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习兴趣,搞好历史教学

培养学习兴趣,搞好历史教学

于洪义山东省栖霞市松山中学265300

美国现代的心理学家鲁纳说:“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产生动机的重要的主观原因。”换言之,在教学中,兴趣能够使学生产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自然形成求知的趋动力。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即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获取知识的双向交流得到顺利进行,才能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才能较高质量地完成历史教学任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它是求知的前提,是发展能力的条件。

一、保持教师激昂情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积极的激昂的情绪能够使学生产生积极地情感。巴甫洛夫的实验证明了健康的积极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起积极地推动和促进作用;反之,起抑制和阻碍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情境中发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饱满激昂的情绪,创设生动的历史情境,让学生置身于历史的氛围中,与历史人物共思维、共活动,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始终保持、运用好这种激昂的情绪呢?首先,起决定因素的是教师的责任感,有了责任感就会有爱心,有了爱心就不会因主观或客观原因左右你的情绪。其次,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语言要精炼、流畅,同时注意语调和语速,切忌平铺直叙。如再恰当地配合形体语言和运用语言,则会收到更好地课堂效果。教师在教学中保持激昂的情绪,学生就会被你的情绪所感染,对知识产生兴趣;教师激昂的情绪还可以形成强大的感召力、吸引力,使学生精力集中、思维活跃、积极参与。正如法布尔所说:“兴趣能把精力集中到一点,其力量好比炸药,立即可以把障碍物炸得干干净净。”可见,情绪教学能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寓情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要做到课伊始,情即生;课进行,情更浓;课结束,情犹在,从而使授课和受课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明确学习目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习是有目的的活动。目前大多数中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劲头不足,主要是由于高中升学历史学科所占比重不大,学好学坏不影响大局造成的。鉴于这种状况,很难调动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因此,在进行学习历史的目的性教育时,教师做一番“政治说教”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针对学生的思想问题,随时随地做深入细致的诱导工作。当学生一旦认识到学好历史是切身的需要,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如有的教师针对学生“不学历史一样能学好自然科学”的认识,举了很多实例来说明这种看法的错误,例如达尔文的进化论,就是从历史来考察生物发展史的,不懂历史也就没有进化论……只有继承前人用全部智慧创造的历史文化的人,才可能攀登科学的高峰。应该让学生懂得,科学发展到现在,分支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制约也更为突出。要想在某方面有所成就,必须学好跨学科的多种知识。中学是打基础的阶段,学习兴趣要广泛一些,才有利于今后的深造。

三、内容丰富新颖,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兴趣与好奇心和求知欲关系密切,愈能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兴趣就越高。要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讲授的内容必须丰富和新颖。历史教材有历史故事,但一般写得并不生动有趣,但是照本宣科,学生不爱听。教师讲授时,要丰富教材的内容,选一些典型生动的实例。如:《中华文化的勃兴》一课在讲到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时,教材上说:“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他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他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教师在讲述这段教材时,可根据《史记·扁鹊列传》,讲一讲扁鹊使虢国太子死而复生的故事。这样的材料,情节曲折生动,学生喜欢听,最能激发他们的兴趣。

四、巧设疑问,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爱动、好奇心强,所以一堂课很难始终保持注意力集中。教师要想把学生的心抓住,必须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利用巧妙地疑问,激发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述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这一史实时,可以这样提问:本世纪30年代,日本还发动了哪几次侵略中国的战争?对中国有什么影响?这样不仅做到了同类知识新旧联系,而且加强了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质的认识。

五、利用直观教具,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教材所讲述的毕竟是已过去的历史事实,陈述的是过去的事和物,离现实生活很遥远。如何把学生带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中去呢?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运用“直观教具”。直观形象的东西,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用直观教具来配合讲述历史,会比单纯使用语言的效果要好。历史的直观教具有历史地图、画片、文物模型、历史遗物等。随着科技的进步,历史教学的手段和方法也在发展,使用电影、电视、录像、录音、幻灯等视听电化教学,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六、留下悬念,激发学生对探求新知的兴趣

“善始者,事半成”。一堂课的结束也就是下堂课的开始。教师留下悬念,布下疑阵,创设学生强烈的求知情境,促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强烈的心理需求和渴望知识的愿望。如讲完《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一课时,提出一个思考题:“汉武帝为什么能够打败匈奴?”学生回答完,教师话锋一转,汉武帝打败匈奴还有一个原因,是什么呢?我们下节课来揭开这个谜底。学生在冥思苦想中等待下节课的到来。

总之,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想要硬塞的教师,不过是在捶打冰冷的铁。作为一名历史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应不断探索,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这才符合现代教育的趋势。

标签:;  ;  ;  

培养学习兴趣,搞好历史教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