食对大鼠体质量的影响
    2.2 蛋氨酸负荷饮食对大鼠日平均摄食总量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2.3 大鼠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扫描电镜观察
3 讨 论

(10)基于代谢组学的络气虚滞/郁滞证候病生理基础及通络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研究论文 基于代谢组学的络气虚滞/郁滞证候病生理基础及通络干预研究
    引言
第一部分 络气虚滞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络气虚滞/郁滞证候大鼠血浆酰肉碱、脂类代谢轮廓及通络干预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络气虚滞/郁滞证候大鼠血管内皮结构功能与主动脉、心脑组织 CPT-Ⅰ、磷脂、5-HT 受体变化及通络干预研究
    前言
    实验一 络气虚滞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实验二 络气虚滞/郁滞证候大鼠血管内皮结构功能变化及通络干预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实验三 络气虚滞/郁滞大鼠主动脉磷脂代谢相关因子变化及通络干预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实验四 络气虚滞/郁滞大鼠主动脉、脑组织5-HT受体变化及 通络干预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一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高蛋氨酸饮食对大鼠生长及氨基酸代谢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氢气改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机制研究[D]. 李娉. 西南医科大学, 2021(01)
  • [2]不同肉蛋白长期饲喂对大鼠肝脏代谢的影响[D]. 石学彬.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2)
  • [3]同型半胱氨酸在早年应激诱导的肠易激综合征中的作用及其甲基化机制[D]. 张亮. 军事科学院, 2018(12)
  • [4]高血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IRE1α和p-JNK的表达与血管重构的关系及依叶片干预作用[D]. 王增强. 第四军医大学, 2017(03)
  • [5]叶酸与运动对饮食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大鼠血脂、抗氧化能力影响[D]. 田露. 北京体育大学, 2011(10)
  • [6]运动及番茄红素对饮食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大鼠内皮功能的影响[D]. 郭娴. 北京体育大学, 2011(09)
  • [7]有氧运动对高蛋氨酸饮食大鼠血浆NO、ET和NO/ET系统的影响[J]. 杨波,任晓丽,张钧,余清.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11(02)
  • [8]重组人甜菜碱高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蛋白的研制[D]. 商艳芬.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1(07)
  • [9]蛋氨酸负荷后大鼠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早期形态扫描电镜观察[J]. 周怡伶,黄德贵,杨波.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11(05)
  • [10]基于代谢组学的络气虚滞/郁滞证候病生理基础及通络干预研究[D]. 魏聪. 河北医科大学, 2011(10)

标签:;  ;  ;  ;  ;  

高蛋氨酸饮食对大鼠生长及氨基酸代谢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