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双酚氰酸酯树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氰酸,树脂,性能,双酚,环氧树脂,动力学,力学性能。
双酚氰酸酯树脂论文文献综述
蒋佩琪,肖军,李金焕,韩晓艳[1](2018)在《二烯丙基双酚A对低黏度氰酸酯树脂的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改善低黏度氰酸酯树脂基体的综合性能,研究了二烯丙基双酚A(DBA)对其的改性作用。通过粘温试验、DSC、力学试验、TGA、DMA、吸水率和介电测试等分析手段对DBA改性前后的树脂进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后树脂的粘度仍然满足直接热熔法的工艺性要求;DBA对氰酸酯树脂具有显着的催化作用,可以提高转化率;加入适量的DBA对氰酸酯树脂有一定的增韧作用,其中10%DBA的树脂冲击强度和弯曲韧性分别是未加DBA树脂的179%和165%;加入DBA后树脂基体的耐热性能、耐湿热性能和介电性能均有降低,但含量较少时仍满足应用要求。综合试验结果,当DBA含量为5%~10%时,树脂综合性能较好。(本文来源于《玻璃钢/复合材料》期刊2018年03期)
李洪峰,王德志,刘仲良,曲春艳,顾继友[2](2018)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丁二烯核壳结构纳米粒子增韧双酚A型氰酸酯树脂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丁二烯(PB)核壳结构粒子增韧双酚A型氰酸酯(BADCy)树脂,制备了PMMA@PB/BADCy树脂。研究结果表明,当PMMA@PB质量分数为6wt%时,可以取得较好的增韧效果,PMMA@PB/BADCy树脂冲击强度达到了14.32kJ·m-2,提高了83.6%;DMA和TG-DTA耐热性测试结果表明,PMMA@PB的加入未降低树脂耐热性,固化后PMMA@PB/BADCy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36.8℃,最大热分解温度为410.0℃。SEM和TEM结果表明,PMMA@PB核壳橡胶在BADCy树脂基体中分散性好,PMMA@PB/BADCy树脂破坏断面呈现典型的韧性破坏。PMMA@PB/BADCy树脂流变特性的测试表明,PMMA@PB核壳橡胶加入后基本没有影响到BADCy树脂的流变特性,PMMA@PB/BADCy树脂的最低点黏度为0.79Pa·s左右,是树脂浸渍纤维的理想黏度。介电性能测试表明,PMMA@PB核壳橡胶增韧BADCy树脂后介电性能影响不大,当PMMA@PB质量分数为6wt%时介电常数为3.0,介电损耗为0.010。该PMMA@PB/BADCy树脂性能优异,可作为预浸料基体树脂,适用于航空航天低介电复合材料的制造。(本文来源于《复合材料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欧秋仁,嵇培军,肖军,赵亮[3](2015)在《环氧树脂改性双酚A型氰酸酯树脂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DSC、DMA和TGA、介电性能测试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环氧树脂用量和分子结构对氰酸酯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环氧树脂改变了氰酸酯树脂的固化反应历程,降低了氰酸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热分解温度和介电性能,提高了氰酸酯树脂的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含脂环和酯键的叁官能团TDE-85树脂与JF-45邻甲酚甲醛环氧树脂相比,在改善氰酸酯树脂力学性能方面较好,在保持氰酸酯的耐热性和介电性能方面相当。(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期刊2015年S2期)
吕婕,姜丽,吴金剑,汤嘉陵[4](2015)在《聚氨酯预聚体改性双酚A型氰酸酯树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聚氨酯预聚体改性双酚A型氰酸树脂的固化行为及工艺,通过动态热机械分析(DMA)、热重分析(TGA)、介电性能和冲击强度测试对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耐热性、介电性能和韧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聚氨酯预聚体的加入可以很好地提高氰酸酯的韧性,当预聚体加入量为20%(质量分数)时,改性氰酸酯树脂的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15.3kJ/m2,比纯氰酸酯树脂提高了218%。改性氰酸酯树脂的T_g逐渐降低,预聚体加入量为氰酸酯质量的40%时,T_g降低为193℃,仍然具有较低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5年24期)
郭颖,刘锋,陈聪慧,王立敏,赵彤[5](2015)在《二烯丙基双酚A共聚双马来酰亚胺改性氰酸酯树脂的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二烯丙基双酚A和二苯甲烷型双马来酰亚胺与双酚A型氰酸酯共聚,以改善氰酸酯树脂的工艺和耐热性能;利用DSC,TGA,DMA表征了树脂的固化行为和耐热性能;此外,还研究了树脂的力学性能及高频下的介电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氰酸酯树脂固化反应温度降低了约60℃,改性树脂固化物在氮气气氛下Td5约400℃,Tg约270℃,显示了良好的耐热性能。在7~15 GHz宽频范围下,改性树脂的介电常数<3,介电损耗0.008~0.01,显示了良好的介电性能。(本文来源于《宇航材料工艺》期刊2015年06期)
吴金剑,谢佳武,王志娟,赵丽娟,汤嘉陵[6](2014)在《F-48环氧树脂改性双酚A型氰酸酯树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FT-IR与DSC研究了F-48酚醛型环氧改性双酚A型氰酸酯树脂的固化行为及固化工艺,通过DMA、TGA、介电性能和冲击强度测试对F-48酚醛型环氧改性双酚A型氰酸酯树脂的热性能、介电性能和韧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F-48环氧树脂含量的增加,改性氰酸酯的Tg总体呈升高趋势,最高达到255℃;改性后的氰酸酯树脂热分解温度逐渐降低;F-48环氧树脂加入量为氰酸酯质量的25%时,改性氰酸酯树脂具有较低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改性氰酸酯的冲击强度较纯氰酸酯树脂提高25%。(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4年14期)
马立群,黄伟,曲春艳,王雅珍,刘洪成[7](2013)在《二烯丙基双酚A催化改性酚醛型氰酸酯树脂的催化固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二烯丙基双酚A(DBA)催化改性酚醛型氰酸酯树脂(cy-5),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分析(TG)、冲击性能和动态热机械分析(DMA)测试,分析了改性树脂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研究表明:DBA对cy-5有催化和增韧的双重作用,当DBA的添加量为5%(质量分数)时,催化效果最为明显,含10%DBA的改性树脂固化物的冲击强度达到7.41 kJ/m2,改性树脂固化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储能模量(E')均有所降低,但幅度不大。(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3年07期)
朱金华,赵颖,刘晓辉,徐鑫,李欣[8](2013)在《双酚化合物改性氰酸酯树脂体系固化动力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Kissinger法对双酚A/双酚E氰酸酯和双酚M/双酚E氰酸酯进行了固化反应动力学研究,得到了不同双酚化合物作用下的表观反应活化能、指前因子、反应级数及135℃下的速率常数。对于双酚A/氰酸酯体系,起始固化温度为97.8℃,峰值温度为132.7℃,表观活化能为68.98kJ.mol-1,指前因子为1.27×108min-1,135℃下的速率常数为0.1889min-1;对于双酚M/氰酸酯体系,起始固化温度为88.7℃,峰值温度为131.1℃,反应活化能为64.58kJ.mol-1,指前因子为3.51×107min-1,135℃下的速率常数为0.1905min-1。研究表明,增加反应物结构的柔韧度有利于反应的进行。(本文来源于《化学与黏合》期刊2013年02期)
付东旭,王帆,王家梁,余若冰[9](2012)在《改性双酚A型氰酸酯树脂体系耐湿热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本实验室自行合成的四甲基对二甲苯型氰酸酯(BBZCy)与双酚A型氰酸酯(BADCy)共聚,改善BADCy的耐湿热性能。主要考察了在水煮及50℃、96%相对湿度环境下湿热处理后材料的吸湿性、热性能及介电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体系中BBZCy用量的增大,树脂材料的吸水率、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均逐渐减小,同时BBZCy的加入有效提高了材料的耐湿热性能,当BBZCy用量为30wt%时树脂的综合性能最优,50℃、96%相对湿度环境下湿热处理500h的吸水率为0.87%,Tg为275℃,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分别为2.90、3.9×10-3。(本文来源于《玻璃钢/复合材料》期刊2012年05期)
赵春宝,汪信,杨绪杰,张楠楠[10](2012)在《二烯丙基双酚A改性氰酸酯树脂的固化动力学及力学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二烯丙基双酚A(DBA)对氰酸酯树脂(CE)进行改性,分别运用Flynn-Wall-Ozawa等转化率法和Kissinger极值法计算了改性树脂体系的固化动力学参数,并对固化树脂的力学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BA对氰酸酯树脂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和增韧效果,含5%DBA的改性树脂固化反应活化能最小(62.16 kJ/mol),当DBA的加入量为10%时,树脂固化物的冲击强度达到纯氰酸酯树脂的2.07倍,含有DBA的CE树脂固化物的储能模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均有所降低。(本文来源于《绝缘材料》期刊2012年01期)
双酚氰酸酯树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丁二烯(PB)核壳结构粒子增韧双酚A型氰酸酯(BADCy)树脂,制备了PMMA@PB/BADCy树脂。研究结果表明,当PMMA@PB质量分数为6wt%时,可以取得较好的增韧效果,PMMA@PB/BADCy树脂冲击强度达到了14.32kJ·m-2,提高了83.6%;DMA和TG-DTA耐热性测试结果表明,PMMA@PB的加入未降低树脂耐热性,固化后PMMA@PB/BADCy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36.8℃,最大热分解温度为410.0℃。SEM和TEM结果表明,PMMA@PB核壳橡胶在BADCy树脂基体中分散性好,PMMA@PB/BADCy树脂破坏断面呈现典型的韧性破坏。PMMA@PB/BADCy树脂流变特性的测试表明,PMMA@PB核壳橡胶加入后基本没有影响到BADCy树脂的流变特性,PMMA@PB/BADCy树脂的最低点黏度为0.79Pa·s左右,是树脂浸渍纤维的理想黏度。介电性能测试表明,PMMA@PB核壳橡胶增韧BADCy树脂后介电性能影响不大,当PMMA@PB质量分数为6wt%时介电常数为3.0,介电损耗为0.010。该PMMA@PB/BADCy树脂性能优异,可作为预浸料基体树脂,适用于航空航天低介电复合材料的制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酚氰酸酯树脂论文参考文献
[1].蒋佩琪,肖军,李金焕,韩晓艳.二烯丙基双酚A对低黏度氰酸酯树脂的改性研究[J].玻璃钢/复合材料.2018
[2].李洪峰,王德志,刘仲良,曲春艳,顾继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丁二烯核壳结构纳米粒子增韧双酚A型氰酸酯树脂性能[J].复合材料学报.2018
[3].欧秋仁,嵇培军,肖军,赵亮.环氧树脂改性双酚A型氰酸酯树脂的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2015
[4].吕婕,姜丽,吴金剑,汤嘉陵.聚氨酯预聚体改性双酚A型氰酸酯树脂的研究[J].材料导报.2015
[5].郭颖,刘锋,陈聪慧,王立敏,赵彤.二烯丙基双酚A共聚双马来酰亚胺改性氰酸酯树脂的性能[J].宇航材料工艺.2015
[6].吴金剑,谢佳武,王志娟,赵丽娟,汤嘉陵.F-48环氧树脂改性双酚A型氰酸酯树脂的研究[J].材料导报.2014
[7].马立群,黄伟,曲春艳,王雅珍,刘洪成.二烯丙基双酚A催化改性酚醛型氰酸酯树脂的催化固化[J].化工进展.2013
[8].朱金华,赵颖,刘晓辉,徐鑫,李欣.双酚化合物改性氰酸酯树脂体系固化动力学的研究[J].化学与黏合.2013
[9].付东旭,王帆,王家梁,余若冰.改性双酚A型氰酸酯树脂体系耐湿热性能的研究[J].玻璃钢/复合材料.2012
[10].赵春宝,汪信,杨绪杰,张楠楠.二烯丙基双酚A改性氰酸酯树脂的固化动力学及力学性能[J].绝缘材料.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